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4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刺五加多酚合成纳米氧化锌及其抗氧化和抗菌性能研究
1
作者 李莹 褚秀玲 +3 位作者 李晓丽 丁一 冯艺超 苏建青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48-2659,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绿色合成纳米氧化锌并探究该纳米氧化锌的活性。以刺五加多酚为原料,绿色合成纳米氧化锌(ZnO NPs),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热重分析(TG)... 本试验旨在绿色合成纳米氧化锌并探究该纳米氧化锌的活性。以刺五加多酚为原料,绿色合成纳米氧化锌(ZnO NPs),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热重分析(TG)和粒径分析对所制得的样品进行表征,通过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自由基清除试验评价其抗氧化性能,通过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试验评价其抗菌性能。结果表明:本试验成功合成ZnO NPs,其在361 nm处有吸收峰,形态为六方晶系纤锌矿结构,晶体平均粒径为77.45 nm;当ZnO NPs质量浓度达到6 g/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93.28%;当ZnO NPs质量浓度达到9 g/L时,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73.83%;ZnO NPs对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64 g/L,最小杀菌浓度为80 g/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80 g/L,最小杀菌浓度为88 g/L,且ZnO NPs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均高于氧化锌(ZnO)。本试验以刺五加多酚为原料成功合成ZnO NPs,该ZnO NPs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抗菌性能,为其进一步开发为饲料添加剂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锌 刺五加多酚 氧化性能 抗菌性能
下载PDF
钾掺杂对纤锌矿型氧化锌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影响
2
作者 马战红 于仁红 任凤章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0,M0003,共7页
针对纯纤锌矿型ZnO禁带宽度较高,不能吸收大部分可见光的问题,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构建了钾掺杂ZnO的4种超胞模型,并对4种模型进行几何优化,计算了KXZn1-XO的能带结构、态密度和光吸收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广义梯度近似法(... 针对纯纤锌矿型ZnO禁带宽度较高,不能吸收大部分可见光的问题,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构建了钾掺杂ZnO的4种超胞模型,并对4种模型进行几何优化,计算了KXZn1-XO的能带结构、态密度和光吸收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广义梯度近似法(GGA)+U方法计算得到纯氧化锌带隙为3.373 eV,与实验值一致;随着钾掺杂量X的增大,ZnO的禁带宽度Eg出现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加的现象,KXZn1-XO吸收带发生先蓝移后红移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掺杂 矿型氧化锌 第一性原理 电子结构 光学性质
下载PDF
氧化锌修饰电极对绿茶中没食子酸的电化学检测
3
作者 连欢 李金涛 +2 位作者 张翠忠 韦红燕 向刚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43-46,共4页
