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3篇文章
< 1 2 9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硒化钴电催化剂的制备及氧还原性能测试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晓玲 孙怡然 +3 位作者 晁佳钰 支东彦 陈健壮 沈建华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1期53-58,共6页
具有高附加值的绿色环保型氧化剂——过氧化氢(H_(2)O_(2))的需求日益增加,急需发展绿色且安全的H_(2)O_(2)合成新方法。两电子氧还原反应(2e-ORR)是一种制备H_(2)O_(2)的高效方法,其中催化剂的高效率和高选择性是2e-ORR的关键。对二硒... 具有高附加值的绿色环保型氧化剂——过氧化氢(H_(2)O_(2))的需求日益增加,急需发展绿色且安全的H_(2)O_(2)合成新方法。两电子氧还原反应(2e-ORR)是一种制备H_(2)O_(2)的高效方法,其中催化剂的高效率和高选择性是2e-ORR的关键。对二硒化钴(CoSe_(2))电催化剂的制备和性能测试实验进行了探索。首先,通过联氨还原法制备钴纳米粒子;然后,通过简单的固相反应并在不同温度下退火制备CoSe_(2)电催化剂;最后,通过一系列的表征方法对CoSe_(2)电催化剂的表面形貌、晶型、电化学及其稳定性等进行了研究。为2e^(-)ORR电催化剂CoSe_(2)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还原反应 化氢 固相反应 CoSe_(2) 电催化剂
下载PDF
高熵合金在电催化氧还原反应中的应用及发展
2
作者 何小波 丁露 +1 位作者 银凤翔 李国儒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27-38,共12页
开发用于氧气还原反应(ORR)的高效催化剂是提高燃料电池和金属-空气电池性能的关键。然而,ORR是动力学缓慢反应,存在着很高的过电势,从而降低了燃料电池和金属-空气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高熵合金是由5种或5种以上金属元素等(近)物质的... 开发用于氧气还原反应(ORR)的高效催化剂是提高燃料电池和金属-空气电池性能的关键。然而,ORR是动力学缓慢反应,存在着很高的过电势,从而降低了燃料电池和金属-空气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高熵合金是由5种或5种以上金属元素等(近)物质的量比形成的一种新型合金材料。凭借其独特的组分与结构优势,高熵合金能够高效加速ORR、降低ORR过电势,表现出对ORR的显著催化作用。文章主要综述了高熵合金的结构、性能特点、制备方法以及在催化ORR方面的应用,并提出了挑战和发展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电催化 高熵合金 氧还原反应
下载PDF
MOF衍生的Co_(x)Fe_(y)@NC电催化析氧和氧还原反应
3
作者 胡劲松 雷杰 史千喜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53-60,共8页
目的通过提升金属有机框架(MOFs)衍生材料的双功能电催化析氧和氧还原能力,来解决金属电池中循环充放电问题,减少钌等贵金属消耗。方法利用Co、Fe双金属以沸石咪唑骨架(ZIF-8)为模板进行掺杂,同时加入1H-1,2,3-三氮唑有机配体进行室温搅... 目的通过提升金属有机框架(MOFs)衍生材料的双功能电催化析氧和氧还原能力,来解决金属电池中循环充放电问题,减少钌等贵金属消耗。方法利用Co、Fe双金属以沸石咪唑骨架(ZIF-8)为模板进行掺杂,同时加入1H-1,2,3-三氮唑有机配体进行室温搅拌,离心、干燥得到前驱体材料,煅烧前驱体材料最终得到Co_(4)Fe_(1)@NC碳材料。结果析氧反应中Co_(4)Fe_(1)@NC达到10mA·cm^(-2)电流密度仅需要1.52V;氧还原反应中Co_(4)Fe_(1)@NC半波电位为0.93V;两者电压之差为0.59V,低于单一金属Co或Fe衍生碳材料。结论采用Co、Fe双金属掺杂策略可以明显提升MOFs衍生催化材料双功能电催化析氧和氧还原能力,引入Fe元素有效调节了Co元素的电子结构,使其在析氧和氧还原过程中具有更好的氧物种吸脱附能力,因此,Co_(4)Fe_(1)@NC可作为潜在的金属空气电池负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CoFe双金属 反应 氧还原反应
下载PDF
电化学二电子氧还原制备过氧化氢研究进展
4
作者 文兆宇 韩娜 李彦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共11页
