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标准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1
作者 李晶 王庆 《标准科学》 2025年第2期57-62,共6页
【目的】解决我国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标准化问题,利用非遗标准化的实践分析其优势与必要性,探讨民族非遗标准化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方法】通过文献法、数据调研法深入剖析我国民族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现状... 【目的】解决我国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标准化问题,利用非遗标准化的实践分析其优势与必要性,探讨民族非遗标准化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方法】通过文献法、数据调研法深入剖析我国民族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现状,揭示其面临的主要问题。【结果】民族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标准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总体规划管理缺乏统一性、标准化体系尚未完善、标准化难以适应非遗自身特性以及资金技术投入不足等。【结论】为实现我国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准化保护与传承,需要政府、社会及非遗传承人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通过强化统一规划、完善标准化体系、构建非遗标准平台及加强监督与管理,有效推动非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需要不断克服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限制,提升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整体水平,进而实现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族文化 标准化
下载PDF
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互动研究——以鄂西土家族为例 被引量:13
2
作者 詹一虹 周雨城 陈瑶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1期173-179,共7页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开发有利于增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影响力。然而,部分地区因操作不当、观念错误等因素,造成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的破坏。以鄂...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开发有利于增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影响力。然而,部分地区因操作不当、观念错误等因素,造成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的破坏。以鄂西土家族为例,通过对非遗保护与开发两者互动关系的探究,为更好地保护与开发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开发 鄂西土家族
下载PDF
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研究 被引量:37
3
作者 高永久 朱军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6-53,共8页
在城市化的冲击之下,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消失、消亡,遭到毁弃、随意滥用和过度开发。法律作为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手段,在实践中却没有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根源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城市化的冲击之下,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消失、消亡,遭到毁弃、随意滥用和过度开发。法律作为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手段,在实践中却没有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根源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立法、执法建设落后于社会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需要,以致法律保护还不能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法律保护
下载PDF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究 被引量:84
4
作者 杨军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8-62,共5页
伴随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瑰宝的保护传承问题也开始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就当前情况来看,生存环境变迁、传承人断代、外来文化的冲击等现象,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当前非遗保护存在的各类问题,有... 伴随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瑰宝的保护传承问题也开始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就当前情况来看,生存环境变迁、传承人断代、外来文化的冲击等现象,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当前非遗保护存在的各类问题,有必要做好相关保护工作,即遵守客观规律,树立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完善保护机制;提高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竞争力;完善法律法规,提供法律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传承和保护 传承人 保护意识 保护机制
下载PDF
学校教育中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研究——基于对云南省的调查 被引量:43
5
作者 普丽春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5-42,共8页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兄弟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文化,形成了大量独特的文化。其中,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本民族存在的基础,既是其先民遗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也是少数民族生存、认同、发展的重要标识。保护和传承...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兄弟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文化,形成了大量独特的文化。其中,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本民族存在的基础,既是其先民遗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也是少数民族生存、认同、发展的重要标识。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的命题。教育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形式。因此,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应肩负起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保存、传承和创新的历史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校教育 传承与发展
下载PDF
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模式构想 被引量:25
6
作者 普丽春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6-50,共5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增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逐步增强。云南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丰富的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了特殊措施来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和困...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增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逐步增强。云南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丰富的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了特殊措施来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为了应对中国文明转型期非物质文化遗产急剧流变消失的现实,必须加强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当务之急是引入学校教育,并构建多种形式的教育传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教育传承模式 探索
下载PDF
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与反思——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彝族烟盒舞为例 被引量:17
