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8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体气管灌注固定法在肺组织切片制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同慎 李冰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47-849,共3页
在组织学实验教学和肺形态学相关的科学研究中,按照常规方法制作的肺组织石蜡切片,常常存在切面有空洞或裂隙、切片不连续、组织破碎和肺泡塌陷等缺陷,极大地影响了对实验结果的观察。究其原因是因为肺为含气器官,固定液难以渗透,... 在组织学实验教学和肺形态学相关的科学研究中,按照常规方法制作的肺组织石蜡切片,常常存在切面有空洞或裂隙、切片不连续、组织破碎和肺泡塌陷等缺陷,极大地影响了对实验结果的观察。究其原因是因为肺为含气器官,固定液难以渗透,脱水浸蜡不够造成的[…。为此,笔者设计了在体气管灌注固定法,克服了以上缺点,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灌注固定法 切片制作 肺组织 应用 在体 组织学实验教学 科学研究 肺形态学
下载PDF
3,4-苯并芘支气管灌注构建猪肺癌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锦润 杨立民 +2 位作者 张震 王维 赵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2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3,4-苯并芘经气管导管支气管灌注构建猪肺癌模型的可行性.方法购置24头实验猪,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每组12头.实验猪麻醉满意后行气管插管,经气管导管向模型组支气管内注入3,4-苯并芘-玉米油混合液,对照组注入等量玉米油.每... 目的探讨3,4-苯并芘经气管导管支气管灌注构建猪肺癌模型的可行性.方法购置24头实验猪,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每组12头.实验猪麻醉满意后行气管插管,经气管导管向模型组支气管内注入3,4-苯并芘-玉米油混合液,对照组注入等量玉米油.每周灌注1次,连续16周.于第16周、32周、48周对全部实验猪行肺部CT扫描,观察肺部有无病灶.第48周解剖实验猪肺、食管、胃肠道、肝及脑等脏器,观察有无肿瘤形成,并对肿块及实验猪的肺组织切片进行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分析.结果对照组肺部CT及解剖均未发现肺部肿瘤.模型组中,8头肺部CT显示有不同部位、大小不等的占位性病变,病理学均证实为恶性肿瘤,其中3头中分化腺癌,2头高分化鳞癌,1头肺泡细胞癌,2头腺鳞癌.4头肺部CT无异常,其中一头食管距声门2 cm处有一2 cm×1.5 cm×1.0 cm肿块,标本送病理检查证实为食管磷癌.另外3头及对照组肺部CT及解剖均未发现肿瘤.模型组实验猪1 a内成功诱发恶性肿瘤,总成瘤率75%,肺部成瘤率为66.66%.结论经气管导管支气管内灌注3,4-苯并芘是一种简便、安全可靠的肺癌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灌注 3 4-苯并芘 实验猪 肺癌 动物模型
下载PDF
亚硒酸钠对贫铀气管灌注大鼠免疫损伤的防护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苏翠文 杨陟华 +4 位作者 潘秀颉 徐龙 刘坤璐 李若曦 朱茂祥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46-1049,共4页
目的观察亚硒酸钠对贫铀(DU)气管灌注大鼠免疫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 22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U染毒组、DU+低硒组、DU+中硒组、DU+高硒组,每组45只。采用单次气管灌注贫铀悬液500μg/只染毒,DU+低硒组、DU+中硒组、DU+高... 目的观察亚硒酸钠对贫铀(DU)气管灌注大鼠免疫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 22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U染毒组、DU+低硒组、DU+中硒组、DU+高硒组,每组45只。采用单次气管灌注贫铀悬液500μg/只染毒,DU+低硒组、DU+中硒组、DU+高硒组自DU染毒前3天灌喂分别给予50、200、500μg/kg的硒溶液,每天一次直至活杀。分别在气管灌注后第7、14、28天活杀大鼠,分别测定体重、肺铀含量、外周血细胞参数、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血清免疫球蛋白IgG。结果 DU染毒组大鼠早期体重下降、白细胞数升高、红细胞数、T淋巴细胞总数及免疫球蛋白IgG显著降低;DU+低硒组、DU+中硒组、DU+高硒组各项指标与DU染毒组比较有明显改善。结论亚硒酸钠对DU气管灌注大鼠免疫损伤有防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硒酸钠 贫铀 气管灌注 免疫损伤 防护作用
下载PDF
三种方法气管灌注博来霉素诱导小鼠肺纤维化的比较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志超 冯凡超 +3 位作者 武琦 顾诚 徐泳 周贤梅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1-57,共7页
目的利用腰穿针气管插管、留置针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三种不同方法对C57BL/6J小鼠进行气管注射博来霉素诱导肺纤维化,探索腰穿针气管插管造模法、留置针气管插管造模法及气管切开造模法这三种方法对小鼠的影响。方法将120只C57BL/6J小鼠... 目的利用腰穿针气管插管、留置针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三种不同方法对C57BL/6J小鼠进行气管注射博来霉素诱导肺纤维化,探索腰穿针气管插管造模法、留置针气管插管造模法及气管切开造模法这三种方法对小鼠的影响。方法将12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腰穿针气管插管模型组、留置针气管插管模型组和气管切开模型组,分别利用不同方法气管注射博来霉素,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体重变化和存活率)、组织病理学改变(HE和Masson染色)和羟脯氨酸水平。结果腰穿针气管插管模型组、留置针气管插管模型组造模后28 d小鼠体重均高于气管切开模型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01);各组小鼠存活率存在差异,除空白组外,气管切开模型组最低,留置针气管插管模型组最高,空白组和气管切开模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组间没有统计学意义;肺组织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气管切开模型组、腰穿针气管插管模型组和留置针气管插管模型组,且造模后21 d最重;气管切开模型组病灶分布均匀,腰穿针气管插管模型组和留置针气管插管模型组分布不均匀,以气管周围肺组织较重;腰穿针气管插管模型组和气管切开模型组造模后28 d羟脯氨酸水平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P<0.001)。结论综合多种因素,腰穿针气管插管造模法是三种造模方法中的最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莱霉素 肺纤维化 动物模型 气管灌注 小鼠
