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压氧致肺型氧中毒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亚楠 李润平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1期51-54,共4页
高压氧在潜水作业、潜艇脱险和临床疾病治疗中应用广泛。但是氧中毒的发生会限制高压氧的使用。当氧分压介于60~200 kPa时,氧中毒对机体造成的损伤主要是肺组织,称为肺型氧中毒。目前有关肺型氧中毒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尚不明确,所能... 高压氧在潜水作业、潜艇脱险和临床疾病治疗中应用广泛。但是氧中毒的发生会限制高压氧的使用。当氧分压介于60~200 kPa时,氧中毒对机体造成的损伤主要是肺组织,称为肺型氧中毒。目前有关肺型氧中毒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尚不明确,所能采取的预防措施也很被动。本文针对肺型氧中毒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和科研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中毒 肺组织 发病机制 防治措施
下载PDF
临床脑型氧中毒有关问题的探讨——附1例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孟杰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09-110,共2页
临床脑型氧中毒有关问题的探讨——附1例分析孟杰本文曾在中华航海医学会第4届学术会上交流作者单位:100050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孟杰女44岁副主任医师氧中毒是高压氧(Hyperbaricoxygen,HB... 临床脑型氧中毒有关问题的探讨——附1例分析孟杰本文曾在中华航海医学会第4届学术会上交流作者单位:100050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孟杰女44岁副主任医师氧中毒是高压氧(Hyperbaricoxygen,HBO)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副作用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型氧中毒 高压治疗 氧中毒 急救
下载PDF
高压氧中毒小鼠脑微血管图像分析定量研究
3
作者 董文度 徐根兴 +3 位作者 余有训 张敏华 袁驾南 严玉兰 《海军医高专学报》 1995年第4期245-249,共5页
采用计算机图像定量测量方法,对高压氧中毒(HBOI)后小鼠软脑膜微血管和大脑皮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进行了观察和定量测量.结果表明,HBOI后小鼠软脑膜毛细血管开放数目减少,毛细血管密度降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ALP活性增... 采用计算机图像定量测量方法,对高压氧中毒(HBOI)后小鼠软脑膜微血管和大脑皮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进行了观察和定量测量.结果表明,HBOI后小鼠软脑膜毛细血管开放数目减少,毛细血管密度降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ALP活性增强,微血管呈扩张状态,管周有渗出,血流速度变慢,有红细胞聚集现象.这些变化可能是活性氧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毒性作用所致.作者认为,脑的微循环障碍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ALP活性增强可能是氧中毒发病的重要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中毒 高压氧中毒 微循环 图像分析
下载PDF
高压氧中毒对肺毛细血管细胞色素氧化酶的影响
4
作者 徐根兴 董文度 +2 位作者 袁驾南 张云鹏 汤先忻 《海军医高专学报》 1995年第4期241-244,共4页
采用超微结构细胞化学和计算机图像定量分析方法,测量计算了高压下氧中毒小鼠肺毛细血管线粒体、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二维形态学和三维立体学参数.结果表明,小鼠暴露于0.5MPa高压氧后,肺毛细血管线粒体二维形态学和三维立体学参数的值... 采用超微结构细胞化学和计算机图像定量分析方法,测量计算了高压下氧中毒小鼠肺毛细血管线粒体、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二维形态学和三维立体学参数.结果表明,小鼠暴露于0.5MPa高压氧后,肺毛细血管线粒体二维形态学和三维立体学参数的值没有发生变化,但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化酶 氧中毒 高压氧中毒 毛细血管
下载PDF
高压氧中毒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
5
作者 董文度 袁驾南 +3 位作者 张敏华 余有训 徐根兴 严玉兰 《海军医高专学报》 1994年第4期253-256,共4页
