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9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气血神论治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
1
作者 张楠 董波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8期1535-1536,共2页
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常伴发焦虑、抑郁,董波教授认为其病位在心,气血神失和是病机关键。本研究总结董波教授对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的病机认识以及临床用药经验,以期指导实践。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气血神论治 焦虑、抑郁 董波
下载PDF
国医大师丁樱“四期分论,气血同调”辨治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2
作者 范淑华 丁樱 陈文霞 《中医研究》 2024年第2期12-17,共6页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儿童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病程可长达1年以上。因该病导致的反复出血、活动受限及激素副作用严重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辨证论治的整体调控作用能显著促进疗效并有效平衡西药...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儿童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病程可长达1年以上。因该病导致的反复出血、活动受限及激素副作用严重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辨证论治的整体调控作用能显著促进疗效并有效平衡西药的副作用,在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丁樱教授系全国第四届国医大师,行医50余载,擅长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儿科各种疑难病,尤其对儿童ITP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丁樱教授将ITP病机概括为“毒、虚、瘀”,提出了“扶正、祛毒、化瘀”的核心治疗原则。针对该病病机转化特点,又将其分为发作期和稳定期分别论治,提出了“四期分论,气血同调”的分期论治原则。主张发作期分早发、持续、慢性和难治4个阶段。早期以攻邪为主,持续期攻补兼施,慢性期养阴清热,难治期补虚为要。稳定期根据气血失调的情况,或益气养血,或行气活血,或补肺固表,或健脾温阳,或散瘀通络,灵活变通,守证而治,效如桴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樱 国医大师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儿童 分期论治 气血同调 伏毒
下载PDF
参归气血双补汤治疗宫颈癌术后化疗患者气血两虚证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龚瑞华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4年第2期277-279,共3页
宫颈癌是妇科临床高发的恶性肿瘤,不仅发病率高,而且预后较差。有统计数据显示,Ⅱ 期宫颈癌患者5年生存率在58%左右,Ⅲ 期更是低至43%[1],严重危害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宫颈癌发病早期通常无典型症状,容易被忽视,因此,多数患者在疾病确诊... 宫颈癌是妇科临床高发的恶性肿瘤,不仅发病率高,而且预后较差。有统计数据显示,Ⅱ 期宫颈癌患者5年生存率在58%左右,Ⅲ 期更是低至43%[1],严重危害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宫颈癌发病早期通常无典型症状,容易被忽视,因此,多数患者在疾病确诊时已经发展至中晚期,临床症状表现为尿频尿急、阴道不规则流血等,不仅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与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而且死亡风险非常高[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血双补 死亡风险 气血两虚证 尿频尿急 宫颈癌患者 宫颈癌术后 妇科临床 恶性肿瘤
下载PDF
基于“气血理论”探析针灸调控线粒体自噬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晶晶 任路 陈海洋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47-51,共5页
中医学认为气属阳,血属阴,气血阴阳的平衡对于人体的健康极为重要,这与线粒体自噬的生理特点和作用功效颇为相似。缺血性脑卒中的核心病机特点是“气虚血瘀”,而研究发现自噬是机体转化、消除内生痰浊、瘀血的重要机制。针灸作为治疗缺... 中医学认为气属阳,血属阴,气血阴阳的平衡对于人体的健康极为重要,这与线粒体自噬的生理特点和作用功效颇为相似。缺血性脑卒中的核心病机特点是“气虚血瘀”,而研究发现自噬是机体转化、消除内生痰浊、瘀血的重要机制。针灸作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针刺腧穴发挥双向调节气血作用,在恢复自噬平衡,促进缺血半暗带再灌注等方面具有重大潜力。该文就线粒体自噬与气血理论、线粒体自噬与缺血性脑卒中病机相关性、针灸多途径调节自噬等作以综述,探析针灸调控线粒体自噬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可能机制,以期为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血理论 线粒体自噬 针灸 缺血性脑卒中 调控机制
原文传递
从气血阴阳理论探讨偎脓长肉法治疗慢性疮面过程中“药”与“疮”的相互作用
5
