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临界萃取中药白芷的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22
1
作者 弥宏 曲莉莉 +3 位作者 任玉林 邢俊鹏 刘志强 贾益群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6-370,共5页
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对传统中药白芷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提取研究,利用气相质谱联机技术,对其中的55种化学成分进行了鉴定,并测定了相对含量。与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白芷挥发油进行了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法所... 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对传统中药白芷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提取研究,利用气相质谱联机技术,对其中的55种化学成分进行了鉴定,并测定了相对含量。与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白芷挥发油进行了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法所得的产物,能保留药材白芷的所有有效成分,可以入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芷 化学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传统中药 挥发油 保留 有效成分 超临界萃取 水蒸蒸馏法 分离提取
下载PDF
大豆分离蛋白风味物质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黄友如 裘爱泳 +1 位作者 华欲飞 王自东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9-391,共3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了两种大豆分离蛋白的风味成分。在未经乙醇处理的样品中共检测到己醛等14种风味物质,而经乙醇处理的样品仅检测到5种风味物质;豆粕经乙醇处理后制备的大豆分离蛋白,主要异味成分之一—...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了两种大豆分离蛋白的风味成分。在未经乙醇处理的样品中共检测到己醛等14种风味物质,而经乙醇处理的样品仅检测到5种风味物质;豆粕经乙醇处理后制备的大豆分离蛋白,主要异味成分之一——1辛烯3醇未被检测到;且己醛、乙酸乙酯、1己醇、辛酸乙酯及苯甲醛等5种风味成分的含量明显减少,不及对照样品的10%。证明经乙醇处理后的大豆分离蛋白,其风味已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风味物 乙醇处理 风味成分 己醛 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 样品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辛酸 谱联用
下载PDF
同时蒸馏萃取三七花挥发油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吕晴 秦军 +1 位作者 章平 陈树琳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4-287,共4页
目的:测定中药三七花中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自制的同时蒸馏萃取装置提取(水蒸气蒸馏,乙醚萃取)云南文山三七花的挥发油成分,然后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定量。分析条件:HP-5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mm×... 目的:测定中药三七花中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自制的同时蒸馏萃取装置提取(水蒸气蒸馏,乙醚萃取)云南文山三七花的挥发油成分,然后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定量。分析条件:HP-5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 μm),程序升温50—250℃,分流进样,分流比50:1,进样温度250℃,MS检测器。结果:挥发油中共分离出91个成分,鉴定了其中53个化合物,主要为萜烯类及其含氧衍生物(71.15%)。含量较高的是匙叶桉油烯醇(12.19%)、α-古芸烯(6.73%)、双环吉马烯(6.57%)、吉马烯-D(5.26%)、双环榄香烯(3.55%)。结论:本方法提取和测定挥发油高效、适用、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油成分 三七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桉油 榄香烯 中药 含氧 烯醇 萜烯
下载PDF
两种方法提取芦荟花中挥发性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27
4
作者 侯冬岩 回瑞华 +1 位作者 朱永强 刘晓媛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56-459,共4页
用蒸馏 -萃取法和同时蒸馏 -萃取法提取库拉索芦荟花的挥发性物质 ,测得用两种方法提取的芦荟花挥发油含量分别为 0 .85 %和 2 .81 %。用气相色谱 -质谱 ( GC/MS)法从芦荟花挥发油中分别分离并确定出 1 9种和 1 1种化学成分 ,分别占芦... 用蒸馏 -萃取法和同时蒸馏 -萃取法提取库拉索芦荟花的挥发性物质 ,测得用两种方法提取的芦荟花挥发油含量分别为 0 .85 %和 2 .81 %。用气相色谱 -质谱 ( GC/MS)法从芦荟花挥发油中分别分离并确定出 1 9种和 1 1种化学成分 ,分别占芦荟花挥发油总检出量的 99.1 4%和 96.70 %。用峰面积归一化法通过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 ,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 芦荟花 挥发性化学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蒸馏-萃取法 库拉索芦荟 药理
下载PDF
