期刊文献+
共找到57,37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嗪酮在蓝莓上的残留及其膳食风险评估 被引量:1
1
作者 何红梅 徐玲英 +4 位作者 张昌朋 王祥云 蒋金花 李艳杰 赵学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4-209,共6页
为探明环嗪酮在蓝莓上的最终残留量,在我国浙江、吉林、辽宁和北京4地开展了75%环嗪酮水分散粒剂的田间残留实验。采用电喷雾电离正离子模式,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蓝莓中环嗪酮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经乙腈涡旋提取、盐包盐析... 为探明环嗪酮在蓝莓上的最终残留量,在我国浙江、吉林、辽宁和北京4地开展了75%环嗪酮水分散粒剂的田间残留实验。采用电喷雾电离正离子模式,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蓝莓中环嗪酮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经乙腈涡旋提取、盐包盐析,再用装有十八烷基键合硅胶(C_(18))和乙二胺-N-丙基硅烷材料的净化管净化后测定。考察方法的线性、基质效应、定量限、正确度和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在0.0001~0.01 mg/L范围内,环嗪酮的标准曲线方程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基质效应为-7.7%;方法定量限为0.01 mg/kg。在0.01、0.1mg/kg和1.0mg/kg添加量范围内,环嗪酮在蓝莓中平均回收率为87%~91%,相对标准偏差不高于3.7%。4个实验点(浙江、北京、辽宁、吉林)最终残留实验结果显示:环嗪酮在实验点药后90d和100d的蓝莓样品中残留量均低于0.01mg/kg,低于美国、日本和韩国制定的最大残留限量值(分别为0.6、0.2mg/kg和0.05mg/kg)。膳食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普通人群环嗪酮的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为0.0022mg,膳食摄入风险的风险熵为0.084%,膳食风险小。因此,建议75%的环嗪酮水分散粒剂在蓝莓园使用时,最高施药剂量为有效成分1800g/hm^(2),施药1次,安全间隔期为90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嗪酮 蓝莓 残留 膳食风险评估
下载PDF
不同控水下限对设施青梗菜田残留氮分布及再利用的影响
2
作者 章二子 翟亚明 +1 位作者 钟凤林 侯毛毛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9-114,127,共7页
设施栽培氮肥投入大、残留高,过量氮肥残留导致土壤环境恶化,然而,残留氮也是重要的土壤氮素资源。为研究不同水分调控方案对土壤残留氮分布和再利用的影响,采用15N同位素标记技术,种植2茬青梗菜,首茬青梗菜设N1、N2、N3共3种施氮水平,... 设施栽培氮肥投入大、残留高,过量氮肥残留导致土壤环境恶化,然而,残留氮也是重要的土壤氮素资源。为研究不同水分调控方案对土壤残留氮分布和再利用的影响,采用15N同位素标记技术,种植2茬青梗菜,首茬青梗菜设N1、N2、N3共3种施氮水平,分别为150、225、300 kg/hm^(2)的(^(15)NH_(2)CO_(2)^(15)NH_(2)),二茬青梗菜设W1、W2、W3共3种水分下限方案(占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数),分别为60%、70%和80%,观测不同处理下残留氮的分布、再利用和平衡规律。研究结果表明:N1-N3处理共有72.3、123.6和195.3 kg/hm^(2)的氮肥残留于0~60 cm土体中,主要以矿质态存在。在N1、N2和N3共3种残留氮场景下,均以W2处理根系鲜重最大,分别达到0.182、0.188和0.195 g/株。不同处理以W2N1处理青梗菜残留氮利用效率最高,达到5.4%。在相同土壤氮残留量条件下,W2处理残留氮利用效率显著(p<0.05)高于W1和W3。前茬施氮量越高,残留氮肥在后茬栽培过程中的损失风险越大;控水下限越高,残留氮更易向40 cm以下土层迁移,总损失量也越大,与W1相比,W3处理残留氮损失量增加了29.9%~66.7%(2.29~6.97kg/hm^(2))。推荐70%控水下限作为提升残留氮利用效率的最优水分调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水下限 施氮量 残留氮分布 残留氮再利用 水分调控 青梗菜
下载PDF
安徽省典型区域农田地膜残留特征研究
3
作者 刘莹 武升 +6 位作者 童童 郑晶 曹迟 姜家生 黄文星 施俊生 马友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90,共12页