作者 马梦舸 郭晶 +4 位作者 朱朝军 闫晶鑫 郭宇晴 王一鸣 张朝晖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5-8,共4页
气血调和、阴阳平衡是中医的基础理论,强调人整体平衡调和的状态。慢性疮面微环境也存在气血阴阳的局部调和,明辨气血盛衰、阴阳转化尤为重要,外用中药通过升降出入模式以“脓”为媒介促进药疮交互环节的完成。本文旨在通过疮面局部的... 气血调和、阴阳平衡是中医的基础理论,强调人整体平衡调和的状态。慢性疮面微环境也存在气血阴阳的局部调和,明辨气血盛衰、阴阳转化尤为重要,外用中药通过升降出入模式以“脓”为媒介促进药疮交互环节的完成。本文旨在通过疮面局部的气血阴阳动态变化过程探讨偎脓长肉法治疗慢性疮面愈合过程中“药”和“疮”的相互作用,以期为偎脓长肉提供新的理论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血 阴阳 升降出入 偎脓长肉 药疮交互
下载PDF
从气血趋向角度论胸痹之阳微阴弦脉象
6
作者 迟佳慧 纪冬梅 +3 位作者 牛丽强 单敏敏 赵子鸣 梁腾霄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306-309,共4页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了“阳微阴弦”的说法,阳微阴弦即指胸痹心痛发作时在寸口部位感受到的寸微尺弦的脉象,各医家对此众说纷纭,古代医家多从上焦阳虚,下焦阴邪乘之而论,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各有发微,总结各家之言多从本虚标实而...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了“阳微阴弦”的说法,阳微阴弦即指胸痹心痛发作时在寸口部位感受到的寸微尺弦的脉象,各医家对此众说纷纭,古代医家多从上焦阳虚,下焦阴邪乘之而论,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各有发微,总结各家之言多从本虚标实而论之,笔者认为阳微阴弦当从气血趋向角度论述,提出阳微阴弦是发生胸痹时气血向内汇聚在脉象上的表现的观点,阳微阴弦是对胸痹发作时气血内聚的动态变化的静态描述,并非贯穿疾病始终,其提示了疾病变化的动态过程,旨在揭示病情变化时气血为扶助内部正气,保护五脏与元神之府而向内聚集的机理,其出现提示病情有向两个方向变化的可能,一是疾病向轻、二是疾病加重,继续发展会表现为脉微,甚者出现脉微欲绝,并由此引申出同一病机下阳微阴弦亦可以见于其他部位及其他疾病。从气血趋向角度论胸痹之阳微阴弦脉象拓展了其理论内涵并可以指导临床用药,并起抛砖引玉之效,引发医家对于阳微阴弦以及其他传统中医理论的创新与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微阴弦 胸痹心痛 气血趋向 中医理论 金匮要略
下载PDF
基于“气血-络脉-玄府轴”新视角探讨视网膜血管性疾病的治疗
7
作者 张伟道 陈杰 +2 位作者 冯俊 杨桂萍 杨二双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57-261,共5页
“气血学说”“络病学说”“玄府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眼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同轴一体,在生理和病机上密不可分。从中医学整体观念出发,脏腑为本,目为标,气血-络脉-玄府轴是脏腑与目联系的枢纽;在局部辨证的基础上,“气血-络脉... “气血学说”“络病学说”“玄府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眼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同轴一体,在生理和病机上密不可分。从中医学整体观念出发,脏腑为本,目为标,气血-络脉-玄府轴是脏腑与目联系的枢纽;在局部辨证的基础上,“气血-络脉-玄府轴”的稳态失衡是视网膜血管性疾病(RVD)在眼底证候的微观体现。在病症结合视角下探究RVD的临床特点,其具有气血不和、络脉失调、玄府郁闭的证候特征,核心病机可概括为“气血-络脉-玄府轴失调”;由此提出和气血、通络脉、开玄府为RVD的基本治疗原则,须贯穿疾病治疗的始终,为RVD的中医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血管性疾病 气血-络脉-玄府轴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基于“气血水”理论辨治黄斑水肿
8
作者 史向钊 张彩霞 陈兹满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4期350-354,共5页
黄斑水肿是多种眼底疾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属于中医眼科学“视瞻昏渺”范畴。基于“气血水”理论,其主要病机可归结于气、血、水运行和代谢障碍、阻塞络脉,其产生多与脾失健运有关。脾失健运,水湿停集于黄斑区,又因为脾主统血,当脾气不... 黄斑水肿是多种眼底疾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属于中医眼科学“视瞻昏渺”范畴。基于“气血水”理论,其主要病机可归结于气、血、水运行和代谢障碍、阻塞络脉,其产生多与脾失健运有关。脾失健运,水湿停集于黄斑区,又因为脾主统血,当脾气不足,统摄作用受限,则血溢脉外形成离经之血,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血液瘀滞加重;脉道不通,水液外渗,黄斑水肿加重。水肿、气滞、血瘀既可互为因果,也可因并存而难消难治。在治疗上,活血利水法贯穿治疗始终,同时遵循治水、治血必治气的原则,根据气滞、水肿、血瘀的偏重来加减用药,以达水行而不滞,亦能使血畅而不瘀之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水肿 气血水”理论 用药原则
下载PDF
气血同治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9
