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气湿化瓶不同使用时间细菌污染的研究
1
作者 李唯娜 王瑞芳 +2 位作者 李敏 周彦敏 陆廷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69-0173,共5页
通过研究氧气湿化瓶不同使用时间细菌污染的情况探讨合理的更换频率。方法 选取90例持续吸氧≥7天的患者,更换一次性鼻氧管和氧气湿化瓶时采集第1天的湿化瓶内壁和湿化水2组标本,第2-7天在固定时间更换湿化液前再次采样,更换湿化液,不... 通过研究氧气湿化瓶不同使用时间细菌污染的情况探讨合理的更换频率。方法 选取90例持续吸氧≥7天的患者,更换一次性鼻氧管和氧气湿化瓶时采集第1天的湿化瓶内壁和湿化水2组标本,第2-7天在固定时间更换湿化液前再次采样,更换湿化液,不更换湿化瓶。分别将第2-7天2组标本细菌检测不合格数与第1天的结果比较。 结果 90例患者共采集了1260个标本,仅3个标本检测出有细菌生长。第2-7天结果与第1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例患者在第1天的2组标本中均发现鲍曼不动杆菌生长,另1例患者第3天的氧气湿化液标本中发现肺炎克雷伯细菌生长,均为医院呼吸科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且与患者的痰标本培养结果一致,我们认为采样过程中人为污染可能性大。 结论 氧气湿化瓶和内芯每周更换消毒,并未发现定植菌的明显增加,但可以有效减少护士工作时间,降低供应室清洗、消毒、运送等医疗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湿化瓶 氧气湿 更换频率 细菌污染
下载PDF
氧气湿化瓶细菌学调查 被引量:46
2
作者 汪涛 余道军 +1 位作者 蔡艺飞 徐慧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33-535,共3页
目的 探讨氧气湿化瓶导致医院感染的途径和预防措施。方法 采集10个氧气湿化瓶使用前、中、后各部位样品进行细菌培养检查,同时对湿化水、室内空气和医护人员的手进行细菌培养检测,并采集患者痰液进行培养检查。结果 10个氧气湿化瓶... 目的 探讨氧气湿化瓶导致医院感染的途径和预防措施。方法 采集10个氧气湿化瓶使用前、中、后各部位样品进行细菌培养检查,同时对湿化水、室内空气和医护人员的手进行细菌培养检测,并采集患者痰液进行培养检查。结果 10个氧气湿化瓶使用前各部位、室内空气和医护人员的手未检到患者感染细菌,患者使用后40%的氧气湿化瓶的内芯、内壁、出气口及管道检到与患者痰液培养结果相同的致病菌。结论 氧气湿化瓶易被患者污染,其内芯是导致医院感染的最危险因素,应对其各部位进行彻底消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湿化瓶 内芯 医院感染 消毒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氧气湿化瓶污染细菌与呼吸道感染关系探讨 被引量:47
3
作者 王露霞 汤蓓 +2 位作者 石凌波 徐德兴 赖续文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9-411,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氧气湿化瓶污染细菌与住院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关系,为防治其引起的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集4个ICU氧气湿化瓶标本和ICU患者下呼吸道痰,对其细菌进行分离、鉴定,重点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结果从氧气湿化...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氧气湿化瓶污染细菌与住院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关系,为防治其引起的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集4个ICU氧气湿化瓶标本和ICU患者下呼吸道痰,对其细菌进行分离、鉴定,重点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结果从氧气湿化瓶分离的细菌158株,以G-杆菌共116株(73.4%),其中铜绿假单胞菌75株(47.5%);痰培养的细菌340株,G-杆菌278株(81.8%),铜绿假单胞菌85株(25.0%),患者下呼吸道痰培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16种抗生素(除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37.5%~84.2%;氧气湿化瓶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除羧苄西林耐药率为57.1%外,其余为3.5%~28.6%.结论氧气湿化瓶污染细菌与呼吸道感染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氧气湿化瓶 下呼吸道感染 耐药率
下载PDF
氧气湿化瓶系统消毒管理的探讨 被引量:26
