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毒品滥用问题与防治对策——以日本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唐猛 唐浩 《公安教育》 2023年第2期73-77,共5页
毒品滥用问题始终是一个困扰全世界国家的严重问题,根据联合国毒品与犯罪办公室发布的《2020年世界毒品问题报告》中显示,全球有3500万人患有药物滥用障碍,其中仅有不到百分之十五的人获得了有效治疗。就在2020年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全球... 毒品滥用问题始终是一个困扰全世界国家的严重问题,根据联合国毒品与犯罪办公室发布的《2020年世界毒品问题报告》中显示,全球有3500万人患有药物滥用障碍,其中仅有不到百分之十五的人获得了有效治疗。就在2020年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全球就有约2.71亿人使用过毒品,同时有58万人因吸毒而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品滥用 毒品问题 药物滥用 联合国
下载PDF
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在毒品滥用者中的信效度检验
2
作者 谢宇飞 陈川 +3 位作者 左嘉豪 张浩意 周小军 陈家言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5期66-70,共5页
目的分析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family APGAR index,APGAR)在评估毒品滥用者家庭功能方面的适用性,为毒品滥用者家庭功能测量工具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600名毒品滥用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决断值和题总相关系数... 目的分析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family APGAR index,APGAR)在评估毒品滥用者家庭功能方面的适用性,为毒品滥用者家庭功能测量工具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600名毒品滥用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决断值和题总相关系数进行条目分析,采用因子分析和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APGAR的效度,采用Cronbachα系数检验APGAR的信度。结果APGAR呈单因子结构。经因子分析交叉验证,APGAR的单因子结构模型拟合良好(χ^(2)/df=2.011,CFI=0.986,NNFI=0.971,SRMR=0.029,RMSEA=0.059,AIC=30.053),但删除“适应度”条目后的单因子结构模型更优(AIC=21.364)。APGAR总分与Rosenberg自尊量表和戒毒信心量表得分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5个条目的APGAR的Cronbachα系数为0.78,删除“适应度”条目后的APGAR的Cronbachα系数为0.79。结论APGAR在毒品滥用者中的信效度较好,但在评估该群体家庭功能时需注意“适应度”这一条目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功能 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 毒品滥用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HIV动物模型在毒品滥用研究中的应用
3
作者 王婵 杨根梦 +5 位作者 刘柳 王浩伟 苗霖 李怡 李娟 曾晓锋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53-659,共7页
目前,毒品滥用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的共病问题备受关注。毒品滥用是HIV传播的促发因素之一,其同样可加重HIV感染者中枢神经系统的病毒载量水平和加速HIV相关神经认知障碍(HIV-associated neurocog... 目前,毒品滥用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的共病问题备受关注。毒品滥用是HIV传播的促发因素之一,其同样可加重HIV感染者中枢神经系统的病毒载量水平和加速HIV相关神经认知障碍(HIV-associated neurocognitive disorders,HAND)的疾病进展速度。本文着重介绍了目前常用的HIV感染相关动物模型,如非人灵长类动物、啮齿类动物及猫科动物,分析了其局限性和优势性,并对HIV感染相关动物模型在毒品滥用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毒品滥用 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 HIV感染相关啮齿类动物模型 FIV/家猫动物模型
下载PDF
我国毒品滥用状况及毒品滥用防治 被引量:3
4
作者 康均心 《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59-66,共8页
