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9篇文章
< 1 2 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热/水热氧化处理过程中棉秆三组分对其热解行为的影响
1
作者 刘思梦 张守玉 +6 位作者 孙梦圆 徐嘉庆 胡南 吴玉新 周义 杨济凡 郎森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79-1286,共8页
文章基于新疆棉秆的微波水热及水热氧化处理实验,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Van Soest化学组分分析和热重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水热及水热氧化处理对棉秆固相产物结构、组分变化及热解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水热处理过程中,棉秆中... 文章基于新疆棉秆的微波水热及水热氧化处理实验,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Van Soest化学组分分析和热重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水热及水热氧化处理对棉秆固相产物结构、组分变化及热解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水热处理过程中,棉秆中的半纤维素在温度为200℃时基本完全水解,无定形纤维素在温度为200~230℃时剧烈分解,而木质素与结晶纤维素在温度为160~230℃时保持稳定;随着水热温度的升高,棉秆样品的结晶度、固定碳含量、热值均呈上升趋势,灰分和水分含量则呈下降趋势,综合热解指数在温度为200℃时达到最大值[4.07×10^(-5)%^(3)/(min^(2)·℃^(3))];水热氧化处理过程中,半纤维素在温度为180℃时基本分解完毕,木质素和结晶纤维素在温度为160~230℃时发生部分降解;在水热氧化温度为160~200℃时,棉秆的结晶度升高至最大值后降低;水热氧化处理后棉秆的固定碳含量和热值均高于同温度下的水热处理后棉秆,且综合热解指数在温度为180℃时达到最大值[4.23×10^(-5)%^(3)/(min^(2)·℃^(3))];相比水热处理,水热氧化处理能够促进棉秆中不稳定组分的分解,从而在较低的处理强度下对生物质提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水热处理 水热氧化处理 热解 微波加热
下载PDF
芬顿试剂氧化处理苯和甲苯污染地下水的试验研究
2
作者 杜威 苏燕 +2 位作者 袁浩巍 桑志伟 陈文倩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3年第11期7-9,共3页
地下水受到苯与甲苯等苯系物污染,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巨大伤害。本试验利用芬顿试剂氧化处理苯和甲苯污染地下水,首先分析氧化还原电位(ORP)和pH随反应时间的变化,然后分别改变H_(2)O_(2)与苯系物、Fe^(2+)的摩尔比,研究其对修复效果的影... 地下水受到苯与甲苯等苯系物污染,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巨大伤害。本试验利用芬顿试剂氧化处理苯和甲苯污染地下水,首先分析氧化还原电位(ORP)和pH随反应时间的变化,然后分别改变H_(2)O_(2)与苯系物、Fe^(2+)的摩尔比,研究其对修复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H_(2)O_(2)与苯系物的摩尔比为10∶1,H_(2)O_(2)与Fe^(2+)的摩尔比为2∶1时,苯和甲苯污染地下水修复效果最佳。芬顿试剂对苯和甲苯污染地下水有较好的修复效果,未来可以应用在实际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地下水 芬顿试剂 氧化处理 甲苯
下载PDF
试验用超临界水氧化处理装置反应器设计探讨
3
作者 陈贵宝 魏国君 +1 位作者 王宝军 刘云飞 《化肥设计》 CAS 2023年第5期17-20,共4页
利用超临界水氧化工艺技术处理放射性有机、无机废液/油,作为核心设备的反应器,其操作工况极其苛刻,具有高温、高压、介质复杂、腐蚀性强等特点,所以对于设计的选材、结构、制造与检验要求,需要充分考虑,保证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满足实验... 利用超临界水氧化工艺技术处理放射性有机、无机废液/油,作为核心设备的反应器,其操作工况极其苛刻,具有高温、高压、介质复杂、腐蚀性强等特点,所以对于设计的选材、结构、制造与检验要求,需要充分考虑,保证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满足实验及操作工况需要,使试验安全顺利完成,对以后扩大生产装置具有重大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水氧化处理装置 反应器 设备设计
下载PDF
臭氧催化氧化处理制药废水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梁志宏 《山西化工》 CAS 2023年第6期211-213,共3页