采用计算机图象定量测量方法,对在高压氧中毒后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和定量测量.结果表明,高压氧中毒后小鼠耳廓毛细血管开放数目减少,毛细血管密度降低.细动脉、细静脉管径减小,血流速度变慢,有红细胞聚集现象.这些变化可能... 采用计算机图象定量测量方法,对在高压氧中毒后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和定量测量.结果表明,高压氧中毒后小鼠耳廓毛细血管开放数目减少,毛细血管密度降低.细动脉、细静脉管径减小,血流速度变慢,有红细胞聚集现象.这些变化可能是氧自由基对组织细胞的毒性作用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中毒 高压氧中毒 微循环 图象分析
下载PDF
Al_2O_3上羰基硫常温催化水解的氧中毒机理 被引量:23
6
作者 刘俊锋 刘永春 +2 位作者 薛莉 余运波 贺泓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97-1002,共6页
利用原位漫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X光衍射、BET、离子色谱(IC)等手段,对Al2O3常温催化水解羰基硫(OCS)的氧中毒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表面—OH在OCS的催化水解反应中起关键作用,表面HSCO2-物种是OCS催化水解反应的中间体.有氧条件... 利用原位漫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X光衍射、BET、离子色谱(IC)等手段,对Al2O3常温催化水解羰基硫(OCS)的氧中毒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表面—OH在OCS的催化水解反应中起关键作用,表面HSCO2-物种是OCS催化水解反应的中间体.有氧条件下,利用原位红外光谱和离子色谱检测到了催化剂表面SO42-的生成.SO24-在催化剂表面积累是Al2O3上OCS常温催化水解氧中毒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羰基硫 催化水解 氧中毒 硫酸盐 化铝
下载PDF
三七总皂甙和银杏叶提取物预防急性氧中毒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李润平 曹永兵 +4 位作者 张汉明 陶恒沂 孙学军 卢玲 许熊飞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1-204,共4页
目的 :研究三七总皂甙和银杏叶提取物对急性氧中毒的预防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分别给小鼠连续腹腔注射三七总皂甙和银杏叶提取物 5d后 ,在 5 0 0kPa高压氧中暴露 6 0min ,观察惊厥潜伏期、惊厥次数、惊厥间隔时间等指标 ;另外测定... 目的 :研究三七总皂甙和银杏叶提取物对急性氧中毒的预防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分别给小鼠连续腹腔注射三七总皂甙和银杏叶提取物 5d后 ,在 5 0 0kPa高压氧中暴露 6 0min ,观察惊厥潜伏期、惊厥次数、惊厥间隔时间等指标 ;另外测定高压氧暴露 15min后脑组织中活性氧单位、脂质过氧化物、一氧化氮、谷胱甘肽的含量和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单胺氧化酶的活性。结果 :三七总皂甙和银杏叶提取物可以明显延长氧惊厥潜伏期和惊厥间隔时间 ,减少惊厥次数 ;降低高压氧暴露后脑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一氧化氮的含量 ,使活性氧单位、谷胱甘肽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对过氧化氢酶和单胺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则不显著。结论 :三七总皂甙和银杏叶提取物可以有效预防急性氧中毒 ,其机制可能与它们的抗氧化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甙 银杏叶提取物 氧中毒 中毒机制 化活性
下载PDF
氧中毒发生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吴桂英 廖忠莉 李宁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07-909,共3页
关键词 高压 氧中毒 发生及其防治
下载PDF
红外光谱法对COS水解催化剂氧中毒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梁美生 李春虎 +1 位作者 郭汉贤 谢克昌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7-352,共6页
采用一套玻璃真空系统 ,对COS、H2 S、O2 各自的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 ,通过红外谱图发现COS是解离吸附 ,由H2 S +O2 的共吸附与H2 S +O2 +COS的共吸附结果可以看出 ,只有H2 S与O2 共存时 ,才会导致催化剂的失活 ,且导致COS水解催化剂失... 采用一套玻璃真空系统 ,对COS、H2 S、O2 各自的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 ,通过红外谱图发现COS是解离吸附 ,由H2 S +O2 的共吸附与H2 S +O2 +COS的共吸附结果可以看出 ,只有H2 S与O2 共存时 ,才会导致催化剂的失活 ,且导致COS水解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是单质硫和微量的硫酸盐沉积于催化剂的表面 ,温度越高 ,失活越严重 ,红外光谱得出的结果与微反得出的结果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氧中毒行为 红外光谱 COS 水解 失活机理 羰基硫 脱硫