为探究安徽省典型区域覆膜作物地膜残留特征及影响因素,于2019—2021年选择安徽省8个代表性地市13个县区共计15个监测点,利用典型样点采集的方法开展地膜残留监测,同时随机选取周边的10个农户或合作社开展问卷调查。结果表明:2019—202... 为探究安徽省典型区域覆膜作物地膜残留特征及影响因素,于2019—2021年选择安徽省8个代表性地市13个县区共计15个监测点,利用典型样点采集的方法开展地膜残留监测,同时随机选取周边的10个农户或合作社开展问卷调查。结果表明:2019—2021年安徽省地膜平均残留量为10.80 kg·hm^(-2),未超出国家标准限值(75.00 kg·hm^(-2))。各监测点3 a平均残膜量在0~30kg·hm^(-2)之间,残膜量为5~15 kg·hm^(-2)的监测点占53.33%。从不同区域来看,江淮丘陵区地膜残留量较多,其农田地膜残留量为3.62~25.76 kg·hm^(-2)。不同作物平均残膜量为马铃薯>露地蔬菜>烟草>果树>保护地蔬菜>大豆>瓜类>花生。保护地蔬菜地膜残留系数为1.59%,在沿用当前的覆膜生产模式下,此后连续覆膜8 a,残膜量将会超过国家标准限值。影响残膜量的因素有作物类型、覆膜年限、地膜规格。覆膜<10、10~19 a和20~30 a土壤的残膜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且不同厚度地膜的不规范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地膜回收的难度。研究表明:目前安徽省各监测点覆膜作物区地膜污染状况较轻,主要回收方式为人工捡拾,机械化程度较低。回收后的地膜主要作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占比为52.91%。安徽省应通过调整种植结构、推广使用标准地膜、加强回收意识、提高回收率等方法来降低地膜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残留 回收 分布特征 残留系数 农作物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动物组织中地塞米松与倍他米松药物残留
4
作者 刘勇军 刘洪斌 +2 位作者 雷春娟 侯东军 田亚平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7-184,共8页
在承担糖皮质激素风险监测任务时,发现2个现行有效的关于检测动物组织中糖皮质激素的国家标准(农业部1031号公告-2—2008《动物源性食品中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多残留检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GB/T 21981—2008《动物源食品中激素多残留... 在承担糖皮质激素风险监测任务时,发现2个现行有效的关于检测动物组织中糖皮质激素的国家标准(农业部1031号公告-2—2008《动物源性食品中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多残留检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GB/T 21981—2008《动物源食品中激素多残留检测方法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中的样品前处理均采用了固相萃取方法,从而导致了检测过程中过柱净化烦琐、氮吹浓缩时间长、检测成本高、生态环境不友好等诸多弊端。在经过大量实验研究及经实际工作应用检验的基础上,研究简化了动物组织中地塞米松和倍他米松残留检测中样品前处理固相萃取过柱和氮吹过程,建立了快速、准确、灵敏的动物组织(牛肝、牛肉、猪肝与猪肉)中残留的地塞米松和倍他米松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同时检测方法。样品在盐析条件下经乙腈提取,正己烷脱脂,采用电喷雾多反应监测、负离子模式测定,对动物组织中地塞米松和倍他米松进行定性和定量。地塞米松和倍他米松的检出限可达0.5μg/kg,定量限可达1.0μg/kg。在地塞米松和倍他米松的质量浓度为0.1~50.0μg/L,峰强度与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 2>0.99)。在地塞米松和倍他米松的1.0、2.0、5.0μg/kg添加浓度下,方法的平均回收率在83.3%~98.2%。希望该研究可为实验室大批量检测此类药物在动物组织中的残留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组织 糖皮质激素 地塞米松 倍他米松 残留
下载PDF
烯效唑处理对甘薯产量、土壤残留和后茬小麦生长的影响
5
作者 解备涛 张海燕 +7 位作者 张立明 仲可成 陈亚华 王庆美 李爱贤 侯夫云 李广华 段文学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27-31,共5页
在甘薯膨大初期设置叶面喷施和随水根部滴灌烯效唑的施用方式,研究烯效唑对甘薯块根产量、土壤残留和后茬小麦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烯效唑处理能抑制甘薯地上部的生长,促进块根膨大,提高块根产量,其中叶面喷施的增产效果优于随水... 在甘薯膨大初期设置叶面喷施和随水根部滴灌烯效唑的施用方式,研究烯效唑对甘薯块根产量、土壤残留和后茬小麦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烯效唑处理能抑制甘薯地上部的生长,促进块根膨大,提高块根产量,其中叶面喷施的增产效果优于随水根部滴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表明,各处理组土壤中烯效唑残留浓度均低于0.1 mg/kg,但是后茬土壤的生物效应试验显示,烯效唑有效成分施用量≥10 g/666.7 m^(2)时,土壤中的残留有可能对后茬作物产生影响.后茬小麦田间试验结果发现,随着甘薯生产中烯效唑施用期延后和剂量的增加,后茬小麦的株高和产量显著下降.因此,北方薯区春薯栽后67 d左右,进行<10 g/666.7 m^(2)烯效唑叶面喷施可以提高甘薯产量,同时对后茬小麦没有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烯效唑 产量 叶面喷施 滴灌 土壤残留 小麦
下载PDF
香蕉中啶氧菌酯残留行为和膳食风险评估
6
作者 田海 冯玉洁 +4 位作者 罗激光 吉训聪 徐志 王明月 马晨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9-134,共6页