近三年来大陆地区毒品滥用状况呈严峻态势,新型合成毒品逐渐取代传统型的毒品而成为不法者的新宠,互联网日益成为毒品交易及毒品滥用的新媒介;在防治毒品滥用过程中,行政强制戒毒等措施虽然受到重视,但仍然主要依赖于刑罚量不断加重的刑... 近三年来大陆地区毒品滥用状况呈严峻态势,新型合成毒品逐渐取代传统型的毒品而成为不法者的新宠,互联网日益成为毒品交易及毒品滥用的新媒介;在防治毒品滥用过程中,行政强制戒毒等措施虽然受到重视,但仍然主要依赖于刑罚量不断加重的刑法;司法行政机关作为治疗毒品滥用中吸毒成瘾人员的重要手段的强制隔离戒毒的责任主体,对吸毒成瘾人员的管控应秉承"家庭式关怀、医院式治疗、学校式教育"的理念,加大人力财政物力投入,多措并举,形成"全民关注、齐抓共管、共建共享"的一元多层次毒品滥用与犯罪防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品滥用 毒品犯罪立法与司法解释 强制隔离戒毒 毒品滥用与犯罪防治
下载PDF
北京地区4种新型毒品滥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29
5
作者 张玉竹 王艳芬 曾恒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67-372,385,共7页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冰毒"、"摇头丸"、"K粉"、"麻谷"4种毒品滥用情况,为采取有效遏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编制的"冰毒"、"摇头丸"、"K粉&qu...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冰毒"、"摇头丸"、"K粉"、"麻谷"4种毒品滥用情况,为采取有效遏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编制的"冰毒"、"摇头丸"、"K粉"和"麻谷"使用调查问卷对北京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2007年8月-2008年3月收治的戒毒人员进行新型毒品使用情况调查。结果:共调查344例新型毒品滥用者,其中139例(40.4%)主要滥用"冰毒",62例(18.0%)滥用"摇头丸",67例(19.5%)滥用"K粉",76例(22.1%)滥用"麻谷"。139例"冰毒"滥用者中有41.0%的人合用过"麻谷",62例"摇头丸"滥用者中有80.6%的人合用过"K粉"。滥用者性别分布男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1.208,P>0.05);年龄分布以21-40a为主,占90.4%(311/344)。文化程度分布以高中以下为主,占79.6%(273/343);民族结构以汉族为主,占93.3%(318/341);从业情况以私营或个体、无业(下岗)为主,占68.5%(235/343);婚姻状况以未婚为主,占64.1%(220/343)。4种新型毒品开始滥用原因均以好奇心驱使为主要目的(47.3%);目前滥用原因以寻求快感和解除烦恼为主要目的(58.1%)。滥用方式:"冰毒"(98.6%)和"麻谷"(88.2%)以烫吸为主;"摇头丸"以口服为主(96.8%);"K粉"以鼻吸为主(91.0%)。滥用场所:"冰毒"和"麻谷"以家里和旅店或饭店为主(59.7%,27.3%;59.2%,25.0%);"摇头丸"和"K粉"以歌舞厅和夜总会为主(66.1%,35.5%;55.2%,43.3%)。毒品来源以亲朋(同伴)赠与(57.1%,196/343)及黑市购买(39.4%,135/343)为主。毒品危害以兴奋、失眠、体重减轻和全身无力以及性冲动、性暴力和情绪失控(打架)为主要表现。结论:北京地区新型毒品滥用情况不容忽视;新型毒品滥用者男女比例相当;中青年、无配偶及无业和个体私营者,特别是这一群体中女性是新型毒品滥用的高危人群;应加大新型毒品知识和危害的教育和普及,加大对旅馆、歌厅及夜总会等场所的监管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地区 新型毒品滥用 中国药物依赖 监管力度
下载PDF
新型毒品滥用者大脑神经毒性损害的PET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龙江 况伟宏 +4 位作者 彭祖贵 郑涵予 王朝敏 谢靓 王雪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4期295-298,共4页
目的:通过认知功能检测结合PET影像学研究新型毒品滥用者大脑神经毒性损害的改变。方法:纳入华西医院精神卫生中心2010年1月-2010年5月新型毒品滥用者共18例,采用临床症状评估、认知功能检测和PET检查结合的方法,研究新型毒品滥用者的... 目的:通过认知功能检测结合PET影像学研究新型毒品滥用者大脑神经毒性损害的改变。方法:纳入华西医院精神卫生中心2010年1月-2010年5月新型毒品滥用者共18例,采用临床症状评估、认知功能检测和PET检查结合的方法,研究新型毒品滥用者的神经精神毒性损害的程度和相关脑区的改变。结果:在临床表现症状中,广泛性焦虑所占比例最高,达到72.2%的新型毒品依赖者出现广泛性焦虑症状。吸食新型毒品种类以冰毒为主,(在认知功能测验中,单字、单色、双色患者组均较对照组长,颜色字意的干扰、颜色记忆与对照组相比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T的结果显示,糖代谢降低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额叶组织,其余各个大脑区域(顶叶,颞叶,海马,大小脑等组织)均有不同比例的糖代谢降低。PET显示脑区(纹状体、海马、额叶)出现代谢性变化与认知功能(记忆、焦虑、注意力)损害相对应具有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毒品滥用者的PET显像各脑区均出现了有临床意义的改变,与认知损害结果一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毒品滥用 认知功能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下载PDF
