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9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四甲基联苯胺和吖啶橙间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比率型荧光测定左氧氟沙星
1
作者 翟好英 赵文林 周文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6-433,共8页
基于3,3’,5,5’(四甲基联苯胺(3,3’,5,5’-tetramethylbenzidine,TMB)和吖啶橙(AO)之间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建立了一种快速、低背景干扰、高灵敏度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LVF)的新型比率型荧光探针。在pH 5.0 NaAc-HCl缓冲溶液中,在3... 基于3,3’,5,5’(四甲基联苯胺(3,3’,5,5’-tetramethylbenzidine,TMB)和吖啶橙(AO)之间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建立了一种快速、低背景干扰、高灵敏度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LVF)的新型比率型荧光探针。在pH 5.0 NaAc-HCl缓冲溶液中,在310 nm的光激发下,TMB在350~500 nm处的荧光光谱和AO的吸收光谱重叠。以TMB作为能量供体,AO作为能量受体,构建了FRET体系。根据能量转移理论,该体系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效率为62.5%,供体-受体间距离为2.17 nm,进一步说明TMB和AO之间发生了FRET。当在体系中加入LVF后,TMB将荧光能量转移给LVF,LVF又作为供体将能量转移给AO。LVF在TMB和AO之间起到桥梁作用,LVF将吸收的TMB荧光能量转移给AO,使得TMB荧光强度明显降低,AO的荧光强度则显著增加,从而提高了体系的FRET效率。在最优实验条件下,F546 nm与F402 nm之比与LVF浓度(2~80μmol·L^(-1))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F_(546 nm)/F_(402 nm)=87.916c+3.108,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3,检出限(LOD)为15.7 nmol·L^(-1)。一些常见的阳离子(K^(+),Mg^(2+),Ca^(2+),Cu^(2+),Mn^(2+),Zn^(2+),Co^(2+),Ni^(2+),Cr^(3+)等)、阴离子(F^(-),Br^(-),NO_(3)^(-),IO_(3)^(-),CO_(3)^(2-),SO_(4)^(2-)等)、糖类(葡萄糖,蔗糖和淀粉)、药物(谷胱甘肽,抗坏血酸和异烟肼)和几种氨基酸(甘氨酸,亮氨酸,半胱氨酸等)均不干扰LVF的测定,表明该比率型荧光探针对LVF具有高选择性。该方法用于商用药物制剂中LVF含量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3%~97%之间。该比率型荧光探针在临床研究中对LVF的检测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为开发一种简便、选择性和灵敏的检测药物制剂中LVF含量的传感器提供了较好的理论依据,同时为提高LVF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合理性水平提供了一定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3’ 5 5’-四甲基联苯胺 吖啶橙 氧氟沙星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比率型荧光探针
下载PDF
左氧氟沙星氯化钠致以短暂意识丧失为临床表现的速发型药物超敏反应1例
2
作者 郑造乾 骆瑾瑜 余荣亮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4年第1期90-93,共4页
1例53岁男性患者,因上呼吸道感染于2022年12月23日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化痰+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0.5 g:100 mL,即刻,静脉滴注)抗感染治疗。在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约17 min(约25 mL)时,患者出现胸闷心慌,呼吸急促,皮肤瘙... 1例53岁男性患者,因上呼吸道感染于2022年12月23日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化痰+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0.5 g:100 mL,即刻,静脉滴注)抗感染治疗。在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约17 min(约25 mL)时,患者出现胸闷心慌,呼吸急促,皮肤瘙痒,随后出现短暂意识丧失,呼之不应,小便失禁,以及全身皮疹、皮肤潮红、肿胀等皮肤反应。立即停止输液并更换输液器,予急诊内科护理常规,特级护理,心电监护,2 L·min^(-1)吸氧、卧床休息、开通静脉通路等处理,肌内注射盐酸异丙嗪注射液25mg,并送入抢救室,途中患者意识恢复,持续3min左右。经过治疗后明显好转。经诺氏评估量表评分为7分,考虑为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所致的以短暂意识丧失为临床表现的速发型药物超敏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发型药物超敏反应 氧氟沙星 短暂意识丧失 小便失禁
下载PDF
青蒿琥酯联合左氧氟沙星对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抗菌活性的影响
3
作者 董国伟 唐新宁 +3 位作者 钟英成 郭洁 韩志城 杨琦 《北京中医药》 2024年第2期161-166,共6页
