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高分辨电镜研究氟铝硅酸盐玻璃的分相与析晶 被引量:1
1
作者 诸培南 马利泰 《玻璃与搪瓷》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1-5,共5页
玻璃分相和析晶的关系常常是玻璃科学工作者感兴趣而容易纠缠的问题之一。两者间存在的联系,尚需作进一步的探讨。 在很多例子中,人们发现,当玻璃经受热处理时,分相总是在较低温度下先开始。此后,随着温度的升高,玻璃才出现晶化。所以,... 玻璃分相和析晶的关系常常是玻璃科学工作者感兴趣而容易纠缠的问题之一。两者间存在的联系,尚需作进一步的探讨。 在很多例子中,人们发现,当玻璃经受热处理时,分相总是在较低温度下先开始。此后,随着温度的升高,玻璃才出现晶化。所以,不少人早已认识到并提出分相是晶化先导的论点,但这一论点并不能概括全面的问题。在另一些系统中,即可看到,玻璃的微晶化可能不经过分相而进行。这些规律究竟能不能得到统一的解释,仍存在着一定的疑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镜 氟铝硅酸盐玻璃 分相 析晶
下载PDF
铽离子掺杂铝硅酸盐氧氟玻璃的制备及其荧光性能
2
作者 左成钢 卢安贤 +1 位作者 朱立刚 龙卧云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668-3673,共6页
采用传统熔融法制备了Tb3+掺杂的铝硅酸盐氧氟玻璃样品。应用X线衍射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荧光光谱仪对样品进行分析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Tb3+掺杂的铝硅酸盐氧氟玻璃热稳定性较好,不易析晶;紫外吸收截止波长为320... 采用传统熔融法制备了Tb3+掺杂的铝硅酸盐氧氟玻璃样品。应用X线衍射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荧光光谱仪对样品进行分析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Tb3+掺杂的铝硅酸盐氧氟玻璃热稳定性较好,不易析晶;紫外吸收截止波长为320~330 nm,具有较好的透光性能;在紫外光的激发下,Tb3+主要产生蓝色和较强的绿色荧光;随着Tb3+浓度的增加,Tb3+间发生共振能量转移,增强了绿色荧光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3+ 铝硅酸盐玻璃 荧光 共振能量转移
下载PDF
SiO_2·Al_2O_3·CaO·CaF_2·P玻璃的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吴忠荣 程汉亭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06年第3期166-169,共4页
通过测试和分析比较SiO2.Al2O3.CaO.CaF2.P系统玻璃及其经酸处理前后的FTIR光谱,研究经酸处理前后玻璃结构变化。当玻璃组成中不含氟时,酸洗前后,其红外光谱形态几乎无变化,而当其组成中含氟时,最强谱带出现明显的分裂,且相对强度发生... 通过测试和分析比较SiO2.Al2O3.CaO.CaF2.P系统玻璃及其经酸处理前后的FTIR光谱,研究经酸处理前后玻璃结构变化。当玻璃组成中不含氟时,酸洗前后,其红外光谱形态几乎无变化,而当其组成中含氟时,最强谱带出现明显的分裂,且相对强度发生明显的改变,在 ̄1086cm-1和 ̄1024cm-1或 ̄996cm-1处谱带的出现和相对强度的改变,表明在玻璃粉表面存在两相,即纯硅酸盐相和铝硅酸盐相,酸洗使玻璃颗粒表面形成不完全的硅凝胶包裹层,表明玻璃组成中含氟时,玻璃结构分相形成易于酸析相和不易酸析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玻璃离子水门汀 酸洗 氟铝硅酸盐玻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