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9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硝酸钍法测定排渣中氟含量的方法改进研究
1
作者 金文进 王若钦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71-73,共3页
硝酸钍滴定法因为其简单快速而成为氟化工生产中氟含量测定的的重要方法。为了提高硝酸钍法测定排渣中氟含量的准确度,减少试验带来的误差,以X射线荧光光谱法为对照,对实验过程中的样品称样量、溶样及酸度调节等各个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 硝酸钍滴定法因为其简单快速而成为氟化工生产中氟含量测定的的重要方法。为了提高硝酸钍法测定排渣中氟含量的准确度,减少试验带来的误差,以X射线荧光光谱法为对照,对实验过程中的样品称样量、溶样及酸度调节等各个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以期优化实验操作步骤。结果表明:样品研磨均匀,样品中盐酸处理干净并采用广范试纸调节酸度后按操作规程进行检测,与对照相比,不同分析者的结果异常,当用pH计调节滴定液的酸度为3.2左右时检测,该方法与X射线荧光光谱法结果吻合较好,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可以用于测定排渣中氟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含量 硝酸钍 方法
下载PDF
砖茶氟含量现状分析与高质量发展路径探讨
2
作者 张莉 尹春艳 +6 位作者 余婷婷 敖勇 江丰 刘杰 周陶鸿 尹佳 王征 《中国茶叶》 2024年第2期37-43,共7页
砖茶具有降脂、抗氧化、调节胃肠道等功效,长期以来深受边疆少数民族人民的喜爱,并成为其生活必需品。砖茶氟含量超标会严重影响其饮用安全,我国开展低氟砖茶研究至今已有20余年,但砖茶氟含量超标问题依然时有发生,这不仅危害到消费者... 砖茶具有降脂、抗氧化、调节胃肠道等功效,长期以来深受边疆少数民族人民的喜爱,并成为其生活必需品。砖茶氟含量超标会严重影响其饮用安全,我国开展低氟砖茶研究至今已有20余年,但砖茶氟含量超标问题依然时有发生,这不仅危害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也制约了砖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文章通过总结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与砖茶氟含量的关系与现状,比较分析砖茶产量和氟含量历史数据的变化规律和相关性,以期找到砖茶氟含量超标问题产生和难以解决的根源,并对当前面临的低氟砖茶研究推广、生产与监管困境进行探讨,为科学有效地实施砖茶质量监管、推动砖茶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茶 氟含量 现状分析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碱熔-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煤中氟含量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旭 管嵩 +2 位作者 刘金禄 丁仕兵 张庆建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1-116,共6页
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是常用的测定氟含量的方法,高温水解是目前标准中规定的测定煤中氟含量的前处理方法,但该前处理过程操作繁琐、费时,为了实现快速测定煤中氟含量,对前处理过程进行研究,利用碱熔融煤样,并与高温水解方法进行对比研究。... 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是常用的测定氟含量的方法,高温水解是目前标准中规定的测定煤中氟含量的前处理方法,但该前处理过程操作繁琐、费时,为了实现快速测定煤中氟含量,对前处理过程进行研究,利用碱熔融煤样,并与高温水解方法进行对比研究。通过研究碱熔法中样品量和氢氧化钠比例、灰化温度及时间、熔融温度和定量分析方法对煤中氟含量测定的影响,确定了碱熔法的实验条件,同时讨论了方法检出限、方法准确度、精密度和稳定性。结果表明,称取样品量0.5~1.0 g与6.0 g氢氧化钠混匀,灰化温度为400℃,熔融过程控制在600℃,10 min,然后用热水浸取,加柠檬酸钠溶液,以苯酚红为指示剂,调节溶液pH值,选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标准溶液加入法测定氟离子浓度。方法的检出限为8.5μg/g,具有良好的准确度、精密度和稳定性,而且操作简便、干扰少、能快速批量处理煤样,能够满足进出口煤炭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 氟含量 碱熔-离子选择电极法 高温水解法
下载PDF
低氟茶树品种筛选及不同嫩度新梢氟含量检测
4
作者 王小凤 李治潮 +3 位作者 王佳琪 邹童 王凯 曹梦祥 《茶叶》 2023年第2期76-79,共4页