金叶含笑中芳香精油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钟瑞敏 张振明 +2 位作者 曾庆孝 王羽梅 马玲 《植物生理学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05-508,共4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分别分析了水蒸气同步蒸馏法提取的南岭国家保护区内野生金叶含笑叶中的冷凝管顶部逸出的易挥发性主要组分和精油主体中的主要成分。鲜叶中精油含量达到0.56%(V/W),其易挥发的主要组分有15种,精油主体中相...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分别分析了水蒸气同步蒸馏法提取的南岭国家保护区内野生金叶含笑叶中的冷凝管顶部逸出的易挥发性主要组分和精油主体中的主要成分。鲜叶中精油含量达到0.56%(V/W),其易挥发的主要组分有15种,精油主体中相对含量≥0.10%的主要组分有40种,精油中含量最大的组分是桉叶油醇和桉叶油-4(15),7-二烯-1-β-醇,相对含量分别达到49.70%和13.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叶含笑 芳香精油 联用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精油成分 主要组分 芳香 易挥发性 精油含量 相对含量
下载PDF
仙鹤草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雅文 黄兰芳 +6 位作者 梁晟 郭紫明 戴云辉 吴名剑 钟科军 郭方遒 梁逸曾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02-506,共5页
据化学计量学分辨方法,提出一个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定性定量分析仙鹤草中挥发油成分的方法。对重叠色谱峰采用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进行分辨,从而获得每一组分的纯色谱和质谱,对每一组分纯质谱在NIST质谱库进行相似性检索并进行... 据化学计量学分辨方法,提出一个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定性定量分析仙鹤草中挥发油成分的方法。对重叠色谱峰采用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进行分辨,从而获得每一组分的纯色谱和质谱,对每一组分纯质谱在NIST质谱库进行相似性检索并进行定性分析,用总体积积分法进行定量分析。从仙鹤草挥发油样品中共分离出56个色谱峰,鉴定出其中50个组分,占挥发油总含量的90.53%,其主要组分为醇和单萜类化合物,分别占总化合物的50.58%和18.34%。采用该方法可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仙鹤草的药用价值提供有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计量学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仙鹤草 挥发油
下载PDF
海南黑胡椒果挥发性成分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侯冬岩 回瑞华 +3 位作者 李铁纯 杨梅 朱永强 刘晓媛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1期40-42,共3页
用蒸馏 -萃取法提取黑胡椒中挥发性物质 ,测得黑胡椒挥发油的含量为 5 .0 %。用气相色谱 -质谱法(GC/MS)从黑胡椒挥发油中分离并确定出 3 7种化学成分 ,占总检出量的 99.3 7%。其中 2 0种萜类化合物分别是单萜类 1 0种 ,占总检出量的 2 ... 用蒸馏 -萃取法提取黑胡椒中挥发性物质 ,测得黑胡椒挥发油的含量为 5 .0 %。用气相色谱 -质谱法(GC/MS)从黑胡椒挥发油中分离并确定出 3 7种化学成分 ,占总检出量的 99.3 7%。其中 2 0种萜类化合物分别是单萜类 1 0种 ,占总检出量的 2 9.89% ;倍半萜类 8种 ,占总检出量的 44.62 % ;倍半萜氧化物 2种 ,占总检出量的 4.41 %。石竹烯的含量为 3 1 .66% ,比文献报道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黑胡椒 挥发性成分 相色谱-谱法 海南 蒸馏-萃取法 挥发性物 萜类化合物 化学成分 文献报道 检出量 挥发油 单萜类 氧化物 倍半萜 石竹烯 分离
下载PDF
茼蒿挥发性成分的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翁雪香 邓春晖 +2 位作者 宋国新 胡耀铭 郑孝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7-89,共3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富集茼蒿挥发性化合物 ,经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分析 ,共分离和鉴定了25个化合物 ;主要的化合物及相对含量为蒎烯38.6 %、罗勒烯19.3 %、2_己烯醛9.0 %、1,6,10_十五碳三烯6.4 %、乙酸冰片酯4.3 %、大根香叶烯2....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富集茼蒿挥发性化合物 ,经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分析 ,共分离和鉴定了25个化合物 ;主要的化合物及相对含量为蒎烯38.6 %、罗勒烯19.3 %、2_己烯醛9.0 %、1,6,10_十五碳三烯6.4 %、乙酸冰片酯4.3 %、大根香叶烯2.7 %和金合欢烯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茼蒿 挥发性成分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顶空分析 蔬菜
下载PDF
苦石莲脂肪酸及挥发油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袁经权 冯洁 +1 位作者 杨峻山 缪剑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797-1798,共2页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挥发油成分 苦石莲 脂肪酸 黑色素瘤细胞 抗病毒活性 豆科植物 清热化湿
下载PDF
微波-萃取木香挥发性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25
10
作者 回瑞华 侯冬岩 李铁纯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71-476,共6页
