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27篇文章
< 1 2 20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氢键流体中Janus粒子的过量熵
1
作者 陈晴晴 李江涛 +2 位作者 黄欣蓉 顾芳 王海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46,共8页
Janus粒子在结构和性质上的特殊性使其在不同溶剂中呈现出丰富的聚集态结构和相态结构,这与其在溶液中的过量熵密切相关.本文以Janus粒子与氢键流体的稀溶液体系为例,利用经典流体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氢键流体中Janus粒子的过量熵.首... Janus粒子在结构和性质上的特殊性使其在不同溶剂中呈现出丰富的聚集态结构和相态结构,这与其在溶液中的过量熵密切相关.本文以Janus粒子与氢键流体的稀溶液体系为例,利用经典流体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氢键流体中Janus粒子的过量熵.首先在极稀条件下给出Janus粒子外氢键流体中的局域密度分布,由此得到Janus粒子与氢键流体的二体分布函数,进而计算了不同情况下的过量熵.在此基础上,阐明了Janus粒子与氢键流体间的相互作用、氢键流体的体相密度、氢键强度和氢键官能度等因素对过量熵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揭示这些因素对过量熵的调控机制,在定量水平上明确Janus粒子在溶液中组装的驱动力,从而为深入研究其聚集态结构提供可借鉴的理论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nus粒子 氢键流体 过量熵 经典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共混GAP基含能热塑性弹性体的氢键行为与力学性能
2
作者 郑梦泽 张宁 +4 位作者 刘双 靳鹏 张锡铭 刘文皓 罗运军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5-371,共7页
为了改善GAP热塑性弹性体的力学性能,采用了DSC、低场核磁测试、静态力学测试和动态力学测试的方法对两种异氰酸酯固化的弹性体共混体系的氢键行为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建立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由于分子结构原因,HMDI固... 为了改善GAP热塑性弹性体的力学性能,采用了DSC、低场核磁测试、静态力学测试和动态力学测试的方法对两种异氰酸酯固化的弹性体共混体系的氢键行为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建立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由于分子结构原因,HMDI固化的GAP热塑性弹性体和IPDI固化的弹性体显示出不同的氢键行为和力学性能,通过物理共混得到了兼具抗拉强度及断裂延伸率的弹性体,50℃下抗拉强度高于1.5MPa,-40℃下延伸率不低于300%,相较于纯HMDI固化的弹性体,低温延伸率提升了约150%,IPDI固化的弹性体高温抗拉强度提升了约1.4MPa,说明通过共混可得到性能更为均衡的含能热塑性弹性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力学 聚叠氮缩水甘油醚 GAP 热塑性弹性体 氢键行为 高分子物理共混 高低温力学性能
下载PDF
基于配位键和氢键的聚丙烯酸酯自修复膜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3
作者 麻寿江 胡婷 +3 位作者 陈子越 李雪 刘军 陈华林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37,共7页
通过乳液聚合合成一系列含金属离子的聚丙烯酸酯乳液,得到含金属离子的聚丙烯酸酯自修复膜材料。该材料利用单体丙烯酰胺上的酰胺官能团与金属离子Cr^(3+)进行配位,并且单体丙烯酰胺上的酰胺基团可以形成具有可逆作用的氢键,形成金属配... 通过乳液聚合合成一系列含金属离子的聚丙烯酸酯乳液,得到含金属离子的聚丙烯酸酯自修复膜材料。该材料利用单体丙烯酰胺上的酰胺官能团与金属离子Cr^(3+)进行配位,并且单体丙烯酰胺上的酰胺基团可以形成具有可逆作用的氢键,形成金属配位键和氢键双重动态可逆作用的自修复聚丙烯酸酯膜材料。研究发现加入金属离子后薄膜具有自我修复能力,金属离子含量不同时其修复效果也不同。研究了薄膜的最佳自修复温度和最佳自修复时间,实验结果表明,金属离子含量为0.15 g时,聚合物的拉伸强度修复率最高可达80%;薄膜最佳自修复时间为12 h,薄膜最佳自修复温度为60℃。利用聚合物中特殊官能团与金属离子配位作用,赋予了自修复材料优异的机械性能和修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修复聚合物 金属配位 氢键 聚丙烯酸酯膜 涂层
