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红蛋白催化荧光法测定其氢供体底物酪氨酸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全林 刘志洪 +1 位作者 蔡汝秀 吕功煊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6-49,共4页
利用血红蛋白(Hb)的过氧化物酶特性,催化H2O2氧化氢供体底物酪氨酸(Tyr)的荧光反应,实验发现NH3配体对该反应产物的荧光强度有增强作用。通过反应机理的探讨,获得了反应速率方程。在NH3 NH4Cl的缓冲体系中优化了反应条件,建立了新的测... 利用血红蛋白(Hb)的过氧化物酶特性,催化H2O2氧化氢供体底物酪氨酸(Tyr)的荧光反应,实验发现NH3配体对该反应产物的荧光强度有增强作用。通过反应机理的探讨,获得了反应速率方程。在NH3 NH4Cl的缓冲体系中优化了反应条件,建立了新的测定酪氨酸的催化荧光分析法。酪氨酸浓度在2.0×10-7~2.0×10-5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方法的检出限为4.63×10-9mol/L。已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 催化荧光法 氢供体 底物 酪氨酸 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新型氢供体底物用于酶催化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黄应平 张干兵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3期267-271,共5页
采用合成的新型苯基荧光酮类试剂2,4-二羟基苯基荧光酮(DHPF)作为过氧化物酶氢供体底物,用含杂原子的Huckel分子轨道理论方法(HMO)处理试剂分子的π电子体系,通过计算机使用自编程序进行计算,得到试剂分子中不... 采用合成的新型苯基荧光酮类试剂2,4-二羟基苯基荧光酮(DHPF)作为过氧化物酶氢供体底物,用含杂原子的Huckel分子轨道理论方法(HMO)处理试剂分子的π电子体系,通过计算机使用自编程序进行计算,得到试剂分子中不同原子不同化学键的物理化学参数,为探讨试剂作为酶催化反应底物的反应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以血红蛋白(Hemoglobin,Hb)为过氧化物模拟酶,拟定了以DHPF为氢供体底物测定H2O2的分析方法.检测范围为3.2 × 10-7~1.4 × 10-5mol/L,检出限为3.2 × 10-7 mol/L.分析灵敏度高于4-氨基安替比林(4-aminoantipyrine,4-AAP)的苯酚、苯胺类方法.探讨了酶催化反应底物试剂的可能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催化反应 氢供体底物 苯基荧光酮 分子光谱分析
下载PDF
氢供体组与辣根过氧化酶活性光谱研究
3
作者 王玮 黄琨 +4 位作者 杨卫云 赵莹雪 肖保林 洪军 穆萨维姆瓦赫迪 《广州化工》 CAS 2011年第11期46-48,70,共4页
对邻苯二酚-苯胺和苯酚-氨基安替吡啉构成的两组测定HRP酶活性的体系进行了研究和比较。紫外可见光光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在HRP催化过程中,邻苯二酚-苯胺氢供体对会生成为一种粉红色产物,该产物最大吸收波长在510 nm,可用于HRP的... 对邻苯二酚-苯胺和苯酚-氨基安替吡啉构成的两组测定HRP酶活性的体系进行了研究和比较。紫外可见光光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在HRP催化过程中,邻苯二酚-苯胺氢供体对会生成为一种粉红色产物,该产物最大吸收波长在510 nm,可用于HRP的活性测量。且与常规使用的苯酚-氨基安替吡啉氢供体对的情况相比,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更低的检测限值和很好的重复性,在对HRP分别进行20次酶活测量,所得相对标准偏差仅为2.9%。使用邻苯二酚-苯胺氢供体对的方法可计算得到酶动力学参数Km(12.5 mM)和Vmax(12.2 mM min-1m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根过氧化物酶 氢供体 邻苯二酚 苯胺 酶活测定
下载PDF
有机氢供体重整制氢在纤维素降解制生物基化学品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肖竹钱 沙如意 +3 位作者 张金建 王珍珍 计建炳 毛建卫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360-2365,共6页
