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2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渭北煤田主要充水含水层氢氧同位素特征及指示意义
1
作者 高颖 李涛 +4 位作者 高永军 李博 高利军 马腾飞 魏巍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89-92,共4页
为探查矿区含水层补径排特征,开展了含水层氢氧同位素化学研究。以渭北煤田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4个矿区的3个主要充水含水层和采空区,采集并测试了31组稳定氢氧同位素样品和7组放射性氢氧同位素样品。结合矿区水文地质资料与矿井涌水特... 为探查矿区含水层补径排特征,开展了含水层氢氧同位素化学研究。以渭北煤田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4个矿区的3个主要充水含水层和采空区,采集并测试了31组稳定氢氧同位素样品和7组放射性氢氧同位素样品。结合矿区水文地质资料与矿井涌水特征,综合分析了研究区充水含水层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奥陶系灰岩含水层浅埋和深埋范围普遍与大气降水有联系。董家河煤矿相近太原组灰岩含水层和奥陶系灰岩含水层水力联系密切。研究区奥陶系径流方向整体为自西向东流动。研究区太原组灰岩含水层存在氧漂移现象,说明该含水层在煤炭开采扰动下,水岩相互作用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充水 氢氧同位素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奥陶系灰岩
原文传递
基于氢氧同位素的平原湖荡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研究
2
作者 卢小慧 王梦瑶 +3 位作者 龚绪龙 武鑫 张海涛 卫岩曈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6-427,共12页
地表水与地下水间的相互转化以及量化地下水补给量是湖泊水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采集了元荡湖区域湖水、地下水样品,测试了其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和水化学组成,运用Piper三线图分析其水化学类型、通过钻孔实测的地下水埋深绘制元荡... 地表水与地下水间的相互转化以及量化地下水补给量是湖泊水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采集了元荡湖区域湖水、地下水样品,测试了其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和水化学组成,运用Piper三线图分析其水化学类型、通过钻孔实测的地下水埋深绘制元荡湖区域旱季(2022年12月)和雨季(2023年6月)的地下水水位等值线图,结合电导率(EC)和溶解性总固体(TDS)定性分析地表水-地下水之间的转化关系,利用同位素水量平衡方程、线性端元混合模型定量评价了湖水、地下水、河水和降水之间的转化量。结果表明,研究区湖水和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均为HCO_(3)^(-)·SO_(4)^(2-)·Ca^(2+)·Na^(+)·Mg^(2+),旱季和雨季湖水均受到地下水的补给,拟合得到的湖水旱季、雨季氢氧稳定同位素线性回归方程表明雨季斜率较小,蒸发更为强烈。湖水主要由河水、地下水和降水补给,其三者在旱季的补给比例分别为59%、26%和15%,在雨季的补给比例分别为23%、39%和38%。本文成果为元荡湖区域以及太湖流域的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湖荡 元荡湖 氢氧稳定同位素 水化学特征 同位素水量平衡模型 线性端元混合模型
下载PDF
三门峡库区湿地水体氢氧同位素变化特征研究
3
作者 王富强 普隽泽 康萍萍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2-108,共7页