原文传递
柱撑壳聚糖的氢键密堆积结构制备生物安全的高性能保润材料
4
作者 高楠 郑悦 +4 位作者 李欢欢 臧婉辰 元野 杨亚杰 金哲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6-142,共7页
保润剂材料内部含有大量亲水基团,能够增加或长期保持物质的含水量,在医疗保健、食品、化妆品和药品等领域应用广泛.壳聚糖分子具有可生物降解、无毒及抗菌等多种优点,是一种高性能的保润剂.然而,其链中存在多个氢键,这种氢键密堆积结... 保润剂材料内部含有大量亲水基团,能够增加或长期保持物质的含水量,在医疗保健、食品、化妆品和药品等领域应用广泛.壳聚糖分子具有可生物降解、无毒及抗菌等多种优点,是一种高性能的保润剂.然而,其链中存在多个氢键,这种氢键密堆积结构导致水分子无法储存在颗粒内部,严重削弱了材料的吸水和储水能力.本文采用共价偶联方法,使苯甲酸与壳聚糖发生脱水聚合反应.疏水性苯基结构单元能够将亲水性的柔性链进行柱撑,从而形成水分子的存储空间.基于这种独特的设计,制得材料的比表面积比原来的壳聚糖提高了9倍多,吸水能力也相应提高了3倍多.安全性测试结果表明,小鼠在口服壳聚糖基多孔保润剂后,蛋白质水平均无明显变化,证实了壳聚糖基多孔保润剂没有生物毒性.将壳聚糖多孔保润材料均匀分布在试纸上后,试纸的失水量比商用丙二醇分布的试纸减少了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材料 壳聚糖 保润剂 保水性能 氢键
下载PDF
氢键调控提升聚硫脲介电储能特性
5
作者 冯阳 渠广昊 李盛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360-3370,I0001,共12页
为理解氢键对聚硫脲(polythiourea,PTU)介电储能特性的影响,该文采用实验和分子模拟方法,研究脂环族PTU(AcPTU)和芳香族PTU(ArPTU)中氢键作用模式和强度对介电常数、击穿场强和储能特性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表征化学组成... 为理解氢键对聚硫脲(polythiourea,PTU)介电储能特性的影响,该文采用实验和分子模拟方法,研究脂环族PTU(AcPTU)和芳香族PTU(ArPTU)中氢键作用模式和强度对介电常数、击穿场强和储能特性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表征化学组成和分子构型,利用宽频介电谱、击穿和电滞回线测试获得介电储能特性,基于H-N公式提取偶极极化特征参数,利用热刺激去极化电流法提取了陷阱深度,采用Multiwfn软件识别氢键作用模式和强度。结果显示,氢键作用模式和强度可以通过改变偶极极化和陷阱特性影响介电性能。脂环结构可以增多由反式/反式构型硫脲组装成的双氢键阵列,增强其介电松弛强度,进而提高介电常数;苯环结构可以增强π氢键数目和作用强度,加深由苯环碳原子和硫原子等氢键受体贡献的深陷阱能级,进而提高击穿场强。AcPTU具有高介电常数,归因于脂环结构增强了双氢键阵列的介电松弛强度;ArPTU的击穿场强高达855 MV/m,是因为苯环结构强化了氢键的电荷捕获效应。此外,当电场强度为300 MV/m时,AcPTU的储能密度和效率分别达到2.62 J/cm3和93.31%。该研究为提升本征型聚合物介电储能特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键作用 聚硫脲 介电性能 储能密度 分子模拟
原文传递
含氢键和配位键双重动态网络自愈合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与性能
6
作者 董育民 姜昀良 梁红波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2-136,共5页
基于氢键作用和配位键交联的双可逆网络,制备了一种高性能、高修复效率的自愈合弹性体。首先采用二元醇和二异氰酸酯反应制备聚氨酯(PU)预聚物,然后以2,6-二氨基吡啶(2.6-DAP)为扩链剂,合成线性PU弹性体,最后通过掺杂Fe^(3+)进行配位交... 基于氢键作用和配位键交联的双可逆网络,制备了一种高性能、高修复效率的自愈合弹性体。首先采用二元醇和二异氰酸酯反应制备聚氨酯(PU)预聚物,然后以2,6-二氨基吡啶(2.6-DAP)为扩链剂,合成线性PU弹性体,最后通过掺杂Fe^(3+)进行配位交联,制备了含有配位键与氢键双重动态网络的自愈合PU弹性体。采用红外光谱、万能试验机、偏光显微镜、流变仪表征了材料的分子结构、力学性能及自愈合性能。通过控制Fe^(3+)的含量,可以调节自愈合PU弹性体力学性能和修复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PU-DAP∶Fe^(3+)=2∶1(吡啶与Fe^(3+)物质的量之比)时,弹性体具有优异的力学和自修复性能,拉伸强度可达1.96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 氢键 弹性体 自修复