以有机氢供体为氢源代替高纯H_2用于纤维素降解制生物基化学品是当前纤维素氢解的一种具有很好应用前景的新方法。综述了3种低碳醇甲醇、乙醇、异丙醇和小分子富氢酸这几类氢供体应用于纤维素氢解制备化学品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对比了... 以有机氢供体为氢源代替高纯H_2用于纤维素降解制生物基化学品是当前纤维素氢解的一种具有很好应用前景的新方法。综述了3种低碳醇甲醇、乙醇、异丙醇和小分子富氢酸这几类氢供体应用于纤维素氢解制备化学品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对比了以醇类作为有机氢供体的绿色氢解和常规氢解(以高纯氢为氢源)的优缺点,并对有机氢供体重整在纤维素氢解制备生物基化学品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供体 重整 生物质 化学品
下载PDF
不同氢供体下刚果红生物降解动力学研究
5
作者 阳重阳 宁寻安 +3 位作者 王玉洁 李锐敬 王靖宇 杨佐毅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61-1166,共6页
研究了不同氢供体对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YNWH 226降解刚果红的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YNWH 226对刚果红的降解反应遵循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dS/dt=K2S2+K1S+K0.乙醇、可溶性淀粉和葡萄糖没有对YNWH226的降解效率产生明... 研究了不同氢供体对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YNWH 226降解刚果红的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YNWH 226对刚果红的降解反应遵循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dS/dt=K2S2+K1S+K0.乙醇、可溶性淀粉和葡萄糖没有对YNWH226的降解效率产生明显影响,盐酸萘乙二胺对刚果红的降解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柠檬酸、核黄素、维生素C可以促进YNWH 226对刚果红的脱色.菌株YNWH 226对刚果红的降解率,随着溶液中核黄素浓度的增加(0—0.25 mmol·L-1)而增大,并在核黄素为0.25 mmol·L-1时达到最佳值100%.继续提高核黄素的浓度,刚果红的脱色率不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刚果红 氢供体 降解动力学 核黄素
原文传递
不同氢供体对碳纳米管负载钯催化剂催化溴苯脱溴加氢反应的影响
6
作者 岳峥 《当代化工研究》 2016年第7期11-12,共2页
由于芳香卤化物能够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而且是工、农业废水中广泛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所以对芳香卤化物的处理是一项很有意义的研究,芳香卤化物的脱卤加氢是处理芳香卤化物的一个有效途径。本论文研究了碳纳米管负载钯... 由于芳香卤化物能够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而且是工、农业废水中广泛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所以对芳香卤化物的处理是一项很有意义的研究,芳香卤化物的脱卤加氢是处理芳香卤化物的一个有效途径。本论文研究了碳纳米管负载钯催化剂在溴苯的脱溴加氢反应中的加氢性能。并对上述催化反应使用不同氢供体的催化效果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且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催化加 脱卤作用 溴苯 氢供体
下载PDF
利用供氢体对稠油进行水热裂解催化改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7
作者 赵法军 刘永建 +2 位作者 赵田红 闻守斌 赵国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79-384,共6页
基于对稠油水热裂解反应机理的分析,讨论了供氢体改质稠油的机理,综述了国内外利用供氢体对稠油进行改质研究的思路及其进展,介绍了无机、有机供氢体,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评述。指出了高芳烃重质石油馏分及异丙醇等醇类作为经济型供氢体... 基于对稠油水热裂解反应机理的分析,讨论了供氢体改质稠油的机理,综述了国内外利用供氢体对稠油进行改质研究的思路及其进展,介绍了无机、有机供氢体,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评述。指出了高芳烃重质石油馏分及异丙醇等醇类作为经济型供氢体的可行性。稠油井下水热裂解改质技术的关键之一是寻找供氢效果更好、来源广泛、适宜的工业用供氢体。表1参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水热裂解 催化改质 注蒸汽采油 综述
