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气相-离子迁移色谱分析不同冻干温度下海胆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傅宝尚 江彩艳 +3 位作者 启航 陈瑶 王书晨 姜鹏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58-263,共6页
为了解不同冻干温度对海胆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色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技术分析了不同冻干温度(30、50、70℃)海胆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组成情况及含量变化。结果表明,GC-IMS技... 为了解不同冻干温度对海胆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色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技术分析了不同冻干温度(30、50、70℃)海胆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组成情况及含量变化。结果表明,GC-IMS技术从不同冻干温度下海胆的40个信号峰中鉴定出24种挥发性有机物,包括15种醛类、4种酮类、4种醇类和1种吡嗪类化合物。随着冻干温度从30℃升高至70℃,醛类物质与吡嗪类物质的含量逐渐增加,酮类物质的含量逐渐下降,醇类物质的含量先上升后下降。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冻干温度海胆中挥发性风味物质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前两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96%,说明GC-IMS技术可以对不同冻干温度海胆中的风味物质予以较好的区别。该研究通过GC-IMS技术对不同冻干温度海胆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可视化分析,为今后海胆加工工艺的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胆 加工 冻干温度 挥发性风味物质 气相-离子迁移色谱
下载PDF
基于气相-离子迁移色谱分析大鲵不同可食部位挥发性成分指纹差异 被引量:17
2
作者 金文刚 赵萍 +6 位作者 金晶 杨猛 刘俊霞 耿敬章 陈小华 裴金金 陈德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03-309,共7页
为明确大鲵肉腥味成分以及对其进行有效脱腥,利用气相-离子迁移色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分析大鲵不同可食部位(头、背、腹、尾、爪和肝)挥发性气味物质差异。结果表明,GC-IMS技术可以对大鲵不同部位... 为明确大鲵肉腥味成分以及对其进行有效脱腥,利用气相-离子迁移色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分析大鲵不同可食部位(头、背、腹、尾、爪和肝)挥发性气味物质差异。结果表明,GC-IMS技术可以对大鲵不同部位气味物质实现较好分离。大鲵不同部位共鉴定34种挥发性气味物质,包括酯类9种、酮类9种、醛类6种、醇类7种、酸类2种、吡嗪类1种。主成分分析表明,大鲵不同部位挥发性气味成分GC-IMS呈现出一定差异,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63%,说明基于GC-IMS技术可以实现大鲵不同部位的区分。该研究建立了大鲵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可视化呈现了大鲵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轮廓,对今后大鲵分割肉品质控制、腥味脱除及其产品开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鲵肉 气相-离子迁移色谱 不同可食部位 挥发性成分指纹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基于气相-离子迁移色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大鲵肉烤制过程中挥发性风味成分 被引量:10
3
作者 金文刚 赵萍 +4 位作者 刘俊霞 耿敬章 陈小华 裴金金 姜鹏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231-239,共9页
