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7篇文章
< 1 2 10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电比浊法在线测定表面处理槽液中硫酸含量
1
作者 马艳子 王岩 +3 位作者 唐俊榕 麦嘉琪 聂洪港 赵美萍 《化学试剂》 2025年第2期85-93,共9页
开发了一种新型光电比浊法,用于在线快速准确测定表面处理槽液中的硫酸含量。该方法通过特定分散剂结合原位光谱测量技术,实现了对悬浊液体系吸收光谱的连续监测。利用含EDTA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有效消除了Ce(Ⅲ)等金属离子可能的干... 开发了一种新型光电比浊法,用于在线快速准确测定表面处理槽液中的硫酸含量。该方法通过特定分散剂结合原位光谱测量技术,实现了对悬浊液体系吸收光谱的连续监测。利用含EDTA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有效消除了Ce(Ⅲ)等金属离子可能的干扰。方法线性范围为0.04~0.11 g/L,检测限为0.004 g/L。与传统的重量法相比,对实际样品时检测的相对误差<2.5%。方法无需样品预处理,使用在线进样装置直接对样品进行取样检测,测定总时长不超过20 min,可广泛用于生产现场表面处理槽液中硫酸含量的在线快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 表面处理槽液 硫酸钡光电比浊法 光纤光谱 原位快速检测
下载PDF
比浊法测定土壤有效硫的方法优化
2
作者 孙红 夏秀妹 《土壤科学》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土壤检测 第14部分:土壤有效硫的测定》(NY/T 1121.14-2023)的比浊法是土壤有效硫的测定分析方法之一,相对其他分光光度法,它的相关系数r要求也不高,只要求r ≥ 0.995,未要求r ≥ 0.999,所以本方法还有很多优化空间。笔者经过长时间... 《土壤检测 第14部分:土壤有效硫的测定》(NY/T 1121.14-2023)的比浊法是土壤有效硫的测定分析方法之一,相对其他分光光度法,它的相关系数r要求也不高,只要求r ≥ 0.995,未要求r ≥ 0.999,所以本方法还有很多优化空间。笔者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和总结,整理出本优化方法供分析人员参考,以帮助大家在今后的分析操作中能更便捷、快速又准确地进行。优化后的方法减少了中间转移操作,用超声代替了磁力搅拌,提高了工作效率,关键是可以提升准确性,重现性更好。The turbidity method in “Soil Testing Part 14: Determination of Soil Available Sulfur” (NY/T 1121.14-2023) is one of the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and analyzing soil available sulfur. Compared with other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s, it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 requirement is not high. As long as r ≥ 0.995 is required, r ≥ 0.999 is not required. Therefore, there is still a lot of room for optimization in this method. After a long period of exploration and summarization, the authors have compiled this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analysts to refer to, in order to help everyone perform analysis operations more conveniently, quickly, and accurately in the future. The optimized method reduces intermediate transfer operations and replaces magnetic stirring with ultrasound, improving work efficiency. The key is that it can improve accuracy and reproduci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检测 有效硫 比浊法 优化
下载PDF
工程勘察中比浊法测定硫酸盐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刘明丽 陈莹 +2 位作者 王丹 战博 辛敬文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5年第1期52-55,共4页
DZ/T 0064.65—2021《地下水质分析方法》硫酸盐的测定比浊法方法中,吸光度对实验条件较敏感,标准曲线线性较差,数据准确度不能满足要求。通过改变氯化钡形态(晶体变为溶液)、延长搅拌后静置时间、增加混合稳定剂的加入量等实验条件,分... DZ/T 0064.65—2021《地下水质分析方法》硫酸盐的测定比浊法方法中,吸光度对实验条件较敏感,标准曲线线性较差,数据准确度不能满足要求。通过改变氯化钡形态(晶体变为溶液)、延长搅拌后静置时间、增加混合稳定剂的加入量等实验条件,分析吸光度及标准曲线相关系数的变化,找出满足检测数据准确度的实验条件,让该方法更好地在实际中应用。实验结果表明,改变上述实验条件,对吸光度有较大影响;改变氯化钡形态、增加混合稳定剂的加入量且延长搅拌后的静置时间,都可以提高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R2可以达到0.999,从而提高检测数据准确度,为工程勘察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支持、为工程质量及安全提供更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浊法 硫酸盐 氯化钡溶液 静置时间 混合稳定剂
