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7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花苜蓿幼苗氧化应激防御系统对自毒作用的响应
1
作者 张晓燕 师尚礼 +1 位作者 李小龙 阿芸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24年第1期88-98,共11页
【目的】通过研究自毒作用对紫花苜蓿品种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叶片细胞膜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明确紫花苜蓿幼苗响应自毒作用的活性氧代谢机理,为进一步阐明自毒物质对紫花苜蓿的抑制机理和自毒效应防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用紫花... 【目的】通过研究自毒作用对紫花苜蓿品种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叶片细胞膜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明确紫花苜蓿幼苗响应自毒作用的活性氧代谢机理,为进一步阐明自毒物质对紫花苜蓿的抑制机理和自毒效应防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用紫花苜蓿品种德宝和WL298HQ为试验材料,取开花期叶片制备成T1(0.0025 g/mL)、T2(0.0125 g/mL)、T3(0.0225 g/mL)浸提液模拟自毒作用,研究自毒作用对种子生物活性和化感指数的影响,以及对幼苗生长、活性氧(H_(2)O_(2)、OH.和O_(2)^(.-))、氧化防御系统中的抗氧化酶和抗氧化剂、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叶浸提液抑制德宝和WL298HQ苜蓿种子萌发,T3抑制幼苗生长。与WL298HQ相比,德宝响应自毒作用具有明显的生理差异:(1)自毒物质作用于细胞膜上,诱发了氧化应激,加速活性氧ROS代谢,导致了MDA、H_(2)O_(2)和OH·过量积累;(2)德宝在T1下可通过提高叶片保护酶(SOD、POD、CAT、APX、GR)活性和抗氧化剂(AsA、DHA)含量来响应自毒作用。但在T3下,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升高,自毒作用影响氧化防御系统的稳定性,导致叶片出现严重的氧化损伤。【结论】WL298HQ通过激活保护机制增加抗氧化剂的活性,以及渗透物质的积累,进而保持细胞膜的相对完整性和氧化清除能力。德宝苜蓿在自毒作用下,ROS的产生大于抗氧化防御系统的能力,导致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毒作用 种子萌发 氧化应激 氧化损伤
下载PDF
药用植物化感自毒作用及消减措施
2
作者 施梦馨 刘莹 +2 位作者 官会林 王豪吉 徐武美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3年第9期2013-2019,共7页
化感自毒作用是药用植物连作障碍的主要成因,已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对药用植物化感自毒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综述,阐述了化感物质对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影响机制,如影响药用植物光合作用、水和矿质元素吸收、细胞结构、土壤酶活性... 化感自毒作用是药用植物连作障碍的主要成因,已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对药用植物化感自毒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综述,阐述了化感物质对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影响机制,如影响药用植物光合作用、水和矿质元素吸收、细胞结构、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区系等;提出选育优良栽培品种、合理施用有机类肥料及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等药用植物化感自毒作用的防治措施,为消减化感自毒作用、提高作物产量、促进我国中药材种植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化感物质 毒作用 消减措施
下载PDF
油菜水浸提液自毒作用的研究
3
作者 石丹妮 冯煜琳 +3 位作者 常静 李睿光 高玉莲 李海平 《北方农业学报》 2023年第1期72-78,共7页
【目的】探讨油菜水浸提液对自身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室内提取油菜水浸提液,以蒸馏水为对照,设置3个浓度(0.025、0.050、0.100 g/mL)分析其对油菜种子发芽、幼苗生长﹑主要营养物质和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油菜水... 【目的】探讨油菜水浸提液对自身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室内提取油菜水浸提液,以蒸馏水为对照,设置3个浓度(0.025、0.050、0.100 g/mL)分析其对油菜种子发芽、幼苗生长﹑主要营养物质和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油菜水浸提液0.050 g/mL和0.100 g/mL可显著降低油菜种子发芽率(P<0.05);0.025 g/mL浓度时油菜茎长表现为促进作用,0.050、0.100 g/mL浓度时油菜茎长表现为抑制作用;3个浓度均对油菜幼苗根长产生抑制作用。随着油菜水浸提液浓度升高,油菜化感综合效应表现为“低促高抑”。与对照相比,0.100 g/mL浓度可显著降低油菜蛋白质含量(P<0.05);0.050 g/mL浓度时油菜的脯氨酸含量较对照高115.39%;经不同浓度水浸提液处理后油菜的SOD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在水浸提液浓度为0.025 g/mL时油菜幼苗P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P<0.05);不同浓度水浸提液处理后的油菜丙二醛含量变化不同。【结论】油菜具有较强的自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水浸提液 毒作用
