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2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DMA及其代谢物MDA在大鼠体内的毒物代谢动力学
1
作者 于维光 贺强 +9 位作者 王铮迪 田成俊 王锦凯 郑茜 任飞 张潮 王优美 徐鹏 尉志文 贠克明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探究单次和连续给药3,4-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3,4-methylenedioxy-N-methylamphetamine,MDMA)后,MDMA及其代谢物4,5-亚甲基二氧基苯丙胺(4,5-methylene dioxy amphetamine,MDA)在大鼠体内的毒物代谢动力学差异,为MDMA的法医学鉴... 目的探究单次和连续给药3,4-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3,4-methylenedioxy-N-methylamphetamine,MDMA)后,MDMA及其代谢物4,5-亚甲基二氧基苯丙胺(4,5-methylene dioxy amphetamine,MDA)在大鼠体内的毒物代谢动力学差异,为MDMA的法医学鉴定提供数据依据。方法单次给药组取24只大鼠随机分为5、10、20 mg/kg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实验组腹腔注射给药MDMA,对照组经腹腔注射给药与实验组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给药后5 min、30 min、1 h、1.5 h、2 h、4 h、6 h、8 h、10 h、12 h通过内眦动脉取血0.5 mL。连续给药组取24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18只)和对照组(6只)。实验组连续腹腔注射递增给药MDMA 7 d,每日给药剂量分别为5、7、9、11、13、15、17 mg/kg,对照组经腹腔注射给药与实验组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第8天将实验组大鼠随机分为5、10、20 mg/kg剂量组,每组6只,腹腔注射给药MDMA,对照组经腹腔注射与实验组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给药后5 min、30 min、1 h、1.5 h、2 h、4 h、6 h、8 h、10 h、12 h通过内眦动脉取血0.5 mL。使用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检测MDMA和MDA含量,运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单次给药组血浆中MDMA在给药后5 min达到峰浓度,MDA在给药后1 h达到峰浓度,MDMA和MDA的最长检出时限为12 h。连续给药组第8天MDMA在给药后30 min达到峰浓度,MDA在给药后1.5 h达到峰浓度,MDMA和MDA的最长检出时限为10 h。单次给药组和连续给药组检出时限内MDMA和MDA质量浓度比与给药时间的非线性拟合方程分别为T=10.362C^(-1.183),R^(2)=0.9746;T=7.3973C^(-0.694),R^(2)=0.9615(T为给药时间,C为MDMA和MDA在血浆中的质量浓度比)。结论本研究得到的MDMA及其代谢物MDA在单次和连续给药大鼠体内毒物代谢动力学数据(达峰浓度、达峰时间、检测时限和质量浓度比与给药时间的关系)为相关法医学鉴定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数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毒物化学 毒物代谢动力学 3 4-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 4 5-亚甲基二氧基苯丙胺 模型 大鼠
下载PDF
串联质谱技术在法医毒物鉴定中的优势
2
作者 汪娟 《工业微生物》 CAS 2024年第2期173-175,共3页
串联质谱技术可同时分析原体及代谢物,不仅适用于分析强极性、热不稳定性、非挥发性及大分子化合物,还可直接分析结合型代谢物,具有样品前处理简便、快速、不需要衍生化等优点。
关键词 串联质谱 法医毒物鉴定 毒物 优势
下载PDF
四种水溶性毒物中毒机理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3
作者 梁如柯 白旭 +2 位作者 辛国斌 张高勤 朱军 《刑事技术》 2024年第2期171-176,共6页
水溶性毒物是指在水中具有较高溶解度的毒物,一般具有吸收迅速及毒性较高的特点,极易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到体内各器官组织,从而对人体造成危害。本文选择氰化物、亚硝酸盐、氟乙酸钠和硼砂四种常见水溶性毒物,对其理化性质、毒理机制、中... 水溶性毒物是指在水中具有较高溶解度的毒物,一般具有吸收迅速及毒性较高的特点,极易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到体内各器官组织,从而对人体造成危害。本文选择氰化物、亚硝酸盐、氟乙酸钠和硼砂四种常见水溶性毒物,对其理化性质、毒理机制、中毒症状、体内代谢过程及国内外检测技术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综述,希望为法庭科学水溶性毒物检验鉴定和中毒死亡案件原因调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毒物 亚硝酸盐 氰化物 氟乙酸钠 硼砂 水溶性毒物