下载PDF
延迟焦化装置供氢体循环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海涛 吴涛 蔡海军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17年第8期38-40,共3页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1.2 Mt/a延迟焦化装置经过技术改造,增设了渣油换热器并将蜡油并入渣油系统跨线流程,将350℃热蜡油经调节阀补入加热炉进料油中,实现了供氢体循环技术改造。改造后,分馏塔底部温度可提高2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1.2 Mt/a延迟焦化装置经过技术改造,增设了渣油换热器并将蜡油并入渣油系统跨线流程,将350℃热蜡油经调节阀补入加热炉进料油中,实现了供氢体循环技术改造。改造后,分馏塔底部温度可提高25℃,装置液体收率提高1.14百分点,焦炭收率降低0.54百分点,石油焦挥发分质量分数降低0.40百分点,有效地改善了装置产品分布,同时加热炉负荷降低、热效率提高0.35百分点,燃料气耗量减少200 kg/h,在保证装置长周期运行的同时,提高了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焦化 循环比 收率
下载PDF
过氧化氢酶催化反应中以靛蓝胭脂红为供氢体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刘葵 耿玉珍 +1 位作者 周杰 汪建民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78-280,共3页
在HAc -NH4Ac缓冲体系中 ,过氧化氢酶可催化过氧化氢氧化靛蓝胭脂红褪色 ,过氧化氢浓度在 0— 0 .6 μg/ml范围内与ΔA值成线性 ,工作曲线的相关系数为 0 .9976 ,测定 0 .4 μgH2 O2 回收率为 10 0 .8% ,将此体系与葡萄糖氧化酶催化反... 在HAc -NH4Ac缓冲体系中 ,过氧化氢酶可催化过氧化氢氧化靛蓝胭脂红褪色 ,过氧化氢浓度在 0— 0 .6 μg/ml范围内与ΔA值成线性 ,工作曲线的相关系数为 0 .9976 ,测定 0 .4 μgH2 O2 回收率为 10 0 .8% ,将此体系与葡萄糖氧化酶催化反应联用 ,测定了人血清中的葡萄糖含量 ,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 催化反应 靛蓝胭脂红 HAc—NH4Ac缓冲 浓度 △A值 工作曲线 相关系数
下载PDF
供氢体应用于碳捕集与资源化领域的前景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毅 王添颢 +3 位作者 王涵 王晓慧 郝思琪 王永斌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5-159,共5页
二氧化碳(CO_2)的大量排放已显著加剧温室效应和生态环境恶化。催化转移氢化法在CO_2资源化利用领域研究广泛且技术成熟。从以气态氢为主要还原剂催化氢化CO2工艺的研究现状、供氢体还原特性及其目前应用进展等角度展开综述,并就上述研... 二氧化碳(CO_2)的大量排放已显著加剧温室效应和生态环境恶化。催化转移氢化法在CO_2资源化利用领域研究广泛且技术成熟。从以气态氢为主要还原剂催化氢化CO2工艺的研究现状、供氢体还原特性及其目前应用进展等角度展开综述,并就上述研究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提出见解,建议未来供氢体应用于碳捕集与资源化领域可能的研究方向,旨在为推动CO_2资源化利用研究的长足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发电 二氧化碳 气态 资源化利用
下载PDF
GA受抑下氢供体对萌发水稻种子淀粉降解的影响
11
作者 陈茹猛 陈文奕 陈惠萍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7868-7875,共8页
