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新杨×毛白杨AFLP分子遗传图谱 被引量:9
1
作者 张蕴哲 刘红霞 +4 位作者 邬荣领 李明亮 胡建军 尹伟伦 韩一凡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95-603,共9页
利用毛新杨×毛白杨的杂交群体构建了毛新杨×毛白杨的AFLP分子遗传图谱,这个群体对杨树溃疡病的抗性是正态分布。本实验使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这一构图群体进行了分析,共选用了19对PstI/MseI引物和4对EcoRI/MseI引物,得到标记... 利用毛新杨×毛白杨的杂交群体构建了毛新杨×毛白杨的AFLP分子遗传图谱,这个群体对杨树溃疡病的抗性是正态分布。本实验使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这一构图群体进行了分析,共选用了19对PstI/MseI引物和4对EcoRI/MseI引物,得到标记662个,其中3∶1标记占43 2%,异倍标记占14 5%,偏分离标记(P<0 05)占48 8%。在双亲整合的图谱中,239个标记形成22个含4个以上标记的连锁群,总图距4418cM,标记间的平均图距是18 5cM。图中还有8个重复位点和7个只与连锁群中的某一个标记连锁,但却无法加入这一连锁群的标记,这可能是由染色体的同源性造成的。此外还得到15个属于双亲共有的只有2~3个标记的小连锁群,13个父本独有的连锁群和21个母本独有的连锁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图谱 毛白杨 毛新杨 AFLP 分子遗传图谱
下载PDF
银腺杨与毛新杨正反交三倍体选育 被引量:26
2
作者 康向阳 朱之悌 张志毅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8-11,共4页
采用花粉染色体人工加倍获得的银腺杨 (Populusalba×P .glandulosa)、毛新杨 (P .tomentosa×P .bolleana)未减数 2n花粉 ,施加一定剂量的辐射处理后杂交 ,两杂交组合共获得 16株三倍体 .其中银腺杨×毛新杨组合以1470rad... 采用花粉染色体人工加倍获得的银腺杨 (Populusalba×P .glandulosa)、毛新杨 (P .tomentosa×P .bolleana)未减数 2n花粉 ,施加一定剂量的辐射处理后杂交 ,两杂交组合共获得 16株三倍体 .其中银腺杨×毛新杨组合以1470rad处理最佳 ,三倍体得率 3 .8% ;而毛新杨×银腺杨 (16 80rad)则获得了高达 12 .9%的三倍体 .三倍体整体生长水平优势明显 ,单株生长更为突出 ,2年生实生苗的苗高和地径最高 4.9m和 5 .8cm ,分别超出群体平均值的5 8%和 176 % ;并且正反交三倍体的遗传效应差异明显 .利用未减数 2n花粉 ,经花粉辐射处理杂交选育杂种三倍体 ,将是今后白杨乃至杨属植物育种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腺杨 毛新杨 2N花粉 花粉辐射 三倍体 选育
下载PDF
毛新杨×毛白杨叶片表型和春季萌芽时间QTL分析(英文)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德强 张志毅 +1 位作者 杨凯 李百炼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2-48,共7页
以毛新杨无性系TB0 1×毛白杨无性系LM5 0的回交子代 12 0株个体为作图群体 ,对控制叶片表型性状如叶长、叶宽、叶面积和叶柄长以及春季萌芽时间共 5个性状的数量性状位点 (quantitativetraitloci,QTLs)进行分析。运用AFLP标记技术... 以毛新杨无性系TB0 1×毛白杨无性系LM5 0的回交子代 12 0株个体为作图群体 ,对控制叶片表型性状如叶长、叶宽、叶面积和叶柄长以及春季萌芽时间共 5个性状的数量性状位点 (quantitativetraitloci,QTLs)进行分析。运用AFLP标记技术结合拟测交作图策略构建了含有 393个AFLP标记的毛白杨及毛新杨的遗传连锁框架图。毛白杨遗传图上共含有 2 4 7个AFLP标记位点 ,连锁位点覆盖毛白杨基因组总长约 32 6 5 1cM ,而毛新杨遗传连锁图上共含有 14 6个标记位点 ,连锁位点覆盖毛新杨基因组总长约 1992cM ,这些连锁图的每一连锁群上含有的标记数为 4~ 30个。在此基础上 ,利用区间作图软件共检测到控制叶片表型性状的QTLs14个 ,位于 9个连锁群上 ;而对于春季萌芽时间共检测到 3个QTLs,分别位于 3个不同的连锁群上。在检测到的 17个QTLs中 ,每一QTL可解释表型变异的 7 6 %~ 15 8%。此外 ,发现控制叶长、叶宽和叶面积等相关性状的QTLs位于相同的基因组区域 ,这些QTLs主要位于毛白杨遗传连锁图的TLG2和TLG11以及毛新杨连锁图的TBLG1连锁群上。据控制叶片表型和春季萌芽时间的QTLs所处的基因组区域 ,可推测叶片表型和春季萌芽时间这两类性状是由各自相应的基因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新杨 毛白杨 QTL 春季 萌芽 叶片 位点 连锁群 基因组 框架图
