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化铝薄膜结构和表面粗糙度的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许小红 武海顺 +1 位作者 张富强 金志浩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94-397,共4页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的方法 ,在 Si(111)基片上沉积 Al N(10 0 )面择优取向薄膜 ,研究了溅射功率对 Al N薄膜结构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溅射功率的增加 ,沉积速率增大 ,但薄膜结构择优取向度变差 ,表面粗糙度增大 ,这说明要...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的方法 ,在 Si(111)基片上沉积 Al N(10 0 )面择优取向薄膜 ,研究了溅射功率对 Al N薄膜结构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溅射功率的增加 ,沉积速率增大 ,但薄膜结构择优取向度变差 ,表面粗糙度增大 ,这说明要制备择优取向良好、表面粗糙度小的 Al N薄膜 ,需选择较小的溅射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铝薄膜 表面粗糙度 结构 压电材料
下载PDF
中频脉冲磁控溅射制备氮化铝薄膜 被引量:11
2
作者 董浩 黎明锴 +3 位作者 刘传胜 付强 卢宁 范湘军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39-342,共4页
使用中频脉冲磁控溅射技术分别在Si(111)、玻璃以及高速钢基底上沉积AlN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镜、紫外荧光、FTIR、精密阻抗分析仪等研究了薄膜的结构、光学及电学性质.结果表明,生成的(002)取向的多晶AlN薄膜... 使用中频脉冲磁控溅射技术分别在Si(111)、玻璃以及高速钢基底上沉积AlN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镜、紫外荧光、FTIR、精密阻抗分析仪等研究了薄膜的结构、光学及电学性质.结果表明,生成的(002)取向的多晶AlN薄膜在可见光区域平均透过率超过75%,在紫外区域也具有较高的透过率,在低频交流区域具有良好的绝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频脉冲磁控溅射 制备 氮化铝薄膜 X射线衍射 透光性
下载PDF
六方单晶氮化铝薄膜的合成与紫光发光机理 被引量:5
3
作者 吕惠民 陈光德 +1 位作者 耶红刚 颜国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687-1690,共4页
利用无水三氯化铝与叠氮化钠在无溶剂的条件下直接反应,成功地合成出六方单晶氮化铝(h-Al N)薄膜.反应温度为450℃,有效反应时间为20 h.高分辨率透射电镜发现为薄膜形态;电子衍射和X射线衍射结果都表明,氮化铝薄膜为六方结构.光致发光... 利用无水三氯化铝与叠氮化钠在无溶剂的条件下直接反应,成功地合成出六方单晶氮化铝(h-Al N)薄膜.反应温度为450℃,有效反应时间为20 h.高分辨率透射电镜发现为薄膜形态;电子衍射和X射线衍射结果都表明,氮化铝薄膜为六方结构.光致发光实验显示,在可见光范围内有一较强的辐射峰,中心位于413 nm处,半高宽约为5 nm.同时,本文对六方单晶氮化铝薄膜的生长机理和光致发光机理也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方单晶氮化铝薄膜 光致发光 二茂铁
下载PDF
氮化铝薄膜织构的极图法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许小红 武海顺 +2 位作者 马文瑾 段静芳 李佐宜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90-494,共5页
在X射线衍射结果的基础上,采用极图法研究了AIN薄膜以(DO2)和(100)面的取向分布,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制备的AIN(002)有很强的织构,并通过极图法来确定X射线衍射所无法确定的AIN(100)面择优取向薄膜中各晶粒c轴间的关系.