下载PDF
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NSE诊断试剂盒性能验证及临床应用
4
作者 白晶 刘瑜 +1 位作者 蒲云罡 刘向祎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7期1315-1320,共6页
目的对胶乳增强免疫比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试剂盒进行性能验证。方法按照CNAS-GL037:2019《临床化学定量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WS/T492-2016《临床检测定量测定项目精密度与正确度性能验证》并结合... 目的对胶乳增强免疫比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试剂盒进行性能验证。方法按照CNAS-GL037:2019《临床化学定量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WS/T492-2016《临床检测定量测定项目精密度与正确度性能验证》并结合试验工作,重新设计了检验方法,在贝克曼库尔特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对北京九强金斯尔NSE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试剂盒的正确度、精密度、线性范围、可报告范围和生物参考区间等性能进行验证和评估,并与对应罗氏电化学发光法试剂盒进行方法学比对。测试结果与厂家所给出的产品分析性能以及美国国家卫生委员会临床检测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Clinical Laboratories,NCCL)的相关指标进行了对比。结果5个水平的正确度偏倚分别为1.74%、-1.42%、-0.88%、-3.09%和-0.90%;2个水平的批内及批间精密度的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分别为1.85%和0.88%(判断标准CV<7.5%),4.99%和3.34%(判断标准CV<10%);线性范围(3.5~148.1ng/mL)验证回归系数a值为0.9894,R2=0.9978;最大稀释倍数为8倍,临床可报告上限为1165.2ng/mL;厂家提供的生物参考区间为0~16.3ng/L,符合率R为100%,各性能均通过验证。此外,与罗氏电化学发光试剂盒进行方法学比对,其相关性分析结果为:两种方法的相关性(R2=0.989)、一致性(CCC=0.984)均较好,在临床判定效果上同Roche的电化学发光试剂盒相比,免疫增强比浊方法阳性符合率为95.74%,阴性符合率为96.23%,两者测定值接近,相关系数达0.9894。结论基于全自动生化分析平台测定的NSE胶乳增强免疫比浊试剂盒,各性能均可以较好地满足临床使用要求,且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有望进一步推进NSE国产体外诊断试剂盒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SE 胶乳免疫比浊法 生化分析仪 性能验证 方法学比对
下载PDF
比浊法测定土壤有效硫的优化及与ICP-OES法对比 被引量:1
5
作者 潘政 赵丽霞 +7 位作者 陕红 占国艳 潘晓威 梁耀辉 刘丽丽 欧阳小雪 孙宝利 叶剑芝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8-246,共9页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意义重大,为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可靠,需对行业标准检测方法进行反复验证以优选出适合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方法。由于NY/T 1121.14—2006比浊法测定土壤有效硫标准曲线线性较差,亟须优化其提取、测定条件以提高方法的准...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意义重大,为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可靠,需对行业标准检测方法进行反复验证以优选出适合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方法。由于NY/T 1121.14—2006比浊法测定土壤有效硫标准曲线线性较差,亟须优化其提取、测定条件以提高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鉴于此,主要探究了沉淀剂的状态、品牌及线性拟合方式对比浊法测定土壤有效硫标准曲线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效硫标准曲线改用现用现配的40 g/L氯化钡溶液定容可显著提高标准曲线的线性,使其相关系数r>0.999,满足分析测试的要求。同时本实验室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ICP-OES)测定土壤有效硫进行方法验证、对比,比浊法、ICP-OES法的检出限分别为1.20、0.80 mg/kg,均满足分析测试的要求。