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改性GO材料及其对Cu^(2+)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杨伟杰 李杰 +1 位作者 李艳霞 赵辉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4-451,共8页
将三乙烯四胺(TETA)接枝到氧化石墨烯(GO)表面,再与CS+(2)反应,制备得到基于TETA的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改性GO材料(GO-TETA-DTC).采用红外光谱仪、元素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GO-TETA-DTC进行表征分析,并研究该材料对Cu^(2+)的吸附性能,... 将三乙烯四胺(TETA)接枝到氧化石墨烯(GO)表面,再与CS+(2)反应,制备得到基于TETA的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改性GO材料(GO-TETA-DTC).采用红外光谱仪、元素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GO-TETA-DTC进行表征分析,并研究该材料对Cu^(2+)的吸附性能,考察溶液pH值、Cu^(2+)初始质量浓度、吸附时间和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GO-TETA-DTC对水中Cu^(2+)的吸附过程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方程、颗粒内扩散方程以及Langmuir方程;从Langmuir方程计算得到的GO-TETA-DTC对Cu^(2+)的最大吸附量为294.12 mg/g;吸附过程以吸热和熵增的形式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铜离子 吸附
下载PDF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改性香兰素对铜的缓蚀行为
2
作者 魏荣博 谭轶童 +2 位作者 杨冬 黄磊 廖强强 《化学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40,53,共6页
针对铜在NaCl溶液中腐蚀的特点,以二硫化碳、乙二胺、香兰素为原料合成了DTCV(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改性香兰素),采用电化学方法、SEM(扫描电子显微镜)和EDS(能量色散谱)评价DTCV在质量分数为3%的NaCl溶液中对铜的缓蚀性能,并探讨其在铜表... 针对铜在NaCl溶液中腐蚀的特点,以二硫化碳、乙二胺、香兰素为原料合成了DTCV(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改性香兰素),采用电化学方法、SEM(扫描电子显微镜)和EDS(能量色散谱)评价DTCV在质量分数为3%的NaCl溶液中对铜的缓蚀性能,并探讨其在铜表面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DTCV同时抑制铜电极的阳极反应过程和阴极反应过程。当添加0.30 mmol/L的DTCV时,其缓蚀效率可以达到98.34%。DTCV的吸附方式为化学吸附,且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DTCV可以认为是铜在氯化钠溶液中的良好缓蚀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蚀剂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改性香兰素 化学吸附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检测22种基质中的4种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农药残留 被引量:36
3
作者 秦曙 乔雄梧 +1 位作者 王霞 赵丽娟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62-1167,共6页
在密闭加热的容器中用SnCl2-HCl溶液酸解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DTCs)农药,反应生成的二硫化碳气体被瓶中的正己烷吸收,形成二硫化碳的正己烷溶液;使用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硫滤光片)测定有机相中二硫化碳的含量,即得到DTC农药的残留... 在密闭加热的容器中用SnCl2-HCl溶液酸解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DTCs)农药,反应生成的二硫化碳气体被瓶中的正己烷吸收,形成二硫化碳的正己烷溶液;使用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硫滤光片)测定有机相中二硫化碳的含量,即得到DTC农药的残留量。采用该方法对苹果、葡萄等22种基质中残留的代森锰锌、代森联、丙森锌和福美双进行了方法确证:添加水平为0.06~3.0mg/kg时,平均回收率为72%~110%,相对标准偏差为0.8%~22.0%,采用外标法定量,方法的检出限范围为0.01~0.1mg/kg(信噪比(S/N)为3),定量限范围为0.02~0.2mg/kg(S/N=10)。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不同基质中DTCs农药的残留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农药 残留 蔬菜 水果 植物 土壤
下载PDF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的絮凝作用机理及除油性能 被引量:25
4
作者 贾玉岩 高宝玉 +2 位作者 卢磊 王小宁 徐秀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1-206,共6页
用2种端氨基聚醚化合物Jeffamine-T403和Jeffamine-D230作原料分别合成了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型絮凝剂DTC-1和DTC-2,利用红外光谱分析,确认了产物分子的结构.以高岭土悬浊液为处理对象,通过考察DTC分子结构、投药量和Fe2+络离子浓度对絮凝... 用2种端氨基聚醚化合物Jeffamine-T403和Jeffamine-D230作原料分别合成了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型絮凝剂DTC-1和DTC-2,利用红外光谱分析,确认了产物分子的结构.以高岭土悬浊液为处理对象,通过考察DTC分子结构、投药量和Fe2+络离子浓度对絮凝的影响及Zeta电位的变化,讨论了DTC的作用规律和机理.结果表明,与DTC-2相比,DTC-1与Fe2+络合可形成网状超分子结构,故产生的絮体具有较好的网捕作用.金属离子为Fe3+时,絮凝性能较差.DTC-1除油能力强,在Fe2+的配合下,20mg/L的投加量可使油浓度从93.9,404.3,878.6mg/L分别降至1.1,3.2,6.4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氨基聚醚 螯合 网捕 除油性能