香蕉生产中普遍使用啶氧菌酯,这可能对消费者健康造成潜在风险。为了评估膳食风险,我们拟研究香蕉中啶氧菌酯残留行为,在海南和云南两地分别开展香蕉中啶氧菌酯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试验,于施药后不同时间采样检测样品中啶氧菌酯残留,并... 香蕉生产中普遍使用啶氧菌酯,这可能对消费者健康造成潜在风险。为了评估膳食风险,我们拟研究香蕉中啶氧菌酯残留行为,在海南和云南两地分别开展香蕉中啶氧菌酯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试验,于施药后不同时间采样检测样品中啶氧菌酯残留,并计算膳食风险商。结果表明,在添加浓度0.02~1.0 mg/kg范围内,香蕉中啶氧菌酯的平均回收率为101.4%~109.2%,相对标准偏差为2.1%~4.0%,最小检出量为0.01 ng,最低检出浓度为0.02 mg/kg。香蕉中啶氧菌酯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降解半衰期为8.7~13.8 d,最终残留量的最大值为0.045 mg/kg,施药60 d后香蕉中啶氧菌酯降解率大于99.62%。我国普通成人啶氧菌酯的估算每日摄入量估计为0.35 mg,风险商(RQ)为0.06,远远小于1。说明在该试验条件下,香蕉中啶氧菌酯的残留水平不会对普通成人造成膳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啶氧菌酯 残留 膳食风险 回收率
原文传递
欧盟农药残留特别贸易关注发展趋势分析
7
作者 郭林宇 崔素娟 +3 位作者 黄筱静 袁龙飞 周超 叶贵标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43,共8页
欧盟是我国植物源农产品出口的重要目标市场,也是全球食品安全管理最严苛的地区之一。近年来,欧盟连续撤销多种农药的登记授权,并将相关农药残留限量(MRLs)降低至定量限(LOQ)水平,对农产品的国际贸易产生了重要影响。世界贸易组织(WTO)... 欧盟是我国植物源农产品出口的重要目标市场,也是全球食品安全管理最严苛的地区之一。近年来,欧盟连续撤销多种农药的登记授权,并将相关农药残留限量(MRLs)降低至定量限(LOQ)水平,对农产品的国际贸易产生了重要影响。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对欧盟农药残留管控措施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本文收集整理了1995年至2022年间WTO成员提出的与欧盟农药残留管控相关的“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特别贸易关注(specific trade concerns on sanitary and phytosanitary measures,SPS STCs)”议题,系统梳理了WTO成员对欧盟农药残留管控措施的关注情况,包括关注议题数量、提出关注议题的成员、涉及的管控措施类型、产品种类及解决情况,总结分析了WTO成员对欧盟农药残留管控措施的主要关注点,并尝试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思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 特别贸易关注 欧盟 农药残留限量 农产品出口
下载PDF
IgH基因重排在多发性骨髓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微小残留病监测中的价值
8
作者 程平 关军 +4 位作者 周英 王秋香 王兰兰 张婷 程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4-170,共7页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在多发性骨髓瘤(MM)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后微小残留病监测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2022年于武汉市第一医院血液内科接受auto-HSCT的26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多重PCR联合毛细管电泳...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在多发性骨髓瘤(MM)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后微小残留病监测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2022年于武汉市第一医院血液内科接受auto-HSCT的26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多重PCR联合毛细管电泳片段分析法检测IgH重排来评价微小残留病(MRD),对疾病的转归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全部26例MM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8例,中位年龄59(41-70)岁,移植后中位随访时间33(7-52)个月。与骨髓IgH重排阴性组(17例)比较,移植前骨髓IgH重排阳性(9例)患者移植后3个月达到CR和sCR疗效的比例更低(1/9 vs 14/17),移植后缓解持续的时间(DOR)更短(10.78±4.35 vs 15.88±5.22个月),两组DO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物IgH重排阴性组(21例)比较,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物IgH重排阳性(5例)患者移植后3个月达到CR和sCR的比例更低(0/5 vs 15/21),移植后缓解持续的时间(DOR)更短(9.60±4.83 vs 15.19±5.11个月),两组DO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期内,移植前骨髓IgH重排阳性的患者有5例(5/9)死亡,IgH重排阴性患者均存活;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物IgH重排阳性患者有4例(4/5)死亡,IgH重排阴性患者有1例死亡(1/21)。