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6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沽河极端气候指数特征及其对地下水的影响
1
作者 李苏娜 周鹏鹏 +3 位作者 王广才 于晓曦 周光扬 冯衍扉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61,共12页
掌握极端气候变化特征是地下水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为了探究极端气候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以大沽河水源地为例,基于40余年的气象数据,选取14个代表性的极端气候指标,并采用线性趋势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研究... 掌握极端气候变化特征是地下水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为了探究极端气候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以大沽河水源地为例,基于40余年的气象数据,选取14个代表性的极端气候指标,并采用线性趋势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研究区气候变化的趋势性、突变性和周期性;基于极端气候指数和水文频率分析筛选了研究区代表性的极端气候年份,运用水均衡分析方法估算了极端气候年份条件下地下水平衡;并通过相关性和周期性分析评估了极端气候指数对地下水水位埋深的影响。结果表明:(1)1979-2021年,研究区内表征高温与降水的极端气候指数呈上升趋势,表征低温的极端气候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极端丰水年代表性年份为2007年和2020年,极端枯水年代表性年份为1981年和1986年。(2)极端气候指数在20世纪90年代与21世纪初期发生突变,之后高温趋势更加显著。(3)极端降水指数第一周期对应的平均周期为11~16 a,极端气温指数第一主周期对应的平均周期主要有3个变化范围分别为20~24 a、12~14 a、5~6 a。(4)极端降水指数抑制地下水水位埋深的增加,极端降水量(R95p)和普通日降水强度(SDII)是影响大沽河水源地地下水水位埋深的主要降水指数;水位埋深的第一主周期对应的周期分别为13~15 a,与极端降水指数周期特征基本一致,意味着水位埋深受极端降水指数的影响较显著。(5)在极端丰水年(2007年),地下水总补给量约为319.4mm,总排泄量约为204.8 mm,均衡差约为114.6 mm;在极端枯水年(1981年),地下水总补给量约为104.2 mm,总排泄量约为141.1 mm,均衡差约为-36.9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气候指数 极端气候年份 趋势性 突变性 周期性 地下水资源
下载PDF
1960─2020年陕北极端气候指数变化规律的研究
2
作者 薛斯文 周旗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147-156,共10页
利用9个气象站点的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以及降水量等气象数据,采用RClimDex模型和ArcGIS技术,对陕北地区1960─2020年13个极端气候指数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960─2020年期间,陕北地区的极端降... 利用9个气象站点的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以及降水量等气象数据,采用RClimDex模型和ArcGIS技术,对陕北地区1960─2020年13个极端气候指数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960─2020年期间,陕北地区的极端降水强度在减弱,降水总量在增加,湿润程度在增强,极端降水的突变显著;月极端最低气温呈上升趋势,霜冻日数和冷昼日数下降显著,暖夜日数有微弱上升;连续干旱日数、极强降水量和年总降水量呈现北高、南低的变化趋势;大雨日数、日最大降水量均大致呈西高、东低的变化趋势;霜冻日数呈东北高、西南低的变化趋势,而冷昼日数呈东高、西低的变化趋势;极端降水量、极端降水日数与经度、海拔和年平均气温有关,而极端气温日数受经纬度、海拔和年总降水量的影响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地区 极端气候指数 变化规律 影响因素 突变检验
下载PDF
1959—2015年云南省极端气候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3
作者 朱展鹏 李忠木 《大理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52-60,共9页