湿地水文过程控制着湿地的形成与演化。三门峡库区湿地是典型的多泥沙河流湿地,对黄河中游河道水沙调节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三门峡库区湿地的水文循环特征,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采集河流水、地下水、土壤水样品,测定各类水... 湿地水文过程控制着湿地的形成与演化。三门峡库区湿地是典型的多泥沙河流湿地,对黄河中游河道水沙调节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三门峡库区湿地的水文循环特征,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采集河流水、地下水、土壤水样品,测定各类水体中稳定氢氧同位素δD和δ^(18)O的含量,分析三门峡库区湿地不同水体的氢氧同位素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三门峡库区湿地内土壤水中的稳定氢氧同位素含量最高,河流水中的次之,地下水中的最低。②河流水中的氢氧同位素含量2018年蓄水期的最高,2020年泄水期的最低,地下水和土壤水泄水期的氢氧同位素含量均高于蓄水期的。③河流水、地下水和土壤水中δ^(18)O和δD的相关关系分别为:δD=6.342δ^(18)O-2.873、δD=4.928δ^(18)O-19.425和δD=6.390δ^(18)O-3.588,各类水体拟合方程的斜率和截距均小于当地大气降水线,说明这些水体均受到大气降水的补给。该研究结果可为湿地水循环理论和湿地生态保护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门峡库区湿地 氢氧同位素 变化特征 大气降水线
下载PDF
辽宁地震流体观测井泉氢氧同位素特征
4
作者 王海燕 王喜龙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3年第S01期160-162,共3页
1研究背景。对应用于地震预报的地下流体观测井泉来说,确定其地下水来源及其补给源有助于了解观测数据的动态变化成因、运动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从而提取观测数据异常动态特征并进行地震预报。水体的氢氧同位素是理想的示踪剂,利用地下水... 1研究背景。对应用于地震预报的地下流体观测井泉来说,确定其地下水来源及其补给源有助于了解观测数据的动态变化成因、运动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从而提取观测数据异常动态特征并进行地震预报。水体的氢氧同位素是理想的示踪剂,利用地下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探讨其来源和补给源是有效的方法,因此对辽宁地区地震流体观测井泉开展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研究,以提升区域流体地震前兆异常的识别与地震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地震流体 氢氧同位素
下载PDF
青海湖布哈河流域枯水期氢氧同位素和氡同位素分布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何炳毅 杨英魁 +7 位作者 孔凡翠 左进超 范志平 雷占昌 蒋常菊 王建萍 凌智永 郑雁莉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42-2053,共12页
查明青海湖布哈河流域地下水-地表水相互作用对指导青海湖国家公园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水化学、稳定同位素(δD和δ^(18)O)和放射性氡同位素(^(222)Rn)研究了青海湖布哈河流域地下水-地表水相互作用。结果显示,布... 查明青海湖布哈河流域地下水-地表水相互作用对指导青海湖国家公园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水化学、稳定同位素(δD和δ^(18)O)和放射性氡同位素(^(222)Rn)研究了青海湖布哈河流域地下水-地表水相互作用。结果显示,布哈河流域河水和地下水水化学主要受水岩作用影响,而孔隙水和湖水主要受蒸发结晶影响。氢氧同位素具有空间变异性。地下水与河水^(222)Rn活度中游高而上下游低;孔隙水中^(222)Rn活度值在横向上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而降低,纵向上随着深度增加而表现出降低的趋势。地表水体的^(222)Rn活度时间分布特征表现出明显的日间高、夜间低的昼夜循环特征。表明枯水期河水主要由地下水进行补给,中上游地区和下游地区地下水补给量占比分别为96%和87%,但是降水发生时地下水-地表水相互作用发生了转换,降水前主要是地下水补给地表水,降水后则是地表水补给地下水,占比达98%。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展咸水湖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类似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2)Rn 氢氧同位素 水化学 地下水-地表水相互作用 青海湖流域
下载PDF
造山带背景铜镍矿床蚀变过程与水的来源——东天山黄山南矿床氢氧同位素的指示 被引量:1
6
