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5篇文章
< 1 2 8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化三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及氧化性应激状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刘春秋 刘雷 +5 位作者 李良志 何先红 汤跃武 史继红 王军 吴泽成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6-519,共4页
目的观察骨化三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及氧化性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行MHD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骨化三醇胶丸,0.50μ... 目的观察骨化三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及氧化性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行MHD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骨化三醇胶丸,0.50μg/d口服治疗。均治疗12周,均不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以及他汀类药物。另选择30例健康者作为正常组。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血浆丙二醛(MDA)、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变化,并与正常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3组受检者的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及血浆MDA、GSH-PX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清hs-CRP、IL-6、TNF-α及血浆MDA水平均升高,血浆GSH-PX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化三醇治疗12周后,3组受检者的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及血浆MDA、GSH-PX水平比较差异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患者的血清hs-CRP、IL-6、TNF-α及血浆MDA水平均降低,血浆GSH-PX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12周后,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及血浆MDA、GSH-PX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HD患者存在微炎症及氧化性应激状态,骨化三醇治疗可以显著改善MHD患者微炎症状态及氧化性应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血液透析 微炎症状态 氧化性应激 骨化三醇
下载PDF
氧化性应激在丙烯腈毒性和致癌性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陆荣柱 陈自强 金复生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01年第1期31-33,共3页
关键词 氧化性应激 丙烯腈毒 致癌
下载PDF
调控奶牛日粮中的矿物元素防止氧化性应激 被引量:4
3
作者 袁森泉 《中国饲料》 1996年第12期24-26,共3页
关键词 乳牛 日料 矿物元素 氧化性应激 控制
下载PDF
在巴西美对虾运输期间水温对氧化性应激参数的影响
4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3-73,共1页
为评价运输最佳温度,对巴西美对虾仔虾(5.53±1.20g)施以多个不同的温度。虾在一个水温22.4cc,盐度22%。的4000L水池中进行适应。随后放人装有三分之一水(10L)和三分之二纯氧的透明塑料袋中在不同的温度下(16.0,19.3... 为评价运输最佳温度,对巴西美对虾仔虾(5.53±1.20g)施以多个不同的温度。虾在一个水温22.4cc,盐度22%。的4000L水池中进行适应。随后放人装有三分之一水(10L)和三分之二纯氧的透明塑料袋中在不同的温度下(16.0,19.3,22.4,25.0或28.0cC)运输12h。结果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性应激 水温 运输 对虾 巴西 最佳温度 塑料袋 仔虾
下载PDF
氧化性应激和抗氧化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长期培养对廿烷类合成和类脂过氧化过程的影响
5
作者 聂朝宏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 2002年第5期316-316,共1页
为了解不同水平的氧化性应激(H_2O_2)和药物干预对不同时相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前列环素2(PGI_2)、血栓素 A2(TXA_2)、PGI_2/TXA_2、类脂过氧化和细胞存活能力等参数的影响进行研究。实验用长期培养的 HUVEC 分9组,每组3个培养皿。
关键词 氧化性应激 氧化处理 脐静脉 内皮细胞 培养 廿烷类合成 类脂过氧化过程 影响
下载PDF
基于Nrf2/ARE抗氧化应激途径探究乌梅丸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作用机制
6
作者 陈静 魏运姣 +3 位作者 罗超 黄利华 陈橙 段莎莎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278-284,共7页