作者 张亮亮 王朝阳 +3 位作者 洪惠燕 曾玉贞 黄腾蛟 陈联发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气血同治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厦门医院心血管内科的阳气不足、心血瘀阻型冠心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气血同治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厦门医院心血管内科的阳气不足、心血瘀阻型冠心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分别为治疗组(n=30)以及对照组(n=30),其中对照组实施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于对照组基础上融合自拟方,疗程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变化和心肺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高达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73,P<0.05)。治疗后,治疗组简明调查量表中8个维度的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心肺运动功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气血同治可改善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阳气不足 心血瘀阻 气血同治
下载PDF
从气血津液角度探讨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疾病的治疗思路
10
作者 赵若楠 邵静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8期1527-1531,共5页
阐述气、血、津液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疾病之间的联系,分析相关动物实验、临床病例及疗效结果,表明从气、血、津液三方面论治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疾病具有良好治疗效果。气、血、津液三者生于中焦脾胃,一源三岐,三... 阐述气、血、津液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疾病之间的联系,分析相关动物实验、临床病例及疗效结果,表明从气、血、津液三方面论治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疾病具有良好治疗效果。气、血、津液三者生于中焦脾胃,一源三岐,三者相互转化,功能上相互依存。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疾病的发生多与气、血、津液的功能异常有关,而冠状动脉微循环疾病的发生发展离不开气虚、气滞、痰浊、瘀血等因素。从气血津液的角度出发治疗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疾病是脏腑辨证治疗的一种延伸和突破,为临床上治疗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血津液 冠状动脉微循环疾病 胸痹 心痛病
下载PDF
基于“阴阳水火气血论”辨治围绝经期综合征
11
作者 彭彬 张逸雯 +1 位作者 王猛 徐世杰 《江苏中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6-9,共4页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机体内分泌、心理、代谢平衡紊乱从而引发多个器官系统症状与体征的综合症候群。基于“阴阳水火气血论”,精血亏虚被认为是产生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始动因素,气火俱病是围绝经期综合征诸多症状产生的关键环节,痰瘀交结是...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机体内分泌、心理、代谢平衡紊乱从而引发多个器官系统症状与体征的综合症候群。基于“阴阳水火气血论”,精血亏虚被认为是产生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始动因素,气火俱病是围绝经期综合征诸多症状产生的关键环节,痰瘀交结是围绝经期综合征诸症缠绵难愈的核心要素。临证倡导从机体阴阳、气血、水火以及痰饮瘀血角度出发,养血益精以治其本,理气降火以治其标,化痰活血以调其枢。通过总结复杂症候群中蕴含的普遍规律,执简驭繁,便于把握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发展之机理,以期为临床提供新的思路。附验案1则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综合征 阴阳 水火 气血 痰瘀 养血益精 理气降火 化痰活血
下载PDF
基于精气血津液理论的皮肤屏障损伤与修复
12
作者 柳赛赛 白彦萍 《世界中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96-199,共4页
皮肤作为人体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屏障功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保护作用。多种皮肤病的发病与皮损屏障功能的损伤相关,皮肤屏障的修复却始终依赖于持续性外源物质的补充。中医自古有皮肤腠理卫外功能的理论,气血津液体系的正常... 皮肤作为人体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屏障功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保护作用。多种皮肤病的发病与皮损屏障功能的损伤相关,皮肤屏障的修复却始终依赖于持续性外源物质的补充。中医自古有皮肤腠理卫外功能的理论,气血津液体系的正常运转维持了皮肤屏障功能的稳态,其紊乱的相关机制是多种皮肤病发病的关键病机。中医传统理论和现代生理学以人体作为共同的认知对象,为人类健康谋福祉,二者一体两面,殊途同归。白彦萍教授作为岐黄学者,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多年的临床经验,结合皮肤屏障功能“砖墙结构”,提出以精和津液分别作为“砖块”和“灰浆”构成皮肤屏障的基本结构,血为皮肤屏障提供营养供给和排出代谢废物,气发挥主要的防御功能,精气血津液共同维持皮肤屏障功能的正常运转,形成“以精和津液为基,以血为养,以气为用”的皮肤屏障功能理论模型,并初步阐释其联络内外导致皮肤病伴随症状的理论依据,为皮肤病精气血津液层面的诊疗提供了更加详细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屏障 气血津液 皮肤病 砖墙结构 中医药 经验传承 中西医结合 理论研究
