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01篇文章
< 1 2 20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不同地理来源大豆品种生育期性状与气象因子及农艺性状的关系
1
作者 杨如萍 贾贞 +5 位作者 韦瑛 魏野畴 王立明 陈光荣 张国宏 宋雯雯 《作物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132,共10页
以2011-2013年甘肃5个不同生态试验点种植的161份甘肃各地大豆种质资源的生育期相关性状数据为基础,结合2011年大豆生长期的气象数据,分析甘肃不同区域大豆品种生育期相关性状分布特征,明确影响各区域大豆品种生育期性状的关键气象因子... 以2011-2013年甘肃5个不同生态试验点种植的161份甘肃各地大豆种质资源的生育期相关性状数据为基础,结合2011年大豆生长期的气象数据,分析甘肃不同区域大豆品种生育期相关性状分布特征,明确影响各区域大豆品种生育期性状的关键气象因子,以及农艺性状与生育期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参试材料出苗至生理成熟日数(VE~R7)在75~197 d,随着材料来源地经度东移、纬度降低,大豆VE~R7平均日数及营养生长期(VE~R1)逐渐延长,生殖生长期/营养生长期(R/V)逐渐减小。随着种植地点由北向南,VE~R1均值逐渐缩短,R/V逐渐升高。同一区域育成品种的平均R/V均高于地方品种。汾豆8号等11个品种在多个试点VE~R7基本一致。在气象因素中,除可照时数是影响来自河西地区大豆品种VE~R7长度的最大直接因素外,平均气温>10℃的日数是影响甘肃大豆品种生育期长度的最大直接因素。VE~R7、VE~R1和R1~R7与株高、主茎节数、单株重、底荚高度和有效分枝数均呈正相关关系,但与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的关系各来源区域间并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大豆 生育期 生态特征 气象因子 农艺性状
原文传递
季节性气象因子对生活垃圾填埋场甲烷释放的影响
2
作者 卞荣星 滕晓 +6 位作者 孙治国 朱润泽 牛亚婷 杜欣然 高淑丹 刘克琼 孙英杰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08-2015,共8页
为明确填埋场甲烷释放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机制,以青岛某生活垃圾填埋场为例,采用静态箱法测定了不同季节甲烷释放通量日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填埋场甲烷释放通量季节变化显著,冬季释放最高为(115.67±65.34)mmol/(m^(2)·h),... 为明确填埋场甲烷释放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机制,以青岛某生活垃圾填埋场为例,采用静态箱法测定了不同季节甲烷释放通量日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填埋场甲烷释放通量季节变化显著,冬季释放最高为(115.67±65.34)mmol/(m^(2)·h),夏季释放最低为(61.51±74.57)mmol/(m^(2)·h).不同季节的日甲烷释放通量存在明显差异,夏季甲烷释放通量呈现双峰曲线,秋冬季甲烷释放通量呈现单峰曲线.相关性分析表明甲烷释放通量与大气压、大气温度、大气相对湿度、风速、土壤温度、土壤相对湿度显著相关;夏秋季甲烷释放通量与大气相对湿度和大气温度分别呈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而冬季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释放 生活垃圾填埋场 气象因子 季节变化 日变化
下载PDF
云南元江地区芒果园桔小实蝇发生特点与关键气象因子分析
3
作者 张柳 余代宏 +4 位作者 李红卫 石旺鹏 王雅娜 于艳雪 谌爱东 《环境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198,共7页
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是芒果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害虫。本研究对2020-2022年云南元江县桔小实蝇的周年发生动态进行了监测,并分析了气象因子与该虫数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元江芒果园中桔小实蝇周年发生,总体呈现出种群数量冬季... 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是芒果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害虫。本研究对2020-2022年云南元江县桔小实蝇的周年发生动态进行了监测,并分析了气象因子与该虫数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元江芒果园中桔小实蝇周年发生,总体呈现出种群数量冬季低、夏季高的规律。该地区桔小实蝇种群每年有2个快速增长期,3月种群数量快速增长,4-5月发生下降或增幅变缓,6月后种群数量再次快速增长,至7月达到发生高峰,后开始下降,到12月和次年1月为发生低谷。相关性分析表明,元江芒果园中桔小实蝇发生量与月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呈正相关关系,月降水量、月日照时数、月平均相对湿度和月最小相对湿度对桔小实蝇的发生影响小。经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月平均气温是影响桔小实蝇种群数量变化的最关键气象因子,这为元江县或相同气候区蔬菜瓜果等重要经济作物的桔小实蝇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小实蝇 种群动态 气象因子 干热河谷气候