42例新型毒品滥用者的临床分析及认知功能损害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郑涵予 彭祖贵 +2 位作者 王朝敏 谢靓 王雪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4期290-294,共5页
目的:本研究采用可重复的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量及Stroop字色干扰测验来检测新型毒品滥用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特点。方法:对42例新型毒品滥用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并与50例健康对照采用可重复的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量(RBANS)和Stroop字... 目的:本研究采用可重复的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量及Stroop字色干扰测验来检测新型毒品滥用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特点。方法:对42例新型毒品滥用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并与50例健康对照采用可重复的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量(RBANS)和Stroop字色干扰测验进行对照检测。结果:在Stroop字色干扰测验中,除双字项目外,病人组的成绩均比对照组差,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RBANS测查中,病人组在延时记忆因子的成绩比对照组差,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毒品滥用者可能存在认知功能损害,主要表现在执行功能和延时记忆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毒品滥用 认知功能 神经心理状态测量 Stroop测验
下载PDF
合成毒品滥用引发的公共安全问题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黎 张拓 陈帅锋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36,共9页
合成毒品是指不依赖于天然植物,经由化学合成方法制成的毒品,其滥用刺激效果显著、制造方法简便快捷并且潜在种数异常庞大。吸食合成毒品肇事肇祸的情况日趋严重,由此引发的公共安全问题日渐凸显。究其原因,现代社会中凸现出来的各类社... 合成毒品是指不依赖于天然植物,经由化学合成方法制成的毒品,其滥用刺激效果显著、制造方法简便快捷并且潜在种数异常庞大。吸食合成毒品肇事肇祸的情况日趋严重,由此引发的公共安全问题日渐凸显。究其原因,现代社会中凸现出来的各类社会风险使得公共安全处于不稳定状态,而合成毒品滥用的风险扩大效应使得公共安全隐患转变为公共安全危机,并且以初级风险、扩大风险、核心风险和高级风险四个级别的形式表现出来。治理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遏制合成毒品滥用向公共安全领域蔓延的势头,促使公共安全状态由不可控向可控发生转变。遏制对策具体包括风险预警、复合治理和刑罚惩治三个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毒品滥用 公共安全问题 风险控制 遏制对策
原文传递
我国新型毒品滥用流行原因与对策研究评述 被引量:29
9
作者 赵留记 王玥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90-394,共5页
关键词 毒品滥用 流行原因 “摇头丸”滥用 中国大陆 苯丙胺类 氯胺酮 海洛因
下载PDF
体育运动干预毒品滥用问题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莫洪宪 任娇娇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0-44,68,共6页
在联合国的倡导下,利用体育运动所具有的积极功效,各国开展了一系列干预与戒治毒品滥用项目研究。域外研究表明,体育运动既能够增强个体的认知控制能力并缓解负面情绪,亦能够减少戒毒者的觅药行为,有效预防毒品滥用与戒治毒品成瘾。鉴于... 在联合国的倡导下,利用体育运动所具有的积极功效,各国开展了一系列干预与戒治毒品滥用项目研究。域外研究表明,体育运动既能够增强个体的认知控制能力并缓解负面情绪,亦能够减少戒毒者的觅药行为,有效预防毒品滥用与戒治毒品成瘾。鉴于此,该文从生理、心理、行为三个层面,对利用体育预防与戒治毒品滥用的依据进行梳理和解读,并以控制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社会解组理论以及冲突理论为视角,对体育干预毒品滥用所产生的社会价值和理论意义进行探讨。最后,对于体育干预毒品滥用项目的实施,建议以奥林匹克精神为指引、以更生保护为导向、以效果评估为依托,保证干预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运动 预防毒品滥用 戒毒 奥林匹克精神