原文传递
阿瑞匹坦乳液氢键作用近红外光谱研究
7
作者 王春润 雷晓静 +5 位作者 李泽腾 周子轩 常美玲 张勇 常明 王丽欣 《煤炭与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149-156,共8页
为了研究阿瑞匹坦乳液的稳定性开展了阿瑞匹坦乳液氢键作用研究。分别研究不同浓度阿瑞匹坦乳液(包括:供试品溶液1、供试品溶液2、供试品溶液3、供试品溶液4和供试品溶液5)的近红外(NIR)光谱。结果表明,阿瑞匹坦乳液近红外光谱红外吸收... 为了研究阿瑞匹坦乳液的稳定性开展了阿瑞匹坦乳液氢键作用研究。分别研究不同浓度阿瑞匹坦乳液(包括:供试品溶液1、供试品溶液2、供试品溶液3、供试品溶液4和供试品溶液5)的近红外(NIR)光谱。结果表明,阿瑞匹坦乳液近红外光谱红外吸收模式主要包括:ν_(阿瑞匹坦乳液)-1-NIR(9000~6000 cm^(-1))和ν_(阿瑞匹坦乳液)-2-NIR(6000~4000 cm^(-1)),氯化钠会破坏水分子间的氢键作用(供试品溶液1和供试品溶液2),而阿瑞匹坦乳液会进一步加强水分子间的氢键作用(供试品溶液3、供试品溶液4和供试品溶液5),而之间也存在着一个巧妙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钠 阿瑞匹坦 注射用乳液 氢键作用 近红外光谱 稳定性
下载PDF
基于实验探究与跨学科视角的教学设计——以选择性必修“氢键”为例
8
作者 王孟宇 任红艳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45,共6页
用易得材料设计“纸片翻转”实验,依据实验现象提出与氢键紧密关联的探究性问题,以这些问题为驱动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看见”氢键和“再识”氢键。在跨学科视角下深入分析氢键对遗传物质的重要意义,以此为基础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 用易得材料设计“纸片翻转”实验,依据实验现象提出与氢键紧密关联的探究性问题,以这些问题为驱动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看见”氢键和“再识”氢键。在跨学科视角下深入分析氢键对遗传物质的重要意义,以此为基础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感悟”氢键和“亲近”氢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探究 跨学科 氢键 教学设计
下载PDF
通过氢键调节钙钛矿结晶制备高性能的太阳能电池
9
作者 李冰昱 文丽荣 周忠敏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47-55,共9页
为了调节钙钛矿薄膜的结晶动力学,降低其缺陷浓度,六氟磷酸甲胺(MAPF6)作为添加剂被引入钙钛矿前驱体溶液。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和稳态发光(PL)光谱表明MAPF6和钙钛矿之间存在氢键作用。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空间电... 为了调节钙钛矿薄膜的结晶动力学,降低其缺陷浓度,六氟磷酸甲胺(MAPF6)作为添加剂被引入钙钛矿前驱体溶液。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和稳态发光(PL)光谱表明MAPF6和钙钛矿之间存在氢键作用。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空间电荷限制电流(SCLC)等表征发现,引入MAPF6之后,钙钛矿薄膜的晶粒尺寸变大,结晶度提高,缺陷浓度降低。最终,加入添加剂的器件效率得到提升,从20.77%(参比器件)提升至22.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钝化 氢键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离子液体
下载PDF
氢键调节的添加剂工程制备高效稳定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10
作者 范芳芳 文丽荣 周忠敏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55-61,共7页