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验证结果表明,二者均可用于土壤有效硫的测定并且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其中,比浊法适用于测定低含量(<48 mg/kg)样品,ICP-OES法适用于含量范围在0~150 mg/kg的样品。结合本实验室在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内业检测试点工作中的经验,建议将ICP-OES法作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有效硫测定的首选方法,以期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内业检测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有效硫 比浊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
下载PDF
乳胶增强免疫散射比浊法、免疫层析法、免疫比浊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的性能比较
6
作者 张璋 黄静仪 《生命科学仪器》 2024年第5期18-20,共3页
目的 比较乳胶增强免疫散射比浊法、免疫层析法、免疫比浊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性能。方法 对三种检测方式(生化分析仪、干式免疫分析仪、血细胞分析仪)检测hs-CRP的精密度、准确度、线性等进行分析,以DADE系统为参照进行对比... 目的 比较乳胶增强免疫散射比浊法、免疫层析法、免疫比浊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性能。方法 对三种检测方式(生化分析仪、干式免疫分析仪、血细胞分析仪)检测hs-CRP的精密度、准确度、线性等进行分析,以DADE系统为参照进行对比。结果 乳胶增强免疫散射比浊法、免疫层析法、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的批间精密度为2.80%~14.51%,低于DADE系统的1.40%。Passing-Bablok回归分析显示,免疫比浊法与DADE系统的相关性好,回归方程为:Y=-0.15+1.01x。免疫层析法、免疫散射比浊法与DADE系统的相关性不佳,斜率分别为1.18、0.73。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免疫比浊法的R2为0.998,而免疫层析法与免疫散射比浊法的R^(2)<0.99。免疫比浊法与DADE系统的一致性高于免疫层析法及免疫散射比浊法,P<0.05。结论 乳胶增强免疫散射比浊法、免疫层析法、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的性能均符合各自厂商的性能要求,可用于临床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胶增强免疫散射比浊法 免疫层析法 免疫比浊法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比浊法快速测定土壤中速效钾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杨张青 辛银平 +4 位作者 赵晴 王猛 秦一浪 胡峰 李国强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9期83-88,共6页
建立了比浊法快速检测土壤中速效钾的方法,以NaHCO_(3)-Na_(2)SO_(4)-NaOH-DTPA溶液为土壤速效钾浸提剂,用0.02 mol/L硫酸铜溶液掩蔽铵根离子,0.20 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络合体系中金属离子以消除干扰;浊度液反应10 min后在680 nm... 建立了比浊法快速检测土壤中速效钾的方法,以NaHCO_(3)-Na_(2)SO_(4)-NaOH-DTPA溶液为土壤速效钾浸提剂,用0.02 mol/L硫酸铜溶液掩蔽铵根离子,0.20 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络合体系中金属离子以消除干扰;浊度液反应10 min后在680 nm处上机测定。结果表明:土壤速效钾工作直线区间为1.30×10^(-5)~3.12×10^(-4) mol/L,检出限为2.29×10^(-6) mol/L。对土样速效钾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0.71%~109.1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61%~4.32%。对新疆、内蒙古、四川、湖南及河南等6个地区161个土样中速效钾含量进行测定,并与NY/T889-2004火焰光度计法进行对比分析,两者线性回归方程为y=0.6437x-3.5714,相关系数r为0.9732。结果表明,本方法可推广应用于土壤速效钾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浊法 土壤 速效钾 快速检测
原文传递
溴甲酚绿法与免疫比浊法联合应用避免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假阴性结果 被引量:1
8
作者 陈素芸 冯艳 李朝贵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24年第2期183-186,共4页
