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9篇文章
< 1 2 8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少毛症-淋巴水肿-毛细血管扩张-肾缺陷综合征
1
作者 刘涛 王文红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少毛症-淋巴水肿-毛细血管扩张症(hypotrichosis-lymphedema-telangiectasia syndrome,HLTS)是一种由SOX18基因变异引起的罕见的临床综合征性淋巴水肿疾病,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性疾病,好发于新生儿期及婴儿期,其特征是早发性少毛... 少毛症-淋巴水肿-毛细血管扩张症(hypotrichosis-lymphedema-telangiectasia syndrome,HLTS)是一种由SOX18基因变异引起的罕见的临床综合征性淋巴水肿疾病,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性疾病,好发于新生儿期及婴儿期,其特征是早发性少毛症、淋巴水肿及毛细血管扩张,而少毛症-淋巴水肿-毛细血管扩张-肾缺陷综合征(HLT-renal defect syndrome,HLTRS)是伴有肾损害的HLTS,除有HLTS的临床特征外,还存在补体正常的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虽HLTRS的患病率不足百万分之一,我国尚未有该病的相关报道,但考虑我国人口基数大,可能存在对该病认识不足情况,现对HLTRS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进行总结,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毛症 淋巴水肿 毛细血管扩张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下载PDF
调Q激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的疗效观察
2
作者 萧瑜晔 宋继权 谢君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83-87,共5页
目的:观察调Q激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Erythematous telangiectasia rosacea,ETR)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6月武汉中南医院收治的90例ETR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30例。对照1组采用修护... 目的:观察调Q激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Erythematous telangiectasia rosacea,ETR)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6月武汉中南医院收治的90例ETR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30例。对照1组采用修护保湿霜,同时予以氨甲环酸湿敷治疗;对照2组采用强脉冲光(Intense pulsed light,IPL),同时予以氨甲环酸湿敷治疗;实验组采用调Q激光,同时予以氨甲环酸治疗。比较三组持续性红斑评估量表(Clinician’s erythema assessment,CEA)、丘疹脓疱研究者整体评估分级量表(Investigator’s global assessment,IGA)、临床疗效、皮肤屏障功能、生活质量[痤疮特异性生活质量问卷(Acne-Quality of Life,Acne-QoL)]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三组CEA和IGA评分均降低,实验组<对照2组<对照1组,两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6.67%)>对照2组(80.00%)>对照1组(53.33%),两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三组皮肤含水量、表皮皮脂含量均增加,实验组>对照2组>对照1组,三组经皮水分流失量均减少,实验组<对照2组<对照1组,两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三组Acne-QoL评分中的自我感知、情感功能、社会功能和痤疮症状等各维度评分均升高,实验组>对照2组>对照1组,两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调Q激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ETR可提高临床疗效,并能够减轻皮损症状,修复皮肤屏障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Q激光 强脉冲光 氨甲环酸 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继发毛细血管扩张的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李瑛瑛 郭登山 杨鹏伟 《国际眼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40-143,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继发毛细血管异常扩张的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21-01/2023-01于我院就诊的DR患者153例240眼,分析DR继发毛细血管异常扩张的影响因素。结果:根据是否继发毛细血管异常扩张将纳入患者分为扩张组...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继发毛细血管异常扩张的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21-01/2023-01于我院就诊的DR患者153例240眼,分析DR继发毛细血管异常扩张的影响因素。结果:根据是否继发毛细血管异常扩张将纳入患者分为扩张组(40例77眼)和非扩张组(113例163眼),两组患者合并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情况、硬性渗出分级及空腹血糖水平具有显著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硬性渗出分级较高、高血糖水平是DR继发毛细血管异常扩张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DR继发毛细血管异常扩张的发生可能与合并糖尿病性黄斑水肿、3级硬性渗出及高血糖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毛细血管扩张 危险因素 黄斑水肿 硬性渗出 血糖
下载PDF
裸花紫珠片结合羟氯喹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疗效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刘萍 姚倩 +4 位作者 徐琳 瓦庆彪 何梅 龚亚莉 刘立凡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88-91,共4页