利用电化学二电子氧还原(2e-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2e-ORR)方法实现过氧化氢(H_(2)O_(2))的分散式制备,被认为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技术之一。为实现高的氧还原活性和理想的H_(2)O_(2)选择性,设计高性能2e-ORR电催化剂是该技术的... 利用电化学二电子氧还原(2e-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2e-ORR)方法实现过氧化氢(H_(2)O_(2))的分散式制备,被认为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技术之一。为实现高的氧还原活性和理想的H_(2)O_(2)选择性,设计高性能2e-ORR电催化剂是该技术的核心关键。尽管现阶段发展的2e-ORR催化剂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但距离规模化应用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基于此,本文综述了电化学二电子氧还原制备H_(2)O_(2)的最新研究进展,首先简要介绍了反应机理和评价方法,并根据机理分析了影响电催化性能的关键因素。随后围绕贵金属催化剂、碳基催化剂、单原子及分子催化剂的最新研究进展,阐述了提升催化剂活性与H_(2)O_(2)选择性的主要策略。最后,针对电化学二电子氧还原制备H_(2)O_(2)体系面临的关键问题和挑战,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二电子氧还原反应 化氢 催化剂 选择性
下载PDF
氮掺杂碳纳米管负载Co_(3)O_(4)氧还原电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
5
作者 贾海浪 李红城 +2 位作者 吉鹏程 滕洋 关明云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3-700,共8页
以碳纳米管(CNT)为原料,通过负载维生素B12,简单热解得到了一种氮掺杂碳纳米管(N/CNT)负载低含量Co_(3)O_(4)纳米颗粒的氧还原电催化剂(Co_(3)O_(4)@N/CNT)。得益于均匀分散的Co_(3)O_(4)纳米颗粒以及氮掺杂,Co_(3)O_(4)@N/CNT表现出了... 以碳纳米管(CNT)为原料,通过负载维生素B12,简单热解得到了一种氮掺杂碳纳米管(N/CNT)负载低含量Co_(3)O_(4)纳米颗粒的氧还原电催化剂(Co_(3)O_(4)@N/CNT)。得益于均匀分散的Co_(3)O_(4)纳米颗粒以及氮掺杂,Co_(3)O_(4)@N/CNT表现出了优异的氧还原催化性能,其半波电位达到了0.844 V(vs RHE),超越了商业Pt/C(0.820 V(vs RHE))。与Pt/C相比,基于Co_(3)O_(4)@N/CNT组装的锌-空气电池表现出了更优的放电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还原反应 碳纳米管 氮掺杂 Co_(3)O_(4)
下载PDF
糠醛渣基木质素/纤维素复合材料的表征及氧还原电催化性能
6
作者 曲霞 任素霞 +3 位作者 李政 冯宇伟 杨延涛 雷廷宙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6-164,共9页
为解决糠醛渣堆放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并拓展废弃物资源的高值化利用途径,通过超微研磨和高压均质等预处理过程制备糠醛渣基木质素/纤维素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样品形貌,用范式洗涤法和元素分析对... 为解决糠醛渣堆放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并拓展废弃物资源的高值化利用途径,通过超微研磨和高压均质等预处理过程制备糠醛渣基木质素/纤维素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样品形貌,用范式洗涤法和元素分析对复合材料的组分以及元素含量进行分析,通过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紫外光谱(UV)对复合材料的表面官能团进行分析,采用非等温条件下的多重升温速率热重法(TG)进行热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糠醛渣基木质素/纤维素复合材料中C的质量分数较高(55.95%),可作为一种理想碳源,且该材料含有丰富的木质素(53.18%)和纤维素(39.48%),可利用价值较高,整体表观活化能较低(30 kJ/mol),其在0.1 mol/L的KOH碱性电解质中半波电位(E_(1/2)=0.83 V)达到商业Pt/C(E_(1/2)=0.86 V)的96.5%,因此以糠醛渣基木质素/纤维素复合材料为生物质前驱体制备的碳材料可作为理想的燃料电池氧还原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糠醛渣 生物质 木质素/纤维素 动力学分析 氧还原活性