下载PDF
适用于法庭科学毒物分析的干血斑检验体系的建立——以5种常见药(毒)物为例
4
作者 苏东斌 董林沛 +2 位作者 张云峰 赵鹏 李开开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5-255,共11页
干血斑技术能够方便地对血液样品中的违禁药物进行快速分析,在酒后驾驶检查、滥用药物检测、兴奋剂检测等毒物分析场景具有显著优势。然而在我国法庭科学毒物分析领域,因缺少标准化检验体系,其稳定性和可靠性未得到深入研究论证,限制了... 干血斑技术能够方便地对血液样品中的违禁药物进行快速分析,在酒后驾驶检查、滥用药物检测、兴奋剂检测等毒物分析场景具有显著优势。然而在我国法庭科学毒物分析领域,因缺少标准化检验体系,其稳定性和可靠性未得到深入研究论证,限制了其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本研究以甲基苯丙胺、利多卡因、氯胺酮、芬太尼和地西泮为典型药(毒)物,使用整个干血斑进行分析,建立了适用于法庭科学领域毒物分析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形成了以干血斑样品制作、前处理、分析、储存和效用性评价为主要内容的检验体系,并为干血斑中其他药(毒)物的分析方法开发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干血斑中利多卡因和芬太尼在0.5~100 ng/mL内线性关系良好,甲基苯丙胺、氯胺酮、地西泮在2~100 ng/mL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2~0.5 ng/mL。干血斑中5种目标物可以在60天内保持稳定,目标物测定含量与理论值的偏差在15%以内。干血斑中5种目标物的测量结果与全血一致,没有显著的系统误差和比例误差,芬太尼、地西泮、氯胺酮、利多卡因和甲基苯丙胺的测量浓度的相对偏差分别为4.44%、3.50%、7.66%、5.10%和5.25%。干血斑样品前处理方法简单,样品用量小,能够实现血液样品保存的轻量化和规范化且与全血样品具有高度定量一致性,可为公安实践工作中分析、保存血液检材提供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毒物分析 干血斑 储存条件 稳定性
下载PDF
向毒而战——2023年国际法医毒物学家协会(TIAFT)第60届年会会议综述
5
作者 王鑫 陈航 向平 《中国司法鉴定》 2024年第1期36-41,共6页
第60届国际法医毒物学家协会(TIAFT)年会于2023年8月27日至31日在意大利罗马召开。作为国际法医毒物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平台,各国研究者就专业领域的研究成果、热点问题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交流与研讨。会议内容显示,新精神活性... 第60届国际法医毒物学家协会(TIAFT)年会于2023年8月27日至31日在意大利罗马召开。作为国际法医毒物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平台,各国研究者就专业领域的研究成果、热点问题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交流与研讨。会议内容显示,新精神活性物质及滥用物质新形势、乙醇和毒(药)物与驾驶安全、反兴奋剂研究等内容是国际前沿或广受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会议综述,以期为我国法医毒物学研究与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FT 法医毒物 新精神活性物质 乙醇和毒(药)物与驾驶安全
下载PDF
儿童急性中毒咨询病例的中毒特征及毒物谱分析
6
作者 杨忠诚 王香梅 +3 位作者 宋建 高奎武 胡华靖 崔北勇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34-137,共4页
目的分析蚌埠地区304例儿童急性中毒咨询病例的中毒特征及毒物谱。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1月—2020年12月儿童急性中毒咨询病例共304例,依据年龄分为1~2岁组(婴幼儿组,176例)、3~6岁组(学龄前组,93例)、7~13岁组(学龄期组,35例)。分析3... 目的分析蚌埠地区304例儿童急性中毒咨询病例的中毒特征及毒物谱。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1月—2020年12月儿童急性中毒咨询病例共304例,依据年龄分为1~2岁组(婴幼儿组,176例)、3~6岁组(学龄前组,93例)、7~13岁组(学龄期组,35例)。分析3组性别分布、季节特征、地区分布特征及中毒原因、毒物类别、死亡情况。结果各组男性患儿比例高于女性患儿(P<0.05),3~6岁男性、1~2岁女性患儿占比较高(P<0.05)。患儿中毒原因主要为误服/意外(83.55%)。毒物类别主要为农药(78.62%),其次为化学品(10.53%)、药物(8.22%)。239例农药中毒患儿的毒物类别主要为杀虫剂(62.76%)。25例药物中毒患儿毒物类别主要为抗精神病药/镇静催眠药(28.00%)。不同性别、年龄、地区患儿的农药、药物中毒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毒物主要对消化系统造成侵害(87.83%),其中农药主要对消化系统造成侵害(94.14%),药物主要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造成侵害(均占44.00%)。