采用微波照射 -萃取法提取木香挥发性物质 ,测得木香挥发油的含量为 4.5 % ,利用气相色谱 -质谱( GC/ MS)法分离确认出 48种化学成分 ,占总挥发油的 93 .3 %以上。用峰面积归一化法通过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 采用微波照射 -萃取法提取木香挥发性物质 ,测得木香挥发油的含量为 4.5 % ,利用气相色谱 -质谱( GC/ MS)法分离确认出 48种化学成分 ,占总挥发油的 93 .3 %以上。用峰面积归一化法通过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方法稳定可靠 ,重现性好 ,适用于中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萃取 木香 挥发性化学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中药
下载PDF
藠头中抗菌活性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及其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柏建山 吴玉杰 +3 位作者 莫湘涛 郑胜华 陈威 夏立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6-149,共4页
本文采用有机溶剂萃取和Sephadex G-25凝胶柱纯化的方法,从藠头中提取抗菌物质。对藠头提取物进行测定,检验其抗菌活性,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GC法测定各种化合物的相对百分含量,共鉴定出了9种成分,约占... 本文采用有机溶剂萃取和Sephadex G-25凝胶柱纯化的方法,从藠头中提取抗菌物质。对藠头提取物进行测定,检验其抗菌活性,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GC法测定各种化合物的相对百分含量,共鉴定出了9种成分,约占总提取物的82.12%。通过对藠头抗菌物质的分析,为其作为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为其抗菌机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藠头 提取 抗菌物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测定 抗菌活性 药用植物
下载PDF
血中精神药物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玉瑾 陈朝阳 +4 位作者 赵雨红 张昀 李学 刘建新 安健康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建立人血中精神药物的GC-MS测定方法。方法样品在pH12条件下用乙醚萃取,SKF_525A为内标。以DB-5MS石英毛细管柱、EI源、不分流进样测定人血中四种精神药物。结果人血中四种精神药物与内标物分离良好,血药浓度在0.2-1.0μg,/ml范围... 目的建立人血中精神药物的GC-MS测定方法。方法样品在pH12条件下用乙醚萃取,SKF_525A为内标。以DB-5MS石英毛细管柱、EI源、不分流进样测定人血中四种精神药物。结果人血中四种精神药物与内标物分离良好,血药浓度在0.2-1.0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2≥0.9728,最低检出限为0.01μg(S/N≥3),血中精神药物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5μg/ml(S/N≥3),提取率72.5%~89.3%,RSD≤5.17%。四种精神药物日内差RSD≤3.7%(n=5)。结论本法可用于精神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药物 人血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RSD 血药浓度监测 检出 GC-MS 结论 目的 条件
下载PDF
β-甲基萘长链烷基化产物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赵忠奎 乔卫红 +2 位作者 王秀娜 李宗石 程侣伯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4-77,共4页
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 (GC -MS)技术 ,基于优化的色谱分析条件对 β_甲基萘长链烷基化产物的组成及其含量进行分析 ;产物得到了很好的分离 ,共分离出48个峰 ,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 ,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法对组分进行了表征 ;... 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 (GC -MS)技术 ,基于优化的色谱分析条件对 β_甲基萘长链烷基化产物的组成及其含量进行分析 ;产物得到了很好的分离 ,共分离出48个峰 ,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 ,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法对组分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甲基萘烷基化反应产物非常复杂 ,除目标产物己基甲基萘、二己基甲基萘外 ,还存在己基甲基四氢萘、己基萘、己基多甲基萘等副产物 ;本文建立一种便捷、可靠的甲基萘长链烷基化工艺评价手段 ,为反应条件的优化、反应机理的探讨及新型催化体系的研究和开发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甲基萘 长链烷基化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表征 己基甲基萘 二己基甲基萘
下载PDF
南极湖泊现代沉积物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永莉 王先彬 +3 位作者 王有孝 陈肖伯 叶先仁 李立武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89-289,共1页
关键词 南极 现代沉积 古环境 成岩作用 湖泊 生物地球化学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生物标记 超临界流体萃取
下载PDF
桑叶挥发性成分的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卫国 张乐伟 +3 位作者 王超 王彦文 牟志美 冀宪领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55-361,共7页
