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吸收剂量对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聚(氨酯-酰亚胺)辐射共交联纳米复合泡沫材料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周成飞 曹巍 +2 位作者 翟彤 曾心苗 郭建梅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5-118,共4页
以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和乙烯基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为原料,采用一步法制得POSS/聚(氨酯-酰亚胺)纳米复合泡沫材料,研究了γ射线吸收剂量对纳米复合泡沫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吸收剂量为50 kGy的条件下辐照,材料表现出最... 以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和乙烯基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为原料,采用一步法制得POSS/聚(氨酯-酰亚胺)纳米复合泡沫材料,研究了γ射线吸收剂量对纳米复合泡沫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吸收剂量为50 kGy的条件下辐照,材料表现出最好的热稳定性;纳米复合泡沫材料玻璃态区的储能模量最高,损耗模量也遵循同样规律,但在75 kGy条件下损耗峰值最高。另外,吸声性能、阻燃性能和压缩强度都随着吸收剂量的增大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酯-酰亚胺) 多面体硅氧烷 辐射共交联 热稳定性 吸声性能 阻燃性能
下载PDF
碳钢表面低聚倍半硅氧烷复合氟锆酸转化膜的耐蚀性研究
2
作者 查豪 姜玉坤 +1 位作者 徐重磊 陈均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4年第12期35-42,共8页
为提高碳钢表面的耐腐蚀性,采用氟锆酸复合氨基/羟基-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NH_(2)/OH-POSS)制备了无磷无铬的氟锆酸复合低聚倍半硅氧烷转化膜。使用盐水浸泡、电化学测试、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复合膜的耐蚀性、表面... 为提高碳钢表面的耐腐蚀性,采用氟锆酸复合氨基/羟基-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NH_(2)/OH-POSS)制备了无磷无铬的氟锆酸复合低聚倍半硅氧烷转化膜。使用盐水浸泡、电化学测试、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复合膜的耐蚀性、表面形貌及成分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氟锆酸溶液复合氨基/羟基-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水溶液的最佳工艺为1.2 g/L氟锆酸、4.5 g/L低聚倍半硅氧烷,pH值为4、温度30℃、钝化时间2 min;盐水浸泡试验和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复合转化膜较纯氟锆酸转化膜的防腐性得到明显改善;SEM结果表明,低聚倍半硅氧烷的加入弥补了氟锆酸膜层的裂痕和孔洞的缺陷,使膜层更加致密;XPS结果表明,低聚倍半硅氧烷和氟锆酸共同参与转化膜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磷无铬钝化 氨基/羟基-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 (NH_(2)/OH-POSS) 氟锆酸 碳钢板
下载PDF
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晶粒诱导的聚乳酸结晶行为及性能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凯 李磊 +1 位作者 陈广新 李齐方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5-78,共4页
通过溶液及熔融两步共混方法,用带有环氧基的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EVOS)对聚乳酸(PLA)进行改性,并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晶性能和相态等方面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EVOS的加入,PLA冷结晶温度降低,结晶和熔融温度变化不大,结... 通过溶液及熔融两步共混方法,用带有环氧基的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EVOS)对聚乳酸(PLA)进行改性,并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晶性能和相态等方面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EVOS的加入,PLA冷结晶温度降低,结晶和熔融温度变化不大,结晶热和熔融热下降。1%的EVOS在PLA中实现了纳米尺度的分散,随着EVOS含量增加,球晶尺寸明显增加。当EVOS的添加量为5%时,材料的拉伸强度比纯PLA增加26.2%,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多面体硅氧烷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原文传递
分子内杂化纳米结构体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田丰 刘长军 +1 位作者 高万玉 张彦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4-28,共5页