作者 郑旭阳 毛亚晶 +4 位作者 缪君 方坤根 陈寿波 席斌斌 秦克章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75-1094,共20页
造山带背景铜镍矿床以富水为主要特征,但水(流体)在成矿中的作用以及其对岩石的改造过程仍不明确。本文以黄山南铜镍矿床为例,通过辉橄岩和橄辉岩等超镁铁岩的蚀变矿物组合和H-O同位素变化规律,限定蚀变过程与流体性质及来源。黄山南超... 造山带背景铜镍矿床以富水为主要特征,但水(流体)在成矿中的作用以及其对岩石的改造过程仍不明确。本文以黄山南铜镍矿床为例,通过辉橄岩和橄辉岩等超镁铁岩的蚀变矿物组合和H-O同位素变化规律,限定蚀变过程与流体性质及来源。黄山南超镁铁岩原生矿物主要有尖晶石、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和少量填隙状角闪石、云母,蚀变矿物有角闪石(浅闪石、阳起石、透闪石、普通角闪石以及镁闪石)、滑石、绿泥石和蛇纹石等。根据岩石结构与蚀变矿物比例,将超镁铁岩分为弱蚀变、中等蚀变和强蚀变3类。蚀变矿物组合与角闪石成分指示超镁铁岩经历了高温蚀变阶段(>700℃),形成了镁质闪石+滑石+绿泥石;中温蚀变阶段(700~550℃)和低温蚀变阶段(<550℃),分别形成了钙质闪石+滑石+绿泥石+蛇纹石与滑石+碳酸盐+蛇纹石的矿物组合。蚀变岩石普遍以中低温蚀变为主,可能与中低温阶段的叠加-改造作用相关。岩石随蚀变程度增加,Si、Na、K、Mn等主量元素和Rb、Ba等微量元素呈现明显降低趋势,表明大多数元素在流体改造过程中从岩石中迁出,说明蚀变过程为开放体系。中-强蚀变岩石中,硫化物矿物边部的形态呈锯齿状,但主体仍为磁黄铁矿-镍黄铁矿-黄铜矿的矿物组合,指示蚀变过程可能造成了部分Ni、Cu、S元素的溶解与迁移,但是改造程度相对有限。不同蚀变程度超镁铁岩均富集轻H同位素(δD:-86.6‰~-128.6‰)且O同位素变化较大(δ~(18)O:1.7‰~10.8‰)。虽然部分样品的H-O同位素接近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趋势线,但是大多数强蚀变样品则呈现截然不同的趋势,即δ~(18)O值相似但δD值变化较大,指示蚀变过程以岩浆水主导且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去气作用。不同程度的岩浆去气作用可能与岩浆的结晶分异过程密切相关。因此,本文认为黄山南矿床蚀变岩石为岩浆阶段“自蚀变”作用的产物。不同构造背景铜镍矿床的H-O同位素对比指示,岩浆“自蚀变”作用在超镁铁侵入岩中普遍发生,而造山带背景铜镍矿床的蚀变程度可能相对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带背景铜镍矿床 东天山 黄山南 蚀变作用 流体来源 氢氧同位素
下载PDF
平寨水库水体氢氧同位素及水化学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谢江婷 周忠发 +3 位作者 王翠 孔杰 李永柳 温朝程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1-49,共9页
为探究平寨水库上游河流对库区水体的影响,以平寨水库及上游三岔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1月和7月分别在入库河流和库区采集了水样,运用数理统计、Durov图、相关分析、空间插值等方法对水样的水化学指标及氢氧同位素进行分析,初步探... 为探究平寨水库上游河流对库区水体的影响,以平寨水库及上游三岔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1月和7月分别在入库河流和库区采集了水样,运用数理统计、Durov图、相关分析、空间插值等方法对水样的水化学指标及氢氧同位素进行分析,初步探讨了其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研究结果表明:①库区水体水化学特征极大程度上受到补给河流的影响,水库水体水化学类型与流域水体一致,以HCO^(-)_(3)-Ca^(2+)型为主,枯水期水体离子质量浓度高于丰水期;②水体δD与^(δ18)O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氢氧同位素呈现夏高冬低的变化特征;水体接收降水补给的同时受到岩溶地下水影响,形成了与降水不同的季节变化特征;③库区及流域水体氢氧同位素大体上沿大气降水线分布,水体拟合方程斜率和截距小于全球及区域大气降水线,表明水体以降水补给为主,但经过了强烈的蒸发分馏作用;④枯水期下游及库区水体受降水影响显著,上游水体受蒸发影响,丰水期流域及库区水体氢氧同位素与离子质量浓度显著相关,水体受到蒸发作用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同位素 水化学特征 蒸发分馏 大气降水线 平寨水库
下载PDF
福建漳州地热水水化学及氢氧同位素特征研究
8
作者 杨旎 王安东 +3 位作者 孙占学 陈向阳 豆保娜 武超峰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167-178,共12页
