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6篇文章
< 1 2 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萤石生产高纯氢氟酸工艺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禹博 郭其景 +2 位作者 杨华春 易浩 宋少先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9-11,共3页
伴随着我国半导体、集成电路、太阳能光伏等行业的快速发展,高纯氢氟酸作为重要的湿电子材料具有重要地位。萤石中的氟含量高达49%且杂质相对易去除,便于低成本、高品质的高纯氢氟酸生产,故目前工业上主要利用萤石生产氢氟酸。本文主要... 伴随着我国半导体、集成电路、太阳能光伏等行业的快速发展,高纯氢氟酸作为重要的湿电子材料具有重要地位。萤石中的氟含量高达49%且杂质相对易去除,便于低成本、高品质的高纯氢氟酸生产,故目前工业上主要利用萤石生产氢氟酸。本文主要阐述和分析萤石选矿工艺及萤石生产高纯氢氟酸的工艺流程、氢氟酸产品的杂质去除方法与杂质检测技术等,并提出了氢氟酸生产工艺未来发展方向,以促进氢氟酸行业及氢氟酸生产工艺未来的蓬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石 高纯氢氟酸 非金属矿 工艺分析
下载PDF
氢氟酸废液协同含铅飞灰无害化处理研究
2
作者 钟琦 李行德 +1 位作者 张千帆 任雪娇 《云南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82-84,共3页
为了使碱性含铅飞灰达到危险废物填埋限值,使用氢氟酸废液作为含铅飞灰的稳定化药剂,在探究出氢氟酸废液的最佳用量后,以石灰作为pH调节剂,水泥做固化剂,可使总铅、无机氟化物的浸出毒性低于《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9598-2019... 为了使碱性含铅飞灰达到危险废物填埋限值,使用氢氟酸废液作为含铅飞灰的稳定化药剂,在探究出氢氟酸废液的最佳用量后,以石灰作为pH调节剂,水泥做固化剂,可使总铅、无机氟化物的浸出毒性低于《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9598-2019)要求。结果表明,氢氟酸废液的加入量为10%(质量分数),石灰的加入量为4%(质量分数)调节pH在7.10~7.15之间时稳定化效果显著,最优结果为pH=7.15,总铅质量浓度0.145 mg/L,无机氟化物质量浓度3.7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铅飞灰 氢氟酸 石灰 浸出毒性
下载PDF
两种表面清洗方法在氢氟酸蚀刻玻璃陶瓷修复体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朱清英 郑俪媛 +3 位作者 苏美娟 王夏萍 张怡 吴千驹 《医疗装备》 2024年第6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2种表面清洗方法在氢氟酸蚀刻玻璃陶瓷修复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6月医院140名在岗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名。对照组使用传统方法处理玻璃陶瓷修复体,即4.5%氢... 目的探讨2种表面清洗方法在氢氟酸蚀刻玻璃陶瓷修复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6月医院140名在岗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名。对照组使用传统方法处理玻璃陶瓷修复体,即4.5%氢氟酸处理20 s+气枪水气清洗30 s+无油气流干燥;观察组使用基于口腔科专用氢氟酸冲洗容器的改良方法,即4.5%氢氟酸处理20 s+口腔科专用氢氟酸冲洗容器冲洗30 s+无油气流干燥。比较两组清洗后的修复体表面氟元素残留情况,两组操作前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操作后满意度评分。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研究。观察组处理后的修复体表面未见氟元素残留,对照组处理后的修复体表面可见氟元素残留;观察组操作前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操作后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口腔科专用氢氟酸冲洗容器的改良方法能够有效去除修复体表面残留的氟元素,降低护理人员使用氢氟酸的焦虑,提高护理人员对操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清洗方法 氢氟酸 玻璃陶瓷修复体 冲洗容器 口腔护理
