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关于终止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的报告 被引量:1
1
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2024年第4期681-681,共1页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2年6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对最高人民法院提请审议的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常委会初次审议后,按照立法法的有关规定,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就民事强制执行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2年6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对最高人民法院提请审议的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常委会初次审议后,按照立法法的有关规定,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就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通过多种方式征求有关方面意见,开展调研。有关方面提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完善司法体制,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的改革部署,有关十八届四中全会重要举措实施规划要求在总结法院内部审执分离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研究论证审判权与执行权外部分离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强制执行法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 院内部 审执分离 审判权 实施规划
下载PDF
执行中调查令现状及改进——兼评《民事强制执行法》第52条 被引量:1
2
作者 唐希之 《河北法律职业教育》 2024年第2期68-72,共5页
律师调查令在我国强制执行阶段的适用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司法实践,经过多年的探索,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教训。一方面,律师调查令制度在有效保障当事人的调查取证权,查询被执行人财产状况方面取得大量成功经验;另一方面,在执行阶段规范律师... 律师调查令在我国强制执行阶段的适用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司法实践,经过多年的探索,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教训。一方面,律师调查令制度在有效保障当事人的调查取证权,查询被执行人财产状况方面取得大量成功经验;另一方面,在执行阶段规范律师调查令适用也更有利于保障当事人隐私。然而律师调查令制度在《民事诉讼法》中并没有明确的规定,部分省市通过实施办法等地方性规定对律师调查令制度适用予以规制。《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第52条规定:对人民法院无法通过网络查询获得,申请执行人认为确有必要了解的财产信息,可以委托律师向法院申请调查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查令 强制执行 现状及改进 民事强制执行法
下载PDF
执行强制管理制度若干基础理论研究——兼评我国《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相关规定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榕 杨兴忠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74-179,共6页
强制管理制度是我国正在起草的《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引入的一项制度。与强制拍卖相比,其执行标的不同。本文认为,为了使强制管理具有更为广阔的适用空间,应将其适用范围从不动产扩及一切财产,授权管理人通过强制管理获取经营利润偿... 强制管理制度是我国正在起草的《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引入的一项制度。与强制拍卖相比,其执行标的不同。本文认为,为了使强制管理具有更为广阔的适用空间,应将其适用范围从不动产扩及一切财产,授权管理人通过强制管理获取经营利润偿债,并赋予强制管理与强制拍卖以平等、独立之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强制执行法 强制拍卖 草案 执行标的 适用 不动产 财产 经营利润 偿债 管理制度
下载PDF
民事强制执行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平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177-181,共5页
为了规范和有效指导民事强制执行活动,必须建立完善的民事强制执行制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制定民事强制执行法。为了制定一部科学、完备的民事强制执行法,除了应对其立法宗旨、基本原则、执行程序等内部相关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外,还应对其... 为了规范和有效指导民事强制执行活动,必须建立完善的民事强制执行制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制定民事强制执行法。为了制定一部科学、完备的民事强制执行法,除了应对其立法宗旨、基本原则、执行程序等内部相关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外,还应对其外围的一些问题进行法学基础理论上的深入探讨,民事强制执行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即为其中的一个部分。民事强制执行法应是以宪法的立法精神为指导,法律效力在宪法之下的独立的部门法。它与民事诉讼法既有明显区别又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它与刑事强制执行法、行政强制执行法共同组成了广义的强制执行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强制执行法 部门 关系
