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2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分析当归挥发油中化学成分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春云 郭方遒 +1 位作者 梁逸增 黄兰芳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05年第4期73-74,共2页
当归是名贵中药,挥发油是当归的主要活性成分。本文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当归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定性定量分析了当归根的挥发油。通过质谱库检索得到其中41个组分的定性定量结果,占挥发油总含量的93.65%。
关键词 当归 挥发油 相色谱-质谱(gc-ms)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土壤污染检测中的应用
2
作者 朱丹丹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5年第3期63-65,共3页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威胁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作为一种灵敏、准确的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土壤污染检测。为了保护土壤资源,提高土...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威胁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作为一种灵敏、准确的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土壤污染检测。为了保护土壤资源,提高土壤资源利率,综述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土壤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现状,探讨了该技术在重金属、有机污染物检测中的优势和局限性,并展望了未来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色谱-质谱用(gc-ms)技术 土壤污染 环境检测
下载PDF
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对牛至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蒲海 王远强 +3 位作者 张婧诗 王勇 王桂江 林治华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7年第9期115-118,共4页
牛至挥发油因具有镇痛、抗菌、抗病毒等作用,在临床上用于预防流感、治疗黄疸等疾病.采用超临界CO2技术萃取牛至挥发油,并用GC-MS分析其化学组成,共确定46组分,占总含量的90.347%,其中包括酸、酯、烯、酚、炔、醇等多种化合物,含量最多... 牛至挥发油因具有镇痛、抗菌、抗病毒等作用,在临床上用于预防流感、治疗黄疸等疾病.采用超临界CO2技术萃取牛至挥发油,并用GC-MS分析其化学组成,共确定46组分,占总含量的90.347%,其中包括酸、酯、烯、酚、炔、醇等多种化合物,含量最多有麝香草酚(14.109%)和1-甲基-2-异丙基-苯(14.6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至 挥发油 相色谱-质谱(gc-ms) 化学成分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2
4
作者 陈晓水 侯宏卫 +2 位作者 边照阳 唐纲岭 胡清源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08-320,共13页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依靠其高灵敏度和强抗干扰能力,在化学、生物和环境分析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文献调研确认了国内外GC-MS/MS应用研究最多的几个方向,简述了自2000年以来GC-MS/MS在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物(主要是多环芳烃...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依靠其高灵敏度和强抗干扰能力,在化学、生物和环境分析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文献调研确认了国内外GC-MS/MS应用研究最多的几个方向,简述了自2000年以来GC-MS/MS在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物(主要是多环芳烃、多氯联苯、多溴联苯醚和二噁英等)和类固醇激素等检测方面的应用。并对比分析了不同目标物,GC-MS/MS相对于其他仪器的优势以及应用于不同目标物时常用的前处理方法。对国内GC-MS/MS应用的基本方向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其发展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色谱-质谱(gc-ms MS) 农药残留 环境污染物 激素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验硝化甘油
5
作者 刘彤彤 李婧 解启文 《池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42-44,59,共4页
目的:建立硝化甘油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的分析检测方法。方法:取样品1.0 g,加入0.4 mL丙酮后,涡旋振荡5 min,高速(10000 rpm/min)离心10 min,提取有机相,用0.22 mm有机系微孔滤膜过滤,进行... 目的:建立硝化甘油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的分析检测方法。方法:取样品1.0 g,加入0.4 mL丙酮后,涡旋振荡5 min,高速(10000 rpm/min)离心10 min,提取有机相,用0.22 mm有机系微孔滤膜过滤,进行GC-MS分析。分析测试采用RTX-5MS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 mm),质谱采集模式为全扫描模式。结果样品中硝化甘油浓度在0.5~20 mg/g范围内,目标物检测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99),最低检出限为0.5 mg/g,回收率为89.5%~94.2%,相对标准偏差小于等于3.7(n=5)。结论本方法采用小体积溶剂提取法,操作简单,回收率高,灵敏度高,填补了国内GC-MS定性分析硝化甘油方法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甘油 相色谱-质谱用(gc-ms) 小体积
