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44篇文章
< 1 2 19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熔盐改性氧化镁吸附剂制备及固定床低浓度CO_(2)吸附捕集
1
作者 邱宇烜 李平 +1 位作者 邵历强 苗垚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9-327,共9页
针对吸附法捕集烟道气CO_(2)成本和能耗较高问题,研究采用六水氯化镁和碳酸氢钠通过沉淀法制备碱式碳酸镁并煅烧制得氧化镁粉体,再通过硝酸钠和碳酸钠浸渍改性并成型为(Na NO_(3))_(0.1)-Mg O和(Na NO_(3))_(0.1)(Na_(2)CO_(3))_(0.05)-... 针对吸附法捕集烟道气CO_(2)成本和能耗较高问题,研究采用六水氯化镁和碳酸氢钠通过沉淀法制备碱式碳酸镁并煅烧制得氧化镁粉体,再通过硝酸钠和碳酸钠浸渍改性并成型为(Na NO_(3))_(0.1)-Mg O和(Na NO_(3))_(0.1)(Na_(2)CO_(3))_(0.05)-Mg O颗粒状吸附剂。采用X射线衍射等表征手段对两种吸附剂颗粒微观结构进行分析,并结合热重实验评估了CO_(2)吸附/解吸动力学和循环稳定性。进行了硝酸钠/碳酸钠改性氧化镁吸附剂颗粒填充床低浓度CO_(2)气体的吸附解吸实验研究,分析了氧化镁表面负载的硝酸盐和碳酸盐对低浓度CO_(2)条件下捕集的强化作用。结果表明,在300℃左右,硝酸钠能够在氧化镁表面形成熔盐层,显著强化了CO_(2)吸附性能;硝酸钠熔盐层内存在CO_(2)扩散阻力,需要一定的CO_(2)分压作为通过熔盐层所需的传质推动力,进而降低了低浓度CO_(2)吸附量;碳酸钠的添加可降低CO_(2)通过熔盐层所需的传质推动力,提高低浓度CO_(2)吸附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吸附 氧化镁吸附剂 固定床 CO_(2)捕集 熔盐改性氧化镁吸附剂
下载PDF
气孔结构参数对氧化镁耐火材料热冲击过程的影响
2
作者 陈滨滨 程桂石 +3 位作者 蔡酉铖 杨义浩 赵莹 王孝强 《电力科学与工程》 2024年第1期10-17,共8页
以氧化镁耐火材料为对象,研究了耐火材料热冲击过程中气孔结构参数对其温度分布以及热应力分布的影响。基于热弹性理论和有限元方法,建立了二维热冲击有限元模型和不同气孔模型,分析了耐火材料的损毁机理。数值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耐火材... 以氧化镁耐火材料为对象,研究了耐火材料热冲击过程中气孔结构参数对其温度分布以及热应力分布的影响。基于热弹性理论和有限元方法,建立了二维热冲击有限元模型和不同气孔模型,分析了耐火材料的损毁机理。数值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耐火材料在热冲击过程下不断受到热应力的作用,最大热应力会在热冲击初始阶段产生,材料的危险部位位于靠近材料上表面的气孔边缘处。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氧化镁耐火材料受到的热应力增大;热应力随着材料的气孔率增大而减小;热应力随气孔位置与耐火材料表面距离的减小而增大。该研究结果可为耐火材料的设计和热处理设备运行参数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镁耐火材料 有限元分析 热冲击 热应力 气孔结构
下载PDF
碱式碳酸镁焙烧法制备多孔氧化镁晶体
3
作者 邓凤 王余莲 +9 位作者 张一帆 李纪勋 关蕊 李克卿 苏峻樟 孙浩然 韩会丽 袁志刚 苏德生 池云 《中国粉体技术》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38-150,共13页
【目的】实现多孔MgO晶体的可控制备。【方法】以菱镁矿为镁源,采用水化碳化-低温水溶液法,热解Mg(HCO_(3))_(2)溶液合成平均直径为10.0μm、平均长度为50.0μm的多孔棒状碱式碳酸镁(4MgCO_(3)·Mg(OH)_(2)·4H_(2)O);通过焙烧... 【目的】实现多孔MgO晶体的可控制备。【方法】以菱镁矿为镁源,采用水化碳化-低温水溶液法,热解Mg(HCO_(3))_(2)溶液合成平均直径为10.0μm、平均长度为50.0μm的多孔棒状碱式碳酸镁(4MgCO_(3)·Mg(OH)_(2)·4H_(2)O);通过焙烧法制备多孔MgO晶体,分别探讨焙烧温度、时间对前驱体4MgCO_(3)·Mg(OH)_(2)·4H_(2)O分解率、MgO物相组成和形貌的影响,探究4MgCO_(3)·Mg(OH)_(2)·4H_(2)O热分解机制。【结果】在焙烧温度为700℃、时间为3.0 h时,制得平均直径为20.0μm、平均长度为50.0μm、比表面积为76.12 m^(2)/g的介孔棒状MgO晶体;在4MgCO_(3)·Mg(OH)_(2)·4H_(2)O分解过程中,随着温度升高,结晶水失去,—OH的分离和C—O键断裂,4MgCO_(3)·Mg(OH)_(2)·4H_(2)O结构彻底崩塌,生成的MgO纳米片在高温下自组装成2种形貌的多孔棒状MgO,一种是纳米片全部覆盖的多孔棒,另一种是一端由纳米片覆盖,另一端光滑的多孔棒,此过程中晶格常数减小,晶粒直径由51.92 nm减小为11.28 nm。【结论】以菱镁矿为镁源可以实现多孔MgO晶体的可控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式碳酸 氧化镁 生长机制