目的探究乌梅丸基于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抗氧化应激途径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0只SPF级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UC组、美沙拉嗪组(MES组,0.82 g/kg MES)、乌梅丸低剂量组(WMW-L组... 目的探究乌梅丸基于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抗氧化应激途径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0只SPF级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UC组、美沙拉嗪组(MES组,0.82 g/kg MES)、乌梅丸低剂量组(WMW-L组,按生药5 g/kg)、乌梅丸中剂量组(WMW-M组,按生药10 g/kg)、乌梅丸高剂量组(WMW-H组,按生药20 g/kg)和乌梅丸高剂量+Nrf2抑制剂ML-385组(WMW-H+ML-385组,乌梅丸按生药20 g/kg+20 mg/kg ML-385),每组10只。末次给药后,对小鼠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及结肠黏膜损伤评分。HE染色观察小鼠结肠黏膜组织的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小鼠血清和结肠组织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6水平。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TBA)测定小鼠血清和结肠组织丙二醛(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小鼠血清和结肠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DTNB)直接法测定小鼠血清和结肠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小鼠结肠组织中Nrf2的阳性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小鼠结肠组织血红素加氧酶1(HO-1)和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QO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UC组小鼠DAI评分、结肠黏膜损伤评分、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升高,血清和结肠组织中IL-1β、TNF-α、IL-6、MDA水平升高,结肠组织Nrf2、HO-1、NQO1蛋白表达升高,血清和结肠组织中SOD、GSH-px水平降低(P<0.05),结肠黏膜损伤严重。与UC组相比,MES组、WMW-M组、WMW-H组小鼠相应指标变化与上述相反,而结肠组织Nrf2、HO-1、NQO1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肠黏膜损伤减轻。WMW-L组、WMW-M组、WMW-H组各指标变化呈剂量依赖性。WMW-H组与ME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L-385减弱了高剂量乌梅丸对UC小鼠结肠黏膜损伤的改善作用。结论乌梅丸可能通过激活Nrf2/ARE抗氧化应激途径减轻UC小鼠的结肠黏膜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 NF-E2相关因子2 氧化反应元件 氧化性应激 乌梅丸
下载PDF
柿叶黄酮通过激活自噬与抗氧化应激协同作用改善NAFLD大鼠肝脏脂肪变性
7
作者 王莲 肖继椿 +5 位作者 田垚 李锡晶 王璐瑶 王岚 杨博涵 张荣泉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11-1216,共6页
目的 探讨柿叶黄酮(PLF)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采用高脂饮食喂养12周制备NAFLD大鼠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水林佳组(28 mg/kg)、PLF组(200 mg/kg)及PLF+自噬... 目的 探讨柿叶黄酮(PLF)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采用高脂饮食喂养12周制备NAFLD大鼠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水林佳组(28 mg/kg)、PLF组(200 mg/kg)及PLF+自噬抑制剂组(PLF+3-MA组,200 mg/kg PLF+2 mg/kg 3-MA),另取正常SD雄性大鼠为对照组,每组6只。给药6周后,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计算肝指数;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微量法测定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自噬蛋白Sequestosome-1/Protein 62(SQSTM-1/P62)、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大鼠肝细胞形态未见明显异常,模型组肝脏细胞出现脂肪空泡和炎症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肝指数、TC、TG、LDL-C、ALT、AST以及MDA水平均升高,P62蛋白表达增加,HDL-C和SOD水平降低,Nrf2、LC3-Ⅱ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水林佳组、PLF组大鼠的脂肪空泡和炎症反应明显改善,肝指数、TC、TG、LDL-C、ALT、AST和MDA水平均降低,P62蛋白表达降低,SOD水平升高,Nrf2、LC3-Ⅱ蛋白表达升高(P<0.05)。而PLF+3-MA组对大鼠血脂水平、SOD和MDA指标以及标志性蛋白的改善作用均低于PLF组。结论 PLF可通过激活自噬与抗氧化应激的协同作用对NAFLD大鼠肝脏产生保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类 非酒精脂肪肝病 自噬 氧化性应激 柿叶黄酮
下载PDF
基于Nrf2信号通路探讨茵陈蒿汤对阻塞性黄疸大鼠肾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军舰 陈帅 +3 位作者 袁红霞 许艳 张西波 李忠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26-1133,共8页