无论是骨髓还是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物标本,IgH重排阳性患者移植后生存时间较IgH重排阴性患者更短(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疾病分期、初诊时骨髓涂片浆细胞比例、干细胞动员方案、移植前疗效评价(≥CR和<CR)、CD34+细胞计数对移植前骨髓及干细胞采集物IgH重排均无影响(P>0.05)。结论:通过检测接受auto-HSCT的MM患者IgH重排,可以进一步评价MRD的深度,对疾病的疗效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H重排 多发性骨髓瘤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微小残留
原文传递
高效氯氟氰菊酯在番木瓜中的残留行为及膳食风险评估
9
作者 史梦竹 李建宇 +4 位作者 方灵 梁启富 韦航 司瑞茹 傅建炜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24年第1期9-14,共6页
明确高效氯氟氰菊酯在番木瓜上施用后的残留降解情况及可能产生的膳食暴露风险,为制定高效氯氟氰菊酯在番木瓜上的最大残留限量及其科学使用提供依据。本研究通过开展规范的田间残留试验,检测了番木瓜中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残留量,评估了... 明确高效氯氟氰菊酯在番木瓜上施用后的残留降解情况及可能产生的膳食暴露风险,为制定高效氯氟氰菊酯在番木瓜上的最大残留限量及其科学使用提供依据。本研究通过开展规范的田间残留试验,检测了番木瓜中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残留量,评估了高效氯氟氰菊酯对我国各消费人群的长期和短期膳食摄入风险。研究结果表明,在番木瓜中分别添加0.02、0.05、0.1 mg/kg 3个浓度水平的高效氯氟氰菊酯,其平均回收率为98.64%~101.05%,相对标准偏差为2.51%~9.63%。25 g/L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以6.25 mg a.i./kg的剂量在番木瓜上喷雾施用1次,施药后21、28 d,在番木瓜中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最终残留量分别为7.31、4.13μg/kg。基于国际和我国膳食消费数据的长期膳食摄入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高效氯氟氰菊酯在不同人群中的慢性风险商分别为0.0003%~0.0211%和60.25%;短期膳食暴露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高效氯氟氰菊酯在不同人群中的急性风险商为1.14%~4.50%。综上,在番木瓜上使用25 g/L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不会对我国不同年龄段消费者的健康产生不可接受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氯氟氰菊酯 番木瓜 残留消解 最大残留限量 膳食风险评估
下载PDF
棉秸秆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及真菌毒素检测分析
10
作者 郭同军 薛宇昂 +3 位作者 高丽 韩旭彪 史应武 桑断疾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80-1892,共13页
【目的】分析新疆6个棉花主产区棉秸秆的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和黄曲霉毒素B 1(aflatoxin B 1,AFB 1)等指标的含量,以期填补棉秸秆饲料化利用药物残留等基础数据缺失的问题。【方法】在新疆6个棉花种植区中各随机选一块棉田,设置前、... 【目的】分析新疆6个棉花主产区棉秸秆的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和黄曲霉毒素B 1(aflatoxin B 1,AFB 1)等指标的含量,以期填补棉秸秆饲料化利用药物残留等基础数据缺失的问题。【方法】在新疆6个棉花种植区中各随机选一块棉田,设置前、中、后3个区域,每个区域设置5个1 m 2的样方,留茬15 cm,采集样方内所有棉秸秆,用剪枝钳剪碎混匀后按四分法采集1 kg样品,用于检测58种农药残留、AFB 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氟和5种重金属污染物含量。【结果】新疆6个棉花主产区样品中检出的农药残留分别仅为3、5、3、3、2和1种,大部分登记喷施的农药在棉秸秆样品中并未检出残留。检出的棉秸秆样品中氰戊菊酯、三唑磷、虫螨腈、毒死蜱、甲氰菊酯、吡唑醚菌酯、氯氰菊酯、马拉硫磷和啶虫脒的最大残留量为0.150、0.190、0.087、0.210、0.043、0.058、0.024、0.014和0.015 mg/kg,均低于食品安全标准GB 2763―2021中大米的限定值。棉秸秆样品中均检出了砷、铅、镉和铬这4种重金属污染物,最高含量分别为0.428、2.400、0.180和1.090 mg/kg,均低于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2017中的限定值,符合饲料标准。棉秸秆样品中均未检出AFB 1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检出氟的最高含量为20.67 mg/kg,低于饲料标准中的限定值。【结论】棉秸秆符合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2017中农药残留、AFB 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氟和重金属污染物的限量标准,可以安全用作草食家畜的粗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秸秆 饲料 农药残留 重金属污染 黄曲霉毒素B 1(AFB 1) 安全性