目的 预防尿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因发生钩状效应导致结果与临床实际情况不符,对发生钩状效应的标本使用溴甲酚绿法联合检测,并验证其可行性。方法 收集2023年1月—2023年5月武警重庆总队医院检验科的20份新鲜高白蛋白尿液标本,根据免... 目的 预防尿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因发生钩状效应导致结果与临床实际情况不符,对发生钩状效应的标本使用溴甲酚绿法联合检测,并验证其可行性。方法 收集2023年1月—2023年5月武警重庆总队医院检验科的20份新鲜高白蛋白尿液标本,根据免疫比浊法按原倍或稀释模式确定理论浓度;考虑到溴甲酚绿法的检测低限和检测线性范围上限,将溴甲酚绿法样本增量5倍定位浓度梯度。将免疫比浊法标准样本量测定白蛋白的结果与理论浓度绘制曲线,评估钩状效应。同时采用溴甲酚绿法取样本增量5倍检测,每份样本检测3次,计算均值、变异系数(CV)以及与已知理论浓度的偏移(Bias)。评估发生钩状效应的标本使用溴甲酚绿法检测的可行性。结果 当尿mALB浓度大于1 082 mg/L时,免疫比浊法出现钩状效应,直接测定结果与临床不相符。而溴甲酚绿法在尿mALB浓度达到412 mg/L时,样本增量5倍测定结果可满足临床要求。结论 在尿mALB浓度达到412 mg/L时,可用溴甲酚绿法样本增量5倍测定替代免疫比浊法,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可避免尿mALB检测结果因发生钩状效应导致与临床实际情况不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微量白蛋白 钩状效应 免疫比浊法 溴甲酚绿法
下载PDF
透射和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的评价 被引量:21
9
作者 孙虹 王凡 +3 位作者 孙鷖 赵崇吉 张昱 牛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9-191,共3页
目的对同一临床实验室采用透射比浊和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和IgM结果偏差进行评估。方法按照美国国家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EP9A文件,以散射比浊为比较方法,透射比浊为实验方法进行对比及偏差评估,将测定数据进行相... 目的对同一临床实验室采用透射比浊和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和IgM结果偏差进行评估。方法按照美国国家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EP9A文件,以散射比浊为比较方法,透射比浊为实验方法进行对比及偏差评估,将测定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并对两分析系统之间的预期偏差进行评估。结果IgA、IgG两法各浓度值测定结果的预期偏差均可以接受;IgM浓度为1.0g/L时,两法测定结果的预期偏差不能接受,其余浓度值测定结果的预期偏差可以接受。结论在使用性能较好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的前提下,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IgA、IgG和IgM的结果与散射比浊法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 透射比浊法 散射比浊法 血清测定 实验室检查
下载PDF
免疫比浊法和生化检测法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研究
10
作者 杨金萍 姜银燕 姜志锦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8期69-71,116,共4页
目的探讨研究免疫比浊法和生化检测法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3年2月—2024年2月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疑似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所有人员的新鲜尿标本,采用免疫比浊法和生化检测法检测,... 目的探讨研究免疫比浊法和生化检测法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3年2月—2024年2月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疑似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所有人员的新鲜尿标本,采用免疫比浊法和生化检测法检测,以肾功能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测方法对糖尿病肾病诊断效能。结果肾功能检查结果显示阳性180例,检出率为90.00%(180/200),免疫比浊法的检出率为82.50%(165/200),生化检测法的检出率为63.50%(127/200)。免疫比浊法的准确度为82.50%(165/200),高于生化检测法的66.50%(133/200),灵敏度为86.11%(155/180),高于生化检测法的66.67%(120/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76、14.255,P均<0.05)。免疫比浊法的特异度为50.00%(10/20),低于生化检测法的65.00%(13/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5,P>0.05)。结论相较于生化检测法,免疫比浊法诊断糖尿病肾病的准确度更高,能有效提升诊断效能,有助于辅助病情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微量白蛋白 尿肌酐 免疫比浊法 生化检测法
下载PDF
M蛋白对免疫透射比浊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的干扰 被引量:14
