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0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γδT淋巴细胞及其亚型在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中的分布研究
1
作者 王姜琳 梁冬雨 +3 位作者 汪国庆 赵江峰 汤明明 杨慧健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5期592-595,602,共5页
目的研究γδT淋巴细胞及其亚型在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D)中的分布并探讨γδT淋巴细胞在GD免疫学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6-12月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内分泌门诊确诊的GD患者59例作为GD组,另选择同期6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 目的研究γδT淋巴细胞及其亚型在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D)中的分布并探讨γδT淋巴细胞在GD免疫学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6-12月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内分泌门诊确诊的GD患者59例作为GD组,另选择同期6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相关甲状腺指标[包括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外周血中γδT淋巴细胞及其亚型的比例,分析γδT淋巴细胞表面活化分子CD69、HLA-DR及协同刺激分子CD40配体(CD40L)与诱导性共刺激分子(ICOS)的表达水平。结果GD组TSH水平低于对照组,FT3、FT4、TPOAb、TG-Ab、TRA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γδT淋巴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组Vδ1γδT淋巴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Vδ2γδT淋巴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D组γδT淋巴细胞表面活化分子CD69、HLA-DR表达水平及协同刺激分子CD40L、ICOS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患者外周血γδT淋巴细胞亚型改变表现为Vδ1γδT淋巴细胞比例上调与Vδ2γδT淋巴细胞比例下调,γδT淋巴细胞功能活化并表达协同刺激分子CD40L、ICOS可能是促进GD产生自身抗体及自身体液免疫应答的重要病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ΓΔT淋巴细胞 表面活化分子 协同刺激分子 诱导性共刺激分子
下载PDF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患者甲状腺激素与胆汁酸亚组分、血脂的关系
2
作者 金素丽 赵景 +4 位作者 张杰 侯雪宁 房艳超 杨利 秘玉静 《检验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563-568,共6页
目的探讨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D)患者甲状腺激素与胆汁酸亚组分、血脂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GD患者43例(GD组),以健康查体者36名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6种初级胆汁酸[胆酸(CA)、鹅脱氧... 目的探讨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D)患者甲状腺激素与胆汁酸亚组分、血脂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GD患者43例(GD组),以健康查体者36名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6种初级胆汁酸[胆酸(CA)、鹅脱氧胆酸(CDCA)、甘氨胆酸(GCA)、甘氨鹅脱氧胆酸(GCDCA)、牛磺胆酸(TCA)、牛磺鹅脱氧胆酸(TCDCA)]、9种次级胆汁酸[脱氧胆酸(DCA)、熊脱氧胆酸(UDCA)、石胆酸(LCA)、甘氨脱氧胆酸(GDCA)、甘氨熊脱氧胆酸(GUDCA)、甘氨石胆酸(GLCA)、牛磺脱氧胆酸(TDCA)、牛磺石胆酸(TLCA)、牛磺熊脱氧胆酸(TUDCA)]、甲状腺功能[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高敏促甲状腺激素(hs-TSH)]和常规生化指标[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结果GD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hs-TSH、FT3、FT4、TC、HDL-C和LDL-C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BG、AST、ALT、TG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GD组DCA、UDCA、GDCA、GUDCA、TUDCA显著降低(P<0.05),LCA、GLCA、TDCA、TLCA、CA、CDCA、GCA、GCDCA、TCA、TCD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患者血清中部分胆汁酸亚组分和血脂水平发生改变,甲状腺功能状态与血脂和胆汁酸代谢存在一定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酸谱 熊脱氧胆酸 脱氧胆酸 血脂 甲状腺功能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下载PDF
青海地区藏族、汉族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与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多态性
3
作者 臧金成 范培云 +7 位作者 王淑琼 姚勇利 蒋艳苹 周环 魏红 党芳 李亚楠 宋康 《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05-112,共8页
目的分析青海地区藏族、汉族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 disease,GD)患者与健康者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基因(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rs755622、rs1007888、rs2096525位点基因多态性,探讨其与青海藏族、汉族GD... 目的分析青海地区藏族、汉族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 disease,GD)患者与健康者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基因(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rs755622、rs1007888、rs2096525位点基因多态性,探讨其与青海藏族、汉族GD发病的关联性。方法本研究设GD组(汉族60例,藏族60例)、对照组(汉族60例,藏族60例),应用SNaPshot法测定MIF基因多态性。结果藏族、汉族GD组及对照组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提示样本具有良好群体代表性。藏族GD组、藏族对照组、汉族GD组、汉族对照组四组MIF-rs755622位点基因型(GG、GC、CC)、rs1007888位点基因型(GG、GA、AA)、rs2096525位点基因型(TT、TC、CC)频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位点等位基因(G/C、G/A、T/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IF-rs755622位点GC单核苷酸多态性、rs1007888位点GA单核苷酸多态性、rs2096525位点TC单核苷酸多态性均与青海地区藏族、汉族GD发病无关联,该基因不是青海地区藏族、汉族GD发病的易感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基因多态性 青海地区
下载PDF
基于“内风”理论辨治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4
