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1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双肺气道压差值在双腔气管导管插管的定位效果观察
1
作者 周会影 费昱达 权翔 《北京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512-515,共4页
目的 探讨单双肺气道压差值(airway pressure differences between one lung and two lung ventilation,ΔP)指导双腔气管导管(double lumen tube,DLT)插管定位的效率及肺隔离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 目的 探讨单双肺气道压差值(airway pressure differences between one lung and two lung ventilation,ΔP)指导双腔气管导管(double lumen tube,DLT)插管定位的效率及肺隔离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拟在单肺通气下手术的患者396例,患者随机分为纤维支气管镜(fiber optical bronchoscopy,FOB)组和ΔP组,每组198例,FOB组采用FOB定位DLT,ΔP组采用ΔP定位DLT。比较两组侧卧位后DLT调整时间、DLT插管时间、SpO_(2)及肺塌陷效果满意度。结果 396例患者中,男203例,女193例,年龄36~69岁,平均(56.8±4.8)岁。ΔP组侧卧位后DLT调整时间短于FOB组[(37.73±14.06)s比(51.76±15.74)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LT插管时间、SpO_(2)、肺塌陷效果满意度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ΔP具有操作时间短、较高DLT定位成功率和较好单肺通气肺塌陷效果等优势,尤其在FOB缺少时,ΔP可作为DLT插管定位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气管导管 气道压 单肺通气 定位
原文传递
肺灌洗期间气道压增高的原因及处理
2
作者 韩志国 车审言 +2 位作者 马国宣 黄经惠 孙玉香 《中国疗养医学》 2001年第5期79-80,共2页
关键词 肺灌洗 气道压增高 气道压监测
下载PDF
地氟醚吸入麻醉对气道阻力、肺顺应性和气道压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孙艳红 王俊科 崔涌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9-161,共3页
目的:观察地氟醚吸入麻醉时肺顺应性、气道阻力和气道压的变化。方法:60例无心肺疾患不吸烟的成年病人随机分为硫喷妥钠组(S组),异氟醚组(Ⅰ组),地氟醚组(D组)。麻醉前肌注苯巴比妥钠0.1 g。用硫喷妥钠5 mg/kg、维库溴铵地0.1 mg/kg静... 目的:观察地氟醚吸入麻醉时肺顺应性、气道阻力和气道压的变化。方法:60例无心肺疾患不吸烟的成年病人随机分为硫喷妥钠组(S组),异氟醚组(Ⅰ组),地氟醚组(D组)。麻醉前肌注苯巴比妥钠0.1 g。用硫喷妥钠5 mg/kg、维库溴铵地0.1 mg/kg静注后气管插管,随后连接Astiva 3000型麻醉机测定气道阻力、肺顺应性和气道压。S组插管后静注硫喷妥钠0.25 mg·kg-1·min-1,Ⅰ组和D组分别吸入异氟醚和地氟醚,并尽快将其维持在1 MAC。S组记录静注硫喷妥钠2,4,6,8,10,15 min的上述各值,其余两组分别记录达到1 MAC后2,4,6,8,10,15min的上述各值,同时记录各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气管插管后病人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大,给药4min后恢复到术前水平,6,8,10,15 min时部分病人的血压下降明显;S组和D组给药后各时间点的气道阻力、肺顺应性和气道压与基础值比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Ⅰ组病人给药后与基础值和其他两组比较气道阻力明显下降、肺顺应性明显上升(P<0.01),气道压变化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地氟醚麻醉对气道阻力、肺顺应性和气道压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阻力 肺顺应性 气道压 麻醉 地氟醚 吸入麻醉 全身麻醉
下载PDF
POEM术中持续高气道压并发纵隔气肿和双侧气胸一例 被引量:4
4
作者 黎平 古博 闵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39-1040,共2页
患者,女,51岁,因"反复进食哽噎2月,加重5d"入院,既往体健,经消化道造影诊断为"贲门失驰缓症",于全身麻醉下行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入室后常规监测生命体征,HR 72次/分,BP 106/60mm Hg,RR 18次/分,SpO298%。
关键词 纵隔气肿 双侧气胸 POEM 气道压 肌切开术 消化道造影 静脉推注 经口 呼吸机控制通气 手术医师
下载PDF
开胸手术患者单肺通气过程中呼吸参数变化对气道压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宋玉芳 田春芳 曹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9-69,共1页
关键词 呼吸参数变化 单肺通气 开胸手术 气道压 分钟通气量
下载PDF
婴幼儿腹腔镜手术不同体位对气道压影响的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溪英 屈双权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8期495-495,共1页
关键词 婴幼儿 腹腔镜手术 气道压 影响