目的 探讨青蒿琥酯与抗生素联用对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CRECO)抗菌活性的影响。方法 收集分离的CRECO 20株,采用肉汤稀释法测定抗菌物质青蒿琥酯(ASN)、左氧氟沙星(LEV)、头孢他啶(CAZ)、亚胺培南(IMP)最小抑菌浓度(MIC)。用棋盘法测... 目的 探讨青蒿琥酯与抗生素联用对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CRECO)抗菌活性的影响。方法 收集分离的CRECO 20株,采用肉汤稀释法测定抗菌物质青蒿琥酯(ASN)、左氧氟沙星(LEV)、头孢他啶(CAZ)、亚胺培南(IMP)最小抑菌浓度(MIC)。用棋盘法测定ASN与LEV、CAZ、IMP协同抗菌活性;用细菌生长曲线法观察不同处理组CRECO临床菌株(E5)生长的情况;用RT-PCR检测外排泵基因以及调控基因的表达。结果 抗菌物质ASN、LEV、CAZ、IMP的MIC50分别为>8 192、64、2 048、32μg/mL。协同抗菌试验显示:ASN (1 024μg/mL)与LEV联用时,LEV的MIC50由64μg/mL降至16μg/mL (即1/4 MIC50),联合作用效果以协同为主;与CAZ联用时,CAZ的MIC50由2 048μg/mL降至1 024μg/mL (即1/2 MIC50),联合作用效果以相加为主。生长曲线显示,ASN联合LEV能有效抑制CRECO生长,曲线走向平缓。20株菌株全部携带外排泵基因AcrA和AcrB基因。RT-PCR结果显示ASN联合LEV可降低外排泵基因AcrB表达。结论 ASN对CRECO无抗菌活性,但ASN联合LEV能有效增强抗生素的抑菌作用,其协同抑菌机制与降低外排泵基因AcrB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 氧氟沙星 抗菌活性
原文传递
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宫颈炎的临床效果
4
作者 陈华彪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宫颈炎患者16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3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左氧氟...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宫颈炎患者16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3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左氧氟沙星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98%,高于对照组的79.52%(χ^(2)=7.546,P=0.006)。治疗1个月后,2组患者白带异常、接触性出血、下腹坠胀评分与血清CRP、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2组患者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84%,低于对照租的28.92%(χ^(2)=8.510,P=0.004)。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宫颈炎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炎 氧氟沙星 阿奇霉素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左氧氟沙星联合G-CSF或仅用G-CSF支持疗法在预防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感染中的作用
5
作者 王鑫炜 杨丽萍 +5 位作者 姚琼 赵洁 贺少龙 马梁明 魏俊妮 田卫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06-910,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左氧氟沙星或仅用G-CSF支持疗法在预防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感染中的作用,分析移植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移植后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2年7月于本院就诊的接受自体造...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左氧氟沙星或仅用G-CSF支持疗法在预防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感染中的作用,分析移植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移植后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2年7月于本院就诊的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恶性血液病患者,观察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左氧氟沙星+G-CSF预防感染组和G-CSF支持组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细菌感染发生率及静脉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住院期间总费用及移植90天后存活情况。结果:102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多发性骨髓瘤54例,急性白血病36例,淋巴瘤7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例,轻链型淀粉样变性1例,POEMS综合征1例。47例接受G-CSF+左氧氟沙星预防感染,55例接受G-CSF支持治疗。左氧氟沙星+G-CSF组中40例(85.11%)发生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13例(27.66%)明确为细菌感染。G-CSF组中44例(80.00%)发生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16例(29.09%)细菌感染。两组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和细菌感染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χ^(2)=0.46,P=0.50;χ^(2)=0.03,P=0.87)。