下载PDF
不同粒径氧化镁对磷酸镁水泥水化过程的影响
4
作者 刘泽丰 叶沈豪 +3 位作者 刘毅 陈士堃 闫东明 王铁龙 《新型建筑材料》 2024年第1期92-97,共6页
磷酸镁水泥(MPC)是一种新型早强快硬胶凝水泥,因其制备方法简单、耐火、耐腐蚀性能优异且无毒环保,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以不同粒径的MgO为原料制备MPC试件,分别从凝结时间、反应热、早期强度、后期强度、孔隙率等方面对MPC的水化硬化... 磷酸镁水泥(MPC)是一种新型早强快硬胶凝水泥,因其制备方法简单、耐火、耐腐蚀性能优异且无毒环保,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以不同粒径的MgO为原料制备MPC试件,分别从凝结时间、反应热、早期强度、后期强度、孔隙率等方面对MPC的水化硬化过程进行表征,并结合SEM、EDS、XRD和MIP等技术,研究材料微观结构和物质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MgO粒径减小,MPC内部孔隙的孔径减小,MPC早期抗压强度提高,但孔隙率和后期强度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因此,为控制MPC的水化速率、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选择400目即比表面积为0.52 m^(2)/g的MgO制备MPC试件最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镁 磷酸盐 反应热 抗压强度 孔隙率 比表面积
下载PDF
聚丁二酸-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氧化镁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5
作者 张佳宁 郭睿劼 张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3-256,261,共5页
以聚丁二酸-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ST)为基体,纳米氧化镁(MgO NPs)为抗菌剂,通过溶剂挥发法制备了PBST/MgO纳米复合薄膜,并探讨了复合薄膜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研究了MgO NPs对纳米复合薄膜的机械性能、水蒸汽透过率(WVP)、氧气透过... 以聚丁二酸-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ST)为基体,纳米氧化镁(MgO NPs)为抗菌剂,通过溶剂挥发法制备了PBST/MgO纳米复合薄膜,并探讨了复合薄膜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研究了MgO NPs对纳米复合薄膜的机械性能、水蒸汽透过率(WVP)、氧气透过率(OTR)和紫外阻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gO NPs的加入改善了PBST基体的力学性能和阻隔性能。与PBST薄膜相比,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了43.7%和32.2%,水蒸汽透过率和氧气透过率分别降低了28.1%和23.6%,并具有良好的紫外阻隔性能。当MgO NPs质量含量为5%时,复合膜的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二酸-共-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纳米氧化镁 溶剂挥发法 食品包装
原文传递
微波合成纳米氧化镁实验教学的条件探究
6
作者 房川琳 李哲皓 +1 位作者 李静 刘艳红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2期81-86,107,共7页