下载PDF
暴露式小鼠气管灌注炭黑颗粒染毒方法的优化
5
作者 蒋永红 舒涛 +3 位作者 涂宏松 刘锐 陈倩 周婷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8年第2期106-108,111,185,共4页
目的探讨灌注炭黑颗粒的浓度和体积对暴露式气管灌注小鼠存活状况的影响,从而提高染毒动物的存活率。方法将108只雄性C57BL/6(体质量16~18 g)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2.5、25 mg/mL炭黑颗粒(Printex90)染毒组,每组分为3个亚组,采用暴露... 目的探讨灌注炭黑颗粒的浓度和体积对暴露式气管灌注小鼠存活状况的影响,从而提高染毒动物的存活率。方法将108只雄性C57BL/6(体质量16~18 g)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2.5、25 mg/mL炭黑颗粒(Printex90)染毒组,每组分为3个亚组,采用暴露式气管灌注法,分别一次性灌注体积为0.05、0.10、0.15 mL染毒溶液,灌注24 h后颈椎脱臼处死,肉眼观察小鼠肺组织的变化,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当炭黑浓度为2.5 mg/mL,灌注体积为0.05 mL时,小鼠全部存活,肺组织出现充血及炎性细胞浸润,但随着灌注体积的增加,小鼠存活率下降至83.3%,肺部炎症反应逐渐加剧,支气管壁增厚;当炭黑浓度为25 mg/mL时,随着灌注体积的增加小鼠的存活率下降至66.7%,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内支气管壁增厚,沉积大量的炭黑颗粒,出现较明显充血和炎性细胞的浸润。结论当炭黑颗粒浓度为2.5 mg/mL,灌注体积为0.05 mL时,小鼠存活率高,该条件可为后期开展重复剂量气管灌注炭黑颗粒的慢性毒性实验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露式气管灌注 炭黑颗粒 小鼠
下载PDF
莫西沙星与纤维支气管镜药物灌注联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和肺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陈芳 尹丽花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9期68-71,共4页
目的 观察莫西沙星与纤维支气管镜药物灌注联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MDR-PTB)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按照电脑编程随机抽选程序选取2021年4月—2022年5月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收治的MDR-PTB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 目的 观察莫西沙星与纤维支气管镜药物灌注联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MDR-PTB)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按照电脑编程随机抽选程序选取2021年4月—2022年5月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收治的MDR-PTB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各57例。常规组予以抗结核药物联合左氧氟沙星常规治疗。试验组予以莫西沙星与纤维支气管镜药物灌注联合治疗。比较2组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情况,T细胞亚群、降钙素原(PCT)、肺功能指标,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3个月后,2组痰菌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9个月后,试验组痰菌转阴率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治疗9个月后病灶总吸收率高于常规组(85.96%vs. 63.16%,χ^(2)=7.815,P=0.005)。治疗9个月后,2组CD4+、CD3+、CD8+升高,血清PCT水平降低,且试验组CD4+、CD3+高于常规组,血清PCT水平低于常规组(P<0.01);2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值百分比(FEV1%)、FEV1与用力肺活量比值、每分钟最大通气量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与常规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28%vs. 14.04%,χ^(2)=0.076,P=0.781)。结论 MDR-PTB患者采用莫西沙星与纤维支气管镜灌注治疗可提高痰菌转阴率及病灶总吸收率,有效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与肺功能,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多药肺结核 纤维支气管镜药物灌注 莫西沙星 T淋巴细胞亚群 肺功能
原文传递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栓塞术治疗PS评分≥2分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效果
7
作者 朱云飞 黄梦洁 刘圣斌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2期21-24,共4页
