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体绝缘电器设备(GIS)的状态维护技术
1
作者 陈振生 《科技与企业》 2005年第F10期7-11,14,共6页
为减少GIS产品运行期间成本,必须改变维护方式.即从设备的定期维护改变到状态维护。文章介绍了状态检测项目:监视GIS气体(温度,压力,密度及含水量);局部放电监测;断路器机械、电气性能监测。这些监测的共用技术都是以传感器信... 为减少GIS产品运行期间成本,必须改变维护方式.即从设备的定期维护改变到状态维护。文章介绍了状态检测项目:监视GIS气体(温度,压力,密度及含水量);局部放电监测;断路器机械、电气性能监测。这些监测的共用技术都是以传感器信息为基础,应充分重视传感器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电器设备 GIS 状态维护技术 状态检测项目 定期维护 密度 温度
下载PDF
基于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的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设备的SF_(6)气体密度预测
2
作者 戴丽莉 《山西电力》 2025年第1期15-19,共5页
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设备中的SF_(6)密度是决定其绝缘和灭弧性能的关键因素,实际中采用带有温度补偿功能的气体压力表作为密度表监测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设备的SF_(6)密度。由于正常运行时气室温度与环境温度并不平衡且压力表的... 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设备中的SF_(6)密度是决定其绝缘和灭弧性能的关键因素,实际中采用带有温度补偿功能的气体压力表作为密度表监测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设备的SF_(6)密度。由于正常运行时气室温度与环境温度并不平衡且压力表的温度补偿功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误差,运维人员在巡视过程中很难凭借经验准确判断SF_(6)密度表读数的变化是否正常。基于此,结合历史运行数据,利用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对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设备SF_(6)密度进行了高精度预测,为现场工作人员准确判断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设备运行状态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设备 SF_(6)密度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时间序列预测
下载PDF
基于特高频法的多故障源气体绝缘组合电器设备隐患排查 被引量:1
3
作者 梁如清 王宇 《广东电力》 2013年第4期96-99,共4页
以某变电站为例,介绍使用特高频检测技术对气体绝缘组合电器设备(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进行局部放电带电测试的方法。在多局部放电源同时存在的复杂情况下,利用双通道定位、相位特征分析、隔离开关操作等多种手段综合分析,可... 以某变电站为例,介绍使用特高频检测技术对气体绝缘组合电器设备(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进行局部放电带电测试的方法。在多局部放电源同时存在的复杂情况下,利用双通道定位、相位特征分析、隔离开关操作等多种手段综合分析,可以实现对局部放电源的准确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频 局部放电 气体绝缘组合电器设备
下载PDF
BDS在气体绝缘封闭式组合电器设备形变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丁杨 罗文华 +6 位作者 宫瑞邦 李晓光 李金良 朱国华 黄海晖 冯卫国 马潇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0年第2期96-100,共5页
针对形变监测中通过常规方法难以获取完整及时的气体绝缘封闭式组合电器设备状态信息,因而不能准确管控设备,影响变电站安全运行的问题,提出利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实现气体绝缘封闭式组合电器设备的智能化检测,并设... 针对形变监测中通过常规方法难以获取完整及时的气体绝缘封闭式组合电器设备状态信息,因而不能准确管控设备,影响变电站安全运行的问题,提出利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实现气体绝缘封闭式组合电器设备的智能化检测,并设计实现1套超高压变电站气体绝缘封闭式组合电器设备BDS形变监测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有效监控和预警设备形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变电站 气体绝缘封闭式组合电器设备 基准站的布设 监测点的布设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形变监测系统
下载PDF
气体绝缘组合电器设备充气装置改进及SF_6气体分解物处理
5
作者 吴鑫杰 《华电技术》 CAS 2018年第4期54-55,共2页
气体绝缘组合电器设备(GIS)运行过程中,由于密封元件老化、压力测试等原因会导致GIS内部SF_6气体压力下降,出现低压报警。在补充SF_6气体过程中,会出现空气进入GIS内部和充气管路多余的SF_6气体直接排放大气的现象。结合工程实际,设计... 气体绝缘组合电器设备(GIS)运行过程中,由于密封元件老化、压力测试等原因会导致GIS内部SF_6气体压力下降,出现低压报警。在补充SF_6气体过程中,会出现空气进入GIS内部和充气管路多余的SF_6气体直接排放大气的现象。结合工程实际,设计了一种新的充气装置,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最后总结了SF_6气体分解物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组合电器设备 SF6 压力 充气装置 分解物 处理