对漳州地区的地热水进行了野外地质调查及相关分析测试工作,系统研究了地热水的水化学组分、氢氧同位素特征以及大气降水与海水的混合作用,并计算了补给高程。结果显示,研究区地热水水化学类型为Cl-Na·Ca型和HCO_(3)-Ca·Na型... 对漳州地区的地热水进行了野外地质调查及相关分析测试工作,系统研究了地热水的水化学组分、氢氧同位素特征以及大气降水与海水的混合作用,并计算了补给高程。结果显示,研究区地热水水化学类型为Cl-Na·Ca型和HCO_(3)-Ca·Na型。Cl-Na·Ca型地热水封闭性好,处在较停滞状态,矿化度较高;HCO 3-Ca·Na型地热水封闭性差,活动性强,矿化度较低。研究区地热水与围岩之间同位素交换作用不强烈,热储温度不高。地热水的离子组分比、Cl^(-)-δD和Cl^(-)-δ^(18)O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表明地热水组分受海水与大气降水混合作用的影响。地热水具有较高的补给高程,范围为500~1200 m,大气降水是其来源的主要补给。地热水热储温度为80~140℃,属于中低温水热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水 水化学 氢氧同位素 水岩作用 漳州地热田
下载PDF
桂东北黄关萤石矿床稀土元素和氢氧同位素特征
9
作者 黄振男 方贵聪 +2 位作者 李根 杨蕊嘉 王绪涛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10-923,共14页
桂东北地区热液脉状萤石矿床数量众多,但萤石矿床的成矿流体性质和矿质来源不甚清楚。本文以黄关萤石矿床作为研究对象,在详细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萤石稀土元素测试及氢氧同位素研究,并与都庞岭花岗岩的全岩稀土元素特征进行对... 桂东北地区热液脉状萤石矿床数量众多,但萤石矿床的成矿流体性质和矿质来源不甚清楚。本文以黄关萤石矿床作为研究对象,在详细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萤石稀土元素测试及氢氧同位素研究,并与都庞岭花岗岩的全岩稀土元素特征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萤石ΣREE=38.08×10^(-6)~83.23×10^(-6),花岗岩围岩ΣREE=122.02×10^(6)~199.56×10^(-6),围岩花岗岩与萤石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均呈右倾型,具有同步性,表明矿物形成与围岩花岗岩关系密切;Eu无明显异常,Ce弱负异常或异常不明显,指示萤石在相对氧化的环境下形成;氢氧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δDV-SMOW介于-50.4‰~-34.7‰,δ^(18)OV-SMOW介于-9.8‰~-5.5‰,认为成矿流体以大气降水为主。矿床成矿物质F来自于都庞岭花岗岩体,Ca主要来自地层,部分来自岩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东北 黄关萤石矿床 稀土元素 氢氧同位素 成矿流体
下载PDF
南伊沟水体水化学及氢氧同位素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沛 黄峻川 喻晓 《中国地质调查》 CAS 2023年第1期91-99,共9页
南伊沟是林芝地区重要水源涵养区,研究南伊沟水体水化学和氢氧同位素特征,揭示“三水转化”规律,对提高林芝地区水体水文地球化学研究程度,支撑当地林水关系研究,服务高原地区水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水化学和氢氧同位素分析方法,... 南伊沟是林芝地区重要水源涵养区,研究南伊沟水体水化学和氢氧同位素特征,揭示“三水转化”规律,对提高林芝地区水体水文地球化学研究程度,支撑当地林水关系研究,服务高原地区水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水化学和氢氧同位素分析方法,分析了地区水化学特征、水岩作用情况和水循环特征。结果表明:南伊沟水体为极低矿化度淡水,地表水水化学类型为HCO_(3)-Ca·Mg型和SO_(4)·HCO_(3)-Ca·Mg型,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HCO_(3)-Ca·Na型;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化学离子成分主要受岩石风化控制,离子来源主要受碳酸盐岩溶解和硅酸盐岩风化影响,地表水中Na^(+)、K^(+)、Cl^(-)主要来源于盐岩溶解,同时还受降雨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中Ca^(2+)、Mg^(2+)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岩矿物溶解;地下水和地表水水岩作用较弱,对比上游雅鲁藏布江和拉萨河地表水,大部分δ^(18) O、δD值具有明显的高度效应和大陆效应;南伊沟枯水年内强烈的不平衡蒸发作用是导致地区大气降雨线斜率和截距偏小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伊沟 水化学 氢氧同位素
