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美国疫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肺炎疫苗不良反应信号挖掘与研究
1
作者 刘砚韬 张伶俐 +2 位作者 林芸竹 陈力 王丽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1期96-100,116,共6页
目的通过对肺炎球菌疫苗的不良反应信号进行挖掘与研究,为肺炎疫苗的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和比例报告比值比法(PRR)对美国疫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VAERS)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收集的药品不良反应(... 目的通过对肺炎球菌疫苗的不良反应信号进行挖掘与研究,为肺炎疫苗的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和比例报告比值比法(PRR)对美国疫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VAERS)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收集的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报告进行分析,挖掘其中有关肺炎球菌疫苗(23价和13价)的ADR信号。结果23价肺炎疫苗经ROR和PRR法检测得到36个信号,其中7个未在说明书中提及,信号强度最高的ADR是白细胞增多症。13价肺炎疫苗ROR和PRR分别得到103和102个ADR信号,其中36个信号未在说明书中提及,信号强度较高的ADR多为胃肠系统疾病、感染及侵袭类疾病、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等。结论临床使用肺炎疫苗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ADR,特别是说明书未提及的,应及时做出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疫苗 药品不良反应 美国疫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报告比值比 比例报告比值比法 信号挖掘
下载PDF
比值失衡测量法在甲氨蝶呤不良反应信号挖掘中的应用与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双娇 陈力 +1 位作者 吴珊 黄琳 《肿瘤药学》 CAS 2018年第2期274-278,287,共6页
目的通过对甲氨蝶呤不良反应的信号挖掘分析,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和比例报告比值法(PRR)对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甲氨蝶呤2012年第一季度~2016年第四季度共20个季度的报告进行数据挖掘。结... 目的通过对甲氨蝶呤不良反应的信号挖掘分析,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和比例报告比值法(PRR)对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甲氨蝶呤2012年第一季度~2016年第四季度共20个季度的报告进行数据挖掘。结果采用ROR法和PRR法进行计算,均得到1364个信号,且信号完全重合;将有信号的甲氨蝶呤不良反应(PT)进行二次筛选,获得66例,其中新的不良反应31例。结论挖掘出与甲氨蝶呤药物较强相关的新的不良反应信号包括治疗药物影响(化疗药物水平增加、药物清除率下降)、骨骼肌肉系统、皮肤影响(皮脂性湿疹、苔藓样角化病),为医护人员临床用药监护提供参考,并采取相应风险防范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报告比值比 比例报告比值比法 药品不良反应 信号挖掘
下载PDF
基于openFDA的曲妥珠单抗不良反应信号挖掘
3
作者 张晓沁 杨荣 李季丹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利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数据库(OpenFDA)中的药品不良反应数据,挖掘曲妥珠单抗不良反应信号,为临床合理安全使用曲妥珠单抗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和分析OpenFDA中2004年1月1日~2022年3月31日上报的曲妥珠单抗不良反应报告;并使用报告... 目的利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数据库(OpenFDA)中的药品不良反应数据,挖掘曲妥珠单抗不良反应信号,为临床合理安全使用曲妥珠单抗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和分析OpenFDA中2004年1月1日~2022年3月31日上报的曲妥珠单抗不良反应报告;并使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和比例报告比值比(PRR)法挖掘曲妥珠单抗不良反应信号。结果曲妥珠单抗的不良反应报告共52545例,女性为主(42800例,占81.45%);年龄主要集中在45~74岁(24004例,占43.78%);严重不良反应主要为住院治疗和死亡。分析后发现药品不良反应信号37个,说明书未记载的4个不良反应信号是头发生长异常、头发纹理异常、发色改变及脱水。结论曲妥珠单抗说明书中记载的不良反应较为全面。但临床也应关注其对头发的不良反应和导致脱水的情况,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妥珠单抗 药品不良反应 报告比值比 比例报告比值比法 信号挖掘
下载PDF
基于FAERS数据库的5种ALK-TKIs不良事件信号挖掘
4
作者 戚雨婷 刘怿晗 +2 位作者 陈力 王国玉 王慧卿 《肿瘤药学》 CAS 2023年第4期480-489,共10页
目的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对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LK-TKI)的不良事件(ADE)进行数据挖掘,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提取FAERS数据库中2019年第一季度至2022年第二季度共14个季度... 目的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对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LK-TKI)的不良事件(ADE)进行数据挖掘,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提取FAERS数据库中2019年第一季度至2022年第二季度共14个季度5种ALK-TKIs(第一代的克唑替尼,第二代的色瑞替尼、布加替尼、阿来替尼和第三代的劳拉替尼)的ADE数据,经过去重、数据清洗,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比例报告比值比法(PRR)进行信号挖掘。结果筛选出5种ALK-TKIs为首要怀疑药物的ADE报告共8444份,进行分析处理后,共计得到563个ADE信号,去除产品问题、社会环境、各类损伤、中毒、及操作并发症和各种手术及医疗操作等无关信号后,共累及20个系统/器官分类(SOC)。结论5种ALK-TKIs累及的SOC差异较大,临床应用该药物时应特别注意对全身性疾病的监测。本研究获得的常见ADE信号与说明书具有一定的一致性,证明了研究方法的可靠性。临床使用这5种ALK-TKIs时应考虑不同药物的特点,进行个体化给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K-TKI FAERS 不良事件信号挖掘 报告比值比 比例报告比值比法