药物中毒患儿的住院时间长于农药中毒患儿(P<0.05),住院费用高于农药中毒患儿(P<0.05)。昏迷/抽搐/肝肾损害11例,发生率为3.62%。死亡3例(0.99%),其中3~6岁组2例,1~2岁组1例,死因主要为降压药(硝苯地平)、晕车药(眩晕宁)中毒。结论儿童急性中毒咨询病例的中毒原因主要为误服/意外,高发人群为3~6岁男童,高发季节为夏季,应在春夏季节加强农村基层毒物管理及监护人安全宣教,减少患儿急性中毒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急性中毒 中毒原因 毒物类别 季节 地区 毒物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筛查尿液中150种药物与毒物
7
作者 滕小梅 汪蓉 +2 位作者 倪春芳 梁晨 张玉荣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93-999,共7页
提出了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HPLC-Q-TOF/MS^(E))筛查尿液中150种药物与毒物的方法。尿液样品经液液萃取后,采用ACQUITY UPLC HSS C_(18)色谱柱分离,以不同体积比的含0.1%(体积分数)甲酸的乙腈溶液和5mmol·L^(-1)... 提出了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HPLC-Q-TOF/MS^(E))筛查尿液中150种药物与毒物的方法。尿液样品经液液萃取后,采用ACQUITY UPLC HSS C_(18)色谱柱分离,以不同体积比的含0.1%(体积分数)甲酸的乙腈溶液和5mmol·L^(-1)甲酸铵溶液(pH 3.0)的混合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全扫描模式筛查。根据化合物的保留时间、母离子和碎片离子信息鉴定150种化合物。结果表明,150种化合物中有13组同分异构体,基于不同的保留时间或独特的碎片离子,13组同分异构体中的10组可以成功地彼此区分;尿液中150种化合物的检出限(3S/N)为0.2~25.0μg·L^(-1)。68个代表性化合物的绝对基质效应为23.1%~119%,提取回收率为30.8%~115%。方法用于120个实际尿液案例的筛查分析,有10个样品呈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毒物分析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HPLC-Q-TOF/MSE) 药物与毒物 尿液
下载PDF
法医毒物动力学 被引量:36
8
作者 贠克明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6期361-365,369,共6页
本文作者针对法医毒理学的任务、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提出将法医毒物动力学列为法医毒理学新的分支学科,并阐述了法医毒物动力学的概念、研究目的和任务、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方向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内容涉及毒物动力... 本文作者针对法医毒理学的任务、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提出将法医毒物动力学列为法医毒理学新的分支学科,并阐述了法医毒物动力学的概念、研究目的和任务、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方向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内容涉及毒物动力学、死后分布、动态分布、死后再分布、死后弥散、毒物分解动力学、毒物死后产生情况等。法医毒物动力学研究将解决中毒法医学鉴定中的许多问题,如尸体或活体中毒当时机体内毒物浓度的推断、死后腐败产生毒物与生前服毒的区别、生前服毒与死后染毒的鉴别、毒物进入机体时间、途径和方式的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毒理学 毒物动力学 法医毒物动力学 死后分布 死后再分布 死后弥散 毒物分解动力学 毒物死后产生
下载PDF
多维互动智慧教学模式实践与应用——以“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公安院校毒物分析课程为例
9
作者 王丹 陈学国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03-105,共3页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为了适应未来教育发展和提升教学质量,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需要不断创新。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多维互动智慧教学模式已经在诸多学科课程教学中得到应用并显示出独特优势。基于“互联网+教育”背景构建的多维...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为了适应未来教育发展和提升教学质量,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需要不断创新。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多维互动智慧教学模式已经在诸多学科课程教学中得到应用并显示出独特优势。基于“互联网+教育”背景构建的多维互动智慧教学模式应用于公安院校毒物分析课程教学,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程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新时代学生创新素养培育提供有益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教育 多维互动教学 智慧教学 毒物分析 公安院校