目的:探究裸花紫珠片结合羟氯喹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的疗效。方法:纳入2019年6月-2021年6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09例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采取羟氯喹... 目的:探究裸花紫珠片结合羟氯喹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的疗效。方法:纳入2019年6月-2021年6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09例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采取羟氯喹治疗,观察组采取裸花紫珠片联合羟氯喹治疗。观察两组疗效、毛细血管扩张缓解时间、红斑好转时间、皮肤敏感及潮红好转时间,观察患者主客观症状评分、美学效果评分及皮肤红斑指数E值、血清白介素-37(IL-37)水平变化,采用痤疮特异性生活质量问卷(Acne-QoL)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患者毛细血管扩张缓解时间、红斑好转时间、皮肤敏感好转时间及皮肤潮红好转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主观、客观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患者美学效果评分均升高,皮肤红斑指数E值、IL-37水平均降低,观察组改善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cne-QOL评分均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患者采用裸花紫珠片结合羟氯喹治疗效果显著,美学效果佳,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 裸花紫珠片 羟氯喹 疗效 美学效果
下载PDF
家族性ATM基因纯合突变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家系及文献复习
5
作者 袁洁 王艳艳 《疑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1323-1326,共4页
报道ATM基因突变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1个家系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
关键词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 ATM基因 儿童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移动式冷气机在585 nm强脉冲光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术后的应用评价
6
作者 王娜 吕雅洁 +2 位作者 蔺建苹 王娟 曹天宇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4期690-692,共3页
目的观察移动式冷气机在585 nm强脉冲光(IPL)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术后护理的效果与应用评价。方法选取2020年1—10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585 nm IPL治疗的48例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处... 目的观察移动式冷气机在585 nm强脉冲光(IPL)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术后护理的效果与应用评价。方法选取2020年1—10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585 nm IPL治疗的48例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处理方式不同,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冷气机组和冰袋冷敷组。对两组病人术后冷疗护理前后舒适状况及疼痛进行评分和对比。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即刻疼痛感、红斑水肿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min,两组间疼痛灼热感评分,冰袋冷敷组均值低于冷气机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红斑、水肿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冷敷护理后12 h,两组病人疼痛、灼热,水肿、红斑均明显消退,两组间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冷疗结束后,冷气机组舒适度75%(18/24)明显高于冰袋冷敷组33.3%(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585 nm IPL治疗后病人采用移动式冷气机进行冷敷降温护理,其止痛效果好,病人舒适度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脉冲光疗法 移动式冷气机 面部毛细血管扩张 冰袋 冷冻疗法
下载PDF
光电协同技术联合胶原蛋白贴敷料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赵思成 王丹 +2 位作者 吴婷妍 陆晓明 闵玮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79-83,共5页
目的:探讨光电协同(Electro-opticalsynergy,ELOS)技术联合胶原蛋白贴敷料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Erythema telangiectasia rosacea,ETR)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21年9月苏州九龙医院收治的79例ETR患者,按... 目的:探讨光电协同(Electro-opticalsynergy,ELOS)技术联合胶原蛋白贴敷料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Erythema telangiectasia rosacea,ETR)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21年9月苏州九龙医院收治的79例ETR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9)给予局部治疗+口服药物,研究组(n=40)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ELOS技术联合胶原蛋白贴敷料治疗。比较两组皮损临床症状评分、皮肤无创生理指标检测结果、生活质量、炎性因子、安全性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皮损相关指标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皮肤角质层含水量、表皮皮脂含量较治疗前升高(P<0.05),经皮水分丢失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的皮肤角质层含水量、表皮皮脂含量高于对照组,经皮水分丢失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DLQI量表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IL-4、IL-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4周,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Fisher精确检验,P=0.029)。结论:ELOS技术联合胶原蛋白贴敷料治疗ETR安全性高,可减轻皮损症状,修复皮肤损伤,降低血清IL-4、IL-8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协同技术 胶原蛋白贴敷料 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 修复作用 安全性
下载PDF
两种强脉冲光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1
8
