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气漏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闵凡红 相加军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34期53-55,共3页
目的分析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气漏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气胸吸收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临沂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8例新生儿气漏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24例。... 目的分析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气漏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气胸吸收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临沂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8例新生儿气漏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24例。参照组实施无创常频通气治疗,研究组开展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比较2组救治时间、呼吸力学指标水平、肺功能指标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患儿呼吸机治疗时间、气胸吸收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治疗24 h后,研究组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_(2))、氧分压/吸入氧浓度(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fraction of inspiration O_(2),PaO_(2)/FiO_(2))、动脉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aO_(2))值高于参照组,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_(2))、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呼吸指数(respiratory index,RI)值低于参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值高于参照组,肺动脉压力(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PAP)值较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气漏综合征可缩短患儿救治时间及气胸吸收时间,并有效改善其呼吸功能及肺功能指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高频振荡通 新生儿气漏综合征 胸吸收时间
下载PDF
新生儿气漏的临床及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13
2
作者 孙静涛 段丽 +3 位作者 李素荣 杜建民 朱会玲 高大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61-863,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气漏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其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新生儿气漏的临床特点、X线和CT表现。结果呼吸困难、青紫是新生儿气漏的主要临床症状;间质性肺气肿、气胸和纵隔积气最多见且常合并存在。结论新生儿气漏的临... 目的探讨新生儿气漏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其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新生儿气漏的临床特点、X线和CT表现。结果呼吸困难、青紫是新生儿气漏的主要临床症状;间质性肺气肿、气胸和纵隔积气最多见且常合并存在。结论新生儿气漏的临床具有一定特点,X线是诊断新生儿气漏的主要手段,CT能进一步明确气漏的部位、范围及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气漏 X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合并肺气漏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芦惠 王禹 +1 位作者 薛辛东 魏克伦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87-288,共2页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HMD)合并肺气漏的相关因素。方法 分析该院NICU 1991年 3月至 1999年 7月 5例患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早产儿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发生肺气漏的危险因素、时间及转归情况。结果  5例早产儿在机械通气后 0 .5~ 3...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HMD)合并肺气漏的相关因素。方法 分析该院NICU 1991年 3月至 1999年 7月 5例患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早产儿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发生肺气漏的危险因素、时间及转归情况。结果  5例早产儿在机械通气后 0 .5~ 32h(平均 19h)、即生后 17.5~ 37.5h(平均 2 7h)发生气漏。床头胸部X线正位片示右侧气胸 3例 ,左侧 1例 ,双侧 1例 ;伴肺间质气肿 4例 ,纵隔气肿 2例 ;一种气漏 1例 ,两种或两种以上气漏 4例。两例在气漏发生后急检动脉血气 ,均为Ⅱ型呼吸衰竭。 3例经积极抢救无效死亡 ,另 2例在气漏发生后放弃治疗 ,撤离呼吸机后亦很快死亡。结论 HMD合并肺气漏可使病情突然恶化 ,是新生儿阶段危及生命的疾病之一。因此预防其发生、及早诊断、合理治疗是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透明膜病 气漏 新生儿 并发症
下载PDF