下载PDF
我国限制使用的兽药在食品动物中的残留概况
11
作者 叶妮 王亦琳 +3 位作者 陈超超 孙雷 明文庆 王雨霜 《中国兽药杂志》 2024年第1期29-36,共8页
从我国食品动物禁用、停用、特定时期不得使用以及允许使用但不得检出等层面,对我国兽药使用的限制、相关残留检测方法标准适用范围以及相关问题的分析和建议进行综述,以期为养殖业规范用药、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政策制定和调整、科研机构... 从我国食品动物禁用、停用、特定时期不得使用以及允许使用但不得检出等层面,对我国兽药使用的限制、相关残留检测方法标准适用范围以及相关问题的分析和建议进行综述,以期为养殖业规范用药、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政策制定和调整、科研机构针对不得检出兽药残留标准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 兽药 食品动物 残留
下载PDF
氯氟醚菌唑在香蕉和芒果果实中的残留分布
12
作者 王思威 王潇楠 +1 位作者 常虹 刘艳萍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3-210,共8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UPLC-MS/MS),建立了香蕉、芒果果实中氯氟醚菌唑残留的检测方法,并依据NY/T 788—2018《农作物中农药残留试验准则》,开展了400 g/L氯氟醚菌唑悬浮剂(SC)1年6地的田间残留试验,研究了氯氟醚菌唑在香蕉、...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UPLC-MS/MS),建立了香蕉、芒果果实中氯氟醚菌唑残留的检测方法,并依据NY/T 788—2018《农作物中农药残留试验准则》,开展了400 g/L氯氟醚菌唑悬浮剂(SC)1年6地的田间残留试验,研究了氯氟醚菌唑在香蕉、芒果果实中的消解动态和残留分布情况。样品经乙腈提取,GCB和C18组合吸附剂净化,UPLC-MS/MS检测。结果表明:在0.001~1 mg/kg添加水平下,氯氟醚菌唑在香蕉全果和果肉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3%~9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3%~5.9%;在芒果全果和果肉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2%~91%,RSD为2.9%~6.0%。定量限(LOQ)均为0.001 mg/kg。田间试验结果显示:400 g/L氯氟醚菌唑SC按有效成分133.3 mg/kg施药3次,施药间隔7~10 d,距末次施药后21、28 d,氯氟醚菌唑在香蕉全果中的残留量为0.03~0.09 mg/kg,在香蕉果肉中的残留量为<0.001~0.004mg/kg;按有效成分160 mg/kg施药3次,施药间隔7~10 d,距末次施药后14、21 d,氯氟醚菌唑在芒果全果中的残留量为0.04~0.28 mg/kg,在芒果果肉中的残留量为0.001~0.003 mg/kg。该研究结果可为指导氯氟醚菌唑在香蕉、芒果上的科学合理使用及制定其在香蕉、芒果上的最大残留限量(MRL)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氟醚菌唑 香蕉 芒果 残留
下载PDF
移植前控制营养状况和移植后微小残留病灶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的影响
13
作者 熊艺颖 周琴 +3 位作者 陈琳 余伟 张红宾 陈建斌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6-154,共9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前控制营养状况(CONUT)和移植后微小残留病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20年在本院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首次移植前CONUT评分将患者分为Low-CONUT组(...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前控制营养状况(CONUT)和移植后微小残留病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20年在本院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首次移植前CONUT评分将患者分为Low-CONUT组(0-4分,62例)和High-CONUT组(5-12分,17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造血重建与不良反应、疗效和生存情况,同时对预后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并用时间依赖的ROC曲线验证结果。结果:High-CONUT组男性患者比例和初诊时骨髓浆细胞>30%的患者比例均较Low-CONUT组高(均P<0.05),而在造血重建与不良反应(2级以上的非血液学不良反应)方面无显著差异。