下载PDF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DTCs)杀菌剂残留分析方法综述 被引量:40
5
作者 马婧玮 潘灿平 +1 位作者 张玲 张军锋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2-30,共9页
综述了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DTCs)杀菌剂及其代谢物的残留分析研究现状,并对当前主要的残留分析方法如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毛细管电泳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比较、分析,对DTCs类杀菌剂残留分析方... 综述了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DTCs)杀菌剂及其代谢物的残留分析研究现状,并对当前主要的残留分析方法如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毛细管电泳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比较、分析,对DTCs类杀菌剂残留分析方法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衍生化液相色谱法虽然操作步骤较繁琐、耗时长,但结果稳定可靠,并能区分不同结构类型,是目前重点且被广泛采用的方法,而同时测定DTCs类杀菌剂母体及其代谢物的串联质谱方法将是今后进一步研究的热点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DTCs) 杀菌剂 残留分析 检测
下载PDF
三苄基锡吗啉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的合成、表征及晶体结构 被引量:10
6
作者 尹汉东 王传华 +2 位作者 马春林 王勇 张如芬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7-350,共4页
利用三苄基氯化锡和吗啉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反应,合成了三苄基锡吗啉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化合物为三斜晶系,空间群P1珔,a=0.98... 利用三苄基氯化锡和吗啉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反应,合成了三苄基锡吗啉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化合物为三斜晶系,空间群P1珔,a=0.98417(16)nm,b=1.08163(19)nm,c=1.3788(2)nm,α=72.850(3)°,β=88.895(3)°,γ=64.231(3)°,Z=2,V=1.2528(4)nm3,Dx=1.469g·cm-3,μ(MoKα)=1.204mm-1,F(000)=564,R1=0.0215,wR2=0.0531。化合物中,锡原子呈五配位畸变三角双锥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苄基锡吗啉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合成 晶体结构 有机锡化合物
下载PDF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除油机理 被引量:9
7
作者 葛际江 张贵才 +2 位作者 宋昭峥 薛海辉 赵福麟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8,共8页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是一类除油速率快、效果好的新型油田污水处理剂。为了推动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在我国油田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合成了 4种简单分子结构的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并探讨了其除油机理。结果表明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是通过与污水中...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是一类除油速率快、效果好的新型油田污水处理剂。为了推动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在我国油田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合成了 4种简单分子结构的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并探讨了其除油机理。结果表明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是通过与污水中的Fe2 + 反应生成絮体 ,在搅拌过程中依靠絮体卷扫污水中的分散油滴而达到除油的目的。污水中金属亚铁离子的含量越多 ,生成的絮体越多 ,除油效果越好。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的除油效果与其分子结构有关 ,分子中含有两个以上二硫代甲酸根的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能与污水中的Fe2 + 生成卷扫能力较强的网状絮体 ,因而除油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絮体 卷扫作用 油田污水 除油 机理
下载PDF
中药材中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农残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庞作正 薛健 +2 位作者 孙晖 吴晓波 薛雯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283-2285,共3页