为了解大鲵肉烤制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色谱(GC-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分析了160℃下不同烤制时间(0、20、40、60、80 min)大鲵肉挥发性有机物的变化。结果表明,通过GC-IMS技术从不同烤制时间大鲵肉60个... 为了解大鲵肉烤制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色谱(GC-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分析了160℃下不同烤制时间(0、20、40、60、80 min)大鲵肉挥发性有机物的变化。结果表明,通过GC-IMS技术从不同烤制时间大鲵肉60个信号峰中鉴定出43种风味物质。与烤制前相比,大鲵肉烤制20 min后,醛类、醇类和酯类含量有所下降,而酮类、烯类、醚类含量有所增加;随着烤制时间从20增加到80 min,大鲵肉醇类、烯类、醚类含量逐渐降低,而酯类、酮类、醛类含量逐渐增加。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建立了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较好的模型,从鉴定的43种风味物质中依据变量重要性投影(variable importance in the projection,VIP)筛选出14种潜在特征标志物(VIP>1),包括醇类4种(丁醇、桉叶油醇单体、戊醇二聚体和2,3-丁二醇)、醛类3种(己醛二聚体、异戊醛和反-2-戊烯醛)、酮类4种(甲基庚烯酮、2-丁酮、3-戊酮和2-戊酮)、烯类2种(α-葑烯和双戊烯)和酯类1种(乙酸乙酯)。主成分和聚类分析表明这些挥发性成分可用于不同烤制阶段大鲵肉的区分。该研究为今后大鲵烤制调理产品开发及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鲵肉 烤制 挥发性风味物质 气相-离子迁移色谱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
下载PDF
基于顶空气相-离子迁移色谱的不同品种番荔枝挥发性成分比较 被引量:6
4
作者 杨涛华 张晴雯 +2 位作者 龚霄 李积华 周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249-254,共6页
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分析番鬼荔枝、大目番荔枝、红番荔枝、刺果番荔枝四种番荔枝果实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及含量,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进行统计分析... 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分析番鬼荔枝、大目番荔枝、红番荔枝、刺果番荔枝四种番荔枝果实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及含量,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番鬼荔枝、大目番荔枝及红番荔枝中含量较高的是柠檬烯、月桂烯、莰烯、γ-松油烯等萜烯类物质,刺果番荔枝中则以丙酸乙酯、辛酸乙酯、丁酸己酯、辛酸甲酯、己酸乙酯等酯类物质为主。四组样品在PCA图中离散性较好,前两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91.986%,PCA能有效区分四个番荔枝样品。通过比较不同番荔枝香气成分,找出其特征香气组分,为番荔枝全品种的品种香气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纹图 气相-离子迁移色谱 特征风味 番荔枝 不同品种
下载PDF
基于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色谱分析五彩糙米挥发性成分差异
5
作者 金文刚 刘俊霞 +1 位作者 王金泽 耿敬章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82-391,共10页
研究不同色泽糙米的挥发性气味成分差异,明确彩色糙米的风味品质特性。以汉中市洋县产五彩糙米(黑、红、紫、黄和绿)为试材,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色谱方法(GC-IMS)比较不同色泽糙米挥发性气味成分差异。结果:从五彩米样品中共鉴定出62种挥... 研究不同色泽糙米的挥发性气味成分差异,明确彩色糙米的风味品质特性。以汉中市洋县产五彩糙米(黑、红、紫、黄和绿)为试材,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色谱方法(GC-IMS)比较不同色泽糙米挥发性气味成分差异。结果:从五彩米样品中共鉴定出62种挥发性气味成分,包括醛类30种(占63.48%~70.39%)、醇类10种(占8.47%~16.81%)、酮类10种(占10.13%~15.09%)、酯类6种(占1.64%~6.15%)、呋喃类2种(占2.39%~4.94%)、酸类2种(占0.35%~1.34%)和醚类2种(占0.35%~0.79%)。黑色糙米的醛类含量相对较高,紫色糙米醇类和呋喃类含量相对较高,绿色糙米酮类含量相对较高,黄色糙米的酯类、醚类和酸类含量均相对较高。主成分分析表明,前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72.2%,说明GC-IMS数据可区分五彩糙米原料挥发性成分。结论:通过建立洋县五彩糙米气味指纹图谱,可视化呈现不同色泽糙米挥发性风味轮廓,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米 气相-离子迁移色谱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色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大鲵尾蒸制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特征
