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2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钴胺联合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对眼底病变患者视力及血流参数的影响
1
作者 潘剑颖 黄日华 +2 位作者 胡秋娥 张樑清 李毅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31-0134,共4页
观察眼底病变患者氩激光视网膜光凝+甲钴胺治疗改善血流参数与视力水平的影响。方法 研究样本共计100例,均为眼底病变患者,经随机抽签法引导下均等划分为50例的单一组(予以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与联合组(采用氩激光视网膜光凝+甲钴胺治... 观察眼底病变患者氩激光视网膜光凝+甲钴胺治疗改善血流参数与视力水平的影响。方法 研究样本共计100例,均为眼底病变患者,经随机抽签法引导下均等划分为50例的单一组(予以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与联合组(采用氩激光视网膜光凝+甲钴胺治疗),样本纳入时间于2020.01截止至2023.01,将组间治疗效果展开逐一对比。结果 与单一组总疗效(80.00%)相比,联合组(96.00%)偏高,P<0.05;2组治疗前视力水平相对比无可比性,P>0.05;与单一组治疗后相比,联合组视力、视野缺损值、视功能指数量表(VF-14)评分均偏高,P<0.05;2组治疗前眼动脉血流参数相对比无可比性,P>0.05;与单一组治疗后相比,联合组眼动脉-收缩期速度峰值(OA-PSV)、视网膜中央静脉-收缩期速度峰值(CRV-PSV)、眼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OA-EDV)、视网膜中央静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CRV-EDV)均偏高,P<0.05。结论 眼底病变患者在氩激光视网膜光凝+甲钴胺联合治疗下,其视力水平与眼部血流参数均获得明显改善,能够显著强化治疗效果,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病变 氩激光视网膜 甲钴胺 血流参数 视力水平
下载PDF
甲钴胺联合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眼底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陈景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8期48-52,共5页
目的:探讨甲钴胺联合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眼底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00例眼底病变患者展开此次研究,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单用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甲钴胺联合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眼底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00例眼底病变患者展开此次研究,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单用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观察组联用甲钴胺注射液、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视力水平、血流参数[视网膜中央静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CRV-EDV)、眼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OA-EDV)、视网膜中央静脉-收缩期速度峰值(CRV-PSV)、眼动脉-收缩期速度峰值(OA-PSV)]、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及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及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CRV-EDV、OA-EDV、CRV-PSV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及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胺注射液联合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眼底病变,效果显著,血流参数更好,生活质量更优,治疗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钴胺注射液 氩激光视网膜光凝 眼底病变 治疗有效率 视力水平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康柏西普注射液联合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3
作者 姚晓民 侯红超 +1 位作者 陈凤霞 雷晓冉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367-371,共5页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注射液联合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襄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82例D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注射液联合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襄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82例D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91例。对照组采取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康柏西普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眼病变情况(视野灰度值、出血斑面积、血管瘤体积)、最佳矫正视力、视网膜厚度变化情况、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PV)、红细胞沉降率(ESR)、红细胞聚集指数(AE)、红细胞变形指数(DE)]、生化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视野灰度值、出血斑面积、血斑体积、视网膜厚度小于对照组,最佳矫正视力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PV、ESR、AE、D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VEGF、bFGF、IGF-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49%)低于对照组(32.97%)(P<0.05)。结论康柏西普注射液、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术联合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改善其局部血液微环境、DR临床症状,提高最佳矫正视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柏西普注射液 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液流变学指标 最佳矫正视力
下载PDF
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
4
作者 谢金霞 《医疗装备》 2023年第17期72-74,共3页
