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2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全截面氨逃逸零超标的SCR脱硝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
1
作者 闵国政 夏仁杰 《电力设备管理》 2024年第1期242-244,共3页
为响应保护环境理念,火力发电厂使用最多的脱硝控制系统,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控制需要做出改造。全截面氨逃逸零超标控制在原有的脱硝控制基础上,增加了前馈控制及高性能测量仪表的监测,做到了“快、稳、优”的脱硝控制。目前,已经在某... 为响应保护环境理念,火力发电厂使用最多的脱硝控制系统,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控制需要做出改造。全截面氨逃逸零超标控制在原有的脱硝控制基础上,增加了前馈控制及高性能测量仪表的监测,做到了“快、稳、优”的脱硝控制。目前,已经在某电厂投入使用,对节省喷氨量、调平烟道氮氧化物浓度、控制氨逃逸等工业指标的控制起到了较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 前馈控制 总量和分区控制 氨逃逸
下载PDF
激光法便携式氨逃逸测试仪在水泥行业的应用
2
作者 刘鹏飞 李泽严 +2 位作者 刘卫民 吴学谦 马志扬 《水泥》 CAS 2023年第10期79-81,共3页
水泥窑炉NOx排放量大及氨逃逸严重一直是困扰企业的重大环保问题,氨逃逸浓度为一项重要的脱硝系统性能考核指标。在超低排放的背景下,水泥厂脱硝氨的检测和控制成为环境保护的难点,急需建立合适的水泥厂烟气中氨的测试方法。本文主要介... 水泥窑炉NOx排放量大及氨逃逸严重一直是困扰企业的重大环保问题,氨逃逸浓度为一项重要的脱硝系统性能考核指标。在超低排放的背景下,水泥厂脱硝氨的检测和控制成为环境保护的难点,急需建立合适的水泥厂烟气中氨的测试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激光法便携式氨逃逸测试仪在水泥行业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测试仪具有准确度高、反应灵敏,能够适应高负压和高粉尘的工况环境的优异特性。另外,便携程度高,能够连续测试,现场直接读取数据,时效性强,可以克服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无法实时读取数据、样品残留、样品不易低温保存等问题,便携式光谱法分析仪可以作为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式氨逃逸测试仪 氨逃逸 激光法 氮氧化物 水泥
原文传递
基于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的烟气氨逃逸检测研究及应用(特邀) 被引量:2
3
作者 姚顺春 郭松杰 +2 位作者 杨言 黎珈彤 卢志民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6,共14页
烟气氨逃逸是许多大型能源转化设备脱硝系统都存在的问题,大量的氨逃逸不仅威胁机组运行,增加系统维护成本,而且还会形成二次污染,危害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因此,必须对氨逃逸进行实时监测和有效控制。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是一... 烟气氨逃逸是许多大型能源转化设备脱硝系统都存在的问题,大量的氨逃逸不仅威胁机组运行,增加系统维护成本,而且还会形成二次污染,危害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因此,必须对氨逃逸进行实时监测和有效控制。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痕量气体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强、可实时在线测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污染气体检测领域,并且已经成为当前烟气氨逃逸在线检测的主流技术。本文介绍了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的基本原理,总结了氨逃逸的常用检测方式,综述了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在烟气氨逃逸检测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并对未来的发展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 氨逃逸 浓度 检测限 灵敏度