作者 李思成 史扬 +1 位作者 宿家铭 柳红芳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3期152-155,共4页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甲状腺激素产生过多,引起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属中医学“瘿病”范畴。现代医学治疗存在药物不良反应、高复发率,或手术后终身服药等缺陷,而中医辨证论治具有一...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甲状腺激素产生过多,引起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属中医学“瘿病”范畴。现代医学治疗存在药物不良反应、高复发率,或手术后终身服药等缺陷,而中医辨证论治具有一定疗效。结合临床与相关文献,发现“内风”理论可补充概括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的起病特点、病因、躯体症状、病机及治疗等,因此提出“内风”在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的发生、发展中均起到重要作用,可为从内风论治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内风 辨证论治
下载PDF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患者TGAb、Tpo-Ab、TRAb水平与肾功能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5
作者 尚子靖 武芳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3期471-473,共3页
目的 探究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患者甲状腺自身抗体的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促甲状腺受体抗体(TRAb)与肾功能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录的78... 目的 探究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患者甲状腺自身抗体的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促甲状腺受体抗体(TRAb)与肾功能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录的78例Graves病患者纳入观察组,经过体检的49例身体健康者纳入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TGAb、Tpo-Ab、TRAb和包括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β_(2)微球蛋白(β_(2)-m)在内的肾功能相关指标进行检测与对比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各甲状腺自身抗体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UN、UA、Cys 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SCr、β_(2)-m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GAb、Tpo-Ab、TRAb与SCr、β_(2)-m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BUN、UA、Cys C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Graves病患者的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变化会引起肾功能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自身抗体 肾功能
下载PDF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病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停药后复发的预测模型构建
6
作者 唐倩 刘琳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3年第12期40-43,共4页
目的 研究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病(Graves’disease,GD)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停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1年9月于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109例G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停药1年... 目的 研究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病(Graves’disease,GD)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停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1年9月于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109例G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停药1年后有无GD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采用对数几率回归(Logistic)模型筛选影响复发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霍斯默·莱梅肖(H-L)拟合优度检验评估该模型的预测效能,最后采用自助法(Bootstrap)重复抽样1 000次对列线图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 109例患者中76例复发,复发率为69.7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年龄、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3/FT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疾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性别(P=0.004)、TRAb(P=0.003)、TPOAb(P=0.0004)、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疾病(P=0.047)是影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停药后GD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H-L拟合优度检验结果为χ~2=61.17,P=0.608,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13。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为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停药后GD复发的个体化预防措施的制定具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复发 列线图模型 预测
下载PDF
张兰教授治疗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并发情绪障碍的验案举隅
7
作者 吴丹 张兰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17期102-105,共4页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此病属于中医“瘿病”范畴,主要累及甲状腺,导致甲状腺肿大和甲状腺机能亢进。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低热、食欲亢进、手抖、消瘦、腹泻以及眼睛突出等。本病常因情志刺激引起,因神经系统兴奋引发情绪...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此病属于中医“瘿病”范畴,主要累及甲状腺,导致甲状腺肿大和甲状腺机能亢进。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低热、食欲亢进、手抖、消瘦、腹泻以及眼睛突出等。本病常因情志刺激引起,因神经系统兴奋引发情绪障碍。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张兰教授指导中医内科瘿病研究与教学多年,认为瘿病和郁证两者关系紧密,郁病可引发瘿病,瘿病会加重郁病,郁病还会导致瘿病迁延不愈。因此,瘿病联合郁病的发作与肝、心、脾密不可分。张兰教授采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联合半夏厚朴汤治疗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伴随情绪障碍,取得了显著疗效。文章通过分享验案2例,介绍张教授论治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伴情绪障碍的经验,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情绪障碍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半夏厚朴汤
下载PDF
自拟海藻消瘿汤加减治疗心肝火旺型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效果观察