下载PDF
典型PPCPs类污染物的毒作用及污染物去除方法概述
4
作者 刘慧娟 张建明 谢姣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6期232-234,共3页
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及检测、监测手段的不断进步,使得环境中越来越多的PPCPs类污染物被检测出来,由此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健康危害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重点对消耗量及环境检出量较高的典型PPCPs类污染物三氯生、四环素、染发剂、布... 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及检测、监测手段的不断进步,使得环境中越来越多的PPCPs类污染物被检测出来,由此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健康危害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重点对消耗量及环境检出量较高的典型PPCPs类污染物三氯生、四环素、染发剂、布洛芬、水杨酸、杀菌剂以及二甲双胍的有害影响及毒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并对PPCPs类污染物的去除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以期加深公众对PPCPs类污染物健康效应的了解,并为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和个人护理产品 环境释放 毒作用 污染物去除方法
下载PDF
杉木自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27
5
作者 林思祖 黄世国 +1 位作者 曹光球 黄志群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6期661-664,共4页
对杉木自毒作用研究表明,杉木纯林中的土壤、枯落叶、半分解枯落叶和杉木鲜叶、枝条、树皮、树根的水浸液及其添加乙烯吡咯啉酮k30(PVP) 的溶液对杉木种子、空心菜种子和萝卜种子的萌发均有影响.所有水浸液均表现出高浓度下... 对杉木自毒作用研究表明,杉木纯林中的土壤、枯落叶、半分解枯落叶和杉木鲜叶、枝条、树皮、树根的水浸液及其添加乙烯吡咯啉酮k30(PVP) 的溶液对杉木种子、空心菜种子和萝卜种子的萌发均有影响.所有水浸液均表现出高浓度下抑制种子萌发,随着浓度降低,抑制作用减弱、消失,甚至转变为促进作用的规律;其中根和鲜叶水浸液抑制作用最强,但水浸液添加PVP 后抑制作用明显减弱,且在低浓度时表现出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毒作用发芽试验 人工林 地力衰退
下载PDF
连作草莓根系分泌物自毒作用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75
6
作者 甄文超 曹克强 +1 位作者 代丽 张学英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28-832,共5页
草莓 (Fragariaananassa)根系分泌物的自毒作用是草莓连作病害发生机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应用组织培养技术提取草莓根系分泌物 ,并对其自毒作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在含有根系分泌物的生根培养基中定植的草莓组培苗 ,其生根、根... 草莓 (Fragariaananassa)根系分泌物的自毒作用是草莓连作病害发生机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应用组织培养技术提取草莓根系分泌物 ,并对其自毒作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在含有根系分泌物的生根培养基中定植的草莓组培苗 ,其生根、根系生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 ,生物量显著下降 ,而且根系分泌物对草莓幼苗根系生理活性具有抑制作用。主要表现为根系TTC还原活性下降、相对电导率增大、SOD酶活性降低及MDA生成量增多等方面 ,并导致草莓幼苗生长发育不良、病害加重。说明草莓根系分泌物具有自毒作用 ,连作条件下田间根系分泌物逐年积累后产生的自毒作用 ,可能是草莓再植病害发生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 草莓 根系分泌物 毒作用 化感作用 组织培养
下载PDF
花生植株和土壤水浸液自毒作用研究及土壤中自毒物质检测 被引量:24
7
作者 黄玉茜 韩立思 +2 位作者 杨劲峰 王月 韩晓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6023-6032,共10页