下载PDF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新型毒品滥用意向与自我效能、应激感受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家言 余金聪 +6 位作者 吴清锋 曹洁频 李炼坤 王云翠 鄢栋 滕世伟 王增珍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61-465,共5页
目的:探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新型毒品滥用意向与自我效能及应激感受的关系。方法:在广东省肇庆市选取2692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采用新型毒品滥用意向问卷、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和应激感受量表分别对其新型毒品滥用意向、自我效能和应激感受... 目的:探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新型毒品滥用意向与自我效能及应激感受的关系。方法:在广东省肇庆市选取2692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采用新型毒品滥用意向问卷、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和应激感受量表分别对其新型毒品滥用意向、自我效能和应激感受进行评价,采用通径分析模型对三者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3.6%(295/2165)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有新型毒品滥用意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平均得分为(2.4±0.5)分,应激感受量表平均得分为(18.8±5.0)分。通径分析结果显示,控制年龄、性别和居住地后,一般自我效能量表总分对应激感受量表总分存在直接负向预测关系(γ=-0.21,P<0.001);应激感受量表总分对新型毒品滥用意向问卷得分存在直接正向预测关系(γ=0.05,P<0.05);一般自我效能量表总分对新型毒品滥用意向问卷得分的直接预测关系无统计学意义(γ=0.04,P>0.05)。结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应激感受水平可正向预测其新型毒品滥用意向;自我效能则可能通过作用于个体应激感受水平而间接预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新型毒品滥用意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毒品滥用 行为意向 自我效能 应激感受 现况调查
下载PDF
上海市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就诊者毒品滥用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2
作者 傅洁 尹鹤峰 +2 位作者 岳清 庄鸣华 宁镇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17-822,共6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美沙酮维持治疗(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MMT)门诊服药对象毒品使用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在上海市14个MMT门诊选取1 960名符合条件的服药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社会人口学、药物滥用... 目的了解上海市美沙酮维持治疗(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MMT)门诊服药对象毒品使用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在上海市14个MMT门诊选取1 960名符合条件的服药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社会人口学、药物滥用行为、维持治疗情况等相关信息,并开展五合一尿液毒品[吗啡、甲基苯丙胺(冰毒)、大麻、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摇头丸)、氯胺酮(K粉)]检测。结果 1 960名调查对象平均年龄(49.3±8.7)岁,平均吸食毒品(19.0±6.0)年,23.3%既往吸食过新型毒品,7.1%过去1个月有报告发生过吸毒行为。尿液检测结果:吗啡阳性率9.1%,冰毒阳性率3.7%,K粉阳性率0.1%,摇头丸阳性率0.3%,大麻阳性率0.2%。