下载PDF
湖南省地下热水水化学和氢氧同位素特征空间分异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景营利 帅焕 孙杨艳 《矿产勘查》 2023年第8期1412-1420,共9页
水化学及同位素是研究地热成因机制的重要方法,本文对湖南省84个地下热水点开展水化学与氢氧稳定同位素采样与测试,并基于测试结果开展湖南省地下热水化学及同位素空间分异特征分析,以期为地下水资源勘查、开发提供参考。测试结果表明,... 水化学及同位素是研究地热成因机制的重要方法,本文对湖南省84个地下热水点开展水化学与氢氧稳定同位素采样与测试,并基于测试结果开展湖南省地下热水化学及同位素空间分异特征分析,以期为地下水资源勘查、开发提供参考。测试结果表明,湖南省地热水化学类型在空间上具有明显差异,省内地下热水主要属Ca·Mg型、HCO_(3)型,但幕阜山、湘西北、湘东南、宁远—江永盆地有多个地下热水点表现为Na^(+)K型,湘西北、湘东南、衡阳盆地等地有相当一部分地下热水表现为SO_(4)型。雪峰山、湘东南、衡阳盆地地下热水水化学表现为3个主因子,而湘西北和岳阳—长株潭盆地则表现为2个主因子。雪峰山、湘东南与幕阜山—长株潭区的地下热水的地下水化学成分受岩浆岩矿物控制,湘西北地区地下热水成因可能与硫酸盐矿物等有关,衡阳盆地则表现出了明显的蒸发岩特性。湖南省地热水中Na^(+)和K+多来源于硅酸盐矿物的溶解,Ca^(2+)和Mg^(2+)来源于含镁和钙的硅酸盐矿物的溶解。湖南省内地下热水的δ^(18)O和δD散点图具有明显“区内积聚”的特点,湘东南大部分地下热水点、长株潭盆地部分热水点和衡阳盆地部分地下热水δ^(18)O和δD散点沿近水平线分布,这些地下热水点发生明显“δ^(18)O飘移”,其他地下热水点δ^(18)O和δD散点沿蒸发线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热水 水化学特征 氢氧同位素特征 空间分异 湖南
下载PDF
宜春鼻田和温汤地热水氢氧同位素特征研究
12
作者 郭晓娟 李增发 +2 位作者 赵兰芝 唐春 戴云龙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56-60,共5页
采集了鼻田和温汤地热水以及袁河水,分别测试了其氢氧同位素组成、酸碱度(pH)、电导率(EC)、溶解性总固体(TDS)和HCO 3-浓度。结果表明,地热水TDS较小,呈弱碱性,导电率较小。地热水的δD值和δ^(18)O值的变化范围分别为(-45.95‰~36.93... 采集了鼻田和温汤地热水以及袁河水,分别测试了其氢氧同位素组成、酸碱度(pH)、电导率(EC)、溶解性总固体(TDS)和HCO 3-浓度。结果表明,地热水TDS较小,呈弱碱性,导电率较小。地热水的δD值和δ^(18)O值的变化范围分别为(-45.95‰~36.93‰)和(-7.54‰~4.36‰),比河水的δD值(-34.11‰~31.04‰)和δ^(18)O值(-5.91‰~5.32‰)变化范围大。地热水的氢氧同位素分布与宜春地区大气降水线较一致。表明地热水的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补给高程范围在370 m-761 m。结合该区水文地质条件,明确了地热的形成机理,即:地热水源自大气降水,是通过入渗进行补给,并沿断裂深部循环加温后所形成。地下热水在上升过程中,受花岗岩围岩具有阻水性的影响,其沿裂隙带上升并与浅部风化裂隙水混合后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同位素 地热形成机理 鼻田和温汤地热 江西宜春
下载PDF
基于氢氧同位素的陈家河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时空特征研究
13
作者 屈晓明 《中国煤炭地质》 2023年第7期28-32,共5页