通过盆栽试验及生物测试研究花生植株、土壤水浸液对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自毒作用,利用单因子方差分析结合多重比较分析各处理组生物活性差异;采用液相色谱法(HPLC)对正茬、连作2、4 a和6 a的花生根际土壤中酚酸类物质进行定性和定... 通过盆栽试验及生物测试研究花生植株、土壤水浸液对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自毒作用,利用单因子方差分析结合多重比较分析各处理组生物活性差异;采用液相色谱法(HPLC)对正茬、连作2、4 a和6 a的花生根际土壤中酚酸类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花生植株不同部位及根际土壤水浸液对花生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具有浓度梯度效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16 g/10 mL水浸液的抑制作用最大。花生生长受自毒物质的影响,此影响作用强度因自毒物质的来源部位不同而存在差异。种子萌发以茎水浸液的自毒作用最为明显。但针对幼苗生长的不同测定指标其部位差异不一致,其中以茎水浸液对幼苗株高和叶面积的自毒作用最为明显,根际土壤水浸液对幼苗主根长、单株鲜重和单株干重的自毒作用最为明显。在根际土壤水浸液中鉴定到4种酚酸物质,分别为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香豆酸和香豆素,其中香草酸和香豆素含量较高且变化规律性明显,在土壤中的含量随连作年限的增加而上升,连作6 a后土壤中的含量达到0.289μg/g和0.025μg/g干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连作 毒作用 物质
下载PDF
炮附子对关木通减毒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马红梅 郭俊华 +2 位作者 戚爱棣 雒明池 张伯礼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9-320,共2页
关键词 炮附子 关木通 毒作用 初步研究 中药
下载PDF
天山云杉凋落物提取液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自毒作用 被引量:32
9
作者 罗侠 潘存德 +1 位作者 黄闽敏 刘翠玲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5,共5页
设定光周期为20℃1、6 h,暗周期为15℃8、h,在人工气候箱中对天山云杉不同浓度凋落物水浸提取液对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天山云杉凋落物水浸提取液对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存在自毒作用。当提取液浓度达到... 设定光周期为20℃1、6 h,暗周期为15℃8、h,在人工气候箱中对天山云杉不同浓度凋落物水浸提取液对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天山云杉凋落物水浸提取液对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存在自毒作用。当提取液浓度达到0.025 gDW mL-1时,对种子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的抑制作用达到极显著(P<0.01),抑制率分别为14.5%和29.3%;当提取液浓度达到0.1 gDW mL-1时,对种子发芽率和幼苗胚芽、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达到极显著(P<0.01),抑制率分别为21.2%、34.1%和51.3%,并显著延长种子的发芽时间;当提取液浓度达到0.2 gDW mL-1时,对幼苗鲜重增加的抑制作用达到极显著(P<0.01),抑制率为31.4%;提取液浓度对幼苗干重增加的影响不显著。实验还表明,在低浓度(≤0.05 gDW mL-1)时,天山云杉凋落物提取液对其种子的发芽率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云杉 凋落物 毒作用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下载PDF
植物次生代谢物的自毒作用及其与连作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65
10
作者 邱立友 戚元成 +1 位作者 王明道 贾新成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共7页
连作障碍问题的发现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但对其发生机理和克服措施还没有取得突破。本文分析了植物次生代谢物的种类及其产生机理、次生代谢物的自毒作用、植物对自产的次生代谢有毒物质的抗性机制及其形成时序等,认为次生代谢物对新生植... 连作障碍问题的发现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但对其发生机理和克服措施还没有取得突破。本文分析了植物次生代谢物的种类及其产生机理、次生代谢物的自毒作用、植物对自产的次生代谢有毒物质的抗性机制及其形成时序等,认为次生代谢物对新生植物的自毒作用是连作障碍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克服连作障碍的几种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障碍 次生代谢物 毒作用 抗性机制
下载PDF
烟草化感自毒作用与其连作障碍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24
11
作者 张重义 谢小波 +4 位作者 王毅 陈冬梅 习向银 陈新建 林文雄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11年第4期88-92,共5页