下载PDF
喀斯特坡地次生林常见树木蒸腾特征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
4
作者 桂鈺翔 彭韬 +1 位作者 戴全厚 李焱秋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9,共9页
[目的]探究喀斯特坡地次生林常见树木蒸腾特征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规律。[方法]采用热扩散探针法(TDP)对中国科学院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内构树、栾树、乌桕、臭椿、苦楝树、香椿和盐肤木进行监测,同时对气象因子进行监测,分... [目的]探究喀斯特坡地次生林常见树木蒸腾特征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规律。[方法]采用热扩散探针法(TDP)对中国科学院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内构树、栾树、乌桕、臭椿、苦楝树、香椿和盐肤木进行监测,同时对气象因子进行监测,分析树木蒸腾变化特征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1)构树、栾树、乌桕、臭椿、苦楝树、香椿和盐肤木的日平均蒸腾量分别为(4 409.97±3 260.63)、(6 611.27±5 629.57)、(3 956.32±2 498.50)、(2 984.98±2 039.09)、(6 300.25±4 637.71)、(780.69±738.80)、(2 320.73±1 717.18) g/d。2)构树、栾树、乌桕、臭椿、苦楝树、香椿和盐肤木的液流速率在晴天最大,其次是阴天,最小是雨天。3)在晴天条件下,大气温度(T)和饱和水汽压差(VPD)的变化对构树、栾树、乌桕、臭椿、苦楝树、香椿和盐肤木液流速率的影响最大,相对湿度(RH)次之,而总辐射照度(Eg)的影响相对较低。[结论]喀斯特坡地次生林常见树木的蒸腾量因特殊的水分环境受到限制,不同落叶乔木拥有着不同的水分利用策略,液流速率主要受到VPD和Eg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树干液流 气象因子
下载PDF
阿勒泰地区雷击林火次数、面积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5
作者 加孜拉·索力提肯 博尔楠·哈不都拉 +2 位作者 王丹 赵江伟 红都孜·海拉提提别克 《气象灾害防御》 2025年第1期7-11,共5页
利用阿勒泰地区7个国家级气象站2002-2022年的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和风速等气象数据,采用统计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对阿勒泰地区雷击林火次数、面积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阿勒泰地区平均每年发生4.2次雷击林火... 利用阿勒泰地区7个国家级气象站2002-2022年的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和风速等气象数据,采用统计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对阿勒泰地区雷击林火次数、面积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阿勒泰地区平均每年发生4.2次雷击林火,过火总面积为3.2467 hm2。由雷击引起的单个树木或小范围区域的林火过火面积非常小,有时可以忽略不计。2008年气候条件异常,高温、干旱、对流天气增加,导致雷击林火频发。(2)雷击林火次数、过火面积与年降水量、年平均相对湿度、年最高气温≥35℃日数、年最高气温≥30℃日数、年最高地面温度以及年降雨日数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尤其是高温日数和降水量对林火发生有重要影响。(3)雷击林火次数、过火面积与月平均气温、月最高气温、月最高气温≥35℃日数、月最高气温≥30℃日数、月最高地面温度以及月平均最高气温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击林火 时空分布 气象因子 阿勒泰地区
下载PDF
嘉兴市单植果园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与气象因子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朱晨辉 贾怀志 +3 位作者 徐伟东 姚张良 陈轶平 王晔青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133-135,157,共4页
为阐明嘉兴市不同单植果园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采用性信息素诱捕器监测梨小食心虫虫口数量变化,利用Pearson积矩分析虫口变化与降水量、温度、日均光照时间等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果园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 为阐明嘉兴市不同单植果园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采用性信息素诱捕器监测梨小食心虫虫口数量变化,利用Pearson积矩分析虫口变化与降水量、温度、日均光照时间等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果园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存在差异,单植蜜梨园一年有6个高峰期,单植槜李园一年有7个高峰期。2个果园雄虫消长与温度呈正相关,达极显著水平,与日均光照时间及降水量均无明显线性关系。由此可见,通过追踪关键气象因子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可为实现不同果园梨小食心虫种群数量监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梨园 槜李园 梨小食心虫 发生规律 气象因子 相关性