下载PDF
四种抗微管物质诱导毛新杨2n花粉粒的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黄权军 张志毅 康向阳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15,共4页
该文揭示了 4种抗微管物质 ,秋水仙碱、戊炔草胺、安磺灵和氟乐灵都有能力诱导毛新杨 2n花粉 .秋水仙碱虽然诱导 2n花粉比率最高 ,但花粉量最少 .另外 3种除草剂 ,诱导 2n花粉效率比用秋水仙碱处理的结果要低 ,但花粉量较大 ,其中 ,用... 该文揭示了 4种抗微管物质 ,秋水仙碱、戊炔草胺、安磺灵和氟乐灵都有能力诱导毛新杨 2n花粉 .秋水仙碱虽然诱导 2n花粉比率最高 ,但花粉量最少 .另外 3种除草剂 ,诱导 2n花粉效率比用秋水仙碱处理的结果要低 ,但花粉量较大 ,其中 ,用戊炔草胺处理效果最好 .其最佳处理为注射花芽 4次 ,药品浓度 2 0 0 μmol L ,这不仅能使 2n花粉比率达到 84 4 % ,花粉量达到 0 .70mg 序 ,而且注射处理 10个花芽的费用仅为 0 .0 84元 ,远远低于用秋水仙碱处理同样数量花芽的花费 .该文证明了在所采用的这 4种抗微管物质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N花粉 秋水仙碱 戊炔草胺 安磺灵 氟乐灵 毛新杨 除草剂 染色体加倍 诱导育种
下载PDF
运用AFLP技术估计毛白杨及其杂种毛新杨的遗传杂合水平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德强 张志毅 +1 位作者 宋婉 杨凯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8-52,共5页
首次报道以毛新杨 (Populustomentosa×P .bolleana)无性系TB0 1×毛白杨 (P .tomentosa)无性系LM5 0的回交子代 12 0株随机个体为材料 ,利用扩增性片断长度多态性 (AFLPs)标记技术研究毛白杨及其杂种毛新杨的遗传平均杂合水平... 首次报道以毛新杨 (Populustomentosa×P .bolleana)无性系TB0 1×毛白杨 (P .tomentosa)无性系LM5 0的回交子代 12 0株随机个体为材料 ,利用扩增性片断长度多态性 (AFLPs)标记技术研究毛白杨及其杂种毛新杨的遗传平均杂合水平。研究结果表明 :30对不同的AFLP引物组合能够检测到毛白杨的遗传平均杂合水平范围为 9 10 %~ 30 19% ,平均为 18 71% ;而毛新杨的遗传平均杂合范围为 1 39%~ 2 0 31% ,平均杂和水平约为 8 4 7%。因此 ,对于分离群体亲本杂合度来说 ,毛白杨平均杂合度为毛新杨的 2 2 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用 AFLP技术 毛白杨 杂种 毛新杨 遗传性状
下载PDF
秋水仙碱对银杏和毛新杨雄株生殖细胞的生理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健康 于丹阳 +5 位作者 崔彬彬 陆超 张自和 刘泽东 孙宇涵 李云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3-90,共8页
【目的】多倍化是树木遗传改良的重要途径,秋水仙碱诱导生殖细胞是树木多倍体诱变的重要方式,但还存在某些树种多倍体诱导困难、多倍化诱导质量难以判别等问题。因此,探究多倍化诱导机制,找到一种能够对秋水仙碱人工诱导树木生殖细胞多... 【目的】多倍化是树木遗传改良的重要途径,秋水仙碱诱导生殖细胞是树木多倍体诱变的重要方式,但还存在某些树种多倍体诱导困难、多倍化诱导质量难以判别等问题。因此,探究多倍化诱导机制,找到一种能够对秋水仙碱人工诱导树木生殖细胞多倍化效果进行初步判别的科学方法很有必要。【方法】本文以银杏和毛新杨雄性生殖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茚三酮显色法、CBA法、四氮唑蓝法、愈创木酚法、硫代巴比妥酸法,分别测定了受秋水仙碱诱导后其各自细胞内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蛋白(Protein)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等变化趋势,并对比分析了银杏和毛新杨雄性生殖细胞在秋水仙碱加倍诱导状态下各自生理生化指标差异动态变化节点。【结果】秋水仙碱处理后,银杏生殖细胞内脯氨酸含量在12~36 h先增高后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1~36 h内降低,SOD活性有所降低,POD活性在3~36 h内大幅度升高,MDA含量6 h开始升高,12~48 h处在顶峰状态。毛新杨生殖细胞脯氨酸含量0.5~1 h内升高后期变化趋势不明显,可溶性蛋白含量24~48 h内略降低,SOD活性在12~48 h内明显升高,POD活性与空白组变化差异不明显,MDA含量与空白组、对照组相似。【结论】秋水仙碱诱导对银杏与毛新杨生殖细胞基因表达机制影响不同,对银杏生殖细胞的胁迫强于毛新杨。