介绍了植物化感自毒作用的概念、产生机理和作用特点,对烟草连作导致其产量和品质下降,土壤营养失衡和病虫害的发生进行了综述,认为烟草的品质成分与化感自毒物质的同质性是烟草栽培中连作障碍与化感自毒作用更强烈的根本原因。提出了... 介绍了植物化感自毒作用的概念、产生机理和作用特点,对烟草连作导致其产量和品质下降,土壤营养失衡和病虫害的发生进行了综述,认为烟草的品质成分与化感自毒物质的同质性是烟草栽培中连作障碍与化感自毒作用更强烈的根本原因。提出了深化烟草化感自毒作用研究,强化栽培技术的"地域性",构建现代烟草农业的生态格局等实现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化感自毒作用 连作障碍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花生根系分泌物自毒作用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刘苹 赵海军 +5 位作者 万书波 江丽华 于淑芳 杨力 王艳芹 李瑾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31-435,共5页
采用连续收集法提取花生植株的根系分泌物,就其对花生种子发芽、幼苗生长、细胞膜的过氧化、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等进行了研究,旨在探讨花生是否存在自毒作用。结果表明,花生根系分泌物的中性、酸性和碱性组分显著抑制了胚根的生长(P<... 采用连续收集法提取花生植株的根系分泌物,就其对花生种子发芽、幼苗生长、细胞膜的过氧化、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等进行了研究,旨在探讨花生是否存在自毒作用。结果表明,花生根系分泌物的中性、酸性和碱性组分显著抑制了胚根的生长(P<0.01),随添加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其中,中性组分的抑制作用最强。经过20d的处理,3种组分对花生幼苗的生长均表现出显著的化感抑制作用(P<0.05),作用规律与对胚根的抑制作用相似,在中性组分最高添加浓度30 mg/L处理下,株高、地上部鲜重、根系鲜重分别为对照的80%、73%和66%。叶片中SOD和POD的活性显著提高(P<0.01),MDA的含量也显著增加(P<0.001)。3种组分中中性组分的化感促进作用最强,其次是酸性组分,碱性组分的作用相对最弱。研究结果证明了花生根系分泌物自毒作用的存在,是导致花生连作障碍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根系分泌物 毒作用 抗氧化酶 连作障碍
下载PDF
黄连不同部位水浸液自毒作用研究 被引量:25
13
作者 银福军 瞿显友 +1 位作者 曾纬 舒抒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9-330,共2页
目的:研究黄连不同部位水浸液对黄连生长的自毒作用。方法:采用生物测定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黄连根系分泌物、根茎浸提液、植株残体分解产物、根际土浸提液对黄连种子萌发、幼苗及成株生长的影响。结果:黄连不同部位水浸液对黄连生长有... 目的:研究黄连不同部位水浸液对黄连生长的自毒作用。方法:采用生物测定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黄连根系分泌物、根茎浸提液、植株残体分解产物、根际土浸提液对黄连种子萌发、幼苗及成株生长的影响。结果:黄连不同部位水浸液对黄连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结论:自毒作用是造成黄连连作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对黄连的生产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毒作用 化感作用 连作障碍
原文传递
植物自毒作用及针叶林自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14
作者 王强 阮晓 +1 位作者 李兆慧 潘存德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4-142,共9页
自毒作用是同种植物个体之间的一种化学作用,是植物经过长期适应环境和进化选择而获得的一种避免种内竞争的机制。针叶树是我国重要的用材树种,在对其长期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发现:天然针叶林经常会出现生产力下降和天然更新障碍等问题。... 自毒作用是同种植物个体之间的一种化学作用,是植物经过长期适应环境和进化选择而获得的一种避免种内竞争的机制。针叶树是我国重要的用材树种,在对其长期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发现:天然针叶林经常会出现生产力下降和天然更新障碍等问题。除轮伐期、采伐利用方式不当等原因外,针叶树凋落物和根分泌物长期向环境中释放大量次生代谢物质,而自然生态系统的排毒解毒机制受到人为干扰的影响,导致植物次生代谢物质的过量积累,进而产生了自毒作用,这也是许多作物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就自毒物质的种类、释放途径、作用特点、作用机理、检测方法、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针叶林自毒作用的研究现状等问题进行综述。认为对自毒作用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为解决困扰我们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尤其是在实现农林业可持续发展和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作用 物质 植物化学生态学
下载PDF
有机肥减轻连作黄瓜自毒作用的机制 被引量:68
15
作者 吕卫光 张春兰 +1 位作者 袁飞 彭宇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2期52-56,共5页