目的探讨茵陈蒿汤对阻塞性黄疸大鼠肾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与调节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表达及核异位的关系。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模型组(O组)、低剂量茵陈蒿汤组(LY组)和高剂量茵陈蒿汤组(HY组),每组8只,S组大... 目的探讨茵陈蒿汤对阻塞性黄疸大鼠肾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与调节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表达及核异位的关系。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模型组(O组)、低剂量茵陈蒿汤组(LY组)和高剂量茵陈蒿汤组(HY组),每组8只,S组大鼠仅游离上段胆总管但不予结扎,剩余各组大鼠胆总管中上1/3行双重结扎建立阻塞性黄疸模型,7天后LY组、HY组分别予茵陈蒿汤6.3 mL/kg和18.9 mL/kg灌胃,S组、O组每日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连续7天,于第14天处理大鼠。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转氨酶(ALT)、谷氨酰转移酶(GGT)、尿素氮(BUN)和血肌酐(Cr)水平;分光光度法检测大鼠肾组织氧化应激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肾组织中Nrf2、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醌氧化还原酶1(NQO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中Nrf2蛋白的核异位情况。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与S组比较,O组大鼠TBil、DBil、ALT、GGT、BUN、Cr水平升高,SOD活性减弱,MDA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O组比较,LY组和HY组肝、肾功能指标水平均下降,SOD活性升高,MDA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S组比较,O组大鼠肾组织中Nrf2、NQO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值均<0.05);与O组比较,LY组和HY组Nrf2、NQO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值均<0.05);各组大鼠肾组织中Keap1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与S组比较,O组大鼠肾组织中Nrf2细胞核内阳性率显著降低(P<0.05);与O组比较,LY组和HY组Nrf2细胞核内阳性率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结论茵陈蒿汤可以有效减轻阻塞性黄疸引起的肾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大鼠肾组织中Nrf2蛋白的表达,并调控Nrf2蛋白核异位,从而介导下游NQO1蛋白的表达,调节阻塞性黄疸引起的氧化应激反应,进而减轻大鼠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阻塞 肾损伤 茵陈蒿汤 氧化性应激 大鼠 Sprague-Dawley
下载PDF
微小RNA-145-5p靶向Toll样受体4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泡沫细胞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
9
作者 陈雅娇 李涛 许泼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2-326,共5页
目的 探讨微小RNA-145-5p(miR-145-5p)对动脉粥样硬化细胞模型中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过程的调控作用。方法 体外构建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采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细胞内miR-145-5p相... 目的 探讨微小RNA-145-5p(miR-145-5p)对动脉粥样硬化细胞模型中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过程的调控作用。方法 体外构建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采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细胞内miR-145-5p相对表达。采用TargetScan数据库预测miR-145-5p与Toll样受体4(TLR4)的靶向关系。将293T细胞分为野生型+模拟物(mimic)组(转染TLR4野生型质粒+miR-145-5p模拟物)、野生型+mimic NC组(转染TLR4野生型质粒+miR-145-5p模拟物阴性对照)、突变型+mimic组(转染TLR4突变型质粒+miR-145-5p模拟物)、突变型+mimic NC组(转染TLR4突变型质粒+miR-145-5p模拟物阴性对照),采用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145-5p与TLR4的靶向关系。体外诱导泡沫细胞,分为mimic组(转染miR-145-5p模拟物)、mimic NC组(转染模拟物阴性对照)、抑制物(inhibitor)组(转染miR-145-5p抑制物)、inhibitor NC组(转染抑制物阴性对照),采用qRT-PCR、Western blot检测TLR4 mRNA及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6表达,生化相关试剂盒测定活性氧、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miR-145-5p表达明显降低(0.29±0.01 vs 1.00±0.08,t=11.180,P<0.01)。双荧光素酶实验显示,miR-145-5p mimic组荧光素酶活性较mimic NC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12,P<0.01)。与mimic NC组比较,mimic组TLR4 mRNA及蛋白、TNF-α、IL-1β、IL-6、活性氧、丙二醛含量明显降低,miR-145-5p表达、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P<0.01)。与inhibitor NC组比较,inhibitor组TLR4 mRNA及蛋白、TNF-α、IL-1β、IL-6、活性氧、丙二醛含量明显升高,miR-145-5p表达、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 miR-145-5p通过靶向TLR4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细胞模型中的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S 泡沫细胞 TOLL样受体4 炎症 氧化性应激 微小RNA-145-5p
下载PDF