为探究不同茶叶品种在不同时期的叶片氟含量变化情况,选取安化千秋界10年以上的有机茶园,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对益阳地区主栽茶树品种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采摘嫩度茶鲜叶的氟含量存在差异;茶叶嫩度与氟含量呈负相关,氟含... 为探究不同茶叶品种在不同时期的叶片氟含量变化情况,选取安化千秋界10年以上的有机茶园,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对益阳地区主栽茶树品种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采摘嫩度茶鲜叶的氟含量存在差异;茶叶嫩度与氟含量呈负相关,氟含量为:第5叶>第4叶>第3叶;‘槠叶齐’、‘尖波黄’2个品种不同季节的茶叶氟含量均较低,适合作为益阳地区的低氟品种推广;大部分品种夏茶新梢的第3、4叶氟含量低于标准最高限量值,夏梢第5叶可与第3、4叶进行拼配以符合氟含量的限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品种 采摘嫩度 氟含量
下载PDF
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茶叶中的氟含量
5
作者 赵春玲 尹鑫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7期152-154,共3页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是测定茶叶中氟离子含量较为常用的方法,但是不同前处理浸提方法的相对浸提效果并不是很明确。通过对酸、碱、超声和热水四种不同的浸提方法进行比较,探究茶叶中氟离子浸出的最佳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热水浸提的氟离子...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是测定茶叶中氟离子含量较为常用的方法,但是不同前处理浸提方法的相对浸提效果并不是很明确。通过对酸、碱、超声和热水四种不同的浸提方法进行比较,探究茶叶中氟离子浸出的最佳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热水浸提的氟离子浸出量最高,达到了111.4μg·g^(-1)。热水浸提的最佳条件是60℃下浸提30 min,适合批量茶叶中氟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氟含量 离子选择性电极 浸提方法
下载PDF
我国部分城市和地区水氟与尿氟含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滨滨 郑宝山 +2 位作者 翟城 于光前 刘小静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226-1227,共2页
关键词 氟含量 尿氟含量 相关性研究 忽视 饮食习惯 人体 饮用水 中国 城市 西方国家
下载PDF
市售黑茶产品中氟含量的抽样检测与分析
7
作者 刘美秀 王一闵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第19期79-82,共4页
在优化GB/T 21728—2008检验黑茶产品中含氟量方法的基础上,系统抽样检测四川省雅安市市售黑茶产品共300批次,分析2022年市售黑茶氟含量的总体情况及不同种类黑茶的氟含量情况,提出降低市售黑茶产品中氟含量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黑茶 氟含量 茶类
下载PDF
滑县改水降氟打井工程水氟含量的调查 被引量:4
8
作者 余要勇 闫宗然 +2 位作者 高平 张子奎 张栓虎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7-158,共2页
目的 了解滑县降氟改水工程水氟含量和工程使用情况。方法 对该县已建的 2 2 6处降氟改水打井工程全部进行调查。结果 正常使用的工程有 184处 ,占 81.4% ;停止使用 1年以上的工程 42处 ,占 18.6% ,造成工程停用的主要原因为水井喷... 目的 了解滑县降氟改水工程水氟含量和工程使用情况。方法 对该县已建的 2 2 6处降氟改水打井工程全部进行调查。结果 正常使用的工程有 184处 ,占 81.4% ;停止使用 1年以上的工程 42处 ,占 18.6% ,造成工程停用的主要原因为水井喷沙、管道损坏和管理不善。对 184处正常使用的改水工程进行水氟含量测定 ,水氟超标工程 3 2处 ,占 17.4%。 40m以内和 41~ 60 ,61~ 99,10 0m以上的不同井深工程水氟含量超标率依次递减 ,分别为 41.47% ,15 .5 % ,6.5 %和 0 ;3 2处水氟超标工程均为水泥管井壁 ,而该县的 8处钢管井壁工程均未出现水氟超标。结论 改水降氟打井工程水氟含量与井深的高度两者之间呈负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含量 改水降 打井 滑县 改水工程 氟含量测定 停止使用 相互渗透 井壁结构 超标率 负相关 井深 钢管
下载PDF
黄金杜仲茯茶中氟含量测定及安全性评价
9
作者 章发盛 黄静 《农业与技术》 2023年第5期4-6,共3页
