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黄堇根腐病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1
作者 刘艳 卢圣鄂 +1 位作者 卓维 任风鸣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3年第4期50-55,69,共7页
目的:研究健康毛黄堇植株和患根腐病毛黄堇植株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组成差异,探讨其与毛黄堇病害发生的关系,为针对性开展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Illumina MiSeq技术,比较健康和患病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差异... 目的:研究健康毛黄堇植株和患根腐病毛黄堇植株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组成差异,探讨其与毛黄堇病害发生的关系,为针对性开展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Illumina MiSeq技术,比较健康和患病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差异。结果:患病根际土细菌群落α多样性降低,真菌群落α多样性升高。健康和患病植株细菌、真菌门水平的组成结构及相对丰度差异均较小,细菌优势门为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真菌为子囊菌门。属水平上组成结构复杂,优势细菌属为Subgroup_6等,优势真菌属为曲霉属。患病植株差异标志物种主要为小单孢菌科细菌和核盘菌科真菌。结论: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结构与毛黄堇健康状态密切相关,致病真菌相对丰度增加可能是导致病害发生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黄堇 根腐病 根际土壤 微生物群落结构 多样性
下载PDF
毛黄堇濒危原因及其野生资源保护 被引量:5
2
作者 韩凤 林茂祥 +2 位作者 肖杰易 李娟 全健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08年第6期17-18,共2页
对珍稀濒危民间药用植物毛黄堇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野生资源现状进行简述,分析了毛黄堇濒危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毛黄堇野生资源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 毛黄堇 濒危植物 野生资源 保护
下载PDF
遮阴对濒危药用植物毛黄堇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韩凤 李巧玲 +3 位作者 王黎 罗川 韩如刚 林茂祥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1年第3期496-500,共5页
目的:找到合理有效的光照条件,为毛黄堇人工种植提供参考。方法:以1年生毛黄堇为试验材料,设置自然光(CK)和25%、50%、75%遮阴4个处理,通过测定和分析不同处理条件下毛黄堇叶片生理特征、光合特征、叶片形态结构等指标,探讨遮阴对毛黄... 目的:找到合理有效的光照条件,为毛黄堇人工种植提供参考。方法:以1年生毛黄堇为试验材料,设置自然光(CK)和25%、50%、75%遮阴4个处理,通过测定和分析不同处理条件下毛黄堇叶片生理特征、光合特征、叶片形态结构等指标,探讨遮阴对毛黄堇生长和光合作用产生的影响。结果:25%遮阴处理可显著提高毛黄堇的净光合速率(P<0.05),75%遮阴处理则起抑制作用;遮阴对毛黄堇光合色素含量有显著影响,光合色素含量均随遮阴度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50%遮阴处理条件下达到最大值,而在全光照下含量最低;25%遮阴处理可显著增加毛黄堇叶片宽度、羽片宽及叶面积(P<0.05);药材单株产量以25%遮阴处理最高,较对照组增产56.34%。结论:毛黄堇具有一定的耐阴性,在25%遮阴的条件下生长较好,遮阴过度或无遮阴均会抑制该植物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黄堇 遮阴 叶片 生理特性 光合特性 产量
下载PDF
濒危植物毛黄堇的引种及生长发育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韩凤 林茂祥 +3 位作者 肖杰易 张军 申杰 李娟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11年第2期18-19,51,共3页
毛黄堇Corydalis tomentella Franch.系罂粟科紫堇属植物,又名干岩矸(重庆南川)、岩黄连(湖北巴东、陕西镇坪)[1],为民间常用中草药。具有抗菌、消炎、镇痛和强安定作用,此外还有抑制肿瘤细胞作用。主治疮痈肿毒、肝炎、肝硬化、肝... 毛黄堇Corydalis tomentella Franch.系罂粟科紫堇属植物,又名干岩矸(重庆南川)、岩黄连(湖北巴东、陕西镇坪)[1],为民间常用中草药。具有抗菌、消炎、镇痛和强安定作用,此外还有抑制肿瘤细胞作用。主治疮痈肿毒、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植物 毛黄堇 引种 生长发育
下载PDF
濒危植物毛黄堇愈伤组织诱导条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韩凤 刘杰 +3 位作者 林茂祥 李娟 黄霖 杨成前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09年第4期27-28,共2页
毛黄堇系罂粟科植物毛黄堇Cordalis tomentella Franch.的全草,又名干岩矸(重庆南川)、岩黄连(湖北巴东、陕西镇坪),为民间常用中草药,具有抗菌、消炎、镇痛和安定作用,除此外还有抑制肿瘤细胞作用。主治疮疖肿毒、肝炎、肝硬... 毛黄堇系罂粟科植物毛黄堇Cordalis tomentella Franch.的全草,又名干岩矸(重庆南川)、岩黄连(湖北巴东、陕西镇坪),为民间常用中草药,具有抗菌、消炎、镇痛和安定作用,除此外还有抑制肿瘤细胞作用。主治疮疖肿毒、肝炎、肝硬化等症。毛黄堇植物分布局限于石灰岩山区,属石山特有种。由于生长环境特殊,自然繁殖率很低,种群发展困难,资源蕴藏量十分匮乏。为此,本文利用组织培养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黄堇 愈伤组织 诱导 培养条件