左氧氟沙星+G-CSF组静脉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5.11%(40/47),与G-CSF组的85.45%(47/55)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04,P=0.84)。左氧氟沙星+G-CSF组与G-CSF组左氧氟沙星耐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8.57%(3/35)和21.43%(6/28),无统计学差异(χ^(2)=0.65,P>0.05)。左氧氟沙星+G-CSF与G-CSF组患者住院中位时间为25 d vs 22 d,住院中位费用为78216.24元vs 80724.38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3.00,P=0.09;t=0.94,P=0.09)。移植后90天内,左氧氟沙星+G-CSF组有2例(4.26%)死亡,G-CSF组有1例(1.82%)死亡,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53,P=0.47)。结论:较G-CSF支持相比,患者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应用G-CSF+左氧氟沙星预防感染无明显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氟沙星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细菌感染 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原文传递
左氧氟沙星在水环境中的赋存、风险及降解技术研究进展
6
作者 卢洪斌 卢少勇 +1 位作者 曾泽泉 黄张根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2-399,共8页
水环境中的抗生素不仅诱导微生物产生抗性基因(ARGs)及耐药细菌,而且危害生物安全,对人类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威胁。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Qs)及其引发的ARGs问题已引起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左氧氟沙星(LVFX)是使用最广泛的FQs之一,因生物体... 水环境中的抗生素不仅诱导微生物产生抗性基因(ARGs)及耐药细菌,而且危害生物安全,对人类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威胁。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Qs)及其引发的ARGs问题已引起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左氧氟沙星(LVFX)是使用最广泛的FQs之一,因生物体代谢率低且化学结构稳定,在环境中被广泛检出。因此亟需掌握LVFX在水环境中的赋存特征,厘清其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并比较分析现有技术对其去除效果。在现有研究基础上综述了LVFX在水环境中的赋存特征,从诱导微生物产生ARGs和耐药细菌及威胁水生态安全两个方面阐述了LVFX的生态风险,系统阐述了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去除LVFX的效果及研究进展,分析了这些技术的优缺点,以期为高效低耗降解LVFX并抑制ARGs的传播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氟沙星 抗性基因 环境风险 处理技术
下载PDF
左氧氟沙星致心律失常的发生特点和危险因素分析
7
作者 郭海丽 郭代红 +4 位作者 朱曼 李鹏 伏安 李超 卢京川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37-44,共8页
目的 了解大样本住院人群中左氧氟沙星致心律失常的发生特点、临床表现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借助“临床药品不良事件主动监测与智能评估警示系统-Ⅱ”(ADE-ASAS-Ⅱ),回顾性监测2019年使用左氧氟沙星的住院患者电子病历信息,获得发生心... 目的 了解大样本住院人群中左氧氟沙星致心律失常的发生特点、临床表现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借助“临床药品不良事件主动监测与智能评估警示系统-Ⅱ”(ADE-ASAS-Ⅱ),回顾性监测2019年使用左氧氟沙星的住院患者电子病历信息,获得发生心律失常患者的相关数据,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选取未发生心律失常患者,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左氧氟沙星导致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结果12 879例使用左氧氟沙星人群的相关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64%,其中65岁及以上人群发生率为3.22%;主要表现为期外收缩(0.84%)、心动过速(0.63%)、QT间期延长(0.44%),无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等严重心律失常。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用药疗程较长[OR=1.030,95%CI(1.009,1.050),P=0.004]和静脉给药[OR=2.392,95%CI(1.478,3.870),P <0.001]是左氧氟沙星致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左氧氟沙星引起的心律失常较为常见,分布类型多样,其中QT间期延长为偶见;临床应用时,应更多关注静脉用药的老年患者,并尽量避免长疗程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氟沙星 心律失常 危险因素 自动监测 倾向性评分匹配
原文传递
血尿安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女性尿路感染疗效及对患者炎症因子影响
8
作者 杨薛枫 聂湘黔 +1 位作者 冯明杨 胡建新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1期44-47,52,共5页
