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隔与重构:《贵州山民图》中的民族边缘意识
1
作者 高尚学 魏海心 《美育学刊》 2024年第1期104-109,共6页
《贵州山民图》是庞薰琹抗战时期所创作的民族主题系列组画。《贵州山民图》以庞薰琹在贵州苗族地区的民族学考察为创作契机,以苗族人民的生活劳作为题材,详细描绘了苗民的衣饰花纹,从而突出了苗族较汉族的“异质性”。但在表现形式上,... 《贵州山民图》是庞薰琹抗战时期所创作的民族主题系列组画。《贵州山民图》以庞薰琹在贵州苗族地区的民族学考察为创作契机,以苗族人民的生活劳作为题材,详细描绘了苗民的衣饰花纹,从而突出了苗族较汉族的“异质性”。但在表现形式上,庞薰琹采用中国传统水墨笔法表现苗族群体,为苗民形象增添了文人意味,使汉、苗两族的艺术风格得以有效结合,反映出民国时期民族边缘的重构过程。因此,《贵州山民图》既强调了汉民族的主体地位,又折射出少数民族的汉化历程,是民国时期整体国族观念下的产物。庞薰琹以绘画的形式将民族研究成果直观化、视觉化,为中国近代民族学发展提供了与艺术相关的新思路,使此时的民族学研究更为全面多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山民图》 庞薰琹 区隔 重构 民族边缘
下载PDF
国家、民间权威、族群:清代民族边缘地区乡村社会的权力关系——以鄂西南土家族地区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6
2
作者 吴雪梅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1-35,共5页
以国家、民间权威和族群作为三个能动的主体,以鄂西南土家族地区为中心,考察清代民族边缘地区乡村社会的权力关系。清初国家强化了对这一区域乡村社会的控制,清代中后期,随着民间权威和族群在社会秩序建构中力量的加强,国家权力日益被... 以国家、民间权威和族群作为三个能动的主体,以鄂西南土家族地区为中心,考察清代民族边缘地区乡村社会的权力关系。清初国家强化了对这一区域乡村社会的控制,清代中后期,随着民间权威和族群在社会秩序建构中力量的加强,国家权力日益被地方性知识所消蚀。三者在地方社会秩序的建构中,构成相互依存而又相互矛盾的统一体,并处于动态的变化过程之中,共同完成了这个区域的历史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 民间权威 族群 民族边缘地区 权力关系
下载PDF
清代民族边缘地区宗族组织的形成与乡村社会转型——以鄂西南土家族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6
3
作者 吴雪梅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3-160,共8页
以鄂西南土家族社区为例考察民族边缘地区的宗族组织,清代中后期,宗族组织在土著大族的基础上正式形成,并呈现出与汉族社会趋同的特征,在乡村社会中发挥着基层控制的作用,体现了民族边缘地区乡村社会转型的进程。
关键词 清代 民族边缘地区 宗族组织 社会转型
原文传递
边疆少数民族自发移民的边缘化处境及其成因分析——基于对云南K县的调查 被引量:5
4
作者 陆海发 白利友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3期39-46,共8页
在我国广大的西部边疆地区存在着大量的少数民族自发移民。通过对云南K县的调查发现,这些少数民族自发移民不仅生活贫困、民主权利缺失,而且无法享受基本的公共服务,处在社会的边缘地位。从社会排斥的视角来看,边疆少数民族自发移民边... 在我国广大的西部边疆地区存在着大量的少数民族自发移民。通过对云南K县的调查发现,这些少数民族自发移民不仅生活贫困、民主权利缺失,而且无法享受基本的公共服务,处在社会的边缘地位。从社会排斥的视角来看,边疆少数民族自发移民边缘化地位是包括制度安排、资源配置、观念领域等多重排斥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们认为,只有正视这一问题,探索这一问题的生成逻辑,才能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自发移民 少数民族自发移民边缘 社会排斥
下载PDF
评王明珂的《华夏边缘》 被引量:4
5
作者 郭宏珍 何星亮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4-156,共3页
关键词 王明珂 《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羌族 研究方法 观点 民族史研究边缘理论”
下载PDF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特色外经贸发展探析
6
作者 齐欢 杜涛 《学术探索》 2003年第1期37-40,共4页
加快云南边疆的发展 ,对于保持我国西南地区政治和社会稳定、保持民族团结和保障边疆安全 ,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重大意义。因此 ,充分发挥云南边疆优势 ,发展云南特色外经贸事业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特色外经... 加快云南边疆的发展 ,对于保持我国西南地区政治和社会稳定、保持民族团结和保障边疆安全 ,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重大意义。因此 ,充分发挥云南边疆优势 ,发展云南特色外经贸事业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特色外经贸的发展现状出发 ,分析了有利条件及不利因素 ,并对进一步推动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特色外经贸的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边缘民族地区 对外经济贸易 特色外经贸 发展
下载PDF
“三城”问题:“三农”问题后的新问题 被引量:4
7
作者 陈湘舸 吴太贵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0-53,共4页
所谓“三城”问题,是指我们国家在大力推行城市化的进程中,呈现出城市环境恶化,城市经济“边缘化”、弱质化以及城市居民贫困化趋势这三种不良现象。对于新的“三城”问题,应当象对待“三农”问题一样,给予应有的重视。而要解决“三城... 所谓“三城”问题,是指我们国家在大力推行城市化的进程中,呈现出城市环境恶化,城市经济“边缘化”、弱质化以及城市居民贫困化趋势这三种不良现象。对于新的“三城”问题,应当象对待“三农”问题一样,给予应有的重视。而要解决“三城”问题,需要多管齐下,关键则是要改变主要依靠城市化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在进行城市化建设的同时,还要大力开展乡村建设运动,并且以后者为主。而早日实现工业现代化和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也对解决“三城”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农”问题 “三城”问题 民族工业“边缘化” 乡村建设运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