氧化应激和能量代谢与中国男性精子质量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晓龙 牛治平 +5 位作者 谭继东 韩东晖 杨发 温伟红 王安辉 秦卫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18-1324,共7页
背景氧化应激和能量代谢是影响男/雄性个体精子质量的重要因素。但现有研究多为动物实验,缺少人群证据,并且以往研究多侧重于探究氧化应激和能量代谢对精子密度和活动力的影响,缺乏对精子运动速度和运动轨迹等男性生殖健康客观指标的具... 背景氧化应激和能量代谢是影响男/雄性个体精子质量的重要因素。但现有研究多为动物实验,缺少人群证据,并且以往研究多侧重于探究氧化应激和能量代谢对精子密度和活动力的影响,缺乏对精子运动速度和运动轨迹等男性生殖健康客观指标的具体参数的研究。目的研究氧化应激和能量代谢相关生物学指标与男性精子密度、活动力、运动速度和运动轨迹等各参数之间的关系,为男性生殖健康的精准干预提供流行病学证据。方法2021年6—1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招募109例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其精液样本,并应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CASA)检测精子密度参数(精子密度、直线运动精子密度)、精子活动力参数〔精子总活力、前向运动率(PR)、非前向运动率(NP)〕、精子运动速度参数〔曲线速度(VCL)、直线速度(VSL)、平均路径速度(VAP)〕和精子运动轨迹参数〔平均侧摆幅值(ALH)、平均鞭打频率(BCF)、平均移动角度(MAD)、运动的直线性(LIN)、运动的摆动性(WOB)、运动的前向性(STR)〕。检测精液样本中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反映氧化应激水平,检测三磷酸腺苷(ATP)的水平评估能量代谢水平。应用一般线性模型(GLM)评估氧化应激指标和能量代谢指标与精子质量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有67份精子样本用于检测氧化应激水平,42份精子样本用于评估能量代谢水平。GLM分析表明,氧化应激水平方面,MDA水平与直线运动精子密度、精子总活力、PR、NP、VCL、VSL、VAP、ALH、BCF、MAD、LIN、WOB、STR呈负相关(P<0.05);GSH水平与直线运动精子密度、精子总活力、PR、VSL、VAP,ALH、BCF、MAD、LIN、WOB、STR呈正相关(P<0.05)。能量代谢水平方面,ATP水平与直线运动精子密度、精子总活力、PR、NP、VCL、VSL、VAP,ALH、BCF、MAD、LIN、WOB、STR呈正相关(P<0.05)。结论较高的氧化应激水平与精子活动力降低、精子运动速度减慢以及运动轨迹发生不利改变有关,而较高的ATP水平与男性精子活动力升高、运动速度加快以及运动轨迹发生有利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 氧化性应激 能量代谢 生殖健康 精子质量 生殖健康 相关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对患者氧化应激、性激素相关指标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渠淑云 党洁 +1 位作者 翟瑶 杨鑫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1期151-153,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T)伴不孕对患者氧化应激、性激素相关指标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本院诊治的178例EMT伴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开腹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T)伴不孕对患者氧化应激、性激素相关指标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本院诊治的178例EMT伴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开腹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和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每组89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术前、术后7d氧化应激指标[谷氨酰转移酶(GG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8-异前列腺素F2α(8-ios-PGF2α)]水平及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性激素[黄体生成激素(LH)、卵泡生成激素(FSH)、雌二醇(E_(2))]水平,统计两组术后2年不同分期患者妊娠率和总妊娠率并比较.[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开腹术组(P<0.05).术后7 d,腹腔镜组GGT、8-ios-PGF2α水平显著低于本组术前及开腹术组术后7 d,GSH-Px水平显著高于本组术前及开腹术组术后7 d(P<0.05).术后1个月,腹腔镜组LH、FSH、E_(2)水平显著低于本组术前及开腹术组术后1个月(P<0.05).腹腔镜组Ⅰ~Ⅱ期患者妊娠率显著高于开腹术组(P<0.05),两组Ⅲ~Ⅳ期患者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总妊娠率显著高于开腹术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EMT伴不孕患者效果较好,可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恢复时间,降低机体氧化应激反应程度,改善患者性激素水平,提高术后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外科学 不育 腹腔镜检查 氧化性应激 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丙泊酚复合依托咪酯用于胸腔镜肺部手术中对患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12