文章综述了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杀菌剂在中药材中的使用情况、危害及残留检测方法,并对当前该类杀菌剂的残留检测方法如二硫化碳测定法(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毛细管电泳法进行比较,分析各方法... 文章综述了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杀菌剂在中药材中的使用情况、危害及残留检测方法,并对当前该类杀菌剂的残留检测方法如二硫化碳测定法(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毛细管电泳法进行比较,分析各方法的优缺点。目的是从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选择性和重复性好等方面找出合理的方法用于中药材中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杀菌剂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DTCs) 杀菌剂 残留分析 检测
下载PDF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型除油剂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葛际江 赵福麟 冷强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2-166,共5页
分别用二乙胺、乙二胺、三乙烯四胺与CS2 反应 ,合成了三种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试验了其除油性能 .结果表明 ,三 ( 1 ,2 亚乙基 )四氨基四 (二硫代甲酸钠 )对含有一定量Fe2 + 的油田污水有较好的除油效果 .每升污水中加入 1 0mg除油剂 ... 分别用二乙胺、乙二胺、三乙烯四胺与CS2 反应 ,合成了三种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试验了其除油性能 .结果表明 ,三 ( 1 ,2 亚乙基 )四氨基四 (二硫代甲酸钠 )对含有一定量Fe2 + 的油田污水有较好的除油效果 .每升污水中加入 1 0mg除油剂 ,就能在1 5min内将污水中的油含量降至 1 0mg·l- 1.通过改变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的浓度、污水中Fe2 + 的浓度、搅拌速度、氨基的结构 ,发现多官能团的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在较低的搅拌速度下 ,除油效果较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 除油剂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油田污水 废水处理
下载PDF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EBDCs)杀菌剂残留检测及降解动态综述 被引量:14
10
作者 孔祥吉 马山山 +2 位作者 单正军 孔德洋 吴文铸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13年第12期23-30,共8页
鉴于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EBDCs)农药的代谢物乙撑硫脲(ETU)具有致癌、致畸特性,其环境残留性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主要综述了EBDCs和ETU环境残留检测方法,及其在土壤和农产品中的降解动态。顶空气相色谱法是测定EBDCs的传统方法,缺点是不... 鉴于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EBDCs)农药的代谢物乙撑硫脲(ETU)具有致癌、致畸特性,其环境残留性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主要综述了EBDCs和ETU环境残留检测方法,及其在土壤和农产品中的降解动态。顶空气相色谱法是测定EBDCs的传统方法,缺点是不能进行定性测定。改进的衍生化-液相色谱/质谱法检出限低,精密度可靠,为目前推荐的方法;直接液相色谱法为水中ETU快速检出的方法。大量田间试验研究表明,施药后EBDCs及其代谢物ETU在土壤和作物中降解半衰期<30d,属易降解类农药。未来EBDCs类农药残留研究应更多关注于原药及代谢物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以及生物富集特性,以为其生态安全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检测 残留 降解
下载PDF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抑制NF-κB活化对HL-60细胞的化疗增敏作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曹文静 张瑶珍 +2 位作者 张东华 李登举 唐锦治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787-1790,共4页
目的:探讨化疗诱导性核因子κB的活化机制及抗氧化抑制NF-κB活化对白血病细胞凋亡及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和凝胶迁移率变动试验(EMSA)观察不同浓度的化疗药物单独或与抗氧化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联... 目的:探讨化疗诱导性核因子κB的活化机制及抗氧化抑制NF-κB活化对白血病细胞凋亡及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和凝胶迁移率变动试验(EMSA)观察不同浓度的化疗药物单独或与抗氧化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联合作用于HL-60细胞后NF-κB的活化反应;运用流式细胞术和MTT试验比较NF-κB活化及活化抑制对HL-60细胞凋亡及化疗敏感性的影响。结果:EMSA试验表明,柔红霉素(DNR)和足叶乙甙(VP-16)均呈剂量依赖性诱导NF-κB活化;RelA亚基位于细胞核进一步证实了NF-κB活化。PDTC呈剂量依赖性抑制诱导性NF-κB活化,当其浓度达到100μmol/L时,NF-κB活化被完全抑制。比较PDTC干预前后细胞的凋亡反应,发现2.5mg/L、5mg/L、10mg/LVP-16诱导的细胞凋亡指数分别由(5.34±0.62)%、(10.16±0.42)%、(17.32±1.15)%增至(8.97±0.81)%、(16.01±1.06)%、(22.96±1.33%),且PDTC显著增强DNR及VP-16对HL-60细胞的生长抑制率(P<0.01)。结论:反应性氧中间产物介导化疗诱导性NF-κB活化,抗氧化抑制NF-κB活化可以增进HL-60细胞凋亡及化疗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ΚB HL-60细胞 细胞凋亡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下载PDF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酯)的合成方法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胡元 钟宏 +1 位作者 王帅 马鑫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2期360-362,379,共4页