目的:探究女性尿路感染(UTI)患者应用血尿安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效果及对炎症因子及不良反应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2月本院妇科收治的160例UTI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80例,两组均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究女性尿路感染(UTI)患者应用血尿安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效果及对炎症因子及不良反应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2月本院妇科收治的160例UTI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80例,两组均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加以血尿安胶囊治疗,治疗2个月.观察用药后两组临床疗效、尿液指标、炎症水平、阴道PH值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92.5%)高于对照组(81.3%),两组尿白细胞数与尿细菌数均下降且观察组(3.44±1.02个/HP、665.45±122.53个/μl)低于对照组(7.67±2.11个/HP、934.61±158.35个/μl),两组用药后C-反应蛋白、高迁移率族蛋白B1及降钙素原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12.32±5.45mg/L、60.04±12.44ng/ml、0.54±0.12ng/ml)低于对照组(20.32±8.78mg/L、82.63±15.51ng/ml、2.13±0.43ng/ml),两组阴道PH值均下降且用药后观察组(4.54±0.77)低于对照组(5.23±0.8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观察组(7.5%)低于对照组(18.8%)(均P<0.05).结论:血尿安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可提高UTI临床疗效,有效减轻患者炎症,降低阴道PH值和用药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尿路感染 血尿安胶囊 氧氟沙星 临床疗效 炎症因子 尿液指标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华盖散加减联合左氧氟沙星片对慢性支气管炎风寒犯肺证的疗效研究
9
作者 李佳男 彭素娟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1期84-87,共4页
目的:观察华盖散加减联合左氧氟沙星片对慢性支气管炎(CB)风寒犯肺证患者的疗效。方法:按随机信封法将60例CB患者分为两组,均予以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口服左氧氟沙星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口服华盖散加减。观察两组患者中医... 目的:观察华盖散加减联合左氧氟沙星片对慢性支气管炎(CB)风寒犯肺证患者的疗效。方法:按随机信封法将60例CB患者分为两组,均予以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口服左氧氟沙星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口服华盖散加减。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IgA、IgM、IgG水平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2周、3周,各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3周的FEV1、FEV1/FEC、IgA、IgM、IgG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1周、2周、3周,各证候积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1周、2周、3周的IgA、IgM、IgG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3周FEV1较对照组升高(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华盖散加减联合左氧氟沙星片能改善CB风寒犯肺证患者症状与肺功能,提高免疫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盖散 氧氟沙星 风寒犯肺证 慢性支气管炎
原文传递
左氧氟沙星联合丹黄祛瘀胶囊对慢性盆腔炎临床症状及炎症因子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刘薇莉 殷尽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5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丹黄祛瘀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5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6例。对照组予以左氧氟沙星治疗,研究组予以左氧氟沙星联合丹黄祛瘀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丹黄祛瘀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5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6例。对照组予以左氧氟沙星治疗,研究组予以左氧氟沙星联合丹黄祛瘀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实施左氧氟沙星联合丹黄祛瘀胶囊治疗,能够取得更为确切的疗效,可有效抑制炎性因子水平,具有应用与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氟沙星 丹黄祛瘀胶囊 慢性盆腔炎 临床症状 炎症因子
下载PDF
清热祛湿化瘀方联合左氧氟沙星片、甲硝唑片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滞证的临床观察
11