6
作者 赵世博 成恺骐 +1 位作者 贺敬媛 金文刚 《肉类研究》 2023年第12期16-22,共7页
为明确大鲵尾蒸制过程中挥发性风味动态变化,在感官评价基础上,利用气相-离子迁移色谱耦合化学计量学分析大鲵尾在蒸制过程中(0、2、5、8 min)挥发性有机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大鲵尾蒸制5 min时感官评分最高;蒸制过程中利用气相色谱... 为明确大鲵尾蒸制过程中挥发性风味动态变化,在感官评价基础上,利用气相-离子迁移色谱耦合化学计量学分析大鲵尾在蒸制过程中(0、2、5、8 min)挥发性有机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大鲵尾蒸制5 min时感官评分最高;蒸制过程中利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色谱从大鲵尾中测定到29种风味挥发物,其中2种醇类、4种醛类、3种酮类、9种酯类、8种醚类、2种酸类和1种酚类。与蒸制0 min相比,大鲵尾蒸制2 min后,酯类、醚类含量有所下降,而醇类、醛类相对含量有所上升;蒸制时间从2 min延长到8 min时,蒸制大鲵尾中酯类、醛类化合物含量逐渐降低,而醇类、醚类化合物相对含量逐渐增加。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建立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较好的模型,根据变量投影重要性(variable important in projection,VIP)值从29种挥发性有机物中筛选出10种特征挥发性风味物质(VIP值>1),包括1种醇(异戊醇)、1种酚(2-甲氧基-4-甲基苯酚)、3种醚类(烯丙基甲基二硫醚、二丙基二硫醚、异丁基丙基硫醚)、1种酸(3-甲基戊酸)、2种醛类(2-己烯醛、顺-2-甲基-2-丁醛)、2种酯类(乙酸乙酯、水杨酸甲酯)。主成分分析表明,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97.6%,通过这些差异性挥发物可对不同蒸制时间大鲵尾进行判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制 风味 挥发性有机物 气相-离子迁移色谱
下载PDF
基于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大鲵肉冷藏期间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7
7
作者 刘俊霞 赵萍 +2 位作者 金晶 金文刚 姜鹏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269-278,共10页
为探究大鲵肉冷藏期间品质和挥发性成分变化,该研究对大鲵肉冷藏过程中(4℃,0、2、4、6和8 d)定期进行感官评价和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TVB-N)测定,并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ion mobility spe... 为探究大鲵肉冷藏期间品质和挥发性成分变化,该研究对大鲵肉冷藏过程中(4℃,0、2、4、6和8 d)定期进行感官评价和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TVB-N)测定,并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ion mobility spectrometer,GC-IMS)分析挥发性气味物质。结果显示,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感官品质逐渐下降,从第6天感官上不可接受;TVB-N含量呈上升趋势,在第6天判定为不新鲜(>20 mg/100g)。通过GC-IMS从不同冷藏时间大鲵肉中鉴定出46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13种酯类、12种醛类、10种酮类、6种醇类、3种醚类和2种酸类。主成分分析表明,前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78.32%,能够解释样品大部分信息。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构建了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较好的模型,依据变异权重投影(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VIP)筛选出15种潜在的气味标记物(VIP>1),其中2-甲基丁酸乙酯、异丁酸乙酯、丙酸乙酯、乙酸乙酯、2-丁酮、乙醇、苯乙醛单体、丙醇的相对含量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总体呈上升趋势;丁酸乙酯二聚体、正己醛、丙酸相对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异戊醛单体、丙酮、异戊醇单体和烯丙基甲基硫醚相对含量在第2、4天达到最大后呈下降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异丁酸乙酯、丙酸乙酯、2-甲基丁酸乙酯相对含量与冷藏过程中感官评分和TVB-N值显著相关(P<0.05),可作为大鲵肉冷藏期间腐败变质潜在标志物。该研究为大鲵肉冷藏期间新鲜度评价及其品质控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离子迁移色谱 大鲵肉 冷藏 感官评价 挥发性盐基氮 化学计量学