下载PDF
逆王水-氢氟酸混合体系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土壤中的硫元素
4
作者 赵苏云 《环保科技》 2024年第1期47-50,58,共5页
建立逆王水-氢氟酸混合酸体系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土壤中硫(S)元素的方法,对逆王水在前处理过程中酸的作用、仪器测试干扰的消除及样品保存周期进行了讨论和优化。选用GBW07423(GSS-9)、GBW07424(GSS-10)、GBW07426... 建立逆王水-氢氟酸混合酸体系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土壤中硫(S)元素的方法,对逆王水在前处理过程中酸的作用、仪器测试干扰的消除及样品保存周期进行了讨论和优化。选用GBW07423(GSS-9)、GBW07424(GSS-10)、GBW07426(GSS-12)、GBW07428(GSS-14)、GBW07429(GSS-15)、GBW07430(GSS-16)6份不同地区的土壤成分分析标准物质进行测定,并以此研究了分析方法的线性和范围、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等特性。方法的检出限为0.022 mg/kg,相关系数≥0.999,满足样品分析要求,精密度试验相对标准偏差在4.0%~9.8%,回收率为89.0%~10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王水 氢氟酸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 硫元素
下载PDF
2205双相不锈钢单相的制备及其在氢氟酸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5
作者 梁平 郑森 梁禹财 《当代化工》 CAS 2023年第11期2602-2605,共4页
在2 mol·L^(-1)H_(2)SO_(4)+0.5 mol·L^(-1)HCl溶液中,通过恒电位极化方法,以2205双相不锈钢为测试材料,制备了奥氏体和铁素体两个单相。通过动电位极化和电化学阻抗方法,考查了铁素体单相和奥氏体单相在5%(体积分数)HF酸溶... 在2 mol·L^(-1)H_(2)SO_(4)+0.5 mol·L^(-1)HCl溶液中,通过恒电位极化方法,以2205双相不锈钢为测试材料,制备了奥氏体和铁素体两个单相。通过动电位极化和电化学阻抗方法,考查了铁素体单相和奥氏体单相在5%(体积分数)HF酸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结果表明:2205双相不锈钢,铁素体相比奥氏体相表现出更高的自腐蚀电位,腐蚀趋势更小;同时表现出更低的维钝电流密度和更宽的钝化电位区间,2205双相不锈钢中的铁素体表现出比奥氏体更好的抗腐蚀性能,这主要是因为铁素体表面形成的钝化膜更为稳定,从而表现出更好的抗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05双相不锈钢 铁素体单相 奥氏体单相 氢氟酸
下载PDF
电子级氢氟酸的除砷工艺研究
6
作者 张永明 《河南化工》 CAS 2023年第12期34-37,共4页
电子级氢氟酸中的砷杂质对集成电路的性能有很大影响。采用微反应器氧化预处理,结合精馏工艺除砷。考察了不同氧化反应器、氧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后处理方式对无水氢氟酸去砷效果的影响,提供了建议性的电子级氢氟酸除砷工艺路线。
关键词 电子级氢氟酸 无水氢氟酸 氧化剂 除砷工艺
下载PDF
硝酸-氢氟酸槽液中氢氟酸含量的测定
7
作者 刘建东 陆扬 何忠阳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23年第5期77-78,112,共3页
通过加入过量定量的硝酸亚铈,与F-生成氟化亚铈沉淀,用EDTA容量法测定硝酸-氢氟酸槽液中剩余铈来计算氢氟酸含量。进行了氟化钠标准溶液验证实验、硝酸加入量干扰实验、合成样品实验、精密度实验及加标回收实验。结果表明:硝酸的加入量... 通过加入过量定量的硝酸亚铈,与F-生成氟化亚铈沉淀,用EDTA容量法测定硝酸-氢氟酸槽液中剩余铈来计算氢氟酸含量。进行了氟化钠标准溶液验证实验、硝酸加入量干扰实验、合成样品实验、精密度实验及加标回收实验。结果表明:硝酸的加入量对氢氟酸含量的测定无影响;本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加标回收率在99.2%~101%。试验方法精密度好、准确度高,适用于硝酸-氢氟酸槽液中氢氟酸含量的准确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氢氟酸槽液 氢氟酸含量 容量法