随着温室气体浓度升高,极端气候事件问题愈发突出。高原和山地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和脆弱区域。基于云南省116个气象站点逐日气温和降水序列资料,采用Mann-Kendall检验和Sen斜率估计分析1959—2015年云南省极端气候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结... 随着温室气体浓度升高,极端气候事件问题愈发突出。高原和山地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和脆弱区域。基于云南省116个气象站点逐日气温和降水序列资料,采用Mann-Kendall检验和Sen斜率估计分析1959—2015年云南省极端气候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9个极端气温指数均呈显著变化,极端暖指数显著上升,极端冷指数显著下降。滇西北及滇中地区霜日日数(FD)下降速率显著高于其他地区;红河州中部和普洱市西部多个极端气温指数变化速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8个极端降水指数中仅连续湿日数(CWD)通过0.05显著性检验,其余指数变化均不显著。年总降水量减少,强降水量(R95pTOT)和极强降水量(R99pTOT)增加,降水更加趋向集中爆发。在空间变化上一致性较低,多数站点没有明显趋势。红河州中部、普洱市西部和德宏州西南部多个极端降水指数显著下降,这些地区干旱趋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气候指数 时空变化特征 云南省
下载PDF
1984-2019年广西地区极端气候指数时空变化
4
作者 招惠敏 张亚丽 +2 位作者 童凯 王升 梁玉莲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54-164,共11页
利用RClim Dex模型对广西地区18个气象站点1984-2019年日最高、日最低温度,以及降水时间序列数据计算广西地区的极端气候指数,趋势分析法、M-K突变检验法和反距离加权插值法(IDW)定量研究广西地区极端气候指数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显... 利用RClim Dex模型对广西地区18个气象站点1984-2019年日最高、日最低温度,以及降水时间序列数据计算广西地区的极端气候指数,趋势分析法、M-K突变检验法和反距离加权插值法(IDW)定量研究广西地区极端气候指数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广西地区极端气温指数年际变化总体上呈现高温类指数TXx,TNn,TNx,TX_(90),TN_(90),WSDI,TR,SU上升趋势,低温类指数TXn,TN 10,TX 10,CSDI,GSL,DTR下降趋势。1987-2009年突变频率具有随机性,2009年之后频率频率高,日最低气温最大值TNx、昼暖日数TX_(90)、暖夜日数TN_(90)以及热夜日数TR没有发生突变。空间格局总体上变化趋势为东部向西部递减,与之相对指数相反。极端降水指数指数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PRCPTOT、SDII、CWD、Rx1day、Rx5day、R_(95)、R_(99)、R_(10) mm、R_(20) mm、R_(25) mm呈上升趋势,仅连续无雨日数CDD呈下降趋势,数突变年份主要集中在1991和2001年,其余年份突变较为随机;空间格局总体上为西部降水量下降,干旱程度比东部高,东部降水量呈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地区 极端气候指数 趋势分析法 时空变化 空间格局
下载PDF
1991—2020年甘南州主要极端气候指数变化趋势
5
作者 魏玮 孟宪德 +3 位作者 韩步龙 贺海燕 杨德锋 杨扬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6期101-103,共3页
利用1991—2020年甘南藏族自治州8个国家级气象站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计算极端气候指数,并运用趋势分析法、Morlet复小波分析法对相关指数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甘南州7个极端气温指数中,暖昼等暖指数呈上升趋势,冷夜等冷指... 利用1991—2020年甘南藏族自治州8个国家级气象站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计算极端气候指数,并运用趋势分析法、Morlet复小波分析法对相关指数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甘南州7个极端气温指数中,暖昼等暖指数呈上升趋势,冷夜等冷指数趋于下降,且冷夜下降趋势比暖昼上升趋势更显著,3个降水指数均呈增加趋势,说明甘南州有明显的变湿、变暖倾向,且极端降水事件频次增加。极端气温指数大多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出现突变。极端降水指数周期特征明显,存在着10年和6年附近的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藏族自治州 极端气候指数 变化趋势
下载PDF
热气候指数在人体舒适度预报中的适用性 被引量:31
6
作者 郑有飞 尹继福 +1 位作者 吴荣军 叶殿秀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09-715,共7页
为进一步提高夏季舒适度预报质量,该文根据国际生物气象研究学会制定的体感指标计算软件和国内现行指标的计算方法,引进并修正了热气候指数(UTCI),根据对2009年8月21—25日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5名军训大学生开展的问卷调查资料,对比验... 为进一步提高夏季舒适度预报质量,该文根据国际生物气象研究学会制定的体感指标计算软件和国内现行指标的计算方法,引进并修正了热气候指数(UTCI),根据对2009年8月21—25日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5名军训大学生开展的问卷调查资料,对比验证了国内外多种指标,结果表明:国内指标基本能够表征人体热感觉,但仍需进一步完善;热气候指数较其他体感指标能更好地表达人体实际热舒适度,结合天气数值预报结果和SolAlt模型预报的太阳辐射,非常适宜作为南京市人体舒适度的预报指标。热气候指数的建立,提高了南京市的公共气象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指数 气象参数 指标 问卷调查