基于为桑树的生理生态、病虫害防治及家蚕的取食生理机制研究提供基础实验方法与数据的目的,采用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并分析比较了实生桑及桑品种鲁7946和农桑14号的桑叶挥发性成分。在供试的实生桑和桑品种的桑叶中都... 基于为桑树的生理生态、病虫害防治及家蚕的取食生理机制研究提供基础实验方法与数据的目的,采用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并分析比较了实生桑及桑品种鲁7946和农桑14号的桑叶挥发性成分。在供试的实生桑和桑品种的桑叶中都检测鉴定出超过30种挥发性化合物,主要为烃(烷烃和烯烃)、醇(酮)和酯类物质,实生桑及不同桑品种桑叶中的挥发物成分和比例不同,其共有成分的种类占50%左右。推测其共有成分为桑叶的一般性挥发物,而一些特异成分则属于检测桑叶样品中高度特异性的挥发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挥发性成分 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下载PDF
桑椹挥发性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莉 王华 +1 位作者 梁艳英 陶永胜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6-279,共4页
采用溶剂萃取法提取桑椹果实中的挥发性成分,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GC-MS),在成熟的桑椹中共检出了35个峰,鉴定出了30种挥发性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99.90%。质量分数较高的化合物依次是二十醇(28.51%),二十四烷(16.55%),二十七烷(16... 采用溶剂萃取法提取桑椹果实中的挥发性成分,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GC-MS),在成熟的桑椹中共检出了35个峰,鉴定出了30种挥发性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99.90%。质量分数较高的化合物依次是二十醇(28.51%),二十四烷(16.55%),二十七烷(16.39%),乙酸十八醇酯(11.88%),十九烯(8.98%),维生素(5.71%),丁酸十八醇酯(4.2%),棕榈酸(1.15%),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0.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椹 挥发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下载PDF
阿月浑子中酚类物质提取方法与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富丰珍 冷平生 +2 位作者 蒋湘宁 丛者福 魏芳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8期207-209,共3页
用不同的提取方法对阿月浑子叶酚类物质的定性分析进行了研究,通过比较确定用氢氧化钠水溶液提取阿月浑子叶中的酚类物质效果最佳,经硅烷化后用气质联仪进行定性分析,并与标准样品的气相色谱-质谱图对照,可得到阿月浑子叶中含儿茶素,没... 用不同的提取方法对阿月浑子叶酚类物质的定性分析进行了研究,通过比较确定用氢氧化钠水溶液提取阿月浑子叶中的酚类物质效果最佳,经硅烷化后用气质联仪进行定性分析,并与标准样品的气相色谱-质谱图对照,可得到阿月浑子叶中含儿茶素,没食子酸,香豆酸,邻苯二酚和邻苯三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月浑子 酚类物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下载PDF
市售不同产地吴茱萸挥发油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佐军 周玉婷 +3 位作者 邓雪姣 侯雪英 吴淳 谢智勇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835-1837,共3页
目的分析市售5个不同产地吴茱萸药材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其进行分析。结果共鉴定了66个成分,其中有13个化合物为被分析的药材共有,共有成分的质量分数之和占药材挥发油总量... 目的分析市售5个不同产地吴茱萸药材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其进行分析。结果共鉴定了66个成分,其中有13个化合物为被分析的药材共有,共有成分的质量分数之和占药材挥发油总量的60%以上。结论各产地吴茱萸挥发油的化学组成有明显差异,有必要建立有关吴茱萸药材挥发油质量控制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 水蒸蒸馏法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黔产千里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14
19
作者 周欣 赵超 杨小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880-881,共2页
关键词 千里光 挥发油 化学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下载PDF
超临界萃取蝼蛄脂肪酸成分及其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郭澄 魏道智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U09期15-18,共4页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蝼蛄总脂肪酸,对影响萃取效果的各个因素应用正交设计试验,优化了各萃取参数。各个因素的影响顺序为:压力>温度>时间>流量。萃取的优化条件为压力35MPa,温度50℃,时间1h,流量45kg/h。运用该萃取条件改善了萃...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蝼蛄总脂肪酸,对影响萃取效果的各个因素应用正交设计试验,优化了各萃取参数。各个因素的影响顺序为:压力>温度>时间>流量。萃取的优化条件为压力35MPa,温度50℃,时间1h,流量45kg/h。运用该萃取条件改善了萃取物的物理性状,脂肪酸的纯度提高,总脂肪酸的含量可达83·29%;而采用常规的有机溶剂提取法,脂肪酸的纯度仅为60%左右。甲酯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技术对其中的16个成分进行了鉴定,并测定了相对含量,其中主要有油酸甲酯(30·40%)、十六烷酸甲酯(14·19%)、9,12-十八碳二烯酸甲酯(11·99%)、油酸乙酯(11·75%)、9-十六碳烯酸甲酯(7·77%)、十六烷酸乙酯(5·97%)、9,12-十八碳二烯酸乙酯(4·53%)及9-十六碳烯酸乙酯(2·87%)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蝼蛄 超临界萃取 脂肪酸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