分析纯杜仲叶茯茶、黄金杜仲茯茶和纯黄金叶茯茶11批次试制样品中氟含量,并根据国家标准进行安全性评价,判定黄金杜仲茯茶新产品质量,确保饮茶人群的身体健康。参照《砖茶含氟量》GB 19965-2005附录A电极法测定砖茶含氟量,采用氟离子选... 分析纯杜仲叶茯茶、黄金杜仲茯茶和纯黄金叶茯茶11批次试制样品中氟含量,并根据国家标准进行安全性评价,判定黄金杜仲茯茶新产品质量,确保饮茶人群的身体健康。参照《砖茶含氟量》GB 19965-2005附录A电极法测定砖茶含氟量,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样品。纯杜仲叶茯茶氟平均含量21.65mg·kg^(-1),随着10%梯度增加黄金黑毛茶拼配而成的黄金杜仲茯茶,氟含量呈阶梯式上升,一直到氟平均含量131.21mg·kg^(-1),而没有添加杜仲叶的纯黄金叶茯茶中氟平均含量最高,达到298.42mg·kg^(-1)。11批次试制样品均符合《砖茶含氟量》GB 19965-2005标准要求,除了饮用纯黄金叶茯茶时每天不应超过5g外,其他10个类别试制茯茶一般不存在氟摄入过量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茶 杜仲茯茶 氟含量 安全性
下载PDF
湘、鄂砖茶主产区茶园土壤氟含量状况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1
10
作者 马立锋 石元值 +1 位作者 阮建云 韩文炎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4-37,共4页
对湖南、湖北砖茶主产区具有代表性的55个茶园165个土样进行了水溶性氟,全氟及pH,有机质和交换性阳离子的测定。同时也测定了上述茶园的茶样水溶性氟。结果表明,湖南、湖北砖茶主产区土壤全氟含量略低于全国水平(440μg/g),但明显... 对湖南、湖北砖茶主产区具有代表性的55个茶园165个土样进行了水溶性氟,全氟及pH,有机质和交换性阳离子的测定。同时也测定了上述茶园的茶样水溶性氟。结果表明,湖南、湖北砖茶主产区土壤全氟含量略低于全国水平(440μg/g),但明显高于世界水平(200μg/g)。从土层来看,土壤含量0-5cm土层最高,0-20cm土层次之,20-40cm土层较低。氟在茶树体内具有较强的累积作用,且茶叶中氟含量与叶子的成熟度有密切关系,茶叶成熟度越高,氟含量越高。土壤中水溶性氟与p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机质呈极显著负相关,与交换性铝,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交换性钾,钙,镁,有效态磷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交换性钠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砖茶主产区 茶园 土壤氟含量 影响因素 湖南 湖北
下载PDF
我国茶叶氟含量状况研究 被引量:45
11
作者 马立锋 石元值 +1 位作者 阮建云 韩文炎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37-539,共3页
测定了2000—2001年我国主要产茶省份的262家单位的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和黑茶共计577只茶样的水溶性氟含量,结果表明,不同茶类水溶性氟含量不同,以绿茶最低,平均含量为67.53±69.49μg·g-1;黑茶最高,平均含量为296.14... 测定了2000—2001年我国主要产茶省份的262家单位的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和黑茶共计577只茶样的水溶性氟含量,结果表明,不同茶类水溶性氟含量不同,以绿茶最低,平均含量为67.53±69.49μg·g-1;黑茶最高,平均含量为296.14±246.07μg·g-1;红茶类、乌龙茶类及花茶类含量居中,分别为177.01±121.49μg·g-1、167.68±112.28μg·g-1和140.97±150.51μg·g-1。名优茶水溶性氟含量比大宗茶低。茶园附近的环境条件对茶叶氟含量有较大影响。茶叶中氟的浸出率随着冲泡时间的延长和水温的增加而增加,一般在45min和90℃时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茶叶 氟含量 人体健康 测定
原文传递
大气氟含量与枣黑顶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14
12
作者 刘贤谦 李盼盼 +3 位作者 尹河龙 冀卫荣 刘随存 高洁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89-193,共5页
2004年以来,在山西中南部枣(Ziziphus jujuba)区发现一种枣果新病害——枣黑顶病(Prakash,1987;张承林等,1997;张海岚等,1996;刘贤谦等,2009)。在枣果近成熟期,其顶部发黑、皱缩,果肉发苦,使枣果失去食用与经济价值,
关键词 枣黑顶病 发病率 氟含量 相关性
下载PDF
碱熔-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土壤氟含量 被引量:13
13
作者 邓海文 吴代赦 +3 位作者 陈成广 王五一 郑宝山 李萍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4-288,共5页