关键词 氮化铝薄膜 极图 织构
下载PDF
磁控溅射制备择优取向氮化铝薄膜 被引量:4
5
作者 许小红 武海顺 +1 位作者 张聪杰 金志浩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10-413,共4页
Aluminium nitride AlN(100) thin film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deposited on Si(111) substrates by reactive magnetron sputtering technique. The films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by XRD to determine their crystalline preferen... Aluminium nitride AlN(100) thin film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deposited on Si(111) substrates by reactive magnetron sputtering technique. The films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by XRD to determine their crystalline preferential orient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perimental parameters including total pressure of working gas(N 2+Ar), N 2 partial pressure, target power and the distance from target to substrate affected crystal orientation, deposition rate, and grain size of AlN thin film. The effects of sputtering time and the substrate temperature on AlN film structure have also been investigated. The optimum experimental parameters for AlN(100) thin film deposition are giv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磁控反应溅射 晶面取向 氮化铝薄膜
下载PDF
硅基氮化铝薄膜风致振动MEMS能量采集单元 被引量:3
6
作者 尚正国 李东玲 +1 位作者 温志渝 赵兴强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058-3065,共8页
研究了基于氮化铝(AlN)薄膜的压电式风致振动微机电系统(MEMS)能量采集单元的制备工艺。采用脉冲直流磁控溅射的方法制备了具有(002)择优取向的AlN压电薄膜,并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及扫描电镜(SEM)表征了AlN薄膜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 研究了基于氮化铝(AlN)薄膜的压电式风致振动微机电系统(MEMS)能量采集单元的制备工艺。采用脉冲直流磁控溅射的方法制备了具有(002)择优取向的AlN压电薄膜,并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及扫描电镜(SEM)表征了AlN薄膜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种子层材料、气体流量比和衬底温度等对AlN薄膜晶体取向及薄膜性能有重要影响。制备的具有(002)择优取向的AlN薄膜的衍射强度达到105count,半高宽为2.7°。对硅基AlN风致振动MEMS能量采集单元加工工艺流程进行优化,制备出了风致振动能量采集系统原理样机。风洞实验表明,在15.9m/s的风载荷作用下,MEMS能量采集单元的最大输出功率为1.6μW。该工艺亦可用于其他硅基AlN薄膜MEMS器件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致振动 MEMS能量采集 硅基氮化铝薄膜 衍射强度 摇摆曲线
下载PDF
氮化铝薄膜的厚度对场发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李英爱 刘立华 +3 位作者 何志 杨大鹏 马红梅 赵永年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79-383,共5页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在n型(100)Si基底上沉积了不同厚度(20~150nm)纤锌矿结构的纳米A1N薄膜。在超高真空系统中测量了不同膜厚样品的场发射特性,发现阈值电场随着厚度的增加有增大的趋势。厚度为44nm的A1N薄膜样品具有最低的...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在n型(100)Si基底上沉积了不同厚度(20~150nm)纤锌矿结构的纳米A1N薄膜。在超高真空系统中测量了不同膜厚样品的场发射特性,发现阈值电场随着厚度的增加有增大的趋势。厚度为44nm的A1N薄膜样品具有最低的阈值电场(10V/μm),当外加电场为35V/μm时,最高发射电流密度为284μA/cm^2。A1N薄膜场发射F-N曲线表明,在外加电场作用下,电子隧穿了A1N薄膜表面势垒发射到真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铝薄膜 场发射特性 厚度
下载PDF
氮化铝薄膜的组成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许小红 武海顺 +2 位作者 张富强 张聪杰 金志浩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3-235,共3页