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是基于化学键合作用形成的分子内杂化体系,其改性后的材料是一类具有广泛潜在应用价值的新型有机-无机杂化材料。文中介绍了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单体的结构、性能、单体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以及其改性聚合物... 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是基于化学键合作用形成的分子内杂化体系,其改性后的材料是一类具有广泛潜在应用价值的新型有机-无机杂化材料。文中介绍了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单体的结构、性能、单体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以及其改性聚合物材料在航空、航天、卫生、电子等高科技领域内的应用前景。针对国内的研究现状,指出低聚倍半硅氧烷-聚合物杂化体系研究所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面体硅氧烷 硅氧烷 有机-无机杂化 纳米材料
下载PDF
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改性水性聚氨酯木器漆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韦双颖 李存鲁 +3 位作者 王砥 顾继友 时君友 曹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6期12807-12809,12813,共4页
一种新型的纳米级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向聚合物体系中加入很少量的POSS便会使复合材料的性能得到明显提高。首先利用顶角-盖帽法合成POSS,用其改性水性聚氨酯木器漆。采用FT-IR、TGA... 一种新型的纳米级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向聚合物体系中加入很少量的POSS便会使复合材料的性能得到明显提高。首先利用顶角-盖帽法合成POSS,用其改性水性聚氨酯木器漆。采用FT-IR、TGA、XRD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并且测量复合材料在室温下接触角。结果表明,POSS能够均匀地分布在漆膜中,形成有机-无机互穿网络结构。此外,POSS的加入提高漆膜的耐热性能,增加涂膜的疏水性。漆膜的机械性能除附着力外均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面体硅氧烷 水性氨酯 木器漆 有机-无机杂化结构
下载PDF
含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杂化毛细管整体柱的制备及修饰 被引量:2
6
作者 欧俊杰 林辉 +3 位作者 刘哲益 张振宾 董靖 邹汉法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22-328,共7页
本文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原位制备了两种杂化毛细管整体柱。首先以含有一个甲基丙烯酸基团的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试剂(Bu-POSS)为单体、以含有多个甲基丙烯酸基团的POSS试剂(POSS-MA)为交联剂在二元致孔剂(正丙醇/聚乙二醇400)和引... 本文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原位制备了两种杂化毛细管整体柱。首先以含有一个甲基丙烯酸基团的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试剂(Bu-POSS)为单体、以含有多个甲基丙烯酸基团的POSS试剂(POSS-MA)为交联剂在二元致孔剂(正丙醇/聚乙二醇400)和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存在下发生热引发聚合,在毛细管中形成聚(Bu-POSS-co-POSS-MA)杂化整体柱;另外仅以POSS-MA为单体在相同条件下制备聚(POSS-MA)杂化整体柱,并将这两种杂化整体柱应用于小分子的毛细管液相色谱(cLC)分析。结果表明,含POSS杂化整体柱具有制备简单、重现性好以及稳定性高的特点。此外,利用聚(POSS-MA)杂化整体柱表面剩余的甲基丙烯酸基团,可以将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硬脂酸酯等)化学键合到整体柱上,不但可以提高色谱柱效,而且使其具有不同的选择性。本文所发展的以POSS试剂为原料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制备杂化整体柱的方法为新型杂化整体柱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面体硅氧烷 整体柱 有机-无机杂化 毛细管液相色谱
下载PDF
双功能基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7
作者 陈超 李海波 +2 位作者 仇凤玲 高风 黄世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8,共4页
以无水乙醇为溶剂,将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和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共水解共缩聚反应合成二乙烯基六甲基八聚笼型倍半硅氧烷。讨论了影响反应的各种因素,得出了该反应的最佳条件,在单体浓度为0.35 mol/L,催化剂浓度为0.4 mol/L... 以无水乙醇为溶剂,将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和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共水解共缩聚反应合成二乙烯基六甲基八聚笼型倍半硅氧烷。讨论了影响反应的各种因素,得出了该反应的最佳条件,在单体浓度为0.35 mol/L,催化剂浓度为0.4 mol/L,水与单体物质的量比为6时,于50℃反应40 h得到的产物有最高的产率。利用红外、核磁共振(1H-NMR、29S-i NMR)和X射线衍射(XRD)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证明,产物形成了完整的笼型结构,产物的结构式为[Si8O12(CH=CH2)2(CH3)6],XRD测试也表明产物具有较好的结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面体硅氧烷 笼型结构 有机-无机杂化 共缩