下载PDF
“执破衔接”视域下参与分配制度的革新——兼评《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第175条、179条 被引量:1
5
作者 胡守鑫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50-58,共9页
民事强制执行程序中的参与分配制度与破产程序在处置案件的范围上存在一定的交叉,二者之间应当存在良好的衔接配合关系。在我国破产法将可能采取一般破产主义的背景下,现行参与分配制度所具有的替代个人破产制度实现债权人之间公平受偿... 民事强制执行程序中的参与分配制度与破产程序在处置案件的范围上存在一定的交叉,二者之间应当存在良好的衔接配合关系。在我国破产法将可能采取一般破产主义的背景下,现行参与分配制度所具有的替代个人破产制度实现债权人之间公平受偿之功能应被剔除后,专注于解决金钱债权终局执行竞合问题,且在债权受偿顺位上须从平等主义原则转向优先主义原则。《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第175条、179条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上述目标,但仍有不足。为此,建议在《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第175条中增加一款规定即“非金钱债权申请人及保全申请人不得申请分配”,同时删除第179条第1款关于“共益债务”的规定及第1款第1项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强制执行法 民事强制执行程序 参与分配制度 个人破产制度 执破衔接
下载PDF
民事强制执行立法的人民性诠释及建构思路——兼评《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
6
作者 郑返 穆昌亮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 2022年第5期30-37,共8页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民事强制执行法的制定也应尽可能全面反映民事强制执行的客观规律和人民意愿,以充分体现人民主体的社会主义法治核心价值。为此,要正确把握人民性在民事强制执行法中的司法内涵,以强化...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民事强制执行法的制定也应尽可能全面反映民事强制执行的客观规律和人民意愿,以充分体现人民主体的社会主义法治核心价值。为此,要正确把握人民性在民事强制执行法中的司法内涵,以强化执行权威作为民事强制执行立法的逻辑起点,并将私权优先理念贯穿其中;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社会力量协助执行机构破除财产查明困境,创新执行手段和执行方式,以实现当事人利益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性 民事强制执行法 执行手段 执行能力
下载PDF
论我国民事强制执行法的基本原则 被引量:3
7
作者 梁向阳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104-109,共6页
大陆法国家和我国的法律都有在法律中明文规定其基本原则的立法惯例 ,我国的《民事强制执行法》正在制定之中 ,该法的基本原则应为 :强制执行权独立行使原则、强制执行中的分权原则、强制执行合法原则、公平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原则。
关键词 民事强制执行 民事强制执行法 基本原则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的亮点探析
8
作者 王伟 《大庆社会科学》 2023年第4期121-124,共4页
2022年,最高人民法院草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并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修改建议,同时向社会大众公开征集意见或建议,以期达到更好的执行效果。《草案》针对第三人的债权执行条文共计10项,与以... 2022年,最高人民法院草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并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修改建议,同时向社会大众公开征集意见或建议,以期达到更好的执行效果。《草案》针对第三人的债权执行条文共计10项,与以往立法相比,《草案》在债权收取诉讼、第三人异议处理规则、变价命令等方面进行了突破。作为民众财产权的主要构成部分,债权对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利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因此,从亮点视域深入探究《草案》内容,有助于进一步明晰《草案》的制定精神,也有利于强化《草案》的执行效果,更好地保护广大民众的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事强制执行法 草案 亮点
下载PDF
中国民事强制执行法重点讲义
9
《人民法治》 2023年第12期62-63,共2页
作者介绍:陈杭平,浙江省杭州人,清华大学法学学士、诉讼法学硕士,北京大学诉讼法学博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加州大学尔湾分校法学院访问学者。曾任教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现为清华大学法学院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关键词 清华大学学院 诉讼 民事强制执行法 访问学者 加州大学 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