下载PDF
基于气象因子的松墨天牛成虫发生期预测
7
作者 付文健 杨伟 +3 位作者 唐婷 巫山 刘素容 唐亮东 《四川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91-96,共6页
为了准确掌握松墨天牛成虫的发生期(成虫始见期、始盛期、高峰期和盛末期),科学组织松墨天牛防控,以2017年至2022年间在四川省崇州市诱捕记录数据与对应的前一年内气象因子数据(旬平均最高气温、旬平均最低气温、旬平均气温、旬平均降... 为了准确掌握松墨天牛成虫的发生期(成虫始见期、始盛期、高峰期和盛末期),科学组织松墨天牛防控,以2017年至2022年间在四川省崇州市诱捕记录数据与对应的前一年内气象因子数据(旬平均最高气温、旬平均最低气温、旬平均气温、旬平均降水量、旬平均相对空气湿度)作为研究对象,并分析了成虫发生期与这些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性。通过逐步回归分析获得了预测模型,并使用2023年的数据进行验证确定最终模型。结果表明,在允许±3 d误差范围内计算时,该模型对松墨天牛各个发生期(始见期、始盛期、高峰期和盛末期)的预测精度达96.4%,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墨天牛 预测模型 气象因子 逐步回归分析
下载PDF
阜新市大气污染特征及气象因子影响分析
8
作者 张旭 赵胡笳 +3 位作者 白佳宁 张上武 舒海燕 孙可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5年第2期121-128,共8页
利用2016—2020年阜新市大气污染物浓度和空气质量指数,分析其空气质量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016—2020年阜新市细颗粒物(PM_(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_(10))污染日数逐年减少,臭氧(O_(3))污染加剧。与2016年相比,2... 利用2016—2020年阜新市大气污染物浓度和空气质量指数,分析其空气质量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016—2020年阜新市细颗粒物(PM_(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_(10))污染日数逐年减少,臭氧(O_(3))污染加剧。与2016年相比,2020年重度以上污染天数比例减少0.3%,优良天数比例下降5.2%。阜新市空气质量秋季最好,夏季首要污染物为O_(3),秋、冬季污染物以PM_(2.5)和PM_(10)为主。皮尔森(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M_(2.5)与风速呈负相关(-0.055),冬季PM_(2.5)与气压呈负相关,相关系数最大,为-0.260;反之,相对湿度在冬季与PM_(2.5)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最大(0.553)。与PM_(2.5)不同,气温是影响O_(3)质量浓度的主要气象因子,春季O_(3)与气温呈正相关,相关系数最大,为0.635。降雨日污染物浓度随降雨量增大呈不同程度地减小,污染物浓度在小雨量级达到最高。研究结果对于研究阜新市大气污染状况和气象条件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风速、气温、气压和相对湿度等关键气象因子及其阈值变化能够为本地环境预报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物 空气质量 气象因子 相关性 阜新市
下载PDF
不同播期下黑米籽粒花色苷的积累特性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9
作者 肖长春 韦新宇 +2 位作者 曾跃辉 黄建鸿 许旭明 《中国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90-906,共17页
【目的】研究不同播期下黑米籽粒花色苷积累的动态过程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为高花色苷黑米水稻品种的选育与调整播期优化适合黑米水稻生长的气象条件来提高籽粒花色苷含量提供借鉴。【方法】2022—2023年采用籽粒花色苷含量具有显著... 【目的】研究不同播期下黑米籽粒花色苷积累的动态过程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为高花色苷黑米水稻品种的选育与调整播期优化适合黑米水稻生长的气象条件来提高籽粒花色苷含量提供借鉴。【方法】2022—2023年采用籽粒花色苷含量具有显著差异的3个黑米品种(黑糯、丽人紫和岩紫糯35)为材料,各设置5个播期(B1—B5)处理,花后每5 d取样测定籽粒花色苷含量,基于Logistic方程对各播期黑米的籽粒花色苷积累特性进行分析,并通过通径分析、回归分析,探讨花色苷积累特性对气象因子的响应机制。【结果】播期使黑米水稻灌浆期内遭遇的气象因子发生改变,通过缩短播始期使黑米水稻全生育期缩短;黑米籽粒花色苷含量大小首先决定于基因型,其积累特征参数(Wa、MRa、Me Ra、T_(MRa)、W_(MRa)、Da)受播期效应影响最为显著,随播期推后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迟播比早播更利于籽粒花色苷的积累;籽粒花色苷呈“慢-快-慢”积累过程,花后9.79—15.35 d达到峰值,受年型、播期和品种间调控;通径分析结果表明,Wa主要由Me Ra和Da决定,以Me Ra对Wa的贡献最大;籽粒花色苷积累特征参数与灌浆期内光温气象因子呈极显著负相关,气温变化对籽粒花色苷积累的影响大,随T_(amax)、D_(heat)和S_(avg)增加,籽粒花色苷Da缩短,Me Ra减小,Wa降低,灌浆期内平均气温25.0—27.4℃适宜籽粒花色苷积累。