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拒绝使用朋友提供的新型毒品的对象其吗啡滥用(OR=0.23,95%CI:0.14~0.39)与新型毒品滥用(OR=0.08,95%CI:0.05~0.15)风险均较低;与吸毒朋友没有交往(OR=0.59,95%CI:0.40~0.87)、治疗期间未发生脱失(OR=0.44,95%CI:0.30~0.64)的MMT服药对象吗啡滥用的风险较低;家庭关系一般较关系良好(OR=2.40,95%CI:1.17~4.92)、每天服药剂量40~59 mL较0~39 mL的(OR=1.96,95%CI:1.05~3.65)服药对象滥用吗啡风险增加;与参加MMT治疗3年以下的服药对象相比,参加MMT4~6年的服药对象滥用吗啡风险(OR=0.51,95%CI:0.31~0.82)与滥用新型毒品风险(OR=0.41,95%CI:0.17~0.97)均较低。结论 MMT门诊服药人员中存在滥用吗啡和其他新型毒品的现象,与吸毒朋友交往情况、家人关系、脱失及维持治疗时间有关联。应针对关键影响因素,对MMT服药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减少毒品滥用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沙酮 维持治疗 毒品滥用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毒品滥用者92例心理及社会因素调查 被引量:7
13
作者 谢久明 封蕴 李瞡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228-228,共1页
目的了解毒品滥用者形成毒瘾的心理及社会因素。方法对1997-10/2004-09自愿在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做戒毒治疗的毒品滥用者92例进行调查。采用自制的调查表,包括社会人口学资料,吸毒情况(吸毒初始年龄及动机、吸毒方式、吸毒时间)等,以及... 目的了解毒品滥用者形成毒瘾的心理及社会因素。方法对1997-10/2004-09自愿在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做戒毒治疗的毒品滥用者92例进行调查。采用自制的调查表,包括社会人口学资料,吸毒情况(吸毒初始年龄及动机、吸毒方式、吸毒时间)等,以及艾森克人格问卷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及人格测定。结果所有对象均在入院时完成调查及人格测定,无一例脱落。92例中男女比例为1.7∶1,21~40岁占88%;个体59%,无业32%。吸毒初始年龄最小者16岁,最大者45岁,平均(28±5)岁,以20~30岁年龄段为最多(64%)。因为好奇及受朋友的影响而吸毒87例(94%),仅有5例(5%)因治病而吸毒。92例吸毒者所滥用的阿片类药物中以海洛因为主,占83%。滥用方法大多数是烫吸(75%)。有13%的人因吸毒而患有较严重的躯体疾病。人格特征中情绪不稳定性88例,占96%,掩饰性差85例(92%)。结论导致毒品滥用的社会心理因素较多,吸毒者绝大多数具有容忍性差、易冲动、情绪波动性大等个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成瘾 心理学 社会 数据收集 社会心理因素 毒品滥用 社会因素 滥用 情绪不稳定性 吸毒方式 艾森克人格问卷
下载PDF
新型毒品滥用者强制戒毒期间抑郁状况调查 被引量:7
14
作者 韩向前 韩丹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讨新型毒品滥用者强制戒毒期间的情绪状况。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对苏州强制戒毒所的216例新型毒品滥用者进行测试分析。结果强制戒毒期间新型毒品滥用者抑郁自评量表总分显著高于国内正常成人常模(t=8.113,P〈0.01),女性... 目的探讨新型毒品滥用者强制戒毒期间的情绪状况。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对苏州强制戒毒所的216例新型毒品滥用者进行测试分析。结果强制戒毒期间新型毒品滥用者抑郁自评量表总分显著高于国内正常成人常模(t=8.113,P〈0.01),女性显著高于男性(t=3.021,P〈0.01),未婚组显著高于未婚同居组与离婚组(P〈0.05),已婚组显著高于离婚组(P〈0.05),吸毒年限〈1a与≥1a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对毒品渴求组显著高于不渴求组(P〈0.05或0.01)。结论新型毒品滥用者在强制戒毒期间有明显的抑郁情绪,不同性别、不同婚姻状况以及对毒品的渴求程度不同,其抑郁程度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毒品 毒品滥用 强制戒毒 抑郁 抑郁自评量表
下载PDF
十年来我国毒品滥用趋势与特点的实证分析——兼论我国毒品治理方向的调整 被引量:16
15
作者 何荣功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7-123,共7页
"在打击中发展,在治理中蔓延",是我国十年来毒品滥用的基本态势。从毒品滥用结构和种类看,传统毒品滥用仍居主导地位,但近年整体上呈下降趋势;新型毒品滥用增长趋势明显。在性别方面,我国男性毒品滥用一直占主导地位。从年龄... "在打击中发展,在治理中蔓延",是我国十年来毒品滥用的基本态势。从毒品滥用结构和种类看,传统毒品滥用仍居主导地位,但近年整体上呈下降趋势;新型毒品滥用增长趋势明显。在性别方面,我国男性毒品滥用一直占主导地位。从年龄结构上看,青少年毒品滥用近年整体比例虽有所下降,但问题仍然突出,特别是新型毒品滥用低龄化趋势明显。在毒品滥用方式方面,当前出现了利用虚拟"房间",进行网络滥用等新特点。在地域分布上,虽然仍有区域不平衡问题,但毒品(尤其是新型毒品)滥用正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扩大。当前毒品滥用的趋势与特点为我国今后毒品犯罪治理和禁毒工作提供了方向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品滥用 毒品犯罪 禁毒 实证分析