新生儿气漏53例 被引量:4
4
作者 沈健 洪文澜 郑季彦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期50-51,共2页
本文对53例新生儿气漏进行临床资料及X线胸片诊断分析,结果提示气漏中以气胸最多见,间质性肺气肿其次,纵隔气肿半数合并气胸。1种气漏者占61.7%,2种或2种以上多发性气漏者占38.3%。认为X线多个体位摄片确定了对气... 本文对53例新生儿气漏进行临床资料及X线胸片诊断分析,结果提示气漏中以气胸最多见,间质性肺气肿其次,纵隔气肿半数合并气胸。1种气漏者占61.7%,2种或2种以上多发性气漏者占38.3%。认为X线多个体位摄片确定了对气漏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气漏 诊断 X线
下载PDF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27例新生儿气漏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王薇 赵倩 +1 位作者 何琛 陈姝姝 《贵州医药》 CAS 2014年第5期431-432,共2页
新生儿气漏综合征(air leak syndrome )包括间质性肺气肿(PIE )、纵膈气肿、心包积气、皮下气肿血管内积气及气腹、气胸。其发病急、病情进展快,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生命,是N IC U 的常见病。高频振荡通气(high-frequency oscilat... 新生儿气漏综合征(air leak syndrome )包括间质性肺气肿(PIE )、纵膈气肿、心包积气、皮下气肿血管内积气及气腹、气胸。其发病急、病情进展快,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生命,是N IC U 的常见病。高频振荡通气(high-frequency oscilation ventilation , HFOV)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机械通气方式,作为一种肺保护策略,其优点为高频率、小潮气量、低气道压、机械死腔小,不增加气压伤的前提下提高氧合,治疗新生儿气漏综合征效果明显。我科 N IC U 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应用HFOV治疗27例气漏综合征患儿,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振荡通治疗 气漏综合征 疗效观察 新生儿 间质性肺 心包积 HFOV 肺保护策略
下载PDF
新生儿气漏的预防及治疗 被引量:1
6
作者 徐天鹤 沈犁 邓春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74-274,共1页
关键词 气漏 新生儿 预防 治疗 纵隔
下载PDF
新生儿气漏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粉 马春英 王晓冰 《中外医学研究》 2010年第18期5-6,共2页
目的探讨围产新生儿气漏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2003年1月~2008年5月新生儿气漏30例,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随机选择对照病例60例,应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气漏足月儿较早产儿发病率高(χ^2=4.9,P〈0.05);单因... 目的探讨围产新生儿气漏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2003年1月~2008年5月新生儿气漏30例,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随机选择对照病例60例,应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气漏足月儿较早产儿发病率高(χ^2=4.9,P〈0.05);单因素及多元回归分析转诊、无产兆剖宫产、肺部疾病、nCPAP及机械通气均为危险因素。结论足月儿避免非病理因素的无产兆剖宫产、高危产妇宫内转诊可降低气漏发病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气漏 危险因素 临床方案
下载PDF
新生儿机械通气并发肺气漏17例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娟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89-290,共2页
目的 探讨肺气漏发生的相关因素并提出防治要点。方法 对机械通气并发肺气漏的 17例新生儿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并发肺气漏的 17例新生儿初调参数平均PIP(2 .73± 0 .46 )kPa,平均MAP(1.41± 0 .36 )kPa ,其中 2例并发严重肺... 目的 探讨肺气漏发生的相关因素并提出防治要点。方法 对机械通气并发肺气漏的 17例新生儿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并发肺气漏的 17例新生儿初调参数平均PIP(2 .73± 0 .46 )kPa,平均MAP(1.41± 0 .36 )kPa ,其中 2例并发严重肺气漏后改为高频振荡通气 (HFOV) ,肺气漏明显改善。结论 高压力是肺气漏发生的主要原因 ,高频通气可减少肺气漏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 气漏 新生儿 并发症
下载PDF
13例新生儿气漏的病因分析和治疗 被引量:3
9
作者 林小娟 张志功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12期18-19,23,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气漏的病因、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气漏患儿的临床资料,治疗使用中心静脉导管代替传统的穿刺针,一次性输液器延长管、灭菌输液瓶及中心负压吸引器组成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代替胸管和传统的吸引装置进行... 目的探讨新生儿气漏的病因、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气漏患儿的临床资料,治疗使用中心静脉导管代替传统的穿刺针,一次性输液器延长管、灭菌输液瓶及中心负压吸引器组成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代替胸管和传统的吸引装置进行闭式引流,呼吸机辅助呼吸。结果 13例气漏患儿中有7例患儿行胸腔闭式引流,中心静脉导管留置3~7d后,复查胸片,被压缩的肺组织基本复张。治愈10例,好转后放弃治疗1例,死亡2例,死亡率为15.4%。结论新生儿气漏死亡率较高,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导致新生儿气漏发生的常见原因。治疗气漏的一个重要方法是行胸腔闭式引流,笔者所在科室使用中心静脉导管代替传统的胸管行引流治疗的方法,具有方法简单、引流效果理想、不易造成后期发育畸形、价格低廉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气漏 胸腔闭式引流