为了制备高性能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甘氨酸盐酸盐(Gly^(+))被用来钝化薄膜缺陷。Gly^(+)作为添加剂被引入钙钛矿前驱体溶液。Gly^(+)和钙钛矿之间存在分子间相互作用,可以有效地控制结晶过程。引入Gly^(+)之后,钙钛矿薄膜的晶粒尺寸变大... 为了制备高性能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甘氨酸盐酸盐(Gly^(+))被用来钝化薄膜缺陷。Gly^(+)作为添加剂被引入钙钛矿前驱体溶液。Gly^(+)和钙钛矿之间存在分子间相互作用,可以有效地控制结晶过程。引入Gly^(+)之后,钙钛矿薄膜的晶粒尺寸变大,结晶度提高。稳态荧光(PL)以及暗电流测试表明添加剂减少了器件的非辐射复合。与原始器件(20.13%)相比,添加剂的加入大大提升了器件效率,其最高值为22.35%;同时,器件的空气稳定性和热稳定性都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甘氨酸盐酸盐 添加剂 氢键
下载PDF
基于强氢键作用的超分子微纳米涂层改性滤膜
11
作者 曹雪 蔡苗苗 +2 位作者 李玉乐 韩志 高军凯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8-857,共10页
为解决油水分离滤膜循环使用性差的问题,采用超分子鞣酸-聚乙烯醇(TA-PVA)黏结剂黏附鞣酸-铜(TA-CuⅡ)形成鞣酸-聚乙烯醇-铜(TA-PVA-CuⅡ)涂层改性聚偏氟乙烯(PVDF)膜,制备了具有稳定微纳米涂层的超亲水/水下超疏油膜(TA-PVA-CuⅡ@PVDF... 为解决油水分离滤膜循环使用性差的问题,采用超分子鞣酸-聚乙烯醇(TA-PVA)黏结剂黏附鞣酸-铜(TA-CuⅡ)形成鞣酸-聚乙烯醇-铜(TA-PVA-CuⅡ)涂层改性聚偏氟乙烯(PVDF)膜,制备了具有稳定微纳米涂层的超亲水/水下超疏油膜(TA-PVA-CuⅡ@PVDF)。采用SEM、FTIR、XPS对制备的膜进行了表征,对改性前后PVDF膜的表面润湿性、油水分离性进行了测试,考察了二价铜离子改性时间对TA-PVA-CuⅡ@PVDF循环使用性以及涂层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亲水性TA-PVA-CuⅡ微纳米涂层的作用下,TA-PVA-CuⅡ@PVDF的水接触角和水下油接触角分别可达到0°和151.0°,其对乳化油的分离膜通量和分离效率最高分别可达1169.30 L/(m^(2)·h)和99.99%,展现出优异的油水分离性能。二价铜离子改性时间为20 min时,TA-PVA-CuⅡ@PVDF循环稳定性和耐久性最佳,具有15次的循环分离次数,并且通量改变率为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键作用 微纳米涂层 滤膜 油水分离 循环稳定性 功能材料
原文传递
一种新1H-1,2,3-三唑-4-甲酰胺化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氢键研究
12
作者 董泓汝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8-94,共7页
合成了一种新的5-甲基-N,1-(二-对甲苯基)-1H-1,2,3-三唑-4-甲酰胺化合物并研究了晶体结构和氢键构成.通过元素分析、核磁共振、质谱、红外光谱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_(18)H_(18)N_(4)O,Mr=306.36,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 合成了一种新的5-甲基-N,1-(二-对甲苯基)-1H-1,2,3-三唑-4-甲酰胺化合物并研究了晶体结构和氢键构成.通过元素分析、核磁共振、质谱、红外光谱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_(18)H_(18)N_(4)O,Mr=306.36,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中,其晶胞参数为a=1.03251(3)nm,b=0.74042(2)nm,c=2.11902(6)nm,α=90°,β=99.1250(10)(°),γ=90°,V=1.59947(8)nm^(3),Dx=1.272 g5cm^(-3),Z=4.最终R值为0.0429.对目标化合物的芳香体系和氢键体系进行了讨论,并展示了分子晶体在不同平面方向的密堆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结构 氢键 合成 1H-1 2 3-三唑-4-酰胺 各向异性
下载PDF
强氢键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王晓娟 丁益宏 田晓 《辽宁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250-253,共4页
强氢键是介于氢键和共价键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自1968年发现[HX2]^(-)和[HXY]^(-)结构具有强氢键特征以来,关于“短、强”或“低势垒”氢键的研究一直成了人们感兴趣的话题。着重介绍了强氢键的电子结构以及其在生物、化学和材料设计... 强氢键是介于氢键和共价键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自1968年发现[HX2]^(-)和[HXY]^(-)结构具有强氢键特征以来,关于“短、强”或“低势垒”氢键的研究一直成了人们感兴趣的话题。着重介绍了强氢键的电子结构以及其在生物、化学和材料设计等方面的应用,最后对强氢键未来在分子设计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键 电子结构 材料设计