用碱熔法处理3个土壤样品,采取不同澄清时间的上清液及过滤后的沉淀物分析土壤氟含量。结果表明,上清液中氟含量测值随着澄清时间的延长而增加,24h内增加迅速,而后增速趋缓,58h后基本达到平衡。3个样品澄清平衡后的测值比澄清10h... 用碱熔法处理3个土壤样品,采取不同澄清时间的上清液及过滤后的沉淀物分析土壤氟含量。结果表明,上清液中氟含量测值随着澄清时间的延长而增加,24h内增加迅速,而后增速趋缓,58h后基本达到平衡。3个样品澄清平衡后的测值比澄清10h的测值分别增加了39.4%、21.8%和27.8%。综合澄清平衡后的上清液及沉淀物得到的土壤氟含量测值比高温热水解法的测值仍然分别偏低0.48%、6.17%和11.88%,这是由于溶液中阳离子的存在使氟离子活度降低造成的。采用传统的碱熔法和高温热水解法分别研究了27个土壤样品的氟含量,碱熔法测值与高温热水解法测值相比普遍偏低,相对偏低在4.23%~34.82%之间,平均相对偏低19.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氟含量 碱熔法 热水解法
下载PDF
云南普洱茶氟含量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白娟 赵艳 +1 位作者 戴富强 白玉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5-46,共2页
用离子色谱法测定了选自云南3个主要茶区的14种普洱茶的氟含量。结果表明,云南普洱茶的氟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茶叶等级不同,氟含量也不同,优质茶叶的氟含量比低质茶叶低;采用不同加工工艺生产的云南普洱茶(熟茶和生茶)的氟含量也不同,... 用离子色谱法测定了选自云南3个主要茶区的14种普洱茶的氟含量。结果表明,云南普洱茶的氟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茶叶等级不同,氟含量也不同,优质茶叶的氟含量比低质茶叶低;采用不同加工工艺生产的云南普洱茶(熟茶和生茶)的氟含量也不同,以生茶的氟含量最低;不同类型的普洱茶氟含量不同,紧压茶的氟含量低于散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氟含量 离子色谱法
下载PDF
不同杀青方式对青砖茶原料氟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15
作者 陈玉琼 倪德江 +1 位作者 春晓娅 王灵芝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93-1195,共3页
试验研究了水潦青、蒸青、炒青3种杀青方式以及水潦青时间对青砖茶原料氟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杀青方式对茶叶氟含量有极显著的影响,氟含量高低依次为蒸青>炒青>水潦青,水潦青杀青方式的氟含量极显著的低于蒸青,与炒青的差异不显... 试验研究了水潦青、蒸青、炒青3种杀青方式以及水潦青时间对青砖茶原料氟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杀青方式对茶叶氟含量有极显著的影响,氟含量高低依次为蒸青>炒青>水潦青,水潦青杀青方式的氟含量极显著的低于蒸青,与炒青的差异不显著。水潦青时间处理的结果表明,随着水潦青时间的延长,氟含量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以4min处理的茶叶氟含量最低,与蒸青相比下降了31.97%。水潦青各处理对茶叶中的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无显著的影响,对水浸出物、茶多酚的影响较大。结合氟含量和品质成分分析,水潦青时间可以掌握在1min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砖茶 杀青 氟含量 品质
下载PDF
南极磷虾粉作为鲟鱼饲料蛋白源的营养和氟含量的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龚洋洋 黄艳青 +2 位作者 陆建学 黄洪亮 高露姣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9-357,共9页
通过分析商品南极磷虾粉、自制冻干南极磷虾粉和南极磷虾肽粉的主要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以6种鲟鱼肌肉为参比蛋白,利用3种营养评价指标(必需氨基酸指数、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和关联度分析法)评价了这3种磷虾粉作为鲟鱼蛋白质饲料的营养价... 通过分析商品南极磷虾粉、自制冻干南极磷虾粉和南极磷虾肽粉的主要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以6种鲟鱼肌肉为参比蛋白,利用3种营养评价指标(必需氨基酸指数、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和关联度分析法)评价了这3种磷虾粉作为鲟鱼蛋白质饲料的营养价值;同时对3种南极磷虾粉的氟含量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显示,3种南极磷虾粉平均粗蛋白含量在61.73%~67.13%,粗脂肪含量在3.56%~4.56%,灰分含量在15.56%~17.15%,达到了一级品甚至是特级品的指标。