下载PDF
法医毒理学与毒物
10
作者 刘泉 柯技 《科技视界》 2023年第3期82-83,共2页
法医毒理学,英文名称Forensic Toxicology,是毒理学的分支学科之一,是研究因自杀或他杀以及意外灾害引起中毒的一门学科。主要的任务是通过研究与毒物和中毒有关的内容,解决案件中的一系列问题。一般情况下,在怀疑中毒或中毒的案件中,... 法医毒理学,英文名称Forensic Toxicology,是毒理学的分支学科之一,是研究因自杀或他杀以及意外灾害引起中毒的一门学科。主要的任务是通过研究与毒物和中毒有关的内容,解决案件中的一系列问题。一般情况下,在怀疑中毒或中毒的案件中,法医需要解决的问题依次如下:(1)死者或伤者是否发生了中毒;(2)分析推断是何种毒物引起中毒;(3)确定进入体内毒物的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毒理学 毒物 需要解决的问题 分析推断 中毒
下载PDF
弥散颗粒毒物的多尺度耦合燃耗算法
11
作者 李学仲 娄磊 +2 位作者 柴晓明 王连杰 蔡杰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37-544,共8页
弥散颗粒毒物具有特殊的空间结构和较强的空间自屏效应,在燃耗过程中容易出现微观分层现象。在数值模拟中,直接精细化求解将带来巨大的计算量和网格密度,具有一定的挑战。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多尺度耦合的燃耗计算方法:通过... 弥散颗粒毒物具有特殊的空间结构和较强的空间自屏效应,在燃耗过程中容易出现微观分层现象。在数值模拟中,直接精细化求解将带来巨大的计算量和网格密度,具有一定的挑战。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多尺度耦合的燃耗计算方法:通过微观精细球层模型和宏观均匀栅元模型的耦合,将弥散颗粒介质的精细求解问题简化成对一个简单常规介质的快速求解,解决了弥散颗粒毒物在全局范围内精细燃耗求解过程中所面临的计算量大和网格密度高等问题,准确地表征弥散颗粒毒物的燃耗特征,为弥散颗粒介质的求解提供了一个新思路。经过初步验证,该算法在有效增殖因数、中子通量密度和核素核数密度等中子物理参数中有较好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颗粒毒物 分层燃耗计算 多尺度耦合 等效均匀化
下载PDF
PBL教学模式在“法医毒物分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曹玥 李开 陈峰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第19期117-120,共4页
传统的“法医毒物分析”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已无法满足当前的教育需求。2020年以来,我国在线教学模式飞快普及,在线教育也逐渐与其他教学模式相融合。分析“法医毒物分析”课程的现状,提出运用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为引导者、基于问题... 传统的“法医毒物分析”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已无法满足当前的教育需求。2020年以来,我国在线教学模式飞快普及,在线教育也逐渐与其他教学模式相融合。分析“法医毒物分析”课程的现状,提出运用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为引导者、基于问题的PBL学习模式,将PBL教学方式融入“法医毒物分析”课程在线教育模式,推动“法医毒物分析”课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教学改革与发展,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法医毒物分析”课程教学,锻炼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毒物分析 混合教育模式 教学模式创新 PBL 自主学习
下载PDF
饲料毒物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爱民 李振玲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0-42,共3页
饲料毒物@朱爱民,李振玲¥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饲料毒物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朱爱民,李振玲饲料毒物,主要是指饲料中对饲养动物有毒害作用的物质。不但对畜禽产生直接毒害作用,影响生产效益,而且可通过残留,以食物链形... 饲料毒物@朱爱民,李振玲¥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饲料毒物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朱爱民,李振玲饲料毒物,主要是指饲料中对饲养动物有毒害作用的物质。不但对畜禽产生直接毒害作用,影响生产效益,而且可通过残留,以食物链形式,进入人体,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威胁。本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毒物来源 毒物危害 毒物清除