8
作者 曾华蓉 柯志福 +1 位作者 刘超 胡天赤 《中国乡村医药》 2023年第11期29-30,共2页
目的观察自拟海藻消瘿方加减治疗心肝火旺型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D)的效果。方法厦门市中医院内分泌科2020年8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轻中度GD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予自拟海藻消瘿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甲巯咪唑... 目的观察自拟海藻消瘿方加减治疗心肝火旺型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D)的效果。方法厦门市中医院内分泌科2020年8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轻中度GD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予自拟海藻消瘿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甲巯咪唑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甲状腺上动脉血流速度及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结果因疫情无法获得随访,观察组脱落7例,对照组脱落6例。治疗后观察组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高于对照组,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RAb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甲状腺上动脉血流速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0、2.02、2.02、1.99、3.41、2.74,P<0.05)。结论自拟海藻消瘿方加减治疗心肝火旺型GD,可有效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中医临床证候、甲状腺上动脉血流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心肝火旺型 自拟海藻消瘿汤 甲状腺功能
下载PDF
以厌食、恶心和呕吐为主要表现的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病2例
9
作者 曹涵 张丽娟 +2 位作者 张文 李育红 鲁敏 《大医生》 2023年第4期138-141,共4页
本文对2例以厌食、恶心、呕吐为主要表现的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以不典型症状发现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诊疗思维。
关键词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厌食 恶心 呕吐
下载PDF
“清肝愈瘿汤”联合甲巯咪唑治疗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心肝火旺证30例临床研究
10
作者 倪静 吕萍 +1 位作者 王海燕 朱浩涵 《江苏中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31-35,共5页
目的:观察自拟清肝愈瘿汤联合甲巯咪唑对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心肝火旺证患者临床症状及免疫学指标、甲状腺功能指标等的影响。方法:将60例心肝火旺证Graves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甲巯咪唑片10~30 m... 目的:观察自拟清肝愈瘿汤联合甲巯咪唑对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心肝火旺证患者临床症状及免疫学指标、甲状腺功能指标等的影响。方法:将60例心肝火旺证Graves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甲巯咪唑片10~30 mg/d口服,并根据甲状腺激素情况规范减量;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肝愈瘿汤中药汤剂,每日1剂分2次服。2组均以治疗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肿评分、突眼评分、中医证候总积分、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比例及CD4^(+)/CD8^(+)比值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与各疗程结束后甲状腺功能指标[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激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变化情况;记录并比较各疗程结束时2组患者甲巯咪唑用量及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甲状腺肿评分、突眼评分、中医证候总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2组患者各疗程结束后血清FT3、FT4水平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治疗2、3个疗程后及对照组治疗3个疗程后血清TSH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3个疗程后2组患者血清TRAb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其中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血清TRA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方案对上述甲状腺功能指标的改善均表现出一定的治疗时间依赖性。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CD4^(+)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比值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P<0.0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CD8^(+)T淋巴细胞比例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疗程结束时2组患者甲巯咪唑用量均明显少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组甲巯咪唑用量均明显少于同期对照组(P<0.05,P<0.01);随着疗程的延长,2组患者甲巯咪唑用量逐渐降低。治疗期间治疗组肝功能异常、粒细胞减少、药疹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结论:在甲巯咪唑治疗基础上加用清肝愈瘿汤能明显改善心肝火旺证Graves病患者甲状腺肿、突眼等症状,其机制与调节和改善甲状腺功能、免疫功能有关。清肝愈瘿汤还能降低甲巯咪唑用量,从而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Graves病 心肝火旺证 清肝愈瘿汤 T淋巴细胞 免疫调节
下载PDF
散结消瘿汤治疗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的效果评价
11
作者 徐雅妮 《内蒙古中医药》 2023年第5期69-71,共3页
目的:分析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患者采取散结消瘿汤治疗的临床效果和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6月确诊为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治疗方案为甲巯咪唑片... 目的:分析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患者采取散结消瘿汤治疗的临床效果和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6月确诊为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治疗方案为甲巯咪唑片口服,观察组治疗方案为甲巯咪唑片+散结消瘿汤。比较两组总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方面,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单一采取西药甲巯咪唑片治疗的临床效果不明显,配合散结消瘿汤可进一步提高临床有效性,缓解中医症状,用药后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散结消瘿汤 甲巯咪唑 中医证候 安全性
下载PDF
难治性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合并桥本甲状腺毒症伴FT3、FT4分离1例
12
作者 郑悦 谢乃佳 刘祥秀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21期12-14,共3页