下载PDF
应用于氧还原反应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丁瑞鑫 张达 +1 位作者 毕岚森 何燕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3-165,共13页
燃料电池作为一种具有高能量转换效率和绿色无污染的能量转换设备,有望改善当前的高化石能源消耗的现状,推进社会绿色发展。燃料电池阴极氧还原催化剂高昂的成本及较差的电化学性能限制了其商业化进程,研究人员正在积极的开发具有高催... 燃料电池作为一种具有高能量转换效率和绿色无污染的能量转换设备,有望改善当前的高化石能源消耗的现状,推进社会绿色发展。燃料电池阴极氧还原催化剂高昂的成本及较差的电化学性能限制了其商业化进程,研究人员正在积极的开发具有高催化活性及稳定性的新型燃料电池氧还原催化剂,本文就近几年燃料电池阴极氧还原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之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氧还原反应(ORR) 电催化剂 贵金属 非贵金属 非金属
下载PDF
掺氮碳纳米层包裹的掺氮二氧化钛核壳结构制备及其氧还原催化研究
8
作者 石超凡 张浩权 李文鹏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52-56,共5页
氧还原反应是燃料电池阴极的关键反应,目前工业上主要用昂贵稀缺的铂材料作为燃料电池的氧还原催化剂,发展廉价高效的氧还原催化剂对降低燃料电池成本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水热反应和煅烧法制备了掺氮碳纳米层包裹的掺氮二氧化钛(N-TiO2@N... 氧还原反应是燃料电池阴极的关键反应,目前工业上主要用昂贵稀缺的铂材料作为燃料电池的氧还原催化剂,发展廉价高效的氧还原催化剂对降低燃料电池成本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水热反应和煅烧法制备了掺氮碳纳米层包裹的掺氮二氧化钛(N-TiO2@N-C)核壳结构材料,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该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得出其在碱性介质中具有比贵金属催化剂Pd/C和Pt/C更高的氧还原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还原反应 燃料电池 化钛 核壳结构 碱性介质
下载PDF
石墨炔空心花球的制备及高选择性电催化氧还原过氧化氢
9
作者 周友贵 刘桐畅 +1 位作者 郭丽华 商虹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17-3022,共6页
石墨炔是一种能够在低温常压下合成的二维全碳材料,以其室温制备及性能为主线,利用铜纳米颗粒为生长基底及催化剂制备了石墨炔纳米花球,去除铜颗粒后得到石墨炔空心花球,对材料进行Raman, XRD,XPS,SEM,TEM等结构与形貌表征,证明了其成... 石墨炔是一种能够在低温常压下合成的二维全碳材料,以其室温制备及性能为主线,利用铜纳米颗粒为生长基底及催化剂制备了石墨炔纳米花球,去除铜颗粒后得到石墨炔空心花球,对材料进行Raman, XRD,XPS,SEM,TEM等结构与形貌表征,证明了其成功制备。在不添加任何导电材料的情况下将石墨炔空心花球作为电催化剂,经测试得到其催化氧还原制备过氧化氢选择性达76%,验证了石墨炔空心花球高效电催化氧还原制备过氧化氢方面的优势。实验综合性较强,可作为研究前沿及课程思政元素引入至专业课程教学及创新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炔 空心花球 电催化 氧还原 化氢
下载PDF
锌空气电池钙钛矿型氧还原催化剂的改性策略
10
作者 李植 张涛 +5 位作者 孙元娜 高颖 卢利来 王涛 王俊勃 李青山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2-91,共10页
能源结构的转变使得锌空气电池等能源转化及存储器件成为关注的重点。氧还原反应(ORR)是锌空气电池的关键决速反应,因其动力学缓慢而十分依赖高效稳定的电催化剂。钙钛矿氧化物(如LaCoO_(3)、LaMnO_(3)等)具有结构稳定、活性可控、元素... 能源结构的转变使得锌空气电池等能源转化及存储器件成为关注的重点。氧还原反应(ORR)是锌空气电池的关键决速反应,因其动力学缓慢而十分依赖高效稳定的电催化剂。钙钛矿氧化物(如LaCoO_(3)、LaMnO_(3)等)具有结构稳定、活性可控、元素选择灵活、成本低等特点,在锌空气电池上的应用十分具有潜力。但基础钙钛矿存在稳定性良好但活性不足的问题,通常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改善。文中从钙钛矿作锌空气电池ORR反应催化剂的研究背景出发,阐述反应机理,综述了多种钙钛矿氧还原改性策略,包括钙钛矿A、B、O位掺杂,以及缺陷调控、原位脱溶、晶格应变调控、微观形貌调控和钙钛矿/碳复合材料。针对各改性策略的不同特点进行分析,对钙钛矿氧还原催化活性调控策略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空气电池 钙钛矿 氧还原反应 活性调控