本文主要针对臭氧催化氧化处理制药废水进行实验研究,于大高径比管式反应器当中利用Ni_(x)O-F_(x)O/陶粒催化剂进行臭氧催化氧化实验,对有关投加催化剂量、臭氧量、气液接触方式以及反映停留时间等工艺条件对于处理制药废水的稳定性及... 本文主要针对臭氧催化氧化处理制药废水进行实验研究,于大高径比管式反应器当中利用Ni_(x)O-F_(x)O/陶粒催化剂进行臭氧催化氧化实验,对有关投加催化剂量、臭氧量、气液接触方式以及反映停留时间等工艺条件对于处理制药废水的稳定性及效果所带来的影响进行研究。经实验表明,最佳催化氧化实验工艺条件为:停留时间在90 min,臭氧质量浓度在96.62 mg/L,臭氧气体投量在1 L/min,臭氧可利用率能够达到92.8%左右,而气液接触方式逆流相比并流效果略优。在臭氧催化氧化制药/废水运行了96 h后,制药废水中COD去除率可以达到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非均相催化氧化处理 制药废水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光助Fenton试剂法氧化处理煤油废水溶液 被引量:25
5
作者 钟萍 杨曦 +2 位作者 赵贵来 孔令仁 刘光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60-463,共4页
以含煤油水溶液为研究对象,采用光助Fenton试剂(photo-Fenton)深度氧化技术进行降解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在[Fe2+]=0.3mmol/L, [H2O2]=6mmol/L,pH=3的弱酸体系下,油类去除率达75%.光强能直接提高处理效率.通过以水杨酸作为探针性物质推算... 以含煤油水溶液为研究对象,采用光助Fenton试剂(photo-Fenton)深度氧化技术进行降解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在[Fe2+]=0.3mmol/L, [H2O2]=6mmol/L,pH=3的弱酸体系下,油类去除率达75%.光强能直接提高处理效率.通过以水杨酸作为探针性物质推算出了由photo-Fenton化学体系产生的羟基自由基稳态浓度数量级为10-14mol/L,揭示了煤油的深度光氧化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助Fenton试剂法 氧化处理 煤油废水 废水处理
下载PDF
改性氧化铝微波诱导氧化处理雅格素蓝BFBR染料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33
6
作者 洪光 王鹏 +2 位作者 张国宇 马慧俊 姜思朋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4-258,共5页
采用微波诱导氧化工艺(MIOP)技术,以改性氧化铝为催化剂,对雅格素蓝BF BR染料模拟废水进行氧化处理.优化了处理工艺条件,实验在固液质量比为1∶10(50mL雅格素蓝BF BR水溶液中投加5 0g改性氧化铝)、微波功率为400W的条件下微波辐照处理5m... 采用微波诱导氧化工艺(MIOP)技术,以改性氧化铝为催化剂,对雅格素蓝BF BR染料模拟废水进行氧化处理.优化了处理工艺条件,实验在固液质量比为1∶10(50mL雅格素蓝BF BR水溶液中投加5 0g改性氧化铝)、微波功率为400W的条件下微波辐照处理5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对水中雅格素蓝BF BR的脱色率可达到98%,COD去除率为87 4%.改性氧化铝在重复使用9次后仍能保持很高的脱色率.进一步研究表明在微波辐射场中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在改性氧化铝表面通过吸附 氧化协同作用而被迅速降解.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该氧化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反应速率常数k=0 995min-1,反应半衰期t1 2=0 697min.实验结果显示,在本实验中改性氧化铝比颗粒活性炭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氧化 BR 微波诱导 氧化处理 氧化工艺 氧化过程 投加 染料废水 脱色率 模拟废水
下载PDF
印染废水的UV-Fenton氧化处理研究 被引量:34
7
作者 杨岳平 吴星义 +1 位作者 徐新华 汪大翬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2-247,共6页
对光助-Fenton氧化技术处理印染废水的主要操作条件及其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主要考察了Fe2+和H2O2的投加量及投加比、温度、投加方式等对色度和CODcr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光助-Fenton氧化反应对CODcr和色度都有比... 对光助-Fenton氧化技术处理印染废水的主要操作条件及其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主要考察了Fe2+和H2O2的投加量及投加比、温度、投加方式等对色度和CODcr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光助-Fenton氧化反应对CODcr和色度都有比较好的去除效果。在H2O2投加量为1Qth(H2O2理论投加量),Fe2+∶H2O2 = 1∶20,25℃,初始pH为6.0的情况下反应60分钟,色度去除率可达95.8%以上,CODcr去除率达到72.7%。针对污染物光助-Fenton氧化反应的特性,建立了相应的动力学模型,这些模型能较好地解释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助-Fenton 印染废水 动力学模型 CODCR 色度 废水处理 氧化处理