利用水热法合成的三维花状氧化锌纳米材料,构建了氧化锌修饰的玻碳电极(ZnO/GCE)并将其应用于没食子酸(GA)的电催化性能研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电化学的方法对其进行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技术考察GA在该ZnO/GCE上的电化学行为。... 利用水热法合成的三维花状氧化锌纳米材料,构建了氧化锌修饰的玻碳电极(ZnO/GCE)并将其应用于没食子酸(GA)的电催化性能研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电化学的方法对其进行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技术考察GA在该ZnO/GCE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显示,与玻碳电极相比,氧化锌纳米材料修饰的玻碳电极明显增大了没食子酸的电化学响应信号,且在5.97~658.00μmol/L的浓度范围内,其氧化峰电流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61),检出限为0.8929μmol/L(S/N=3)。将该传感器用于市售绿茶饮料中GA含量的检测,检测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氧化锌 纳米材料 修饰电极 没食子酸 电学检测
下载PDF
氧化锌-壳聚糖复合生物膜在祛痘产品中的研究与应用
4
作者 刘洋 冯静静 任环宇 《日用化学品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33-37,共5页
通过在氧化锌表面形成脱乙酰甲壳素(壳聚糖/CS)/聚苯乙烯磺酸钠(PSS)/邻羟基苯甲酸(SA)复合生物膜对氧化锌进行改性。产品性能验证表明,氧化锌复合生物膜可以有效的改善其驻留性。该复合生物膜的抗水性、抗菌性和抗污染等性能得到明显... 通过在氧化锌表面形成脱乙酰甲壳素(壳聚糖/CS)/聚苯乙烯磺酸钠(PSS)/邻羟基苯甲酸(SA)复合生物膜对氧化锌进行改性。产品性能验证表明,氧化锌复合生物膜可以有效的改善其驻留性。该复合生物膜的抗水性、抗菌性和抗污染等性能得到明显提高。舒缓测试表明该复合生物膜可以有效缓解祛痘产品的刺激性。该氧化锌复合生物膜应用在祛痘产品中,具有优异的功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祛痘 氧化锌改性
下载PDF
氧化锌烟尘中锗的浸出行为
5
作者 陆占清 邓志敢 +4 位作者 魏昶 戴兴征 李兴彬 李旻廷 樊刚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34-946,共13页
针对锌浸渣烟化挥发产生的氧化锌烟尘中锗浸出率低、氧化锌烟尘浸出渣中锗含量高的问题,开展了锌浸渣烟化挥发过程不同收尘器收集的氧化锌烟尘中锗的浸出行为研究,分析了锗、铁、硅浸出的相关性,考察了锗的浸出行为、渣中锗的赋存状态,... 针对锌浸渣烟化挥发产生的氧化锌烟尘中锗浸出率低、氧化锌烟尘浸出渣中锗含量高的问题,开展了锌浸渣烟化挥发过程不同收尘器收集的氧化锌烟尘中锗的浸出行为研究,分析了锗、铁、硅浸出的相关性,考察了锗的浸出行为、渣中锗的赋存状态,揭示了渣中锗难以被进一步浸出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氧化锌烟尘浸出渣进行硫酸浸出分解铁酸盐−盐酸浸出解离硫酸铅−氢氟酸浸出解离硅酸盐的梯级强化浸出。结果表明:混合氧化锌烟尘中锗主要赋存于硅酸盐及固溶体中,尤其是锅炉尘中铁酸盐和硅酸盐较高,制约了锗浸出率的提高;影响锗浸出率的关键因素是氧化锌烟尘中铁、硅含量,渣中不溶锗主要赋存于难溶硅酸盐矿物及固溶体中,提高锗浸出率的关键是硅酸盐的解离;在硫酸体系下,采取高温高酸浸出解离难溶铁酸锌及含硅矿物,控制过程硅的浸出与沉淀,可进一步提高锗的浸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烟尘 浸出 硅酸盐
下载PDF
现代稳定型氧化锌压敏陶瓷的直流老化研究进展
6
作者 武康宁 程卓林 +2 位作者 李柔 李建英 李盛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1-633,共13页
现代稳定型氧化锌压敏陶瓷的直流老化功耗随时间持续降低,完全不同于功耗不断上升的传统老化现象,给基础老化理论和工程应用均带来了巨大挑战。这种反常的老化现象已经超出了经典离子迁移老化理论的范畴,其非阿雷尼乌斯特征也使实际状... 现代稳定型氧化锌压敏陶瓷的直流老化功耗随时间持续降低,完全不同于功耗不断上升的传统老化现象,给基础老化理论和工程应用均带来了巨大挑战。这种反常的老化现象已经超出了经典离子迁移老化理论的范畴,其非阿雷尼乌斯特征也使实际状态评估和寿命预测难以开展。文中详述了现代稳定型氧化锌压敏陶瓷的直流老化及恢复特征:正向伏安特性在直流老化后存在“交叉”现象;老化过程可逆,试样充分恢复后能达到其未老化状态。离子重排(donorionredistribution,DIR)老化模型可合理解释氧化锌压敏陶瓷的直流老化现象。氧化锌压敏陶瓷的老化功耗取决于界面态消耗与耗尽层离子“U”型分布之间的竞争,前者导致功耗上升而后者有利于功耗降低。稳定型氧化锌压敏陶瓷的势垒界面态在高温、缺氧气氛等条件下不能保持稳定,其原本下降的功耗也能转变为不断上升。此外,广为应用的功耗(泄漏电流)具有显著的电压依赖特性,并不能反映氧化锌压敏陶瓷真实的老化状态,反向老化系数则有望成为一种有效的老化状态表征参数。通过深化现代稳定型氧化锌压敏陶瓷的老化现象、老化机制及状态评估的认识,本文旨在推进我国高性能氧化锌压敏陶瓷生产制造和高端避雷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压敏电阻 老化 过电压保护 避雷器 状态评估
原文传递
纳米氧化锌液相法制备技术进展
7
作者 杨卓 李春雷 +3 位作者 张鑫 乔勉 田玉琴 宫源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共11页