下载PDF
氢氟酸与烷基化油快速分离
8
作者 吴和平 曹宁 +4 位作者 徐圆圆 曹云波 李裕东 杨强 卢浩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845-2853,共9页
氢氟酸(HF)烷基化是烷基苯生产的主流工艺,酸烃分离器是该工艺的关键设备之一,由于HF催化剂的高腐蚀性、高危险性,至今仍沿袭大罐沉降的分离方法,导致反应流出物停留时间长、HF储量巨大,给烷基苯装置带来巨大的安环风险。工艺介质的特... 氢氟酸(HF)烷基化是烷基苯生产的主流工艺,酸烃分离器是该工艺的关键设备之一,由于HF催化剂的高腐蚀性、高危险性,至今仍沿袭大罐沉降的分离方法,导致反应流出物停留时间长、HF储量巨大,给烷基苯装置带来巨大的安环风险。工艺介质的特殊性造成国内外对该体系快速分离的研究处于空白,本文创新开发了适用于HF和烷基化油快速分离的聚结分离器,开展了中试试验,分离器油相出口酸含量(≤0.2%)及酸相出口循环酸浓度(≥98.5%)满足工艺指标,酸烃分离速率可提高约2倍,分离器容积及HF储量缩减2/3以上,同时针对该反应体系的乳化现象,试验测算了乳化液产率及消减速率,解决了分离器内酸、烃、乳化层的多层界位分布状况不明晰的难题,对涉及HF催化工艺的升级改造具有普遍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化 烷基苯 氢氟酸 纤维聚结 酸烃分离
下载PDF
氢氟酸浓度对钛合金油管的疲劳行为的影响
9
作者 金丹丹 李臻 +4 位作者 王汉 魏文澜 黎玉泽 崔璐 程嘉瑞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3年第5期113-119,172,共8页
基于Zr-Mo系钛合金(0.6Zr3Mo)油井管在服役过程中因工作环境而导致的疲劳断裂问题,通过应力加载的方式研究了钛合金在不同浓度氢氟酸环境与实验室环境下的疲劳性能,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70%σs应力幅作用下钛合金在有无腐蚀环境... 基于Zr-Mo系钛合金(0.6Zr3Mo)油井管在服役过程中因工作环境而导致的疲劳断裂问题,通过应力加载的方式研究了钛合金在不同浓度氢氟酸环境与实验室环境下的疲劳性能,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70%σs应力幅作用下钛合金在有无腐蚀环境下均呈现循环软化特性;氢氟酸溶液促进了钛合金疲劳裂纹形核并加速了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缩短了钛合金的疲劳寿命,并且疲劳寿命随腐蚀液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氢氟酸浓度对钛合金的裂纹扩展方式具有一定影响,在实验室环境下钛合金裂纹扩展主要为周期性解理;在低浓度氢氟酸环境下由于氢氟酸腐蚀形成的二次裂纹容易诱发解理面的形成,裂纹扩展仍以解理的方式扩展;而在高浓度氢氟酸环境下裂纹的扩展方式有所改变,裂纹在韧性区扩展程度增加,以解理形式扩展的程度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Mo系钛合金 氢氟酸 腐蚀疲劳 断裂机理分析
下载PDF
氢氟酸对发酵前后玉米秸秆有机质结构的影响
10
作者 宋鑫 胥汉杰 +2 位作者 雷梣岑 张玉 李芳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624-1631,共8页
为了验证氢氟酸(HF)处理是否可改变不同降解程度有机质的性质和结构,本研究配制不同浓度(0、2%、10%)HF对发酵前后的玉米秸秆进行酸洗处理,结合常用化学表征手段、分子生物标志物技术和稳定碳同位素比值,探究酸洗液和固体样品中有机质... 为了验证氢氟酸(HF)处理是否可改变不同降解程度有机质的性质和结构,本研究配制不同浓度(0、2%、10%)HF对发酵前后的玉米秸秆进行酸洗处理,结合常用化学表征手段、分子生物标志物技术和稳定碳同位素比值,探究酸洗液和固体样品中有机质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发酵后玉米秸秆有机氮含量增加1.15~1.51倍,有机碳含量变化不明显,导致C/N显著降低,但是不同浓度HF处理后,有机碳和有机氮含量并没有明显改变;发酵前、后玉米秸秆中有机质的δ^(13)C值分别是-12.83‰±0.25‰、-^(13).63‰±0.09‰,不同浓度HF处理发酵前和发酵后的玉米秸秆的δ^(13)C基本不变;发酵前、后玉米秸秆固体中木质素总量分别为(18.81±7.44)、(12.01±1.75)mg·g^(-1),HF处理发酵后玉米秸秆中木质素的降解参数和来源参数不变。HF处理会导致部分溶解性有机质的流失,发酵后玉米秸秆中含氧官能团优先降解,部分溶出性木质素流失,但木质素的结构不会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 矿物 氢氟酸 木质素 碳同位素 核磁共振光谱