黄瓜根系分泌物中的自毒化合物苯丙烯酸对连作黄瓜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随处理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增强。有机肥能减轻苯丙烯酸对连作黄瓜生长的抑制 ,促进黄瓜的生长 ,提高黄瓜根系脱氢酶活性、根系ATP酶活性 ,促进黄瓜根系对养分的吸... 黄瓜根系分泌物中的自毒化合物苯丙烯酸对连作黄瓜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随处理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增强。有机肥能减轻苯丙烯酸对连作黄瓜生长的抑制 ,促进黄瓜的生长 ,提高黄瓜根系脱氢酶活性、根系ATP酶活性 ,促进黄瓜根系对养分的吸收 ,提高连作黄瓜土壤微生物活性 ,对减轻黄瓜由于自毒作用产生的连作障碍具有一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连作 黄瓜 毒作用 机制 苯丙烯酸 抑制作用
下载PDF
辣椒植株水浸液对辣椒和番茄种子萌发的自毒作用 被引量:17
16
作者 王广印 韩世栋 +2 位作者 谢玉会 孙晓娜 周秀梅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3-127,共5页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辣椒全株、根、茎、叶水浸液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辣椒全株、根、茎、叶水浸液对辣椒和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依供体部位、水浸液浓度和受体不同而有差异,辣椒植株水浸液对辣椒和番茄种子发芽存在自毒作用...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辣椒全株、根、茎、叶水浸液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辣椒全株、根、茎、叶水浸液对辣椒和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依供体部位、水浸液浓度和受体不同而有差异,辣椒植株水浸液对辣椒和番茄种子发芽存在自毒作用。辣椒植株全株、根、茎、叶水浸提液对辣椒和番茄种子发芽表现为抑制作用,并随着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增强,这表明辣椒植株水浸液对辣椒和番茄种子发芽有较强的自毒作用。综合而言,辣椒全株、根、茎、叶水浸液对辣椒的自毒作用强弱依次为叶>根>茎>全株,对番茄的自毒作用强弱依次为叶>全株>根>茎,显示辣椒叶水浸液的自毒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水浸液 化感作用 毒作用 种子萌发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对顺铂为基础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减毒作用 被引量:16
17
作者 吴万垠 龙顺钦 +7 位作者 柴小姝 王斌 邓宏 张海波 郑剑霄 河文峰 薛晓光 刘伟胜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评价参附注射液对3种新药(泰素、长春瑞滨及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减毒作用。方法133例拟接受至少2个周期的新药联合顺铂方案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泰素联合顺铂方案45例、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方案42例、吉西他滨... 目的评价参附注射液对3种新药(泰素、长春瑞滨及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减毒作用。方法133例拟接受至少2个周期的新药联合顺铂方案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泰素联合顺铂方案45例、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方案42例、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46例),随机分为参附注射液先治疗组(67例)和参附注射液后治疗组(66例)。参附注射液先治疗组于第1个化疗周期的第1~3天开始,予参附注射液治疗,连续10天;同时实施化疗方案(治疗期)。第2个化疗周期仅实施相对应的化疗方案(对照期)。参附注射液后治疗组第1个化疗周期仅实施相对应的化疗方案(对照期)。第2个化疗周期的第1~3天开始,予参附注射液治疗,连续10天;同时实施化疗方案(治疗期)。通过自身前后交叉对照,观察参附注射液对3种方案毒性的影响。结果治疗期的血液学(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毒副反应及消化道毒副反应(呕吐、腹泻)均较对照期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参附注射液先治疗组中,治疗期血液学毒副反应及消化道毒副反应(呕吐、便秘、腹泻)亦较对照期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参附注射液后治疗组中,治疗期血液学毒副反应及消化道毒副反应(呕吐、腹泻)均较对照期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参附注射液对气虚痰湿型患者显示出较好的减毒作用(P<0.01)。结论参附注射液能减轻3种新药联合顺铂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时的血液学毒副反应和消化道毒副反应,对气虚痰湿型患者的减毒作用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非小细胞肺癌 顺铂 化疗 毒作用
下载PDF
党参自毒作用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赵庆芳 陈健 +2 位作者 郭鹏辉 李巧峡 周紫鹃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5-78,89,共5页