11
作者 韩建华 程歆琦 +5 位作者 吴洁 嵇巍 邸茜 张俊保 金成 苏薇 《检验医学》 CAS 2019年第3期197-201,共5页
目的探讨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对免疫透射比浊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定量检测免疫球蛋白的干扰作用。方法收集54例含不同浓度和类型M蛋白的患者血清样本(IgG型M蛋白20例、IgA型M蛋白16例、IgM型M蛋白18例)和25名体检健康者(正常对照组)... 目的探讨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对免疫透射比浊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定量检测免疫球蛋白的干扰作用。方法收集54例含不同浓度和类型M蛋白的患者血清样本(IgG型M蛋白20例、IgA型M蛋白16例、IgM型M蛋白18例)和25名体检健康者(正常对照组)的血清样本,分别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定量检测IgG、IgA、IgM。通过干扰实验及回收实验评估某种类型M蛋白对同一样本中其他类型免疫球蛋白检测的干扰作用。结果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IgG、IgA和IgM的结果高于免疫透射比浊法(P<0.05)。免疫散射比浊法和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正常对照组血清IgG和IgM浓度的相对偏差分别为4.86%、-1.00%,均低于允许总误差(TEa),而检测IgA浓度的相对偏差(15.42%)高于TEa。2种方法检测IgG型、IgM型M蛋白患者血清IgG、IgM浓度的相对偏差分别为14.38%、4.06%,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检测IgA型M蛋白患者血清IgA浓度的相对偏差(11.95%)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IgG型M蛋白血清样本中IgG≥35.13 g/L时,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IgA的回收结果差异(Diff%)接近或超过其TEa;而IgG浓度达到43.64 g/L时,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IgM的Diff%仍低于其TEa;相同浓度的IgG型M蛋白对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IgA和IgM则无明显干扰作用。IgA和IgM型M蛋白均会干扰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IgG,并使Diff%超过其TEa;而相对较高水平的IgA和IgM型M蛋白会干扰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IgG。无论免疫透射比浊法还是免疫散射比浊法,IgA型M蛋白对IgM的检测或IgM型M蛋白对IgA的检测均有干扰作用,并使其Diff%超过相应的TEa。结论 IgG型、IgA型和IgM型M蛋白对免疫透射比浊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其他2种免疫球蛋白均有干扰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免疫散射比浊法抗M蛋白干扰的能力可能优于免疫透射比浊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 免疫散射比浊法 免疫透射比浊法 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两种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的结果差异探讨及解决方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强 罗浔阳 胡金曹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08年第2期198-199,共2页
免疫比浊测定法(immunoturbidimetry)因同时具备生化检测的快速性和免疫反应的特异性,可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的快速、准确定量,临床实验中应用较广泛。目前临床实验室采用的定量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在特种蛋白... 免疫比浊测定法(immunoturbidimetry)因同时具备生化检测的快速性和免疫反应的特异性,可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的快速、准确定量,临床实验中应用较广泛。目前临床实验室采用的定量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在特种蛋白分析仪上用散射比浊法测定.另一类是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用透射比浊法测定.Beckman-Coulter公司生产的Immage具有散射与透射两套光路,是目前测定特定蛋白较先进的仪器,我院于2007年初引进使用,但由于其试剂昂贵使得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仍受到一定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比浊法测定 血清免疫球蛋白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临床实验室 特种蛋白分析仪 透射比浊法 散射比浊法 比浊测定法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与多克隆抗体的混合在胱抑素C测定试剂盒(胶乳免疫比浊法)中的应用