Low-CONUT组移植前完全缓解率、完全缓解+非常好的部分缓解率都显著高于High-CONUT组(均P<0.05),移植后3个月后者优势仍然保持(P<0.01),但前者已无显著差异(P>0.05)。Low-CONUT组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均优于High-CONUT组(均P<0.05)。移植前的CONUT评分低(0-4分)、移植后6个月微小残留病阴性是患者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的有利因素(均P<0.05),初诊时国际骨髓瘤工作组预后危险分层为高危和移植前乳酸脱氢酶>250 U/L仅是无进展生存期的危险因素(均P<0.05)。时间相关的ROC曲线分析提示,CONUT评分和移植后6个月微小残留病灶状态可单独或联合预测1和2年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且联合预测效果更好。结论:结合移植前CONUT评分和移植后微小残留病灶状态可以较好地预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控制营养状况 微小残留病灶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柠檬汁还原法制备AgNPs用于果蔬农药残留的SERS快速检测
14
作者 董闪闪 张凤秋 +6 位作者 夏琦 李佳林 刘超 柳少伟 陈翔宇 王儒敬 黄青 《智慧农业(中英文)》 CSCD 2024年第1期101-110,共10页
[目的/意义]为满足目前市场上对农产品农药残留的快速灵敏检测需求,报道一种基于柠檬汁还原制备银纳米粒子(AgNPs)的方法。[方法]首先将新鲜柠檬汁经滤纸过滤,稀释成2%的柠檬汁水溶液,再配制一定浓度的AgNO3溶液、50 mM的NaOH溶液,放置... [目的/意义]为满足目前市场上对农产品农药残留的快速灵敏检测需求,报道一种基于柠檬汁还原制备银纳米粒子(AgNPs)的方法。[方法]首先将新鲜柠檬汁经滤纸过滤,稀释成2%的柠檬汁水溶液,再配制一定浓度的AgNO3溶液、50 mM的NaOH溶液,放置室温保存。然后在室温下,将10 mL的ddH2O、2mL的NaOH、2mL的2%柠檬汁和5 mL的AgNO3溶液混合,待溶液颜色变为澄清的黄色时,溶液离心即可获得AgNPs。[结果和讨论]该方法制备的AgNPs,其颗粒形貌大小基本均一,约为20 nm,具有很好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 Enhancement of Raman Scattering,SERS)增强效应,即良好的SERS信号稳定性,较强的SERS增强性能。该胶体中AgNPs分散较均匀,并且具有较长时间储存的稳定性,因此可用于微量农残检测。柠檬汁中主要还原成分抗坏血酸、葡萄糖和果糖,其含量分别为395.76μg/mL、5.95 mg/mL和5.90 mg/mL。将柠檬汁还原法制备的AgNPs用于果蔬表面农残检测,对于百草枯、多菌灵的检出限分别最低至3.90 ng/kg及0.22μg/kg。[结论]这项工作为果蔬农残快检提供了一种绿色、便捷的SERS材料制备方法,为实现农产品农药残留的快速、灵敏检测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SERS) 银纳米粒子(AgNPs) 农药残留 果蔬 光谱检测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菊花中29种农药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评价
15
作者 赵志磊 孙鸣 +2 位作者 刘冬冬 李迅 马力辉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6-155,共10页
为建立菊花中29种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及不确定度评价,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内标法测定菊花中29种农药残留的含量,并依据测量不确定度的相关评定标准与表示,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检测过程中产生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与评... 为建立菊花中29种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及不确定度评价,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内标法测定菊花中29种农药残留的含量,并依据测量不确定度的相关评定标准与表示,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检测过程中产生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与评价,包括标准溶液配制、标准曲线拟合、供试品测定3大方面.结果表明:菊花中29种农药质量浓度在0.002~0.1 mg/L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决定系数R2为0.997 36~0.999 82,定量限0.002 03~1.18 963 mg/L,检出限0.000 64~0.356 89 mg/L,添加回收实验中测定平均回收率为69.85%~93.26%,29种农药测量数值为0.04、0.06、0.1 mg/kg时,得到扩展不确定度为0.004 787~0.058 935 mg/kg.测量结果不确定度显示标准工作液的配制和标准曲线拟合是本实验测定方法不确定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该实验结果可以为测定菊花中农药残留量的方法及不确定度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菊花 农药残留 不确定度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牛组织和奶中咪多卡残留的研究