纳米氧化锌是一种新型无机功能材料,广泛用于橡胶、涂料、催化等领域。其液相法制备技术具有产物粒径及形貌易控制、经济成本低、易于实现工业化的优点。重点综述了包括微乳液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溶剂热法和化学沉淀法在内的纳米氧... 纳米氧化锌是一种新型无机功能材料,广泛用于橡胶、涂料、催化等领域。其液相法制备技术具有产物粒径及形貌易控制、经济成本低、易于实现工业化的优点。重点综述了包括微乳液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溶剂热法和化学沉淀法在内的纳米氧化锌液相法制备技术,阐释了各方法的基本原理、关键影响因素,强调了过程强化技术在制备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介绍了“气泡液膜法”的新思路,其特征在于通过表面活性剂与反应液、空气的快速混合,形成具有高堆密度微气泡的纳米反应环境,成核晶体在气泡间10~100 nm的液膜内限域生长,通过控制气泡间液膜厚度调控纳米粒子大小,所得产物粒径均一、不易团聚,有望实现低成本纳米氧化锌的连续规模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纳米颗粒 液相法 制备技术 气泡液膜法
下载PDF
络合滴定法测定复方乳酸依沙吖啶软膏中氧化锌的含量
8
作者 张建 王晓玲 +5 位作者 魏京海 刘宗洋 李云晴 王海伦 王文莉 安芳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3,共3页
目的:建立复方乳酸依沙吖啶软膏中氧化锌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络合滴定法对同一批次复方乳酸依沙吖啶软膏供试品进行氧化锌含量测定,对其专属性、线性范围、精密度、准确度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以判断方法的适用性。结果:本实验... 目的:建立复方乳酸依沙吖啶软膏中氧化锌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络合滴定法对同一批次复方乳酸依沙吖啶软膏供试品进行氧化锌含量测定,对其专属性、线性范围、精密度、准确度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以判断方法的适用性。结果:本实验方法专属性良好,氧化锌在6.0~56.5 mg质量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Y=0.245196X+0.050564(r=0.9994);氧化锌检出限为0.13 mg,定量限为0.43 mg;精密度实验氧化锌重复性实验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5%(n=6),氧化锌中间精密度RSD为1.3%(n=12);所有加标水平氧化锌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2.7%)。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测定结果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9101要求,适用于复方乳酸依沙吖啶软膏中氧化锌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乳酸依沙吖啶软膏 氧化锌 含量测定 络合滴定法
下载PDF
锌灰资源化回收及超临界水热合成纳米氧化锌系统工艺
9
作者 刘璐 王树众 +4 位作者 刘伟 张宝权 刘慧 刘辉 赵君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3-203,共11页
为了对锌灰进行资源化回收及对其经济性进行分析,将湿法回收工艺和超临界水热合成技术相结合,将锌灰生成价值较高的纳米氧化锌产品,采用Aspen Plus软件平台,建立了完整的系统工艺,并分析了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物料成本及能耗成本。在硫酸... 为了对锌灰进行资源化回收及对其经济性进行分析,将湿法回收工艺和超临界水热合成技术相结合,将锌灰生成价值较高的纳米氧化锌产品,采用Aspen Plus软件平台,建立了完整的系统工艺,并分析了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物料成本及能耗成本。在硫酸浓度为2 mol·L^(-1)、固液比为1∶8、浸出温度为50℃、浸出时间为2 h、搅拌器转速为300 r·min^(-1)的条件下,锌灰中锌的浸出率达到了95%以上。除杂过程除去了Fe、Al、Ni、Cu等杂质,除杂后的溶液中锌的质量分数达到了97%。利用锌灰浸出液在400℃和25 MPa的超临界条件下,合成了平均粒径为26 nm的纳米氧化锌,晶体结晶度良好,纯度较高。通过与纯物料所合成的纳米氧化锌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显著提升了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资源化回收 超临界水热合成 纳米氧化锌 高值化利用
下载PDF
不同尺寸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研究
10
作者 郭又晟 陈延明 +1 位作者 王立岩 高洁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127,共10页