13
作者 骆春梅 邱俊康 +1 位作者 陈慧 杜萌泽 《黑龙江科学》 2024年第8期121-123,共3页
为优化兔抗人胱抑素C多克隆抗体和人胱抑素C单克隆抗体的混合比例,将不同比例混合的抗体制备成胱抑素C(胶乳免疫比浊法)测定试剂盒,对试剂盒的灵敏度进行测定,从而筛选出最适的混合比例,与进口抗体和市面上较为认可的试剂盒进行应用比... 为优化兔抗人胱抑素C多克隆抗体和人胱抑素C单克隆抗体的混合比例,将不同比例混合的抗体制备成胱抑素C(胶乳免疫比浊法)测定试剂盒,对试剂盒的灵敏度进行测定,从而筛选出最适的混合比例,与进口抗体和市面上较为认可的试剂盒进行应用比较。结果表明,兔抗人胱抑素C多克隆抗体和人胱抑素C单克隆抗体最适的混合比例为70%:30%;将国产兔抗人胱抑素C多克隆抗体、进口胱抑素C多克隆抗体与最适混合比例的抗体相同质量投量料同时包被成试剂,分别命名为试剂1、试剂2、试剂3,三种试剂校准后同时进行临床样本测定及相关性分析、线性实验及抗原过剩测定,数据显示,试剂3与试剂1及试剂3与试剂2之间均具有很强的临床相关性,线性实验和抗原过剩测定数据无明显差异,都可以满足应用要求;将试剂3与市场上口碑较好的的胱抑素C试剂盒进行临床样本测定比对,实验数据显示,两者在临床应用上无明显差异;通过胱抑素C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混合,减少了交叉反应的可能性,实现了较好的批间和批内一致性,具备更广泛的识别范围,提供了更全面、准确的识别和检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抗人胱抑素C多克隆抗体 人胱抑素C单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与多克隆抗体的混合 胶乳免疫比浊法 临床相关性 线性实验 抗原过剩
下载PDF
免疫透射比浊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特定蛋白的抗干扰能力比较 被引量:18
14
作者 彭凤 徐晓萍 +1 位作者 王琳 应春妹 《检验医学》 CAS 2013年第2期142-145,共4页
目的比较免疫透射比浊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特定蛋白[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和C反应蛋白(CRP)]时对游离胆红素(FBil)、结合胆红素(CBil)、血红蛋白(Hb)和乳糜(CH)的抗干扰能力。方法收集血清样本,分别制备高、低2种浓度(... 目的比较免疫透射比浊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特定蛋白[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和C反应蛋白(CRP)]时对游离胆红素(FBil)、结合胆红素(CBil)、血红蛋白(Hb)和乳糜(CH)的抗干扰能力。方法收集血清样本,分别制备高、低2种浓度(IgG:8~12 g/L、>16 g/L;IgM:1.0~1.5 g/L、>2.0 g/L;CRP:4~10 mg/L、>100 mg/L)的特定蛋白混合血清6管,按1∶5、2∶5、3∶5、4∶5、5∶5将4种干扰物分别配成5种不同浓度(FBil:656、1 312、1 968、2 624、3 280μmol/L;CBil:688、1 376、2 064、2 752、3440μmol/L;Hb:9.9、19.8、29.8、39.7、49.6μmol/L;CH:3 000、6 000、9 000、12 000、15 000 FTU)添加于混合血清中,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分别检测相应的特定蛋白浓度,计算干扰率,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7-A文件评价2种方法的抗干扰能力。添加不同浓度干扰物之后的特定蛋白测定均值超过同一浓度下的空白对照管的±5%为产生了干扰作用。结果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高浓度IgM、低浓度CRP分别在Hb浓度为9.9、29.8和9.9、29.8、39.7μmol/L时有干扰作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高、低浓度IgM分别在CH浓度为9 000、12 000、15 000和6 000、9 000、12 000、15 000 FTU时有干扰作用;而4种干扰物对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IgG、IgM和CRP均无干扰作用。结论免疫透射比浊法对临床常见的4种干扰物(FBil、CBil、Hb和CH)的抗干扰能力优于免疫散射比浊法。免疫透射比浊法对于干扰物颗粒较大的脂血、溶血样本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G 免疫球蛋白M C反应蛋白 免疫透射比浊法 免疫散射比浊法 抗干扰能力
下载PDF
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CRP部分性能指标评价 被引量:7
15
作者 易火春 颜水堤 +4 位作者 朱建辉 陈珠菊 方佳斌 曾燕丽 章静雯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8期2244-2245,共2页