对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酯)的几种合成主要方法进行了综述,探讨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认为仲胺-二硫化碳法制备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酯)具有原料廉价易得、工艺简单、收率高等优点,是一种比较适宜的方法,并介绍了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酯)在矿物浮... 对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酯)的几种合成主要方法进行了综述,探讨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认为仲胺-二硫化碳法制备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酯)具有原料廉价易得、工艺简单、收率高等优点,是一种比较适宜的方法,并介绍了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酯)在矿物浮选中的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酯) 合成方法 矿物浮选
下载PDF
聚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捕集剂处理含镉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邹路易 徐西腾 +3 位作者 李磊 吴婷婷 滕跃 顾文秀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83-1385,1390,共4页
合成了一种新型聚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捕集剂,并考察了该捕集剂用于处理模拟含镉废水的实验效果,研究了捕集剂加入量、p H值以及搅拌时间等因素对镉离子捕集效果的影响,并考察了该捕集剂应用到实际电镀废水的捕集效果。结果表明,最佳处理... 合成了一种新型聚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捕集剂,并考察了该捕集剂用于处理模拟含镉废水的实验效果,研究了捕集剂加入量、p H值以及搅拌时间等因素对镉离子捕集效果的影响,并考察了该捕集剂应用到实际电镀废水的捕集效果。结果表明,最佳处理条件为p H值3~9,50 g/L捕集剂的添加量为1.8 m L,搅拌时间为5 min。处理实际电镀废水时,无需调节p H,Cd(II)的去除率可达99.9%以上,剩余Cd(II)的浓度小于0.05 mg/L,成本低廉,处理效果好,满足国家最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的排放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重金属捕集剂 镉离子 去除
下载PDF
GC-μECD测定蔬菜粉中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酯)类农药残留 被引量:6
14
作者 田海 吴琼 +3 位作者 张月 赵方方 吕岱竹 李建国 《现代农药》 CAS 2015年第1期32-34,共3页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酯)(DTCs)类农药在Sn Cl2-HCl溶液中酸解生成CS2气体,CS2气体被正己烷吸收后,使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CS2含量,即可得到DTCs农药的残留量。采用该方法测定蔬菜粉中代森锰锌、代森联、丙森锌残留,在添加水...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酯)(DTCs)类农药在Sn Cl2-HCl溶液中酸解生成CS2气体,CS2气体被正己烷吸收后,使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CS2含量,即可得到DTCs农药的残留量。采用该方法测定蔬菜粉中代森锰锌、代森联、丙森锌残留,在添加水平为10μg时,平均回收率为79.8%--93.4%,相对标准偏差为1.9%~4.6%。方法的检出限为0.01--0.04 mg/kg,定量限为0.3--1.0 mg/kg。该方法简单、准确,适用于农产品中DTCs农药的残留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酯) 残留量 蔬菜粉
下载PDF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的除油机理及pH值对其除油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葛际江 宋昭峥 +2 位作者 张贵才 赵福麟 冷强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170-1173,共4页
研究了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的除油机理 ,并通过分析絮体的生成条件以及絮体的带电性 ,探讨了污水的 p H值对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除油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可通过与污水中的 Fe2 +反应生成絮体 ,这些絮体在搅拌过程中卷扫污... 研究了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的除油机理 ,并通过分析絮体的生成条件以及絮体的带电性 ,探讨了污水的 p H值对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除油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可通过与污水中的 Fe2 +反应生成絮体 ,这些絮体在搅拌过程中卷扫污水中的分散油滴并快速上浮或下沉起到除油的作用。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的除油效果随污水的 p H值不同而差异较大。在 p H值为 4~ 8的范围内 ,除油效果较好 ,除油率 >90 %。当p H>8或 <4时 ,除油效果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油机理 PH值 除油性能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油田 污水处理