目的 探讨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于医院治疗的60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信封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试验组给予... 目的 探讨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于医院治疗的60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信封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试验组给予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视网膜微循环[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浅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SCP)血流密度、深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DCP)血流密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渗出吸收时间、视网膜水肿改善时间、眼底出血吸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FAZ面积、SCP血流密度、DCP血流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FAZ面积小于对照组,SCP血流密度、DCP血流密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疗效优于羟苯磺酸钙胶囊,可有效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改善视网膜微循环,且不增加不良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激光视网膜光凝 雷珠单抗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微循环
下载PDF
氩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淑艳 杨兴东 康凯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6年第5期325-325,共1页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在眼底血管性疾病中最为常见,现将4年中我院采用氩激光治疗42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氩激光光凝治疗 疗效观察 眼底血管性疾病 氩激光治疗
下载PDF
氩激光凝固法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
6
作者 魏湛云 胡世兴 +2 位作者 唐娜 吴京 王洁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313-1315,共3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不同分期者接受氩激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科以人2000型氩激光组合激光机对170例263只患眼分别做如下处理:(1)对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 30眼行局部氩激光凝固术(光凝);(2)对增殖前期糖尿... 目的观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不同分期者接受氩激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科以人2000型氩激光组合激光机对170例263只患眼分别做如下处理:(1)对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 30眼行局部氩激光凝固术(光凝);(2)对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PDR) 156眼行次全视网膜光凝;(3)对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 ) 77眼行全视网膜光凝,对合并黄斑局限或弥漫性水肿者给予局灶性光凝或格栅样光凝。于光凝后3个月检查,进行视力、眼底、视网膜荧光血管造影,并与治疗前各项结果对比。结果视力提高92眼(35%)、无变化144眼(55%)、下降27眼(10%)。眼底检查、荧光血管造影复查示:NPDR、PPDR眼视网膜微血管瘤、水肿、渗出消退,荧光渗漏消退占89%,其余11%需补充光凝。PDR眼视网膜、视盘新生血管消退占67%,33%为部分消退需补充光凝。黄斑水肿完全或部分消退占91%,光凝后出现视网膜前灶性出血占8%,玻璃体积血为1%。结论氩激光对不同分期DR均有效。NPDR、PPDR效果好于PDR眼,后者光凝后荧光血管造影复查以及补充光凝对提高疗效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激光凝固法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氩激光凝固术 血管造影
下载PDF
氪激光与氩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3
7
作者 周民稳 武正清 +4 位作者 谭湘莲 邝国平 陈书扬 李盛国 田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758-759,共2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对比氩激光和氪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疗效。方法:2003-06/2006-06我们选用98例(154眼)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氪、氩激光治疗组治疗,治疗后随诊3-36(平均17.5)mo。结果:氩激光组黄斑水肿消退21... 目的:回顾性分析对比氩激光和氪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疗效。方法:2003-06/2006-06我们选用98例(154眼)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氪、氩激光治疗组治疗,治疗后随诊3-36(平均17.5)mo。结果:氩激光组黄斑水肿消退21眼,部分消退32眼,不变25眼;氪激光组黄斑水肿消退27眼,部分消退37眼,不变12眼,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氩激光组视力提高29眼,不变23眼,下降26眼;氪激光组视力提高34眼,不变29眼,下降13眼,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氩激光和氪激光都能进行有效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治疗,氪离子激光治疗黄斑水肿更具有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激光治疗 氩激光激光
下载PDF
氩激光治疗视网膜裂孔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9
8
作者 戴友林 陈颖 +1 位作者 丁慰祖 杨冠 《眼科新进展》 CAS 2001年第2期123-124,共2页
目的 评估氩激光治疗视网膜裂孔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视网膜干性裂孔 2 92例 ,局限性视网膜脱离伴裂孔 113例 ,对接受氩激光治疗的患者进行性别、年龄、近视屈光度及裂孔类型比较 ,以分析不同类型视网膜裂孔患者的氩激光疗效。结... 目的 评估氩激光治疗视网膜裂孔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视网膜干性裂孔 2 92例 ,局限性视网膜脱离伴裂孔 113例 ,对接受氩激光治疗的患者进行性别、年龄、近视屈光度及裂孔类型比较 ,以分析不同类型视网膜裂孔患者的氩激光疗效。结果 氩激光视网膜干性裂孔疗效显著 ;对局限性视网膜脱离伴裂孔的疗效取决于视网膜脱离的范围、程度以及裂孔的部位大小形状及近视屈光度 ;性别不影响光凝疗效。结论 视网膜干性裂孔应尽早光凝治疗 ,大于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激光 光凝术 视网膜裂孔 视网膜脱离 治疗