下载PDF
Co-N-C氧还原反应电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1
作者 宋昱扬 张文彪 高庆生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9-208,215,共11页
锌空气电池可作为一种无污染、长效、稳定可靠的电源,但其阴极氧还原反应(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ORR)缓慢的动力学过程严重阻碍了大规模应用。本文通过表面活化策略在炭黑上构筑不饱和位点用于锚定Co,再以不同质量比的尿素作为氮... 锌空气电池可作为一种无污染、长效、稳定可靠的电源,但其阴极氧还原反应(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ORR)缓慢的动力学过程严重阻碍了大规模应用。本文通过表面活化策略在炭黑上构筑不饱和位点用于锚定Co,再以不同质量比的尿素作为氮源,制备了不同氮掺杂量的催化剂,并测试了一系列催化剂的ORR活性,及其在不同电解液中活性的差异。将催化剂用于组装锌空气电池,开路电压达1.441 V,并表现出良好的放电性能,峰值功率密度可达123.5 mW·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还原反应 钴基氮掺杂碳催化剂 锌空气电池
下载PDF
可控设计的Co-N/C电催化剂及其氧还原反应活性
12
作者 胡鹏 张琪婧 +1 位作者 路肖栋 左自豪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2期74-79,共6页
能源问题是事关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重大问题,氧还原反应作为燃料电池阴极半反应近年来成为能源和电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利用2,9-二甲基-1,10-邻菲啰啉与钴离子的配位形成配合物,将该配合物与炭黑混合均匀,经过中温热解和浓硝酸... 能源问题是事关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重大问题,氧还原反应作为燃料电池阴极半反应近年来成为能源和电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利用2,9-二甲基-1,10-邻菲啰啉与钴离子的配位形成配合物,将该配合物与炭黑混合均匀,经过中温热解和浓硝酸氧化后得到钴、氮表面修饰的碳负载纳米催化剂Co-N/C。实验首先利用旋转圆盘电极和旋转环盘电极(RRDE)考察了催化剂在不同pH值下的电催化氧还原性能。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在碱性条件下,该催化剂具有与商业Pt/C相近的4电子氧还原催化性能。随后,通过SEM、TEM、XPS、XRD和FT-IR等设备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以揭示Co-N/C催化剂4电子氧还原催化活性增强的来源。运用功能化修饰策略调控碳材料表面的催化活性位点和碳的电子结构,克服了本征碳材料催化活性不高的缺陷,为设计新型非贵金属氧还原反应催化剂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C 热解 表面调控 电催化剂 氧还原反应
下载PDF
EDTA系列金属螯合物与氮化碳复合材料的氧还原性能调控研究
13
作者 乐梦颖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9-11,共3页
本文研究了EDTA系列材料的氧还原性能,探究了将三聚氰胺、尿素、二氰二胺等不同氮源与EDTA系列复合形成的碳负载过渡金属材料的氧还原性能变化。CV和LSV曲线显示,该系列前驱物和氮化碳复合后的材料比直接煅烧的材料表现出更优异的氧还... 本文研究了EDTA系列材料的氧还原性能,探究了将三聚氰胺、尿素、二氰二胺等不同氮源与EDTA系列复合形成的碳负载过渡金属材料的氧还原性能变化。CV和LSV曲线显示,该系列前驱物和氮化碳复合后的材料比直接煅烧的材料表现出更优异的氧还原性能,其中二氰二胺对其性能提升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TA 氧还原 氮化物
下载PDF
氧化铈/镍-碳纳米管复合氧还原电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14
作者 王生洋 张耀祖 +3 位作者 王欣茹 周伟明 孙驰 张彩 《安徽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98-101,107,共5页