下载PDF
氢饱和生理盐水对慢性氧中毒肺、脑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密密 王安全 +2 位作者 孙学军 吕世军 刘文武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4-327,共4页
目的:研究氢饱和生理盐水对慢性氧中毒的预防保护效应。方法:新生7dSD大鼠于常压95%的氧中暴露24h,制备慢性氧中毒模型。暴露过程中每6h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不同剂量含氢生理盐水。采用肺H-E、脑H—E和Nissl染色分别观察含氢生理盐... 目的:研究氢饱和生理盐水对慢性氧中毒的预防保护效应。方法:新生7dSD大鼠于常压95%的氧中暴露24h,制备慢性氧中毒模型。暴露过程中每6h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不同剂量含氢生理盐水。采用肺H-E、脑H—E和Nissl染色分别观察含氢生理盐水对慢性氧中毒时肺和脑组织的保护效应。结果:H—E染色显示,吸氧后生理盐水组小鼠肺毛细血管显著扩张、出血严重,支气管上皮变形明显,且肺间质和肺泡腔内可见大量红细胞,H—E及Nissl染色显示,脑神经元明显水肿和变性;氢饱和生理盐水组小鼠肺血管出血、支气管上皮变形以及炎症反应严重程度有所缓解,脑部神经元水肿和变性严重程度有所减轻,神经元的数量增加。结论:氢饱和生理盐水对慢性氧中毒肺及脑损伤具有一定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饱和生理盐水 慢性氧中毒 损伤
下载PDF
中药补益方对高压氧致急性氧中毒预防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润平 秦路平 +3 位作者 王原 张汉明 朱德增 陶恒沂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623-625,共3页
目的 :寻找能够有效对抗氧惊厥发生的中药复方 ,为用中药复方预防氧惊厥提供一定根据。方法 :选择补益类方剂中具有代表性作用的方剂灌胃给药 ,然后观察氧惊厥发生的潜伏期和惊厥后肺、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结果 :与对照... 目的 :寻找能够有效对抗氧惊厥发生的中药复方 ,为用中药复方预防氧惊厥提供一定根据。方法 :选择补益类方剂中具有代表性作用的方剂灌胃给药 ,然后观察氧惊厥发生的潜伏期和惊厥后肺、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四君子汤组氧惊厥发生潜伏期明显延长 (P <0 0 1 ) ,四物汤组、六味地黄汤组和人参地黄汤组潜伏期明显缩短 (P <0 0 1 ) ;惊厥后四君子汤组肺组织中SOD活性明显升高 (P <0 0 1 ) ,六味地黄汤组脑组织中SOD活性升高 (P <0 0 5 )。结论 :补益类中药方剂中 ,具有健脾益气作用的四君子汤对于氧惊厥的发生有一定的对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惊厥 预防 氧中毒 高压 补益方
下载PDF
氧中毒方式及反应条件对F—T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昭铁 周敬来 张碧江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1995年第1期14-18,共5页
考察了合成气中氧浓度、中毒方式及反应条件对F—T合成铁催化剂的影响.实验表明,氧中毒催化剂的相对活性在反应初期超过1,随后降低.当其相对活性降至0.4后,不再降低而回升到0.6左右.催化剂中毒后,F—T合成产物中气态... 考察了合成气中氧浓度、中毒方式及反应条件对F—T合成铁催化剂的影响.实验表明,氧中毒催化剂的相对活性在反应初期超过1,随后降低.当其相对活性降至0.4后,不再降低而回升到0.6左右.催化剂中毒后,F—T合成产物中气态烃(C1~C5)含量明显增加,蜡含量和烯烷比降低,而水相中有机含氧化合物含量增加.Mossbauer谱分析表明,氧中毒催化剂中Fe3O4.含量较还原态催化剂中Fe3O4含量高,而χ—Fe5C2含量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合成 燃料 催化剂中毒 氧中毒 合成气
下载PDF
外源性硫化氢对急性氧中毒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超 李峋汐 +1 位作者 孙学军 郑娟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1-102,共2页