下载PDF
桌面式高通量微反应系统制备氢氟酸改性锆粉
11
作者 费翼鹏 杨斌 +3 位作者 石锦宇 周星屹 朱朋 沈瑞琪 《爆破器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21,共6页
为连续化高安全性地实现锆粉的感度控制,构建了一个桌面式高通量微反应系统,并验证了利用该系统制备氢氟酸改性锆粉的可行性。通过调节流体流速比、流量及氢氟酸浓度,对改性锆粉的形貌与结构进行了研究。采用热分析法与静电火花感度测... 为连续化高安全性地实现锆粉的感度控制,构建了一个桌面式高通量微反应系统,并验证了利用该系统制备氢氟酸改性锆粉的可行性。通过调节流体流速比、流量及氢氟酸浓度,对改性锆粉的形貌与结构进行了研究。采用热分析法与静电火花感度测试对改性锆粉的热性能与安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桌面式高通量微反应系统可以实现形貌良好的锆粉改性制备,并达到每小时百克量级的处理量,改性后锆粉的表面主要由含氟氧化锆层与氢化锆层组成;氢氟酸改性锆粉的氧化速率更快,反应完全所需的时间更短,氧化增重较原料锆降低了4.0%,50%发火能量E_(50)由原料锆粉的1.42 mJ提升至8.98 mJ,静电火花感度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反应系统 氢氟酸改性锆粉 静电火花感度
下载PDF
氢氟酸解离铍矿新路线中氧化物杂质的浸出热力学
12
作者 申耀宗 郭培民 +3 位作者 王磊 孔令兵 郭庆 谢奕斌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2-48,共7页
针对当前铍矿解离中存在的成本和环保等多方面压力,聚焦铍行业的基础理论,以氢氟酸为解离介质,对铍矿进行直接解离得到氟化铍。研究了在氢氟酸体系下,解离铍矿过程中不同氧化物杂质的浸出热力学,重点分析了铍矿中SiO_(2)的选择性浸出原... 针对当前铍矿解离中存在的成本和环保等多方面压力,聚焦铍行业的基础理论,以氢氟酸为解离介质,对铍矿进行直接解离得到氟化铍。研究了在氢氟酸体系下,解离铍矿过程中不同氧化物杂质的浸出热力学,重点分析了铍矿中SiO_(2)的选择性浸出原理。结果表明:与铍矿密切相关的多元复合氧化物及不同价态的氧化物杂质都可以和氢氟酸反应,但所需的热力学条件不同;不同的氧化物杂质和氢氟酸反应后转化为氟化物,氟化物作为反应产物,利用溶解度的差异可以进一步将其去除;SiO_(2)是减少氢氟酸消耗的最重要环节,通过调节溶液温度、HF浓度和人为添加氟硅酸,可抑制铍矿中SiO_(2)与氢氟酸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_(2) 氢氟酸 直接解离 氧化物杂质 绿柱石 热力学
下载PDF
荧光粉生产流程中氢氟酸冷却罐的传热计算
13
作者 李东 王辉涛 +2 位作者 彭俊春 陶金科 王建军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23年第9期44-46,共3页
对荧光粉生产流程中氢氟酸冷却罐内的传热过程进行了分析,导出了解析计算公式,然后通过离散法和解析法,分别计算了将一定量氢氟酸从起始温度冷却到指定温度所需的冷却时间。结果表明:解析公式具有物理意义明晰、计算过程简单的优点,且... 对荧光粉生产流程中氢氟酸冷却罐内的传热过程进行了分析,导出了解析计算公式,然后通过离散法和解析法,分别计算了将一定量氢氟酸从起始温度冷却到指定温度所需的冷却时间。结果表明:解析公式具有物理意义明晰、计算过程简单的优点,且计算精度满足工程设计需要,计算误差最大在6%左右,可应用于冷却罐冷却系统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氟酸 载冷剂 冷却 离散法 解析法
下载PDF
利用氢氟酸废水生产氟化铵产品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璟 邓国平 张井峰 《有机氟工业》 CAS 2023年第2期8-12,共5页