4
作者 刘松君 宁赤凌 +1 位作者 霍春雨 邢红霞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50-251,共2页
目的 加强医院氧气湿化瓶消毒管理。方法 对我院干部病房氧气湿化瓶污染的调查 ,制定消毒方法 ,进行消毒效果跟踪调查。结果 干部病房氧气湿化瓶污染严重 ,污染率达 76 % ,通过使用新的消毒方法 ,完全可以控制氧气湿化瓶的污染。结... 目的 加强医院氧气湿化瓶消毒管理。方法 对我院干部病房氧气湿化瓶污染的调查 ,制定消毒方法 ,进行消毒效果跟踪调查。结果 干部病房氧气湿化瓶污染严重 ,污染率达 76 % ,通过使用新的消毒方法 ,完全可以控制氧气湿化瓶的污染。结论 加强氧气湿化瓶系统消毒管理是杜绝由氧气湿化瓶引起的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湿化瓶 监测 医院感染 消毒
下载PDF
改进氧气湿化瓶消毒方法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7
5
作者 郑玉婷 黄晓岭 +1 位作者 陶薇 孙静姝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12期11-13,共3页
目的观察改进的氧气湿化瓶消毒方法的临床效果和持续使用时间。方法分两阶段进行消毒监测。第一阶段分2组,观察组使用无菌蒸馏水为湿化液,并使用改进的消毒措施;对照组使用冷开水为湿化液,并采用传统消毒方法;对两组第3天的监测结果进... 目的观察改进的氧气湿化瓶消毒方法的临床效果和持续使用时间。方法分两阶段进行消毒监测。第一阶段分2组,观察组使用无菌蒸馏水为湿化液,并使用改进的消毒措施;对照组使用冷开水为湿化液,并采用传统消毒方法;对两组第3天的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第二阶段对50份持续吸氧的湿化液每天做细菌监测,对1~7d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第一阶段观察组湿化瓶持续使用3d后的湿化液细菌监测合格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阶段持续吸氧后湿化液第7天与第1天的细菌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吸氧装置的消毒方法,定时更换消毒湿化瓶,能有效减少吸氧患者感染的机会。氧气湿化瓶持续使用的第7天必须更换消毒以有效控制细菌生长,控制院内感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湿化瓶 细菌监测 湿 消毒方法 效果观察
下载PDF
氧气湿化瓶消毒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25
6
作者 王彦平 戴建民 +1 位作者 于学洁 史恩祥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1-12,共2页
1994年2月~1995年10月,作者对医院临床内科氧气湿化瓶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提示:湿化瓶的液体中存在大量的细菌生长,检出率为78.9%,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选用三种消毒液浸泡湿化瓶消毒,(0.2%过氧乙酸,... 1994年2月~1995年10月,作者对医院临床内科氧气湿化瓶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提示:湿化瓶的液体中存在大量的细菌生长,检出率为78.9%,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选用三种消毒液浸泡湿化瓶消毒,(0.2%过氧乙酸,1:100"84"消毒液与0.1%的新洁尔灭)消毒效果相比较,P<0.01具有显著性。消毒后病人使用湿化瓶和干燥备用湿化瓶分别于第4天和第7天有细菌生长。消毒后湿化瓶,病人使用应每周消毒2次,干燥备用湿化瓶超过1周应重新消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湿化瓶 污染调查 消毒
下载PDF
医用氧气湿化瓶细菌污染情况调查与有效控制 被引量:13
7
作者 祝仲珍 王占科 郭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6期1513-1514,共2页
目的调查医院氧气湿化瓶细菌污染情况,制订预防医院氧气湿化瓶细菌污染措施,减少氧气湿化瓶细菌污染引起的医院内感染。方法抽查我院11个病区患者使用后氧气湿化瓶120只(患者使用后组),消毒后已安装但患者未使用的氧气湿化瓶100只(患者... 目的调查医院氧气湿化瓶细菌污染情况,制订预防医院氧气湿化瓶细菌污染措施,减少氧气湿化瓶细菌污染引起的医院内感染。方法抽查我院11个病区患者使用后氧气湿化瓶120只(患者使用后组),消毒后已安装但患者未使用的氧气湿化瓶100只(患者使用前组)以及消毒后未安装氧气湿化瓶80只(消毒未安装组),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结果患者使用后组氧气湿化瓶细菌污染率为82.5%,患者使用前组细菌污染率为18.0%。消毒未安装组氧气湿化瓶未培养出细菌。3组氧气湿化瓶细菌污染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5.13,P<0.01);且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氧气湿化瓶污染细菌分布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1,P>0.05)。结论患者使用后的氧气湿化瓶细菌污染严重;消毒后已经安装的氧气湿化瓶,尽管没有患者使用,也可能存在细菌污染情况。加强氧气湿化瓶消毒后无菌保管以及安装过程无菌操作和每次使用后更换无菌水,是降低氧气湿化瓶细菌污染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湿化瓶 消毒 交叉感染