作者 钱佳丽 刘久利 +2 位作者 何静岩 王菲菲 曹洋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7期110-113,共4页
目的:观察两种强脉冲光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的效果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1年10月笔者医院收治的86例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将进行窄谱强脉冲光(Dye pulse light,D... 目的:观察两种强脉冲光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的效果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1年10月笔者医院收治的86例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将进行窄谱强脉冲光(Dye pulse light,DPL)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n=44),将进行宽谱强脉冲光(Optimal pulse technology-intense pulsed light,OPT-IPL)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n=42)。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次、治疗2次、治疗3次后面部改善情况[临床红斑评定量表(Clinic erythema assessment,CEA)]、面部红斑分值(VISIA)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次、治疗2次、治疗3次后皮损情况[医生整体评价法(Physician’s Global Assessment,PGA)]差异,探究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差异。结果:治疗1次、治疗2次、治疗3次后两组患者CEA得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3次后,观察组患者CEA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次、治疗2次、治疗3次后两组患者VISIA分值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2、3次后,观察组患者VISIA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次、治疗3次后两组患者PGA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且观察组患者PG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DPL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效果优于OPT-IPL,且安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谱强脉冲光 窄谱强脉冲光 毛细血管扩张 玫瑰痤疮
下载PDF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所致消化道出血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李欣彤 汤赢 +1 位作者 唐彤宇 陈更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94-1399,共6页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HT)所致消化道出血临床少见,在中老年人群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更易被忽视,从而延误治疗。HHT发病机制主要与ENG、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 (ACVRL4)、激活素受体样激酶1 (ALK1)和母亲DPP同源物4 (Sma...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HT)所致消化道出血临床少见,在中老年人群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更易被忽视,从而延误治疗。HHT发病机制主要与ENG、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 (ACVRL4)、激活素受体样激酶1 (ALK1)和母亲DPP同源物4 (Smad4)基因突变有关,消化道出血作为HHT的少见并发症,考虑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消化道出血可发生于胃肠道任何部位,以中老年患者多见,常伴有家族遗传史和鼻出血病史。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内镜检查,并需与其他毛细血管疾病相鉴别。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治疗标准,但随着内镜诊疗技术的发展,内镜联合药物治疗可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就HHT所致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HHT所致消化道出血的认识,提高疾病诊断率,为治疗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 消化道出血 老年 内镜 基因突变
下载PDF
亚长脉冲1064 nm Nd:YAG激光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的临床观察
10
作者 李文瑶 刘佳洋 +3 位作者 陆毓 秦建平 高云鹏 杨登科 《中国医疗美容》 2023年第4期38-41,共4页
目的 观察亚长脉冲1064 nm Nd:YAG激光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2022年5月-2022年12月收治的30例面部毛细血管扩张患者,全部患者均使用Fotona亚长脉冲1064 nm Nd:YAG激光治疗,调节为亚长脉冲ACC模式(250μ... 目的 观察亚长脉冲1064 nm Nd:YAG激光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2022年5月-2022年12月收治的30例面部毛细血管扩张患者,全部患者均使用Fotona亚长脉冲1064 nm Nd:YAG激光治疗,调节为亚长脉冲ACC模式(250μs),手具为R28,能量密度为130-160J/cm2,光斑大小2mm,频率1.6Hz。观察患者治疗效果、主要症状缓解时间、疼痛程度、满意度、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 3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6.67%;患者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红色斑块、皮肤瘙痒症状缓解时间分别为(2.45±0.61)d、(2.30±0.47)d、(3.11±0.74)d;患者治疗期间平均VAS评分为(2.12±0.25)分;患者总满意度为90.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患者随访3个月内无复发。结论 面部毛细血管扩经亚长脉冲1064 nm Nd:YAG激光治疗,主要症状一般3-5天消退,治疗过程中疼痛程度轻微,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患者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毛细血管扩张 亚长脉冲模式 1064 nm Nd:YAG激光 红色斑块 瘙痒
下载PDF
持久性发疹性斑状毛细血管扩张症2例
11
作者 黄秋凤 邵勇 +2 位作者 张杰 于波 胡小平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3年第3期257-261,共5页