作者 李雪 晋铭 王清洋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461-463,共3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依托咪酯用于胸腔镜肺部手术中对患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本院收治的102例需行胸腔镜肺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观察组采用丙泊酚复合依托咪酯维持麻醉,对照组给予丙泊酚维持麻醉...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依托咪酯用于胸腔镜肺部手术中对患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本院收治的102例需行胸腔镜肺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观察组采用丙泊酚复合依托咪酯维持麻醉,对照组给予丙泊酚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T_(0))、手术开始时(T_(1))、手术完毕时(T_(2))、术后1 h(T_(3))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观察患者术后2 h、6 h、12 h、24 h视觉模拟(VAS)评分,对比两组术后不良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T_(0)时心率、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_(0)时相比,两组T_(1)时心率均有下降,但对照组下降幅度高于观察组(P<0.05),T_(2)、T_(3)时,两组心率有所上升,观察组上升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与T_(0)时相比,对照组T_(1)、T_(2)、T_(3)时收缩压下降较为明显(P<0.05),观察组收缩压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T_(0)时MDA、SOD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3)时,两组的MDA水平逐渐升高,但观察组各时段均低于对照组(P<0.05),T_(1)~T_(3)时,两组SOD水平逐渐降低,但观察组各时段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 VAS评分较术后6 h、12 h均有所下降(P<0.05),观察组术后2 h、6 h、12 h、24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依托咪酯用于胸腔镜肺部手术患者维持麻醉后,能起到较好的镇静及镇痛效果,可以维持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氧化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检查 肺疾病/外科学 二异丙酚 依托咪酯 氧化性应激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波动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0
13
作者 张洁 董闪闪 +3 位作者 康岩 贾新菊 郭玉卿 周慧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9期3410-3413,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波动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3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血糖控制良好〔糖化血红蛋白(HbA1c)<7%〕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根据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将患者分为3组:正常清蛋白...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波动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3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血糖控制良好〔糖化血红蛋白(HbA1c)<7%〕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根据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将患者分为3组:正常清蛋白尿组(DM组,UAER<20μg/min,40例)、微量清蛋白尿组(NA组,20μg/min≤UAER<200μg/min,40例)和大量清蛋白尿组(MA组,UAER≥200μg/min,40例)。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健康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NC组)。收集4组受检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并检测氧化应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对糖尿病患者行动态血糖监测,计算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和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值(MODD)。结果 4组受检者MAGE、MODD及SOD、MD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DM组、NA组、MA组MAGE〔(4.1±1.3)、(5.9±2.4)、(6.9±1.6)mmol/L〕、MODD〔(2.3±0.3)、(4.0±0.5)、(5.0±0.4)mmol/L〕逐渐升高,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C组、DM组、NA组、MA组SOD水平〔(93±14)、(80±12)、(77±11)、(72±12)kU/L〕逐渐下降,而MDA水平〔(2.5±1.0)、(4.0±0.8)、(6.0±1.2)、(7.4±1.0)nmol/L〕则逐渐升高,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MAGE、MODD均与SOD水平呈负相关(r=-0.431、-0.527,P<0.05),而与MDA水平呈正相关(r=0.532、0.625,P<0.05)。结论在血糖控制良好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血糖波动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其机制与氧化应激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氧化性应激 丙二醛 氧化物歧化酶 血糖波动
下载PDF
猪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氧化应激损伤及通心络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3