将学科前沿、科研成果融入实验教学,充实更新现有的教学内容,对缩小教学与科研距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项目通过科教融合,设计了一个研究型综合化学实验项目——纳米氧化镁的合成及表征。项目设计... 将学科前沿、科研成果融入实验教学,充实更新现有的教学内容,对缩小教学与科研距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项目通过科教融合,设计了一个研究型综合化学实验项目——纳米氧化镁的合成及表征。项目设计过程中引入多功能微波合成仪,通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等表征技术从反应时长、反应物比例等多方面对反应条件进行探究,优化出了适合于本科实验课堂教学的反应方案。项目涉及多学科相关知识点,训练了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得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教融合 微波合成 纳米氧化镁 粒径表径
下载PDF
高温激活氧化镁活性对硫氧镁水泥的影响
7
作者 李帅 刘欣 +5 位作者 赵友帅 唐宇晗 岳雪涛 王国栋 丁彦霞 栾艺娜 《中国港湾建设》 2024年第1期44-49,共6页
文中研究了失活氧化镁在高温激活下的活性恢复与MgO活性对水化产物的机械强度产生的影响。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仪(TG-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了不同活性的氧化镁影响试块... 文中研究了失活氧化镁在高温激活下的活性恢复与MgO活性对水化产物的机械强度产生的影响。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仪(TG-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了不同活性的氧化镁影响试块性能的机理。结果表明:氧化镁的活性随灼烧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小,在350℃最高,为41%。当失活MgO灼烧温度在200℃以下时,BMSC强度随温度上升而增大;当灼烧温度在200~350℃时,BMSC强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减小;当温度大于350℃时,BMSC强度随温度上升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镁 活性 试块性能
下载PDF
硅钢级氧化镁制备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衣思敏 马亚丽 李雪 《辽宁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96-102,共7页
硅钢级氧化镁作为特种系列氧化镁之一,其主要用作生产取向硅钢的重要涂层材料。随着中国取向硅钢产量的增加,对取向硅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硅钢级氧化镁的生产制备也越来越得到重视。在研究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纯度、水化率、活性、... 硅钢级氧化镁作为特种系列氧化镁之一,其主要用作生产取向硅钢的重要涂层材料。随着中国取向硅钢产量的增加,对取向硅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硅钢级氧化镁的生产制备也越来越得到重视。在研究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纯度、水化率、活性、黏结性、粒度分布5个方面出发,阐述了硅钢级氧化镁的特点,介绍了硅钢级氧化镁在取向硅钢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并对硅钢级氧化镁的制备方法及各工艺优缺点进行了分类总结,其具体制备方法包括碳铵法、碳化法、水化法和氨法。最后,从水化剂、除杂方式、绿色工艺3个方面对硅钢级氧化镁的未来发展进行了系统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钢级氧化镁 取向硅钢 碱式碳酸 热解
下载PDF
溶胶浸渗结合电沉积制备氧化镁-磷酸钙复合抗菌涂层
9
作者 谭俊杰 杜佳恒 +5 位作者 文振宇 闫吉元 贺葵 段可 尹一然 李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9期4663-4670,共8页