下载PDF
220kV SF6气体绝缘组合电器设备故障处理方案浅析
6
作者 李晓丹 鄂文鹏 《科技传播》 2015年第17期54 49-,共2页
电弧、电火花以及电晕放电作用下,SF6会发生分解,分解后放出四氟化碳、二氧化硫等产物,对机械的运行会产生严重影响。在诊断SF6气体在内部设备中的运行情况过程中,可判断设备是否出现了故障,进而确定故障的具体发生部位。在判断电器设... 电弧、电火花以及电晕放电作用下,SF6会发生分解,分解后放出四氟化碳、二氧化硫等产物,对机械的运行会产生严重影响。在诊断SF6气体在内部设备中的运行情况过程中,可判断设备是否出现了故障,进而确定故障的具体发生部位。在判断电器设备的潜在故障的实践之中,我们不能够做到全方面的封闭阻塞。但是根据SF6分解后所产生的产物进行分析,则能够得出较为准确的数据信息。文章从SF6气体的绝缘分解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组合电器设备发生故障后的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0kV SF6气体绝缘组合电器设备 故障处理
下载PDF
基于声电诊断技术的组合电器气室放电分析
7
作者 何杰 和文平 李栋 《山西电力》 2016年第3期26-29,共4页
针对某组合电器变电站220 kV隔离开关气室内部放电现象,对其开展了SF_6气体微水、成分、特高频局部放电等跟踪带电检测,结合检测数据进行定性分析,采用高频示波器和超声波局部放电等检测技术对放电部位进行了精确定位,利用局部放电在线... 针对某组合电器变电站220 kV隔离开关气室内部放电现象,对其开展了SF_6气体微水、成分、特高频局部放电等跟踪带电检测,结合检测数据进行定性分析,采用高频示波器和超声波局部放电等检测技术对放电部位进行了精确定位,利用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进行辅助分析判断。经解体检查,发现放电原因为线路侧隔离开关气室C相动触头传动销与夹叉连接处接触不良产生的悬浮电位放电,放电类型、放电位置与前期带电检测定性、定位分析结果相吻合。经更换受损部件并恢复设备运行,跟踪进行特高频局部放电、气体成分等复诊检测,显示放电现象消失,缺陷成功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组合电器设备 隔离开关 特高频局部放电 超声波局部放电 在线监测 悬浮电位 等电位
下载PDF
基于电流不平衡度的GIS倒母线刀闸位置判别方法
8
作者 王菲 肖伟 王强 《电工电气》 2024年第1期33-37,共5页
针对当前220 kV GIS站倒母线过程中刀闸传动连杆断裂或传动机构脱落无法在线监测的问题,从倒母线过程中某间隔刀闸分、合前后母联三相电流变化的特点出发,通过分析母联三相电流的不平衡度和变化量的不平衡度,找出了刀闸分、合前后母联... 针对当前220 kV GIS站倒母线过程中刀闸传动连杆断裂或传动机构脱落无法在线监测的问题,从倒母线过程中某间隔刀闸分、合前后母联三相电流变化的特点出发,通过分析母联三相电流的不平衡度和变化量的不平衡度,找出了刀闸分、合前后母联电流的变化特征,并根据此特征实现了三相刀闸位置的正确判断,同时设计了刀闸位置不对应在线报警逻辑判别表,实现了刀闸位置异常时能够发出报警信号提醒操作人员,为同类刀闸或开关位置不对应的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组合电器设备 倒母线 母联电流 变化量 不平衡度
下载PDF
冲击电压下SF_6棒-板间隙放电极性效应的反转现象 被引量:23
9
作者 文韬 张乔根 +3 位作者 郭璨 张璐 马仪 谭向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75-281,共7页
电压等级较高的系统中,由特快速暂态过电压(VFTO)引起的气体绝缘组合电器设备(GIS)绝缘事故日益严重。为给GIS绝缘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研制了陡前沿冲击实验装置,并利用其研究了SF6棒–板间隙在VFTO和雷电冲击(LI)作用下的绝缘特性... 电压等级较高的系统中,由特快速暂态过电压(VFTO)引起的气体绝缘组合电器设备(GIS)绝缘事故日益严重。为给GIS绝缘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研制了陡前沿冲击实验装置,并利用其研究了SF6棒–板间隙在VFTO和雷电冲击(LI)作用下的绝缘特性。结果表明稍不均匀和极不均匀电场下,SF6间隙放电均存在极性效应。稍不均匀电场下,正极性VFTO与雷电冲击50%放电电压均高于负极性。极不均匀电场中,随着气压增加雷电冲击下SF6放电出现了极性反转现象:气压较低时,负极性雷电冲击放电电压高于正极性;当气压高于某临界气压时,正极性雷电冲击放电电压高于负极性。出现极性反转的临界气压值与间隙电场不均匀系数相关,随电场不均匀度增加而减小。极不均匀场中,VFTO作用下,负极性50%放电电压较正极性高,但在较低气压时,会出现负极性VFTO放电电压低于正极性的现象。分析表明,极性效应反转是由不同极性电压下SF6间隙中空间电荷迁移和扩散的差异而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组合电器设备 特快速暂态过电压 冲击电压 SF6棒–板间隙 50%放电电压 极性效应 放电时延 空间电荷
原文传递
冲击电压下SF_6棒-板间隙放电的临界半径现象 被引量:5
10
作者 文韬 张乔根 +3 位作者 秦逸帆 陈纲亮 殷禹 时卫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131-4136,共6页
GIS中隔离开关例行操作产生的特快速暂态过电压(VFTO)对GIS等电力设备绝缘造成很大威胁,迄今为止,国内外对VFTO造成GIS击穿事故的原因及绝缘破坏机理缺乏统一认识。为此借助研制的陡前沿冲击实验装置,研究了特快速瞬态过电压和雷电冲击... GIS中隔离开关例行操作产生的特快速暂态过电压(VFTO)对GIS等电力设备绝缘造成很大威胁,迄今为止,国内外对VFTO造成GIS击穿事故的原因及绝缘破坏机理缺乏统一认识。为此借助研制的陡前沿冲击实验装置,研究了特快速瞬态过电压和雷电冲击电压下SF6棒-板间隙放电特性。研究表明,冲击电压下SF6短间隙放电存在与长空气间隙相似的临界半径现象。相同气压下,随着电极曲率半径减小,间隙50%放电电压降低;当电极曲率半径小于临界半径后,间隙50%放电电压基本不变,且临界半径随SF6气压增加而减小。还从空间电荷角度出发,分析了临界半径形成的原因,认为临界半径形成与步进先导形成时电荷注入量和空间电荷迁移有关,而在较小电极曲率半径下,注入电荷量受电极曲率半径影响较小,因此放电电压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组合电器设备 特快速暂态过电压 冲击电压 SF6棒-板间隙 50%放电电压 临界半径 空间电荷 流注电晕