下载PDF
真空辅助挥发-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现场快速测定锂电池微漏
6
作者 陆欣鑫 张硕 +4 位作者 徐恺 仇俊炜 朱惠君 陈雨琳 李晓旭 《质谱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9-159,I0002,共12页
本工作开发了真空辅助挥发装置,基于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ATD-GC-MS)联用技术建立了一种针对锂电池电解液微量泄漏的现场快速检测方法。在采样体积300 mL、色谱进样分流比50:1、热脱附温度180℃的实验条件下,电解液中3种挥发性有... 本工作开发了真空辅助挥发装置,基于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ATD-GC-MS)联用技术建立了一种针对锂电池电解液微量泄漏的现场快速检测方法。在采样体积300 mL、色谱进样分流比50:1、热脱附温度180℃的实验条件下,电解液中3种挥发性有机物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1.57~2.27μg/m^(3)和4.99~7.23μg/m^(3),且分别在7.85~5270μg/m^(3)和5078~89167μg/m^(3)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拟合优度系数(R2)大于0.997,加标回收率在84.21%~103.21%之间。当真空辅助挥发装置的压力设置为−27 kPa时,单次检测时间小于8 min。为进一步验证方法的实用性,设计了电解液微漏模拟装置,并对18650和21700圆柱型锂电池进行微漏检测实验。本方法操作简单、快速高效、测量精度高,适用于锂电池微量泄漏的现场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辅助挥发装置 吸附/热脱附 相色谱-质谱(gc-ms) 锂电池 挥发性有机物(VOCs)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和GC-MS技术对红酸汤特征香气成分的研究
7
作者 林莉 董玮 +1 位作者 严红光 袁玮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4-191,共8页
为明确红酸汤的特征香气成分,采用电子鼻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贵州地区5种市售红酸汤的挥发性香气成分。电子鼻结果表明,氮氧化合物、短链烷烃、无机硫化物、醇醚醛酮类化合物、有... 为明确红酸汤的特征香气成分,采用电子鼻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贵州地区5种市售红酸汤的挥发性香气成分。电子鼻结果表明,氮氧化合物、短链烷烃、无机硫化物、醇醚醛酮类化合物、有机硫化物为5种红酸汤的主要香气成分。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5种红酸汤的特征香气成分可归为3类(W样品、H和G样品、Y和L样品)。运用GC-MS检测到5种红酸汤中含有醇类、酯类、酸类、烷烃类、酚类、醛类、酮类、醚类、烯烃类和其他类共157种挥发性香气成分。经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的变量重要性投影(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VIP)分析,共筛选出乙醇、乙酸、十六酸乙酯、苯乙醇、1-丙醇、乙酸乙酯等25个VIP值>1的红酸汤关键特征香气物质。综上,利用两种检测技术进行协同分析,可获得较全面的红酸汤特征香气物质,研究结果可为改进红酸汤的风味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酸汤 物质 电子鼻 相色谱-质谱用技术(gc-ms)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日用品及食品中9种凉味剂的含量 被引量:3
8
作者 林晨 王李平 +6 位作者 吴凌涛 蔡大川 张方圆 林泽鹏 方丽 李雪莹 张志军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10-1014,共5页
建立了日用品及食品中薄荷脑等9种新型凉味剂含量的测定方法。样品经乙醇超声提取后,用DB-1701MS毛细管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分离,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IM)进行质谱检测。在优化分析条件下,9种凉味剂分离良好,其在0... 建立了日用品及食品中薄荷脑等9种新型凉味剂含量的测定方法。样品经乙醇超声提取后,用DB-1701MS毛细管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分离,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IM)进行质谱检测。在优化分析条件下,9种凉味剂分离良好,其在0.25~250μg/m 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6,除薄荷氧基-1,2丙二醇(0.26μg/g)外,其余凉味剂的检出限均小于0.1μg/g;在3个不同加标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为82.8%~103.5%,相对标准偏差(RSD,n=6)均不高于3.7%。该方法灵敏、准确、可靠,能较好地分离薄荷脑等9种凉味剂,具有分析时间短、抗干扰性好、定量准确等优点,可为含薄荷(清凉)口味食品的质量控制及未知凉味剂含量样品的分析提供科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色谱-质谱用法(gc-ms) 凉味剂 日用品 食品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测定大米中25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 被引量:8