下载PDF
从气血理论浅谈肝积的诊治思路
13
作者 卫建洪 伍玉南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0期96-98,共3页
现代医学将肝积归为肝硬化一类的疾病。目前西医尚无治疗肝硬化的特效药,而中医药在缓解患者症状及改善预后方面具有明显疗效。肝积病位在肝,涉及肺、脾、肾诸脏,基本病机为正气亏虚、肝气郁结、气滞血瘀等,故从气血理论出发,采用补益... 现代医学将肝积归为肝硬化一类的疾病。目前西医尚无治疗肝硬化的特效药,而中医药在缓解患者症状及改善预后方面具有明显疗效。肝积病位在肝,涉及肺、脾、肾诸脏,基本病机为正气亏虚、肝气郁结、气滞血瘀等,故从气血理论出发,采用补益肝脾、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等治法,可为临床医治肝积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血 肝积 肝硬化
下载PDF
补益气血是治疗慢性心肺疾病的基本方法
14
作者 田晶 张向玉 +2 位作者 段晓龙 王凝 田永衍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期42-44,共3页
慢性心肺疾病作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进行性进展、易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等特点困扰着广大患者。通过临床实践及研读古籍,发现补益气血可以提升心肺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对于改善慢性心肺功能受损大有裨益,从而提高疗效、延... 慢性心肺疾病作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进行性进展、易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等特点困扰着广大患者。通过临床实践及研读古籍,发现补益气血可以提升心肺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对于改善慢性心肺功能受损大有裨益,从而提高疗效、延缓疾病发展速度。此文从慢性心肺疾病的病因、病机、症状,心肺气血相关理论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补益气血对于慢性心肺疾病的基本治疗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 肺胀 心悸 胸痹 心衰 补益气血
下载PDF
马智教授以“化痰瘀,调气血”心法治疗汗证经验
15
作者 刘莹 樊姿君 +2 位作者 李卓 周津竹 刘小溪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2期76-80,共5页
汗证无论是在外感疾病中还是在内伤疾病中都极为常见,特别是在内伤疾病中通常作为患者的主诉症状出现。异常的汗出与人体气血阴阳之盛衰、营卫之和谐密切相关,因此对于汗证的辨证论治,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意义。马智教授认为,汗属人体五... 汗证无论是在外感疾病中还是在内伤疾病中都极为常见,特别是在内伤疾病中通常作为患者的主诉症状出现。异常的汗出与人体气血阴阳之盛衰、营卫之和谐密切相关,因此对于汗证的辨证论治,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意义。马智教授认为,汗属人体五液之一,是由阳气蒸化津液而来,正所谓“汗为心之液”“阳加于阴,谓之汗”。阳为卫气、阴为营血,阴阳平衡、营卫调和,则汗液不外泄。反之,若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营卫不和、卫阳不固、腠理开阖不利、营不内守,则汗液外泄异常。马智教授提出“化痰瘀,调气血”之心法,巧用益气固表、调和营卫、滋阴降火、化痰散瘀之法治疗汗证,同时注重整体观念、脏腑辨证、巧选方药,收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汗证 化痰瘀 气血 马智教授 经验
原文传递
章勤从气血辨治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经验
16
作者 马扬 任宁 章勤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4期301-303,共3页
薄型子宫内膜妊娠率较低,且可引起不良围产期结局、流产或异常胎盘^([1]),是导致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薄型子宫内膜的病因分为机能性、器质性以及原因不明性^([2])。西医学普遍认为,薄型子宫内膜会使胚胎靠近高血流量和高氧张力的... 薄型子宫内膜妊娠率较低,且可引起不良围产期结局、流产或异常胎盘^([1]),是导致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薄型子宫内膜的病因分为机能性、器质性以及原因不明性^([2])。西医学普遍认为,薄型子宫内膜会使胚胎靠近高血流量和高氧张力的基底层,而其中产生大量的活性氧不利于胚胎发育和植入^([3])。西医学多采用雌孕激素协同、低剂量阿司匹林、富血小板血浆宫腔灌注、干细胞疗法、仿生物电刺激等,但仅有部分个案和小规模的实验研究报道,其安全性和疗效均有待进一步证实^([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薄型子宫内膜 章勤 气血 验案
下载PDF
姚芷龄从调气血安五脏辨治不寐
17
作者 徐质迎 方金凤 姚芷龄 《江西中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40-41,44,共3页
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其主要表现有寐而不酣、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病位主要在心、肝、脾。姚芷龄擅长从五脏辨治不寐,以益气补血之法治之,注重平补气血,用药轻灵,补而不滞,临床疗效满意。