下载PDF
碱渣法烟气脱硫中氨逃逸分析
4
作者 刘向英 李跃军 《纯碱工业》 CAS 2023年第2期41-44,共4页
碱渣法烟气脱硫既可以解决碱渣排放的问题,又降低燃煤电厂运行成本,给公司带来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然而随着脱硝设施的完善,氨逃逸排放指标异常波动情况频繁发生,通过对碱渣脱硫工艺中的pH、浆液密度进行控制,同时利用脱白装置对烟气... 碱渣法烟气脱硫既可以解决碱渣排放的问题,又降低燃煤电厂运行成本,给公司带来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然而随着脱硝设施的完善,氨逃逸排放指标异常波动情况频繁发生,通过对碱渣脱硫工艺中的pH、浆液密度进行控制,同时利用脱白装置对烟气湿度、温度进行调整,最大限度降低氨逃逸排放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脱硫 氨逃逸 脱硝 碱渣脱硫 脱白装置
下载PDF
火电厂氨逃逸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谭增强 牛拥军 +1 位作者 李元昊 曲飞雨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17-922,共6页
为了实现机组超低排放并能够安全稳定运行,基于脱硝系统入口烟气温度、入口O2体积浓度、入口和出口NOx质量浓度、喷氨量和空气预热器差压等分散控制系统(DCS)数据,分别构建了用于预测氨逃逸的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模型和支持向量回归(S... 为了实现机组超低排放并能够安全稳定运行,基于脱硝系统入口烟气温度、入口O2体积浓度、入口和出口NOx质量浓度、喷氨量和空气预热器差压等分散控制系统(DCS)数据,分别构建了用于预测氨逃逸的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模型和支持向量回归(SVR)模型。根据现场测试的SCR系统入口和出口NOx质量浓度和氨逃逸量,计算得到宏观的脱硝装置潜能,结合同时间段内的DCS数据计算氨逃逸量,并作为真实值与LSTM模型和SVR模型的预测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SVR模型对氨逃逸的预测有较高的准确度和泛化能力,SVR模型对测试样本的均方根误差δMRE=0.007 1μL/L,平均绝对误差δMAE=0.002 4μL/L;LSTM模型对测试样本的预测误差δMRE=0.047 0μL/L,δMAE=0.019 0μ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厂 氨逃逸 预测模型 LSTM SVR
下载PDF
高浓度氨水捕集二氧化碳的能耗与氨逃逸分析
6
作者 雷轩邈 王甫 +2 位作者 朱先会 王丽娜 袁金良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40-849,共10页
针对低浓度氨水捕集CO_(2)速率慢、再生能耗高的问题,利用Aspen Plus软件模拟高浓度氨水(质量分数为16%~22%)为吸收剂的燃煤电厂CO_(2)捕集工艺系统,对比高浓度与低浓度氨水捕集CO_(2)工艺的能耗特性与氨逃逸速率,揭示高浓度氨水脱碳过... 针对低浓度氨水捕集CO_(2)速率慢、再生能耗高的问题,利用Aspen Plus软件模拟高浓度氨水(质量分数为16%~22%)为吸收剂的燃煤电厂CO_(2)捕集工艺系统,对比高浓度与低浓度氨水捕集CO_(2)工艺的能耗特性与氨逃逸速率,揭示高浓度氨水脱碳过程中氨逃逸和能耗与氨水浓度、碳负载、解吸塔富液入口温度之间的关联特性。研究表明:再生过程中存在氨逃逸浓度转变的临界再生温度和贫液碳负载的限制,当氨水质量分数为20%时,再生温度不宜高于107℃,贫液碳负载率不宜低于0.25;与低浓度氨水(质量分数为4%~8%)脱碳相比,高浓度氨水脱碳工艺的CO_(2)再生能耗可降低26.2%~32.2%,考虑氨回收能耗后的总体能耗仍可降低21.6%~25%,为低能耗氨法碳捕集工艺的开发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捕集 高浓度 能耗 氨逃逸 碳负载
下载PDF
傅里叶红外气体分析仪在氨逃逸监测中的应用
7
作者 陈磊 周新奇 +3 位作者 查丽霞 王越峰 李天麟 刘立鹏 《分析仪器》 CAS 2023年第4期59-62,共4页