7
作者 普丽春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2-117,共6页
少数民族文化的学校教育传承,不仅是一种被长期忽视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和一种民族古老生命记忆的延续,同时也是一个对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再认知过程以及一个更具人性发现和理性精神的民族文化整... 少数民族文化的学校教育传承,不仅是一种被长期忽视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和一种民族古老生命记忆的延续,同时也是一个对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再认知过程以及一个更具人性发现和理性精神的民族文化整合过程。随着社会发展,学校教育尤其是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应肩负起少数民族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保存、传承和创新的历史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教育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彝族烟盒舞 传承现状 反思
下载PDF
产业与数字:黔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李远龙 曾钰诚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4-68,共5页
黔南少数民族众多,"非遗"资源丰富,但近年来黔南少数民族"非遗"面临流失的困境。鉴于"非遗"内部特性所具有的活态流变性与传承性,为满足黔南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以及自身不断传承、发展的现实需... 黔南少数民族众多,"非遗"资源丰富,但近年来黔南少数民族"非遗"面临流失的困境。鉴于"非遗"内部特性所具有的活态流变性与传承性,为满足黔南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以及自身不断传承、发展的现实需要,需与产业开发、数字保护相结合。少数民族"非遗"产业聚合发展与数字保护深度融合正逐步成为"非遗"开发、传承、保护的创新性实践选择与理论模型。其中,黔南少数民族"非遗"产业开发需要建立健全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少数民族工艺品制造、少数民族影像制品开发、少数民族影视文学版权、少数民族文艺演出五大产业发展形态;数字保护需要打造新型数字化传播模式、建立产业数据信息服务平台以及维护数字版权产业健康发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产业聚合 数字保护 生产性保护
下载PDF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价值结构 被引量:11
9
作者 普丽春 《学术探索》 CSSCI 2013年第8期108-112,共5页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兄弟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文化,形成了大量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本民族存在的基础,既是其先民遗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也是少数民族生存、认同、发展的重要标识,在其历...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兄弟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文化,形成了大量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本民族存在的基础,既是其先民遗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也是少数民族生存、认同、发展的重要标识,在其历史发展和教育传承过程中形成了自身不可替代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教育传承 价值结构
下载PDF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人口要素探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虎 李红伟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0-136,共7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是对"人"的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人"的问题可以从人口数量、人口质量和人口流动等人口要素进行深入探讨。从人口数量来看,非遗保护人口包括参与非遗保护的各级政府...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是对"人"的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人"的问题可以从人口数量、人口质量和人口流动等人口要素进行深入探讨。从人口数量来看,非遗保护人口包括参与非遗保护的各级政府管理人员、民间组织人员、学术研究者、工商企业人士、遗产所属的社区民众及其传承人等,一定数量的人口是少数民族非遗保护的重要基础。就人口质量而言,非遗保护的参与者不仅需要健康的身体素质,而且需要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这是少数民族非遗保护的关键要素。从人口流动角度来说,当前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流动对非遗保护主体的认知观念、参与者的思想态度、非遗文化生态、传承环境和保护模式等都带来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人口数量 人口质量 人口流动
下载PDF
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以广西壮族自治区非遗保护为例 被引量:10
11
作者 何秋 《文化遗产》 CSSCI 2014年第1期41-46,共6页
中国作为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历史悠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各民族都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但目前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正面临着消失或濒临消失的严峻形势,另一... 中国作为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历史悠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各民族都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但目前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正面临着消失或濒临消失的严峻形势,另一方面又缺乏健全的法律保障措施,其前景令人担忧。笔者就广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现状入手,通过分析法律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从而明晰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中亟须重点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的在制定相应法律规范的立法过程中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更好地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族自治地方 法律保护
下载PDF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区传承刍议——以云南蒙自市雨过铺镇永宁村彝族花灯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普丽春 王珏 孔秀丽 《当代教育与文化》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5-111,共7页
云南彝族花灯是内地汉文化与西南彝族文化相结合的艺术载体,集音乐、舞蹈、戏剧为一体,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其中,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雨过铺镇永宁村彝族花灯最具代表性,于2005年10月入选红河州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区... 云南彝族花灯是内地汉文化与西南彝族文化相结合的艺术载体,集音乐、舞蹈、戏剧为一体,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其中,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雨过铺镇永宁村彝族花灯最具代表性,于2005年10月入选红河州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区作为人类文化缘起和传衍的重要场域,是彝族花灯等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社区传承 彝族花灯
下载PDF
甘肃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 被引量:5
13
作者 常洁琨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143-147,共5页
甘肃省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守护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精神家园,也是对少数民族权利的维护。而在众多的保护手段中,法律保护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期稳定且有强制效力的保护措施。... 甘肃省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守护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精神家园,也是对少数民族权利的维护。而在众多的保护手段中,法律保护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期稳定且有强制效力的保护措施。因此,甘肃省在少数民族非物质维护遗产保护方面,要充分发挥法律制度的重要作用。本文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的出台为背景,分析了该条例的不足,提出了完善的建议,旨在构建甘肃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法律保护 甘肃