下载PDF
氩激光联合中药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被引量:6
9
作者 刘路宏 吴学今 +1 位作者 李敏 赵昕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783-783,共1页
关键词 氩激光 中药 治疗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下载PDF
氩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0
作者 彭超 黄欢 +1 位作者 沈效军 吴秀匀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833-834,共2页
目的:观察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经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FA)确诊为增殖前期及增殖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56例(81眼),根据眼底荧光造影(FFA)的结果行标准全视网膜光凝,有临床意义的黄斑水肿者先行... 目的:观察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经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FA)确诊为增殖前期及增殖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56例(81眼),根据眼底荧光造影(FFA)的结果行标准全视网膜光凝,有临床意义的黄斑水肿者先行格栅样光凝,再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后3~12mo分别行眼底荧光造影,对需要者进一步补充光凝。观察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底荧光造影了解视网膜血管渗漏情况以及新生血管的变化。结果:全视网膜光凝81眼治疗后视力提高者22眼,占27%,视力不变52眼,占64%,有效率达91%,视力下降7眼,占9%。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6眼新生血管完全消退,占23%,15眼部分消退,占57%,增殖前期视网膜出血、渗出完全吸收13眼,23%,部分吸收35眼,64%,7眼不变,占13%。13眼合并有黄斑水肿者部分或完全消退7眼,占54%。结论:及时行氩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对于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视功能有重要作用,无明显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激光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氩激光治疗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1
作者 林翎 梁纳 马胜生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431-1433,共3页
目的探讨氩激光治疗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对确诊为非增殖期(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增殖前期(pre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PDR)及增殖期(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 目的探讨氩激光治疗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对确诊为非增殖期(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增殖前期(pre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PDR)及增殖期(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共165例(252眼)进行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根据病情的不同分期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对合并有临床意义的黄斑水肿者先行局灶性光凝或格栅样光凝,术后3~6个月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undus fluorescence angiography,FFA)检查,新生血管未消退者和无灌注区尚存者追加光凝,随访6~18个月。结果 252眼视网膜病变经光凝治疗后,NPDR期视力提高或不变者占95.2%;PPDR期视力提高或不变者占90.3%;PDR期视力提高或不变者占72.3%。3~6个月后复查FFA结果显示NPDR期有效率90.4%,PPDR期有效率77.9%,PDR期有效率60.0%。结论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术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安全有效的手段。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应早发现,并根据不同病变分期选择合理的激光参数及不同的光凝方案进行视网膜光凝治疗,以阻止病变发展,保护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激光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光凝术
下载PDF
氪激光与氩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12
作者 周平 区显宁 +1 位作者 蒙碧辉 黄敏丽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2-223,共2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对比氩激光和氪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疗效。方法:1996年6月至1999年10月我们采用NOVUS2000型氩离子激光机全视网膜光凝(PRP)治疗DR~期患者50例(90眼),治后随诊3~36个月,平均9个月。1999年11月至... 目的:回顾性分析对比氩激光和氪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疗效。方法:1996年6月至1999年10月我们采用NOVUS2000型氩离子激光机全视网膜光凝(PRP)治疗DR~期患者50例(90眼),治后随诊3~36个月,平均9个月。1999年11月至2003年4月采用Omni多波长氪离子激光机治疗DR~期患者70例115眼。术后随访10~40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氩激光组50例90眼,显效者48眼(53.3%),改善者31眼(34.4%),无效者11眼(12.2%);氪激光组显效58只眼(50.5%),改善者47只眼(41%),无效者10只眼(8.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1216,P>0.05)。氩激光组治疗前50例90眼中有黄斑水肿60眼,治疗后黄斑水肿完全消退15眼,改善34眼,加重11眼。氪激光组治疗前70例115眼中有黄斑水肿84眼,治疗后黄斑水肿完全消退42眼,改善34眼,加重8眼,氪激光治疗黄斑水肿较氩激光优(u=3.026,P<0.05)。结论:在治疗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氩激光和氪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相似。但对于眼底复杂的DR,多波长氪离子激光可根据病变情况选择不同的色光进行有效光凝,扩大了治疗DR的适应证,同时氪黄激光治疗黄斑水肿更具有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激光凝固术 氩激光激光