9
作者 张蕊 朱琳 +4 位作者 李乐乐 王松雪 张冰 叶金 郭宝元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0-177,共8页
建立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大米中25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的方法。样品经粉碎后,用乙腈-水-乙酸溶液(70∶29∶1)提取,提取液经无水硫酸镁和氯化钠盐析,再采用无水硫酸镁、PSA和C18净化后,直接进行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分析... 建立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大米中25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的方法。样品经粉碎后,用乙腈-水-乙酸溶液(70∶29∶1)提取,提取液经无水硫酸镁和氯化钠盐析,再采用无水硫酸镁、PSA和C18净化后,直接进行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分析,采用保护剂基质内标法进行定量。结果表明,待测物质在2.5~1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5,定量限为0.01 mg/kg,样品平均加标回收率为67.2%~111.3%,相对标准偏差为0.2%~18.2%,满足方法学要求。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经济,适用于大批量大米样品中农药筛查和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 农药残留 相色谱-质谱(gc-ms/MS) 保护剂 基质效应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保留指数对高良姜挥发油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17
10
作者 袁源 周伟 +3 位作者 付云飞 林丽静 黄晓兵 李积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92-697,共6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结合保留指数(RI)对高良姜水蒸气蒸馏法(SD)、超声波辅助溶剂提取法(UAE)和亚临界流体萃取法(SFE)所制备的挥发油进行分析,分别鉴定出51,46和60个挥发性组分,并通过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结合保留指数(RI)对高良姜水蒸气蒸馏法(SD)、超声波辅助溶剂提取法(UAE)和亚临界流体萃取法(SFE)所制备的挥发油进行分析,分别鉴定出51,46和60个挥发性组分,并通过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高良姜挥发油的指标性成分1,8-桉叶素含量的大小顺序为SD法≈SFE法>UAE法,UAE法虽耗时少、能耗低,但由于所用有机溶剂难去除,所得挥发油品质较差。SFE法可得到部分SD法无法得到的化合物,如2-羟基-1,8-桉叶素、二苯基庚烷类等。另外β-石竹烯、α-石竹烯、α-法尼烯、γ-杜松烯等高沸点组分比例,SFE法所得高于另两种方法;α-蒎烯、莰烯、β-蒎烯、柠檬烯、樟脑和α-松油醇等低沸点组分比例,SD法所得最高。同一批药材不同提取方法所得的挥发油成分大部分相似,但部分成分与组分比例因不同提取方法的原理存在差异,实际生产中可根据功效需求选择不同提取方法加以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油 相色谱-质谱用(gc-ms) 水蒸蒸馏法 超声波辅助溶剂提取法 亚临界流体萃取法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15)N标记精氨酸发酵液中的氨基酸组分及其同位素丰度 被引量:9
11
作者 侯捷 雷雯 +2 位作者 杜晓宁 任征 岳韩笑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32-1136,共5页
建立了精氨酸、赖氨酸、丝氨酸、缬氨酸、亮氨酸等15种氨基酸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检测方法。以硅烷化试剂N-甲基-N-(三甲基硅烷)三氟乙酰胺(MSTFA)为衍生化试剂对氨基酸进行衍生化,在优化的色谱-质谱条件下,15种氨基酸均达到基... 建立了精氨酸、赖氨酸、丝氨酸、缬氨酸、亮氨酸等15种氨基酸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检测方法。以硅烷化试剂N-甲基-N-(三甲基硅烷)三氟乙酰胺(MSTFA)为衍生化试剂对氨基酸进行衍生化,在优化的色谱-质谱条件下,15种氨基酸均达到基线分离。结合混合阳离子(MCX)固相萃取柱对氨基酸发酵液实际样品进行净化,将所建立的方法用于^(15)N标记精氨酸发酵液中的氨基酸组成(包括亮氨酸-^(15)N、脯氨酸-^(15)N、精氨酸-^(15)N_4、谷氨酰胺-^(15)N和赖氨酸-^(15)N_2)分析,并根据EI图谱的离子碎片信息对^(15)N标记精氨酸发酵液中的氨基酸同位素丰度进行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色谱-质谱用(gc-ms) 衍生化 氨基酸 15N标记氨基酸 同位素丰度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在线观测大气中的氢氟碳化物和全氟化碳 被引量:7
12
作者 姚波 周凌晞 +1 位作者 李培昌 许林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05-1411,共7页
利用组装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GC-MS)同时测定大气中6种氢氟碳化物(HFCs)和4种全氟化碳(PFCs),空气样品采样的时间分辨率120 min,精度范围0.15%—3.11%,准确度范围-1.52%—0.63%.对2011年2月在北京上甸子站的实验观测结果进行分析,... 利用组装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GC-MS)同时测定大气中6种氢氟碳化物(HFCs)和4种全氟化碳(PFCs),空气样品采样的时间分辨率120 min,精度范围0.15%—3.11%,准确度范围-1.52%—0.63%.对2011年2月在北京上甸子站的实验观测结果进行分析,获得HFC-23、HFC-32、HFC-134a、HFC-143a、HFC-125、HFC-152a、CF4、PFC-116、PFC-218、PFC-318的本底和非本底浓度,表明该系统适用于大气中HFCs和PFCs浓度在线观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氟碳化物(HFCs) 全氟化碳(PFCs) 相色谱-质谱用(gc-ms) 在线观测