下载PDF
高频震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气漏并呼吸衰竭的效果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斌 赵霞 《齐鲁医学杂志》 2009年第6期535-537,共3页
目的 探讨高频震荡通气(HFO)治疗新生儿气漏并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 重症气漏并呼吸衰竭新生儿38例,15例常频通气(CMV)治疗,23例高频震荡通气(HFO)治疗,观察HFO组治疗前后吸人氧浓度(Fi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 目的 探讨高频震荡通气(HFO)治疗新生儿气漏并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 重症气漏并呼吸衰竭新生儿38例,15例常频通气(CMV)治疗,23例高频震荡通气(HFO)治疗,观察HFO组治疗前后吸人氧浓度(Fi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氧合指数(OI)的变化及临床疗效,并与CMV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及医疗费用进行比较。结果 HFO组病情均于24h内明显改善,短时间内气漏消失,无1例行胸腔穿刺或闭式引流;FiO2、PaO2、PaCO2及O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68.872~362.767,q=5.451~36.262,P〈0.01);HFO组治疗后12、24h的FiO2及OI值与治疗1、2h时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意义(q=4.859~29.982,P〈0.01)。HFO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和医疗费用等优于CMV组,差异有显著意义(t=6.770~11.181,P〈0.01)。结论 HFO治疗新生儿严重气漏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显著,副作用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壁震荡通 气漏 呼吸功能不全 婴儿 新生
下载PDF
新生儿肺气漏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附22例报告) 被引量:4
11
作者 芦惠 安冬茹 +1 位作者 李军 魏克伦 《小儿急救医学》 2000年第3期144-145,共2页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肺气漏的危险因素及预后。 方法  通过对 2 2例新生儿肺气漏的临床资料、X线检查、治疗及转归进行分析。 结果  新生儿肺气漏以气胸居多 ,占 86 4%。 2 2例中自发性气胸仅 3例 ,占 13 6% ,多发生于有原发性肺疾病...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肺气漏的危险因素及预后。 方法  通过对 2 2例新生儿肺气漏的临床资料、X线检查、治疗及转归进行分析。 结果  新生儿肺气漏以气胸居多 ,占 86 4%。 2 2例中自发性气胸仅 3例 ,占 13 6% ,多发生于有原发性肺疾病的患儿 ,其中MAS 7例 ( 3 1 8% ) ,RDS 5例 ( 2 2 7% ) ,羊水吸入性肺炎 4例 ( 18 2 % ) ,宫内感染性肺炎、湿肺、先天性食道闭锁并食管气管漏各 1例。住院时间为 10h~ 19d ,平均 7 3d。 13例痊愈 ,4例死亡 ( 3例为RDS ,1例为MAS) ,5例因家长要求而放弃治疗。 结论  新生儿肺气漏临床较少见 ,一旦发生进展很快 ,重者危及生命 ,因此预防其发生、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是改善预后 ,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漏 新生儿 危险因素 预后
下载PDF
新生儿气漏的计算机X线摄影结果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叶晓蔚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6年第11期1193-1194,共2页
关键词 气漏 计算机X线摄影 新生儿
下载PDF
新生儿气漏55例临床分析
13
作者 张建丽 艾志刚 +2 位作者 李瑛瑜 杨国颖 侯桂军 《中国医刊》 CAS 2010年第9期67-68,共2页
目的分析患儿发病与分娩前后的相关情况,提出防治措施。方法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2月收治的55例新生儿气漏的临床情况,包括一般资料、围产期情况和临床表现。结果出生后24小时发生气漏的有37例,占67.3%,从气漏发生部位看,右侧多于左侧... 目的分析患儿发病与分娩前后的相关情况,提出防治措施。方法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2月收治的55例新生儿气漏的临床情况,包括一般资料、围产期情况和临床表现。结果出生后24小时发生气漏的有37例,占67.3%,从气漏发生部位看,右侧多于左侧,其中有6例发病前有机械通气史。分析的患儿中50例给予保守治疗,治愈或好转者47例,占94%。结论加强对剖宫产高危儿的观察及护理,对新生儿气漏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可利于新生儿存活且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产期新生儿 气漏 病因 防治
下载PDF
新生儿气漏的病因及防治(附42例报告)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春 陈赛珍 《宁波医学》 2000年第1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新生儿气漏 病因 防治 发病率
下载PDF
婴幼儿肺气漏的临床X线诊断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焕泽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05年第2期70-71,共2页