下载PDF
吡啶与CHX_3(X=F,Cl,Br,Ⅰ)形成分子间红移和蓝移氢键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素纹 黎安勇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6-30,共5页
运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研究了复合物C5H5N…CHX3(X=F,Cl,Br,I)分子间C—H…N和C—H…π氢键.研究表明,在MP2/SDD水平下,分子间C—H…N氢键的形成均使CHX3分子中C—H键伸长,伸缩振动频率减小,形成红移氢键;分子间C—H…π氢键的形成均使... 运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研究了复合物C5H5N…CHX3(X=F,Cl,Br,I)分子间C—H…N和C—H…π氢键.研究表明,在MP2/SDD水平下,分子间C—H…N氢键的形成均使CHX3分子中C—H键伸长,伸缩振动频率减小,形成红移氢键;分子间C—H…π氢键的形成均使CHX3分子中C—H键收缩,伸缩振动频率增大,形成蓝移氢键.振动光谱分析表明,不能根据质子供体分子CHX3的固有偶极矩对C—H键长的导数来判断红移氢键和蓝移氢键.NBO分析表明,超共轭效应占优势,因此形成C—H…N红移氢键;重杂化效应占优势,因此形成C—H…π蓝移氢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头算 红移氢键 蓝移氢键 C—H…N氢键 C—H…π氢键
下载PDF
纳米纤维素中氢键网络调控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庆辉 朱梦琳 +1 位作者 吴朝军 陈业红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4-113,共10页
本文讨论了近年来采用衍生化、低共熔溶剂和离子液体处理等技术调控纳米纤维素中氢键网络的研究成果,对比分析了各种技术的调控机理,归纳总结了氢键网络的变化对纳米纤维素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简单介绍了分子模拟在氢键断裂与重构研究方... 本文讨论了近年来采用衍生化、低共熔溶剂和离子液体处理等技术调控纳米纤维素中氢键网络的研究成果,对比分析了各种技术的调控机理,归纳总结了氢键网络的变化对纳米纤维素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简单介绍了分子模拟在氢键断裂与重构研究方面的应用,展望了纳米纤维素氢键网络调控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素 氢键网络 构象 调控 分子模拟
下载PDF
基于二硫键和氢键的自修复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改性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席慧敏 钱坤 +4 位作者 俞科静 李杰 张中威 熊自明 张耀良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34-943,共10页
以聚丙二醇(PPG)为软段,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硬段构建聚氨酯主链,然后将1,4-丁二醇(BDO)和2,2’-二氨基二苯二硫醚(DTDA)作为扩链剂嵌入聚氨酯主链中,制备一种具有高强度、刺激条件温和且能快速修复的基于二硫键和氢键协同作用... 以聚丙二醇(PPG)为软段,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硬段构建聚氨酯主链,然后将1,4-丁二醇(BDO)和2,2’-二氨基二苯二硫醚(DTDA)作为扩链剂嵌入聚氨酯主链中,制备一种具有高强度、刺激条件温和且能快速修复的基于二硫键和氢键协同作用的聚氨酯(PU)弹性体。采用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热分析、力学测试及光学显微观察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研究了软硬段比、修复时间和修复温度对PU力学性能和自修复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所制备的PU具有很高的断裂伸长率(2398%)、断裂强度(8.84MPa)以及抗穿刺性能。同时PU在温和的刺激条件下具有优异的自修复性能,其修复效率与修复时间和修复温度呈正比,硬段质量分数为44.26%的试样经70℃加热3h后,断裂强度可恢复到原始试样的92.7%。再处理试验的结果表明,该PU可以通过热压实现循环利用,回收率高达98.8%。此外,该自修复PU弹性体可作为柔性基底应用于可穿戴传感器来监测人体肢体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二硫 氢键 自修复 可穿戴传感器