下载PDF
LASIK术前近视性视网膜病变特征分析与氩激光疗效评价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山祥 赵刚平 +3 位作者 李国培 王艳华 李追 赵岭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2169-2171,共3页
目的:分析LASIK术前检查发现的近视患者视网膜病变的特征,评价眼底氩激光光凝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了施行LASIK术的连续性病例1 100例(2 190眼)的术前资料,在对所有患者术前扩瞳后以检眼镜、三面镜详细检查眼底周... 目的:分析LASIK术前检查发现的近视患者视网膜病变的特征,评价眼底氩激光光凝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了施行LASIK术的连续性病例1 100例(2 190眼)的术前资料,在对所有患者术前扩瞳后以检眼镜、三面镜详细检查眼底周边视网膜情况并记录,对严重的视网膜病变如格变、囊样变、干性裂孔、视网膜浅脱离等予以氩离子激光光凝治疗,经随访稳定有效后再择期行LASIK手术。结果:视网膜病变及视网膜裂孔的发生率均随屈光度增加而提高,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颞侧病变比例高于鼻侧。在全部患眼的检查中,发现各类视网膜变性132眼,64眼发现格子样变性(48.48%)、37眼发现囊样变性(28.03%)、54眼发现霜样变性(40.91%)、34眼发现不压白变(25.76%)、12眼发现铺路石样变性(9.09%)、14眼发现干性裂孔(10.61%)、4眼发现裂孔伴局限性浅脱离(3.03%)。对出现较严重视网膜病变的43例患者(78眼)施行了眼底氩激光治疗。复诊时见激光斑反应明显、干性裂孔稳定,局限性浅脱离患者经2~4次激光,光凝后视网膜完全平复。对眼底经光凝后行LASIK的患者,在3~6mo复诊中无1例视网膜脱离发生。结论:LASIK术前对全部患者进行常规三面镜详查眼底是十分有必要,对发现的周边视网膜严重变性及时予以激光光凝能够有效防止视网膜脱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退行性视网膜病变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氩激光
下载PDF
视网膜氩激光光凝治疗Eales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4
作者 许道成 肖斯贤 +1 位作者 林泽贤 曾庆纯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1447-1449,共3页
目的:观察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周围炎(Eales病)的效果。方法:对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确诊为Eales病患者28例52眼,按眼底病变区域行氩激光光凝,每周一次,分别为1~4次,3mo后FFA复查,按眼底病变好转与否决定是/否补... 目的:观察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周围炎(Eales病)的效果。方法:对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确诊为Eales病患者28例52眼,按眼底病变区域行氩激光光凝,每周一次,分别为1~4次,3mo后FFA复查,按眼底病变好转与否决定是/否补充激光光凝,6mo后再行FFA检查;追踪复查30例50眼药物治疗Eales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行FFA检查。比较氩激光视网膜光凝与药物治疗的治疗前、后视力、眼底变化,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Eales病28例52眼,有效49眼(94%),无效3眼(5.8%)。药物治疗Eales病30例50眼,有效30眼(60.0%),无效20眼(40.0%)。结论: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Eales病效果优于药物治疗。FFA检查对Eales病的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早期治疗及疗效观察提供重要的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氩激光光凝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氩激光联合中药治疗视网膜脱离术后裂孔未封闭45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昕 刘路宏 +1 位作者 李敏 吴学今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51-651,共1页
关键词 氩激光 中药治疗 视网膜脱离术 裂孔未封闭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雷珠单抗联合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不同时期的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的疗效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李仕永 高瑞莹 陈晖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61-1164,共4页
目的研究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不同时期的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10月行雷珠单抗联合氩激光治疗的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患者46例(46眼),患者行雷... 目的研究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不同时期的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10月行雷珠单抗联合氩激光治疗的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患者46例(46眼),患者行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1周后联合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根据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病程将患者分为3组:A组:病程≤1个月(18例);B组:1个月<病程≤3个月(15例);C组:病程>3个月(13例)。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时的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ral retinal thickness,CMT)的改变,同时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随诊过程中根据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结果及时补充视网膜局部光凝治疗。结果随诊6个月,3组最佳矫正视力组间比较表明在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A组均优于B组,B组均优于C组。3组最佳矫正视力组内比较表明A组和B组最佳矫正视力在治疗后1周明显提高,C组最佳矫正视力在治疗后1个月明显提高,A组至治疗后1个月时视力基本达到最佳,B组和C组至治疗后3个月时视力基本达到最佳。3组的CMT在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时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3组CMT在治疗后1周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与1周、治疗后3个月与1个月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6个月与3个月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即3组黄斑水肿在持续时间及程度上比较并无明显差别。结论对于不同时期的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所致的黄斑水肿,越早进行雷珠单抗联合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患者的预后视力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术 雷珠单抗 玻璃体内注射