目的观察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栓塞术治疗体力状况评分(PS评分)≥2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1月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PS评分≥2分晚期NSCLC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 目的观察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栓塞术治疗体力状况评分(PS评分)≥2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1月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PS评分≥2分晚期NSCLC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全身静脉化疗;试验组患者接受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栓塞术,化疗药物与对照组一致,2组21 d为1个化疗周期,持续治疗3个周期。比较2组近期疗效,治疗后症状/体征评分、PS评分、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疾病控制率(96.67%)高于对照组(73.33%)(χ^(2)=4.706,P=0.030)。治疗3个周期后,试验组咳嗽、咯痰、咯血、胸痛、阻塞性肺炎、阻塞性肺不张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PS评分为(1.08±0.42)分,低于对照组的(2.17±0.33)分(t=11.177,P<0.001);2组PaCO_(2)低于治疗前,PaO_(2)、FEV_(1)/FVC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试验组腹泻、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栓塞术治疗PS评分≥2分晚期NSCLC可有效控制疾病进展,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血气及肺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晚期 体力状况评分 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栓塞术
原文传递
非暴露式气管灌注法建立小鼠矽肺纤维化模型
8
作者 龚晓雪 冯玲芳 +4 位作者 李泳欣 陈俊斐 董小雯 姚佳慧 楼建林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22,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的无创气管灌注构建小鼠矽肺纤维化模型的方法。方法将无特定病原体级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5只。麻醉后,采用22G动静脉留置针经小鼠口腔进行气管插管,模型组小鼠灌注质量浓度为25 g/L的二氧化硅...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的无创气管灌注构建小鼠矽肺纤维化模型的方法。方法将无特定病原体级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5只。麻醉后,采用22G动静脉留置针经小鼠口腔进行气管插管,模型组小鼠灌注质量浓度为25 g/L的二氧化硅混悬液0.1 mL,对照组小鼠灌注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于造模后第7、14和30天时,测定小鼠体质量,观察肺组织形态与病理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造模后第30天小鼠肺组织中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Ⅰ型胶原蛋白α1链(COL1A1)蛋白的表达。结果实验期间,2组小鼠均无死亡;2组小鼠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小鼠于染尘后第7和14天肺组织呈粉灰色、色泽不均一;染尘后第30天肺组织呈灰色、质地硬,肉眼可见分布不匀的矽结节。肺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组织炎症反应持续性加重,肺泡间隔增厚,炎症细胞浸润并逐渐聚集成团,细胞性结节数量逐渐增多。染尘后第30天,模型组小鼠肺α-SMA和COL1A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中位数:72.59 vs 5.91,35.62 vs 10.07,P值均<0.05]。结论采用22G动静脉留置针经小鼠口腔气管灌注二氧化硅混悬液的方法,可成功构建矽肺纤维化动物模型;该方法简便、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肺 小鼠 气管灌注 纤维化 模型
原文传递
支气管灌注Fe_2O_3纳米粒对大鼠肺组织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扬 唐萌 +6 位作者 张婷 陆敏玉 王宜庆 孔璐 薛玉英 张宇 顾宁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72-573,共2页
目的观察支气管灌注Fe2O3颗粒对大鼠肺组织的氧化损伤及致纤维化作用。方法雄性大鼠经支气管灌注单次染毒(7 d)及多次染毒(30 d)不同剂量的20和280 nm Fe2O3粒子悬浮液,测定其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 目的观察支气管灌注Fe2O3颗粒对大鼠肺组织的氧化损伤及致纤维化作用。方法雄性大鼠经支气管灌注单次染毒(7 d)及多次染毒(30 d)不同剂量的20和280 nm Fe2O3粒子悬浮液,测定其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羟脯氨酸(HYP)含量。结果20 nm Fe2O340 mg/kg剂量组大鼠肺组织中SOD(32.5±3.8)U/(mg.prot)、MDA(2.29±0.18)nmol/(mg.prot)及GSH-Px(80.4±9.61)U(mg.prot)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除30 d的GSH-Px外,20 nm高剂组的SOD、MAD及GSH-Px含量均高于280 nm高剂量组(P<0.05),表明纳米级Fe2O3颗粒比微米级损伤更为严重。结论20 nm Fe2O3可致大鼠肺脏氧化损伤且较280 nm Fe2O3更为严重,但无明显致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 FE2O3 气管灌注 氧化损伤 肺纤维化
原文传递
牛磺酸锌对气管灌注贫铀大鼠脑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珩 李积胜 +2 位作者 王华仁 陈俊 杨芳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8-350,共3页
关键词 牛磺酸锌 气管灌注 贫铀 大鼠 脑功能 免疫功能 神经损害
原文传递
支气管镜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在晚期中心型肺鳞癌中的应用效果
11
作者 林辉 苏香花 +1 位作者 肖建宏 宋彬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5期90-94,共5页