目的研究外源性硫化氢对急性氧中毒的影响。方法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n=12):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高压氧暴露组、硫氢化钠(NaHS)组+高压氧暴露组。动物暴露前按分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NaHS(50μmol/kg)溶液后立即进舱暴露(100%纯氧,... 目的研究外源性硫化氢对急性氧中毒的影响。方法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n=12):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高压氧暴露组、硫氢化钠(NaHS)组+高压氧暴露组。动物暴露前按分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NaHS(50μmol/kg)溶液后立即进舱暴露(100%纯氧,压力500 kPa,40 min),观察动物惊厥潜伏期,出舱后检测脑组织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外源性硫化氢可减轻急性氧中毒的损伤,延长惊厥潜伏期,降低脑组织MDA和NO含量。结论外源性硫化氢对急性氧中毒造成的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NO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急性氧中毒 化损伤
原文传递
大鼠急性氧中毒后全脑细胞能量代谢的活体^(31)P磁共振谱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学军 李丽云 +4 位作者 陶恒沂 卢广 练庆林 岳勇 叶朝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26-329,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急性氧中毒后脑的能量代谢产物与脑细胞内 pH变化的规律。方法:采用磁共振方法,用 4. 7 T动物磁共振谱仪,检测氧中毒后不同时程各种磷酸化合物与无机磷酸根(Pi)、磷酸肌酸(PCr)与 γ-ATP以及β-... 目的:探讨大鼠急性氧中毒后脑的能量代谢产物与脑细胞内 pH变化的规律。方法:采用磁共振方法,用 4. 7 T动物磁共振谱仪,检测氧中毒后不同时程各种磷酸化合物与无机磷酸根(Pi)、磷酸肌酸(PCr)与 γ-ATP以及β-ATP与Pi之间的比值,并根据Pi的化学位移推算脑细胞内pH值。结果:氧中毒组动物出舱1和3 h后PCr/Pi,PCr/γ-ATP以及β-ATP/Pi值均显著降低;5 h后恢复正常;24和 48 h后这些比值又降低,而且比早期降低更明显;72 h后恢复到正常水平。细胞内pH值在动物出舱后 1和 3 h出现显著降低;5 h后恢复正常;24 h后,细胞内 pH明显升高;48 h后恢复正常。结论:氧中毒后大脑出现能量代谢障碍及细胞内酸碱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氧中毒 全脑细胞 能量代谢 磁共振 磷31
下载PDF
急性氧中毒小鼠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春锦 王国忠 +2 位作者 葛环 夏成青 齐曼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96-398,共3页
目的 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CD31、CD6 1和CD6 2 p表达在急性氧中毒中的作用和意义。 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急性氧中毒组和正常对照组。通过暴露于 5 0 0kPa高压氧环境中 ,建立急性氧中毒小鼠模型。应用流式细胞术 ,检测小鼠血小板膜糖蛋... 目的 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CD31、CD6 1和CD6 2 p表达在急性氧中毒中的作用和意义。 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急性氧中毒组和正常对照组。通过暴露于 5 0 0kPa高压氧环境中 ,建立急性氧中毒小鼠模型。应用流式细胞术 ,检测小鼠血小板膜糖蛋白CD31、CD6 1和CD6 2p的表达。结果 急性氧中毒组小鼠血小板膜糖蛋白CD31和CD6 1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 ;急性氧中毒组小鼠血小板膜糖蛋白CD6 2p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急性氧中毒可增强血小板膜糖蛋白CD31、CD6 1和CD6 2 p的表达 ,有利于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氧中毒 血小板膜糖蛋白 动物实验
原文传递
氧中毒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封锡清 沈关明 +3 位作者 王伟林 马韵生 陆源建 王子珩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70-72,共3页
目的提高临床对氧中毒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5例氧中毒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2例患者早期认识不足,出现肺型氧中毒,并发肺部感染,呼吸功能进一步恶化,导致死亡;3例患者早期即出现脑型氧中毒,抽搐、视物障碍、精... 目的提高临床对氧中毒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5例氧中毒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2例患者早期认识不足,出现肺型氧中毒,并发肺部感染,呼吸功能进一步恶化,导致死亡;3例患者早期即出现脑型氧中毒,抽搐、视物障碍、精神病样症状,及时改用较低流量的氧气吸入,临床症状消失,痊愈出院。结论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时,PaO2不应超过20kPa,长时间高浓度氧吸入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降低氧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中毒 诊断 治疗 高浓度 呼吸机