为探究氢供体Mg H2在GA合成受抑下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本试验在GA合成抑制剂烯效唑预处理12 h的基础上,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氢供体Mg H2(0.005, 0.01, 0.02, 0.03, 0.04 mg/m L)培养水稻种子。记录水稻种子的萌发率及胚根胚芽的生长情... 为探究氢供体Mg H2在GA合成受抑下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本试验在GA合成抑制剂烯效唑预处理12 h的基础上,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氢供体Mg H2(0.005, 0.01, 0.02, 0.03, 0.04 mg/m L)培养水稻种子。记录水稻种子的萌发率及胚根胚芽的生长情况,测定萌发水稻种子总淀粉含量和H2O2水平,以及淀粉酶、α-淀粉酶相对活性、α-淀粉酶关键基因OsAmy 1A和OsAmy 3D的表达量。研究结果表明,在GA合成受抑下,一定浓度的氢供体通过提高H_(2)O_(2)的水平,上调α-淀粉酶基因OsAmy 1A和OsAmy 3D的表达,提高总淀粉酶和α-淀粉酶的活性,促进淀粉的降解,进而促进种子萌发及胚根和胚芽的生长,其中以浓度为0.02 mg/mL氢供体的作用最为明显。本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水稻种子萌发的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种子萌发 氢供体 GA 淀粉
原文传递
催化转移氢化制生物质基2,5-呋喃二甲醇研究进展
12
作者 李微 贡红辉 史显磊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5-755,共21页
生物质基2,5-呋喃二甲醇(BHMF)可从廉价易得的糖类出发,经催化转化-选择性氢化制取,并作为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中间体及燃料前体,尤其在改善传统聚酯性能以及合成绿色可降解的生物基聚酯新材料方面具有独特优势。BHMF制取过程中,传统的... 生物质基2,5-呋喃二甲醇(BHMF)可从廉价易得的糖类出发,经催化转化-选择性氢化制取,并作为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中间体及燃料前体,尤其在改善传统聚酯性能以及合成绿色可降解的生物基聚酯新材料方面具有独特优势。BHMF制取过程中,传统的氢化方式消耗了大量高品位能源氢气,且高压氢气存在安全隐患并导致基础设施投入多。本工作立足于催化转移氢化的优势,综述了甲酸、醇类及其他类型氢供体通过催化转移氢化的方式选择性加氢制取BHMF的研究进展;并针对催化转移氢化过程中不同类型氢供体、催化剂和反应工艺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反应条件、强化手段等对BHMF选择性和收率的影响以及反应体系的优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转移氢化制取BHMF新型催化体系的研究方向,并对清洁高效、本质安全BHMF制取工艺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为生物质转化中特定催化体系的研发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5-呋喃二甲醇 催化转移 5-羟甲基糠醛 氢供体 催化剂
下载PDF
生物质供氢体协助低变质煤加氢热解提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晶晶 周军 +3 位作者 吴雷 杨茸茸 宋永辉 张秋利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8-75,共8页
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其主流利用方式存在较大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生物质作为绿色可再生能源,具有廉价、挥发分高、氢碳比高等特点,但由于缺乏合理的有效利用,导致生物质中大量的氢组分被低端消费,造... 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其主流利用方式存在较大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生物质作为绿色可再生能源,具有廉价、挥发分高、氢碳比高等特点,但由于缺乏合理的有效利用,导致生物质中大量的氢组分被低端消费,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将低变质煤与生物质共热解,不仅改善了低变质煤的热解特性,提高了热解产品收率和质量,而且充分利用了生物质资源,缓解了环境污染,实现低变质煤资源和生物质资源高效清洁分级提质利用的“双赢”。目前,国内外在低变质煤和生物质共热解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热解工艺优化、热解产品分布规律、共热解协同机制等方面。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热解温度、升温速率、生物质组成等因素会对共热解产物分布、产物收率及质量产生影响。此外,与传统热解相比,新型热解方式(如微波热解、红外热解等)均能显著提高热解效率,有效改善热解产物收率和质量,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本文全面分析了农林产物、藻类、禽畜产物、城市垃圾等四类不同生物质供氢体协助低变质煤加氢热解反应的产物特性,探讨了共热解过程中碱金属的催化作用、自由基反应和挥发分的二次反应等协同作用机制,介绍了新型微波热解、红外热解技术进展及特性。最后,展望了生物质供氢体协助低变质煤加氢共热解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变质煤 生物质 热解 热解方式 增效提质