目的探讨采取经电子支气管镜(EB)植入^(125)I粒子+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疗法在晚期中心型肺鳞癌(LUSC)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收治的68例Ⅲb~Ⅳ期中心型LUSC患者作为研... 目的探讨采取经电子支气管镜(EB)植入^(125)I粒子+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疗法在晚期中心型肺鳞癌(LUSC)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收治的68例Ⅲb~Ⅳ期中心型LUS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联合治疗组(n=32)与单纯灌注化疗栓塞组(n=36)。联合治疗组患者采取经EB植入^(125)I粒子+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疗法;单纯灌注化疗栓塞组患者采取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疗法。两组患者均采用吉西他滨(GEM)+顺铂(DDP)化疗方案,于干预后l、3、5个月实施EB与C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单纯灌注化疗栓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的咯血发生率高于单纯灌注化疗栓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骨髓抑制、发热与气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的各不良反应皆为轻度,在可控范围内。结论经EB植入^(125)I粒子+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可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其用于晚期中心型LUSC的治疗具备安全性、微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支气管 肺肿瘤 放射性粒子^(125)I 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栓塞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张涛 《科技与健康》 2023年第4期29-32,共4页
分析了采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栓塞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应用价值。选取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9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对比组(n=45)接受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研究组(n=... 分析了采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栓塞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应用价值。选取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9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对比组(n=45)接受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研究组(n=45)在对比组基础上联合应用栓塞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不良反应情况。患者接受临床远期疗效的对比,包括两组患者1、2、3年的生存率比较分析,同时比较两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物、血清炎性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不仅如此,还需要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依从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栓塞术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应用,实现了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提升,并且有效降低了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不良反应问题的出现,患者的生存率得到了保证,血清炎性因子改善明显,T淋巴细胞亚群显著提升,对于患者治疗总依从率提升也有一定的促进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栓塞术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被引量:3
13
作者 葛连刚 郑桂茹 史玉树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1期1326-1329,共4页
目的:观察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BAI)化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NSCLC患者88例,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BAI化疗,对照组采用单一的BAI化疗;评价治疗后1月、3月及6月时的... 目的:观察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BAI)化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NSCLC患者88例,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BAI化疗,对照组采用单一的BAI化疗;评价治疗后1月、3月及6月时的治疗效果,比较死亡率及恶心、腹泻、脱发及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4个周期的治疗,治疗后1、3、6个月时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月和3月无死亡病例、治疗6月死亡1例,死亡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脱发及骨髓抑制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BAI化疗对NSCLC的疗效优于单一的BAI灌注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放射性粒子植入 气管灌注化疗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疗效比较研究
全文增补中
全身化疗和支气管动脉灌注联合CIK过继免疫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赵光强 黄云超 +8 位作者 叶联华 段林灿 周永春 杨凯云 马千里 雷玉洁 宋鑫 黄明 杨银山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9期1000-1004,共5页