下载PDF
抗氧化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对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郑小冬 吕杰强 +3 位作者 朱雪琼 黄秋穗 段萍 陈文兵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3743-3746,共4页
目的:探讨抗氧化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的体外抗宫颈癌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iHa细胞,PDTC处理后采用WST-8方法检测SiHa细胞的增殖活性;Hoechst 33258染色、Annexin Ⅴ-FITC/PI双标法细胞凋亡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凝胶迁移... 目的:探讨抗氧化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的体外抗宫颈癌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iHa细胞,PDTC处理后采用WST-8方法检测SiHa细胞的增殖活性;Hoechst 33258染色、Annexin Ⅴ-FITC/PI双标法细胞凋亡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凝胶迁移变动分析(EMSA)检测SiHa细胞核内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性。结果:PDTC能有效抑制SiHa细胞增殖和诱导SiHa细胞凋亡;染色可见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各组间早期凋亡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100μmol/LPDTC晚期凋亡率较其他组明显升高(P<0.01);PDTC可抑制SiHa细胞核内NF-κB活性,其抑制强度与作用24h细胞生长抑制率呈直线正相关(r=0.931,P=0.035),与作用48h早期凋亡率呈曲线正相关(r=1.000,P=0.011)。结论:PDTC抑制SiHa细胞增殖与其诱导细胞凋亡作用有关,而致凋亡作用可能与其抑制NF-κB信号转导通路,启动凋亡程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NF-ΚB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凋亡
下载PDF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下调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亚清 张珍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1-77,共7页
目的探讨TNF-α诱导的肺泡巨噬细胞(AM)性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信号通路以及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对MMP-9表达的影响机制。方法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分离与培养AM,以PDTC预处理AM,以TNF-α或IL-1刺... 目的探讨TNF-α诱导的肺泡巨噬细胞(AM)性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信号通路以及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对MMP-9表达的影响机制。方法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分离与培养AM,以PDTC预处理AM,以TNF-α或IL-1刺激AM。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MMP-9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MMP-9蛋白的表达及TNF-α或IL-1诱导的IκBα磷酸化水平。凝胶阻滞分析实验检测NF-κB活性。结果TNF-α上调AM源性MMP-9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PDTC抑制TNF-α诱导的MMP-9的表达(P<0.05)。PDTC对TNF-α或IL-1诱导的IκBα的磷酸化均无抑制作用(P>0.05)。PDTC对TNF-α或IL-1诱导的NF-κB的活化均有抑制作用(P<0.05);且PDTC不能在体外直接抑制NF-κB的DNA结合活性(P>0.05)。结论NF-κB在TNF-α诱导的AM源性MMP-9的表达中起着重要作用;PDTC可能通过抑制泛素化-蛋白酶小体途径来下调TNF-α诱导的AM源性MMP-9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基质金属蛋白酶 IΚBΑ
下载PDF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对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功能不全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方伟进 冯梅 +3 位作者 鲁长武 刘丽华 邱霓 熊燕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37-544,共8页
目的探讨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对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一次性ip给予链脲佐菌素60 mg·kg-1制备糖尿病模型,通过饮水中给予PDTC 10 mg·kg-1,连续治疗8周。检测血糖... 目的探讨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对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一次性ip给予链脲佐菌素60 mg·kg-1制备糖尿病模型,通过饮水中给予PDTC 10 mg·kg-1,连续治疗8周。检测血糖、血脂和血清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物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浓度。