下载PDF
密度泛函法模拟筛选清洗原油污染土壤用胆碱类低共熔溶剂中的氢键供体
14
作者 张鼎 杨子奕 +2 位作者 焦艳军 方申文 段明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69-674,共6页
采用密度泛函法,以邻苯二甲酸丁酯(DBP)代表原油中的极性组分,通过计算不同氢键供体(HBD)(如苯酚、羟基苯乙酸、苯丙酸、乙二醇、丙三醇等)与DBP形成二聚体的结合能、HBD与DBP相互作用力的类型和作用位置,综合判断了5种氯化胆碱类低共... 采用密度泛函法,以邻苯二甲酸丁酯(DBP)代表原油中的极性组分,通过计算不同氢键供体(HBD)(如苯酚、羟基苯乙酸、苯丙酸、乙二醇、丙三醇等)与DBP形成二聚体的结合能、HBD与DBP相互作用力的类型和作用位置,综合判断了5种氯化胆碱类低共熔溶剂(DES)对DBP的溶解性能,并考察了DES清洗原油污染土壤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苯丙酸-氯化胆碱对DBP的溶解性能最佳,溶解性实验验证了这一结果。对比上述五种氯化胆碱类DES对原油污染土壤的萃取清洗效果,苯丙酸-氯化胆碱的清洗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法 低共熔溶剂 原油污染土壤
下载PDF
用加入供氢体的方法提高减粘裂化馏分油的收率
15
作者 Baks.,AS 《石油炼制译丛》 1989年第1期7-10,23,共5页
关键词 减粘裂化 馏分油 裂化
下载PDF
稠油的甲酸供氢催化水热裂解改质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刘永建 赵法军 +2 位作者 赵国 胡绍彬 林仲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3-136,161,共5页
在0.3升高温高压反应釜中,以甲酸为供氢体、以油溶性有机镍盐为催化剂,研究了辽河稠油的水热裂解反应,考察了水热裂解前后稠油的黏度、族组成及硫含量变化。所用催化剂为绿色黏稠液体,nD(25℃)=1.4737,由环烷酸和硫酸镍制成,... 在0.3升高温高压反应釜中,以甲酸为供氢体、以油溶性有机镍盐为催化剂,研究了辽河稠油的水热裂解反应,考察了水热裂解前后稠油的黏度、族组成及硫含量变化。所用催化剂为绿色黏稠液体,nD(25℃)=1.4737,由环烷酸和硫酸镍制成,介绍了制备方法。所用稠油黏度的温敏性强.50℃、44.11/s黏度为3716mPa·s。水热裂解反应条件如下:油水质量比4:1,催化剂加量以稠油质量计为0.1%,反应温度280℃,时间24h,初始充氮压力8.1MPa。催化水热裂解的降黏率为64.69%,使饱和烃、芳香烃由24.32%、36.89%增至26.12%、38.08%,使胶质、沥青质及硫含量由30.27%、8.52%及0.5650%减至28.27%、7.53%及0.3365%;加入1%~7%甲酸使降黏率增至69.16%-87.02%,使饱和烃、芳香烃增至27、73%~31.12%、39.68%-41.26%,使胶质、沥青质及硫含量减至26.29%-24.12%、6.66%~3.50%及0.3095%~0.0742%。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稠油组分在供氢催化水热裂解中发生了脱羧反应且芳环数减少。讨论了甲酸作为供氢体在稠油催化水热裂解中的作用及其机理。图4表2参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酸 稠油 水热裂解 催化裂解 改质 有机镍盐催化剂
下载PDF
注蒸汽条件下供氢催化改质稠油及其沥青质热分解性质 被引量:10
17
作者 赵法军 刘永建 +1 位作者 赵国 胡绍彬 《化工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53-1459,共7页
利用CWYF-Ⅰ型高压反应釜模拟热采条件下,以甲酸作为供氢体、以自制的油溶性有机镍盐为催化剂进行的稠油水热裂解反应。考察了供氢体的加入对催化水热裂解反应前后稠油黏度、族组成及硫含量的影响,并采用TG-DTA分析法对供氢催化改质反... 利用CWYF-Ⅰ型高压反应釜模拟热采条件下,以甲酸作为供氢体、以自制的油溶性有机镍盐为催化剂进行的稠油水热裂解反应。考察了供氢体的加入对催化水热裂解反应前后稠油黏度、族组成及硫含量的影响,并采用TG-DTA分析法对供氢催化改质反应前后稠油中沥青质的热转化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加入供氢体质量分数增加,供氢催化水热裂解后稠油降黏率增大,饱和烃、芳香烃含量增加,胶质、沥青质含量降低,同时硫含量下降。供氢催化水热裂解反应后的稠油中沥青质TG-DTA曲线分析表明,供氢催化水热裂解反应后稠油中沥青质失重量高于催化水热裂解反应前稠油中含有的沥青质的失重量。经过供氢催化水热裂解反应,稠油中沥青质的稳定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水热裂解 催化 沥青质 热分解