当前,随着NOx排放限值的不断提升,SCR/SNCR等高效脱硝技术已大量应用,但同时也出现了某些企业为了降低NOx的排放量而过量喷氨的现象。大气中的氨是生成二次细颗粒物的促进剂,对二次细颗粒物的形成和增长具有显著作用。为控制脱硝技术喷... 当前,随着NOx排放限值的不断提升,SCR/SNCR等高效脱硝技术已大量应用,但同时也出现了某些企业为了降低NOx的排放量而过量喷氨的现象。大气中的氨是生成二次细颗粒物的促进剂,对二次细颗粒物的形成和增长具有显著作用。为控制脱硝技术喷氨量及氨逃逸水平,傅里叶红外法是一种高效准确的氨逃逸监测手段。通过实验室的研究表明,傅里叶红外对氨的监测具有准确度高,抗水汽干扰能力强的特点。氨的检出限约为0.4mg/m~3且在100mg/m~3以下的示值误差小于5%。并且在实际应用中适用于高湿、高温、高粉尘、高腐蚀等复杂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红外 氨逃逸 红外光谱分析
下载PDF
联合循环机组余热锅炉SCR脱硝系统氨逃逸率高原因分析及处理
8
作者 刘海山 邱振波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6-80,共5页
针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余热锅炉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氨逃逸率高的问题,通过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排放的烟气NO_(x)中NO_(2)含量高,且过量NO_(2)的反应速度慢的机理研究,分析了余热锅炉SCR脱硝系统氨逃逸率高的原因及危... 针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余热锅炉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氨逃逸率高的问题,通过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排放的烟气NO_(x)中NO_(2)含量高,且过量NO_(2)的反应速度慢的机理研究,分析了余热锅炉SCR脱硝系统氨逃逸率高的原因及危害;提出了通过燃烧调整、更换新型催化剂、流场优化及精准喷氨等技术措施可有效降低氨逃逸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余热锅炉 SCR 氨逃逸 高NO_(2)催化剂 受热面腐蚀
下载PDF
玻璃行业脱硝系统中氨逃逸的精准控制
9
作者 沈浩 刘大朝 +4 位作者 王骐 刘飞 刘昊宇 程林 方昂 《建材世界》 2023年第5期121-124,132,共5页
该文以超白玻璃行业某烟气治理工程项目为例,针对超白玻璃窑炉特殊的烟气性质,采用触媒陶瓷一体化烟气治理技术,最终总排口污染物排放浓度NO_(x)<100 mg/Nm^(3),SO_(2)<50 mg/Nm^(3),粉尘<10 mg/Nm^(3)。针对玻璃行业因窑炉换... 该文以超白玻璃行业某烟气治理工程项目为例,针对超白玻璃窑炉特殊的烟气性质,采用触媒陶瓷一体化烟气治理技术,最终总排口污染物排放浓度NO_(x)<100 mg/Nm^(3),SO_(2)<50 mg/Nm^(3),粉尘<10 mg/Nm^(3)。针对玻璃行业因窑炉换火而导致氨逃逸超标的问题,采用最新研究的喷氨自控技术,最终总排口氨逃逸浓度<8 mg/Nm^(3),该技术的成功应用解决了困扰玻璃行业多年的换火期间氨逃逸超标的问题,进一步降低了氨的消耗量,减少了运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白玻璃 氨逃逸 自控 触媒陶瓷滤管
下载PDF
低温条件下SCR不同载体参数对氨逃逸影响
10
作者 和志高 段绍斌 +2 位作者 杨辉 字进远 郭天伟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3年第8期77-82,共6页
研究了3种不同载体参数(300、400、600目)的载体入口NH_3分布均匀度及NO_X转化效率,重点分析了低温工况下不同载体对SCR反应及氨逃逸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孔和薄壁的载体结构在低温工况下对载体入口面NH_3分布均匀度有明显提高;随着孔目... 研究了3种不同载体参数(300、400、600目)的载体入口NH_3分布均匀度及NO_X转化效率,重点分析了低温工况下不同载体对SCR反应及氨逃逸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孔和薄壁的载体结构在低温工况下对载体入口面NH_3分布均匀度有明显提高;随着孔目数不断增多和壁厚的减小,不同方案NO_X转化效率均提高约为5%,氨逃逸量明显减小。载体的多孔和薄壁结构能明显改善低温下SCR催化器的NO_X转化效率和氨逃逸,并有效减少SCR催化器尿素结晶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工况 NH_3分布均匀度 氨逃逸