下载PDF
毛黄堇种子低温层积过程中营养物质含量及酶活性动态变化 被引量:3
6
作者 韩凤 林茂祥 +4 位作者 罗川 杨成前 肖忠 裴丽容 雷美艳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16年第5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毛黄堇种子在低温层积过程中主要营养物质和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及相关性。方法以毛黄堇种子为材料,低温层积后测量种子的营养物质含量和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层积期间,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POD的变化呈双波形,可溶性糖、CAT先... 目的探讨毛黄堇种子在低温层积过程中主要营养物质和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及相关性。方法以毛黄堇种子为材料,低温层积后测量种子的营养物质含量和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层积期间,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POD的变化呈双波形,可溶性糖、CAT先降后升,而可溶性淀粉则逐渐降低。结论在低温层积过程中,毛黄堇种子中的各营养物质随着层积时间的延长不断地分解代谢,将为种子的萌发做好物质和能量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黄堇种子 层积时间 营养物质 酶活性 动态变化 相关性
下载PDF
毛黄堇病虫害调查初报 被引量:2
7
作者 韩凤 林茂祥 +3 位作者 李娟 曹厚强 全健 杨成前 《植物医生》 2011年第3期34-34,共1页
经过2年的调查,在毛黄堇栽培中,对其产量和品质有影响的病虫害主要有茎腐烂病、灰霉病、根结线虫病、蚜虫等。描述主要病虫害的为害症状,可为综合防治毛黄堇病虫害提供依据。
关键词 毛黄堇 病虫害 调查
下载PDF
毛黄堇药材的生药学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毅 张建华 +3 位作者 柴智 吴佳 韩凤 孟大利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14-818,共5页
目的研究毛黄堇药材的生药学特征。方法作者在植物分类学方法鉴定的基础上对毛黄堇Corydalis tomentella Franch.药材的性状鉴别特征包括根、根茎、叶柄的横切面显微特征和药材根、根茎、叶及花的粉末显微特征进行了研究,使用HPLC法对... 目的研究毛黄堇药材的生药学特征。方法作者在植物分类学方法鉴定的基础上对毛黄堇Corydalis tomentella Franch.药材的性状鉴别特征包括根、根茎、叶柄的横切面显微特征和药材根、根茎、叶及花的粉末显微特征进行了研究,使用HPLC法对药材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以图文形式详细记录了毛黄堇药材的性状、组织和粉末显微特征,明确了毛黄堇药材的性状及显微特征;采用HPLC法分析其指标性成分为脱氢为卡丁。结论首次对毛黄堇药材的生药学特征进行研究,为日后工作中毛黄堇药材和饮片的鉴别提供依据、为其人工驯化工作的评价提供参考并且为该药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及质量标准的提升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黄堇 药材鉴定 性状特征 显微特征 高效液相色谱法 脱氢卡维丁
原文传递
毛黄堇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吴佳 胡娟娟 张德伟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3期4695-4698,共4页
目的:建立毛黄堇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从原植物形态、性状特征、显微特征、薄层色谱(TLC)方面对药材进行定性鉴别;检测药材水分、总灰分和水浸出物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材中脱氢卡维丁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C_(18),流动... 目的:建立毛黄堇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从原植物形态、性状特征、显微特征、薄层色谱(TLC)方面对药材进行定性鉴别;检测药材水分、总灰分和水浸出物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材中脱氢卡维丁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C_(18),流动相为乙腈-磷酸盐缓冲液(含20 mmol/L磷酸二氢钾、10 mmol/L二乙胺、0.1%磷酸)(28∶72,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47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10μL。结果:原植物为多年生草本,药材常皱缩成团,被毛,主根圆锥形,根茎和根部有明显的干裂,叶卷曲而多碎落,花呈黄白色;花粉粒类圆形,可见方晶和柱晶,非腺毛众多,可见具缘纹孔、螺纹及网纹导管,亦可见木纤维。药材样品TLC图斑点清晰,分离度好。水分为7.5%~18.5%,总灰分为20.5%~26.2%,水浸出物为29.9%~46.4%。脱氢卡维丁检测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040 08~2.404 8μg(r=0.999 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0%;加样回收率为95.6%~102.5%(RSD=2.3%,n=9)。结论:该研究所建标准可用于毛黄堇药材质量标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黄堇 质量标准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脱氢卡维丁