下载PDF
武汉市10个主要极端天气气候指数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21
7
作者 陈正洪 向华 高荣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10年第1期22-28,共7页
根据武汉市1951—2007年逐日气温、降水量计算分析了10个极端天气气候指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4个气温指数中,年及四季高、低温阈值均为上升趋势,并造成最长热浪天数的延长和霜冻日数的减少;低温阈值升速明显快于高温阈值,高温阈值... 根据武汉市1951—2007年逐日气温、降水量计算分析了10个极端天气气候指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4个气温指数中,年及四季高、低温阈值均为上升趋势,并造成最长热浪天数的延长和霜冻日数的减少;低温阈值升速明显快于高温阈值,高温阈值仅在春季变化显著,最长热浪天数仅在冬季变化显著;低温阈值则为极显著上升趋势,尤其是年和冬季,造成"热春"、"暖冬"频繁;暖夜、闷热、傍晚至夜间的强对流等显著增多,暖日、高温热浪增加,霜冻日大幅减少。2)6个极端降水指数以增趋势为主,其中强降水阈值、比例、日数以及最大5日降水量在冬季增趋势最明显,仅夏季强降水阈值、比例略有减小,冬季日降水强度的增大趋势、夏季持续干期的缩短趋势显著性水平分别可达0.1、0.01。3)一些气温指数在1980—1990年代发生突变,而降水指数未现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市 气温 降水 极端天气气候指数 趋势变化
下载PDF
河南省人体舒适度气候指数分析 被引量:37
8
作者 李树岩 马志红 许蓬蓬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7年第4期49-53,共5页
以河南省24个站点1961 2005年近50 a气象资料为基础,利用人体舒适度气候指数评价模型,计算获得各点舒适度气候指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河南省人体舒适度的年变化特征和各季节空间分布规律、不同季节人体舒适度年际变化与温度变化的相关... 以河南省24个站点1961 2005年近50 a气象资料为基础,利用人体舒适度气候指数评价模型,计算获得各点舒适度气候指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河南省人体舒适度的年变化特征和各季节空间分布规律、不同季节人体舒适度年际变化与温度变化的相关性、人体舒适度指数距平值的年际变化,以及不同地区体感"舒适"天数的年际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指数 人体舒适度 地域分布 年际变化
下载PDF
农业气候指数保险的国际实践及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27
9
作者 张宪强 潘勇辉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8-63,共6页
农业气候指数保险是农业保险的一个创新产品,它与政策性农业保险具有相互补充的关系。农业气候指数保险的国际发展历程和运行机制的实践,包括现有农业气候指数保险的模式和市场结构及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关系,显示了现有农业气候指数保... 农业气候指数保险是农业保险的一个创新产品,它与政策性农业保险具有相互补充的关系。农业气候指数保险的国际发展历程和运行机制的实践,包括现有农业气候指数保险的模式和市场结构及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关系,显示了现有农业气候指数保险运行机制的利弊、农业气候指数保险与现有政策性农业保险相互补充并使政策性农业保险走向"市场化"。中国在发展农业气候指数保险过程中要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农业气候指数保险发展现状,从政策、法律、资金和人才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气候指数 保险 国际实践
下载PDF
一种干湿气候指数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14
10
作者 黄露菁 郑德娟 陈创买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5-19,共5页
在科塔哥干燥指数的基础上,采纳了柯本在夏季多雨地区,草原气候(干)与林木气候(湿)界际的地区标准,结合广东地区气候特征,通过实际气候资料检验和修正,提出了一种适用广东及其邻近地区的干湿气候指数计算公式。经过用广东省各... 在科塔哥干燥指数的基础上,采纳了柯本在夏季多雨地区,草原气候(干)与林木气候(湿)界际的地区标准,结合广东地区气候特征,通过实际气候资料检验和修正,提出了一种适用广东及其邻近地区的干湿气候指数计算公式。经过用广东省各地实际资料作年内的和冬、夏半年的,以及任意年、月的干湿指数的实际计算和分析,发现该指数能较清楚地反映广东干湿气候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指数 干燥指数 气候变化 湿度指数 计算法