针对半导体、光伏等行业氢氟酸废水氟化氢(HF)含量高、杂质含量低的特点,采用氨水中和法回收其中的HF生产氟化铵产品。应用流程模拟软件对酸碱中和过程、氟化铵溶液蒸发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和反应应在偏碱性条件下进行,... 针对半导体、光伏等行业氢氟酸废水氟化氢(HF)含量高、杂质含量低的特点,采用氨水中和法回收其中的HF生产氟化铵产品。应用流程模拟软件对酸碱中和过程、氟化铵溶液蒸发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和反应应在偏碱性条件下进行,以保证HF主要转化为NH4F产品,抑制NH_(4)HF_(2)的生成。蒸发过程在负压下进行,可以节省高品位的蒸汽。经浓缩、离心分离后的氟化铵产品质量分数达95%以上。用氨水中和法处理氢氟酸废水生成氟化铵产品的工艺路线,从源头上实现了废液收集与资源化利用,大幅度降低废液中重污染物浓度,减轻末端处理负担,减少污泥排放量与二次污染,同时也可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氟酸废水 氨水中和法 氟化铵 流程模拟
下载PDF
氟制冷剂生产中氢氟酸废水带色和沉淀机理的探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熊显云 《当代化工研究》 2023年第7期56-58,共3页
氟制冷剂1,1,1-三氟乙烷(HFC-143a)生产过程中,由于工艺特点产生低浓度氢氟酸废水。该废水常带有颜色及沉淀,不能直接进入下一工序而影响生产。本文从反应机理和水样检测分析两方面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副反应和化学腐蚀产生的氢氧化铁和... 氟制冷剂1,1,1-三氟乙烷(HFC-143a)生产过程中,由于工艺特点产生低浓度氢氟酸废水。该废水常带有颜色及沉淀,不能直接进入下一工序而影响生产。本文从反应机理和水样检测分析两方面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副反应和化学腐蚀产生的氢氧化铁和二氧化硅沉淀是主要原因;HFC-143a的生产过程中不应忽视水洗塔中存在的腐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剂 氢氟酸 水处理 氟化工 废水脱色
下载PDF
废弃石墨电极碱酸法和氢氟酸法提纯制备高纯石墨工艺研究
16
作者 林祖德 曹世界 +2 位作者 张永航 陈孝位 陈正杰 《当代化工研究》 2023年第7期155-157,共3页
本论文以废弃石墨电极为原料,用碱酸法和氢氟酸法对废弃石墨电极进行回收提纯研究,进行多组单因素探究实验,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将石墨电极固定碳含量从94.31%提升至99.05%;在氢氟酸法提纯过程中探究多个实验因素对石墨电极提纯效果的影响... 本论文以废弃石墨电极为原料,用碱酸法和氢氟酸法对废弃石墨电极进行回收提纯研究,进行多组单因素探究实验,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将石墨电极固定碳含量从94.31%提升至99.05%;在氢氟酸法提纯过程中探究多个实验因素对石墨电极提纯效果的影响,将石墨电极固定碳含量提高至99.34%,满足后续进行人造高纯石墨制备时所用原料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石墨 石墨电极 碱酸法 氢氟酸
下载PDF
氢氟酸溶液改性钢渣相变混凝土的制备及研究
17
作者 董林林 高华锋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9-114,共6页
为了改善钢渣吸附月桂酸的能力,以氢氟酸溶液为腐蚀液,研究其添加量对钢渣孔结构、相组成、形貌结构及月桂酸吸附量的影响规律。然后,将改性钢渣与月桂酸复合,引入硅酸盐水泥等其他原料,制备了相变混凝土材料,分析了混凝土砂浆的流动性... 为了改善钢渣吸附月桂酸的能力,以氢氟酸溶液为腐蚀液,研究其添加量对钢渣孔结构、相组成、形貌结构及月桂酸吸附量的影响规律。然后,将改性钢渣与月桂酸复合,引入硅酸盐水泥等其他原料,制备了相变混凝土材料,分析了混凝土砂浆的流动性、粘聚性与保水性,研究了相变混凝土的水化热对制品早期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氢氟酸溶液的添加量显著影响月桂酸的吸附量,当氢氟酸溶液的添加量为5.0%(质量分数)时,改性后的钢渣能吸附24.12%的月桂酸,复合样品的熔融温度与冷凝温度分别为28.6、30.9℃,熔融潜热与冷凝潜热分别为43.6、43.7 J/g;采用吸附月桂酸后的钢渣制备的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通过其相变储热的作用降低了混凝土水化反应的温度值,迟滞达到温峰的时间,赋予混凝土制品较高的早期强度。该研究为制备新型隔热保温混凝土材料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 氢氟酸溶液 月桂酸 相变储热 混凝土