溶液化学方法在制备ZnO纳米材料时最为常用,通常情况下,可以采用水或其它有机溶剂作为反应介质,制备不同尺寸和形貌的ZnO纳米粒子。本文以油酸钠为表面活性剂,乙酸锌为前驱体,使用不同醇溶剂(乙醇、正丁醇、正己醇),通过控制反应温度,... 溶液化学方法在制备ZnO纳米材料时最为常用,通常情况下,可以采用水或其它有机溶剂作为反应介质,制备不同尺寸和形貌的ZnO纳米粒子。本文以油酸钠为表面活性剂,乙酸锌为前驱体,使用不同醇溶剂(乙醇、正丁醇、正己醇),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在较为温和的反应条件下,成功制备了不同尺寸的球形纳米ZnO粒子。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X-射线衍射(XRD)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等方法对所得到的ZnO纳米粒子进行了表征,在此基础上,选取其中五种不同尺寸的ZnO纳米粒子,使用平板浇注法,探究不同尺寸ZnO纳米粒子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葡萄杆球菌的抗菌效果。结果表示:随着醇溶剂碳链长度和温度的增加,ZnO纳米粒子的尺寸会逐渐增加;随着ZnO纳米粒子的尺寸的减小,其抗菌效果逐渐增强。相比于金黄葡萄杆球菌,ZnO纳米粒子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效果较差。当ZnO纳米粒子的浓度为6×10^(-3)mol·L^(-1)时,对金黄葡萄杆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分别达到了96.6%和9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纳米粒子 溶液化学法 平板浇注法 抗菌性能
下载PDF
超声波-纳米氧化锌处理对鲜切莴笋贮藏品质的影响
11
作者 徐为雯 罗丽 +3 位作者 王顺民 付院生 董雨露 束志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0-289,共10页
为提高鲜切莴笋的贮藏品质,该研究采用超声波(300 W,45℃;ultrasonic,US)、纳米氧化锌(0.07 g/L;ZnO nanoparticles,ZN)、超声波协同纳米氧化锌(300 W,46℃,0.07 g/L;ultrasonic+ZnO nanoparticles,UZ)3种方法对鲜切莴笋进行保鲜处理(10... 为提高鲜切莴笋的贮藏品质,该研究采用超声波(300 W,45℃;ultrasonic,US)、纳米氧化锌(0.07 g/L;ZnO nanoparticles,ZN)、超声波协同纳米氧化锌(300 W,46℃,0.07 g/L;ultrasonic+ZnO nanoparticles,UZ)3种方法对鲜切莴笋进行保鲜处理(10 min),后在4℃冷藏8 d,以评价其贮藏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处理方法均可以有效提高鲜切莴笋的保鲜效果,其中US处理组的营养物质含量和表观颜色显著高于对照组,而ZN处理组的失重率和硬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相较于单一处理组,UZ处理更能抑制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升高,提高抗坏血酸含量和抗氧化能力,从而减少鲜切莴笋褐变和水分流失,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下降,控制硬度和感官评分维持在较高水平,贮藏8 d后UZ处理样品的褐变指数比US、ZN和CK处理分别降低了21.91%、31.12%和37.55%,呼吸强度比US、ZN和CK处理分别降低了17.66%、20.49%和18.63%。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影响鲜切莴笋贮藏品质的主要指标是PPO、硬度、褐变指数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其中UZ主要利用抑制PPO活性来减少鲜切莴笋褐变;贮藏8 d后UZ的综合得分最高,其次是US和ZN,表明UZ能更有效地提高鲜切莴笋的贮藏品质,是延长其货架期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莴笋 超声波 纳米氧化锌 贮藏品质 保鲜
下载PDF
饲粮中添加不同形式氧化锌对肉兔肠道形态、食糜消化酶活性和盲肠发酵的影响
12
作者 蔡景义 吴霜 +5 位作者 张叶 况应谷 刘光芒 赵华 贾刚 田刚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19-726,共8页