下载PDF
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POSS共混体系的性能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好盛 丛川波 +2 位作者 杜文杰 徐日炜 余鼎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8-131,共4页
采用熔融模压法分别制备了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P(3HB-co-4HB)]和两种多面体笼型硅氧烷(POSS)[八异丁基倍半硅氧烷(OIBS)和八氨基苯基倍半硅氧烷(OAPS)]的共混物,考察了不同含量的OIBS,OAPS对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熔融模压法分别制备了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P(3HB-co-4HB)]和两种多面体笼型硅氧烷(POSS)[八异丁基倍半硅氧烷(OIBS)和八氨基苯基倍半硅氧烷(OAPS)]的共混物,考察了不同含量的OIBS,OAPS对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POSS都起到成核剂的作用。OIBS,OAPS的质量分数小于1%时,可以提高体系结晶温度,力学性能;随着OIBS,OAPS质量分数的提高,成核性有所增加,但因分散性变差,体系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变差。由于OAPS的活泼氨基可与P(3HB-co-4HB)发生化学反应,改性效果较OIBS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 氨基苯基硅氧烷 八异丁基硅氧烷 结晶性能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八乙烯基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N-异丙基丙烯酰胺共聚物有机-无机杂化水凝胶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晓静 韩喜妞 +3 位作者 方少明 李亚东 张忠厚 闫春绵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23-1029,共7页
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和八乙烯基笼形低聚倍半硅氧烷(OVPOSS)为单体,通过溶液自由基共聚合成了一系列P(OVPOSS-co-NIPAM)有机-无机杂化水凝胶.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示差扫描量热仪(DSC)、... 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和八乙烯基笼形低聚倍半硅氧烷(OVPOSS)为单体,通过溶液自由基共聚合成了一系列P(OVPOSS-co-NIPAM)有机-无机杂化水凝胶.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示差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A)和动态粘弹谱仪(DMA)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可以通过控制投料比来调节P(OVPOSS-co-NIPAM)杂化水凝胶中POSS的实际含量;P(OVPOSS-co-NIPAM)杂化水凝胶的微观形貌为孔洞结构,随POSS含量的增加,孔径逐渐减小;所合成的P(OVPOSS-co-NIPAM)杂化水凝胶均具有温敏性,随着POSS含量的增加,其最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由33.0℃降低至30.0℃,均低于常规水凝胶(33.7℃);POSS的引入使PNIPAM水凝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由142℃升至148℃,并改善了其热稳定性和力学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面体硅氧烷 N-异丙基丙烯酰胺 有机-无机 杂化水凝胶
原文传递
POSS/聚(胺酯-酰亚胺)辐射交联泡沫材料
10
《有机硅材料》 CAS 2013年第3期157-157,共1页
北京市射线应用研究中心周成飞等人将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和乙烯基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混合均匀,加入阻燃聚酯多元醇,混合均匀后依次加入匀泡剂、催化剂三丁胺、三亚乙基二胺和辛酸亚锡,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 泡沫材料 辐射交联 酰亚胺 POSS 多面体硅氧烷 混合均匀 酯多元醇
下载PDF
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杨庆泉 宋勇志 李齐方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2004年第3期81-83,共3页
综述了提高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技术。聚合物的纳米复合技术经历了一个从物理到化学的过程。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的出现,实现了通过制备可官能化的纳米粒子,使聚合物和无机纳米材料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化学结合。