下载PDF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中持续高气道压纵隔气肿一例 被引量:3
7
作者 石海霞 于建设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7-208,共2页
患者,男,27岁,172cm,88kg,ASAI级,以“吞咽困难2年,进行性加重10d”入院,诊断为“贲门失弛缓症”,拟左侧卧位全麻下行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患者现病史及既往史无特殊,无吸烟、饮酒嗜好... 患者,男,27岁,172cm,88kg,ASAI级,以“吞咽困难2年,进行性加重10d”入院,诊断为“贲门失弛缓症”,拟左侧卧位全麻下行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患者现病史及既往史无特殊,无吸烟、饮酒嗜好,心、肺功能良好,术前化验检查及辅助检查无明显异常。人室监测生命体征,无创血压120/75mmHg,HR77次/分,SpO2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切开术 纵隔气肿 内镜 endoscopic 气道压 贲门失弛缓症 进行性加重 吞咽困难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中PaCO_2和气道压变化的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青华 莫平 +2 位作者 杜鹏斌 王强 刘玉武 《中国医刊》 CAS 2008年第6期54-55,共2页
目的观察CO2气腹下实施腹腔镜手术麻醉时PaCO2及气道压的变化。方法术前(气腹前)、术中(气腹时)、术后(气腹毕)抽取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同时观察机械通气时气道压的变化。结果术中CO2气腹时PaCO2升高,与气腹前、气腹毕比较差异有意义... 目的观察CO2气腹下实施腹腔镜手术麻醉时PaCO2及气道压的变化。方法术前(气腹前)、术中(气腹时)、术后(气腹毕)抽取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同时观察机械通气时气道压的变化。结果术中CO2气腹时PaCO2升高,与气腹前、气腹毕比较差异有意义;气道压明显升高,与气腹前、气腹毕比较差异有意义。结论CO2气腹下行腹腔镜手术时PaCO2及气道压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全身麻醉 血气分析 气道压
下载PDF
下颌下径路气管插管术对气道阻力、肺顺应性和气道压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高明涛 周锦 陈克研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8-409,共2页
目的观察下颌下径路气管插管术对气道阻力、肺顺应性和气道压的影响,探讨其在复杂颌面部骨折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拟在全身麻醉下行复杂颌面部骨折手术患者63例,分为3组,A组:经鼻气管插管,B组:气管切开插管,C组:下颌下径路... 目的观察下颌下径路气管插管术对气道阻力、肺顺应性和气道压的影响,探讨其在复杂颌面部骨折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拟在全身麻醉下行复杂颌面部骨折手术患者63例,分为3组,A组:经鼻气管插管,B组:气管切开插管,C组:下颌下径路气管插管。观察并记录气管插管后0、5、10、15、30 min血气分析PaO_2、PaCO_2和呼吸机的气道阻力、肺顺应性及气道压。结果 3组患者性别、体质指数、ASA分级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气分析PaO_2和PaCO_2,3组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各时点气道阻力、肺顺应性和气道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颌下径路气管插管对气道阻力、肺顺应性和气道压没有明显影响,但其有效地维持通气,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医患的满意度,因此下颌下径路气管插管在复杂颌面骨折手术中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下径路气管插管 气道阻力 肺顺应性 气道压
下载PDF
不同通气模式对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动脉血气及气道压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河元 黄裕清 +3 位作者 邹火生 黄敏志 李健 冯凌松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4期161-162,共2页
目的探究不同通气模式对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动脉血气及气道压的影响。方法 100例进行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增加机械通气频率3次/min(每分钟通气量增加16.0%左右),对照组增加机械通气... 目的探究不同通气模式对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动脉血气及气道压的影响。方法 100例进行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增加机械通气频率3次/min(每分钟通气量增加16.0%左右),对照组增加机械通气频率2次/min(每分钟通气量增加24.0%左右)。对比两组患者CO2气腹前后的动脉血气、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气道压力(Paw)。结果气腹前,两组患者的p H、Pa CO2(二氧化碳分压)、PETCO2、Paw等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后,两组患者的p H较术前有所升高,Pa CO2、PETCO2、Paw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后,观察组患者的p H高于对照组,Pa CO2和Paw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ET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中,对患者呼吸功能的监测极为重要,应用每分钟通气量提高24.0%进行调节,可有效改善CO2气腹导致的Pa CO2增加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 动脉血气 气道压