背景:磷酸钙(CaP)涂层被广泛用于改善钛植入物与骨的整合,但存在感染风险,因此有必要赋予CaP涂层抗菌能力。目的:通过氧化镁(MgO)溶胶浸渗制备MgO-CaP复合涂层,评价其体外抗菌能力和细胞相容性。方法:通过滴定法确定CaP电沉积的电解液条... 背景:磷酸钙(CaP)涂层被广泛用于改善钛植入物与骨的整合,但存在感染风险,因此有必要赋予CaP涂层抗菌能力。目的:通过氧化镁(MgO)溶胶浸渗制备MgO-CaP复合涂层,评价其体外抗菌能力和细胞相容性。方法:通过滴定法确定CaP电沉积的电解液条件,在钛表面制备CaP涂层(记为Ti-CaP);采用不同质量分数(15%,30%,50%)的MgO溶胶浸渗处理CaP涂层并煅烧成为MgO-CaP复合涂层,分别记为Ti-CaP-15Mg、Ti-CaP-30Mg和Ti-CaP-50Mg,表征涂层的微观形貌、拉伸性能、临界载荷与体外Mg^(2+)释放情况。将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分别接种于纯钛片及Ti-CaP、Ti-CaP-15Mg、Ti-CaP-30Mg和Ti-CaP-50Mg表面,24,48 h后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抗菌率。将小鼠成骨细胞悬液分别接种于纯钛片及Ti-CaP、Ti-CaP-15Mg、Ti-CaP-30Mg和Ti-CaP-50Mg涂层钛片表面,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计算细胞存活率;同时观察复合涂层浸泡于DMEM培养基中的微观形貌变化。结果与结论:①电沉积在钛表面制备出由片状磷酸八钙晶体堆积组成的多孔CaP涂层,经浸渗-煅烧处理后,MgO颗粒聚集填充磷酸八钙晶体的间隙,并且填充程度随MgO含量增加而上升;3组复合涂层第1天均出现Mg^(2+)快速释放,从第3天开始Mg^(2+)释放速率明显下降,至第7天仍可检测出少量Mg^(2+)释放;Ti-CaP-30Mg涂层钛片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裂生长率与纯钛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Ti-CaP、Ti-CaP-15Mg、Ti-CaP-30Mg和Ti-CaP-50Mg组临界载荷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除纯钛片及Ti-CaP无抗菌性能外,其余样品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并且抗菌率随涂层中MgO含量的增加而增大。③共培养1,3 d,Ti-CaP-15Mg组、Ti-CaP-30Mg组和Ti-CaP-50Mg组细胞存活率低于纯钛组、Ti-CaP组(P<0.05);培养5,7 d,5组间细胞存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随着浸泡于培养基中时间的延长,涂层中MgO的含量逐渐减少。④结果表明,通过MgO浸渗处理赋予CaP涂层抗菌性的同时保持了其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植入物 抗菌 氧化镁 磷酸钙 抗菌涂层 细胞毒性
下载PDF
改性纳米氧化镁交联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气性能研究
10
作者 陈清江 董志聪 +4 位作者 李红发 吴毅江 高松 聂文翔 罗应文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5,共6页
为提高交联聚乙烯(PE-XL)绝缘性能,以聚乙烯(PE)为基体,以改性后的MgO(MgO-NH_(2))为填料进行复配交联制备了PE-XL/MgO-NH_(2)纳米复合材料,对其热老化前后的电绝缘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未改性的MgO交联聚乙烯复合材料(PE-XL/MgO)进行了... 为提高交联聚乙烯(PE-XL)绝缘性能,以聚乙烯(PE)为基体,以改性后的MgO(MgO-NH_(2))为填料进行复配交联制备了PE-XL/MgO-NH_(2)纳米复合材料,对其热老化前后的电绝缘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未改性的MgO交联聚乙烯复合材料(PE-XL/MgO)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直流击穿强度、空间电荷和直流电导率来研究复合材料的绝缘性能。与未老化PE-XL/MgO相比,未老化PE-XL/MgO-NH_(2)纳米复合材料的直流击穿强度提高了20%,异质空间电荷积累可以忽略不计。热老化后,PE-XL/MgO和PE-XL/MgO-NH_(2)纳米复合材料的直流击穿强度分别较热老化前降低了38%和20%。此外,将MgO表面改性后制备的PE-XL/MgO-NH_(2)纳米复合材料比PE-XL/MgO具有更低的直流电导率。PE-XL/MgO-NH_(2)纳米复合材料在未老化条件下表现出较好的性能,且对热老化可能引起的劣化表现出更强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纳米氧化镁 聚乙烯 复合材料 电气性能