燃料电池阴极氧还原反应(ORR)的电子转移过程比较复杂,反应动力学缓滞,需要高效的电催化剂来加快反应速率。传统的贵金属铂基催化剂价格昂贵,因此亟需开发高性能、低成本的非贵金属催化剂作为替代材料。首先通过溶胶凝胶和热处理,得到... 燃料电池阴极氧还原反应(ORR)的电子转移过程比较复杂,反应动力学缓滞,需要高效的电催化剂来加快反应速率。传统的贵金属铂基催化剂价格昂贵,因此亟需开发高性能、低成本的非贵金属催化剂作为替代材料。首先通过溶胶凝胶和热处理,得到了尺寸约为10 nm的氧化铈/镍复合纳米颗粒,然后通过催化甲烷热分解,得到了碳纳米管支撑的氧化铈/镍纳米材料。由于碳纳米管的形成,使催化剂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增加,并且改变了金属镍的电子结构,从而使其在碱性溶液中表现出较好的电催化氧还原活性,其循环伏安的氧还原峰电位约在-0.17 V和-0.51 V左右,氧还原极化曲线的开启电位约在-0.05 V vs. S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 氧还原反应 碳纳米管 化铈/镍 复合材料
下载PDF
电催化氧还原产过氧化氢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郁航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65-67,共3页
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绿色、高效的氧化剂,在诸多行业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众多合成方法中,电化学氧还原(ORR)产H2O2是一种新颖、低能耗、清洁的方法。其反应原理是,O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还原反应,得到两个电子,生成H2O2。由于ORR存... 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绿色、高效的氧化剂,在诸多行业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众多合成方法中,电化学氧还原(ORR)产H2O2是一种新颖、低能耗、清洁的方法。其反应原理是,O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还原反应,得到两个电子,生成H2O2。由于ORR存在四电子生成H2O和二电子生成H2O2的竞争反应,因此,如何对电催化剂进行设计与调控,使其展现高活性、高选择性和高稳定性已成为亟待突破的研究难点。本文从不同的催化剂类型出发,详述了目前电催化ORR产H2O2的研究进展。最后,概述了当前电催化ORR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 氧还原反应 化氢 催化剂
下载PDF
燃料电池中铁基氧还原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红伟 雷福红 +2 位作者 李忠英 李贵贤 赵鹬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3-243,共11页
阴极氧还原反应是燃料电池的核心反应之一。目前,用于氧还原反应的催化剂通常是铂基催化剂,普遍存在成本高、对甲醇耐受性差、易CO中毒等缺点,因此,开展非贵金属催化剂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铁基催化剂因催化活性好、稳定性高、甲醇耐受... 阴极氧还原反应是燃料电池的核心反应之一。目前,用于氧还原反应的催化剂通常是铂基催化剂,普遍存在成本高、对甲醇耐受性差、易CO中毒等缺点,因此,开展非贵金属催化剂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铁基催化剂因催化活性好、稳定性高、甲醇耐受性好、价格低廉等而备受青睐,最有希望成为铂基催化剂的替代品。该文主要综述了铁基氧还原催化剂,包括含铁化合物催化剂、铁单原子催化剂、铁基合金催化剂、铁基复合物催化剂及其他铁基催化剂的研究现状、催化机理及活性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各类催化剂尚待解决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基催化剂 燃料电池 电化学性能 氧还原反应
原文传递
中空贵金属纳米材料氧还原催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瑞松 苗政培 +1 位作者 李静 田新龙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0-210,共21页