下载PDF
基于气相-离子迁移谱分析不同产地“汉中仙毫”气味指纹差异 被引量:20
8
作者 金文刚 陈小华 +2 位作者 耿敬章 姜鹏飞 裴金金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31-237,共7页
为便于“汉中仙毫”绿茶质量区分和品牌管理,利用气相-离子迁移色谱(gas chromatograph-ion mobility spectrometer,GC-IMS)分析了不同产地(南郑、勉县、镇巴、西乡、宁强)“汉中仙毫”的气味指纹差异。结果表明,GC-IMS技术可以对不同... 为便于“汉中仙毫”绿茶质量区分和品牌管理,利用气相-离子迁移色谱(gas chromatograph-ion mobility spectrometer,GC-IMS)分析了不同产地(南郑、勉县、镇巴、西乡、宁强)“汉中仙毫”的气味指纹差异。结果表明,GC-IMS技术可以对不同产地“汉中仙毫”气味物质实现较好分离。不同产地“汉中仙毫”中共鉴定出61种挥发性气味物质,包括醛类30种、酮类12种、酯类7种、醇类6种、呋喃类4种和酸类2种。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产地“汉中仙毫”挥发性气味成分气相-离子迁移谱呈现出一定差异,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73%,说明基于GC-IMS技术可以对“汉中仙毫”进行产地区分。该研究建立了“汉中仙毫”挥发性气味物质指纹图谱,可视化呈现了不同产地茶叶气味物质差异,对今后“汉中仙毫”品质控制、产地区分、质量评估以及品牌管理提供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离子迁移色谱 绿茶 味指纹 主成分分析 产地区分
下载PDF
气相离子迁移谱与气相色谱区分广陈皮和陈皮的比较研究
9
作者 刘主洁 林彤 +1 位作者 侯惠婵 吕渭升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554-1560,共7页
目的:建立准确、有效的广陈皮和陈皮鉴别模式,为岭南道地药材广陈皮等具有地理标志中药产品的保护提供新手段。方法:分别采用顶空-气相-离子迁移色谱(HS-GC-IMS)与顶空-气相色谱(HS-GC)技术对广陈皮和陈皮样品中挥发性成分进行研究,并通... 目的:建立准确、有效的广陈皮和陈皮鉴别模式,为岭南道地药材广陈皮等具有地理标志中药产品的保护提供新手段。方法:分别采用顶空-气相-离子迁移色谱(HS-GC-IMS)与顶空-气相色谱(HS-GC)技术对广陈皮和陈皮样品中挥发性成分进行研究,并通过ChemPattern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以建立广陈皮与陈皮的区分模式。结果:HS-GC-IMS共检出广陈皮、陈皮样品中109个特征信号,HS-GC共检出24个色谱峰,2种技术所建立的PLS-DA模型均能区别广陈皮和陈皮。其中HS-GC-IMS技术能更全面地反映广陈皮、陈皮样品中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建立的模型能更好地体现广陈皮和陈皮间的差异。通过动态PCA筛选出18个差异性较大的特征信号,其中属广陈皮的有15个,可作为监控广陈皮道地性信号。通过数据降维,以差异性信号所建立的区分模型能有效识别广陈皮和陈皮。结论:HS-GC-IMS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的广陈皮和陈皮识别模式快速、准确、高效,可为中药近缘品种的区分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气相-离子迁移色谱 顶空- 广陈皮 挥发性成分 主成分分析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GC-IMS的不同产地烟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郝捷 江彩艳 +2 位作者 柴颖 王煦松 姜鹏飞 《轻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7-93,117,共8页
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色谱(GC-IMS)技术对贵州遵义、福建三明、湖南永州3个产地烟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鉴定,结合主成分分析探究3个产地烟草之间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差异,并根据该差异对3个产地烟草进行区分。结果表明:GC-IMS共检测到12... 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色谱(GC-IMS)技术对贵州遵义、福建三明、湖南永州3个产地烟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鉴定,结合主成分分析探究3个产地烟草之间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差异,并根据该差异对3个产地烟草进行区分。