目的对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部分性能指标进行评价。方法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S)文件要求进行精密度、线性范围评价,并与免疫散射比浊法进行比较。结果 CRP在3.14、6.70mg/L时,总... 目的对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部分性能指标进行评价。方法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S)文件要求进行精密度、线性范围评价,并与免疫散射比浊法进行比较。结果 CRP在3.14、6.70mg/L时,总不精密度分别为3.45%和2.21%,均小于CLIA′88规定的允许误差范围的1/2(10%);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在0.12~410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方程为Y=1.010 9 X-0.086 1;与西门子BNII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免疫散射比浊法比较,回归方程为Y=0.968 1 X+0.600 6,r=0.993 3(P<0.01)。结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CRP重复性好、线性范围宽,与免疫散射比浊法具有很好相关性,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完全符合急诊检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透射比浊法 免疫散射比浊法 C反应蛋白类
下载PDF
免疫透射比浊法与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特定蛋白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彭凤 应春妹 +1 位作者 徐晓萍 于嘉屏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对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特定蛋白的方法学性能进行初步评价,并与免疫散射比浊法进行比较。方法应用Roche Modular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Dade Behring BN Pro Spec(现为SIEMENS西门子)特定蛋白测定仪对IgG,IgA,IgM,C3,C4,CRP... 目的对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特定蛋白的方法学性能进行初步评价,并与免疫散射比浊法进行比较。方法应用Roche Modular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Dade Behring BN Pro Spec(现为SIEMENS西门子)特定蛋白测定仪对IgG,IgA,IgM,C3,C4,CRP和hs-CRP7种血清蛋白进行初步的方法学评价,包括透射比浊法与散射比浊法的精密度分析,相关性及线性回归试验。结果①免疫透射比浊法无论是批内精密度还是批间精密度都非常好,CV均〈5%。免疫透射比浊法的精密度要优于免疫散射比浊法。②免疫透射比浊法与免疫散射比浊法从低检测范围到高检测范围,均有着良好的线性回归,斜率均接近于1,截距均接近于0。两法的r自〉0.975。③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的线性检测功能可发现特殊样本的抗原过剩问题。④免疫透射比浊法还具有成本低,收费低,速度快等优点。结论免疫透射比浊法具有优良的精密度及分析灵敏度和检测范围,与免疫散射比浊法相关良好,系统误差较小,且更加实用和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透射比浊法 免疫散射比浊法 方法学评价
下载PDF
免疫透射比浊法与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特定蛋白的比较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倩 周敬静 徐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0期2530-2531,共2页
目的对免疫透射比浊法与免疫散射比浊法两种方法检测特定蛋白进行比较。方法应用Olymous-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DadeBehring BNProspec特定蛋白仪对IgG、IgM、IgA、C3和C45种血清蛋白进行初步的方法学比较。结果免疫透射比浊法与免... 目的对免疫透射比浊法与免疫散射比浊法两种方法检测特定蛋白进行比较。方法应用Olymous-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DadeBehring BNProspec特定蛋白仪对IgG、IgM、IgA、C3和C45种血清蛋白进行初步的方法学比较。结果免疫透射比浊法与免疫散射比浊法的批内精密度均较好,CV<3.3%。免疫透射比浊法与免疫散射比浊法在医学决定水平浓度从低检测范围到高检测范围,均有良好的线性回归,相关系数分别为:0.96、0.96、0.90、0.98、0.84。结论免疫透射比浊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及较宽的检测范围,与免疫散射比浊法相关性良好,且透射比浊法成本低,收费低,便于基层及常规实验室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透射比浊法 免疫散射比浊法 免疫球蛋白 补体
下载PDF
透射比浊法和散射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评价 被引量:4
18