下载PDF
全麻气管插管后气道压显著升高1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吉阳 罗朝志 《四川医学》 CAS 2007年第2期232-232,共1页
关键词 全麻气管插管 气道压 声带息肉 激光烧灼术 内分泌系统 药物过敏史 肾功能检查 临床资料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中二氧化碳气腹对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和气道压变化的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阴颖 刘爱英 陈国锋 《医学信息(内.外科版)》 2009年第11期1059-1060,共2页
目的在CO2气腹下实施腹腔镜手术麻醉时,观察动脉血中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改变及气道压(Paw)的变化。方法与手术前(气腹前)、手术中(气腹中)、手术后(气腹后)抽取桡动脉血气,进行血气分析,比较PCO2的变化,同时观察机械通气时Paw的变化... 目的在CO2气腹下实施腹腔镜手术麻醉时,观察动脉血中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改变及气道压(Paw)的变化。方法与手术前(气腹前)、手术中(气腹中)、手术后(气腹后)抽取桡动脉血气,进行血气分析,比较PCO2的变化,同时观察机械通气时Paw的变化。结果手术中CO2气腹时动脉血气中CO2明显升高,且随气腹时间延长而升高,与气腹前、气腹后比较差异有意义;Paw明显升高(尤其俯卧位时)与气腹前、气腹后比较有差异有意义。结论CO2气腹下行腹腔镜手术时PaCO2及Paw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PACO2 气道压
下载PDF
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模式对机械通气患者气道压力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琳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74-75,共2页
目的:研究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PRVC)模式对机械通气患者气道压的影响。方法:将60例并发呼吸衰竭需行机械通气治疗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PRVC组和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组。PRVC组30例采用PRVC进行治疗,SIMV组30例采用SIMV治疗,分别于治... 目的:研究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PRVC)模式对机械通气患者气道压的影响。方法:将60例并发呼吸衰竭需行机械通气治疗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PRVC组和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组。PRVC组30例采用PRVC进行治疗,SIMV组30例采用SIMV治疗,分别于治疗6 h和12 h(取两次观察数据的平均值作为统计资料)观察两组气道峰压、气道平台压、静态顺应性、呼气末正压、内源性呼气末正压的变化,观察吸氧浓度、血气分析指标(包括pH、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变化以及患者心率和血压的变化。结果:PRVC在改善气道峰压、气道平台压、静态顺应性方面较SIMV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及生命体征等方面无差异(P>0.05)。结论:PRVC在危重症患者的治疗中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气道压力,降低气压伤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气道压 机械通气
下载PDF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平均气道压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蹇华胜 于长青 +4 位作者 沈康强 朱在勇 毕敏 陈淑芳 蒋耀光 《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 2005年第4期795-796,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平均气道峰压(MAP)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油酸型犬呼吸窘迫综合征模型,动态观察平均气道峰压的动态变化及与氧合指数的关系。结果平均气道峰压在模型复制成功后各时相点均显著增加(P<0....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平均气道峰压(MAP)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油酸型犬呼吸窘迫综合征模型,动态观察平均气道峰压的动态变化及与氧合指数的关系。结果平均气道峰压在模型复制成功后各时相点均显著增加(P<0.01),氧指数明显下降(P<0.01>。结论平均气道压增加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重要特征,并与ARDS的严重程度有关。平均气道压也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动力学诊断指标之一.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气道压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气道 临床意义 动态变化 呼吸动力学 方法应用 氧合指数 动态观察 严重程度 诊断指标 油酸型 模型