结果表明:GC-IMS共检测到125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已定性79种,醛类、酮类、醇类、酯类是3个产地烟草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3个产地烟草样品中醛类物质是整体风味的主要贡献者,但在种类和含量上存在较大差异,且不同产地样品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分布分别占据了相对独立的空间。与电子鼻技术相比,GC-IMS技术能够建立3个产地烟草挥发性风味物质指纹图谱,可视化呈现3个产地烟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轮廓,达到对烟草进行鉴别及产地溯源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气相-离子迁移色谱技术 挥发性风味物质 产地
下载PDF
基于GC-IMS技术分析炖煮过程中大鲵头汤挥发性风味物质 被引量:9
11
作者 金文刚 别玲玲 +3 位作者 裴金金 陈小华 王景华 万小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307-313,共7页
为探明大鲵头汤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联用技术(GC-IMS)考察了不同炖煮时间(30、60、90、120和150 min)鲵头汤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GC-IMS技术对不同炖熬时间鲵头汤样品中45个信号峰中,鉴定出35种挥发性风... 为探明大鲵头汤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联用技术(GC-IMS)考察了不同炖煮时间(30、60、90、120和150 min)鲵头汤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GC-IMS技术对不同炖熬时间鲵头汤样品中45个信号峰中,鉴定出35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醛类17种、酯类8种、酮类4种、醇类4种、酸类1种和吡嗪类1种;随着炖熬时间的延长(30~150 min),鲵头汤中丙醛、戊醇、乙醇、庚醛、2-庚酮、乙酸乙酯、壬醛和正辛醛浓度明显降低,而正己醇、丁醛、2-甲基丁酸乙酯、丙酸己酯、2-丁酮、戊醛、异戊醛、苯甲醛、丙酸乙酯和丁酸乙酯浓度逐渐上升。该文构建了炖熬过程中鲵头汤挥发性风味指纹,对不同炖熬时间鲵头汤挥发性风味轮廓实现了可视化表征,为今后鲵头汤品质控制以及质量标准制定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鲵 炖煮时间 挥发性风味物质 气相-离子迁移色谱
下载PDF
南方香粳稻挥发性物质的指纹图谱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国栋 何隆鑫 +5 位作者 陈梦涛 许方甫 刘少强 王睿智 张洪程 魏海燕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57-161,共5页
为研究我国南方香粳稻香味特点,以南粳46、香软玉为实验材料,以茉莉香、巴斯马蒂、象牙香占、稻花香2号为对照,采用GC-IMS对其挥发性物质进行指纹图谱解析,深入分析我国南方香粳稻中挥发性物质与其他香稻品种的差异。研究发现:南方香粳... 为研究我国南方香粳稻香味特点,以南粳46、香软玉为实验材料,以茉莉香、巴斯马蒂、象牙香占、稻花香2号为对照,采用GC-IMS对其挥发性物质进行指纹图谱解析,深入分析我国南方香粳稻中挥发性物质与其他香稻品种的差异。研究发现:南方香粳稻香软玉、南粳46与茉莉香、巴斯马蒂和象牙香占中的挥发性物质具有较大差异。南粳46中2-乙酰基-1-吡咯啉含量高于其他香稻品种。此外,香软玉、南粳46中2-正戊基呋喃、3-甲基丁酸乙酯、1-庚醇、反-2-庚烯醛、反-2-戊烯醛、反-2-己烯醛、1-戊醇、2-庚酮和戊醛等物质的含量高于其它香稻品种。本研究有助于揭示我国南方香粳稻的香味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香粳稻 挥发性物质 指纹图 气相-离子迁移色谱
下载PDF
GAPDH@Fe_(3)O_(4)固定化酶脱除樱桃酒生物胺的研究及对酒体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邢鑫 王鲁良 +3 位作者 张冰艳 袁新杰 褚琪 孙舒扬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8-145,共8页
植物乳杆菌来源的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lyceraldehyde 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具有生物胺降解活性,将其与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耦合制备固定化酶(GAPDH@Fe_(3)O_(4)),有望增加其重复利用批次,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该文研究... 