作者 张建香 单文艳 要海红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6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清热祛湿化瘀方联合左氧氟沙星片、甲硝唑片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滞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盆腔炎湿热瘀滞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片联合甲硝唑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 目的:探讨清热祛湿化瘀方联合左氧氟沙星片、甲硝唑片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滞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盆腔炎湿热瘀滞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片联合甲硝唑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清热祛湿化瘀方,14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炎症指标水平和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计数(WBC)和中性粒细胞计数(NE)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祛湿化瘀方联合左氧氟沙星片、甲硝唑片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滞证的疗效较好,可减轻患者中医临床症状,降低炎症指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湿热瘀滞证 清热祛湿化瘀方 氧氟沙星 甲硝唑片 中医证候积分 炎性指标
下载PDF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及左氧氟沙星为主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
12
作者 许雪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61-0064,共4页
此次研究确定研究对象(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分析治疗方法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及左氧氟沙星的临床疗效。方法 此次研究特定时间(2019.01.02—2022.12.05),选择地点为我院,就诊治疗患者,类型耐多药肺结核,共计纳入82例,根据抛硬币结果分组,Z... 此次研究确定研究对象(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分析治疗方法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及左氧氟沙星的临床疗效。方法 此次研究特定时间(2019.01.02—2022.12.05),选择地点为我院,就诊治疗患者,类型耐多药肺结核,共计纳入82例,根据抛硬币结果分组,ZY组——左氧氟沙星+常规药物方案,AK组—ZY组方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观察治疗效果、炎症及免疫情况、安全性。结果 AK组、ZY组1个疗程后,痰菌阴转率(值3.137)、空洞闭合有效率(值1.855)、病灶吸收有效率(值2.563)比对无差异(P>0.05);AK组2个疗程治疗后、3个疗程治疗后,痰菌阴转率(值6.455、5.632)、空洞闭合有效率(值6.963、5.917)、病灶吸收有效率(值6.681、6.455)均更高(P<0.05)。AK组、ZY组治疗前,C反应蛋白(简称CRP,t值0.105)、诱导性T细胞(简称CD4+,t值1.389)比对无差异(P>0.05);AK组1个疗程后、2个疗程治疗后、3个疗程治疗后,CRP均更低(t值6.522、6.144、4.940,P<0.05),CD4+均更高(t值7.379、5.045、5.556,P<0.05)。AK组、ZY组3个疗程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无差异(值1.406,P>0.05)。结论 耐多药肺结核治疗方案选择,以左氧氟沙星为主同时增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增强疗效,促进病灶吸收有效率、痰菌阴转率等提升,明显改善患者炎症及免疫情况,治疗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耐多药肺结核 氧氟沙星 痰菌阴转率
原文传递
长江流域氧氟沙星和金霉素的人体健康水质基准研究
13
作者 高尧峰 段艳平 +2 位作者 陈昱如 涂耀仁 高峻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2-100,共9页
抗生素因其潜在的生态和健康风险而引起全球关注。目前,中国长江流域抗生素的人体健康水质基准研究尚处于空白阶段,不利于国家进一步开展抗生素新污染物的管控和风险评估工作。为促进长江流域抗生素污染物的人体健康水质基准研究和人体... 抗生素因其潜在的生态和健康风险而引起全球关注。目前,中国长江流域抗生素的人体健康水质基准研究尚处于空白阶段,不利于国家进一步开展抗生素新污染物的管控和风险评估工作。为促进长江流域抗生素污染物的人体健康水质基准研究和人体健康风险评估工作的开展,分别在长江流域宜宾段(上游)、重庆段(上游)、宜昌段(上游)、武汉段(中游)和上海段(下游)采集并分析了表层水样和不同营养级鱼样中氧氟沙星(OFL)和金霉素(CTC)的含量(采样点涉及长江干流、支流、沿江水库以及沿江城镇密集区)。通过分析长江流域OFL和CTC在第2、3、4营养级鱼类的最终营养级生物累积系数(Afi),结合抗生素毒理参数和人群暴露参数,在饮水和消费水产品两种暴露途径下,推导出了长江流域OFL和CTC的人体健康水质基准(AWQC)。结果表明,长江流域水体中OFL和CTC的质量浓度分别为ND-1.55×10^(-4)、ND-4.17×10^(-4)mg·L^(-1),鱼体中OFL和CTC的质量分数分别为ND-4.94×10^(-2)、ND-0.108 mg·kg^(-1);OFL在第2、3、4营养级鱼类中的Afi分别为1.40×10^(3)、79.0、172 L·kg^(-1),CTC在第2、3、4营养级鱼类中的Afi分别为755、9.19×10^(4)、744 L·kg^(-1);OFL和CTC的AWQC分别为3.04、0.250μg·L^(-1)。该结果显示长江流域OFL的人体健康风险暂时处于可接受水平,但长江流域宜宾段局部水体CTC浓度高于推导出的水质基准则表明仍需重点关注长江流域CTC的浓度变化情况及其可能会带来的人体健康风险。研究结果可为科学制定长江流域抗生素的水环境质量标准和评估其人体健康风险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氟沙星 金霉素 人体健康 水质基准 长江流域