毛新杨受水分与秋水仙碱胁迫伤害较小,生理指标变化差异不大,但保护酶变化银杏相反,12~48 h内SOD活性上升明显,POD活性变化不明显。银杏生殖细胞POD活性上升,SOD活性有所降低,在此之前脯氨酸与MDA含量有明显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所以秋水仙碱胁迫损伤积累后的基因表达调控可能是其生殖细胞多倍化困难的主要原因,对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主要在秋水仙碱胁迫后期。研究结果将为探究秋水仙碱诱导过程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奠定基础,并为初步判别不同树木种质生殖细胞多倍化诱导难易提供了理论和实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毛新杨 雄性生殖细胞 秋水仙碱 生理生化
下载PDF
毛新杨×银灰杨杂种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花粉形态 被引量:3
7
作者 田菊 牛新月 +1 位作者 铁英 林晓飞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3-37,43,共6页
利用醋酸洋红压片法观测毛新杨×银灰杨杂种雄株的减数分裂进程及花粉形态,为其基因资源的有效利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室温20~25℃条件下,整个花期为7 d,减数分裂所需时间为39 h;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了融合纺锤体、平... 利用醋酸洋红压片法观测毛新杨×银灰杨杂种雄株的减数分裂进程及花粉形态,为其基因资源的有效利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室温20~25℃条件下,整个花期为7 d,减数分裂所需时间为39 h;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了融合纺锤体、平行纺锤体、垂直纺锤体、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等特异分裂相,且减数分裂产物中出现了单分体、二分体、三分体以及含微核的分体,说明毛新杨×银灰杨杂种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存在染色体不平衡现象;花粉粒的直径变化范围为15.07~54.61μm,平均直径为30.20μm,呈高斯分布,其中败育花粉率为9.47%,2n花粉率为1.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新杨×银灰杨 减数分裂 染色体行为 2N花粉
下载PDF
南×毛新杨引种栽培试验研究
8
作者 薛贤杰 王仁滋 +1 位作者 赵英波 徐维国 《山东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17-18,共2页
为丰富烟台市的杨树良种资源,加快绿化步伐,提高造林绿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于1989年引进了白杨派窄冠形人工杂交种———南×毛新杨进行了试验研究。1试区概况试验地设置在莱阳市。该市全年平均气温112℃,极... 为丰富烟台市的杨树良种资源,加快绿化步伐,提高造林绿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于1989年引进了白杨派窄冠形人工杂交种———南×毛新杨进行了试验研究。1试区概况试验地设置在莱阳市。该市全年平均气温112℃,极端最高气温39℃,极端最低气温-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新杨 引种栽培试验 毛白杨 根系分布 避债蛾 虫口密度 垂直分布 烟台市 试验研究 差异显著性
下载PDF
杨树花粉染色体加倍有效处理时期的研究 被引量:39
9
作者 康向阳 朱之悌 林惠斌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1-24,共4页
以毛新杨(Populustomentosa×P.boleana)为材料,在掌握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的基础上,对花粉染色体加倍中减数分裂的有效处理时期以及作用持续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经秋水仙溶液处理... 以毛新杨(Populustomentosa×P.boleana)为材料,在掌握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的基础上,对花粉染色体加倍中减数分裂的有效处理时期以及作用持续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经秋水仙溶液处理所获得的花粉中均有一定比例的形态较大的花粉,最高可达88%。这种大花粉经花粉染色体检查为2n=38,且均能正常萌发。(2)一般只要是在水培40h左右,花药由淡绿色转为绿黄色以后且未变红前,也就是由细线末期到终变期之前处理,均能取得较好的加倍效果。(3)在有效处理时期内,处理次数与花粉得率也有一定的相关性,考虑2n花粉比率及花粉量得率,处理次数以3~5次,每次间隔5~7h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新杨 花粉染色体加倍 减数分裂 杨树