【结论】播期对黑米水稻籽粒花色苷积累的影响反映的是气象因子的综合效应,气温是影响籽粒花色苷积累的主要气象因子,其通过影响籽粒花色苷积累速率高低和积累持续时间的长短影响籽粒花色苷积累的高低。应根据种植制度选择花色苷含量高的黑米品种,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适时播种可优化适配灌浆期内的气象要素,进而提高籽粒花色苷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米 生育期 花色苷积累 播期 气象因子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气象因子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及变化趋势分析
10
作者 蒋妍 朱君 乐旭 《气候与环境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7-198,共12页
利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大气环境监测数据以及美国国家气候数据中心的气象要素数据,通过逐步回归和相关性分析法,分析了2015~2022年长三角城市群空气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建立了环境空气质量与各气象因子的关联,揭示了气象因子对环境空气... 利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大气环境监测数据以及美国国家气候数据中心的气象要素数据,通过逐步回归和相关性分析法,分析了2015~2022年长三角城市群空气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建立了环境空气质量与各气象因子的关联,揭示了气象因子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的年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2015~2022年长三角城市群空气质量向好发展,江苏、上海、安徽和浙江地区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分别以2.99%、2.56%、2.29%、1.96%的速率增长;长三角城市群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AQI)月变化趋势相似,冬季高(AQI均值为90.1)夏季低(AQI均值为39.7)。(2)夏季对长三角城市群空气质量影响最大的气象因子是气压(有污染时气压与AQI的相关性均值为0.119,无污染时相关性均值为0.09),且气压与AQI的相关性在有污染和无污染时分别以每年6.71%和0.58%的速率增长。(3)冬季对长三角城市群空气质量影响最大的气象因子是风速(无污染时相关性均值为−0.137;有污染时相关性均值在2019年之前和2019年之后分别为−0.120和0.249);且存在污染和无污染时,风速与AQI的相关性分别以每年3.72%和0.39%的速率上升。这些结果表明在夏季和冬季,气压和风速对长三角城市群空气质量的影响持续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群 空气质量指数 气象因子 逐步回归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湖北省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及对气象因子的响应
11
作者 潘炳臣 宋鄂平 +3 位作者 李万阳 梁小龙 李陈 王钰鑫 《湖北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29-35,共7页
探明湖北省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对于理解湖北省植被生态功能变化、精准评估湖北省生态系统碳源/碳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MOD17A3 HGF遥感数据以及气象数据,运用Slope趋势分析、相关性分... 探明湖北省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对于理解湖北省植被生态功能变化、精准评估湖北省生态系统碳源/碳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MOD17A3 HGF遥感数据以及气象数据,运用Slope趋势分析、相关性分析,分析湖北省2001—2022年NPP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气象因子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1)2001—2022年,湖北省年平均NPP为555.31 g C·m^(-2),2015年最高,2001年最低;(2)从时间维度上看,总体上呈缓慢增长趋势,从空间维度上看,湖北省NPP的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湖北省NPP呈西部高、中部东部低,整体上年均NPP表现出由西北向东南递减的趋势;(3)湖北省NPP与降水的相关性显著强于与气温的相关性,湖北省NPP与年降水呈正相关性的区域面积占总面积的89.67%,湖北省NPP与年气温呈正相关性的区域面积占总面积的62.97%。总体上看,湖北省NPP存在明显的时空分异特征,气温对NPP的时空分布格局影响不大,降水对NPP的时空分布格局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P 时空变化 气象因子 湖北省