下载PDF
氧气湿化瓶两种放置方法细菌学比较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敬霞 邹菁 +3 位作者 刘迎雪 贾淑梅 刘冰 孙怡群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435-435,共1页
关键词 氧气湿化瓶 细菌学监测 放置方法
下载PDF
一次性密闭式氧气湿化瓶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李雅卿 黄卫红 +2 位作者 李玉荣 孙福生 赵国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38-39,共2页
本文介绍一种改良型一次性密闭式氧气湿化瓶的研制过程。重点从细菌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效果分析。该湿化瓶与旧式开放式氧气湿化瓶30例的染菌率和感染率进行了比较分析,其旧式三天后染菌93%,而新式仅为17%。细菌检出率开放式12种76株,而... 本文介绍一种改良型一次性密闭式氧气湿化瓶的研制过程。重点从细菌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效果分析。该湿化瓶与旧式开放式氧气湿化瓶30例的染菌率和感染率进行了比较分析,其旧式三天后染菌93%,而新式仅为17%。细菌检出率开放式12种76株,而密闭式为8种23株。其结果对比差异明显。在临床上,由输氧装置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率和医源性交叉感染率也显著降低。经临床30例病例使用后效果满意。由于湿化瓶内加置气体扩散装置后湿化效果明显优于旧式湿化功能。本新型一次性密闭式氧气湿化瓶使用方便,省时、省力,将会成为各医院输氧装置的更新换代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湿化瓶 一次性
下载PDF
两种消毒方法对氧气湿化瓶的消毒效果及存放时间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学华 何建云 +1 位作者 杨芳 王玲玲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445-447,453,共4页
目的评价两种消毒方法对氧气湿化瓶的消毒效果及消毒后的存放时效,探寻最佳的消毒方法。方法 2012年3—8月,以科室为单位抽取某院临床病区使用过的氧气湿化瓶及通气滤芯250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清洗处理后的湿化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 目的评价两种消毒方法对氧气湿化瓶的消毒效果及消毒后的存放时效,探寻最佳的消毒方法。方法 2012年3—8月,以科室为单位抽取某院临床病区使用过的氧气湿化瓶及通气滤芯250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清洗处理后的湿化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25件,5件为一组。对照组:采用含有效氯500 mg/L"84"消毒剂消毒;实验组:采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比较两组在消毒后第1天、第7—30天的细菌培养情况和保存效期。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湿化瓶经清洗—消毒—烘干处理后,均外观清亮、无水迹。实验组无残余氯味,而对照组浸泡后的湿化瓶残余有氯味。两组样本消毒后第1天、第7—12天采样,细菌监测合格率均达100.00%;第13—30天,对照组和实验组送检合格率分别为31.11%(28/90)、43.33%(39/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8,P=0.090)。结论两种消毒方法消毒氧气湿化瓶均能达到消毒效果,并可存放12 d,但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氧气湿化瓶具有消毒效果好、快速、安全、无毒和低成本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氧电位水 含氯消毒剂 氧气湿化瓶 消毒 存放时间
下载PDF
氧气湿化瓶的改进及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敏 莫桦 许晨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06-107,共2页