植物乳杆菌来源的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lyceraldehyde 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具有生物胺降解活性,将其与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耦合制备固定化酶(GAPDH@Fe_(3)O_(4)),有望增加其重复利用批次,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该文研究了此固定化酶在樱桃酒陈酿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测试其重复利用批次对酒体中的生物胺、基本理化指标、挥发性组分和非挥发性酚类物质的影响。酒体中检测到组胺、酪胺、腐胺等8种生物胺,固定化酶首次处理时各生物胺的降解率达到了18.6%~55.2%;重复利用10次后生物胺降解率仍达到6.4%~17.1%。挥发性组分利用气相离子迁移色谱检测,共检测出37种组分。经固定化酶首次处理后,樱桃酒中的乙酸乙酯、乙酸异丁酯、3-甲硫基丙醇、正己醇、苯甲醛、丁酸、α-蒎烯等物质的含量出现15.6%~34.5%的下降;固定化酶重复利用10次后,挥发性组分含量与初始样品无显著性差异。非挥发性酚类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检测出没食子酸、原儿茶酸、绿原酸等6种组分,固定化酶处理对樱桃酒中的非挥发性酚类物质未产生显著性影响。综上所述,GAPDH@Fe_(3)O_(4)具备较高的生物胺降解效率,对酒样品质不产生负面影响,且重复利用性高,因此在食品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固定化酶 樱桃酒 生物胺 气相-离子迁移色谱
下载PDF
宁强核桃馍焙烤过程中品质特性及挥发性风味物质动态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金文刚 刘俊霞 +4 位作者 金晶 耿敬章 王金泽 殷冬霞 江海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188-195,共8页
为实现宁强核桃馍批量生产过程中品质控制,对其焙烤过程中质构、色差、感官品质进行研究,并利用顶空-气相-离子迁移色谱(headspace-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HS-GC-IMS)对核桃馍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探... 为实现宁强核桃馍批量生产过程中品质控制,对其焙烤过程中质构、色差、感官品质进行研究,并利用顶空-气相-离子迁移色谱(headspace-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HS-GC-IMS)对核桃馍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随着焙烤时间的延长(3~12 min),核桃馍硬度、咀嚼性显著增加,而弹性、胶着性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不同时间焙烤后,核桃馍亮度值L^(∗)和黄度值b^(∗)显著下降,而红度值a^(∗)逐渐上升。不同焙烤阶段核桃馍中共鉴定了41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醛类17种、酮类6种、酯类5种、醇类6种、烯类5种、醚类1种和酚类1种。随着焙烤时间延长,核桃馍样品中醇类物质占比明显下降,醛类物质占比逐渐上升,而酯类、酮类和其他成分变化幅度较小。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焙烤阶段核桃馍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气相-离子迁移谱呈现出一定差异,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4.9%,说明不同焙烤阶段核桃馍风味物质可以得到较好区分。综合来看,核桃馍面胚按照传统工艺焙烤9 min,具有较好品质和风味特性。该研究为今后宁强核桃馍批量化生产过程中品质控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强核桃馍 感官评价 质构 挥发性风味物质 顶空-气相-离子迁移色谱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基于GC-IMS分析不同储存时间金露梅红茶中挥发性有机物
15
作者 张艳荣 吴家虞 +4 位作者 景慧 刘力宽 左文明 李锦萍 曾阳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0期44-51,共8页
为研究储存时间对金露梅红茶中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的影响,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色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技术测定2019年、2020年、2021年金露梅红茶中VOCs组成。结果表明,GC... 为研究储存时间对金露梅红茶中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的影响,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色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技术测定2019年、2020年、2021年金露梅红茶中VOCs组成。