下载PDF
等离子体/过硫酸盐/ZnO体系高效降解水中的氧氟沙星
14
作者 阳君 王瑞枝 +2 位作者 江文轩 项良锐 郭贺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80-1391,共12页
水中抗生素治理对生态安全及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低温等离子体被证实能够有效降解水中抗生素,然而其能量利用率低的问题一直限制其进一步应用.已有研究表明,等离子体激活过硫酸盐(persulfate,PS)能够提高其能量利用效率及抗生素降解效... 水中抗生素治理对生态安全及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低温等离子体被证实能够有效降解水中抗生素,然而其能量利用率低的问题一直限制其进一步应用.已有研究表明,等离子体激活过硫酸盐(persulfate,PS)能够提高其能量利用效率及抗生素降解效率,然而其光子及化学效应仍旧未被充分利用,能量利用率低的问题并未真正解决.基于此,本文提出采用ZnO促进等离子体激活PS降解水中氧氟沙星(ofloxacin,OFX),从而大幅度提高等离子体能量利用率及有机物的降解率.采用水热法制备了ZnO纳米颗粒,并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在等离子体中加入PS后,OFX的降解率随之提高.进一步向等离子体/PS体系中加入ZnO,OFX的降解率进一步的提升.等离子体、等离子体/PS和等离子体/PS/ZnO体系对OFX的降解率分别达到53.6%、82.8%和98.9%.提高输入电压有利于OFX的降解,较低的初始浓度呈现出较高的OFX降解率.相对于酸性和中性条件,碱性条件下更有利于OFX的降解.电子自旋共振(Electron Spin Resonance,ESR)结果表明,等离子体/PS/ZnO体系能够产生·OH、·SO_(4)^(−)和^(1)O_(2),且较高的输入电压能够提高·OH、·SO_(4)^(−)和^(1)O_(2)的生成量.捕获剂实验证明,·OH、·SO_(4)^(−)、·O_(2)^(−)和^(1)O_(2)均对OFX的降解起到一定作用.等离子体放电的过程中,溶液pH逐渐降低而电导率逐渐升高.相对于去单独等离子体,等离子体/PS/ZnO体系中pH降低及电导率升高的更为明显.等离子体/PS/ZnO能够实现对OFX的矿化,矿化度可达49.6%.同时可生化性提高,COD去除率可达69.5%.通过LC-MS及DFT分析,确定了OFX的降解路径.活性物质主导的OFX的降解路径主要涉及自由基攻击吡啶环和哌嗪环.采用ECOSAR对中间产物毒性分析可知,OFX降解后其毒性降低.ZnO具有较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 ZNO 过硫酸盐 氧氟沙星
原文传递
酸处理碳毡阴极增强电芬顿降解左氧氟沙星性能研究
15
作者 丁佩佩 刘欣宇 +2 位作者 王春蕾 丁灯 柴波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63,70,共6页
本文通过水热酸处理碳毡(GF),增加其亲水性和表面缺陷数量,增强了电芬顿降解抗生素左氧氟沙星(LEV)性能。采用SEM、XRD、XPS、Raman、FT-IR、接触角等测试技术对酸处理修饰的碳毡(MGF)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MGF表面羧基含量和缺陷数... 本文通过水热酸处理碳毡(GF),增加其亲水性和表面缺陷数量,增强了电芬顿降解抗生素左氧氟沙星(LEV)性能。采用SEM、XRD、XPS、Raman、FT-IR、接触角等测试技术对酸处理修饰的碳毡(MGF)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MGF表面羧基含量和缺陷数量明显增加。在最优的反应条件下,电流0.15 A,pH为2,O_(2)曝气量为0.4 L/min,FeSO_(4)加入量为20 mg/L,该体系反应20 min后,LEV降解率达到96.1%,并且MGF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经过4个循环LVX降解率仍能达到95.4%。这项工作表明MGF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电芬顿阴极材料,在水处理领域显示了优异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处理 碳毡 电芬顿 氧氟沙星
原文传递
活性污泥中氧氟沙星降解菌的筛选及其去除性能研究
16
作者 黄小宸 李科林 +1 位作者 吴雨霏 苏文龙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8,共7页
为了研究氧氟沙星(OFL)的有效去除,从城市污水厂剩余活性污泥中筛选得到一株去除OFL的优势菌株(OF01),鉴定为Alcaligenes(产碱杆菌属).对细菌接种量、初始OFL浓度、温度、pH、碳源、盐浓度进行单因素优化,并在优化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 为了研究氧氟沙星(OFL)的有效去除,从城市污水厂剩余活性污泥中筛选得到一株去除OFL的优势菌株(OF01),鉴定为Alcaligenes(产碱杆菌属).对细菌接种量、初始OFL浓度、温度、pH、碳源、盐浓度进行单因素优化,并在优化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接种3~6天生长速率快,去除OFL的能力强,到第10天其生物量和OFL去除率达到最大值;在细菌接种量10%(v/v)、初始OFL浓度15 mg/L、培养温度30℃、pH=7、投加乙酸钠为碳源、盐浓度5 g/L的优化条件下OF01对OFL的去除率最大为65.16%.OF01菌株有着合格的去除OFL的能力,降解过程生成三种降解产物,降解途径为哌嗪环裂解和羟基化反应实现对OFL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氟沙星 降解菌 去除能力 降解机制
下载PDF
痰热清注射液雾化吸入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高龄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研究
17