下载PDF
急性氧中毒小鼠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国忠 赵立明 +1 位作者 高春锦 葛环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135-137,共3页
为探讨细胞因子在急性氧中毒中的作用和意义,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急性氧中毒后1、6和12 h小鼠血清IL-1β、IL-6、IL-10的质量浓度。结果显示,急性氧中毒1、6、12 h时小鼠血清IL-1β的质量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差异(... 为探讨细胞因子在急性氧中毒中的作用和意义,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急性氧中毒后1、6和12 h小鼠血清IL-1β、IL-6、IL-10的质量浓度。结果显示,急性氧中毒1、6、12 h时小鼠血清IL-1β的质量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急性氧中毒6、12 h时血清IL-6的质量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急性氧中毒后血清IL-10的质量浓度无显著性变化。提示急性氧中毒早期存在促炎症介质和抗炎症介质之间的失衡,这可能是急性氧中毒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氧中毒 小鼠 血清 细胞因子水平 酶联免疫吸附法
下载PDF
反应性氧中毒物质诊断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2
18
作者 陆建红 陈国军 +1 位作者 董长林 朱丽芳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3年第4期342-344,共3页
目的 为探讨反应性氧中毒物质在诊断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文应用ACT 2 0 0 0超高倍多媒体显微诊断仪 ,对 5 5 0例标本进行自由基踪迹 (HLB)检查。结果 正常对照组 2 0 0例 ,符合率 94 .5 %。非恶性肿瘤组 2 0 0例 ,符合率 8... 目的 为探讨反应性氧中毒物质在诊断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文应用ACT 2 0 0 0超高倍多媒体显微诊断仪 ,对 5 5 0例标本进行自由基踪迹 (HLB)检查。结果 正常对照组 2 0 0例 ,符合率 94 .5 %。非恶性肿瘤组 2 0 0例 ,符合率 81.5 %。恶性肿瘤组 15 0例 ,符合率 76 .0 %。结论 该方法可作为诊断恶性肿瘤的辅助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性氧中毒物质 诊断 恶性肿瘤 应用 ACT-2000超高倍多媒体显微诊断仪
下载PDF
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和肺型氧中毒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世锋 王文波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31-434,共4页
关键词 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 肺型氧中毒 趋化因子 机械通气 高压
下载PDF
心房钠尿肽对大鼠肺氧中毒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管亚东 倪国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66-368,共3页
目的:研究心房钠尿肽(ANP)与氧中毒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观察大鼠在常压空气、7%O2-N2压缩混合气(300kPa绝对压)以及高压氧(300kPa绝对压)条件下血浆和肺组织内ANP含量的变化;经静脉注入... 目的:研究心房钠尿肽(ANP)与氧中毒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观察大鼠在常压空气、7%O2-N2压缩混合气(300kPa绝对压)以及高压氧(300kPa绝对压)条件下血浆和肺组织内ANP含量的变化;经静脉注入鼠心房钠尿肽Ⅲ,观察ANP对肺型氧中毒的影响。结果:(1)高压氧组大鼠发生肺氧中毒,肺组织内ANP显著下降,血浆内ANP则显著增高,7%O2-N2压缩混合气组无明显改变;(2)ANP能使肺水肿、肺泡内蛋白质渗出以及肺表面活性物质含量降低的程度减轻。结论:(1)高压氧能影响体内ANP的代谢;(2)ANP可一定程度地抑制肺型氧中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钠尿肽 氧中毒 表面活性物质 肺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