研究了党参地上和地下部分水浸液对自身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以及生理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党参根系和茎叶水浸液处理对自身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显著,处理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其中根系水浸液的抑制作用强于茎叶水浸液.0.1... 研究了党参地上和地下部分水浸液对自身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以及生理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党参根系和茎叶水浸液处理对自身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显著,处理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其中根系水浸液的抑制作用强于茎叶水浸液.0.1 g FW.mL-1的根系水浸液完全抑制种子的萌发,显著抑制幼苗的生长.党参根系水浸液处理显著抑制幼苗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根系活力、抑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同时增加了幼苗丙二醛含量、促进过氧化物酶活性.研究表明党参具有明显的自毒作用,自毒作用是导致党参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 毒作用 化感作用 连作障碍
下载PDF
当归自毒作用和其对不同作物的化感效应 被引量:26
19
作者 王田涛 王琦 +1 位作者 王惠珍 张恩和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32-1138,共7页
为探讨当归(Angelica sinensis)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和建立合理的轮作制度,在室内采用离体生测方法,研究当归水浸提物对当归、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小麦(Triticum aestivum)和蚕豆(Vicia faba)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当归具有较强... 为探讨当归(Angelica sinensis)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和建立合理的轮作制度,在室内采用离体生测方法,研究当归水浸提物对当归、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小麦(Triticum aestivum)和蚕豆(Vicia faba)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当归具有较强的自毒作用,且自毒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加;当归水浸液浓度为0.0125,0.0250,0.0500和0.1000g.mL-1时,当归发芽率分别为36.25%,5.83%,0.83%和0%。当归水浸提物对3种植物种子萌发均表现为化感抑制作用,并且化感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加,种子萌发次序是油菜>小麦>蚕豆。在同一浓度处理下,对小麦和油菜胚根的化感抑制作用大于胚芽,而对蚕豆胚根的化感抑制作用小于胚芽。油菜和小麦的萌发率和萌发指数大于蚕豆。当归水浸提物对去胚乳小麦幼芽、幼根的平均抑制率分别为5.63%和18.01%;当归对黑暗条件下培养的油菜幼芽、幼根的抑制率分别为16.25%和50.36%,表明当归化感物质对植物非光合作用的抑制作用强于光合作用。因此,当归的自毒作用是造成连作障碍的原因之一;当归对蚕豆的化感作用小于油菜和小麦,蚕豆可以用于当归轮作体系,缓解因自毒作用而引起的连作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毒作用 化感效应
下载PDF
蒙古黄芪植株水浸液的自毒作用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新慧 郎多勇 +3 位作者 陈靖 赵云生 吴秀丽 付雪艳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7-191,共5页
目的:通过对蒙古黄芪植株各部位提取液的生物学试验,探讨蒙古黄芪是否存在自毒作用,以及自毒作用与连作障碍的关系。方法:设置蒸馏水(CK)、蒙古黄芪根、茎和叶水浸提液各12.5、25、50和100 mg/mL 4个浓度,共计13个处理,用于黄芪自毒作... 目的:通过对蒙古黄芪植株各部位提取液的生物学试验,探讨蒙古黄芪是否存在自毒作用,以及自毒作用与连作障碍的关系。方法:设置蒸馏水(CK)、蒙古黄芪根、茎和叶水浸提液各12.5、25、50和100 mg/mL 4个浓度,共计13个处理,用于黄芪自毒作用的生物学实验。结果:当蒙古黄芪根、茎和叶水浸提液的浓度达到25 mg/mL时,对自身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且随水浸提液浓度的升高,这种抑制作用增强;就综合化感效应而言,茎水浸提液的抑制作用>叶水浸提液>根水浸提液。发芽指数和幼苗活力指数对水浸提液比其他指标更为敏感。结论:蒙古黄芪植株水浸提液对自身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蒙古黄芪自毒作用是造成连作障碍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 毒作用 植株 水浸提液 种子发芽 幼苗生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