【目的】旨在研究不同形式氧化锌对肉兔肠道形态、空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基因表达、肠道食糜消化酶活性和盲肠发酵的影响。【方法】选取162只35日龄断奶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27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锌水平... 【目的】旨在研究不同形式氧化锌对肉兔肠道形态、空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基因表达、肠道食糜消化酶活性和盲肠发酵的影响。【方法】选取162只35日龄断奶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27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锌水平为120mg/kg的饲料级氧化锌(F-ZnO)、纳米氧化锌(N-ZnO)和包被氧化锌(C-ZnO)的饲粮。正试期42d,分别于21d和42d每组选择6只试验兔(即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屠宰取样,测定肠道和食糜相关指标。【结果】①与F-ZnO相比,饲粮添加N-ZnO和C-ZnO均显著提高肉兔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降低隐窝深度,提高绒隐比(V/C)(P<0.05)。与F-ZnO和C-ZnO相比,N-ZnO显著提高21d回肠绒毛高度,降低隐窝深度,提高V/C(P<0.05);显著降低42d空肠隐窝深度,提高V/C(P<0.05)。②与F-ZnO相比,饲粮添加N-ZnO和C-ZnO均可显著提高试验第21天肉兔空肠Claudin、ZO-1和ZO-2基因表达(P<0.05),显著提高试验第42天空肠Occludin基因表达(P<0.05)。③与F-ZnO相比,N-ZnO可显著提高试验第42d盲肠食糜纤维素酶活性(P<0.05)。3组间空肠食糜脂肪酶、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性,盲肠食糜半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活性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盲肠食糜总挥发性脂肪酸及乙酸、丙酸和丁酸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肉兔饲粮添加N-ZnO和C-ZnO改善小肠形态结构,提高空肠黏膜紧密连接,促进了肉兔肠道健康,C-ZnO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纳米氧化锌 包被氧化锌 肉兔 肠道形态 肠道生理
下载PDF
基于频域介电谱曲线分解的氧化锌避雷器老化状态评估
13
作者 马御棠 束洪春 +3 位作者 钱国超 周仿荣 黄林 魏仁伟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01-913,共13页
氧化锌避雷器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设备,其老化状态直接关系到对过电压的防护效果,开展氧化锌避雷器的老化状态评估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针对氧化锌避雷器内部不均匀老化分布,提出一种基于频域介电谱曲线分解的氧化锌避雷器老化状态评估... 氧化锌避雷器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设备,其老化状态直接关系到对过电压的防护效果,开展氧化锌避雷器的老化状态评估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针对氧化锌避雷器内部不均匀老化分布,提出一种基于频域介电谱曲线分解的氧化锌避雷器老化状态评估方法。首先,通过构建氧化锌避雷器介电响应等效电路,研究了氧化锌避雷器频域介电谱分解方法,根据整支避雷器频域介电谱分解可以得到避雷器内部各区域氧化锌阀片的频域介电曲线;其次,利用Havriliak-Negami方程对氧化锌阀片频域介电谱特征参数进行了提取,基于极限学习机建立了氧化锌阀片老化状态评估模型,提出氧化锌避雷器老化评估方法流程;最后,通过多重雷击模拟实验,制备了不同老化状态的氧化锌阀片与避雷器实物样本,对所提老化评估方法进行了分析与验证。结果表明,整支避雷器频域介电谱分解与测试结果的平均误差小于3%,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地对避雷器频域介电谱进行分解并获取各区域的频域介电谱;针对整支避雷器,该文所提方法对各区域老化状态的评估准确率为93.3%,能够有效地对避雷器进行老化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避雷器 老化状态评估 频域介电谱 曲线分解 极限学习机
下载PDF
铝掺杂氧化锌纳米粉末制备及其对PET的抗静电改性
14
作者 杨昕悦 关丽涛 杨崇岭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8-145,共8页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含量的Al单元掺杂氧化锌(AZO)纳米粉体,并将自制的纳米AZO粉末用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制备,以提高PET的抗静电性能。利用X射线行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表面电阻测试仪等测试手段,探究了Al单元...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含量的Al单元掺杂氧化锌(AZO)纳米粉体,并将自制的纳米AZO粉末用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制备,以提高PET的抗静电性能。