16
作者 白玉惠 孙红洋 +3 位作者 张骊 朱馨乐 沈昕 黄耀凌 《中国兽药杂志》 2024年第4期69-75,共7页
建立了一种检测牛组织和牛奶中咪多卡残留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牛组织(肌肉、肝脏、肾脏、脂肪)和奶在NaAc缓冲体系中酶解,经HCl溶液提取,WCX固相萃取柱净化,以0.3%甲酸水溶液(含20 mM甲酸铵)和0.3%甲酸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 建立了一种检测牛组织和牛奶中咪多卡残留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牛组织(肌肉、肝脏、肾脏、脂肪)和奶在NaAc缓冲体系中酶解,经HCl溶液提取,WCX固相萃取柱净化,以0.3%甲酸水溶液(含20 mM甲酸铵)和0.3%甲酸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HILIC色谱柱上分离,在电喷雾正离子(ESI+)模式下,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同位素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咪多卡在2.5~1000 ng/mL的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大于0.99;咪多卡在牛组织和奶中的检测限均为10μg/kg,定量限均为20μg/kg;咪多卡在牛组织和奶中20~4000μg/kg添加浓度水平上的回收率在70.9%~109%范围内;批内RSD在0.55%~9.59%之间,批间RSD在2.21%~12.1%之间。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定量准确,重复性好等特点,可以满足牛组织和奶中咪多卡残留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组织 牛奶 咪多卡 残留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畜禽肉中199种药物及代谢物残留
17
作者 王亦琳 叶妮 +5 位作者 尹晖 陈超超 张骊 孙红洋 王鹤佳 孙雷 《中国兽药杂志》 2024年第4期50-61,共12页
建立了一种可检测猪肉、鸡肉、牛肉和羊肉四种畜禽肉中199种药物及代谢物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样品经Mcllvaine-Na2 EDTA缓冲液和2%甲酸乙腈溶液提取后,高速离心去除蛋白质等杂质,用captiva EMR-Lipid小柱净化。以0.1%甲... 建立了一种可检测猪肉、鸡肉、牛肉和羊肉四种畜禽肉中199种药物及代谢物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样品经Mcllvaine-Na2 EDTA缓冲液和2%甲酸乙腈溶液提取后,高速离心去除蛋白质等杂质,用captiva EMR-Lipid小柱净化。以0.1%甲酸乙腈溶液和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洗脱,在C18色谱柱上分离。ESI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同时扫描,并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各药物及代谢物在空白猪肉、鸡肉、牛肉和羊肉基质匹配系列浓度范围内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0;在4种基质中的定量限范围在0.5~20μg/kg之间;在定量限~200μg/kg添加浓度上的回收率范围为60%~120%,批内与批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0%。该方法具有简便快捷、选择性好、定性准确,重复性好等特点,可进行多种类药物及代谢物残留的同步处理和同时检测。对提高实际样品检测工作效率,更好的确保动物性食品安全,保护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畜禽肉 兽药残留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河北部“过溶蚀残留型”断溶体发育特征及其成因
18
作者 张长建 杨德彬 +3 位作者 蒋林 姜应兵 昌琪 马雪健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7-383,共17页
为了研究塔里木盆地塔河北部强剥蚀区海西早期古岩溶洞穴发育特征,用古地貌恢复、岩溶水系统分析、测井-岩心洞穴识别和地震属性刻画等方法进行了YQ5井区的洞穴类型样式识别、缝洞结构刻画和洞穴成因演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YQ5井区在... 为了研究塔里木盆地塔河北部强剥蚀区海西早期古岩溶洞穴发育特征,用古地貌恢复、岩溶水系统分析、测井-岩心洞穴识别和地震属性刻画等方法进行了YQ5井区的洞穴类型样式识别、缝洞结构刻画和洞穴成因演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YQ5井区在塔河油田Ⅱ号和Ⅲ号古岩溶台地北部的地势平缓区,总体为多期次岩溶叠加改造后的残留地貌,主要发育幅差较小的溶峰洼地、溶丘洼地和溶丘平原,南部发育NE向展布的峰丛垄脊沟谷。与塔河油田主体区及斜坡区不同,YQ5井区地下和地表水系的流向与地貌趋势不一致,岩溶水系统遭受构造作用破坏,导致补给、径流和排泄的岩溶水循环过程不完整。YQ5井区主要发育暗河型洞穴和“过溶蚀残留型”断溶体。暗河型洞穴充填较为严重,洞穴的有效储集空间受到破坏,影响油气开发效果。岩溶台地的构造抬升造成区域侵蚀基准面的下降,顺走滑断裂的垂向侵蚀作用有利于“过溶蚀残留型”断溶体的持续发育和保存,油气开发效果好。“过溶蚀残留型”断溶体的发育主控因素为走滑断裂、地层剥蚀强度和负向地貌。与塔河古岩溶台地演化过程一致,YQ5井区的岩溶演化经历深切曲流期、岩溶改造期和下渗断溶期3个阶段。暗河型洞穴被持续改造破坏,断溶体则持续建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溶蚀残留型”断溶体 暗河 走滑断裂 岩溶水系统 古地貌 YQ5井区 塔河北部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残留腰背部疼痛的影响因素分析