报告2例持久性发疹性斑状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1:男,38岁。前胸、上臂红斑及毛细血管扩张20年。皮肤科检查:前胸、上臂可见密集分布毛细血管扩张性淡红色斑疹,Darier征阴性。上臂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轻度萎缩,真皮浅层玻璃样变,真皮... 报告2例持久性发疹性斑状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1:男,38岁。前胸、上臂红斑及毛细血管扩张20年。皮肤科检查:前胸、上臂可见密集分布毛细血管扩张性淡红色斑疹,Darier征阴性。上臂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轻度萎缩,真皮浅层玻璃样变,真皮浅层散在小血管扩张,部分小血管及个别附属器周围见少量淋巴细胞、散在肥大细胞浸润。CD117标记示:真皮层小血管周围见散在肥大细胞浸润。诊断:持久性发疹性斑状毛细血管扩张症。予口服酮替芬1 mg每晚1次。患者2:男,49岁。双侧上肢及胸背部红斑毛细血管扩张2年。皮肤科检查:双侧上肢、胸背部分布边界清楚的淡红色斑疹,Darier征阴性。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网篮状角化,真皮浅层小血管周围见散在肥大细胞浸润,间质胶原纤维增生。甲苯胺蓝染色:镜下血管周围见肥大细胞,胞内见紫红色异染颗粒。诊断:持久性发疹性斑状毛细血管扩张症。予口服酮替芬1 mg每晚1次。2例患者电话随访均诉服用酮替芬1个月后皮疹未见明显好转,未再复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增生症 持久性发疹性斑状毛细血管扩张
下载PDF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合并肺动脉高压1例
12
作者 樊铭薇 程哲 +2 位作者 堕梦洁 刘青 赵文静 《临床肺科杂志》 2023年第12期1925-1927,共3页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HT),也称为Rendu-Osler-Weber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血管疾病,其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病例更为少见,所以对于该病的治疗方案和预后仍需大量研究进行探索,为该病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来指导临床工作...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HT),也称为Rendu-Osler-Weber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血管疾病,其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病例更为少见,所以对于该病的治疗方案和预后仍需大量研究进行探索,为该病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来指导临床工作,特报道此病例为其提供临床诊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肺动脉高压 血管疾病 WEBER综合征 临床诊疗 指导临床 治疗方案
下载PDF
强脉冲光联合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3
作者 段鳕芸 张忠奎 +1 位作者 周舟 刘太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92-95,共4页
目的:观察强脉冲光(Intense pulsed light,IPL)联合0.1%他克莫司软膏外用治疗玫瑰痤疮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1年2月笔者医院就诊的100例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Erythema telangiectasia rosacea,ETR)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 目的:观察强脉冲光(Intense pulsed light,IPL)联合0.1%他克莫司软膏外用治疗玫瑰痤疮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1年2月笔者医院就诊的100例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Erythema telangiectasia rosacea,ETR)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50例,观察组(IPL联合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5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程度、皮肤红斑指数(Erythema index,EI)、经皮水分丢失(Transepidermal waterloss,TEWL)、角质层含水量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4.00%,观察组总有效率84.00%,对照组无效5例,观察组仅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红斑、丘疹脓疱、瘙痒、毛细血管扩张评分低于对照组,角质层水含量高于对照组,TEWL、EI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患者13例(26.00%)、对照组15例(30.00%),治疗后两组均出现短暂红斑和疼痛,并于2 d内自行消退。结论:0.1%他克莫司软膏联合IPL治疗ETR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面部皮损、促进皮肤屏障功能修复,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脉冲光 0.1%他克莫司软膏 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 疗效
下载PDF
影像学评估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怡 周舟 +4 位作者 王光明 于凤 张琛 罗源标 杜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9-194,共6页
目的观察影像学评估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HT)的价值。方法以3例HHT患者为核心,分析对应3个家系共42例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包括颅脑MRI、颅内动脉MR血管造影和颅内静脉MR静脉成像、胸腹平扫及增强CT检查,依据Curacao标准进行临... 目的观察影像学评估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HT)的价值。方法以3例HHT患者为核心,分析对应3个家系共42例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包括颅脑MRI、颅内动脉MR血管造影和颅内静脉MR静脉成像、胸腹平扫及增强CT检查,依据Curacao标准进行临床综合诊断。结果家系1共20例,4例确诊、7例疑诊HHT,6例影像学可见阳性表现;家系2共17例,3例确诊、5例疑诊HHT,7例影像学可见阳性表现;家系3共5例,2例确诊、1例疑诊HHT,2例影像学可见阳性表现。结论影像学检查或可作为早期识别HHT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血管扩张 遗传性出血性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的光电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陶旌晶 刘振锋(综述) 杨斌(审校)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196-199,共4页