原文传递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荷叶表面蜡质成分 被引量:3
13
作者 罗倩 瞿国润 +4 位作者 吕霁烊 孙伟 张薇 祝新德 石建新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6-64,I0003,共10页
荷叶表面蜡质成分及其分布方式是荷叶效应的化学基础。本研究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荷叶表面蜡质成分,完成了荷叶中蜡质结构以及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含量的测定。本方法共鉴定出18种长链直链二醇和18种长链次级醇的同系物及同分异构... 荷叶表面蜡质成分及其分布方式是荷叶效应的化学基础。本研究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荷叶表面蜡质成分,完成了荷叶中蜡质结构以及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含量的测定。本方法共鉴定出18种长链直链二醇和18种长链次级醇的同系物及同分异构体、6种伯醇及脂肪酸和烷烃。分析发现,荷叶蜡质成分中C27~C35的长链直链二醇和C27~C38的长链直链次级醇的同系物及同分异构体分别占荷叶表面蜡质总量的71%和20%;直链二醇同系物中C29二醇占87%,直链次级醇同系物中C29次级二醇占86%。该研究可为荷叶蜡质的生物调控机制研究提供方向,也可为荷叶效应的应用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叶 蜡质 荷叶效应 二醇 次级醇 相色谱-质谱(gc-ms)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人尿中的沙丁胺醇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建丽 徐友宣 邸欣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23-326,共4页
目的:建立人尿中沙丁胺醇测定的GC-MS方法。方法:酶解后的尿样经pH 9.5的氯化铵缓冲液碱化后,过Bond Elut-Certify小柱,用氯仿-异丙醇(4:1)+2%氨水提取,提取液吹干后用MSTFA进行硅烷化,采用GC-EI-MS法,选择离子方式检测。结果:人尿中沙... 目的:建立人尿中沙丁胺醇测定的GC-MS方法。方法:酶解后的尿样经pH 9.5的氯化铵缓冲液碱化后,过Bond Elut-Certify小柱,用氯仿-异丙醇(4:1)+2%氨水提取,提取液吹干后用MSTFA进行硅烷化,采用GC-EI-MS法,选择离子方式检测。结果:人尿中沙丁胺醇检测的线性范围为4.0-2000.0 ng·mL-1,最低检测限可达0.7 ng·mL-1。人尿中沙丁胺醇的提取回收率为69.3%-72.4%,日内RSD和日间RSD均不大于7.24%。结论:本方法灵敏、准确,可用于运动员尿样的兴奋剂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色谱-质谱用法 人尿 沙丁胺醇 兴奋剂 gc-ms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化妆品中α-氯甲苯 被引量:5
15
作者 柳华春 梁文耀 +4 位作者 王继才 夏泽敏 熊小婷 彭荣飞 谭建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30-1234,共5页
该文建立了一种适用于含苯扎氯铵的化妆品中α-氯甲苯的测定方法。首先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剖析苯扎氯铵热分解产物的成分,确证了苯扎氯铵类化合物在气相进样口会分解产生α-氯甲苯。采用气液平衡的顶空进样方式,并通过优化... 该文建立了一种适用于含苯扎氯铵的化妆品中α-氯甲苯的测定方法。首先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剖析苯扎氯铵热分解产物的成分,确证了苯扎氯铵类化合物在气相进样口会分解产生α-氯甲苯。采用气液平衡的顶空进样方式,并通过优化顶空进样参数、色谱分离和质谱测定条件,建立了一种化妆品中α-氯甲苯的新型分析方法。选择顶空平衡温度和时间分别为80℃和30 min,样品于顶空瓶中用8 mL水和1.0g氯化钠分散,以HP-INNOWax色谱柱(60 m×0.25 mm×0.25μm)分离,采用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IM)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α-氯甲苯在0.01~5.0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对应的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方法检出限和定量下限分别为0.02μg/g和0.05μg/g,加标回收率为91.3%~98.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5%~4.9%。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专一性好,能有效解决现有方法假阳性干扰的问题,适用于各种化妆品中α-氯甲苯的准确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氯甲苯 化妆品 苯扎氯铵 热降解 顶空相色谱-质谱用法(HS-gc-ms)
下载PDF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六堡茶中52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1
16
作者 文俊萍 蒋德莉 +2 位作者 谭月媚 覃蓝 宋妤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2期108-112,116,共6页