下载PDF
微弧氧化和阳极氧化处理镁合金的耐蚀性对比 被引量:35
8
作者 郝建民 陈宏 +1 位作者 张荣军 蒋百灵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0-21,共2页
通过电化学分析测量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和阳极氧化陶瓷层的交流阻抗图谱、稳态电流 /电位曲线 ,并对得出的交流阻抗值和腐蚀电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与阳极氧化处理比较 ,镁合金经过微弧氧化处理后交流阻抗值增大 ,腐蚀电流降低。
关键词 微弧氧化 阳极氧化处理 镁合金 耐蚀性
下载PDF
加热氧化处理对TiH_2释氢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高洪吾 刘士魁 +2 位作者 赵彦波 刘顺华 李长茂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3-367,共5页
通过直接集气法和X射线衍射分析, 研究了TiH2 在空气中加热氧化处理前后的释氢行为。结果表明:经高于450℃空气中加热处理后TiH2 于Ar气氛中释氢, TiH1.97和TiH1.92向TiH1.5转变的相变开始温度有明显的升高趋势, 表明氧化产物对TiH2 有... 通过直接集气法和X射线衍射分析, 研究了TiH2 在空气中加热氧化处理前后的释氢行为。结果表明:经高于450℃空气中加热处理后TiH2 于Ar气氛中释氢, TiH1.97和TiH1.92向TiH1.5转变的相变开始温度有明显的升高趋势, 表明氧化产物对TiH2 有较好的缓释效果; 氧化温度对 TiH2 缓释效果的影响程度明显大于保温时间的影响。TiH2 在氧化过程中随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变化有明显的颜色变化, 呈灰色→金绿色→金黄色→紫色→蓝色的变化趋势; 颜色的变化不仅表明了氧化产物厚度和相的变化, 而且还表明氧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H2 发泡剂 泡沫铝 氧化处理
下载PDF
氧化处理方法与多壁碳纳米管表面羧基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22
10
作者 邱军 王国建 +1 位作者 屈泽华 苌璐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9-272,共4页
从羧基定量化出发,采用红外光谱法、热重分析法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详尽研究了氧化处理方法与多壁碳纳米管(MW CNTs)上引入羧基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硝酸氧化法、混酸氧化法和混酸与过氧化氢共同氧化法均可以使MW CNTs表面产生羧基。热... 从羧基定量化出发,采用红外光谱法、热重分析法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详尽研究了氧化处理方法与多壁碳纳米管(MW CNTs)上引入羧基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硝酸氧化法、混酸氧化法和混酸与过氧化氢共同氧化法均可以使MW CNTs表面产生羧基。热重分析法和XPS分析法可以定量分析MW CNTs表面羧基的含量,并且分析结果相近。XPS分析表明,2.5m o l/L硝酸氧化48h可以使MW CNTs表面产生摩尔分数为4.80%的—COOH,而混酸(浓HNO3与浓H2SO4体积比为1∶3)氧化4h可产生摩尔分数为5.35%的—COOH,如果进一步由质量分数20%的过氧化氢氧化2h,MW CNTs表面产生的—COOH摩尔分数提高到7.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表面修饰 羧基化 氧化处理
下载PDF
模拟废水丁二酸的催化湿式氧化处理 被引量:24
11
作者 张世鸿 涂学炎 +4 位作者 杨中民 李自弘 杨英 钱彪 洪品杰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7-112,共6页
对催化湿式氧化专用的TiO2 载体及Ru TiO2 催化剂的抗压强度、比表面积、孔体积、平均粒径、晶体结构等重要物性参数进行了表征 .在间歇式反应釜上研究了Ru TiO2 催化剂在处理模拟废水丁二酸 (7 4 0 g/L ,COD =70 0 0mg/L)中的催化活性... 对催化湿式氧化专用的TiO2 载体及Ru TiO2 催化剂的抗压强度、比表面积、孔体积、平均粒径、晶体结构等重要物性参数进行了表征 .在间歇式反应釜上研究了Ru TiO2 催化剂在处理模拟废水丁二酸 (7 4 0 g/L ,COD =70 0 0mg/L)中的催化活性、影响因素及金属溶出问题 .研究表明 :在Ru含量相同的情况下 ,载体的比表面积、孔体积越大 ,催化活性越高 .经过表面处理的载体制备的催化剂活性显著提高 (COD去除率增加约 1 0 % ) .反应受温度、pH值等因素的影响 :在反应温度 2 70℃ ,pH =1 1 0 0 ,起始压力 2 3MPa ,反应压力 7 1MPa条件下 ,经 3 0min反应 ,COD去除率为 67 4 %~ 95 4 % .在间歇式反应釜中连续运行 1 2次后 ,催化活性稳定 ,Ru流失甚微 .在2 0 0L/d的小型工业化装置上一个月的运行 ,保持COD去除率大于 99% ,NH3 N去除率约 1 0 0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湿式氧化处理 氧化 丁二酸 模拟废水 废水处理 催化剂