下载PDF
Coopdech封堵支气管导管对单肺通气气道压与血气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夏莉 李廷坤 《实用医技杂志》 2017年第2期206-208,共3页
Coopdech封堵支气管导管是其利用气囊阻塞单侧支气管的方法,能够获得和双腔支气管导管同样满意的单肺通气(OLV)效果[1]。但其内套管管腔是否对通气气道压、动脉血气产生影响,都需进一步探讨。本研究观察了Coopdech封堵支气管导管用于... Coopdech封堵支气管导管是其利用气囊阻塞单侧支气管的方法,能够获得和双腔支气管导管同样满意的单肺通气(OLV)效果[1]。但其内套管管腔是否对通气气道压、动脉血气产生影响,都需进一步探讨。本研究观察了Coopdech封堵支气管导管用于单肺通气手术时的气道压、动脉血气变化,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肺通气 气道压 COOPDECH 支气管 封堵 导管 木质部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CO_2气腹对气道压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鞠学军 《中国厂矿医学》 2003年第4期319-320,共2页
关键词 腹腔镜 CO2气腹 气道压 麻醉方法 腹部外科手术
下载PDF
机械通气时非漏气性低气道压报警4例
17
作者 陈晓梅 《临床肺科杂志》 2006年第1期91-91,共1页
关键词 机械通气 气道压 报警 气性 临床实践 危重病人 不良影响
下载PDF
异丙芬、氯胺酮对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氧饱合度及平均气道压的影响
18
作者 何顺厚 李清 秦成名 《郧阳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149-151,共3页
目的:比较异丙芬、氯胺酮对慢性支气管哮喘病人的脉搏血氧饱合度(SpO2)及平均气道压(Pm)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慢性支气管哮喘病人,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例),分别为正常对照组(N):术中用异氟醚维持麻醉(呼气末异氟醚浓度维持在2.5%);异... 目的:比较异丙芬、氯胺酮对慢性支气管哮喘病人的脉搏血氧饱合度(SpO2)及平均气道压(Pm)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慢性支气管哮喘病人,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例),分别为正常对照组(N):术中用异氟醚维持麻醉(呼气末异氟醚浓度维持在2.5%);异丙芬组(P):术中用异丙芬6 mg/(kg.h)-1及异氟醚(呼气末异氟醚浓度维持在1%)维持麻醉;氯胺酮组(K):术中用氯胺酮2 mg/(kg.h)-1及异氟醚(呼气末异氟醚浓度维持在1%)维持麻醉。上述三组术中均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胺、芬太尼维持麻醉,且用量无差异。三组分别在手术开始时(T1)、手术一小时(T2)记录SpO2、Pm。结果:在T1、T2时,P组、K组的SpO2均比N组显著升高,P组、K组的Pm均比N组显著下降;K组与P组相比,两组SpO2无显著变化,但K组的Pm均比P组低,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临床浓度范围内,异丙芬、氯胺酮均具有不同程度扩张支气管的作用,且氯胺酮扩张支气管作用优于异丙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芬 氯胺酮 支气管哮喘 氧饱合度 气道压
下载PDF
鱼精蛋白引起气道压升高原因的探讨
19
作者 李汝泓 李艳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301-302,共2页
关键词 鱼精蛋白 气道压 肝素 麻醉
下载PDF
机械通气中气道压报警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
作者 谢霞 《中华当代医学》 2007年第1期53-54,共2页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中气道压报警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总结我科415例机械通气中气道压报警的原因。结果 气道高压报警402例次,气道低压报警13例次。结论 及时、准确地判断和排除呼吸机的报警,是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机械通气成功率的...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中气道压报警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总结我科415例机械通气中气道压报警的原因。结果 气道高压报警402例次,气道低压报警13例次。结论 及时、准确地判断和排除呼吸机的报警,是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机械通气成功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气道压报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