关键词 姚芷龄 不寐 气血 五脏辨证 经验总结
下载PDF
马智教授以“化痰瘀,调气血”心法治疗不寐经验采撷
18
作者 樊姿君 刘莹 +2 位作者 李卓 周津竹 刘小溪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3期132-135,共4页
不寐是经常不能正常睡眠的一类病证。中医学认为不寐是由多种原因引起阴阳失调,阳不入阴而发病,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命健康。马智教授认为治疗不寐应把握住情志和饮食两个方面,遵循“化痰瘀,调气血”心法,“调肝脾,养心神”的治... 不寐是经常不能正常睡眠的一类病证。中医学认为不寐是由多种原因引起阴阳失调,阳不入阴而发病,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命健康。马智教授认为治疗不寐应把握住情志和饮食两个方面,遵循“化痰瘀,调气血”心法,“调肝脾,养心神”的治疗原则,结合六经与脏腑辨证,临床多有效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寐 病因病机 化痰瘀 气血 经验总结
原文传递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对气血瘀滞型前列腺炎的临床价值分析
19
作者 常雅楠 史晓燕 郭长青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111-0114,共4页
探讨气血瘀滞型前列腺炎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中医情志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在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气血瘀滞型前列腺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 探讨气血瘀滞型前列腺炎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中医情志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在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气血瘀滞型前列腺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定时测量体温、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提供饮食和生活护理等。研究组则实施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中医情志护理。从临床疗效、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入手对比两组差异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总体疗效明显更优,治疗后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排尿症状评分明显降低,疼痛或不适评分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对气血瘀滞型前列腺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前列腺症状和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炎 气血瘀滞型 中药穴位贴敷 中医情志护理 临床价值
原文传递
自拟下乳方联合穴位治疗气血两虚型自然分娩产妇的临床研究
20
作者 余雪 张伟平 高妍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3期542-547,共6页
目的:探讨自拟下乳方联合穴位治疗在气血两虚型自然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3年3月在本院分娩的132例气血两虚型自然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44例。其中对采用自拟下乳方治疗为下乳方组,给... 目的:探讨自拟下乳方联合穴位治疗在气血两虚型自然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3年3月在本院分娩的132例气血两虚型自然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44例。其中对采用自拟下乳方治疗为下乳方组,给予穴位治疗为穴位组,采用自拟下乳方联合穴位治疗为联合组,比较3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7.7%)显著高于下乳方组和穴位组(86.4%、79.5%,P<0.05)。治疗后,3组神疲乏力、面色少华、食欲不振、心悸气短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联合组低于下乳方组和穴位组(P<0.05)。3组产后1、3 d血清PRL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产前(P<0.05),联合组高于下乳方组和穴位组(P<0.05)。联合组泌乳始动时间显著短于下乳方组和穴位组(P<0.05),产后3d泌乳量显著多于下乳方组和穴位组(P<0.05)。联合组产后42d纯母乳喂养率为81.8%,显著高于下乳方组和穴位组(61.4%、52.3%,P<0.05)。3组产后42 d新生儿体质量均显著高于出生时(P<0.05),但3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产妇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自拟下乳方联合穴位治疗气血两虚型自然分娩产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促进体内PRL分泌,加快泌乳,增加泌乳量,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分娩后产妇 泌乳 气血两虚证 中药方剂 穴位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