中空纳米结构具有比表面积大、传质可控和活性位点明确等优势,其结构设计与电催化应用在能源转化与储存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特别是中空贵金属纳米材料用于氧还原催化时,中空内腔引入到贵金属纳米结构,不仅暴露更多的活性位点,还能减少... 中空纳米结构具有比表面积大、传质可控和活性位点明确等优势,其结构设计与电催化应用在能源转化与储存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特别是中空贵金属纳米材料用于氧还原催化时,中空内腔引入到贵金属纳米结构,不仅暴露更多的活性位点,还能减少贵金属的用量,这将为贵金属催化剂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一个理想的研发平台.本文综合评述了近年来中空贵金属的合成策略及其氧还原催化应用.首先,回顾了中空贵金属在氧还原催化剂研制中的优势与意义;然后,介绍了近期关于中空贵金属的制备策略(硬模板法、软模板法、自模板和无模板法等)及其优势;最后,分析了中空贵金属在氧还原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并对其设计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结构 贵金属催化剂 合成策略 氧还原反应
下载PDF
单原子催化剂在电催化氧还原直接合成过氧化氢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鹏 潘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944-2953,共10页
电催化二电子氧还原过程产过氧化氢具有绿色、高效、安全、即时的特点,是一项被认为能够代替传统高污染,能耗密集型蒽醌生产的潜在技术,但仍具有挑战性。单原子催化剂具有原子利用率高、位点均一、催化活性高的优点,在电催化氧还原产过... 电催化二电子氧还原过程产过氧化氢具有绿色、高效、安全、即时的特点,是一项被认为能够代替传统高污染,能耗密集型蒽醌生产的潜在技术,但仍具有挑战性。单原子催化剂具有原子利用率高、位点均一、催化活性高的优点,在电催化氧还原产过氧化氢中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重点综述了贵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和过渡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在氧还原二电子产过氧化氢中的研究进展,着重于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结合的方式揭示电催化氧还原二电子催化活性和结构的联系。总结提出了提升单原子催化剂在二电子氧还原反应性能的调控策略,包括金属活性中心调控、配位结构调控、局域微环境调控,旨在为设计高活性、高选择性电催化氧还原二电子产过氧化氢催化剂提供借鉴和设计思路。文章对单原子催化剂在电催化氧还原产过氧化氢应用中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展望。单原子催化剂在活性位点表征、稳定性、制备方法等方面亟需改善,以促进其在电催化氧还原制过氧化氢中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氢 催化剂 氧还原反应 电化学
下载PDF
具有中空和分级多孔结构的高效Co—N—C氧还原反应催化剂
19
作者 贺新福 常廖博 +6 位作者 韩鹏飞 李可可 吴红菊 唐勇 王鹏 张亚婷 周安宁 《新型炭材料(中英文)》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76-988,共13页
开发一种低成本、高效率和稳定的燃料电池的氧还原反应(ORR)催化剂具有极大挑战性。作者通过先在纳米聚苯乙烯(PS)球体表面均匀生长ZIFs,然后分解核壳结构的ZIF@PS,开发了具有中空完整球形结构和大表面积的Co-N-C ORR催化剂,并进行了系... 开发一种低成本、高效率和稳定的燃料电池的氧还原反应(ORR)催化剂具有极大挑战性。作者通过先在纳米聚苯乙烯(PS)球体表面均匀生长ZIFs,然后分解核壳结构的ZIF@PS,开发了具有中空完整球形结构和大表面积的Co-N-C ORR催化剂,并进行了系统的表征。所制催化剂Co-NHCP-2具有分层的多孔结构,超大的比表面积(1817.24 m^(2) g^(-1)),吡啶-N、吡咯-N、石墨-N含量高,且Co分布均匀。作为一种高效的电催化剂,Co-NHCP-2催化剂具有高起始电位(0.96 V)、半波电位(0.84 V)和极限电流密度(5.50 mA cm^(-2))。与市场上的Pt/C催化剂相比,该催化剂在碱性溶液中表现出约4e的ORR途径以及更强的甲醇耐受性和更高的稳定性。这些结果表明,该Co-N-C复合材料可以作为一种有前景的ORR电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还原反应 分级多孔结构 Co—N—C催化剂 ZIFs 聚苯乙烯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