原文传递
《民事强制执行法》可望出台
10
《江淮法治》 2004年第4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民事强制执行法 律效益 执行 执行机关 执行管辖 执行当事人
下载PDF
为破除地方保护主义《民事强制执行法》将出台
11
《法治与社会》 2004年第5期44-44,共1页
民事案件判决生效后的执行问题。可望有法可依。日前。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办主任葛行军透露,专门针对法院“执行难”问题的一部法律草案《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目前已完成送审稿,正待全国人大审议并通过。
关键词 民事强制执行法 地方保护主义 执行难”问题 出台 破除 执行问题 民事案件 可依 执行 律草案 人大审议 生效 判决 行军 人民
下载PDF
论《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建立“执转破”职权启动程序的必要性与正当性
12
作者 柴国权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2年第8期90-92,共3页
《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第82条变“执转破”申请启动模式为职权启动模式,旨在进一步优化执行程序与破产程序衔接的渠道。将职权启动模式应用在破产法领域,学界常年存在争论,本次草案征求意见再次引发激烈讨论。笔者认为,应突破商法局... 《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第82条变“执转破”申请启动模式为职权启动模式,旨在进一步优化执行程序与破产程序衔接的渠道。将职权启动模式应用在破产法领域,学界常年存在争论,本次草案征求意见再次引发激烈讨论。笔者认为,应突破商法局限思维,站在破产法宪法属性的视角,并结合《企业破产法》立法宗旨,解读《草案》第82条的必要性与正当性,并提出进一步协同优化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转破 执行程序 破产程序 职权启动模式 民事强制执行法
下载PDF
民事强制执行 立法正当其时
13
作者 谢军 《法治与社会》 2024年第3期67-67,共1页
此前,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了立法规划,将民事强制执行法纳入条件比较成熟、任期内拟提请审议的法律草案.从专家呼吁到纳入议程,民事强制执行法呼之欲出. 长期以来,"执行难"已成为影响司法公正的老大难问题."执行难&... 此前,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了立法规划,将民事强制执行法纳入条件比较成熟、任期内拟提请审议的法律草案.从专家呼吁到纳入议程,民事强制执行法呼之欲出. 长期以来,"执行难"已成为影响司法公正的老大难问题."执行难",不只有查人找财难、财产变现难、应对规避执行难、减量增效难等老问题,也有对"老赖"信用惩戒时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不过,难题并非无解,难题也是考题.近年来,各地法院积极探索,为破解"执行难"积累了丰富的司法实践经验,形成了丰硕的制度创新成果.以立法形式将这些经验与成果转化为民事强制执行法,不仅能够打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也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司法权力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运行机制 规划 形式 民事强制执行法 信用惩戒 律草案 规避执行 成果转化
下载PDF
论《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之科技执行原则的法定化
14
作者 赵佳辰 《法学(汉斯)》 2024年第1期536-546,共11页
《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第6条规定的科技执行原则,是基于执行对信息技术的依赖、技术与司法的融合而在立法层面作出的应对,体现出民事强制执行法的中国式现代化。由于审判和执行程序的差异,《民事诉讼法》第16条所规定的在线诉讼原则... 《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第6条规定的科技执行原则,是基于执行对信息技术的依赖、技术与司法的融合而在立法层面作出的应对,体现出民事强制执行法的中国式现代化。由于审判和执行程序的差异,《民事诉讼法》第16条所规定的在线诉讼原则及相关司法解释无法完全适用于执行领域。尽管可以在草案的具体条文中针对信息科技的运用作出规定,但为了妥善处理法条之间的冲突以及应对将来执行工作对信息技术需求的增强,仍有必要将科技执行原则确立为民事强制执行的基本原则。在法定化的内容方面,科技执行原则属于训示性规范,在立法上应当做出柔性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执行 民事强制执行法 科技执行原则 训示性规范 现代化
下载PDF
标本兼治,解决“执行难”——民事强制执行法专家建议稿起草问题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杨荣馨 谭秋桂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37-142,共6页
制定独立的民事强制执行法是大势所趋、众望所归。民事强制执行法专家建议稿坚持“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 ,坚持按规律办事 ,确保既解决现实问题又适应长远发展”的指导思想 ,总结我国民事强制执行工作的经验 ,吸收域外立法的合理成份 ,构... 制定独立的民事强制执行法是大势所趋、众望所归。民事强制执行法专家建议稿坚持“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 ,坚持按规律办事 ,确保既解决现实问题又适应长远发展”的指导思想 ,总结我国民事强制执行工作的经验 ,吸收域外立法的合理成份 ,构建了我国未来的民事强制执行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难问题 人民 民事强制执行法 中国
原文传递