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是临床常见的真皮层毛细血管畸形,会对患者皮肤外观及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光电治疗及手术治疗等,其中光电技术作为一种非侵入性局部治疗方式,已成为临床上主要的治疗选择。本文就面部毛... 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是临床常见的真皮层毛细血管畸形,会对患者皮肤外观及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光电治疗及手术治疗等,其中光电技术作为一种非侵入性局部治疗方式,已成为临床上主要的治疗选择。本文就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的激光与强脉冲光的临床治疗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 毛细血管扩张 激光 强脉冲光 治疗
下载PDF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致鼻出血1例
16
作者 尹紫聪 付志强 张娜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3年第4期266-267,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65岁,因反复鼻出血19年加重1个月,于2021-10-18收治入院。患者近19年来反复鼻出血,每次10~20 ml。19年前患者曾就诊于我科,给予鼻腔电凝止血等对症治疗,但术后半年开始无明显诱因下双侧鼻腔持续出血,多于每日夜间发作... 1临床资料患者,男,65岁,因反复鼻出血19年加重1个月,于2021-10-18收治入院。患者近19年来反复鼻出血,每次10~20 ml。19年前患者曾就诊于我科,给予鼻腔电凝止血等对症治疗,但术后半年开始无明显诱因下双侧鼻腔持续出血,多于每日夜间发作,交替性,出血量减少约为5~10 ml,均可自行止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血管扩张 遗传性出血性(Telangiectasia Hereditary Hemorrhagic) 鼻出血(Epistaxis)
下载PDF
毛细血管扩张症引起小肠出血的现状研究
17
作者 麦尔耶姆·苏来曼 肖开提·依不拉音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6期9242-9246,共5页
毛细血管扩张症是一种以毛细血管管径异常扩张、微血管壁脆性增加、通透性增加及血液外渗为特征的一组疾病。毛细血管扩张症发病率较低,仅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0.32%~0.37%,占消化道癌的0.02%~0.21%,但其病死率较高。
关键词 毛细血管扩张 小肠出血 现状研究
下载PDF
1例先天性毛细血管扩张伴重度皮肤损伤新生儿的护理
18
作者 万珏 杨童玲 顾赛霞 《全科护理》 2023年第5期716-718,共3页
总结1例先天性毛细血管扩张伴重度皮肤损伤新生儿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利用湿性愈合理念对患儿皮肤损伤部位进行护理,积极抗感染,运用联合清创理念,合理应用敷料,促进创面及周围皮肤愈合。经过46 d的治疗及精心护理,患儿创面恢复,... 总结1例先天性毛细血管扩张伴重度皮肤损伤新生儿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利用湿性愈合理念对患儿皮肤损伤部位进行护理,积极抗感染,运用联合清创理念,合理应用敷料,促进创面及周围皮肤愈合。经过46 d的治疗及精心护理,患儿创面恢复,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先天性毛细血管扩张 重度皮肤损伤 伤口护理 湿性愈合 个案护理
下载PDF
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生活习惯和临床特征分析
19
作者 刘成 张明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0050-0056,共7页
通过对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患者生活习惯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究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的临床特征及其发生发展与生活习惯之间的联系。方法 收集2021年10月1日至2023年5月1日至我院皮肤科门诊符合诊断标准的红斑毛细血管... 通过对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患者生活习惯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究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的临床特征及其发生发展与生活习惯之间的联系。方法 收集2021年10月1日至2023年5月1日至我院皮肤科门诊符合诊断标准的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90例患者以及90例体检人员。收集并整理一般资料、生活习惯和临床特征资料。结果 生活习惯分析:吸烟、吃早餐、甜食和沐浴频次不是ETR影响因素(p>0.05);油腻食物、熬夜、化妆可能是ETR发病的影响因素(P<0.05)。临床特征分析:(1)ETR与年龄无相关性(p>0.05),与性别相关(P<0.05);与家族遗传病史相关(P<0.05);与皮肤性质无关(P>0.05)。ETR的多因素分析:性别(OR=0.323,95%CI 0.116~0.899)、家族史(OR=1.893,95%CI 1.102~40.020)、油腻食物(OR=0.013,95%CI 1.673~78.979)、熬夜(OR=0.048,95%CI 0.007~0.319)、化妆(OR=3.051,95%CI 1.031~9.027)。结论 ETR患者男女比例为:1:5.4,主要集中在30-50岁,普遍学历水平偏低。ETR与年龄、皮肤性质、吸烟、吃早餐、甜食和沐浴频次无相关性,与性别、家族遗传史、油腻食物、熬夜、化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痤疮 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 生活习惯 临床特征
下载PDF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1例
20
作者 于凤 周舟 +4 位作者 王光明 黄继梅 彭旋 张琛 李怡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10-510,共1页
患者女,16岁,反复鼻衄9年,本次出血持续1天,不能自行止血;4个月前因脾窦岸细胞血管瘤(littoral cell angioma,LCA)致脾脏破裂出血而接受急诊脾切除术。查体:精神状态差,左上腹见长约10cm手术瘢痕,余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小板490×... 患者女,16岁,反复鼻衄9年,本次出血持续1天,不能自行止血;4个月前因脾窦岸细胞血管瘤(littoral cell angioma,LCA)致脾脏破裂出血而接受急诊脾切除术。查体:精神状态差,左上腹见长约10cm手术瘢痕,余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小板490×10^(9)/L,红细胞2.86×10^(12)/L,血红蛋白98g/L,血氧饱和度84%(予吸氧后血氧饱和度92%)。鼻镜:双侧鼻孔内鼻黏膜毛细血管扩张,左侧见活动性渗血;予电凝止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血管扩张 遗传性出血性 诊断显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