14
作者 段炼 杨跃进 +7 位作者 张海涛 程宇彤 康晟 赵京林 孟亮 田毅 叶珏 孟宪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30-434,共5页
目的:评价猪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后氧化应激损伤在心肌无再流中的作用以及中药通心络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中华小型猪3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小剂量(0.05g·kg-1.d-1)、中剂量(0.2g·kg-1.d-1)和大剂量(0.5g... 目的:评价猪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后氧化应激损伤在心肌无再流中的作用以及中药通心络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中华小型猪3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小剂量(0.05g·kg-1.d-1)、中剂量(0.2g·kg-1.d-1)和大剂量(0.5g·kg-1.d-1)通心络治疗组,每组6只。冠状动脉阻断3h,再灌注1h建立AMI再灌注模型。测定并对比AMI前、后3h和再灌注后1h血清及再灌注后正常、再灌注和无再流区心肌组织中氧化应激指标总抗氧化能力(T-AO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冠脉结扎3h,血T-AOC、T-SOD和GSH含量均显著降低(均P<0.01),而MDA含量显著增加(P<0.01),再灌注后,上述指标降低和升高更显著(均P<0.01)。(2)与假手术组和正常区心肌组织相比,模型组再灌注区心肌T-AOC、T-SOD和GSH含量均显著降低(均P<0.01),MDA含量则显著升高(P<0.01),而无再流区上述指标降低和升高比再灌注区更显著(均P<0.01)。(3)与模型组相比,中剂量通心络能显著提高AMI3h血T-AOC、T-SOD含量,降低MDA含量(均P<0.05),并显著提高再灌注1h血T-SOD含量(P<0.05);大剂量通心络能显著提高AMI3h和再灌注1h血T-AOC、T-SOD含量,抑制MDA生成(均P<0.05)。(4)中剂量通心络仅能显著提高再灌注区T-AOC含量(P<0.05),降低MDA含量(P<0.05);而大剂量则显著增加再灌注区T-AOC、T-SOD和GSH含量(均P<0.05),抑制MDA的合成(P<0.01),并显著增加无再流区T-AOC和T-SOD含量(均P<0.05),降低MDA的含量(P<0.01)。结论:机体抗氧化防御功能降低和心肌局部氧化还原稳态失衡,可能是AMI再灌注后无再流发生的重要机制。中药通心络可能通过提高机体抗氧化防御能力,抑制心肌局部的氧化损伤,起到了减少无再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 氧化性应激 无再流 心肌梗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足细胞标志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 被引量:23
15
作者 董闪闪 张洁 +3 位作者 刘璠 秘玉静 李欣盼 周慧敏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34-1336,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并发不同程度肾病患者尿足细胞标志蛋白(PCX)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及其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 186例T2DM患者按照24h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单纯T2DM组(SDM组,62例)、微量组(NA组,60例)、大量组...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并发不同程度肾病患者尿足细胞标志蛋白(PCX)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及其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 186例T2DM患者按照24h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单纯T2DM组(SDM组,62例)、微量组(NA组,60例)、大量组(MA组,64例),另取24hUAER正常者作对照(NC组,60例)。分别检测PCX、VEGF、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与其他3组比较,MA组VEGF、PCX及MDA水平最高(P<0.01),SOD和GSH-px水平最低(P<0.01,P<0.05)。VEGF、UAER、HbA1c是尿PCX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尿PCX及血VEGF与氧化应激相关,氧化应激与足细胞的损伤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尿足细胞标志蛋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氧化性应激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氧化应激与β细胞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李永玲 邓华聪 +3 位作者 糜公仆 秦登优 刘强 艾艳琴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36-638,64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糖耐量个体血糖、血脂及氧化应激与胰岛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功能的关系。方法纳入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40例,糖耐量减低者(IGT组)37例,糖耐量正常者(NGT组)43例。分别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测定血糖... 目的探讨不同糖耐量个体血糖、血脂及氧化应激与胰岛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功能的关系。方法纳入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40例,糖耐量减低者(IGT组)37例,糖耐量正常者(NGT组)43例。