下载PDF
生物质糖一步氢解制备二元醇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杨晓瑞 孙姚瑶 +3 位作者 金爽 黎晓彤 梁金花 朱建良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89-499,共11页
以生物质糖为原料一步氢解制备二元醇的工艺路线不仅可以替代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实现可再生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而且符合中国“碳减排、碳中和”的战略目标,是一条新型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路线。本文综述了生物质糖一步氢解制备二元醇工艺... 以生物质糖为原料一步氢解制备二元醇的工艺路线不仅可以替代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实现可再生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而且符合中国“碳减排、碳中和”的战略目标,是一条新型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路线。本文综述了生物质糖一步氢解制备二元醇工艺的催化剂设计研发、催化机理、氢解反应路径以及供氢方式和供氢体的选择等,提出了目前该工艺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展望了该工艺路线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糖 二元醇 催化剂 反应路径
下载PDF
氢转移反应的研究概述 被引量:14
19
作者 龚灵 周少东 陈新志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78-483,489,共7页
氢转移反应是利用氢供体作为氢源对氢受体进行还原的一类反应,该反应与普通的氢气加氢反应相比,反应条件温和、对设备要求不高,在实验室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均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作者在研究氢转移反应还原芳磺酸的基础上,对氢转移反应... 氢转移反应是利用氢供体作为氢源对氢受体进行还原的一类反应,该反应与普通的氢气加氢反应相比,反应条件温和、对设备要求不高,在实验室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均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作者在研究氢转移反应还原芳磺酸的基础上,对氢转移反应的工艺条件、催化剂和氢供体种类、适用的反应类型等进行了较系统的总结,重点对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表明氢转移反应是一种高效、绿色、资源化利用氢供体的氢化、氢解还原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反应 反应条件 催化剂 氢供体 反应类型
下载PDF
3,5-二羟基苯甲酸转移加氢制备-3,5-二氧代环己烷羧酸 被引量:6
20
作者 郑纯智 张继炎 王日杰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13-317,共5页
以3,5 二羟基苯甲酸为原料,采用Pd/C〔w(Pd)=5%〕催化剂,通过转移加氢法合成了3,5 二氧代环己烷羧酸。考察了适宜的催化剂制备及反应条件:浸渍制备的PdCl2/C经氢气还原,以甲酸钠为氢供体,水作溶剂,在90℃下反应2h,经HPLC分析得3,5 二氧... 以3,5 二羟基苯甲酸为原料,采用Pd/C〔w(Pd)=5%〕催化剂,通过转移加氢法合成了3,5 二氧代环己烷羧酸。考察了适宜的催化剂制备及反应条件:浸渍制备的PdCl2/C经氢气还原,以甲酸钠为氢供体,水作溶剂,在90℃下反应2h,经HPLC分析得3,5 二氧代环己烷羧酸的收率为95%。得到的3,5 二氧代环己烷羧酸粗产物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纯品,并以1HNMR和元素分析法进行确证。催化剂经过XRD表征,确认了活性组分是原子态的Pd。并对催化剂失活原因做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加 3 5-二氧代环己烷羧酸 3 5-二羟基苯甲酸 5%Pd/C 甲酸钠 氢供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