原文传递
一种应用于GIS内部局部放电检测的新型光学传感系统 被引量:8
11
作者 沈龙 钱国超 +4 位作者 周仿荣 彭兆裕 马御棠 代维菊 夏昌杰 《光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58-264,276,共8页
设计了一种适用于GIS内部局部放电检测的新型SiPM传感系统,具有驱动电压低、体积小、光子转化率高等明显优势。通过局部放电光-电联合检测试验验证了新型SiPM传感系统与光电倍增管(PMT)及高频线圈(HFCT)对局部放电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也... 设计了一种适用于GIS内部局部放电检测的新型SiPM传感系统,具有驱动电压低、体积小、光子转化率高等明显优势。通过局部放电光-电联合检测试验验证了新型SiPM传感系统与光电倍增管(PMT)及高频线圈(HFCT)对局部放电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也证明了局部放电相位分析法对SiPM检测结果分析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对SiPM现场安装方式进行了研究和试验,结果表明SiPM传感系统在现场应用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检测效果,能够为光测法的现场应用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组合电器设备 局部放电 光测法 硅光电倍增器 局部放电相位分析
原文传递
GIS二次对接耐压试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贺子林 《甘肃科技》 2011年第6期80-81,共2页
现场交流耐压试验是对SF6气体绝缘设备现场安装后存在绝缘缺陷的有效手段。介绍了对220kV电压等级的SF6断路器和G IS(气体绝缘组合电器设备)进行现场交流耐压试验的必要性和有效性;阐述了新建机组G IS(气体绝缘组合电器设备)二次对接现... 现场交流耐压试验是对SF6气体绝缘设备现场安装后存在绝缘缺陷的有效手段。介绍了对220kV电压等级的SF6断路器和G IS(气体绝缘组合电器设备)进行现场交流耐压试验的必要性和有效性;阐述了新建机组G IS(气体绝缘组合电器设备)二次对接现场交流耐压试验方法及试验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路器 GIS(气体绝缘组合电器设备) 二次对接 现场交流耐压试验
下载PDF
Review on Partial Discharge Detection Techniques Related to High Voltage Power Equipment Using Different Sensors 被引量:16
13
作者 MM YAACOB MA ALSAEDI +2 位作者 JR RASHED AM DAKHIL SF ATYAH 《Photonic Sensors》 SCIE EI CAS 2014年第4期325-337,共13页
When operating an equipment or a power system at the high voltage,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partial discharge (PD) can be tracked down to electromagnetic emission, acoustic emission or chemical reactions such as the... When operating an equipment or a power system at the high voltage,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partial discharge (PD) can be tracked down to electromagnetic emission, acoustic emission or chemical reactions such as the formation of ozone and nitrous oxide gases. The high voltage equipment and high voltage installation owners have come to terms with the need for conditions monitoring the^process of PD in the equipments such as power transformers, gas insulated substations (GIS), and cable installation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available PD detection methods (involving high voltage equipment) such as electrical detection, chemical detection, acoustic detection, and optical detectio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ach method have been explored and compared. The review suggests that optical detection techniques provide many advantages in the consideration of accuracy and suitability for the applications when compared to other techniq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 detection methods power transformer high voltage equipment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