背景与目的中晚期肺癌治疗效果欠佳,CIK过继免疫疗法作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辅助疗法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通过比较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全身化疗和支气管动脉灌注联合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探讨支气管动脉灌注联合... 背景与目的中晚期肺癌治疗效果欠佳,CIK过继免疫疗法作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辅助疗法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通过比较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全身化疗和支气管动脉灌注联合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探讨支气管动脉灌注联合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20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例,随机分为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组、全身化疗组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组,行2周期治疗后,评价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结果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CR+PR%)高于全身化疗组(66.67%,n=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1,P=0.03);骨髓抑制毒性和非骨髓抑制毒性发生率低于全身化疗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组肿瘤进展率(PD%)高于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CIK组(χ2=4.287,P=0.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身化疗组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CIK组之间比较肿瘤进展率(PD%)无统计学差异(χ2=0.082,P=0.775)。结论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CIK过继免疫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在控制肺内原发灶方面疗效优于全身化疗;在控制和预防远处转移方面与全身化疗无差异,是一种较为理想、安全有效的综合性治疗手段,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气管动脉灌注 CIK细胞 化疗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灌注-全身化疗序贯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6
15
作者 黄晓颖 王良兴 +2 位作者 余昶 周为中 胡文豪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260-263,共4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临床诊断时多为晚期,中晚期肺癌治疗效果欠佳,本研究对比分析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全身静脉化疗、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加全身化疗序贯治疗的疗效,以期寻找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更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 背景与目的肺癌临床诊断时多为晚期,中晚期肺癌治疗效果欠佳,本研究对比分析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全身静脉化疗、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加全身化疗序贯治疗的疗效,以期寻找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更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127例,均经病理证实,按自愿及随机原则分为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全身静脉化疗与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加全身化疗序贯治疗组。结果肺内原发灶有效率(CR+PR)介入治疗组,静脉化疗组,序贯治疗组分别为59.22%、30.23%、69.05%。经统计学分析,原发灶总有效率介入治疗组较静脉化疗组显著提高(P<0.01),序贯治疗组较静脉化疗组显著提高(P<0.01),介入治疗组与序贯治疗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肺外转移灶有效率介入治疗组,静脉化疗组,序贯治疗组分别为18.19%、53.85%、60.00%,转移灶有效率介入治疗组显著低于静脉化疗组(P<0.05),序贯治疗组较介入治疗显著提高(P<0.01),静脉化疗组与序贯治疗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加全身化疗序贯治疗既可有效控制肺内病灶又对远处转移有良好预防和控制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肺癌 气管动脉灌注 介入 静脉化疗 序贯治疗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加免疫治疗肺癌伴恶性胸水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偰利宇 杨珏 +6 位作者 赵卫 庞瑞麟 向述天 董学先 胡继红 李红芬 段理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360-362,共3页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加免疫治疗肺癌伴恶性胸水的价值。方法 将 75例肺癌伴恶性胸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试验组 38例 ,胸穿抽净胸水后向胸腔内注入化疗药物 (胸腔内化疗 ) ,再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加免疫治疗 ;对照组 37例 ,...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加免疫治疗肺癌伴恶性胸水的价值。方法 将 75例肺癌伴恶性胸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试验组 38例 ,胸穿抽净胸水后向胸腔内注入化疗药物 (胸腔内化疗 ) ,再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加免疫治疗 ;对照组 37例 ,仅行胸腔内化疗。比较两组病例第 1疗程的疗效 (治疗肺癌疗效和控制胸水效果 )及 1、2年生存率。