下载PDF
全球气候指数与天山地区气温变化遥相关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友存 侯兰功 +3 位作者 焦克勤 韩添丁 李元寿 叶柏生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79-689,共11页
依据天山地区40个气象站点的实测气温资料和同期的全球气候指数,运用线性倾向估计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近63年来天山地区气温变化特征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初步得到以下结论:天山地区平均升温幅度为0.306℃/10a;南亚季风季风指数... 依据天山地区40个气象站点的实测气温资料和同期的全球气候指数,运用线性倾向估计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近63年来天山地区气温变化特征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初步得到以下结论:天山地区平均升温幅度为0.306℃/10a;南亚季风季风指数(SASMI)是影响天山地区气温变化的主要气候指数,春季SASMI与四季的气温均呈现正相关;夏季SASMI与春季气温呈现负相关,而与夏季气温呈现正、负两种相关;冬季SASMI与夏、秋、冬季气温均呈现正相关,说明春、冬SASMI对四季的升温均有一定影响。太平洋10年涛动(PDO)是影响天山气温变化的另一较为主要气候指数,夏季PDO与夏季气温呈现负相关,与冬季气温呈现正相关;秋季PDO与夏秋季气温均呈现负相关。夏季北大西洋涛动NAO与春季气温呈现负相关,与夏季气温呈现正负两种相关;夏冬季太平洋北美涛动(PNAO)与冬季气温呈现正相关,秋季印度洋偶极子(IOD)与春季气温呈现正相关。此外,上述气候指数对气温变化的影响,在空间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候指数 气温 天山
下载PDF
1951—2009年天津市主要极端气候指数变化趋势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杨艳娟 任雨 郭军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年第5期21-26,共6页
利用1951—2009年天津市逐日气温和降水量资料,计算了极端气候指数,并研讨了其中11个主要指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天津市暖日、冷夜具有基本相反的变化趋势,暖日显著增加,冷夜显著减少,且冷夜的变化幅度远大于暖日。持续暖期、霜日呈... 利用1951—2009年天津市逐日气温和降水量资料,计算了极端气候指数,并研讨了其中11个主要指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天津市暖日、冷夜具有基本相反的变化趋势,暖日显著增加,冷夜显著减少,且冷夜的变化幅度远大于暖日。持续暖期、霜日呈显著增加趋势,持续冷期呈显著减少趋势。降水指数中连续干日呈增加趋势,最大连续5 d降水量、日降水强度、强降水率和极强降水率及连续湿日均呈减少趋势,表明天津市干旱化倾向明显。与气温有关的极端指数大多在1993年前后出现突变,周期特征不明显。与降水有关的极端指数未现突变,但周期特征明显,大多出现10 a和4 a的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市 极端气候指数 变化趋势
下载PDF
考虑多种气候指数的淮河流域气象干旱预测 被引量:6
13
作者 纪昌明 马皓宇 +1 位作者 彭杨 李宁宁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21,共6页
干旱是一种形成机制复杂的自然灾害,其对人类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促使干旱预测技术的发展。为提高淮河流域的干旱预报水平,通过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监测干旱状态,利用Regular vine(R-vine)Copula模型建立多维变量联合分布,将厄尔... 干旱是一种形成机制复杂的自然灾害,其对人类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促使干旱预测技术的发展。为提高淮河流域的干旱预报水平,通过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监测干旱状态,利用Regular vine(R-vine)Copula模型建立多维变量联合分布,将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中部型ENSO(ENSO Modoki)、北大西洋涛动(NAO)、印度洋偶极子(IOD)和北极涛动(AO)作为预报因子以提高基于SPEI的干旱等级转移的预报精度。分析结果表明R-vine Copula在评价气候指数对转移概率的影响上表现良好,且多维指数较单维指数更能提升预报精度,这与区域气象干旱同时受多种气候因子调节的事实相一致。为多维气候指数影响下干旱转移行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干旱 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 淮河流域 藤Copula 气候指数
下载PDF