下载PDF
基于真实世界的四价流感疫苗不良反应信号挖掘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浩榆 陈力 刘砚韬 《中国药业》 CAS 2020年第3期13-16,共4页
目的挖掘四价流感疫苗的不良反应信号,为临床安全接种流感疫苗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和比例报告比值比(PRR)法对美国疫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VAERS) 2013年至2018年的疫苗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结果 ROR法共得到222个信号... 目的挖掘四价流感疫苗的不良反应信号,为临床安全接种流感疫苗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和比例报告比值比(PRR)法对美国疫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VAERS) 2013年至2018年的疫苗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结果 ROR法共得到222个信号,取信号较强的前50个不良反应信号,其中47个未在四价流感疫苗说明书中出现。结论四价流感疫苗的不良反应信号发生频次较高的集中在全身性损害,相关性较高的集中在肌肉与骨骼肌损害、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伤,尤其是颜面部外周神经损伤等。临床接种疫苗后,应及时关注接种者的面部外周神经损伤和肌肉骨骼肌损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告比值比 比例报告比值比法 四价流感疫苗 疫苗不良反应信号
下载PDF
他克莫司与伏立康唑联合使用不良反应信号挖掘与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曹鑫 孙玉泉 +2 位作者 黄贵民 冉仲阳 崔向丽 《中国药物警戒》 2021年第5期483-488,共6页
目的利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DA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FAERS),挖掘与分析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与伏立康唑联合使用的不良反应信号,以期为临床联合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目的利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DA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FAERS),挖掘与分析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与伏立康唑联合使用的不良反应信号,以期为临床联合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FAERS数据库中他克莫司与伏立康唑不良事件报告,利用比例失衡法(measures of disproportionality)中的报告比值比法(reporting odds ratio, ROR)和比例报告比值比法(proportional reporting ratio, PRR),比较他克莫司与伏立康唑联合应用与两药单用的可疑不良反应信号;比较两药联合应用的不良反应与两药说明书中不良反应,筛选新的不良反应。结果共纳入他克莫司组不良反应报告52 572例,伏立康唑组不良反应报告8 789例,他克莫司与伏立康唑联合使用组不良反应报告1 229例。两者联用与他克莫司组对比,ROR和PRR都>2的不良反应信号共84个;两药联用与伏立康唑组对比,ROR和PRR都>2的不良反应信号共56个;与他克莫司和伏立康唑说明书中不良反应对比,新出现的不良反应有6种。结论他克莫司与伏立康唑联用后与两者单用相比不良反应信号较多,建议临床合用时监测血药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克莫司 伏立康唑 不良反应报告系统 比例报告比值比法 报告比值比
下载PDF
基于FAERS数据库利拉鲁肽不良反应信号挖掘与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伏箫燕 陈力 +3 位作者 陈成 陈玲 黄佳 钟薇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957-1961,共5页
目的:通过对利拉鲁肽不良反应信号的挖掘分析,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比例失衡法中的报告比值比法(ROR)和比例报告比值比法(PRR)对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利拉鲁肽2010年一季度至2019年一季度共37个季度的不良... 目的:通过对利拉鲁肽不良反应信号的挖掘分析,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比例失衡法中的报告比值比法(ROR)和比例报告比值比法(PRR)对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利拉鲁肽2010年一季度至2019年一季度共37个季度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数据挖掘及分析。结果:共收集到56 396条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报告,合并同义词后使用ROR与PRR法,经过二次筛选,得到ADR信号87个,主要集中于胃肠道系统损害、代谢和营养障碍、用药部位损害、内分泌紊乱等方面。结论:对利拉鲁肽ADR信号进行挖掘和分析,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或避免应用于高风险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拉鲁肽 药物不良反应 信号挖掘 比例报告比值比法 报告比值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