2017年,松宜地区陈家河煤矿区发生了酸水污染事件,对当地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生态环境部委托相关单位对该区展开了地下水污染调查工作,试图查明地下水污染程度及污染路径,为后期治理提供水文地质依据。通过分析陈家河流域地表水与地下... 2017年,松宜地区陈家河煤矿区发生了酸水污染事件,对当地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生态环境部委托相关单位对该区展开了地下水污染调查工作,试图查明地下水污染程度及污染路径,为后期治理提供水文地质依据。通过分析陈家河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分布规律,探讨不同水体之间的补给关系,结果表明:(1)陈家河流域水体δ^(18)O-δD关系图斜率与斜距均小于全球大气降水线,显示该区域水体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2)δD与δ^(18)O上游至下游变负的趋势增大,表明下游地表水受到地下水与矿洞水补给。(3)δD与δ^(18)O的数值关系表明,在陈家河流域下游可能存在地下水运移的优势通道,例如断层导水带,岩溶通道等。(4)流域范围内水体δ^(18)O与Cl含量关系反映流域中下游地区地下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 地下水 氢氧同位素 陈家河流域
下载PDF
蟒岭地区峡口萤石矿氢氧同位素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14
作者 李景晨 蔡文春 +1 位作者 吴昊 刘能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 2023年第1期24-27,共4页
峡口萤石矿位于北秦岭蟒岭岩体西缘,紧邻西沟小岩体产出,矿体主要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呈脉状、网脉状、角砾状产出于构造裂隙内,矿石自然类型为石英—萤石型。氢氧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δD介于-105.6‰~-109.5‰,δ^(18)O介于8.5‰~9.4... 峡口萤石矿位于北秦岭蟒岭岩体西缘,紧邻西沟小岩体产出,矿体主要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呈脉状、网脉状、角砾状产出于构造裂隙内,矿石自然类型为石英—萤石型。氢氧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δD介于-105.6‰~-109.5‰,δ^(18)O介于8.5‰~9.4‰,成矿流体与岩浆水关系密切。综合认为,峡口萤石矿的成矿类型为热液充填型。此次研究提高了本地区萤石矿床研究程度,为总结蟒岭地区萤石矿成矿规律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峡口萤石矿 蟒岭 氢氧同位素 成矿类型
下载PDF
甘肃阳山金矿碳氢氧同位素与成矿流体来源 被引量:51
15
作者 李晶 陈衍景 +5 位作者 李强之 毛世东 秦艳 郭俊华 南争路 杨荣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17-826,共10页
甘肃文县阳山金矿的探明黄金储量已达308t,平均品位4.74g/t,是我国地质勘查储量最大的金矿床。该矿床产于西秦岭造山带,是一个同碰撞形成的类卡林型金矿床,矿体受EW向韧脆性剪切带控制,赋矿围岩为泥盆系碳质千枚岩-板岩-碳酸盐-硅质岩... 甘肃文县阳山金矿的探明黄金储量已达308t,平均品位4.74g/t,是我国地质勘查储量最大的金矿床。该矿床产于西秦岭造山带,是一个同碰撞形成的类卡林型金矿床,矿体受EW向韧脆性剪切带控制,赋矿围岩为泥盆系碳质千枚岩-板岩-碳酸盐-硅质岩和侵入其中的花岗斑岩脉。热液石英的流体包裹体之δ^(13)C_(CO_2)(PDB)值为-2.5‰~-5.6‰,δ^(87)C_(CH_4(PDB))值为-23.1‰~-32.6‰,说明成矿流体来源于碳酸盐地层或相似岩石建造的变质或/和改造脱水作用。该结论尚被流体氢氧同位素研究结果所证明,成矿早阶段和主阶段流体的δ^(18)O_W值介于9.5‰~15.3‰,δD_W值为-86‰~-73‰。两件矿化晚阶段流体的δ^(18)O_W氧分别为2.7‰和6.8‰,表明有强烈的大气降水热液混入。总体而言,成矿流体系统从早到晚、从深到浅,由变质热液演变为大气降水热液。特别补充说明,上述研究结果和认识与我们根据流体包裹体和矿床地质研究得出的结论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山金矿 氢氧同位素体系 成矿流体 秦岭造山带
下载PDF
基于氢氧同位素与水化学的潮白河流域地下水水循环特征 被引量:78
16
作者 宋献方 李发东 +5 位作者 于静洁 唐常源 杨聪 刘相超 佐仓保夫 近滕昭彦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21,共11页