作者 胡宏凯 刘雪梅 +1 位作者 陈仕峰 王健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4年第3期14-19,共6页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雾化吸入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高龄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某院收治的104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雾化吸入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高龄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某院收治的104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氧气支持、祛痰止咳、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雾化吸入。两组均持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4(IL-4)、白介素-5(IL-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急性蛋白标志物[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FN-γ、IL-4、IL-5、TNF-α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SAA、CRP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注射部位发红及皮疹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77%)低于对照组(15.38%,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痰热清注射液雾化吸入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呼吸道感染,可有效减轻患者炎症反应,降低急性蛋白标志物水平,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热清注射液 氧氟沙星 呼吸道感染 促炎因子 雾化吸入
下载PDF
康妇消炎栓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对炎性反应的影响
18
作者 曾小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6期101-104,共4页
目的观察康妇消炎栓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对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3月吉安市中医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左氧氟沙星组与联合治疗组,各100例。左氧氟沙星组给予盐酸左氧氟... 目的观察康妇消炎栓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对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3月吉安市中医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左氧氟沙星组与联合治疗组,各100例。左氧氟沙星组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片,联合治疗组在左氧氟沙星组基础上联合康妇消炎栓,2组治疗时间视病情而定。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结束后炎性指标[白细胞计数(WBC)及血清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症状改善时间、治疗时间与疾病复发情况,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盆腔包块直径、盆腔积液深度,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左氧氟沙星组(96.00%vs.80.00%,χ^(2)=11.054,P=0.001)。治疗结束后,联合治疗组WBC及血清IL-6、CRP水平低于左氧氟沙星组(P<0.01)。联合治疗组症状改善时间、治疗时间短于左氧氟沙星组(P<0.01);联合治疗组疾病复发率低于左氧氟沙星组(4.00%vs.17.00%,χ^(2)=8.992,P=0.003)。治疗结束后,2组VAS评分低于治疗前,盆腔包块直径、盆腔积液深度小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降低/减小幅度大于左氧氟沙星组(P<0.01)。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左氧氟沙星组(5.00%vs.18.00%,χ^(2)=8.303,P=0.004)。结论康妇消炎栓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较佳,联合治疗可更有效地减轻机体炎性反应,降低疾病复发率,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疼痛 康妇消炎栓 氧氟沙星 炎性因子
原文传递
左氧氟沙星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19
作者 刘猛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3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口服左氧氟沙星片)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口服左氧氟沙星片)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幽门螺杆菌清除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92%)显著低于对照组(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低于对照组(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氧氟沙星 奥美拉唑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