下载PDF
某电厂脱硝系统氨逃逸故障分析与处理
11
作者 李栋 强东盛 +2 位作者 陈崇明 郁金星 韩忠阁 《河北电力技术》 2023年第2期86-89,共4页
针对脱硝系统出口氨逃逸质量浓度过高导致空气预热器腐蚀、堵塞以及二次污染等问题,以某电厂氨逃逸故障为例,对烟气温度、NOx质量浓度、氨逃逸情况、运行数据等进行分析,认为入口氨氮摩尔比分布不均以及部分区域氨量过喷是造成脱硝出口... 针对脱硝系统出口氨逃逸质量浓度过高导致空气预热器腐蚀、堵塞以及二次污染等问题,以某电厂氨逃逸故障为例,对烟气温度、NOx质量浓度、氨逃逸情况、运行数据等进行分析,认为入口氨氮摩尔比分布不均以及部分区域氨量过喷是造成脱硝出口氨逃逸超标的主要原因,提出降低入口NOx质量浓度的同时减少NOx质量浓度波动幅度、调整脱硝反应器入口氨氮摩尔比分布、评估催化剂性能等措施避免脱硝系统氨逃逸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硝系统:氨逃逸 NOx
下载PDF
660MW超超临界机组运行方式对SCR系统氨逃逸率的影响 被引量:24
12
作者 杨建国 胡劲逸 +4 位作者 赵虹 万朝晖 康科伟 陈理帅 周霭琳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76-480,共5页
以某台660MW超超临界机组为例,通过燃烧调整及SCR运行调整,研究了主要运行参数对氨逃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氨逃逸率随着脱硝效率提高而提高,当脱硝效率高于设计值(65%)时,氨逃逸率上升幅度增大;SCR入口NOx质量浓度存在一个最佳值(约200m... 以某台660MW超超临界机组为例,通过燃烧调整及SCR运行调整,研究了主要运行参数对氨逃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氨逃逸率随着脱硝效率提高而提高,当脱硝效率高于设计值(65%)时,氨逃逸率上升幅度增大;SCR入口NOx质量浓度存在一个最佳值(约200mg/m3)使得氨逃逸率最低,最佳的燃尽风率和最佳氧体积分数分别为18%和3%,过高的燃尽风率或过高的氧体积分数对氨逃逸率的影响尤其显著;在额定机组负荷下,氨逃逸率较高,而机组负荷在500 MW及以下时,氨逃逸率总体降低约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机组 SCR 氨逃逸 燃尽风率 脱硝效率
下载PDF
氨法烟气脱硫中的氨逃逸 被引量:16
13
作者 宋桂东 万皓 +2 位作者 邵申 产文兵 顾晓婧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15-618,共4页
以脱硫喷淋塔出口的游离氨气为监测对象,通过模拟烟气实验,研究了吸收液的pH值、浓度、液气比(liquid to gas,L/G)和进口烟气温度等对氨逃逸量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吸收液pH值、浓度和液气比的增加,氨逃逸量逐渐增多.为减少氨逃逸,... 以脱硫喷淋塔出口的游离氨气为监测对象,通过模拟烟气实验,研究了吸收液的pH值、浓度、液气比(liquid to gas,L/G)和进口烟气温度等对氨逃逸量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吸收液pH值、浓度和液气比的增加,氨逃逸量逐渐增多.为减少氨逃逸,保证高脱硫率,得到较为合适的工艺参数如下:pH=6.0,吸收液浓度为1%,液气比为4 L/m^3.从氨逃逸和硫酸铵结晶两方面综合考虑,进口烟气温度控制在90~110℃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脱硫 氨逃逸
下载PDF
高温氨逃逸激光原位监测的浓度反演算法 被引量:9
14
作者 何莹 张玉钧 +2 位作者 王立明 尤坤 高彦伟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97-901,共5页