关键词 合物 无机纳米材料 复合 偶联剂 插层 溶胶-凝胶法 多面体硅氧烷
下载PDF
POSS/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陆臻 丰沧 +1 位作者 陈莉 陈苏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105-110,共6页
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由于其特殊的笼形结构,在制备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方面受到了广泛关注.综述了POSS单体的概念、分类及制备,探讨了几种POSS/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研究进展,并对POSS/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作了... 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由于其特殊的笼形结构,在制备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方面受到了广泛关注.综述了POSS单体的概念、分类及制备,探讨了几种POSS/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研究进展,并对POSS/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作了简要地分析,并提出了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SS/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多面体硅氧烷 无机-有机合物的组装
下载PDF
不同POSS对磷-硅协同阻燃环氧树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徐伟华 郑宇 +3 位作者 沈向阳 张炎 刘桔文 严石静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5-120,共6页
将两种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分别与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基有机磷阻燃剂(D-bp)复配,制备了磷-硅协同阻燃环氧树脂,并对其阻燃、热、力学和动态力学性能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磷含量仅为0.25%(质量分数,下... 将两种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分别与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基有机磷阻燃剂(D-bp)复配,制备了磷-硅协同阻燃环氧树脂,并对其阻燃、热、力学和动态力学性能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磷含量仅为0.25%(质量分数,下同)时,磷-硅协同阻燃环氧树脂就能达到UL94V-0级;当苯基-POSS与D-bp复配时,峰值热释放速率(p-HRR)、总热释放量(THR)和平均有效燃烧热(av-EHC)为313.9kW/m^(2)、118.2MJ/m^(2)和23.1MJ/kg,分别降低了66.6%、41.4%和26.9%;环氧基-POSS与D-bp复配时,能够同时改善磷-硅协同阻燃环氧树脂的阻燃、热、力学和动态力学性能,表现出优异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面体硅氧烷 9 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 环氧树脂 无卤阻燃 协同阻燃
下载PDF
含倍半硅氧烷的大分子光引发剂的合成及其光引发性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熊英 张利萍 +1 位作者 武青青 蔡海涛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7-72,共6页
通过笼型八氯丙基倍半硅氧烷(POSS-Cl)与4-羟基二苯甲酮(HBP)的反应得到一种新型夺氢型大分子光引发剂(POSS-HBP),利用磁共振谱和红外光谱对其分子结构进行表征.通过实时红外光谱比较研究了光引发剂HBP与POSS-HBP在紫外光照下引发1,6-... 通过笼型八氯丙基倍半硅氧烷(POSS-Cl)与4-羟基二苯甲酮(HBP)的反应得到一种新型夺氢型大分子光引发剂(POSS-HBP),利用磁共振谱和红外光谱对其分子结构进行表征.通过实时红外光谱比较研究了光引发剂HBP与POSS-HBP在紫外光照下引发1,6-已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的聚合性能.同时,分别考察了POSSHBP和供氢体N,N-二甲基苯胺(DMA)的浓度对HDDA光聚合速率的影响,当POSS-HBP的质量分数为1.0%(以HBP计),供氢体(DMA)的质量分数为3.0%时,HDDA的光聚合只需要8s,较相同情况下HBP光引发聚合缩短了4s.同时,该聚合材料还具有抗黄变及基本无气味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分子光引发剂 多面体硅氧烷 4-羟基二苯甲酮
原文传递
经Piers-Rubinsztajn反应制备含硅杂化多孔材料
15
作者 李书宏 项锴 徐彩虹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98,共8页
利用B(C6F5)3催化的Piers-Rubinsztajn反应,探讨了螺旋桨结构四苯基乙烯(TPE)分子与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合成反应路线,制备了POSS基有机-无机杂化多孔材料.该反应的突出特点是生成的Si-O-C键合产物中POSS核保持完整.采用氮气吸附... 利用B(C6F5)3催化的Piers-Rubinsztajn反应,探讨了螺旋桨结构四苯基乙烯(TPE)分子与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合成反应路线,制备了POSS基有机-无机杂化多孔材料.该反应的突出特点是生成的Si-O-C键合产物中POSS核保持完整.采用氮气吸附-脱附分析及热重分析对POSS基杂化多孔材料P4的孔性能和热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其比表面积为SBET=582 m^(2)/g,非定域密度泛函理论(NL-DFT)计算得到其孔体积是0.43 cm^(3)/g,热重分析显示P4初始分解温度为463℃.上述结果表明,该杂化材料是一类介孔和微孔并存、并具有很好热稳定性的材料.该工作为构建有机-无机杂化多孔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杂化多孔材料 多面体硅氧烷 Piers-Rubinsztajn反应