结果 第 1疗程治疗后 ,试验组治疗肺癌的总有效率为 31.5 8% ( 12 /38) ,对照组为 5 .41% ( 2 /37) ,两组间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 χ2 =8.46 ,P <0 .0 1) ;试验组控制胸水的有效率为86 .84% ( 33/38) ,对照组为 6 4.86 % ( 2 4/37) ,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χ2 =4.96 ,P <0 .0 5 )。试验组患者1、2年生存率分别为 6 5 .79% ( 2 5 /38)和 2 6 .32 % ( 10 /38) ,对照组为 40 .5 4% ( 15 /37)和 5 .41% ( 2 /37) ,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 χ2 =4.80 ,P <0 .0 5 ;χ2 =6 .10 ,P <0 .0 5 )。结论 胸腔内化疗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加免疫治疗肺癌伴恶性胸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免疫治疗 肺癌 恶性胸水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中晚期肺癌25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7
作者 郭卫平 王执民 +3 位作者 王义清 张洪新 倪代会 李文献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1年第5期383-385,共3页
关键词 气管动脉灌注 晚期肺癌 肺癌 肿瘤治疗
下载PDF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老年肺癌效果评价 被引量:6
18
作者 袁庆海 庄树武 +3 位作者 孙小艳 姜文国 郑丽茹 刘宝祥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1-82,共2页
目的 :探讨老年肺癌患者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 BAI)疗效与肿瘤病理类型、血供及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 :对 65例经病理证实的老年肺癌患者进行 TNM临床分期 ,并进行支气管动脉造影 ( BAG) ,分析肿瘤血供情况 ;采用卡铂或顺铂、阿霉素、... 目的 :探讨老年肺癌患者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 BAI)疗效与肿瘤病理类型、血供及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 :对 65例经病理证实的老年肺癌患者进行 TNM临床分期 ,并进行支气管动脉造影 ( BAG) ,分析肿瘤血供情况 ;采用卡铂或顺铂、阿霉素、丝裂霉素、足叶乙甙 3种或 3种以上药物进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观察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BAI总有效率为 93.8% ,鳞癌和未分化癌的有效率分别为 86%和 81 % ,明显优于腺癌 ( 5 0 .0 % ) ( P<0 .0 5 ) ,中心型多血管型肺癌的有效率为 91 % ,明显优于少血管型周围型肺癌 ( 5 0 .0 % ) ,临床 期的有效率为 92 % ,明显优于 ( 5 7% )。结论 :经 BAI治疗老年肺癌效果与肿瘤组织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气管动脉灌注 化疗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栓塞-灌注法治疗反复咯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19
作者 刘一之 倪才方 +1 位作者 朱晓黎 金泳海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794-796,共3页
目的 研究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支气管动脉分支加红霉素溶液灌注支气管动脉主干治疗反复咯血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  35例内科治疗无效的咯血患者分为A、B两组。A组行靶动脉单纯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术 ,B组针对支气管动脉及肋间动脉行栓塞 ... 目的 研究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支气管动脉分支加红霉素溶液灌注支气管动脉主干治疗反复咯血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  35例内科治疗无效的咯血患者分为A、B两组。A组行靶动脉单纯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术 ,B组针对支气管动脉及肋间动脉行栓塞 灌注法治疗 ,针对胸廓内动脉行单纯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术。A、B两组均随访 6个月以上。结果 A组治愈率为 35 .7% ,B组治愈率为 70 % ,两者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 ;A组有效率为 71% ,B组有效率为 10 0 % ,两者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结论 栓塞 灌注法对内科治疗无效的咯血患者是一种更为有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咯血 气管动脉栓塞 气管动脉灌注
下载PDF
肺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引起食管支气管瘘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子江 袁建华 +3 位作者 俞文强 蔡学祥 孔颂阳 许林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1995年第1期15-18,共4页
作者自1986~1994年间对1200例中晚期肺癌病人,径4000余人次的支气管动脉灌注(BAD 抗癌药物治疗,发生食管炎7例,占7/4000(1.75‰);食管支气管瘘3例,占3/4000(0.75‰),这三例中1例经手术修补成活,2例死亡。作者提出发生食管支气管瘘的主... 作者自1986~1994年间对1200例中晚期肺癌病人,径4000余人次的支气管动脉灌注(BAD 抗癌药物治疗,发生食管炎7例,占7/4000(1.75‰);食管支气管瘘3例,占3/4000(0.75‰),这三例中1例经手术修补成活,2例死亡。作者提出发生食管支气管瘘的主要原因是左、右支气管动脉均有分支供血食管,当较高浓度的5Fu,阿霉素或丝裂霉素灌注治疗后,引起食管炎、溃疡、直至穿孔,瘘管形成。并对这一并发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作较详细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动脉灌注 食管支气管 肺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