对烟气脱硝后的氨逃逸进行准确、灵敏、快速监测,避免氨气对环境的二次污染是工业和环保领域的工作重点之一。选择氨气1.53μm的单根吸收谱线为目标谱线,结合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和波长快速扫描技术研究了高温烟气氨逃... 对烟气脱硝后的氨逃逸进行准确、灵敏、快速监测,避免氨气对环境的二次污染是工业和环保领域的工作重点之一。选择氨气1.53μm的单根吸收谱线为目标谱线,结合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和波长快速扫描技术研究了高温烟气氨逃逸原位监测方法,并设计了相应的开放光路测量系统。分析了高温环境下温度对测量的影响,研究了温度修正方法,并设计了烟道现场氨浓度免定标精确反演算法,由实验得出最大相对检测误差为1.5%。通过工业现场的安装运行验证了文中系统的工程实用性和算法的可靠性,对于我国工业脱硝过程的监控和烟气安全排放起有效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逃逸 激光吸收光谱 温度修正 浓度反演 原位监测
原文传递
氨法脱碳过程中氨逃逸规律及其抑制 被引量:8
15
作者 马双忱 陈公达 +2 位作者 温佳琪 马岚 焦坤灵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064-2069,共6页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的不断深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逐渐成为研究重点,而火力发电作为CO2最大的集中排放源,对其实施碳捕集是必要的。氨法脱碳优点众多,但氨逃逸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解决。通过实验研究明晰了CO2浓度、氨水吸收剂浓度、吸...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的不断深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逐渐成为研究重点,而火力发电作为CO2最大的集中排放源,对其实施碳捕集是必要的。氨法脱碳优点众多,但氨逃逸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解决。通过实验研究明晰了CO2浓度、氨水吸收剂浓度、吸收反应温度对氨逃逸的影响规律,基于金属离子的络合效果探讨了几种金属离子对氨逃逸的抑制效果,发现Ni2+对氨逃逸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并通过紫外分光光谱推测了其抑氨机理。本研究成果可对氨逃逸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捕集 氨逃逸 吸收 化学过程
下载PDF
燃煤电站脱硝系统氨逃逸及其衍生细颗粒物排放特征综述 被引量:7
16
作者 顾永正 王树民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9-23,共5页
综述了硫酸铵盐在不同环境下的形成/转化机理以及氨逃逸对燃煤PM2.5排放特征的影响,论述了氨逃逸、SCR运行参数和烟气组分等因素对硫酸铵盐形成特征的影响,分析了氨逃逸对沿程设备安全运行的影响。最后,对今后氨逃逸及其衍生细颗粒物深... 综述了硫酸铵盐在不同环境下的形成/转化机理以及氨逃逸对燃煤PM2.5排放特征的影响,论述了氨逃逸、SCR运行参数和烟气组分等因素对硫酸铵盐形成特征的影响,分析了氨逃逸对沿程设备安全运行的影响。最后,对今后氨逃逸及其衍生细颗粒物深度减排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探索硫酸铵盐在烟风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及实现氨逃逸主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站 超低排放 氨逃逸 硫酸铵盐 细颗粒物 排放特征
原文传递
烟气氨法脱硫中氨逃逸及副产物氧化问题的探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马振 万皓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5-129,共5页
采用单因素实验分析法探讨了氨法脱硫中氨逃逸的控制问题,在烟气温度为90℃,吸收液质量分数为1%,液气比L/G为5的工艺条件下,尾气中氨逃逸量可以得到有效的抑制,烟气出口NH_3质量浓度为19 mg/m^3,同时脱硫效率高达95%以上。详细比较不同C... 采用单因素实验分析法探讨了氨法脱硫中氨逃逸的控制问题,在烟气温度为90℃,吸收液质量分数为1%,液气比L/G为5的工艺条件下,尾气中氨逃逸量可以得到有效的抑制,烟气出口NH_3质量浓度为19 mg/m^3,同时脱硫效率高达95%以上。详细比较不同Co SO_4催化剂浓度下亚硫酸铵的氧化效果,并采用正交实验分析后得出在Co SO_4催化作用下,(NH_4)_2SO_3的最佳氧化工艺参数(NH_4)_2SO_3初始浓度为1.35 mol/L,反应温度为50℃,p H为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脱硫 氨逃逸 脱硫效率 亚硫酸铵 氧化率