下载PDF
氧化处理对Ti_2分解特性及组织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左孝青 潘晓亮 +2 位作者 寥明顺 周芸 孙加林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1-215,共5页
针对制备泡沫铝异型件的熔体路径发泡先驱体二次发泡工艺,对TiH2的氧化处理、变温分解特性、等温分解特性、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氧化处理可有效提高发泡剂。的开始分解温度,随氧化处理温度的提高,开始分解温度提高;氧化... 针对制备泡沫铝异型件的熔体路径发泡先驱体二次发泡工艺,对TiH2的氧化处理、变温分解特性、等温分解特性、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氧化处理可有效提高发泡剂。的开始分解温度,随氧化处理温度的提高,开始分解温度提高;氧化处理后发泡剂的等温分解曲线由低分解平台、快速分解阶段和稳定分解阶段3部分组成,低分解平台随氧化处理温度的提高而延长;400℃/6h+500℃/1h+620℃/30s的处理,可使TiH2的分解量较400℃/6h+500℃/1h处理时有所提高;TiH2氧化处理后在其表面生成了厚约1.1-1.5μm的TixOy致密氧化层,TiH2在300-550℃氧化,其物相依次变化为:TiH1.97-TiH1.97+TiO2-TiH1.97+TiO2+T2O-TiH1.97+TiO2+T2O+Ti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H2 氧化处理 分解特性 组织结构 泡沫铝 二次发泡
下载PDF
SiC_p氧化处理对SiC_p/Al复合材料润湿性和界面结合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王传廷 马立群 +4 位作者 尹明勇 刘真云 丁毅 张华 陈育贵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62-1065,共4页
通过对SiCp在不同温度下的氧化处理,研究了颗粒氧化对搅拌铸造法制备的SiCp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润湿性和界面结合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处理后的颗粒表面形成了具有一定厚度的SiO2氧化层,该氧化层在高温下与铝熔体发生界面反应,从而有效... 通过对SiCp在不同温度下的氧化处理,研究了颗粒氧化对搅拌铸造法制备的SiCp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润湿性和界面结合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处理后的颗粒表面形成了具有一定厚度的SiO2氧化层,该氧化层在高温下与铝熔体发生界面反应,从而有效地改善了颗粒与基体间的润湿性,提高了界面结合强度;所制备的复合材料颗粒分布均匀,界面结合良好;界面处有MgAl2O4、Mg2Si生成,没有发现有害界面反应产物Al4C3;复合材料的断裂方式为颗粒的断裂和颗粒从基体中的拔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颗粒 氧化处理 SICP/AL复合材料 界面 润湿性
下载PDF
光催化氧化处理含油污水的研究 被引量:46
14
作者 张海燕 王宝辉 陈颖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7-70,共4页
制备了纳米级TiO2 半导体光催化剂。以中压汞灯为光源 ,考察了催化剂晶体结构、粒度、用量、pH值以及与Fe3+或H2 O2 并存时对含油污水中油的光催化降解效果。结果表明 ,纳米级光催化剂TiO2 具有较高的光催化降解油的活性。催化剂粒度小... 制备了纳米级TiO2 半导体光催化剂。以中压汞灯为光源 ,考察了催化剂晶体结构、粒度、用量、pH值以及与Fe3+或H2 O2 并存时对含油污水中油的光催化降解效果。结果表明 ,纳米级光催化剂TiO2 具有较高的光催化降解油的活性。催化剂粒度小、锐钛矿型晶体结构含量高时 ,光催化降解油的活性较强 ;催化剂用量过少和过多时 ,油的光催化降解程度都较低 ;污水初始 pH值越小 ,油的降解率越高 ;当TiO2 与Fe3+或H2 O2 共存时 ,相同光照时间条件下 ,油的去除率可提高 5 %~ 16%。光催化处理油田采油污水获得了良好效果 ,油的去除率达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氧化处理 含油污水 研究 氧化 油田采出水 降解
下载PDF
水中难降解有机物氧化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48
15
作者 齐军 顾温国 李劲 《环境保护》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7-19,共3页
介绍了近30年来一直处于发展中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氧化处理新技术,分析了其特点和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处理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难降解 氧化处理 无害化 有机污染物 废水处理
