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交灸联合中药熏香对炎症性肠病患者睡眠障碍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1
作者 张萍 陶婷 +4 位作者 李慧 周玉 李旻 苏洁 肖蕾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60,69,共5页
目的探讨气交灸联合中药熏香对炎症性肠病患者睡眠障碍及不良情绪、中医症候的改善效果。方法将101例心脾两虚型炎症性肠病睡眠障碍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睡眠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4周... 目的探讨气交灸联合中药熏香对炎症性肠病患者睡眠障碍及不良情绪、中医症候的改善效果。方法将101例心脾两虚型炎症性肠病睡眠障碍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睡眠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4周气交灸联合中药熏香干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多导睡眠监测指标得分、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分、中医症候积分、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气交灸联合中药熏香治疗可有效改善炎症性肠病睡眠障碍患者不良情绪及中医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睡眠障碍 气交灸 中药熏香 焦虑 抑郁 炎性因子 中医护理
下载PDF
清化益胃汤联合气交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陈淑婉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1期17-19,23,共4页
目的:探讨清化益胃汤联合气交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炎症反应及Musashi-1 mRNA的影响。方法:按随机对照原则将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100例CAG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接受常规三联治疗,研究组... 目的:探讨清化益胃汤联合气交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炎症反应及Musashi-1 mRNA的影响。方法:按随机对照原则将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100例CAG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接受常规三联治疗,研究组(50例)在三联治疗基础上联合清化益胃汤及气交灸。比较两组疗效、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胃泌素-17(G-17)及Musashi-1 mRNA的表达,评估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的生活质量(SF-36)评分,统计药物不良反应与Hp根除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00%)较对照组(74.00%)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IL-6、TNF-α、Musashi-1 mRNA表达比对照组低,G-17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SF-36各项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p根除率(96.00%)比对照组(74.00%)高(P<0.05)。结论:清化益胃汤联合气交灸可提高CAG的临床疗效与Hp根除率,降低炎症反应,改善G-17与Musashi-1 mRNA的表达,促进生活质量提升,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清化益胃汤 气交灸 幽门螺杆菌 Musashi-1 mRNA 炎症反应
下载PDF
“清肠化湿方”及其联合气交灸辅助治疗大肠湿热型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3
作者 李旻 徐陆周 +2 位作者 李雅芹 彭程 王若 《江苏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34-37,共4页
目的:观察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清肠化湿方或清肠化湿方联合气交灸对大肠湿热型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05例大肠湿热型轻中度活动期UC患者,随机分为西药对照组、中药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35... 目的:观察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清肠化湿方或清肠化湿方联合气交灸对大肠湿热型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05例大肠湿热型轻中度活动期UC患者,随机分为西药对照组、中药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35例。其中中药治疗组脱落3例,最终完成32例,另2组均无脱落病例。西药对照组予美沙拉秦缓释颗粒口服,中药治疗组在西药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清肠化湿方,联合治疗组在中药治疗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气交灸。3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等中医证候评分及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粪钙卫蛋白(FC)等炎症指标变化情况;疗程结束后比较3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中药治疗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及CRP、ESR、FC等炎症指标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明显低于同期西药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CRP、FC水平明显低于中药治疗组(P<0.05),其他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中药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清肠化湿方或清肠化湿方联合气交灸均能显著缓解大肠湿热型轻中度活动期UC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且清肠化湿方联合气交灸在降低炎症因子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大肠湿热证 气交灸 清肠化湿方 炎症指标 粪钙卫蛋白
下载PDF
气交灸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失眠疗效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席红媛 陈南萍 马久力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13期1863-1867,共5页
目的 观察气交灸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4—10月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诊治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90例,随机分为rTMS组、针刺联合组和气交灸联合组,每组30例。rTMS组给予rTMS治疗,针刺联... 目的 观察气交灸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4—10月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诊治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90例,随机分为rTMS组、针刺联合组和气交灸联合组,每组30例。rTMS组给予rTMS治疗,针刺联合组给予rTMS联合普通针刺治疗,气交灸联合组给予rTMS联合气交灸治疗,3组均治疗2周。比较治疗前、治疗2周后和随访1个月后3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2周及随访1个月后,3组患者的PSQI评分、IS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2周及随访1个月后针刺联合组、气交灸联合组PSQI评分、ISI评分均明显低于rTMS组(P均<0.05),但针刺联合组、气交灸联合组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气交灸联合组ISI评分明显低于针刺联合组(P<0.05),但2组随访1个月时I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气交灸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6.6%(29/30),针刺联合组总有效率为86.7%(26/30),均明显高于rTMS组的56.6%(17/30)(P均<0.05),针刺联合组与气交灸联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后,气交灸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明显高于针刺联合组的66.6%(20/30)和rTMS组的43.3%(1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气交灸联合rTMS可提高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减轻失眠严重程度,是一种安全无创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交灸 重复经颅磁刺激 失眠 脑肠轴
下载PDF
子午流注择时气交灸联合五行音乐治疗1例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型患者泄泻的护理体会
5
作者 雷啸阳 陈青 +3 位作者 许时来 张占伟 张茜 邓海霞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3年第7期34-37,共4页
本文总结1例子午流注择时气交灸联合五行音乐改善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型患者泄泻的护理经验。通过科学的护理评估,明确护理目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遵循子午流注理论实施气交灸联合五行音乐中医护理干预,改善患者腹泻,促进康复。
关键词 出血性中风 泄泻 气交灸 子午流注 五行音乐 中医护理
下载PDF
气交灸联合针刺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观察
6
作者 王静 伍向东 +2 位作者 陈哲子 李子勇 老锦雄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30期90-93,共4页