下载PDF
毒物中毒信息系统研究
14
作者 霍本兴 徐丽娟 +6 位作者 黄巍 陈秀芬 周铁生 王艳 王华 宋艳梅 李云涛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2期8-14,共7页
论述了毒物中毒信息系统的组成;毒物的分类、总编码和参考文献代码的编制: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整个系统由基础库、参考信息库和管理系统三大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又分为若干小块.毒物分为9类.每一类用一个字母代表.每一毒物用十位字母和数字... 论述了毒物中毒信息系统的组成;毒物的分类、总编码和参考文献代码的编制: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整个系统由基础库、参考信息库和管理系统三大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又分为若干小块.毒物分为9类.每一类用一个字母代表.每一毒物用十位字母和数字编制的编码表示,编码起到系统主码(skelatal key)作用.参考文献代码是将参考文献用 6位字母、数字、符号编制,主要节省储存空间和提高检索速度.毒物信息包括名称、理化性质、用途、生产厂家、毒性毒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诊断标准、毒物分析、参考文献.系统还包括了毒物中毒总论、专家名录、医院、中毒文献病例等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物信息系统 毒物分类 毒物编码
下载PDF
GC/MS、MS/MS在毒物及其代谢物分析中的应用
15
作者 李玉兰 刘耀 徐建中 《刑事技术》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8-39,共2页
当今,制药工业的飞速发展,大批新药,特别是止痛药、麻醉药、新型农药和加工剂型的问世、发展与广泛应用,加之管理不善,控制不严,使中毒案件有逐年增多之势.法庭科学要求毒物工作者提供快速、准确的毒物及其代谢物的鉴定方法.常用的TLC... 当今,制药工业的飞速发展,大批新药,特别是止痛药、麻醉药、新型农药和加工剂型的问世、发展与广泛应用,加之管理不善,控制不严,使中毒案件有逐年增多之势.法庭科学要求毒物工作者提供快速、准确的毒物及其代谢物的鉴定方法.常用的TLC、UV、HPLC、IR、GC等分析方法,固然有许多优点,但就应用范围,检测灵敏度和对未知物结构定性、定量分析均不如MS法.GC/MS仪作为复杂有机混合物快速、灵敏、可靠的鉴定技术在法庭科学鉴定中已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早在70年代初,美国法医毒物学家首先将它用于毒物分析.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已形成有机质谱应用的重要分支——法庭科学质谱.这期间,高效毛细管色/质(HRGC/MS)技术、电离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毒物 毒物 毒物代谢物 分析 GC/MS
下载PDF
法医毒物领域生物基质标准物质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陈航 胡婧 +3 位作者 乔正 邓虹霄 吕敏 刘伟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76-185,共10页
生物基质标准物质是一类目标物与生物基质相结合的标准物质。生物基质标准物质与法医毒物领域所涉及的真实检材具有更高的一致性,其应用对提升检测结果的精确度具有积极作用。本文针对法医毒物领域常见的3种生物检材(血液、尿液和头发)... 生物基质标准物质是一类目标物与生物基质相结合的标准物质。生物基质标准物质与法医毒物领域所涉及的真实检材具有更高的一致性,其应用对提升检测结果的精确度具有积极作用。本文针对法医毒物领域常见的3种生物检材(血液、尿液和头发)对应的基质标准物质的研究进行综合阐述,重点介绍相应生物基质标准物质的制备工艺研究进展和部分现有产品及其参数评价,以期为法医毒物领域生物基质标准物质的研制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毒物分析 基质标准物质 血液 尿液 头发 综述
下载PDF
一起断肠草急性中毒死亡案件的法医毒物学分析及文献总结
17
作者 常靖 吴小军 +7 位作者 陈泰 任昕昕 宋歌 李佳宜 张云峰 王瑞花 董颖 魏智彬 《刑事技术》 2023年第4期426-431,共6页
本文旨在为断肠草(钩吻)中毒死因判定提供参考数据和病理资料。对一例口服自制中药致钩吻中毒死者进行尸体检验、组织病理检验、毒物检验,采用组织细胞染色和显微镜观察进行病理检验,采用液相色谱–质谱对心血、中药汤进行毒物检验,查... 本文旨在为断肠草(钩吻)中毒死因判定提供参考数据和病理资料。对一例口服自制中药致钩吻中毒死者进行尸体检验、组织病理检验、毒物检验,采用组织细胞染色和显微镜观察进行病理检验,采用液相色谱–质谱对心血、中药汤进行毒物检验,查阅了钩吻中毒的相关文献,总结钩吻中毒的中毒情况、中毒症状及死后血液或组织中的含量。钩吻中毒死亡案例报道较多,但死后毒物学数据较少,本例死者中毒的毒性成分主要是钩吻素子、钩吻素甲、钩吻素己,血液中浓度分别为77.4、30.3、37.1 ng/mL;脏器组织病理检验发现窦房结动脉狭窄、窦房结区心肌纤维化,钩吻中毒的典型特征。急性钩吻中毒,脏器组织病理检验难以发现典型特征,但中毒死后毒物检验数据的积累可为死因判定提供基础数据,为相关案件的死因鉴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毒物 断肠草 钩吻 中毒 药材