下载PDF
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含油废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4
16
作者 王亮 王树众 +2 位作者 张钦明 赵威 林宗虎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46-549,共4页
在间歇式超临界水氧化反应装置上进行含油废水的超临界水氧化实验研究,反应温度390~430℃、压力24~28MPa、反应时间30~90s。研究表明:超临界水氧化法是一种高效、快速的有机废弃物处理技术;随反应时间增加、温度升高,废水COD去除率... 在间歇式超临界水氧化反应装置上进行含油废水的超临界水氧化实验研究,反应温度390~430℃、压力24~28MPa、反应时间30~90s。研究表明:超临界水氧化法是一种高效、快速的有机废弃物处理技术;随反应时间增加、温度升高,废水COD去除率显著增大;以幂函数方程描述了氧化剂过量时含油废水超临界水氧化的反应动力学规律,氧化反应对废水的反应级数为1级,在26MPa时,反应活化能和频率因子分别为(5896.83±243.68)J/mol和(0.0652±0.0028)s-1,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的误差为±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水氧化 含油废水 影响因素 动力学 超临界水氧化 氧化实验 氧化处理 有机废弃物处理 COD去除率 反应装置
下载PDF
氧化处理多孔硅的光致发光和发光衰减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清山 李鹏 +3 位作者 马玉蓉 方容川 蔡志岗 徐志凌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11-216,共6页
用沸硫酸对多孔硅进行了处理,测量了它们的红外吸收光谱、光致发光光谱和发光衰减.对氢、氧的作用进行了讨论,发现氧的加入可使发光强度增加两个数量级,发光衰减变快.用三层发光模型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多孔硅 处理 发光衰减 氧化处理
下载PDF
预氧化处理对钛合金抗高温氧化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赵宇光 周伟 +2 位作者 秦庆东 梁云虹 姜启川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4-36,共3页
研究了预氧化处理对Ti 6Al 4V合金在 60 0℃空气中高温氧化行为的影响。利用XRD和SEM对氧化层表面形貌、相组成及氧化层断面组织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预氧化处理的钛合金表面形成了较为致密的Al2 O3 和TiO2 氧化膜 ,在氧化试验过... 研究了预氧化处理对Ti 6Al 4V合金在 60 0℃空气中高温氧化行为的影响。利用XRD和SEM对氧化层表面形貌、相组成及氧化层断面组织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预氧化处理的钛合金表面形成了较为致密的Al2 O3 和TiO2 氧化膜 ,在氧化试验过程中 ,不仅改变合金的氧化机制 ,合金由高温氧化时氧向内部扩散为主转变为钛原子向外扩散为主 ,而且明显降低了合金的氧化速率 ,提高了氧化膜的粘附性和抗剥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AL-4V 氧化处理 抗高温氧化
下载PDF
雏鸡高温应激与超氧化处理对其肝脏丙二醛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及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6
19
作者 范石军 韩友文 +2 位作者 李德发 胡松 李树继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1-13,共3页
关键词 雏鸡 高温应激 氧化处理 肝脏 丙二醛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含量 活性
下载PDF
Ti/IrO_2涂层阳极热氧化处理温度的选择 被引量:9
20
作者 潘会波 刘宏 焦文强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0-52,共3页
结合铝的表面处理和铜的生箔对阳极的要求,针对Ti/IrO2阳极,用热差分析、电极极化、X光衍射及强化寿命试验,研究了热氧化处理温度对阳极的热分析曲线、电极电位、相结构和强化寿命的影响。在30%H2SO4(质量比),4... 结合铝的表面处理和铜的生箔对阳极的要求,针对Ti/IrO2阳极,用热差分析、电极极化、X光衍射及强化寿命试验,研究了热氧化处理温度对阳极的热分析曲线、电极电位、相结构和强化寿命的影响。在30%H2SO4(质量比),4A/cm2,40℃±5℃下的强化寿命实验表明:小于500℃时,阳极的寿命受涂层的溶蚀控制。大于600℃,阳极的破坏形式以涂层脱落为主,而涂层在500℃~600℃之间处理的阳极的强化寿命最长,Ti/IrO2涂层阳极的热氧化处理温度以500℃~600℃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层 阳极 氧化处理温度 氧化 氯碱工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