目的:观察气交灸联合针刺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来佛山市中医院针灸科就诊的60例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采用气交灸配合常规针刺;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 目的:观察气交灸联合针刺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来佛山市中医院针灸科就诊的60例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采用气交灸配合常规针刺;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主穴申脉穴、照海穴、四神聪穴、神门穴、安眠穴、三阴交穴,配伍心俞穴、肾俞穴),每周3次,两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评估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27/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PSQI总评分(6.27±1.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总评分(9.07±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与对照组7个因子评分组间比较,除催眠药物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其他6个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气交灸联合针刺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操作简便,值得临床及居家保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交灸 心肾不 失眠
下载PDF
气交灸对老年便秘患者的护理干预 被引量:1
7
作者 江芸 钟嫦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3期138-140,共3页
目的探讨气交灸对老年便秘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萍乡市中医院2021年—2022年收治的60例老年便秘住院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气交灸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干... 目的探讨气交灸对老年便秘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萍乡市中医院2021年—2022年收治的60例老年便秘住院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气交灸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80.00%(24/30);Bristol粪便性状量表(BSFS)评分、大便次数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慢性便秘严重度评分量表(CCS)评分、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交灸护理能够提高老年便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肠蠕动,缓解便秘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便秘 气交灸 护理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基于脑-肠轴探讨气交灸联合基础护理治疗中风后气机郁滞型便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8
作者 黄小丽 张静 +1 位作者 罗亚晶 刘琨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2年第23期42-46,共5页
目的:探讨气交灸联合基础护理治疗中风后气机郁滞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针灸康复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中风后气机郁滞型便秘患者共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气交灸联合... 目的:探讨气交灸联合基础护理治疗中风后气机郁滞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针灸康复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中风后气机郁滞型便秘患者共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气交灸联合基础护理,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便秘主要症状积分、Bristol粪便性状量表(BSFS)、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及患者外周血中5-HT、SP、VIP、IL-18及IL-23浓度,以及治疗后临床疗效、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等。结果:共有71例完成试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便秘主要症状各项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的粪便性状及排便频率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SF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而PAC-QOL评分显著下降(P<0.05),且试验组BSF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AC-QOL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5-HT、VIP、IL-18及IL-23浓度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SP浓度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试验组5-HT、VIP、IL-18、IL-23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P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气交灸联用基础护理可更加明显地促进中风后便秘患者的胃肠蠕动,改善大便性状及排便能力,是一种有效、安全的干预手段,同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脑-肠轴表达有关,值得深入研究及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机郁滞 便秘 气交灸 临床疗效 作用机制 脑-肠轴
下载PDF
气交灸在中风后失眠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徐倩 杜静 +2 位作者 缑燕华 余红 张帆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1年第3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气交灸在中风后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中风后失眠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气交灸。比较2组干预前及干预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阿森斯失眠量表(AIS... 目的探讨气交灸在中风后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中风后失眠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气交灸。比较2组干预前及干预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得分。结果干预前2组AIS和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AIS和PSQI评分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AIS和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气交灸能有效改善中风后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交灸 中风 失眠 睡眠质量 中医护理
下载PDF
气交灸联合耳穴压豆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腹胀便秘的护理效果 被引量:4
10
作者 熊丽娟 赵文娟 +1 位作者 陈南萍 汪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2年第17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气交灸联合耳穴压豆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腹胀、便秘治疗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9月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OVCF腹胀便秘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开... 目的:探讨气交灸联合耳穴压豆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腹胀、便秘治疗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9月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OVCF腹胀便秘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气交灸联合耳穴压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胃泌素(GAS)、胃动素(MOT)水平和慢性便秘严重度评分量表(CSS)、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CSS、PAC-QOL评分均低于护理前,血清GAS、MOT水平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CSS、PAC-QO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GAS、MO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交灸联合耳穴压豆可改善OVCF腹胀便秘患者胃肠激素水平,减轻腹胀便秘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气交灸 耳穴压豆 胃肠激素 生存质量
下载PDF
气交灸联合穴位贴敷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腹胀便秘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8
11
作者 汪艳 熊丽娟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10期164-166,186,共4页