建立了固相萃取前处理技术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六堡茶中52种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方法。样品粉碎后,过筛,称取2.0 g样品,加入乙腈超声提取后,将提取液浓缩至2.0 mL,再经石墨化碳黑氨基复合固相萃取柱净化,净化液用气相色谱... 建立了固相萃取前处理技术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六堡茶中52种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方法。样品粉碎后,过筛,称取2.0 g样品,加入乙腈超声提取后,将提取液浓缩至2.0 mL,再经石墨化碳黑氨基复合固相萃取柱净化,净化液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采用空白基质液配制标准曲线,内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52种农药残留目标物在0.005~0.500μg·mL-1时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方法检出限为0.002~0.030 mg·kg^(-1),定量限为0.004~0.060 mg·kg^(-1)。在0.005 mg·kg^(-1)、0.100 mg·kg^(-1)和0.500 mg·kg^(-1)3个加标水平下,52种农药残留的平均回收率为80.23%~99.43%,相对标准偏差为0.6%~6.3%。该方法具备操作简单、快速、准确以及灵敏度高等优点,适用于大批量六堡茶中多种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六堡茶 相色谱-质谱(gc-ms/MS) 农药残留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在职业卫生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长龙 徐楠 《现代国企研究》 2016年第6期124-,共1页
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今天,我国的国民经济以及工业化的脚步也在逐渐加快,随之而来的新能源以及新资源也如雨后春笋般的涌出,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职业病有害物质检测项目。最近几年,有关苯、二氯乙烷、硫化氢以及氯气等有... 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今天,我国的国民经济以及工业化的脚步也在逐渐加快,随之而来的新能源以及新资源也如雨后春笋般的涌出,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职业病有害物质检测项目。最近几年,有关苯、二氯乙烷、硫化氢以及氯气等有害物质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因此,在职业卫生检测中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就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色谱-质谱(gc-ms) 用技术 职业卫生检测
下载PDF
基于聚氨酯海绵的顶空液膜微萃取方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环境水中挥发性多环芳烃
18
作者 许旭 赵世平 +5 位作者 侯铸琛 王延鑫 刘雨萌 吕佳 季宝成 白艳红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3-681,共9页
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聚氨酯海绵的新型顶空液膜微萃取方法及装置,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技术用于环境水中萘、苊烯、苊、芴、菲、蒽等6种多环芳烃(PAHs)的快速、高灵敏分析,并考察了萃取溶剂种类及用量、抽吸次数、萃取温度、搅拌速度、洗... 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聚氨酯海绵的新型顶空液膜微萃取方法及装置,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技术用于环境水中萘、苊烯、苊、芴、菲、蒽等6种多环芳烃(PAHs)的快速、高灵敏分析,并考察了萃取溶剂种类及用量、抽吸次数、萃取温度、搅拌速度、洗脱剂体积对6种PAHs富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40μL四氯化碳作为萃取剂,加载于底部直径和高均为4 mm的聚氨酯海绵微型圆柱内,在65℃、1000 r/min萃取条件下动态抽吸150次,随后采用30μL四氯化碳洗脱并结合物理挤压回收溶剂的萃取效果较佳。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在低、中、高3个加标水平(0.1、0.5、1μg/L)下,6种PAHs的相对回收率为94.7%~113.2%,日内、日间精密度分别为1.0%~8.1%和4.2%~9.5%;在0.01~5μg/L浓度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7);以3倍和10倍信噪比确定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3~30 ng/L和10~100 ng/L。该方法操作便捷、装置简单、成本低、富集效果好、检测灵敏度高,在微量挥发物分析与检测领域具有较好的开发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微萃取 液相微萃取 相色谱-质谱(gc-ms) 多环芳烃(PAHs) 聚氨酯海绵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在食品营养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崔庆新 王方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2期25-29,共5页
概述了气相色谱法以及衍生气相色谱法多年来在食品分析中发挥的作用,较详尽地介绍了近年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在食品营养成分-脂肪酸、糖类、维生素类分析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相色谱 衍生相色谱 相色谱-质谱用法食品分析 脂肪酸 糖类 维生素
下载PDF
一宗工业酒精实际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鉴定
20
作者 陈华宜 吴惠刚 廖国荣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322-322,共1页
关键词 工业酒精 成分 相色谱-质谱用法鉴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