原文传递
功能化介孔硅材料的合成及其对富含裸露组氨酸蛋白质的选择性吸附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娇娇 杨霞霞 +1 位作者 刘晓燕 张海霞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5-259,共5页
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了具有高比表面积的介孔硅(PPOSS),并对其表面进行修饰和铜离子(Cu^(2+))的固定,最终得到功能化介孔硅材料(PPOSS-IDA-Cu^(2+)),然后利用PPOSS-IDA-Cu^(2+)中的Cu^(2+)与蛋白质裸露组氨酸的螯合作用,选择性吸附... 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了具有高比表面积的介孔硅(PPOSS),并对其表面进行修饰和铜离子(Cu^(2+))的固定,最终得到功能化介孔硅材料(PPOSS-IDA-Cu^(2+)),然后利用PPOSS-IDA-Cu^(2+)中的Cu^(2+)与蛋白质裸露组氨酸的螯合作用,选择性吸附富含裸露组氨酸的蛋白质。对牛血红蛋白、牛血清白蛋白、肌红蛋白和溶菌酶的吸附结果表明,所合成的PPOSS-IDA-Cu^(2+)材料对富含组氨酸的牛血红蛋白有较好的吸附选择性和较大的吸附容量(3 150mg/g),并且有望与其他材料联合使用,以检测到更多相对丰度较低的蛋白质,丰富人类蛋白质组学信息,为疾病的临床诊断及病理研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基 介孔硅 多面体硅氧烷-氨基二乙酸-Cu2+ 裸露组氨酸 牛血红蛋白
下载PDF
三级硅基填料的构筑及其对牙科复合树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瑞莉 朱美芳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4-30,共7页
为提高无机填料在牙科复合树脂中的堆积密度,采用八乙烯基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OV-POSS)作为第三级填料,填充双模SiO2填料(SiO2纳米粒子&SiO2纳米团簇)型复合树脂中的空隙。用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和动态光散射仪(DLS),研究了O... 为提高无机填料在牙科复合树脂中的堆积密度,采用八乙烯基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OV-POSS)作为第三级填料,填充双模SiO2填料(SiO2纳米粒子&SiO2纳米团簇)型复合树脂中的空隙。用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和动态光散射仪(DLS),研究了OV-POSS的形貌和粒径,并利用UV-vis-NIR分光光度计、万能实验机和MTT比色法,研究了三级填料的组成对复合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OV-POSS形貌为近球形,粒径为(4.0±2.9)nm;当OV-POSS的添加量≤5wt.%时,复合树脂的性能逐渐得到改善,尤其当OV-POSS的质量分数为5%时,复合树脂的透光率和细胞活性优于商品化纳米团簇型树脂Z350 XT,且其弯曲强度(112.3 MPa±5.6 MPa)、弯曲模量(6.6 GPa±0.2 GPa)和压缩强度(217.8 MPa±5.3 MPa)达到最大值,较未添加OV-POSS的树脂分别提高了7.2%、4.8%和5.8%。但是,随着OV-POSS含量增加(≥10wt.%),OV-POSS易聚集且散射更多的光,导致复合树脂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科复合树脂 双模SiO2填料 八乙烯基多面体硅氧烷(OV-POSS) 填料组成 物理-力学性能
下载PDF
纤维素纤维接枝无机粒子的制备及其热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成薇 王柯 傅强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3-117,共5页
为了提高纤维素纤维的热稳定性,利用原位溶胶-凝胶法分别将纳米二氧化硅接枝到纤维素纤维上及利用环氧基团和羟基的反应将环氧丙基苯基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GlyPh7POSS)接枝纤维素纤维上,制得无机纳米粒子改性纤维素纤维。红外结果表明... 为了提高纤维素纤维的热稳定性,利用原位溶胶-凝胶法分别将纳米二氧化硅接枝到纤维素纤维上及利用环氧基团和羟基的反应将环氧丙基苯基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GlyPh7POSS)接枝纤维素纤维上,制得无机纳米粒子改性纤维素纤维。红外结果表明,两种纳米粒子分别成功地接枝到了纤维素纤维上。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结果表明,GlyPh7POSS接枝纤维素纤维中硅元素质量分数仅为1.3%,而二氧化硅接枝纤维素纤维的硅元素质量分数为8.5%。热重分析结果表明GlyPh7POSS分数接枝纤维素纤维的热稳定性并未得到改善;二氧化硅接枝纤维素纤维的热稳定性得到改善,其初始分解温度在氮气和空气中分别提高了18℃和16℃,残炭量也有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纤维 溶胶-凝胶二氧化硅 环氧丙基苯基多面体硅氧烷 热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