分别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测定血糖、血脂、8-羟基脱氧尿苷(8-OHdG)、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空腹胰岛素(FINS)等,计算0~10min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急性胰岛素反应3-5(AIR3-5)、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稳态模型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B)。分析氧化应激指标与空腹血糖(FP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AUC、AIR3-5、HOMA-IR及HOMA-B的关系。结果 IGT组、T2DM组SOD、AIR3-5、AUC显著低于NGT组(P〈0.05)。IGT组、T2DM组LDL-C、TG8、-OHdG和MDA显著高于NGT组(P〈0.05)。IGT组SOD、AIR3-5、AUC显著低于T2DM组(P〈0.05),而LDL-C、TG、8-OHdG和MDA则显著高于T2DM组(P〈0.05)。MDA、8-OHdG与FPG、TG、LDL-C呈正相关,与FINS、HOMA-B、AUC、AIR3-5呈负相关;SOD与FINS、HOMA-B、AUC、AIR3-5呈正相关,与FPG、TG、LDL-C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8-OHdG、SOD的独立影响因素是FPG、LDL-C;且8-OHdG、SOD是AIR3-5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T2DM患者存在明显的糖脂代谢紊乱以及氧化应激,氧化应激对胰岛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功能有显著影响,可能与T2DM的发病机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氧化性应激 糖脂毒 胰岛素分泌细胞
下载PDF
硫化氢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中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7
17
作者 魏红玲 杜军保 +4 位作者 唐朝枢 张春雨 金红芳 斯琴 田悦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65-569,共5页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形成中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体重180~200g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氧组、低氧+硫氢化钠(NaHS)组。建立低氧模型...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形成中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体重180~200g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氧组、低氧+硫氢化钠(NaHS)组。建立低氧模型21d后,监测其血液动力学变化;应用比色法检测肺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氧化型谷胱甘肽(oxidized glutathione,GSSG)、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丙二醛(malondiadehyde,MDA)、羟自由基(hydroxyradical,·OH)的含量;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SOD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经3周低氧处理,大鼠形成HPH和肺血管结构重构,表现为平均肺动脉压(mean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mPAP)明显增加[(23.7±2.2)mmHg vs(16.3±3.7)mmHg,P〈0.01],右室重量与左室及室间隔重量的比值[RV/(LV+SP)]升高(P〈0.01);给予外源性H2S供体NaHS后,可以降低肺动脉压力[(16.3±2.8)mm Hg vs(23.7±2.2)mmHg,P〈0.01],减少RV/(LV+SP)(P〈0.01);H2S供体可以提高T-AOC 18.8%(P〈0.01),减少GSSG的含量23.2%(P〈0.01),但对SOD的活性及基因转录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H2S在HPH形成中的氧化应激过程中发挥抗氧化作用,其作用机制部分是通过减少GSSG的含量,从而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高血压 氧化性应激 缺氧
下载PDF
犬急性心肌梗死晚期再灌注对心肌Fas/FasL系统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氧化应激机制 被引量:15
18
作者 徐少东 马礼坤 +3 位作者 屈朝法 余华 贾雪梅 周青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07-310,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晚期再灌注对心肌细胞凋亡基因Fas/FasL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氧化应激机制。方法:18条健康成年杂种犬,按随机方法分为3组,每组6条。晚期再灌注组: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6 h后再灌注6 h;持续缺血组:开胸后6 h,结扎冠...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晚期再灌注对心肌细胞凋亡基因Fas/FasL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氧化应激机制。方法:18条健康成年杂种犬,按随机方法分为3组,每组6条。晚期再灌注组: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6 h后再灌注6 h;持续缺血组:开胸后6 h,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6 h,不行再灌注处理;对照组:冠状动脉前降支只穿线不结扎持续12 h。