结果表明,GC-IMS技术从不同时间金露梅红茶样品中鉴定出61个信号峰,通过内置数据库定性出43种VOCs,包括20种醛类、8种酮类、7种醇类、2种酯类、2种烯类、2种吡嗪类和1种呋喃类等。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2019年样品和2020年、2021年样品差异较大。由指纹图谱分析发现,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2021年样品中VOCs的种类和浓度相对较大,2019年样品中VOCs的种类和浓度最小。通过偏最小二乘法中变量投影重要性值(variable importance for the projection,VIP)判定,分析出金露梅红茶中14种潜在特征性VOCs,结合聚类热图结果发现,金露梅红茶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乙醇、苯甲醛(M)、2-甲基丁醛(D)、二甲基三硫、NF-12等含量逐渐升高,而3-羟基丁酮、己醛、丙酮、反式-2-戊烯醛、壬醛(M)、2-己烯醛(M)、NF-3、NF-4、NF-18等含量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露梅 红茶 储存时间 挥发性有机物 气相-离子迁移色谱
下载PDF
生姜/料酒脱腥过程中大鲵肝挥发性有机物动态变化 被引量:9
16
作者 赵萍 陈小华 +4 位作者 刘俊霞 裴金金 金文刚 王景华 陈德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164-172,共9页
为明确脱腥前后大鲵肝挥发性有机物的变化,采用感官腥味值结合气相-离子迁移色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对经生姜/料酒处理不同时间(0、5、10、15、20 min)的大鲵肝中挥发性成分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与... 为明确脱腥前后大鲵肝挥发性有机物的变化,采用感官腥味值结合气相-离子迁移色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对经生姜/料酒处理不同时间(0、5、10、15、20 min)的大鲵肝中挥发性成分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与未脱腥对照相比,生姜/料酒处理5 min后大鲵肝腥味值显著下降(P<0.05),继续延长处理时间至10 min之后差异不明显。不同脱腥时间大鲵肝GC-IMS图谱中共鉴定出32种挥发性有机物,包括醇类10种、醛类8种、酯类5种、酮类5种、烯烃类3种和醚类1种。经不同脱腥时间处理后,大鲵肝中醇类、酮类和醛类相对含量下降,而酯类、烯烃类和醚类相对含量增加。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并筛选出8种特征标志物(VIP>1),包括3种醇类(庚醇、糠醇和2-甲基-1-丁醇)、3种醛类[反-2-辛烯醛、(E)-2-庚烯醛和正己醛二聚体]和2种烯类(双戊烯单体和二聚体)。脱腥过程中,反-2-辛烯醛、(E)-2-庚烯醛、正己醛二聚体、糠醇、2-甲基-1-丁醇和双戊烯单体含量在脱腥过程中呈现下降趋势,而庚醇和双戊烯二聚体含量呈增加趋势,可能是生姜/料酒对大鲵肝腥味成分脱除与掩盖综合作用引起。主成分和聚类分析表明,可根据特征标志物相对含量变化对不同脱腥时间大鲵肝进行区分。该研究可为大鲵肝脱腥以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鲵肝脏 脱腥 挥发性有机物 气相-离子迁移色谱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
下载PDF
5种小米挥发性物质和质构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昱格 江珍凤 +4 位作者 黄若绚 陈鸿烨 余祥英 陈旭 邹苑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62-269,共8页
以5种小米(红谷小米、绿小米、白小米、金苗小米、黑小米)为原料,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色谱(GC-IMS)和电子鼻(E-nose)对5种小米挥发性物质进行风味分析,同时运用质构仪研究其质构特性。结果表明,5种小米含有48种挥发性物质组分,乙酸乙酯(M... 以5种小米(红谷小米、绿小米、白小米、金苗小米、黑小米)为原料,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色谱(GC-IMS)和电子鼻(E-nose)对5种小米挥发性物质进行风味分析,同时运用质构仪研究其质构特性。结果表明,5种小米含有48种挥发性物质组分,乙酸乙酯(M)、苯乙烯是5种小米共有的含量相似的挥发性物质。绿小米的挥发性物质种类最多,所具有的香味最浓;而红谷小米所含挥发性物质含量及种类相对较少,白小米和黑小米挥发性物质种类相似,金苗小米挥发性物质种类仅次于白小米和黑小米。质构特性中,5种小米间的硬度与黏性差异极显著,回复性、弹性、胶着度和咀嚼度中5种小米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米 气相-离子迁移色谱 电子鼻 质构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