下载PDF
氧化镁膨胀剂在超长墙体结构裂缝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刘汉宏 王德民 +4 位作者 舒震林 王海林 吴爱 李治祥 张港 《新型建筑材料》 2024年第3期57-60,69,共5页
氧化镁膨胀剂的微膨胀性能可较好地补偿混凝土早期温降收缩,在超长墙体结构中具有良好的裂缝控制效果。实体结构监测数据表明,300~400 mm厚墙体结构在木模板带模养护条件下,内部温度在15~24 h到达温峰值,到达温峰值后前3 d的降温速率在5... 氧化镁膨胀剂的微膨胀性能可较好地补偿混凝土早期温降收缩,在超长墙体结构中具有良好的裂缝控制效果。实体结构监测数据表明,300~400 mm厚墙体结构在木模板带模养护条件下,内部温度在15~24 h到达温峰值,到达温峰值后前3 d的降温速率在5.0~9.3℃/d,在2~5 d内产生早期温降收缩裂缝;超长墙体结构的连续直墙长度越长,裂缝数量越多;在工程实体结构相比普通混凝土,采用氧化镁膨胀剂配制的补偿收缩混凝土30 d内的温度修正后微应变增长了80με~134με,综合微应变值增长了100με~185μ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镁膨胀剂 补偿收缩混凝土 超长墙体结构 裂缝控制 微应变
下载PDF
氧化镁膨胀剂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与应用
12
作者 宋蕴桥 丁帅 +3 位作者 郑文才 路峰峰 未立洪 刘欣然 《建筑技术》 2024年第7期783-785,共3页
城市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存在底板浇筑方量大、施工气温较高、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等难点,采用M型氧化镁膨胀剂配制补偿收缩混凝土,通过原材料的选择、优化配合比设计、控制绝热温升及施工养护等措施,形成整体性裂缝控制技术,可较大程... 城市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存在底板浇筑方量大、施工气温较高、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等难点,采用M型氧化镁膨胀剂配制补偿收缩混凝土,通过原材料的选择、优化配合比设计、控制绝热温升及施工养护等措施,形成整体性裂缝控制技术,可较大程度降低混凝土开裂风险,保障工程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镁膨胀剂 大体积混凝土 裂缝
下载PDF
基于温控型氧化镁膨胀剂的混凝土抗裂性能研究
13
作者 王丙垒 张登科 +3 位作者 王海龙 纪宪坤 辜振睿 程福星 《新型建筑材料》 2024年第3期104-110,共7页
研究了温控型氧化镁膨胀剂(TME)对混凝土和易性、凝结时间、抗压强度、胶砂限制膨胀率、水化热降低率和工程结构抗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掺TME提高了混凝土的粘聚性,延长了凝结时间,对抗压强度的影响集中在7 d内,对28 d强度无影响;TME... 研究了温控型氧化镁膨胀剂(TME)对混凝土和易性、凝结时间、抗压强度、胶砂限制膨胀率、水化热降低率和工程结构抗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掺TME提高了混凝土的粘聚性,延长了凝结时间,对抗压强度的影响集中在7 d内,对28 d强度无影响;TME对40℃水养胶砂限制膨胀率的影响集中在28 d内,随TME掺量增加而增大;TME能明显降低水泥水化放热率和水泥胶砂温升;掺6%TME显著降低了混凝土裂缝数量,与空白段相比,结构温升降低了5.0℃,14 d膨胀历程终值133.9με,降低开裂温度14.4℃,提高抗裂安全系数62%,对于施工不连续引起的早期裂缝也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控型氧化镁膨胀剂 混凝土裂缝 结构自防水 等效龄期 抗裂安全系数
下载PDF
EDTA滴定差减法测水泥中氧化镁含量影响因素的探讨
14
作者 龙梅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7期129-131,共3页