下载PDF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界定及其法律意义 被引量:8
14
作者 韩小兵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24-29,共6页
本文在概括、分析国内现有几种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不同的定义表述。比较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汉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差异,意在证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独立存在的必要性。分... 本文在概括、分析国内现有几种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不同的定义表述。比较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汉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差异,意在证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独立存在的必要性。分析阐述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确立所产生的国内与国际法律意义,目的在于进一步推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概念界定 法律意义
下载PDF
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以田丰“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为个案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洪江 《民族音乐》 2010年第2期21-22,共2页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由于少数民族社会形态的转型和现代传媒的普及,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受到极大的冲击。田丰创办的“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是对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进行的一项创举。
关键词 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与保护 民族文化 传习馆 云南 田丰 个案 精神财富
下载PDF
思政教育视域下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杨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9期I0016-I0016,共1页
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文化体系的重要内容,更是我国民族历史文化积累下来的文化瑰宝,具有十分明确的传承需要和深刻的传承意义。想要真正有效传承少数民族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要在宏观领域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必要性的宣传以外,还... 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文化体系的重要内容,更是我国民族历史文化积累下来的文化瑰宝,具有十分明确的传承需要和深刻的传承意义。想要真正有效传承少数民族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要在宏观领域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必要性的宣传以外,还要开拓教育领域,使之成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传承的途径、渠道。培养思想意识良好、传承责任心极强的学生人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有效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传承 教育传承 民族历史文化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传承意义 宏观领域 有效传承
原文传递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漫化传承发展——以动画电影《阿凡提之奇缘历险》为个案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金龙 罗京京 《歌海》 2021年第6期26-30,共5页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漫化是文化资源活起来的传承发展策略,通过大众传媒实现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在当下。阿凡提故事在新疆地区广泛流传,20世纪80年代的木偶动画电影《阿凡提的故事》使机智、幽默、勇敢的阿...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漫化是文化资源活起来的传承发展策略,通过大众传媒实现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在当下。阿凡提故事在新疆地区广泛流传,20世纪80年代的木偶动画电影《阿凡提的故事》使机智、幽默、勇敢的阿凡提形象走进全国民众的视线,成为一代人童年的回忆。新时代背景下,《阿凡提之奇缘历险》诞生,它既是对阿凡提动漫IP的再开发利用,又实现了少数民族“非遗”资源的创新性传承发展。然而影片也暴露了国产动漫改编创新能力不足、全龄意识不强等问题。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漫化传承是一条可行路径,但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不断探索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凡提之奇缘历险》 阿凡提故事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动漫化
下载PDF
走进湘西,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魅力——评《守护民族精神家园——湘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邹珺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67-67,共1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域历经悠久的历史沉淀而厚积的文化艺术精华,具何时代的印记。博大精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且神秘,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其保护与利用更难、更具有弹性。
关键词 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精神家园 文化魅力 湘西 感受 保护与利用 文化艺术 精华
下载PDF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民族景观建筑装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云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117-119,共3页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构成,具有极高的文化、艺术和社会价值,做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意义重大。传承和保护的最佳途径就是运用,设计者可以将这些宝贵资源看作是民族景观建筑装饰设计的庞大素材库...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构成,具有极高的文化、艺术和社会价值,做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意义重大。传承和保护的最佳途径就是运用,设计者可以将这些宝贵资源看作是民族景观建筑装饰设计的庞大素材库,深层次挖掘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系统分析其中所蕴含的设计元素,积极探究应用这些宝贵资源的原则和规律,力求以此来丰富和提升设计作品的人文内涵,以承担起推进我国艺术设计事业发展的重大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民族景观建筑 装饰设计 艺术价值 应用策略
下载PDF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众媒体传播中的个案研究——以土家女儿会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沈琪蕊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477-478,共2页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而少数民族文化的大众传播状况与少数民族地区"五位一体"战略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本文拟以土家族女儿会这一个案为例,对其大众传播现状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并针对现阶段存...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而少数民族文化的大众传播状况与少数民族地区"五位一体"战略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本文拟以土家族女儿会这一个案为例,对其大众传播现状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并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传媒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土家女儿会 个案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