作者 曾华 罗玲 +1 位作者 何桂儿 罗晓红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0期2733-2734,共2页
目的对同一临床实验室分别采用透射比浊法和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含量,对其检测结果偏差进行评价。方法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ISI)Ep 9-A2中方法,以散射比浊法为比较方法,透射比浊法为实验方法,对临床样本进... 目的对同一临床实验室分别采用透射比浊法和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含量,对其检测结果偏差进行评价。方法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ISI)Ep 9-A2中方法,以散射比浊法为比较方法,透射比浊法为实验方法,对临床样本进行检测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补体3(C3)、补体4(C4)含量,将检测的结果进行统计与相关分析,对两种方法之间的预期偏差,相关性和精密度进行评估与分析。结果两种方法检测IgG、IgA、IgM、C3、C4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4、0.990、0.994、0.993和0.999,各浓度所测定的结果预期偏差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透射比浊法检测IgG、IgA、IgM、C3、C4精密度CV均比散射比浊法小。结论透射比浊法与散射比浊法所测定的结果基本一致,均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密度,且透射比浊法测定结果精密度比散射比浊法好,能更好的保证实验结果的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射比浊法 散射比浊法 免疫球蛋白 补体
下载PDF
免疫单克隆抗体比浊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欢 戴婉如 林静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5年第5期213-214,共2页
目的评价免疫单克隆抗体比浊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百分含量的实用性。方法通过免疫单克隆抗体比浊法测定糖基化血红蛋白的重复性、精密度、室内参考值范围,并与微柱法的相关性进行比较。结果免疫单克隆抗体比浊法批内平均变异系数... 目的评价免疫单克隆抗体比浊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百分含量的实用性。方法通过免疫单克隆抗体比浊法测定糖基化血红蛋白的重复性、精密度、室内参考值范围,并与微柱法的相关性进行比较。结果免疫单克隆抗体比浊法批内平均变异系数为1.59%,日间重复性实验的平均变异系数为7.57%,提示其变异程度小,精密度高,室内参考范围为3.80%~5.31%。与微柱法相关系数为0.84,相关方程Y=0.995+0.6308X(Y为免疫单克隆抗体比浊法,X为微柱法)。结论单克隆抗体比浊法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精密度,快速、简便、自动化分析,更利于临床糖尿病的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A 糖基化 自动分析 抗体 单克隆 散射测浊法和比浊法 微柱法 糖化血红蛋白(HbAlc) 单克隆抗体 比浊法 免疫
下载PDF
免疫透射比浊法与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胱抑素C的方法学比较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雯 龚玲 +4 位作者 曹伟 俞莹 应筱雯 鲍彩丽 杜山青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21期96-98,102,共4页
目的对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的方法学性能行初步评价,并与免疫散射比浊法进行比较。方法应用Rohe Modular 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SIEMENS BN ProSpec特定蛋白仪分别对血清胱抑素C进行初步的方法学评价,包括精密度、线性回归试验... 目的对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的方法学性能行初步评价,并与免疫散射比浊法进行比较。方法应用Rohe Modular 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SIEMENS BN ProSpec特定蛋白仪分别对血清胱抑素C进行初步的方法学评价,包括精密度、线性回归试验、回收试验、干扰试验。结果免疫透射比浊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无论是批内还是批间精密度均符合要求,CV均<4.5%;2种方法从低检测范围到高检测范围,均有着良好的线性回归,斜率均接近于1,截距均接近于0,R2均>0.95;免疫透射比浊法与免疫散射比浊法的回收率均>96%;干扰物试验结果显示血红蛋白、三酰甘油及胆红素均对测定无明显影响。结论免疫透射检验的灵敏度较高,检测范围广,与免疫散射试验的结果基本一致,系统误差小、抗干扰能力强,且更加快速、实用和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透射比浊法 免疫散射比浊法 血清胱抑素C 方法学 检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