案外人撤销仲裁裁决、调解书之诉的立法表达——《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征求意见稿)》第87条检讨 被引量:5
16
作者 毋爱斌 苟应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8-69,共12页
为规范“虚假仲裁”,保护仲裁案外人的合法权益,《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征求意见稿)》第87条通过借鉴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制度逻辑,确立了案外人撤销仲裁裁决、调解书之诉。但基于仲裁的相对性,该项诉讼的适格原告为仲裁案外人,与民事诉讼... 为规范“虚假仲裁”,保护仲裁案外人的合法权益,《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征求意见稿)》第87条通过借鉴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制度逻辑,确立了案外人撤销仲裁裁决、调解书之诉。但基于仲裁的相对性,该项诉讼的适格原告为仲裁案外人,与民事诉讼中的“第三人”存在实质差异。在私法自治的仲裁原理下,仲裁案外人的诉讼请求成立的,法院只需判决撤销原仲裁裁决、调解书内容的错误部分。仲裁案外人提出新的实体权利义务主张的,法院需告知其可另行起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仲裁裁决 仲裁案外人 权利保护 撤销诉讼 民事强制执行法
原文传递
对《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检察监督条款的改进和完善建议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思博 《公民与法(综合版)》 2023年第3期36-39,共4页
2022年6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将《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该草案分为四编十七章,共207条。其中第七章为“执行监督”,第九十六条至第九十九条为涉及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条文。
关键词 检察监督 民事强制执行法 改进和完善 全国人大常委会 征求意见 草案
原文传递
民事执行基本原则:构成要求与体系——以《民事强制执行法》的制定为中心 被引量:15
18
作者 张卫平 《北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16,共12页
民事执行基本原则是指导、约束民事执行的基本规范,体现和反映了民事执行的基本特征、目的、任务和价值追求。明确哪些规范和要求属于基本原则,对于正确理解和把握民事执行制度的基本框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在《民事强制执行法》制定... 民事执行基本原则是指导、约束民事执行的基本规范,体现和反映了民事执行的基本特征、目的、任务和价值追求。明确哪些规范和要求属于基本原则,对于正确理解和把握民事执行制度的基本框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在《民事强制执行法》制定过程中,人们对民事执行基本原则的内涵、构成要求以及基本原则的体系构成都存在着较大的认识差异。诚信原则仅适用于行为主体具有处分权的法律领域,例如民法、民事诉讼法;比例原则在行政法领域有其特殊意义,目的主要在于制约公权力的行使,不宜作为民事执行的基本原则;信息科技原则是一种非约束性的要求,也不能成为一项具有约束性的基本原则。民事执行基本原则体系主要由迅速、经济、充分、持续执行原则,执行人道主义原则和民事检察监督原则构成。这三个基本原则反映了我国民事执行的目的、基本价值追求和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执行 民事强制执行法 民事执行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体系
原文传递
中国民事强制执行法的元规则 被引量:12
19
作者 邵长茂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9-92,共14页
中国民事强制执行法的元规则,是民事强制执行规则谱系中最为基础的部分。它源于宪法、实践与社会核心价值,反映执行的客观规律、价值选择和内在逻辑,构成执行法律体系的神经中枢,是制定民事强制执行法的出发点和根本遵循,也是理解和适... 中国民事强制执行法的元规则,是民事强制执行规则谱系中最为基础的部分。它源于宪法、实践与社会核心价值,反映执行的客观规律、价值选择和内在逻辑,构成执行法律体系的神经中枢,是制定民事强制执行法的出发点和根本遵循,也是理解和适用民事强制执行法的钥匙和依据。梳理“中国”民事强制执行法元规则的过程,是从卷帙浩繁的法德日美强制执行法律文献中转身,回到中国执行实践,发掘中国执行规律,转化中国制度优势,完善中国执行模式,目标在于促进强制执行法以及强制执行法学的中国化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强制执行法 执行政策 执行目的 执行
原文传递
论制定一部现代化的民事强制执行法 被引量:18
20
作者 邵长茂 《法律适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9-29,共11页
列入立法规划后,民事强制执行理论与制度建设领域的工作重心,由证成"中国为什么需要一部民事强制执行法",而转移为研究"中国需要一部什么样的民事强制执行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相适应,中国需... 列入立法规划后,民事强制执行理论与制度建设领域的工作重心,由证成"中国为什么需要一部民事强制执行法",而转移为研究"中国需要一部什么样的民事强制执行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相适应,中国需要的是一部现代化的民事强制执行法。民事强制执行法的现代化,应从执行权力法治化、执行体制定型化、权利实现高效化、执行效力权威化、执行程序正当化、科技执行制度化、执行治理精准化、体系结构科学化等八个面向展开,以达到内容合规律性、价值合正义性、形式合科学性的良法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执行 民事强制执行法 现代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