总氨基酸含量达51.46%~58.75%,10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为23.69%~28.51%,三者必需氨基酸总量与粗蛋白的百分比为45.09%~47.94%;呈味氨基酸总量为18.60%~21.19%,占总氨基酸的比例达到了36.07%~36.17%。从必需氨基酸指数方面看,3种南极磷虾粉都为优质的蛋白源。同时从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和关联度分析法,3种南极磷虾粉对于鲟鱼的必需氨基酸平衡性较好,相关系数和鱼粉相差不大,且要高于豆粕。氟含量方面,自制的冷冻冻干南极磷虾粉氟含量最高(2 382.83±112.43 mg.kg-1),其次为商品南极磷虾粉(1 122.73±62.82 mg.kg-1),而经过酶解后南极磷虾肽粉的氟含量(65.19±5.08 mg.kg-1)则显著下降,低于欧盟标准(350 mg.kg-1)。综合来看,3种南极磷虾粉氨基酸平衡性较好,营养价值较高,氟含量可通过一定方法降低,南极磷虾是一种具有较大开发利用前景的优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粉 氨基酸 营养 氟含量
下载PDF
浙江山区茶园茶叶氟含量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7
作者 苏祝成 陆德彪 +1 位作者 朱有为 段丽丽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5-138,共4页
Fluorine content of tea leaves in mountainy tea gardens in Zhejiang Province and the influence factors were measured in 68 random plots,and a soil sample,a Spring’s tea sample and an Autumn’s tea sample were collect... Fluorine content of tea leaves in mountainy tea gardens in Zhejiang Province and the influence factors were measured in 68 random plots,and a soil sample,a Spring’s tea sample and an Autumn’s tea sample were collected in each plo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99.3% of the total tea samples met the requirement of NY659-2003 in respect of fluorine,and the mean content of all 136 samples was much lower than the average fluorine level of Chinese green tea.The leaf fluorine contents of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tea were respectively(60.28±47.00)and(61.43±31.19)mg·kg-1 and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m.Regression analyses on the fluorine contents of tea and soil indicated that the fluorine content in soil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fluorine content in Spring’s tea but not that in Autumn’s tea.The fluorine content of tea leaves was not different in relation to the altitude of tea gardens.However,the fluorine content was significantly(P<0.01)different among various varieties of tea plants(Camellia sinensis),which suggested the capabilities for them to absorb and accumulate fluorine from their environment were differ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山区茶园 氟含量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南极磷虾中氟含量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朱兰兰 赵彦玲 +2 位作者 赵晓君 张晓燕 周德庆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55-57,共3页