用含有人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2(h DDAH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5CMV-h DDAH2)体外感染糖尿病大鼠血管环,分别检测感染前后血管环对乙酰胆碱诱导的最大舒张反应(Emax)、半数有效量(EC50)及血管组织DDAH活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糖尿病大鼠血糖明显升高,血清ADMA浓度从正常组的(1.14±0.26)μmol·L-1升至(2.18±0.52)μmol·L-1(P<0.01);血管组织DDAH活性也从正常组的(0.10±0.02)U·g-1蛋白降至(0.05±0.01)U·g-1蛋白(P<0.01);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损伤,表现为Emax由正常组的(93.6±4.4)%降至(50.8±4.9)%(P<0.01),EC50由正常组的(88±22)nmol·L-1升至(240±45)nmol·L-1(P<0.01)。PDTC治疗降低血糖和血清ADMA浓度分别至(13.2±3.5)mmol·L-1和(1.40±0.25)μmol·L-1(P<0.01),增加血管DDAH活性至(0.08±0.02)U·g-1蛋白(P<0.01),改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使Emax增至(84.6±4.5)%,EC50降至(134±27)nmol·L-1(P<0.01)。糖尿病大鼠血管转染DDAH2基因后,血管DDAH活性及Emax和EC50的变化与PDTC治疗组相似。结论 PDTC对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血管DDAH活性,降低内源性NOS抑制物ADMA蓄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内皮 血管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 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
下载PDF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对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家华 朱海涛 +1 位作者 王凤臣 杨德同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2602-2606,共5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KB(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对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的预防治疗作用。方法:大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Z)、胰腺炎组(Y)和干预纽.干预组又分为建模前1h PDTC干预组(A)、建模后1h PDTC干预组(B)... 目的:探讨核因子KB(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对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的预防治疗作用。方法:大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Z)、胰腺炎组(Y)和干预纽.干预组又分为建模前1h PDTC干预组(A)、建模后1h PDTC干预组(B)和建模后6h干预组(C).干预组按不同时间ip PDTC.建模后6,12,24 h分批处死,临床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淀粉酶(AMY),用凝胶迁移率改变分析法(EMSA)测定胰腺和肝脏中NF-κB的活性.同时观察胰腺和肝脏的病理改变.结果:正常大鼠组织中几乎测不到NF-κB的活性,与Z组比较,Y组胰腺和肝脏组织中6,12,24 h NF-κB活性分别明显增加(P<0.001).建模前1h,1h后使用PDTC,胰腺和肝脏组织中NF-κB活性均受到抑制(18.14±3.30,23.79±3.62 vs 24.82±4.57:10.68±2.51,13.83±2.70 vs 16.38±2.50;P<0.05),Y组血清ALT,AMY均高于对照组.病理学检查可以见到Y组和A,B,C组的胰腺和肝脏均有炎性改变,但A组较Y组明显为轻.结论:NF-κB的异常活化与SAP以及肝损伤有明显关系:PDTC对SAP时肝损伤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重症急性胰腺炎 核因子ΚB 凝胶迁移率改变分析法
下载PDF
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的润滑性能 被引量:5
20
作者 胡建强 胡役芹 +2 位作者 杜占合 郭力 季峰 《合成润滑材料》 CAS 2007年第2期20-22,共3页
用四球试验机评价了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V7723)、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MoDDC)、二戊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锑(SbDDC)、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铋(BiDDC)和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锡(SnDDC)在150SN中的极压和抗磨性能,测试结果表明,SnDDC和... 用四球试验机评价了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V7723)、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MoDDC)、二戊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锑(SbDDC)、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铋(BiDDC)和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锡(SnDDC)在150SN中的极压和抗磨性能,测试结果表明,SnDDC和SbDDC的抗磨性能较好,而BiDDC的极压性能较好。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间还具有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极压性能 抗磨性能 协同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