目的 探讨气交灸联合穴位贴敷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腹胀便秘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腹胀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 目的 探讨气交灸联合穴位贴敷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腹胀便秘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腹胀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实施穴位贴敷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气交灸联合穴位贴敷护理,均护理3周。比较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腹胀症状改善时间、便秘症状改善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3周结束时生存质量量表(PAC-QOL)评分。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腹胀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便秘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周后,两组患者PAC-QOL评分均低于本组护理前,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交灸联合穴位贴敷可缩短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腹胀便秘患者腹胀便秘症状改善时间,提高其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 气交灸 穴位贴敷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气交灸联合中医食疗在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莉 冯利琴 梁莉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23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气交灸联合中医食疗在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6例下肢骨折患者按照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两组均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气交灸联合中医食疗。比较两组的应用... 目的探讨气交灸联合中医食疗在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6例下肢骨折患者按照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两组均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气交灸联合中医食疗。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排气、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两组的MTL水平均降低,VIP水平均升高(P<0.05);术后1、3 d,观察组的MT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VI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交灸联合中医食疗可加快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胃肠动力指标的改善,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降低术后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交灸 中医食疗 下肢骨折
下载PDF
气交灸联合饮食干预改善骨科术后胃肠功能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
13
作者 周亚琴 郑梦思 +2 位作者 周秦 张妮 辛霞 《贵州医药》 2021年第8期1282-1283,共2页
目的探讨气交灸联合饮食干预对骨科术后胃肠功能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择期行骨外科手术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气交灸联合饮食干预组(L组,n=39)和常规护理干预(N组,n=39)。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2周后胃动力指标及治疗期间肠鸣音恢复期... 目的探讨气交灸联合饮食干预对骨科术后胃肠功能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择期行骨外科手术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气交灸联合饮食干预组(L组,n=39)和常规护理干预(N组,n=39)。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2周后胃动力指标及治疗期间肠鸣音恢复期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术后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L组MTL、GAS明显高于N组(P<0.05);干预后,L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明显短于N组(P<0.05);L组术后胃肠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N组(P<0.05);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交灸联合中医饮食干预对骨折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胃肠功能 气交灸 饮食干预
下载PDF
气交灸治疗中风后气虚血瘀型便秘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施小霏 林碧玉 王海款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年第20期119-121,共3页
目的考察气交灸治疗中风后气虚血瘀型便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7月在海南省中医院康复科接受治疗的60例中风后气虚血瘀型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 目的考察气交灸治疗中风后气虚血瘀型便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7月在海南省中医院康复科接受治疗的60例中风后气虚血瘀型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气交灸治疗。治疗后,对2组患者的腹围、肠鸣音及便秘症状评分和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腹围、肠鸣音及便秘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交灸治疗能够显著缓解中风后气虚血瘀型便秘,减轻患者痛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便秘 虚血瘀证 气交灸
下载PDF
平衡火罐联合气交灸改善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5
作者 方泽佳 陈哲子 范秀英 《内蒙古中医药》 2022年第5期106-108,共3页
目的:观察平衡火罐联合气交灸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7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运用平衡火罐,试验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平衡火罐联合气交灸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的... 目的:观察平衡火罐联合气交灸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7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运用平衡火罐,试验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平衡火罐联合气交灸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以及睡眠质量分级。结果:相比对照组,试验组的临床总效有率显著提高(P<0.05);两组治疗后的PSQI评分均降低(P<0.05),睡眠质量分级也得到显著改善(P<0.05),试验组的改善情况相比对照组显著更优(P<0.05)。结论:平衡火罐联合气交灸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心肾不 平衡火罐 气交灸
下载PDF
气交灸联合情志护理在慢性胃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16
作者 黄兰花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12期0141-0143,共3页
分析慢性胃炎病患开展情志护理以及气交灸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80例慢性胃炎病患为研究主体,2020年7月研究开始,并于2021年6月完成。依据随机投掷骰子单双数字法将其分成常规组(40例)以及实验组(40例),予以常规组病患气交灸干预... 分析慢性胃炎病患开展情志护理以及气交灸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80例慢性胃炎病患为研究主体,2020年7月研究开始,并于2021年6月完成。依据随机投掷骰子单双数字法将其分成常规组(40例)以及实验组(40例),予以常规组病患气交灸干预,予以实验组病患情志护理以及气交灸干预。对比护理前后每组病患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得分;临床表现改善时间。结果:护理后实验组病患SAS得分以及SDS得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后实验组病患SF-36得分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病患恶心呕吐、腹痛以及腹泻改善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慢性胃炎病患开展情志护理以及气交灸干预,能够缓解焦虑、抑郁情绪,缩短临床表现改善时间,提升生活质量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情志护理 气交灸 焦虑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气交灸结合耳穴揿针治疗轻中度产后抑郁症36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荣贤 许其云 顾兆军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91-592,共2页
产后抑郁症是妇女产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高达10%~15%[1],严重危害妇女和儿童的身心健康[2]。笔者采用气交灸结合耳穴揿针治疗轻中度产后抑郁症36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6例轻中度产后抑郁症患者均于2021年3月至2022年1月在... 产后抑郁症是妇女产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高达10%~15%[1],严重危害妇女和儿童的身心健康[2]。笔者采用气交灸结合耳穴揿针治疗轻中度产后抑郁症36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6例轻中度产后抑郁症患者均于2021年3月至2022年1月在江苏省第二中医院针灸科、脑病科、妇科门诊招募,年龄21~36(26±2)岁;病程35 d~1年,平均(9.0±2.3)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抑郁症 气交灸 耳穴揿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