关于难治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患者反复发作并发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分离的研究报告较少见。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有1例9年多难治性甲亢反复发作的女性患者,长期口服小剂量丙基硫氧嘧啶(PT... 关于难治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患者反复发作并发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分离的研究报告较少见。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有1例9年多难治性甲亢反复发作的女性患者,长期口服小剂量丙基硫氧嘧啶(PTU),在治疗过程中复发率高且发生了FT3、FT4分离,表现为FT3检测数值升高,接近甲亢水平,FT4检测过程中出现数值性甲减的异常低值,两者极度不匹配。而目前关于难治性甲亢尚无国内外专家共识,可狭义地认为甲亢遵循国内外诊疗指南进行规范化治疗后情况缓解不佳或容易复发。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和桥本甲状腺毒症临床上常二者合并存在,但合并FT3、FT4分离少有报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通过对病例的回顾性研究及文献资料学习,总结影响甲亢复发的因素、FT3、FT4分离的发病机制及诊疗。鉴于此临床可通过提高甲亢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从而对同类疾病患者进行更规范化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桥本甲状腺毒症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游离甲状腺
下载PDF
散结甲消汤联合小剂量甲巯咪唑治疗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惠林 张志玲 +4 位作者 程波敏 尹霖 赵恒侠 李增英 刘雪梅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50-753,共4页
目的:观察散结甲消汤联合小剂量甲巯咪唑治疗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证实开郁散结法治疗Graves病的科学性及有效性,希冀为Graves病的中医药治疗提供科学有效的辨治思路及用药指导。方法:60例患者采用区组随机化方法随机分配到治... 目的:观察散结甲消汤联合小剂量甲巯咪唑治疗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证实开郁散结法治疗Graves病的科学性及有效性,希冀为Graves病的中医药治疗提供科学有效的辨治思路及用药指导。方法:60例患者采用区组随机化方法随机分配到治疗组(G1)与对照组(G2)。治疗组(G1)口服散结甲消汤与小剂量甲巯咪唑;对照组(G2)口服常规剂量甲巯咪唑。两组均以连续用药3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后,对比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患者甲状腺功能、体积与中医症状积分的改变程度,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前两组间基线特征均衡性良好(P>0.05)。2经治疗,两组均可改善受试者的甲状腺功能(FT3、FT4、TSH)及降低中医症状积分(P<0.05),其中治疗组(G1)的作用要优于对照组(G2)(P<0.05)。3经治疗,治疗组(G1)的临床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G2)(P<0.05)。4经治疗,治疗组(G1)受试者的甲状腺体积较治疗前有较大幅度的缩小(P<0.05);而对照组效果不是特别明显(P>0.05)。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G1)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明显要低于对照组(G2)。结论:1散结甲消汤联合小剂量甲巯咪唑治疗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不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及大幅度缩小甲状腺体积,还可降低中医症状积分,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2开郁散结法可作为中医药治疗Graves病的法则之一,供临床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气郁痰阻 散结甲消汤 甲巯咪唑 甲状腺功能与体积 中医症状积分
原文传递
甲巯咪唑联合地黄总苷对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模型小鼠甲状腺激素水平和脱碘酶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彬 黄琳 +1 位作者 赵建国 阮剑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85-1188,共4页
目的探索地黄总苷和甲巯咪唑对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D)小鼠甲状腺激素水平和脱碘酶的影响。方法采用注射左旋甲状腺素钠的方法制备GD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小鼠分成模型对照组、甲巯咪唑组、甲巯咪唑+地黄总苷组,每组各12只。另设空... 目的探索地黄总苷和甲巯咪唑对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D)小鼠甲状腺激素水平和脱碘酶的影响。方法采用注射左旋甲状腺素钠的方法制备GD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小鼠分成模型对照组、甲巯咪唑组、甲巯咪唑+地黄总苷组,每组各12只。另设空白对照组12只。甲巯咪唑组灌胃给予甲巯咪唑2 mg·kg^(-1),甲巯咪唑+地黄总苷组灌胃给予甲巯咪唑2 mg·kg^(-1)+地黄总苷120 mg·kg^(-1),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灌胃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连续21 d。测定小鼠体质量和摄食量;治疗结束后,测量小鼠心率,检测三碘甲腺原氨酸(T_3)、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_3)、甲状腺素(T_4)、游离甲状腺素(FT_4)等4种甲状腺激素水平和Ⅰ型脱碘酶(ID1)、Ⅱ型脱碘酶(ID2)、Ⅲ型脱碘酶(ID3)的活性。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体质量和ID3活性显著降低(P<0.05),T_3、T_4、FT_3、FT_4水平、ID1活性、摄食量和心率均显著升高(P<0.05);与甲巯咪唑组比较,甲巯咪唑+地黄总苷组T_3、T_4、FT_3、FT_4水平、ID1活性均显著降低,ID3活性显著升高(P<0.05),ID2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两组小鼠ID2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甲巯咪唑联合地黄总苷能更加有效地改变脱碘酶的活性,下调甲状腺激素,达到较好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巯咪唑 地黄总苷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激素 脱碘酶
下载PDF
中药内外合治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15
作者 胡方林 刘鹏 +2 位作者 罗长青 易法银 陈大舜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62-63,共2页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又称Graves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是一种多系统的综合征,包括高代谢症候群、弥漫性甲状腺肿、眼征、皮损和甲状腺肢端病。本病属于中医学“瘿病”、“瘿气”、“气瘿”、“中消”等范畴。笔者运用中药内外合...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又称Graves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是一种多系统的综合征,包括高代谢症候群、弥漫性甲状腺肿、眼征、皮损和甲状腺肢端病。本病属于中医学“瘿病”、“瘿气”、“气瘿”、“中消”等范畴。