利用X射线行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表面电阻测试仪等测试手段,探究了Al单元掺杂对AZO粉体结构、形貌及电性能的影响。在PET制备过程中加入AZO,探究AZO对PET抗静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AZO纳米粉体为结晶度良好的六方纤锌矿结构。Al掺杂浓度影响AZO粉体形貌、晶体结构及电性能。随着Al掺杂浓度的增加,粉体的结晶质量降低,电性能先变好后变差,粉体尺寸变大,出现团聚、结块现象。适度的Al掺杂可使AZO电阻率达到最低,改善AZO的导电性能。在Al掺杂浓度为2%时,AZO纳米粉体的电性能最佳,电阻率为5.3×10^(4)Ω/m^(2)。使用制备的AZO纳米粉末作为导电填料能有效改善PET的抗静电性能,降低PET/AZO复合材料的表面电阻率,使材料由绝缘体转变为静电耗散体,抗静电性能增强。AZO填充量在0.005%时复合材料的表面电阻率最低,为1.16×10^(10)Ω/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共沉淀法 掺杂改性 纳米氧化锌 PET复合材料 表面电阻率
下载PDF
包被纳米氧化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肠道屏障的影响
15
作者 李慧 刘金松 +3 位作者 刘玉兰 张严 孔随飞 曹广添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0,共5页
研究旨在比较不同形式纳米氧化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肠道屏障的影响。选取192头24日龄左右、体重(7.47±0.62)kg的断奶仔猪(公、母各半),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试验... 研究旨在比较不同形式纳米氧化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肠道屏障的影响。选取192头24日龄左右、体重(7.47±0.62)kg的断奶仔猪(公、母各半),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00 mg/kg纳米氧化锌、500 mg/kg包被纳米氧化锌、1000 mg/kg包被纳米氧化锌。试验期14 d。结果显示,纳米氧化锌的总有效率为7.12%,远低于包被纳米氧化锌的78.54%;不同形式纳米氧化锌均可以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试验末重和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和腹泻率(P<0.05),试验Ⅲ组效果最佳;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断奶仔猪血清中免疫球蛋白M和免疫球蛋白A含量显著提高(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Ⅲ组断奶仔猪空肠和回肠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水平显著提高(P<0.05);不同形式纳米氧化锌均显著降低了断奶仔猪血清中二胺氧化酶活性和内毒素含量(P<0.05)。研究表明,在饲粮中添加纳米氧化锌和包被纳米氧化锌均可促进断奶仔猪生长,降低腹泻率,增强免疫功能和肠道屏障功能,1000 mg/kg包被纳米氧化锌的作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被纳米氧化锌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免疫功能 肠道屏障
原文传递
利用含锌工业固废制备高纯氧化锌的工艺研究
16
作者 张建彬 王松 +1 位作者 申玉芳 张静冰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5-182,共8页
针对氧化锌尾矿和废弃水渣等工业固废中有价锌难以回收的问题,以当地工业含锌固废为原料,利用碳热还原氧化法,制备了高纯氧化锌微粉。通过HSC Chemistry进行热力学计算和试验研究结合的方式,分析了含锌废渣中硅酸锌与碳还原反应的热力... 针对氧化锌尾矿和废弃水渣等工业固废中有价锌难以回收的问题,以当地工业含锌固废为原料,利用碳热还原氧化法,制备了高纯氧化锌微粉。通过HSC Chemistry进行热力学计算和试验研究结合的方式,分析了含锌废渣中硅酸锌与碳还原反应的热力学过程。讨论了配碳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以及CaF_(2)对硅酸锌还原过程锌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以CaF_(2)为催化剂时,1000~1100℃催化效果最显著。得出最佳工艺条件:在温度为1100℃、保温时间40 min、碳含量20 wt%、CaF_(2)添加5 wt%的条件下锌产率(氧化锌回收率)为97.44%。对挥发产物进行结构和成分分析,其物相为六方纤锌矿结构的氧化锌晶体,粒度大小2~4μm,纯度达到了99.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废 还原焙烧 氟化钙 高纯氧化锌
下载PDF
氧化锌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形貌调控
17