下载PDF
对社区新型毒品滥用人群开展行为干预的模式探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金仙 袁浩泉 +3 位作者 陈黎跃 张丽华 陈良 李顺祥 《卫生软科学》 2016年第5期309-311,316,共4页
[目的]探索和实施社区新型毒品滥用人群HIV感染高危险行为干预模式,减少社区新型毒品滥用人群艾滋病的传播。[方法]对社区中近半年滥用过新型毒品人员进行行为学、血清学调查及行为干预。[结果]用不同方法分别在5种场所完成443名社区新... [目的]探索和实施社区新型毒品滥用人群HIV感染高危险行为干预模式,减少社区新型毒品滥用人群艾滋病的传播。[方法]对社区中近半年滥用过新型毒品人员进行行为学、血清学调查及行为干预。[结果]用不同方法分别在5种场所完成443名社区新型毒品滥用人员的调查和干预工作,较成功的工作模式为借助本地区同伴骨干开展同伴教育活动。[结论]新型毒品滥用人群毒品使用场所较为隐秘,这些场所应该成为实施干预措施的切入点。同伴骨干或知情人士的选择是社区新型毒品滥用人群调查的绝佳切入口,同伴教育是可行的干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控制工作人员 社区 新型毒品滥用人群 艾滋病 干预模式
下载PDF
海洛因与甲基苯丙胺毒品滥用者毛发特征分析的比较 被引量:6
17
作者 孟品佳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3-108,共6页
根据海洛因和甲基苯丙胺滥用者毛发中毒品及其代谢物的分布特点,通过实验比较了两类毒品滥用者毛发的分析特点。海洛因吸食者毛发采用甲醇超声释放待测物,而后直接调整pH值进行液相萃取,萃取物挥干后进行衍生化并进行GC/MS检测;甲... 根据海洛因和甲基苯丙胺滥用者毛发中毒品及其代谢物的分布特点,通过实验比较了两类毒品滥用者毛发的分析特点。海洛因吸食者毛发采用甲醇超声释放待测物,而后直接调整pH值进行液相萃取,萃取物挥干后进行衍生化并进行GC/MS检测;甲基苯丙胺吸食者毛发在碱性条件下消解,然后采用小体积萃取,直接在提取液中衍生化,并进行GC/MS检测。通过空白毛发标准添加6-单乙酰吗啡、吗啡和可待因进行分析,3种鸦片类毒品最小检测限均小于3μg/g,RSD(n=5)为2.5%-9.6%;通过空白毛发标准添加苯丙胺、甲基苯丙胺、3,4-(亚甲二氧基)苯丙胺和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进行分析,4种苯丙胺类毒品的最小检测限为0.05μg/g,RSD(n=5)为5%~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品滥用 毛发分析 海洛因 甲基苯丙胺
下载PDF
毒品滥用行为网络防控体系的多维建构 被引量:9
18
作者 莫洪宪 王肃之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7-78,共12页
毒品滥用行为的网络化为其防控带来了新的命题,传统的防控体系愈发难以适应网络空间的特性,亟需根据空间要素、主体要素、对象要素的新变化构建科学的网络防控体系。在模式维度,应推动刑事政策由"重刑治毒"转向"打早打小... 毒品滥用行为的网络化为其防控带来了新的命题,传统的防控体系愈发难以适应网络空间的特性,亟需根据空间要素、主体要素、对象要素的新变化构建科学的网络防控体系。在模式维度,应推动刑事政策由"重刑治毒"转向"打早打小",推动法律体系分纵向、横向两个角度实现网络化。在主体维度,应肯定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独立地位,使其与毒品滥用者、毒品贩卖者、主管部门在毒品滥用行为网络防控中产生有效互动。在客体维度,应当构建毒品与毒品信息并行的二元对象模式,并且推动对象防控的信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品滥用行为 网络防控体系 “打早打小” 网络服务提供者 毒品信息
下载PDF
神经免疫、毒品滥用和神经艾滋病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筱钧 李宁 侯炜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4期248-251,共4页
从人群总体感染和风险来看,毒品滥用人群HIV感染率高。共用注射器、注射器未消毒及不安全性行为[1],这些危险因素均会增加吸毒者感染HIV的风险。冰毒和摇头丸等新型毒品可使人异常兴奋,产生欣快感,增强性欲望,极易发生不安全性行为和群... 从人群总体感染和风险来看,毒品滥用人群HIV感染率高。共用注射器、注射器未消毒及不安全性行为[1],这些危险因素均会增加吸毒者感染HIV的风险。冰毒和摇头丸等新型毒品可使人异常兴奋,产生欣快感,增强性欲望,极易发生不安全性行为和群体淫乱,也增加了感染HIV的风险[1]。人们很早就推测,滥用毒品是HIV感染的重要辅助因素,HIV感染和毒品滥用之间可能存在协同效应[2-3]。但由于存在吸毒人群的登记制度不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品滥用 神经免疫 HIV感染率 艾滋病 不安全性行为 共用注射器 滥用人群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