下载PDF
气象因子对于灵山县晚稻产量的影响分析
12
作者 黎家蓉 劳秀娟 +2 位作者 戴平凤 黄汝红 尤明双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1期193-195,共3页
为了深入分析气象因子对灵山县晚稻产量的具体影响,并为该地区的晚稻产量预测及水稻生产的优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根据1957—2022年灵山县的晚稻产量数据和气象数据,通过主成分回归分析方法构建灵山县晚稻相对气象产量的预测模型。结果表... 为了深入分析气象因子对灵山县晚稻产量的具体影响,并为该地区的晚稻产量预测及水稻生产的优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根据1957—2022年灵山县的晚稻产量数据和气象数据,通过主成分回归分析方法构建灵山县晚稻相对气象产量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在灵山县晚稻发育期内,降水量是影响灵山县晚稻产量最关键的气象因子,从负相关向正相关转变;相对湿度因子的影响与降水量因子相似;气温、光照等因子与晚稻产量呈正相关。构建的预测模型表现优异,达到了1%的显著水平,其平均预测精确度超过了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山县 晚稻 相对气象产量 气象因子 主成分回归
下载PDF
2003—2022年呼伦贝尔市气象因子对粮食作物产量的影响
13
作者 王旭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1期148-150,共3页
基于气象观测资料和粮食作物产量观测数据,分析呼伦贝尔市作物生育期内气象因子变化趋势,解析生育期内气象因子与粮食作物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生育期内气温升高,气候变化倾向率为0.1℃/10年;相对湿度增加,气候变化倾向率为3.7%/10年;... 基于气象观测资料和粮食作物产量观测数据,分析呼伦贝尔市作物生育期内气象因子变化趋势,解析生育期内气象因子与粮食作物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生育期内气温升高,气候变化倾向率为0.1℃/10年;相对湿度增加,气候变化倾向率为3.7%/10年;降水量增加,气候变化倾向率为13.1 mm/10年;日照时数减少,气候变化倾向率为-6.6 h/10年。生育期内相对湿度和降水量与粮食作物产量呈线性关系,气温和日照时数与粮食作物产量呈二次函数关系,相对湿度和降水量是影响粮食作物产量的关键气象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因子 粮食作物 产量 呼伦贝尔市
下载PDF
桂阳和江华烟区气象因子与烤烟理化指标相关性分析
14
作者 段雪梅 李平 +5 位作者 王发勇 杜永红 钟莉 李泽 高浚淳 钟俊文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5年第1期132-135,138,共5页
为了揭示主产烟区气象因子与浓香型烤烟品质之间的关系,在分析桂阳和江华两烟区气候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多重比较和相关分析法对桂阳和江华两烟区的主要气象因子与烟叶物理指标和有机成分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桂阳和江华烟叶生产提供... 为了揭示主产烟区气象因子与浓香型烤烟品质之间的关系,在分析桂阳和江华两烟区气候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多重比较和相关分析法对桂阳和江华两烟区的主要气象因子与烟叶物理指标和有机成分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桂阳和江华烟叶生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因子 烟叶 物理指标 化学成分 桂阳烟区 江华烟区
下载PDF
不同气象因子下主要空气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研究
15
作者 杨昆 傅学振 +2 位作者 于文艳 吴琼 吴瑾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25年第1期135-140,共6页
空气污染物的浓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象条件、地形、排放源分布,浓度过高会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因此,为避免空气进一步恶化,提出不同气象因子下主要空气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研究,采用SO_(2)、NO_(2)、CO、O_(3)、PM_(2.5)和PM_(10)... 空气污染物的浓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象条件、地形、排放源分布,浓度过高会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因此,为避免空气进一步恶化,提出不同气象因子下主要空气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研究,采用SO_(2)、NO_(2)、CO、O_(3)、PM_(2.5)和PM_(10)6种空气污染物浓度数据,分析不同时间尺度下浓度和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AQI)变化规律,研究不同气象因子对空气污染物6种主要空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经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临沂市主要空气污染物浓度与气象因子显著相关且变化特征存在一定规律性,可利用该特点提升临沂市空气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物浓度 气象因子 AQI Spearman秩相关系数