下载PDF
多肽中氢键强度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长生 齐学洁 +1 位作者 马英格 杨忠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111-1114,共4页
用 B3 LYP/6-3 1 G* 方法优化了多肽分子的几何构型 ,计算了各个构型的电荷分布和氢键酸度 ,进而对多肽分子中的氢键强度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多肽分子中氢键的强度同时取决于形成氢键的 H…O原子间距 R和 N—H… O之间的键角 β;多... 用 B3 LYP/6-3 1 G* 方法优化了多肽分子的几何构型 ,计算了各个构型的电荷分布和氢键酸度 ,进而对多肽分子中的氢键强度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多肽分子中氢键的强度同时取决于形成氢键的 H…O原子间距 R和 N—H… O之间的键角 β;多肽分子倾向于形成 R值小、β值大的大环氢键 .3 1 0 螺旋结构的多肽分子中的氢键具有协同效应 ,分子越大 ,分子中氢键越多 ,氢键的协同效应越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键 氢键酸度 多肽 氢键的协同效应
下载PDF
离子液体界面极化及其调控氢键性质的分子机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陆俊凤 孙怀宇 +1 位作者 王艳磊 何宏艳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665-3680,共16页
离子液体在电极界面处的结构及行为对其在超级电容器、固载催化剂等实际化工应用中有重要的影响。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结合理论分析研究了7种咪唑类离子液体在常见二维固体石墨烯、氮化硼、二硫化钼表面极化的分子机理及其对离子液体氢... 离子液体在电极界面处的结构及行为对其在超级电容器、固载催化剂等实际化工应用中有重要的影响。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结合理论分析研究了7种咪唑类离子液体在常见二维固体石墨烯、氮化硼、二硫化钼表面极化的分子机理及其对离子液体氢键的微观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当离子液体在这三种二维表面吸附时会发生电荷转移和轨道相互作用,导致了显著的表面极化作用,且吸附能和电荷转移数值越大,表面极化作用越强。进一步分析了二维表面离子液体氢键的键长、键角、键序和键能,发现表面极化作用会显著削弱离子液体氢键。对于不同离子液体红外光谱的计算结果也验证了氢键被削弱的趋势。最后,通过SPSS软件对表面极化作用和离子液体氢键强度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解析,发现表面极化作用与氢键强度呈负相关关系。本文关于离子液体氢键的定量分析不仅有助于理解离子液体-固体表面作用的分子机理,而且可为离子液体在实际化工过程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绿色化工 界面作用 二维材料 氢键
下载PDF
拉曼和全反射红外光谱法对四氢呋喃-水体系分子间氢键的研究
19
作者 郑永丽 汪雷 +1 位作者 张斌 周永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97-198,共2页
利用拉曼和全反射红外光谱法研究了四氢呋喃-水体系分子间氢键随着水含量增加的变化。对于单一四氢呋喃组分,分子间氢键存在于C—H键与C—O键之间;随着水含量的增加,四氢呋喃分子间氢键逐渐被四氢呋喃-水分子间氢键取代,C—O键的红外高... 利用拉曼和全反射红外光谱法研究了四氢呋喃-水体系分子间氢键随着水含量增加的变化。对于单一四氢呋喃组分,分子间氢键存在于C—H键与C—O键之间;随着水含量的增加,四氢呋喃分子间氢键逐渐被四氢呋喃-水分子间氢键取代,C—O键的红外高频位移证明了这一过程。当水含量达到4.6%(体积分数)左右时,C—C—C—C环呼吸振动峰随水含量变化曲线出现转折点,该点组分中四氢呋喃和水的含量与共沸物基本一致,由此可见少量水对四氢呋喃物理性能的影响主要基于两者之间氢键作用方式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喃 分子间氢键 全反射红外光谱 拉曼光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