原文传递
燃煤电厂氨逃逸分析仪数据异常的分析与探讨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其良 马大卫 +3 位作者 李宗 查智明 陈实 戴长春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17年第5期44-46,共3页
根据国家"十三五"能源规划,实施煤电节能减排升级改造行动计划,燃煤机组正进行"超低排放"改造。NOx浓度的降低,脱硝效率的提高,增加了氨逃逸浓度,给机组运行带来隐患,因此氨逃逸的在线监测显得尤为重要。选取了1台1... 根据国家"十三五"能源规划,实施煤电节能减排升级改造行动计划,燃煤机组正进行"超低排放"改造。NOx浓度的降低,脱硝效率的提高,增加了氨逃逸浓度,给机组运行带来隐患,因此氨逃逸的在线监测显得尤为重要。选取了1台1000 MW燃煤机组的HORIBA-ENDA-600ZG氨逃逸在线分析仪数据异常案例,进行了氨逃逸比对测试和除尘器中飞灰的氨含量分析,结合空预器运行历史参数,探讨了氨逃逸分析仪数据异常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对电厂实现精细喷氨及脱硝设备运行和管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脱硝 氨逃逸浓度 NOx浓度 氨逃逸分析仪 空预器结垢 节能减排
下载PDF
脱硝氨逃逸浓度监测技术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康玺 吴华成 +1 位作者 路璐 钟智坤 《华北电力技术》 CAS 2015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前国内外用于烟气脱硝系统氨逃逸监测的方法主要包括在线仪器分析法和离线手工分析法两大类。本文在查阅大量氨逃逸监测技术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重点针对原位式激光分析法、稀释取样法、抽取式激光分析法等在线氨逃逸监测技术从工作原... 目前国内外用于烟气脱硝系统氨逃逸监测的方法主要包括在线仪器分析法和离线手工分析法两大类。本文在查阅大量氨逃逸监测技术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重点针对原位式激光分析法、稀释取样法、抽取式激光分析法等在线氨逃逸监测技术从工作原理、优缺点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述;对靛酚蓝分光光度法、离子选择电极法、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容量法、离子色谱法等烟气采样离线分析法的分析原理、分析精度等方面进行简要论述。为电力企业了解脱硝氨逃逸监测原理、设备选取、结果分析等方面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厂 脱硝 氨逃逸 监测
下载PDF
脱硝氨逃逸采样和测试方法的探讨与优化 被引量:7
20
作者 路璐 钟智坤 +1 位作者 吴华成 康玺 《华北电力技术》 CAS 2014年第9期44-47,共4页
对电厂脱硝氨逃逸的吸收采样和氨逃逸浓度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烟气采样温度、采样流量和时间、样品吸收液的浓度、吸收液用量、显色剂的用量、显色时间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结合现场实际对方法进行了优化,并对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 对电厂脱硝氨逃逸的吸收采样和氨逃逸浓度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烟气采样温度、采样流量和时间、样品吸收液的浓度、吸收液用量、显色剂的用量、显色时间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结合现场实际对方法进行了优化,并对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厂脱硝 氨逃逸浓度 靛酚蓝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