氧气湿化瓶的改进及应用李敏莫桦许晨(第一临床学院肾内科,沈阳110001)关键词吸氧;氧气湿化瓶吸氧是各种心肺疾病患者常用治疗措施,工作中见到吸氧过程中,氧气在湿化瓶内流过时产生的声音经常在夜间影响患者的睡眠,特别是... 氧气湿化瓶的改进及应用李敏莫桦许晨(第一临床学院肾内科,沈阳110001)关键词吸氧;氧气湿化瓶吸氧是各种心肺疾病患者常用治疗措施,工作中见到吸氧过程中,氧气在湿化瓶内流过时产生的声音经常在夜间影响患者的睡眠,特别是监护室心脏病患者常常由此产生失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氧 氧气湿化瓶 改进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氧气湿化瓶的细菌污染情况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红霞 郭玉杰 付培德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12期899-900,903,共3页
目的调查氧气湿化瓶的细菌污染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 2009年1-8月按便利抽样法抽取某院胸外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等4个临床科室140个使用后的氧气湿化瓶进行细菌污染情况的调查。结果胸外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 目的调查氧气湿化瓶的细菌污染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 2009年1-8月按便利抽样法抽取某院胸外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等4个临床科室140个使用后的氧气湿化瓶进行细菌污染情况的调查。结果胸外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等科的氧气湿化瓶标本消毒前的平均菌落数分别为(21±5)、(19±3)、(12±4)、(29±6)cfu/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标本检出率分别为75.8%、79.6%、65.2%和97.8%,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氧气湿化瓶检测出的主要菌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2.00%、肺炎克雷伯菌占19.33%、铜绿假单胞菌占16.67%、鲍氏不动杆菌占9.09%、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占6.00%、其他杂菌占26.67%。各种菌株检出率最高的为呼吸内科,最低的为神经内科。结论氧气湿化瓶的污染相当严重,护理人员要加强氧气湿化瓶的消毒,注意改善病房环境,提高输氧装置的清洁消毒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氧装置 氧气湿化瓶 细菌污染 消毒方法 护理对策
下载PDF
临床用氧气湿化瓶新的消毒方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何小燕 黄浩 向超群 《华西医学》 CAS 2008年第3期581-581,共1页
目的:为加强医院氧气湿化瓶的消毒管理,减少由氧气湿化瓶引起的医院感染发生。方法:对全院临床各科室的氧气湿化瓶用环氧乙烷(37℃)进行低温消毒灭菌处理。结论:通过采用环氧乙烷(37℃)进行低温消毒灭菌处理氧气湿化瓶,能有效防止因氧... 目的:为加强医院氧气湿化瓶的消毒管理,减少由氧气湿化瓶引起的医院感染发生。方法:对全院临床各科室的氧气湿化瓶用环氧乙烷(37℃)进行低温消毒灭菌处理。结论:通过采用环氧乙烷(37℃)进行低温消毒灭菌处理氧气湿化瓶,能有效防止因氧气湿化瓶污染而引起的医院感染的发生,加强氧气湿化瓶的消毒是控制院内感染发生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湿化瓶 消毒 灭菌 医院感染
下载PDF
氧气湿化瓶集中机械清洗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玉翠 陈丽容 +1 位作者 杜佩坚 彭莲芬 《现代临床护理》 2011年第9期50-50,4,共2页
目的探讨氧气湿化瓶集中机械清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使用后的湿化瓶采取由供应室统一回收—机械清洗—烘干—包装的处理方法。分别在湿化瓶保存7、14、21、28、35d对其瓶壁采样进行细菌培养。结果湿化瓶在保存7、14、21、28、35d其细... 目的探讨氧气湿化瓶集中机械清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使用后的湿化瓶采取由供应室统一回收—机械清洗—烘干—包装的处理方法。分别在湿化瓶保存7、14、21、28、35d对其瓶壁采样进行细菌培养。结果湿化瓶在保存7、14、21、28、35d其细菌监测合格率均为100.0%。结论氧气湿化瓶集中由供应室回收—机械清洗—烘干—包装的处理方法,保证了氧气湿化瓶的清洁和消毒质量,避免了由氧气湿化瓶消毒不彻底而引起院内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湿化瓶 消毒 清洗 细菌监测