免疫组化法检测梗死边缘区心肌Fas和FasL蛋白表达,TUNEL法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比色法测定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还原性谷胱甘肽酶(GR)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等。结果:心肌Fas和FasL蛋白表达以及细胞凋亡指数在持续缺血组和晚期再灌注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P<0.05,P<0.01),而且晚期再灌注组明显高于持续缺血组(P<0.05)。持续缺血组和晚期再灌注组的心肌细胞SOD活性和GR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P<0.05,P<0.01),而MDA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两组之间亦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AM I晚期再灌注使梗死边缘区心肌细胞Fas/FasL蛋白表达以及细胞凋亡指数增加,提示晚期再灌注仍然存在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再灌注 FAS/FASL 氧化性应激
下载PDF
可溶性klotho蛋白与慢性肾脏病患者体内氧化应激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林书典 詹锋 +8 位作者 武伟 潘楚瑛 张延 刘颖 杨舟 黄艳艳 黄玮 王茹 詹宇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97-1300,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体内氧化应激状态,初步明确可溶性 klotho 蛋白(s-kl)在 CKD患者体内氧化应激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肾病风湿科门诊或住院诊治的 CKD 患者共89例,均符合...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体内氧化应激状态,初步明确可溶性 klotho 蛋白(s-kl)在 CKD患者体内氧化应激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肾病风湿科门诊或住院诊治的 CKD 患者共89例,均符合美国国家肾脏病基金会制定的肾脏病预后质量倡议(K/ DOQI - CKD)诊断标准。根据 CKD 分期将入选患者分为 CKD1~2组(27例)、CKD3~4组(35例)和 CKD5组(27例)。清晨空腹采集患者静脉血,常规方法检测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采用 ELISA 法检测s-kl,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MDA),羟胺法检测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比色法检测总抗氧化力(T-AOC),分光光度法检测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用核素肾动态显像(^99 Tcm-DTPA)检测肾小球滤过率(GFR)。比较组间差异,部分指标间的依存关系采用 Pearson 相关分析和直线回归分析。结果3组 CKD 患者s-kl、MDA、T-SOD、T-AOC及 GSH 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其中,CKD3~4组和 CKD5组s-kl、T-SOD、T-AOC 和 GSH 水平较 CKD1~2组下降,而 MDA 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CKD5组s-kl、T-SOD、T-AOC 和 GSH 水平较 CKD3~4组降低,MDA 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关分析显示,s-kl与T-SOD、T-AOC及 GSH 呈正相关关系(r =0.428、0.502、0.531,P<0.05),与 MDA 呈负相关关系(r =-0.434,P <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s-kl与 MDA、T-SOD、T-AOC间存在线性依存关系(P <0.05),而s-kl与 GSH 无线性回归关系(P >0.05)。结论 CKD 患者体内存在氧化应激,s-kl降低与肾脏氧化损伤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氧化性应激 KLOTHO蛋白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对慢性间歇缺氧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刘辉国 张志锋 +2 位作者 高永平 张珍祥 牛汝楫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慢性间歇缺氧(CIH)模型大鼠海马组织氧化应激及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慢性缺氧组、NAC治疗组及正常对照组3组,每组10只。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海马组织丙二醛(MDA)、超氧...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慢性间歇缺氧(CIH)模型大鼠海马组织氧化应激及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慢性缺氧组、NAC治疗组及正常对照组3组,每组10只。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海马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海马CA1区磷酸化JNK(p-JNK)表达水平,应用TUNEL法检测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率。结果:NAC治疗组MDA水平低于CIH组(1.71±0.43vs1.37±0.26,P<0.05)、SOD活性高于CIH组(44.94±14.01vs57.66±14.07,P<0.05),p-JNK表达水平低于CIH组(0.53±0.10vs0.39±0.16,P<0.05),海马神经元凋亡率显著低于CIH组(0.32±0.18vs0.20±0.11,P<0.05)。结论:NAC能抑制慢性间歇缺氧导致的氧化应激,从而影响JNK信号转导通路,减少海马神经元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半胱氨酸 缺氧 氧化性应激 海马 神经元 信号转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