下载PDF
基于Octave氢氟酸水溶液组成计算的研究
18
作者 李永涛 董灿生 +2 位作者 张雨嫣 陆桦 李赛 《云南化工》 CAS 2023年第9期124-128,共5页
概述了氢氟酸水溶液电离平衡、氟离子守恒、电荷守恒等方程组成的非线性方程组。利用Octave的fsolve函数进行求解。分析了氢氟酸水溶液,含氟盐酸,氟化钠-氢氟酸,氟氢化钾水溶液等体系中各组分平衡浓度的分布。
关键词 OCTAVE 氢氟酸溶液 平衡
下载PDF
手部氢氟酸烧伤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19
作者 吴军梅 毛书雷 +1 位作者 倪良方 张建芬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第2期213-215,共3页
目的 分析手部氢氟酸烧伤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结局.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21年12月239例手部氢氟酸烧伤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院前时间分为<24h组、24~48h组、>48 h组.结果<24h组、24~48h组、>48 h组患者的手术治... 目的 分析手部氢氟酸烧伤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结局.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21年12月239例手部氢氟酸烧伤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院前时间分为<24h组、24~48h组、>48 h组.结果<24h组、24~48h组、>48 h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比例分别为2.56%、25.00%、58.97%,皮瓣移植和/或截指比例分别为0%、11.36%、41.03%,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9(8,10)d、17(12,27)d、24(17,32)d,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4~48h组、48 h以后组愈合时间比<24h组长(P<0.001),>48 h组与24~48h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遗留瘢痕比例分别为16.67%、63.64%、89.74%,手指短缩比例分别为0%、6.82%、25.64%,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手部氢氟酸烧伤的预后与院前时间相关,越迟入院者,需要手术治疗的比例越高,创面愈合时间越长,遗留后遗症的可能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化学 氢氟酸 手术治疗 创面愈合 瘢痕
下载PDF
无水氢氟酸回转反应炉的腐蚀分析与防护
20
作者 王林 白海龙 +2 位作者 苏宁 杨超 薛毅 《有机氟工业》 CAS 2023年第3期35-37,42,共4页
目前国内的无水氢氟酸生产工艺大多采用天然气外加热式回转反应炉为主要设备的萤石-硫酸法,生产过程中回转反应炉的腐蚀主要有水分、氢氟酸、硫酸等的化学腐蚀以及安装、运转过程中的各种应力腐蚀等。回转反应炉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无水... 目前国内的无水氢氟酸生产工艺大多采用天然气外加热式回转反应炉为主要设备的萤石-硫酸法,生产过程中回转反应炉的腐蚀主要有水分、氢氟酸、硫酸等的化学腐蚀以及安装、运转过程中的各种应力腐蚀等。回转反应炉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无水氢氟酸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对整个生产工艺作用很大。对无水氢氟酸回转反应炉的腐蚀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探讨了相应的防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水氢氟酸 反应炉 腐蚀 温度 应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