为了研究变化环境下潮白河流域地下水水循环规律,通过现场调查,结合环境同位素及水化学应用,对潮白河流域浅层和深层地下水采样,测定其氢、氧环境同位素及水化学成分,通过分析其变化特征判明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以及各含水层的相互联系。... 为了研究变化环境下潮白河流域地下水水循环规律,通过现场调查,结合环境同位素及水化学应用,对潮白河流域浅层和深层地下水采样,测定其氢、氧环境同位素及水化学成分,通过分析其变化特征判明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以及各含水层的相互联系。降水和地下水中的环境同位素δD和1δ8O组成分析表明,降水是山前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山区浅层地下水受蒸发影响非常强烈。水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山区地下水水质以Ca2+和HCO3为主,属Ca2+-Mg2+-HCO3型地下水。山前地下水类型为Ca2+-Mg2+-HCO3、Na+-K+-HCO3、Mg2+-Ca2+-HCO3和Ca2+-Mg2+-Cl-SO24。平原区地下水为Mg2+,Na+和HCO3。滨海冲积海积平原为Ca2+-Mg2+-HCO3型和Ca2+-Mg2+-Cl-SO24型地下水。水化学分析证实了越流补给的存在。Ca2+和HCO3离子均呈山区高、山前和平原低、而滨海增高的趋势。沿潮白河流向地下水类型变化为:Ca2+-Mg2+-HCO3Na+=K+-HCO3Ca2+-Mg2+-HC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同位素 水化学 地下水循环 潮白河流域
下载PDF
卧龙地区大气降水氢氧同位素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24
17
作者 徐庆 刘世荣 +2 位作者 安树青 姜春前 刘兴良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79-686,共8页
根据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2003年7月—2005年6月2个水文年大气降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提出卧龙地区大气降水线方程为δD=9.4431δ8O+28.658(r=0.943,n=74,p<0.05);实测雪水δD-1δ8O的线性回归方程为δD=9.3761δ8O+33.245(r=0.959,n=... 根据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2003年7月—2005年6月2个水文年大气降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提出卧龙地区大气降水线方程为δD=9.4431δ8O+28.658(r=0.943,n=74,p<0.05);实测雪水δD-1δ8O的线性回归方程为δD=9.3761δ8O+33.245(r=0.959,n=31,p<0.05);与全球降水线方程δD=81δ8O+10比较偏离较大。实测夏季(6—9月)降水δD-1δ8O的线性回归方程为δD=8.1651δ8O+9.480(r=0.961,n=29,p<0.05),卧龙地区夏季实测降水线与全球降水线吻合,揭示了该降水线方程的特征。对全年氘过量值(d)及夏季(丰水季)和冬季(枯水季)年氘过量值(d)及降水线特征研究表明,卧龙地区冬季降水主要来源于大陆性气团,即卧龙地区内部局部水汽蒸发所产生;夏季降水主要来源海洋性气团,并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夏季降水事件中出现一些极低的d值,主要是受到了大陆性冷气团的袭击和季风的影响。卧龙地区夏季(丰水季)降水中1δ8O的降水量效应明显,且季风气候抑制和掩盖了温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同位素 大气水线(MWL) 过量氘(d) 卧龙地区 水汽来源
下载PDF
东天山康古尔金矿成矿晚阶段地幔流体参与成矿作用的碳氢氧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24
18
作者 王志良 毛景文 +4 位作者 吴淦国 杨建民 韩春明 马天林 张作衡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5-202,共8页
康古尔金矿位于塔里木板块北部被动大陆边缘阿奇山-雅满苏裂谷带之北侧,是一个典型的韧性剪切带型(造山型)金矿,成矿作用表现为含金石英脉和石英碳酸盐脉两个阶段。本文对矿石中的碳酸盐脉和矿床周围地层中的碳酸盐岩进行了C、H、O同位... 康古尔金矿位于塔里木板块北部被动大陆边缘阿奇山-雅满苏裂谷带之北侧,是一个典型的韧性剪切带型(造山型)金矿,成矿作用表现为含金石英脉和石英碳酸盐脉两个阶段。本文对矿石中的碳酸盐脉和矿床周围地层中的碳酸盐岩进行了C、H、O同位素测试。通过研究初步认为:矿床周围地层石炭纪干墩组和雅满苏组中大理岩的C、O同位素组成与世界上其他地区的海相碳酸盐基本相同,以富^(13)C和^(18)O为特征,明显有别于矿石中碳酸盐脉;后者的C、H、O同位素组成与地幔多相体系中的原始碳酸岩基本相似,暗示在康古尔金矿成矿晚阶段有地幔流体参与成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幔流体 成矿作用 金矿 氢氧同位素