水泥中氧化镁的含量超标,必定会对水泥及水泥制品产生影响,为了提高水泥中氧化镁含量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和稳定性,确保产品安全性,结合GB/T 176—2017标准规定的EDTA滴定差减法(代用法)测水泥中氧化镁含量,从取样→称样→熔融→洗涤定容... 水泥中氧化镁的含量超标,必定会对水泥及水泥制品产生影响,为了提高水泥中氧化镁含量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和稳定性,确保产品安全性,结合GB/T 176—2017标准规定的EDTA滴定差减法(代用法)测水泥中氧化镁含量,从取样→称样→熔融→洗涤定容→滴定共5个步骤,根据水泥中氧化镁含量测定原理以及从取样到溶液滴定各个步骤的操作等13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试样中氧化钙、混合指示剂等方面阐述了对测定结果影响的关键因素,采取了更好的方法预防控制,并对氧化钙检测进行方法改进同时进行方法试验对比,对影响终点读数的KB混合指示剂用量进行试验比较。通过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试验,得出0.1~0.12 g的KB混合指示剂可作为水泥中氧化镁检测的最佳用量;两种方法比较,结果符合允许误差要求,改进方法中加入磁力搅拌器、实验室pH计使检测方法能更好地调控溶液pH值,更具可操作性,检查结果重复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 氧化镁含量 EDTA滴定差减法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氧化镁膨胀剂研究
15
作者 刘义军 《砖瓦》 2024年第2期85-88,共4页
氧化镁膨胀剂(MEA)是一种可以有效补偿混凝土收缩的外加剂。系统总结了MEA的制备方法,并对煅烧菱镁矿法制备MEA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汇总分析,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和初始尺寸是决定MEA水化反应活性的关键因素。同时,概述了将不同活性的MEA添... 氧化镁膨胀剂(MEA)是一种可以有效补偿混凝土收缩的外加剂。系统总结了MEA的制备方法,并对煅烧菱镁矿法制备MEA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汇总分析,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和初始尺寸是决定MEA水化反应活性的关键因素。同时,概述了将不同活性的MEA添加至普通混凝土或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MEA对其收缩补偿效果的影响规律,最后对MEA在混凝土中的减缩模型进行了分析,以期为MEA在混凝土尤其是UHPC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镁膨胀剂(MEA) 补偿收缩 减缩模型
下载PDF
中国专用氧化镁开发现状及其发展建议 被引量:31
16
作者 胡庆福 胡晓湘 宋丽英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8-31,共4页
介绍了氧化镁系列产品应用领域及生产现状,中国专用氧化镁如活性氧化镁、电工级氧化镁、硅钢级氧化镁、高纯氧化镁等开发是成功的,其中高纯氧化镁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硅钢级氧化镁不仅已工业化,并成功应用于武钢硅钢片的生产上,取得显... 介绍了氧化镁系列产品应用领域及生产现状,中国专用氧化镁如活性氧化镁、电工级氧化镁、硅钢级氧化镁、高纯氧化镁等开发是成功的,其中高纯氧化镁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硅钢级氧化镁不仅已工业化,并成功应用于武钢硅钢片的生产上,取得显著经济效益,但总体上看研发技术虽然成功,工业化生产量还不足。提出了中国专用氧化镁发展必须充分利用中国十分丰富镁资源,扬长避短,发挥原料及生产方法优势,采用先进设备,提升装置及自控水平,建立万吨级骨干企业,提高专用化率等建议,提高精细氧化镁品种及产量以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用氧化镁 活性氧化镁 电工级氧化镁 硅钢级氧化镁 高纯氧化镁
下载PDF
棒状氧化镁的改性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理华 车王燕 刘书群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1期52-57,共6页