下载PDF
毛黄堇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7
10
作者 樊竹婷 蒋思萍 陈金瑞 《西藏科技》 2002年第8期63-64,共2页
从罂粟科 (Papaveraceae)紫堇属 (Corydalis)植物—毛黄堇 (CorydalisPubescens)全草中分离得到了六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解析 ,得知这六个化合物分别为 :亨脱灵碱 (Ⅰ ,henderine)、紫堇醇灵碱 (corynoline)、普托品(protopi... 从罂粟科 (Papaveraceae)紫堇属 (Corydalis)植物—毛黄堇 (CorydalisPubescens)全草中分离得到了六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解析 ,得知这六个化合物分别为 :亨脱灵碱 (Ⅰ ,henderine)、紫堇醇灵碱 (corynoline)、普托品(protopine) ,5 ,1 0 -二羟基二十九烷 (nonacosan - 5 ,1 0 -diol)、1 0 -羟基二十九烷(nonacosan - 1 0 -diol)、别隐品碱 ( β -allocryptop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药 药物分析 提取方法 毛黄堇 化学成分 亨脱灵碱 紫堇醇灵碱 普托品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毛黄堇不同部位脱氢卡维丁含量
11
作者 吴佳 《中国药业》 CAS 2018年第18期25-27,共3页
目的建立测定毛黄堇中有效成分脱氢卡维丁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并对毛黄堇药材的不同部位进行分析,为毛黄堇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参考。方法色谱柱采用Agilent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溶液(每1 L含20 mmol... 目的建立测定毛黄堇中有效成分脱氢卡维丁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并对毛黄堇药材的不同部位进行分析,为毛黄堇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参考。方法色谱柱采用Agilent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溶液(每1 L含20 mmol磷酸二氢钾,10 mmol二乙胺,0.1%磷酸)-乙腈(72∶28),流速为1.0 m 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347 nm。结果脱氢卡维丁进样量在0.040 08~2.404 80μg(r=0.999 1,n=7)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7.71%,RSD为1.78%(n=9)。药材不同部位中根部含量最高。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可用于毛黄堇中类似生物碱成分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黄堇 高效液相色谱法 脱氢卡维丁 含量测定 质量控制
下载PDF
毛黄堇和石生黄堇的ITS序列差异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易思荣 韩凤 +3 位作者 黄娅 李娟 全健 曹厚强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257-2259,共3页
目的从分子水平鉴别濒危药用植物毛黄堇和石生黄堇的差异。方法分别从毛黄堇和石生黄堇的叶片中提取DNA,以核基因组通用引物为引物进行扩增,扩增产物经纯化后对PCR产物采用直接测序法进行测序。结果获得ITS及5.8 S rDNA完全序列,分别为... 目的从分子水平鉴别濒危药用植物毛黄堇和石生黄堇的差异。方法分别从毛黄堇和石生黄堇的叶片中提取DNA,以核基因组通用引物为引物进行扩增,扩增产物经纯化后对PCR产物采用直接测序法进行测序。结果获得ITS及5.8 S rDNA完全序列,分别为毛黄堇561 bp、石生黄堇552 bp;二者的ITS序列差异呈显著性,其中ITS1差异性达16.28%,ITS2差异性达21.21%。结论 ITS序列可有效地鉴别毛黄堇和石生黄堇,并可广泛应用于中药材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黄堇 石生黄堇 ITS序列 物种鉴别 扩增产物
原文传递
毛黄堇中的1个新生物碱 被引量:2
13
作者 龙选宁 韩凤 +3 位作者 韦琳 孟凡成 屈珅玥 陈敏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5020-5026,共7页
运用正、反相硅胶色谱柱、Sephadex LH-20、MCI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对毛黄堇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离和纯化,通过波谱学分析方法,结合文献数据,从毛黄堇乙酸乙酯部位鉴定了18个单体化合物,包括17个已知生物碱和1个萜类,其中化合物... 运用正、反相硅胶色谱柱、Sephadex LH-20、MCI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对毛黄堇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离和纯化,通过波谱学分析方法,结合文献数据,从毛黄堇乙酸乙酯部位鉴定了18个单体化合物,包括17个已知生物碱和1个萜类,其中化合物1(tomentellaine A)为生物碱类新化合物,化合物2~5、7~14、16~1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黄堇 生物碱 化学成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