下载PDF
医院氧气湿化瓶系统的污染调查及消毒管理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一平 王慕云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4-115,共2页
关键词 氧气湿化瓶 消毒管理 医院感染 湿 污染调查 污染情况 量表 气流量 采样 办法
下载PDF
臭氧用于氧气湿化瓶的消毒效果及保存方式和时限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雷巧玲 范珊红 +2 位作者 余咏 田柳 黄妮娜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4期359-360,共2页
氧疗是医院治疗和抢救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但随着氧疗的应用,因氧疗而引起的院内感染也随之增多,有研究认为随着一次性输氧管的使用,输氧管道污染的关键是湿化瓶,湿化瓶污染与下呼吸道感染有密切关系[1]。针对氧气湿化瓶的清洁消毒和保... 氧疗是医院治疗和抢救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但随着氧疗的应用,因氧疗而引起的院内感染也随之增多,有研究认为随着一次性输氧管的使用,输氧管道污染的关键是湿化瓶,湿化瓶污染与下呼吸道感染有密切关系[1]。针对氧气湿化瓶的清洁消毒和保存,《消毒技术规范》规定采用含氯消毒剂浸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氧气湿化瓶 消毒方法 细菌监测
下载PDF
杯架晾置氧气湿化瓶 被引量:2
17
作者 冷敏 朱秀兰 张海燕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氧气湿化瓶 杯架 护理技术 氧气吸入
下载PDF
氧气湿化瓶加液与不加液污染情况及患者用氧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蔡学联 董敏 +2 位作者 吕火祥 唐晓英 邬维娜 《护理与康复》 2013年第12期1122-1123,1126,共3页
目的研究氧气湿化瓶加液与不加液对低流量吸氧患者用氧效果与湿化瓶污染的影响。方法按用氧时间先后将8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5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壁式输氧装置下低流量鼻导管吸氧4d,期间不更换湿化瓶。对照组氧气湿化瓶内装... 目的研究氧气湿化瓶加液与不加液对低流量吸氧患者用氧效果与湿化瓶污染的影响。方法按用氧时间先后将8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5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壁式输氧装置下低流量鼻导管吸氧4d,期间不更换湿化瓶。对照组氧气湿化瓶内装无菌蒸馏水,吸氧后4d用无菌注射器抽取10ml湿化液送细菌培养。观察组氧气湿化瓶内不装无菌蒸馏水,吸氧后4d在无菌操作下用含培养液的无菌棉签在瓶体内壁取样本送培养。吸氧期间询问并记录吸氧效果和舒适度。结果不加液氧气湿化瓶的污染率显著降低,低流量吸氧下两组患者吸氧舒适度无差异,脉搏氧饱和度均在正常范围。结论使用不加液氧气湿化瓶低流量吸氧可降低湿化瓶污染发生率,同时不影响患者的吸氧效果和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湿化瓶 湿 污染
下载PDF
加强氧气湿化瓶的使用管理有效预防医院感染 被引量:4
19
作者 徐艳凤 王凤荣 岳金莲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35期234-235,共2页
关键词 氧气湿化瓶 医院感染 预防 管理 抢救工作 抵抗力低下 肺内感染 污染
下载PDF
一次性使用的氧气湿化瓶细菌学调查及对策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峰 彭俊华 +2 位作者 董黎 陆皓 张新玲 《甘肃科学学报》 2010年第4期73-75,共3页
调查一次性氧气湿化瓶使用中湿化液的细菌学分布.以普通氧气湿化瓶为对照组,采集ICU病房和老年病病房中湿化瓶使用前和使用后1~7d的湿化液,进行细菌计数和细菌分离鉴定.对照组于使用后第2天就可检出细菌,一次性氧气湿化瓶组至第7... 调查一次性氧气湿化瓶使用中湿化液的细菌学分布.以普通氧气湿化瓶为对照组,采集ICU病房和老年病病房中湿化瓶使用前和使用后1~7d的湿化液,进行细菌计数和细菌分离鉴定.对照组于使用后第2天就可检出细菌,一次性氧气湿化瓶组至第7天才能检出细菌,一次性氧气湿化瓶组细菌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共检出35株细菌,一次性氧气湿化瓶组共检出5株细菌,以条件致病菌为主.一次性氧气湿化瓶能降低污染,减少院内感染,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湿化瓶 医院感染 细菌计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