下载PDF
氩激光488nm波长与混合波长光动力治疗鲜红斑痣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国瑜 张志愿 +1 位作者 顾基中 马继壮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73-174,共2页
目的 为探索氩激光光动力治疗鲜红斑痣 (PWS)更为安全的方法 ,比较了 488nm单波长和常用混合波长氩激光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随机选择 5 2例患者分为 2组分别采用 488nm单波长氩激光及混合波长氩激光进行治疗。结果  488nm单波长... 目的 为探索氩激光光动力治疗鲜红斑痣 (PWS)更为安全的方法 ,比较了 488nm单波长和常用混合波长氩激光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随机选择 5 2例患者分为 2组分别采用 488nm单波长氩激光及混合波长氩激光进行治疗。结果  488nm单波长激光组的治愈率为 19.2 3 % ,混合波长组为 11.5 4% ,两者无显著差异。总有效率分别为 92 .31% %及 88.46 % ,无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混合波长组高于单一波长组。结论  488nm单波长氩激光光动力治疗与混合波长方法治疗疗效相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波长 光动力效应 鲜红斑痣 氩激光 治疗
下载PDF
视网膜氩激光光凝术联合安多明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8
作者 余伟群 吴海洋 刘燕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698-699,共2页
目的:观察安多明胶囊(羟苯磺酸钙)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激光治疗后的视网膜保护作用及对视功能的影响。方法:Ⅱ~Ⅳ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72例(116眼)分为A、B两组。A组单纯使用科以人氩激光机进行光凝治疗36例(52眼),B组在进行光凝... 目的:观察安多明胶囊(羟苯磺酸钙)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激光治疗后的视网膜保护作用及对视功能的影响。方法:Ⅱ~Ⅳ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72例(116眼)分为A、B两组。A组单纯使用科以人氩激光机进行光凝治疗36例(52眼),B组在进行光凝治疗的同时联合口服安多明胶囊治疗36例(64眼)。比较所有患者治疗后1,3,6mo的主观感觉、视力改善、眼底出血及渗出吸收范围、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中新生血管及无灌注区的变化。结果:随访6mo,A组52眼,其中显效10眼,有效30眼,无效12眼,总有效率76.9%;B组64眼,其中显效22眼,有效36眼,无效6眼,总有效率90.6%。总有效率B组较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氩激光光凝联合口服安多明胶囊,可增强DR单纯激光的治疗效果,减轻激光光凝的副作用,改善患者主观感觉和视力,延缓肾功能的损坏;作为DR的综合治疗方法,方便、经济,可予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氩激光光凝 安多明胶囊
下载PDF
氩激光光凝裂孔预防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嘉莹 肖斯贤 +1 位作者 黄肇薇 徐威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 评价视网膜裂孔的早期发现和氩激光光凝对预防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作用。方法 对 2 0 0 0年 3月至 2 0 0 3年 6月间早期发现并采用Novus 2 0 0 0型眼科氩离子激光机光凝治疗的视网膜干性裂孔、视网膜周边变性合并视网膜裂孔、视... 目的 评价视网膜裂孔的早期发现和氩激光光凝对预防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作用。方法 对 2 0 0 0年 3月至 2 0 0 3年 6月间早期发现并采用Novus 2 0 0 0型眼科氩离子激光机光凝治疗的视网膜干性裂孔、视网膜周边变性合并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裂孔合并局限性视网膜脱离和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对侧眼同时存在周边视网膜变性裂孔共4 5例 5 8眼的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经过 3~ 2 4个月随访 ,裂孔封闭 5 4眼 (93 1 0 %) ,经激光封孔失败后改行视网膜冷凝联合巩膜外加压术 4眼 (6 89%)。全部病例术后视力不变或略有改善。结论 及早发现并应用氩激光光凝视网膜裂孔能有效地预防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裂孔 氩激光光凝 回顾性研究 预防 早期发现 巩膜 S2000 封闭 冷凝
下载PDF
氩激光光凝建立兔视网膜静脉阻塞模型及其评价 被引量:7
20
作者 孙红 袁志兰 +1 位作者 袁孝如 杨勤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97-200,F0007,共5页
目的制备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动物模型,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疾病的研究提供稳定的模型。方法采用氩激光直接光凝法封闭兔眼视网膜静脉建立视网膜静脉阻塞模型,利用HE染色法观察正常兔及造模后3周兔视网膜组织中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增生情... 目的制备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动物模型,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疾病的研究提供稳定的模型。方法采用氩激光直接光凝法封闭兔眼视网膜静脉建立视网膜静脉阻塞模型,利用HE染色法观察正常兔及造模后3周兔视网膜组织中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增生情况,利用免疫组化法观察正常兔及造模后3周兔视网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并检测造模前及造模后3周闪光视网膜电流图(flash electroretinogram,FERG)。结果兔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眼可见明显的视网膜新生血管增生,缺血视网膜及新生血管组织中VEGF不同程度表达增强,FERG-b波的振幅明显下降(P<0.01)。结论采用氩激光直接光凝法建立视网膜静脉阻塞模型是成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闭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视网膜电描记术 氩激光光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