下载PDF
不同产区辣椒果实品质差异及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
16
作者 付文婷 王楠艺 +4 位作者 周鹏 杨娅 彭世清 黄冬福 何建文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763-2771,共9页
【目的】探讨不同产区的不同辣椒品种品质差异,并解析品质指标与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为提升辣椒品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3个产区(新疆乌鲁木齐、贵州麻江和湖南长沙)种植2个朝天椒品种(遵辣9号、卓椒新52)和2个线椒品种(辣研12... 【目的】探讨不同产区的不同辣椒品种品质差异,并解析品质指标与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为提升辣椒品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3个产区(新疆乌鲁木齐、贵州麻江和湖南长沙)种植2个朝天椒品种(遵辣9号、卓椒新52)和2个线椒品种(辣研12号、大方皱椒),采集果实测定辣椒红素、还原糖、总氨基酸、粗脂肪、粗纤维、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等7个品质指标,结合各产区的8个气象因子,采用差异性分析、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辣椒果实营养品质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同一辣椒品种在不同产区的果实品质指标存在明显差异;3个产区中,线椒的辣椒红素含量以新疆种植最高,朝天椒的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含量均以贵州种植最高;线椒和朝天椒的粗脂肪含量均以湖南种植最高,粗纤维含量均以新疆种植最高。对4个辣椒品种果实的7个品质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其中辣椒素与二氢辣椒素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相关系数达0.98;辣椒红素与粗脂肪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6。根据各主成分的贡献率可知,第一主成分的特征值为2.662、贡献率为38.032%,其中载荷系数最高的是二氢辣椒素,其次是辣椒素。4个品种在3个产区种植的品质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大方皱椒的排序为新疆>贵州>湖南,其他3个品种排序均为贵州>湖南>新疆。果实品质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年平均温度、生长季最低温度、生长季总降水量、生长季相对湿度均与还原糖和粗脂肪呈极显著正相关;生长季日照时数、生长季平均昼夜温差与粗纤维呈显著正相关(P<0.05,下同);生长季最高温度与辣椒红素、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还原糖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辣椒品质的形成受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影响,生产上应根据各产区生境条件种植适栽辣椒品种以确保果实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品种 产区 气象因子 品质差异
下载PDF
基于气象因子的谷子品质预测模型构建及应用
17
作者 李海涛 李燕 +7 位作者 常清 左小瑞 张鑫磊 米晓楠 马雅丽 张娜 班胜林 赵斯楠 《山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145-155,共11页
基于2019—2021年山西省10个谷子主产区主要品质指标(直链淀粉、粗蛋白、粗脂肪、维生素B1、胶稠度和碱消值)和同期气象资料,利用线性回归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生长阶段多种气象因子对谷子品质的影响,并构建谷子品质的预测模型,旨在为谷... 基于2019—2021年山西省10个谷子主产区主要品质指标(直链淀粉、粗蛋白、粗脂肪、维生素B1、胶稠度和碱消值)和同期气象资料,利用线性回归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生长阶段多种气象因子对谷子品质的影响,并构建谷子品质的预测模型,旨在为谷子气候品质认证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影响谷子品质指标的气象因子不是单一的,且不同生长阶段的气象因子对品质的影响也不尽相同;生殖生长阶段尤其是抽穗—乳熟阶段的气象因子决定了谷子的品质,影响谷子品质的主要气象因子为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10℃活动积温、累计降水量、累计日照时数和气温日较差。其中,限制谷子品质提升的主要气象因子是抽穗—乳熟阶段的气温日较差和累计降水量。利用构建的谷子品质指标预测模型,对晋北、晋中、晋南和晋东南进行谷子品质拟合检验,结果显示,6个谷子品质指标预测模型拟合系数为0.63~0.89,尤其对直链淀粉、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的预测效果较好,拟合系数均达到0.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气象因子 品质评价 线性回归统计学 相关性分析 山西