摘要:为更加系统地研究南极磷虾中氟的分布情况,课题组查阅了大量国内外研究资料,对磷虾中氟的时空分布情况进行了汇总.借助于2010、2011年两次南极科研考察,对南极磷虾中氟的生理性分布差异及初加X--前后的氟含量差异进行了研究... 摘要:为更加系统地研究南极磷虾中氟的分布情况,课题组查阅了大量国内外研究资料,对磷虾中氟的时空分布情况进行了汇总.借助于2010、2011年两次南极科研考察,对南极磷虾中氟的生理性分布差异及初加X--前后的氟含量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时间、不同站位的南极磷虾氟的含量有较大差异,不同站位的南极磷虾氟(整虾)含量变化区间为703.2~1825mg/kg。南极磷虾各部位中氟含量的分布明显具有甲壳(包括甲壳和尾足)〉头胸部〉肌肉的变化特征:中国明对虾和刀额新对虾各部位的氟含量分布也存在着与南极磷虾相同的分布情况,即甲壳〉头胸部〉肌肉的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 氟含量 时空分布
原文传递
不同加工处理方式对南极磷虾体内氟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施文正 邸向乾 +1 位作者 王锡昌 汪之和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34-1039,共6页
采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对船上不同方式加工处理后南极磷虾不同部位的氟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鲜南极磷虾全虾、虾头、虾壳、虾肉中的氟含量具有明显差异,其中虾壳中含量最高,为538.67 mg/kg,虾头中含量为395.20 mg/kg,虾肉中含... 采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对船上不同方式加工处理后南极磷虾不同部位的氟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鲜南极磷虾全虾、虾头、虾壳、虾肉中的氟含量具有明显差异,其中虾壳中含量最高,为538.67 mg/kg,虾头中含量为395.20 mg/kg,虾肉中含量最少,为50.33 mg/kg,约为虾壳中的十分之一;不同体长的南极磷虾全虾、虾头、虾壳、虾肉中的氟含量差异不显著;总体上环境温度为4℃时,南极磷虾全虾、虾头、虾壳中氟含量随放置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但4 h内南极磷虾虾肉中氟含量上升,达到最大值59.67 mg/kg,之后开始下降。经70℃和沸水热处理后的南极磷虾全虾、虾头、虾壳、虾肉中的氟含量差异不显著,热处理后放置1和4 h南极磷虾全虾、虾头、虾壳中氟含量差异不显著,但热处理后虾肉中氟含量高于新鲜虾肉中氟含量。冷冻熟南极磷虾虾肉与冷冻南极磷虾虾肉中氟含量都高于新鲜虾肉中氟含量,但冷冻熟南极磷虾虾肉氟含量比冷冻南极磷虾虾肉低23%。实验结果表明,在船上对南极磷虾进行适当加工处理可以明显减少虾肉中的氟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 氟含量 加热 冻结
下载PDF
我国部分城市和地区居民龋均与饮用水氟含量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滨滨 郑宝山 +2 位作者 王鸿颖 平雅坤 陶跃华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2004年第3期72-76,共5页
为探讨饮水氟化在我国的可行性及饮水氟含量的安全值,在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1995年全国城乡居民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我国部分城市和地区饮用水氟含量进行了检测,对饮用水氟含量与居民龋均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 为探讨饮水氟化在我国的可行性及饮水氟含量的安全值,在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1995年全国城乡居民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我国部分城市和地区饮用水氟含量进行了检测,对饮用水氟含量与居民龋均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安全的饮水氟浓度范围内,龋均与饮用水氟浓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表明适度饮水氟化可以有效降低龋均;当水氟浓度超过安全临界点时,龋均与饮用水氟浓度呈正相关关系,说明高氟含量饮用水不仅可以导致氟中毒流行,也会提高龋病的发病率.我国饮用水氟含量的适宜范围为0.8~1.0 mg/L.研究发现饮用水氟浓度与龋均之间没有形成很好的线性关系,说明饮用水氟含量并不是龋病的唯一控制因素(说明龋病受多因素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均 饮用水 氟含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