下载PDF
高温诱导白杨2n花粉有效处理时期的研究 被引量:31
10
作者 康向阳 朱之悌 张志毅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4,共4页
以毛新杨 (Populustomentosa×P .bolleena)为材料 ,研究了高温诱导花粉染色体加倍与减数分裂始处理时期的相关关系 .试验结果表明 :高温诱导 2n花粉的有效处理时期 (也是相对非敏感时期 )位于终变期到中期Ⅰ之间 ,最高可获得 87 ... 以毛新杨 (Populustomentosa×P .bolleena)为材料 ,研究了高温诱导花粉染色体加倍与减数分裂始处理时期的相关关系 .试验结果表明 :高温诱导 2n花粉的有效处理时期 (也是相对非敏感时期 )位于终变期到中期Ⅰ之间 ,最高可获得 87 6 %的 2n花粉 ,但花粉量较少 ,同时还发现有连体花粉和疑为四倍性的超大花粉粒存在 .推断 2n花粉的产生除了高温可直接作用于纺锤体等造成染色体不减数外 ,还作用于细胞板的相关功能性机构 ,从而抑制新生细胞壁的形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新杨 2N花粉 减数分裂 有效处理时期 高温诱导
下载PDF
白、青杨派间杂交幼胚培养及杂种子代的分子鉴定 被引量:8
11
作者 卫尊征 张金凤 +3 位作者 张德强 李旦 王璐 郭丽琴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3-77,共5页
利用切枝水培和组织培养技术,对白杨派的毛新杨和青杨派的不同种源小叶杨进行了派间杂交和杂交子代的幼胚培养研究。结果显示:以不同种源的小叶杨为父本和授粉后幼胚培养的时间对幼胚萌发率影响较大。其中毛新杨×小叶杨(内蒙古通辽... 利用切枝水培和组织培养技术,对白杨派的毛新杨和青杨派的不同种源小叶杨进行了派间杂交和杂交子代的幼胚培养研究。结果显示:以不同种源的小叶杨为父本和授粉后幼胚培养的时间对幼胚萌发率影响较大。其中毛新杨×小叶杨(内蒙古通辽)的幼胚培养效果最好,最适培养基为1/2MS+6-BA 1.0 mg/L+NAA 1.0 mg/L;且随着授粉后天数的增加,幼胚培养的萌发率也相应增加。在此基础上,选用SSR标记技术对杂交子代及其亲本进行了鉴定分析。共采用120对杨树特异的SSR引物对杂交亲本毛新杨和小叶杨进行了多态性筛选,得到了25对在双亲间显示多态性的引物。对其中的两对进行了杂交子代的SSR扩增分析,结果表明,杂交子代均显示出双亲间的杂种类型谱带,可以在分子水平上证明白、青杨派间的杂交可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新杨 小叶杨 派间杂交 幼胚培养 SSR鉴定
下载PDF
高温处理诱导染色体加倍获得白杨杂种多倍体 被引量:8
12
作者 石乐 张平冬 +3 位作者 毛彦科 董春波 索玉静 康向阳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18-1123,共6页
在掌握毛新杨×新疆杨合子有丝分裂规律基础上,对高温处理诱导毛新杨×新疆杨合子染色体加倍的技术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室水培条件下,毛新杨×新疆杨合子第一次有丝分裂主要在授粉后7d;施加高温处理可有效诱导毛新... 在掌握毛新杨×新疆杨合子有丝分裂规律基础上,对高温处理诱导毛新杨×新疆杨合子染色体加倍的技术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室水培条件下,毛新杨×新疆杨合子第一次有丝分裂主要在授粉后7d;施加高温处理可有效诱导毛新杨×新疆杨合子染色体加倍,最高四倍体诱导率为7.4%,处理温度以39℃为宜;由于胚珠发育过程具有极强的不同步性,在诱导合子染色体加倍的同时还获得了部分三倍体植株。子代气孔特征观察显示:四倍体和三倍体植株都表现出多倍体特征,随着倍性水平增加,气孔增大,单位面积气孔数减少,与二倍体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新杨 多倍体诱导 高温 气孔特征
下载PDF
毛白杨杂种外源基因稳定性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魏冰 李云 +1 位作者 杜宁霞 刘欣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54-1059,共6页