为发展工业废水染料处理技术,氧化镁成为研究的热点,文章以尿素为改性剂,采用水热反应制备纳米晶片覆盖的棒状氧化镁,用N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CO_(2)程序升温脱附对其进行表征。刚果红吸附实验表明:改性... 为发展工业废水染料处理技术,氧化镁成为研究的热点,文章以尿素为改性剂,采用水热反应制备纳米晶片覆盖的棒状氧化镁,用N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CO_(2)程序升温脱附对其进行表征。刚果红吸附实验表明:改性氧化镁(MgCO3:尿素=5:6)具有最高的吸附性能4486 mg/g,这与吸附剂较大孔容和较高的中强碱活性位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镁 吸附 刚果红
下载PDF
球形氧化镁的制备方法综述
18
作者 刘佳乐 刘红宇 +2 位作者 郑兴农 廖家蔚 王敏阳 《辽宁化工》 CAS 2023年第10期1532-1535,1538,共5页
球形氧化镁粉体与无规则氧化镁粉体相比,其颗粒形貌规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以大大提高其制品的使用性能,在导热、催化和吸附等诸多领域有突出应用,因此球形氧化镁粉体的制备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关注。介绍了球形氧化镁粉体制备的常用方... 球形氧化镁粉体与无规则氧化镁粉体相比,其颗粒形貌规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以大大提高其制品的使用性能,在导热、催化和吸附等诸多领域有突出应用,因此球形氧化镁粉体的制备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关注。介绍了球形氧化镁粉体制备的常用方法,并对比分析了各种制备方法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氧化镁 无规则氧化镁 制备方法
下载PDF
SAP对含氧化镁膨胀剂水泥砂浆早期自愈合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康玉梅 翟子华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409-1414,共6页
为研究超吸水聚合物(SAP)对含氧化镁膨胀剂水泥砂浆早期自愈合性能的影响,在掺氧化镁膨胀剂的水泥砂浆中加入经过预吸水处理的SAP,通过对不同损伤程度下的水泥砂浆抗压强度恢复率、毛细吸水率及超声波脉冲速度(UPV)进行试验分析。研究... 为研究超吸水聚合物(SAP)对含氧化镁膨胀剂水泥砂浆早期自愈合性能的影响,在掺氧化镁膨胀剂的水泥砂浆中加入经过预吸水处理的SAP,通过对不同损伤程度下的水泥砂浆抗压强度恢复率、毛细吸水率及超声波脉冲速度(UPV)进行试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复掺SAP与氧化镁膨胀剂的试件抗压强度恢复率较空白组均提高显著,提高幅度约为30%~43%;预压破坏荷载70%及以下的初始损伤试件,在28d时的毛细吸水率更接近未损伤试件,对预压破坏荷载超过70%的初始损伤试件与未损伤试件的毛细吸水率相差接近20%;相同损伤程度下,复掺SAP与氧化镁膨胀剂的试件UPV恢复率较单掺氧化镁膨胀剂的试件提高了10%左右,且随着氧化镁膨胀剂掺量的增加,UPV的恢复率也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吸水聚合物 氧化镁膨胀剂 自愈合 抗压强度恢复率 毛细吸水率
下载PDF
以电解法氢氧化镁为原料制备纳米氧化镁
20
作者 郭丽莉 涂赣峰 +1 位作者 冯乃祥 狄跃忠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83-789,共7页
采用隔膜电解法以盐湖水氯镁石为原料制备前驱体Mg(OH)_(2),煅烧后制备纳米氧化镁,实现盐湖废弃资源的高值化利用.对Mg(OH)_(2)煅烧过程进行热解动力学解析,结合热解机理和速率,考察煅烧条件对MgO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煅烧温度升高,MgO... 采用隔膜电解法以盐湖水氯镁石为原料制备前驱体Mg(OH)_(2),煅烧后制备纳米氧化镁,实现盐湖废弃资源的高值化利用.对Mg(OH)_(2)煅烧过程进行热解动力学解析,结合热解机理和速率,考察煅烧条件对MgO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煅烧温度升高,MgO的比表面积降低,活性先升高后降低,晶粒变大;煅烧时间延长,MgO的比表面积和活性降低,晶粒尺寸增大,结构变得致密;升温速率增大,MgO比表面积与活性均先增大后平缓,晶粒尺寸基本不变;MgO比表面积最大为29.3 m^(2)/g,CAA最小为66 s,晶粒尺寸最小为27.8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镁 煅烧 反应动力学 纳米氧化镁 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