下载PDF
从同步数据分析乔木树干液流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18
作者 马泽 宋维峰 +1 位作者 徐小青 储娅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5-177,共13页
[目的]树干液流是研究植物蒸腾耗水的重要生理指标,树种和气象因子均是其关键影响因素。本文旨在消除树种因素限制,探讨树干液流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哈尼梯田水源区3种林分中10种乔木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Granier热扩散探针... [目的]树干液流是研究植物蒸腾耗水的重要生理指标,树种和气象因子均是其关键影响因素。本文旨在消除树种因素限制,探讨树干液流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哈尼梯田水源区3种林分中10种乔木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Granier热扩散探针技术测定其树干液流速率,将其同步数据与气象因子进行关联分析。[结果]从次生落叶阔叶林和原生常绿阔叶林的7779条乔木树干液流速率数据中发现7条异常数据,且这些异常数据在各个树种中都表现出同步一致性;进一步关联分析表明,太阳辐射的突然增加是产生乔木树干液流数据同步上升的主要原因,而降雨则是产生树干液流数据同步下降的主要原因,两者的变化可导致其他气象因子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树干液流速率;树干液流与气象因子存在一定的时滞效应,在发生同步异常数据的气候条件下,树干液流滞后太阳辐射0~30 min,提前于饱和水汽压差、气温和湿度0~60 min,滞后或提前时间远小于正常气候条件下各树种的时滞时间。[结论]乔木树干液流受到太阳辐射和降雨等气象因子的综合调节,其中太阳辐射的影响最为显著。研究结果可为从生理生态角度探究乔木的蒸腾作用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干液流 气象因子 关系分析 同步异常 时滞效应
下载PDF
移栽期对辣椒产量、光合特性及气象因子的响应
19
作者 陈芳 刘宇鹏 +2 位作者 曾晓珊 于飞 胡家敏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0期109-119,共11页
为探索不同移栽期对贵州辣椒产量、品质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以贵州主栽品种‘辣研一号’、‘遵义朝天椒’、‘线椒269’为试材,设置7个移栽期,比较不同移栽期辣椒产量结构差异,并分析温度和降水与辣椒生育期进程、光合特性指标、产量构成... 为探索不同移栽期对贵州辣椒产量、品质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以贵州主栽品种‘辣研一号’、‘遵义朝天椒’、‘线椒269’为试材,设置7个移栽期,比较不同移栽期辣椒产量结构差异,并分析温度和降水与辣椒生育期进程、光合特性指标、产量构成和品质指标等的关系。在贵州地区,辣椒生长阶段平均气温对产量影响最大,各生育阶段持续天数与气象因子有关。适时早播能延长辣椒的生育天数,增加辣椒开花后的日较差,提升净光合速率,温度和降水主要通过影响辣椒植株的株高、茎粗、维生素C、辣椒素、二氢辣椒素等指标影响产量和品质。辣椒产量随着移栽期推迟表现出先增加后逐渐减少的趋势,适时的早播有利于辣椒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气象因子 光合特性 产量 品质
原文传递
气象因子与播期调控水稻籽粒灌浆关系的研究
20
作者 于秀娟 丛宇辰 +1 位作者 丛会林 王智宇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为研究东北地区适宜的水稻播种日期,以通禾822水稻品种为供试材料,设置6个播期处理:4月10日(S1)、4月20日(S2)、4月30日(S3)、5月10日(S4)、5月20日(S5)、5月30日(S6),探讨了气象因子与齐穗后的水稻产量构成因子、籽粒灌浆特性之间的关... 为研究东北地区适宜的水稻播种日期,以通禾822水稻品种为供试材料,设置6个播期处理:4月10日(S1)、4月20日(S2)、4月30日(S3)、5月10日(S4)、5月20日(S5)、5月30日(S6),探讨了气象因子与齐穗后的水稻产量构成因子、籽粒灌浆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播期从4月10日推迟到5月30日,水稻生育进程加快,生育时期缩短,千粒重显著降低;产量下降主要是由结实率和千粒重引起的,而结实率和千粒重的降低主要与活跃灌浆期、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有关,而活跃灌浆期、灌浆速率受齐穗后有效积温、日最高温度和降雨量的影响显著。(2)在播期内,水稻的结实率、千粒重、最大灌浆速率随着有效积温的增加和日最高温度的升高而呈增加的趋势。(3)播期的延迟导致水稻在灌浆期遭遇大量降雨,从而造成水稻灌浆速率下降、产量减少;影响籽粒灌浆和千粒重的主要气象因子是积温。在当地气候条件下,4月20日播种处理的水稻灌浆性能较好,有利于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提高有效积温的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因子 播期 水稻 籽粒灌浆 千粒重 有效积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