下载PDF
移液吸头微萃取技术在法医毒物分析中的应用
18
作者 阳硕 相佳宏 +3 位作者 李子怡 许琳灏 施妍 刘伟 《中国司法鉴定》 2023年第6期40-47,共8页
在法医毒物分析中,高效的样品前处理方法至关重要,移液吸头微萃取是在传统固相萃取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类更高效、更环保的技术,可广泛应用于食品、环境、法医毒物相关分析。通过系统综述移液吸头微萃取技术在法医毒物尤其是生物检材中... 在法医毒物分析中,高效的样品前处理方法至关重要,移液吸头微萃取是在传统固相萃取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类更高效、更环保的技术,可广泛应用于食品、环境、法医毒物相关分析。通过系统综述移液吸头微萃取技术在法医毒物尤其是生物检材中多种毒品检测分析中的应用,比较了不同微萃取方法、吸附剂、微萃取移液吸头类型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在法医毒物分析中展现出了较大的潜力,为相关毒物分析的前处理方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物分析 微固相萃取 移液吸头微萃取 精神活性物质
下载PDF
OBE融合课程思政《体内药物与毒物分析》混合式教学的探索
19
作者 张宜凡 贾冬玲 +3 位作者 纪万里 陆叶 王小芬 亓雪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14期22-27,共6页
《体内药物与毒物分析》为药学专业必修课程,是采用药物分析方法对生物体内药物、代谢产物以及毒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保证药物研发以及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一门实践学科。为培养药学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文章将成果... 《体内药物与毒物分析》为药学专业必修课程,是采用药物分析方法对生物体内药物、代谢产物以及毒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保证药物研发以及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一门实践学科。为培养药学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文章将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教学理念融入体内药物与毒物分析课程教学,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评价构建贯通融合课程思政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岗位需求为导向设计,立德树人,强调学生学习成果。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课程教学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 体内药物与毒物分析 课程思政 混合式教学 教学改革 评价
下载PDF
替代生物样品的绿色样品制备技术在法医毒物学中的研究应用
20
作者 赵玉霞 孙青芝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4期92-97,共6页
法医毒物学是研究死亡案件、药物检测、运动兴奋剂等的重要学科,主要是结合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对体内外未知毒物如安非他命、苯二氮卓类、大麻和阿片类等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替代生物样品如头发、指甲、唾液、汗液、脑脊液等是法医毒物... 法医毒物学是研究死亡案件、药物检测、运动兴奋剂等的重要学科,主要是结合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对体内外未知毒物如安非他命、苯二氮卓类、大麻和阿片类等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替代生物样品如头发、指甲、唾液、汗液、脑脊液等是法医毒物分析主要对象,与常规血液和尿液样品相比,它们具有易于收集、相对稳定和不易变质等优点。在样品制备过程中,为了达到消除基质干扰并进行预富集的目的,目标分析物与分析仪器应相互兼容。测定法医毒物目标分析物的常用仪器有气相色谱仪和液相色谱仪结合质量检测器。目前被广泛应用的是固相萃取技术和液-液萃取技术。此外,随着绿色分析化学的发展,至今已开发了大量的微萃取和微型萃取技术。简要综述了法医毒物学中替代生物样品的绿色样品制备技术的研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物 替代生物样品 微萃取 样品制备 绿色样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