笔者运用中药内外合治的方法治疗Graves病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内外合治 甲亢平膏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中药泻火养阴散治疗初发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雪梅 曹永芬 +1 位作者 杨娟 郭茜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829-831,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泻火养阴散治疗初发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格雷夫斯病)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用中药泻火养阴散合他巴唑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他巴唑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12周的中医症... 目的:观察中药泻火养阴散治疗初发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格雷夫斯病)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用中药泻火养阴散合他巴唑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他巴唑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12周的中医症候积分及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2周、4周、12周的症候积分及甲状腺激素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或P<0.01),并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泻火养阴散合他巴唑治疗格雷夫斯病,能快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降低甲状腺激素水平,减少他巴唑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泻火养阴散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临床观察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抑亢丸联合^(131)I治疗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的疗效 被引量:3
17
作者 付玉娟 黄文平 蔡政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5150-5152,共3页
目的探讨抑亢丸联合131I治疗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的疗效及对患者自身抗体和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患者11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55例。对照组接受131I治疗。观察组接受1... 目的探讨抑亢丸联合131I治疗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的疗效及对患者自身抗体和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患者11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55例。对照组接受131I治疗。观察组接受131I治疗的同时联合抑亢丸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血清甲状腺素(T4)、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FT4都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促甲状腺素(TSH)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都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脂联素(APN)、抵抗素(ADSF)、血清游离脂肪酸(FFA)都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瘦素(LP)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抑亢丸联合131I治疗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疗效确切,能够改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降低患者自身抗体水平,并有效调节患者脂肪细胞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131I 抑亢丸 自身抗体 脂肪细胞因子
下载PDF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中医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颖 戴芳芳 《江苏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期80-82,共3页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可归属于中医学"瘿病"、"瘿瘤"、"肝火"等范畴,由情志内伤、饮食水土失宜及体质因素等引起,以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为基本病机。临床治疗主要分为:分期治疗、辨证分型治疗、经验...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可归属于中医学"瘿病"、"瘿瘤"、"肝火"等范畴,由情志内伤、饮食水土失宜及体质因素等引起,以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为基本病机。临床治疗主要分为:分期治疗、辨证分型治疗、经验方治疗、针灸配合药物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与单纯西药治疗相比,中医更强调辨证论治,通过全方位的调动身体机能,来改善全身症状以使甲状腺功能趋于平衡,特别在调节人体免疫机制方面显示出了独特的优势。但是,中医药治疗也有不足之处,如辨证分型有很大的差异,疗效判定缺乏科学统一的评判标准,一些含碘中药的使用也存在争议,而中药煎服方法的不便更降低了患者的依从性,实验研究也多为临床试验对照,基础研究非常少。因此,制定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与严格的基础研究方案,方能对本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中医病机 中医药疗法 综述
下载PDF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伴肝细胞损害患者血清甘胆酸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9
作者 樊晓东 刘孝文 +2 位作者 王武满 张成伟 陈彪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8年第9期1345-1347,1401,共4页
目的探讨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伴肝细胞损害患者血清甘胆酸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自我院于2012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Graves病伴肝细胞损害患者31例作为观察组;另选自我院于2012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单纯Craves病3... 目的探讨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伴肝细胞损害患者血清甘胆酸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自我院于2012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Graves病伴肝细胞损害患者31例作为观察组;另选自我院于2012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单纯Craves病3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于清晨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标本,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丙氨酸转氨酶(ALT)、胆碱酯酶(ChE)含量,血清甘胆酸(CG)含量。结果观察组血清AST、GGT和ALT含量高于对照组,而血清ChE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甘胆酸水平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 <0. 05);Graves病伴肝细胞损害血清甘胆酸与AST、GGT和ALT呈线性正相关,而与ChE呈线性负相关。结论 Graves病伴肝细胞损害患者血清甘胆酸明显升高,且与肝功能存在明显相关性,可为Graves病伴肝细胞损害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肝细胞损害 甘胆酸 临床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