1960-2012年青藏高原极端气候指数数据集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玉科 高琪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17年第2期70-78,共9页
青藏高原作为高海拔生态环境脆弱区域,其气候变化及发展趋势一直是学界的研究热点,极端气候事件分析是其中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本文基于99个气象观测站1960~2012年的日值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和降水观测资料(日降水),经过数据... 青藏高原作为高海拔生态环境脆弱区域,其气候变化及发展趋势一直是学界的研究热点,极端气候事件分析是其中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本文基于99个气象观测站1960~2012年的日值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和降水观测资料(日降水),经过数据质量控制和异常值剔除,利用R语言中的RClimDex包计算得到每年典型的15项极端气温指数和8项极端降水指数,其中包括10项绝对值指数和13项阈值指数(百分比和观测量阈值)。本数据集可以作为在全球气候变化下青藏高原地区极端天气事件发生频率和趋势探测分析的材料,也可以作为基础数据来探索极端天气事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极端气候指数 气候变化 气象站点
下载PDF
黑龙江省人体舒适度气候指数初步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亚滨 王晓明 李重操 《黑龙江气象》 2009年第2期22-24,共3页
以黑龙江省1971~2007年37 a气象要素资料为基础,利用哈尔滨市人体舒适度气候等级评价标准进行扩展,计算黑龙江省各台站舒适度气候指数。在此基础上,分析黑龙江省人体舒适度的年变化特征和各季节空间分布规律,人体舒适度指数距平值的年... 以黑龙江省1971~2007年37 a气象要素资料为基础,利用哈尔滨市人体舒适度气候等级评价标准进行扩展,计算黑龙江省各台站舒适度气候指数。在此基础上,分析黑龙江省人体舒适度的年变化特征和各季节空间分布规律,人体舒适度指数距平值的年际变化,以及不同地区舒适度天数的年际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指数 人体舒适度 地域分布 年际变化
下载PDF
青海省旅游气候指数分析及适宜旅游季节初步划分 被引量:4
16
作者 罗生洲 《青海科技》 2011年第3期61-64,共4页
本文利用省会西宁及各州府所在地气象台(站)1971~2000年的月平均气温、月平均相对湿度和月平均风速等资料,依据相关计算式,计算出青海省主要旅游景点舒适度指数、寒冷指数、风效指数,并用相关指标加以评判,得出青海主要旅游地区的最佳... 本文利用省会西宁及各州府所在地气象台(站)1971~2000年的月平均气温、月平均相对湿度和月平均风速等资料,依据相关计算式,计算出青海省主要旅游景点舒适度指数、寒冷指数、风效指数,并用相关指标加以评判,得出青海主要旅游地区的最佳旅游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宜旅游季节 气候指数 划分 青海省
下载PDF
基于SPEI和SPI指数的太原多尺度干旱特征与气候指数的关系 被引量:43
17
作者 张岳军 郝智文 +4 位作者 王雁 李明明 陈二萍 李芬 张永瑞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18-1424,共7页
干旱是太原地区发生最频繁的自然灾害之一,出现的次数多、持续的时间长,对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出现得越发频繁,太原干旱发生的频率和危害程度均呈上升趋势.基于1951-2012年月平均降水和... 干旱是太原地区发生最频繁的自然灾害之一,出现的次数多、持续的时间长,对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出现得越发频繁,太原干旱发生的频率和危害程度均呈上升趋势.基于1951-2012年月平均降水和气温资料,引入新的干旱指标: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应用SPEI和SPI(标准化降水指数,简称:SPI)定量描述太原地区的62年来的干湿状况;基于月尺度SPEI和SPI指数,对太原月季尺度干旱变化做了分析,并利用交叉小波变换(XWT)探讨了干旱与大尺度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基于降水和蒸散的SPEI可以更灵活地反映月季干旱变化特征;交叉小波变换分析表明,太原地区的干旱与4个大尺度因子都具有6-12 a年代际主共振周期,在1980s都存在较好的相关性.SPEI和SPI与NAO通过显著性检验的6-12 a共振周期主要表在1985-2000年,序列在此频段上表现出一定的正位相共振关系;SPEI和SPI与WP在1955-1960年和1990-2000年分别表现出2-3 a和4-8 a显著的共振周期,存在明显的滞后相关,在1970-1990年具有10-16 a正位相显著共振关系.SPEI与PDO在1986-2000年之间存在4-6、8-14 a两个显著的共振周期,各自表现出负、正位相共振关系,在1955-1960年存在2-3 a共振周期,在此频段上SPEI显著滞后于PDO.与SPEI相比,SPI与PDO的相关性较弱,仅在1955-1960、1986-2000年出现了弱的共振关系.SPEI和SPI与PNA在1983-1995年表现出4-7 a的显著共振关系,反映了SPEI和SPI显著滞后于P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I SPI 多尺度 干旱 气候指数