下载PDF
山西沁水盆地南部太原组煤储层产出水氢氧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26
19
作者 王善博 唐书恒 +2 位作者 万毅 李忠诚 张松航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48-454,共7页
为了研究沁水盆地南部太原组15号煤储层及其顶板灰岩的含水特征及水动力条件,从沁水盆地南部柿庄地区采集了煤层气井排出水、矿井下的煤层水与煤层顶板灰岩水、地表水共51个水样进行氢氧同位素及主要离子浓度测定。结果表明:目前排采15... 为了研究沁水盆地南部太原组15号煤储层及其顶板灰岩的含水特征及水动力条件,从沁水盆地南部柿庄地区采集了煤层气井排出水、矿井下的煤层水与煤层顶板灰岩水、地表水共51个水样进行氢氧同位素及主要离子浓度测定。结果表明:目前排采15号煤的煤层气井排出水是煤层水和煤层顶板灰岩水的混合水。15号煤储层和顶板灰岩裂隙含水层之间存在较强的水力联系,煤层在排水过程中接受灰岩水的大量补给。煤层顶板灰岩裂隙含水层封闭性较差,水在灰岩裂隙中径流速度较快。煤层顶板灰岩水表现出^(18)O漂移的特点,排采15号煤的煤层气井排出水既表现出^(18)O漂移特点,也表现出D漂移特点,而排采3号煤的煤层气井排出水则主要表现出D漂移特点。煤层气并排出水的δD和δ^(18)O值都与矿化度TDS呈现出一定的正相关性,δD和δ^(18)O值也可以作为判断煤层水径流条件的参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水 氢氧同位素 太原组 沁水盆地南部 漂移
下载PDF
青海玉树东莫扎抓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碳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34
20
作者 刘英超 杨竹森 +12 位作者 侯增谦 田世洪 王召林 宋玉财 薛万文 鲁海峰 王富春 张玉宝 朱田 俞长捷 苏嫒娜 李真真 于玉帅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70-784,共15页
东莫扎抓铅锌矿床位于青藏高原羌塘地体东北缘,是"三江"北段铅锌铜银多金属成矿带中的典型代表,对该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类型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区域铅锌铜银多金属成矿规律,对区域找矿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详细的矿区地质考... 东莫扎抓铅锌矿床位于青藏高原羌塘地体东北缘,是"三江"北段铅锌铜银多金属成矿带中的典型代表,对该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类型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区域铅锌铜银多金属成矿规律,对区域找矿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详细的矿区地质考察、系统的矿石光薄片显微镜下鉴定和矿石中方解石的碳、氢、氧同位素分析测试,概述了东莫扎抓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矿流体的碳、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东莫扎抓铅锌矿床矿体呈似层状展布,产状严格受到矿区逆冲断层的控制,赋矿围岩为上三叠统结扎群波里拉组灰岩和下-中二叠统开心岭群尕迪考组灰岩,发育强白云石化和弱硅化,矿物组合简单,主要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白云石+方解石+重晶石,矿石结构以皮壳状、草莓状等胶状结构和他形粒状结构为主,矿石构造为浸染状、角砾状、团块状和脉状。矿石中方解石的δ13CV-PDB值、δ18OV-SMOW值和δDV-SMOW值分别为-1.8‰~+3.3‰、+6.1‰~+24.6‰和-137‰~-53‰,计算得到成矿流体的δ18O流体值为-0.5‰~+13.8‰。研究结果表明,东莫扎抓铅锌矿床的成矿流体主要来自盆地封存热卤水和大气降水,金属物质可能由区域流体在长距离迁移过程中通过与碳酸盐岩地层相互作用,以及淋滤含矿地层底部的火山岩而得来,成矿过程中伴随着碳酸盐岩的溶解作用,可能存在有机质的参与。据此,笔者将东莫扎抓矿床归为发育在碰撞造山带中受逆冲推覆断裂构造控制的类MVT铅锌矿床,并初步建立了东莫扎抓铅锌矿床的构造控矿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类MVT铅锌矿床 地质特征 氢氧同位素 构造控矿模型 逆冲推覆构造 东莫扎抓Pb—Zn 矿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