转基因植物外源基因的稳定性、对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以及外源基因是否水平转移到土壤微生物中,是评估转基因植物生态安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利用PCR技术,分析了种植于山东省东营市试验林达3年的转AhDREB1基因毛白杨杂种(毛... 转基因植物外源基因的稳定性、对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以及外源基因是否水平转移到土壤微生物中,是评估转基因植物生态安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利用PCR技术,分析了种植于山东省东营市试验林达3年的转AhDREB1基因毛白杨杂种(毛新杨×毛白杨)的外源基因稳定性,表明AhDREB1基因仍然存在于转基因植株中。采用平板稀释法对转基因与非转基因植株的根系土壤微生物进行种群数量分析,计数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与非转基因植株间根系土壤3大类微生物(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无显著差异。利用AhDREB1基因特异引物对土壤总DNA以及菌株DNA进行PCR扩增,均未检测到外源基因扩增产物。研究结果表明该转基因毛白杨杂种对土壤微生物系统尚无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新杨×毛白杨 转基因植物 基因稳定性 土壤微生物 基因水平转移
下载PDF
白杨杂种三倍体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及花粉形态观察 被引量:11
14
作者 许重阳 王君 +1 位作者 叶粟 康向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454-2458,共5页
通过醋酸洋红压片等方法观察毛新杨×银腺杨杂种三倍体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及花粉形态,以探讨杂种三倍体雄配子的育性及其细胞学机制。结果显示:(1)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观察到部分染色体提前分向两极、落后染色体、微... 通过醋酸洋红压片等方法观察毛新杨×银腺杨杂种三倍体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及花粉形态,以探讨杂种三倍体雄配子的育性及其细胞学机制。结果显示:(1)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观察到部分染色体提前分向两极、落后染色体、微核等一系列染色体异常行为,表明该三倍体存在染色体的高度不平衡性。(2)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存在大量胞质分裂提前现象;减数分裂产物中发现有少量二分体、三分体的存在,同时毛新杨×银腺杨杂种三倍体花粉粒的直径变化范围为22.6~62.6μm,呈现双峰分布,由此推测有一定数量的具可育性的未减数花粉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新杨×银腺杨 杂种三倍体 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 可育性花粉
下载PDF
New Varieties of Populus tomentosa Carr. and Breeding Techniques
15
作者 周慧茹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08年第2期93-97,共5页
The mai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roducing area and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sixteen new varieties of Chinese white poplar (Populus tomentosa Carr. ) are reported, aiming at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breeding ... The mai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roducing area and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sixteen new varieties of Chinese white poplar (Populus tomentosa Carr. ) are reported, aiming at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breeding and extension of new varie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white poplar New variety Breeding techniqu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