目的:评价婴幼儿肺气漏的X线诊断价值,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24例婴幼儿肺气漏的X线表现。结果:肺间质气肿8例,气胸8例,纵隔气肿10例,心包积气1例,气腹2例。结论:X线检查对婴幼儿肺气漏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它不仅有... 目的:评价婴幼儿肺气漏的X线诊断价值,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24例婴幼儿肺气漏的X线表现。结果:肺间质气肿8例,气胸8例,纵隔气肿10例,心包积气1例,气腹2例。结论:X线检查对婴幼儿肺气漏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它不仅有助于确定肺气漏的原发病因,对是否有肺部发育异常以及肺气漏的类型可以做出明确的诊断,并在指导临床的治疗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气漏 X线诊断 肺间质 纵隔
下载PDF
新生儿肺气漏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样平 泽仁措 +1 位作者 廖国芬 袁小又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22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气漏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选取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新生儿肺气漏23例,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征。结果:本组23例中,间质肺气肿11例,气胸15例,纵隔气肿14例,心包积气3例,皮下积气2例...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气漏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选取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新生儿肺气漏23例,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征。结果:本组23例中,间质肺气肿11例,气胸15例,纵隔气肿14例,心包积气3例,皮下积气2例,气腹1例。结论:新生儿肺气漏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及动态变化特点,可及时准确发现本病,对临床治疗及预后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气漏 影像学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肾病综合征并发气胸、椎管内气漏1例
17
作者 李眉 韦丹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980-981,共2页
1临床资料 患儿,女,2岁,全身水肿1月,发热、气促1d于2012年4月6日入院。患儿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水肿,初累及眼睑,渐波及颜面、全身,晨轻暮重,伴尿量减少(具体不详),偶伴有轻咳,单声咳,无痰,无发热,无呕吐、抽搐... 1临床资料 患儿,女,2岁,全身水肿1月,发热、气促1d于2012年4月6日入院。患儿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水肿,初累及眼睑,渐波及颜面、全身,晨轻暮重,伴尿量减少(具体不详),偶伴有轻咳,单声咳,无痰,无发热,无呕吐、抽搐、昏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椎管内气漏
下载PDF
新生儿肺气漏征群的临床影像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叶晓蔚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35期255-256,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气漏征群的X线胸片表现特征,提高X线诊断率,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生儿40例的肺气漏征群的X线胸片资料。结果:皮下气肿3例,肺间质气肿19例,纵隔积气6例、气胸12例。结论:X线胸片目前仍是诊断新生儿肺气...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气漏征群的X线胸片表现特征,提高X线诊断率,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生儿40例的肺气漏征群的X线胸片资料。结果:皮下气肿3例,肺间质气肿19例,纵隔积气6例、气胸12例。结论:X线胸片目前仍是诊断新生儿肺气漏征群的最快捷、最简单、最准确的手段,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气漏征群 X线分析
下载PDF
胎粪吸入并发肺气漏——附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苏鸿春 《交通医学》 1993年第2期156-157,共2页
肺气漏(Pulmonary air leaks)多由于呼吸道不全阻塞,使肺泡能力过大,并发肺泡或胸膜破裂,以至肺内空气外泄,产生肺间质气肿、纵隔气肿、心包积气、气胸等临床表现。本科1988年~1991年共收治胎粪吸入综合征107例,其中并发肺气漏12例(11... 肺气漏(Pulmonary air leaks)多由于呼吸道不全阻塞,使肺泡能力过大,并发肺泡或胸膜破裂,以至肺内空气外泄,产生肺间质气肿、纵隔气肿、心包积气、气胸等临床表现。本科1988年~1991年共收治胎粪吸入综合征107例,其中并发肺气漏12例(11%),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8例,女4例。于生后12小时内发病8例,生后22小时2例,30小时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粪吸入 并发症 气漏
下载PDF
围产期新生儿气漏45例临床分析
20
作者 刘勇 冯齐 杨海军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0年第1期79-79,84,共2页
本文分析了45 例新生儿气漏的临床情况,包括一般资料、围产期情况和临床表现。分析原因:生后24 小时发生的37 例,占82-4 % ,从气胸发生部位,右侧多于左侧,有16 例发病前有机械通气史。40 例给予保守治疗,治愈或... 本文分析了45 例新生儿气漏的临床情况,包括一般资料、围产期情况和临床表现。分析原因:生后24 小时发生的37 例,占82-4 % ,从气胸发生部位,右侧多于左侧,有16 例发病前有机械通气史。40 例给予保守治疗,治愈或好转者32例,占71-1 % 。死亡者7 例。文中分析讨论了患儿发病与分娩前后的有关情况,提出了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产期 新生儿 气漏 病因 防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