作者 张梦 谭凤芝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21-25,共5页
为制备形态均一、形貌良好的氧化锌纳米纤维,通过改变前驱体溶液的溶剂体系和煅烧温度,对静电纺丝方法制备出的纳米纤维进行微观形貌调控,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衍射仪、全自动气体吸附仪等对制备的氧化锌纳米纤维进行表征。结果显示... 为制备形态均一、形貌良好的氧化锌纳米纤维,通过改变前驱体溶液的溶剂体系和煅烧温度,对静电纺丝方法制备出的纳米纤维进行微观形貌调控,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衍射仪、全自动气体吸附仪等对制备的氧化锌纳米纤维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当乙酰丙酮/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溶液作为前驱体溶液中的溶剂组分、热处理温度为500℃时,所得氧化锌纳米纤维形貌均一,纤维直径约为200 nm,呈现出均匀的颗粒堆积状,比表面积约为9.03 m^(2)/g,氧化锌纳米纤维对紫外光有着优异的吸收性能,且禁带宽度可达3.18 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纳米纤维 静电纺丝 形貌调控
下载PDF
Cu/Ni共掺杂氧化锌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18
作者 王守玲 何劲 +2 位作者 胡多杨 昌杰 吴小说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69-72,84,共5页
纳米氧化锌(ZnO)是一种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在太阳能电池、光催化剂等领域的应用引起了人们极大的研究兴趣,但是ZnO的光催化性能被它的能带结构所影响。通过掺杂过渡金属离子的方法可以改变ZnO的能带结构,拓宽其对可见光谱的影响范围。本... 纳米氧化锌(ZnO)是一种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在太阳能电池、光催化剂等领域的应用引起了人们极大的研究兴趣,但是ZnO的光催化性能被它的能带结构所影响。通过掺杂过渡金属离子的方法可以改变ZnO的能带结构,拓宽其对可见光谱的影响范围。本文通过低温水热和高温热解两步法,制备了铜、镍单掺杂和共掺杂纳米氧化锌材料,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紫外可见光谱仪(UV-VIS)对产物的结构、形貌及对有机染料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性能进行了表征。通过改变水热反应温度,研究了反应温度对ZnO光催化降解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掺杂和反应温度均使得氧化锌对亚甲基蓝的降解性能有着显著影响,在150℃的条件下用水热法制备的铜镍共掺杂氧化锌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效果最好,其光催化降解效率可达9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掺杂 光催化 过渡金属
下载PDF
氧化锌非线性电阻老化剖析
19
作者 张敬 王桥智 +1 位作者 孙晓波 马明叶 《电气技术与经济》 2024年第4期345-347,共3页
氧化锌非线性电阻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性能渐变老化甚至热崩溃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导致氧化锌非线性电阻老化的两种机理及相关因素,详细论述了老化造成的安全隐患,并推荐了老化检测方法。
关键词 氧化锌 热崩溃 直流老化 交流老化 老化检测方法
下载PDF
低成本氧化锌基抗菌材料的制备工艺技术研究
20
作者 彭小晋 聂光临 +3 位作者 吴洋 黄玲艳 戴英 刘一军 《陶瓷》 CAS 2024年第4期58-61,共4页
通过探究研磨、掺杂和煅烧等制备工艺对氧化锌基抗菌材料抗菌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高效氧化锌基抗菌材料的最佳制备工艺,并实现其低成本制备。以氧化锌生锌为锌源材料、研磨粒径为d_(90)=0.181μm、煅烧温度为1100℃及掺杂HBO_(3)掺杂量... 通过探究研磨、掺杂和煅烧等制备工艺对氧化锌基抗菌材料抗菌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高效氧化锌基抗菌材料的最佳制备工艺,并实现其低成本制备。以氧化锌生锌为锌源材料、研磨粒径为d_(90)=0.181μm、煅烧温度为1100℃及掺杂HBO_(3)掺杂量为28%,可制得抗菌性能优异(抑菌圈最大3.8cm)的氧化锌基抗菌材料。通过上述优化工艺参数制备的氧化锌基抗菌材料,不仅抗菌效果优异,而且制备过程简单,综合使用成本低廉,有助于推进抗菌陶瓷砖工业化量产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抗菌陶瓷砖材料 掺杂 工艺参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