下载PDF
山东省极端气候指数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玄 唐培军 +3 位作者 吴同帅 冯忠伦 刁艳芳 王刚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0-50,共11页
为探究山东省极端气候指数的时空变化与特征,选取山东省1979—2020年95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温和降水量实测数据,采用Mann-Kendall(M-K)检验方法和Sen斜率估计法计算时间变化特征,及Inverse Distance Weight(IDW)反距离权重法探究空间变... 为探究山东省极端气候指数的时空变化与特征,选取山东省1979—2020年95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温和降水量实测数据,采用Mann-Kendall(M-K)检验方法和Sen斜率估计法计算时间变化特征,及Inverse Distance Weight(IDW)反距离权重法探究空间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山东省境内低温极端气温指数(TN10p和FD0)呈下降趋势,下降速率分别为0.0048和6.42 d/(10 a),高温极端气温指数(TX90p、TXx和SU25)呈上升趋势,上升速率分别为4.06 d/(10 a)、0.32℃/(10 a)和2.31 d/(10 a);其内陆区域和沿海区域极端气温指数表现出了与山东省整体较好的一致性,空间趋势不明显。(2)极端降水指数均呈上升趋势,沿海区域多大于内陆区域。降水强度指数(R95p、R99p和RX5day)呈显著增加趋势,增加速率分别为22.16、10.83和10.55 mm/(10 a),空间分布上,高值区域多分布在东部沿海区域和南部部分区域,可能会增加洪涝灾害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气温 极端降水 极端气候指数 时空变化
下载PDF
热气候指数评价中国南方城市夏季舒适度 被引量:29
19
作者 唐进时 申双和 +1 位作者 华荣强 李萌 《气象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69-774,共6页
利用南方14个城市1981—2013年6—9月的逐日气象资料,根据生物环境特点,制定了基于通用热气候指数的新评价方法,对中国南方城市夏季舒适度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南方城市的高温不舒适天数近33 a来以3.4 d/10a的速度增加,并有5 a... 利用南方14个城市1981—2013年6—9月的逐日气象资料,根据生物环境特点,制定了基于通用热气候指数的新评价方法,对中国南方城市夏季舒适度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南方城市的高温不舒适天数近33 a来以3.4 d/10a的速度增加,并有5 a震荡周期。舒适度排名显示,体感温度最高的4个城市分别为重庆、福州、南昌和长沙,杭州与重庆的体感舒适度下降速率较快。对比高温不舒适天数和高温日数发现,两者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证明了高温不舒适度与气温关系的密切性。同时,由于热气候指标计算要素的多重考虑,结果与高温日数存在一些差异,但其更具有一定参考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指数 高温日数 体感温度 人体舒适度 夏季
下载PDF
2011-2050年贵州省极端气候指数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8
20
作者 韩会庆 张娇艳 +1 位作者 苏志华 陆艺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41-346,共6页
为探究未来贵州省极端气候变化发生趋势与空间格局,在利用中国天气发生器NCC/GU-WG Version 2.0模型对2011—2050年逐日降水量、日最高温和日最低温进行预测的基础上,运用ArcGIS软件和变化趋势分析法,分析了贵州省2011—2050年极端气候... 为探究未来贵州省极端气候变化发生趋势与空间格局,在利用中国天气发生器NCC/GU-WG Version 2.0模型对2011—2050年逐日降水量、日最高温和日最低温进行预测的基础上,运用ArcGIS软件和变化趋势分析法,分析了贵州省2011—2050年极端气候指数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40年间,日最高温气温(TXx)、日最低气温(TNn)、暖日指数(TX90p)和持续暖期(WSDI)每10a分别增加0.1℃,0.03℃,0.23d和0.4d;冷日指数(TX10p)和持续冷期(CSDI)每10a分别下降0.1d和0.26d。最大日降水量(RX1day)、5日最大降水量(R5D)、强降水量(R95T)、日降水量强度(SDⅡ)和连续湿日(CDD)每10a分别增加1.02mm,1.31mm,5.63mm,0.01mm/d和0.05d,连续干日(CWD)每10a下降0.11d。极端气候指数及其变化趋势的空间格局异质性突出。气候变暖和地形是影响贵州省极端气候指数变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气候指数 空间格局 变化趋势 贵州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