19
作者 戚文元 缪世昌 孙丽萍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2期115-119,共5页
目的分析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VCF)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残留腰背部疼痛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择期行PKP的胸腰椎OVCF患者97例,术后随访1个月,根据是否存在残留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 目的分析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VCF)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残留腰背部疼痛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择期行PKP的胸腰椎OVCF患者97例,术后随访1个月,根据是否存在残留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4分]分为疼痛组(n=15)和无痛组(n=82)。比较两组手术前后VAS评分,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胸腰椎OVCF患者行PKP后残留腰背部疼痛的影响因素。结果末次随访时97例患者VAS>4分有15例(15.46%),VAS≤4分有82例(84.54%)。术后12 h、1周和1个月两组VAS评分较术前均降低(P<0.05),且术后1周、1个月疼痛组VAS评分显著高于无痛组(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筋膜损伤、手术入路方式、单个椎体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情况、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率和术前骨密度等均为影响胸腰椎OVCF患者行PKP后残留腰背部疼痛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筋膜损伤、有骨水泥渗漏和术前骨密度<-3.10均为影响胸腰椎OVCF患者行PKP后残留腰背部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PKP治疗胸腰椎OVCF仍有部分患者存在残留腰背部疼痛,与筋膜损伤、骨水泥渗漏和术前骨密度<-3.10有关,临床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针对性措施来降低残留腰背部疼痛发生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残留腰背部疼痛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重庆市部分区县鸡肉和鸡蛋兽药残留监测分析及膳食暴露风险评估
20
作者 张学健 李世荣 +1 位作者 刘继洋 刘艺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3期39-42,共4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部分地区鸡肉和鸡蛋食品中15种兽药残留情况,并评估人体摄入健康风险。方法:2021—2023年,在重庆市17个区县的商场超市、农贸市场随机抽取鸡肉、鸡蛋样品共计107份,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测定鸡肉及鸡蛋中6种喹诺酮类... 目的:了解重庆市部分地区鸡肉和鸡蛋食品中15种兽药残留情况,并评估人体摄入健康风险。方法:2021—2023年,在重庆市17个区县的商场超市、农贸市场随机抽取鸡肉、鸡蛋样品共计107份,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测定鸡肉及鸡蛋中6种喹诺酮类、2种四环素族类、1种硝基咪唑类、2种酰胺醇类抗生素及4种抗球虫药含量。根据重庆市居民的饮食消费情况,采用点评估法和食品安全指数法对鸡肉和鸡蛋中兽药的暴露风险进行评估。结果:76份鸡蛋样品兽药残留检出率为25.00%(19/76),不合格率为2.63%(2/76);鸡肉样品兽药残留检出率为70.97%(22/31),不合格率为0%(0/31);鸡蛋及鸡肉中检出率较高的多西环素,食品安全指数均值分别为0.000 293和0.000 119,最大值分别为0.002 710和0.001 770,均远低于1。结论:重庆市部分区县鸡肉及鸡蛋中兽药残留有不同程度的检出,部分样品不合格,但总体风险较低,健康危害在可接受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蛋 鸡肉 兽药残留 膳食暴露 风险评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