The component of the surface and profile of AlN film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using X 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metry(XP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rface of the films was composed by Al, N, O and C elements. C and O... The component of the surface and profile of AlN film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using X 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metry(XP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rface of the films was composed by Al, N, O and C elements. C and O contaminations are attributed both to the sputtering chamber venting and to exposure of the films to air. According XPS depth profile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the composition of the film along the growth axis is nearly uniform, and Al/N ratio is close to that in the AlN stoichiometry. Beneath the surface, the amount of O in the film is found below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铝薄膜 组成 X射线光电子能谱 压电材料
下载PDF
热退火对射频反应溅射氮化铝薄膜场电子发射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邵乐喜 刘小平 +2 位作者 谢二庆 贺德衍 陈光华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015-1018,共4页
以氮气为反应气体;用射频反应溅射方法制备了AIN薄膜,结合XPS和XRD表征考察了热退火后处理对样品场电子发射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热退火是改善样品场发射稳定性的有效途径,样品经700℃退火后,发射电流的涨落从未退火... 以氮气为反应气体;用射频反应溅射方法制备了AIN薄膜,结合XPS和XRD表征考察了热退火后处理对样品场电子发射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热退火是改善样品场发射稳定性的有效途径,样品经700℃退火后,发射电流的涨落从未退火前的135μA下降到20μA;并且发射的开启电压、发射电流的涨落和滞后等对退火温度表现出强烈的依赖性.文中认为,退火处理造成了薄膜结构的变化,引起表面电子亲和势特性以及电导特性的改变,进而影响了其发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N薄膜 场电子发射 热退火 氮化铝薄膜 射频反应溅射 冷阴级材料
下载PDF
用于砷化镓器件的氮化铝薄膜特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玉芝 尹红坤 +4 位作者 宁宝俊 李婷 张利春 侯永田 张树霖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12-316,共5页
研究了S-枪磁控反应溅射制备的AlN薄膜的晶体结构、组分以及薄膜的电学特性。用Raman散射方法检测了AlN与GaAs。SiON与GaAs的界面应力,并用AES方法对比研究了AlN/GaAs,SiON/GaAs经800C快速热退火前后两种薄膜对GaAs的掩蔽作用。高温快... 研究了S-枪磁控反应溅射制备的AlN薄膜的晶体结构、组分以及薄膜的电学特性。用Raman散射方法检测了AlN与GaAs。SiON与GaAs的界面应力,并用AES方法对比研究了AlN/GaAs,SiON/GaAs经800C快速热退火前后两种薄膜对GaAs的掩蔽作用。高温快速热退火后,SiON保护层对GaAs掩蔽失效、界画应力大;而AlN薄膜界面应力小,能有效地防止Ga,As的外扩散。表明AlN对GaAs集成电路技术是一种非常好的绝缘介质、钝化和保护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化层 半导体器件 氮化铝薄膜
下载PDF
氮化铝薄膜光学常数和结合力测试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清斗 刘文 +1 位作者 王质武 卫静婷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35-938,979,共5页
用直流磁控溅射方法在硅衬底上制备氮化铝薄膜。X射线衍射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了薄膜的结构和成分;椭圆偏振仪测量并拟合获得AlN薄膜在250~1000nm波长范围内的折射率和消光系数曲线;利用大荷载划痕仪的声发射谱检测方法并结合不... 用直流磁控溅射方法在硅衬底上制备氮化铝薄膜。X射线衍射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了薄膜的结构和成分;椭圆偏振仪测量并拟合获得AlN薄膜在250~1000nm波长范围内的折射率和消光系数曲线;利用大荷载划痕仪的声发射谱检测方法并结合不同压力下的划痕显微形貌观察得到薄膜临界载荷(结合力)L为29.45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铝薄膜 椭圆偏振仪 消光系数 划痕仪 结合力
下载PDF
氮化铝薄膜改善LED散热性能的研究
12
作者 陈勇 方亮 +2 位作者 张淑芳 董建新 高岭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8期3148-3150,共3页
研究了氮化铝薄膜对LED灯散热情况的影响,并与导热硅脂(Ks609)涂层的散热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导热涂层能加强LED的散热,氮化铝薄膜散热效果优于导热硅脂;对红、白、绿3种颜色LED,相同条件下,散热材料对红色LED的散热效果... 研究了氮化铝薄膜对LED灯散热情况的影响,并与导热硅脂(Ks609)涂层的散热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导热涂层能加强LED的散热,氮化铝薄膜散热效果优于导热硅脂;对红、白、绿3种颜色LED,相同条件下,散热材料对红色LED的散热效果最好。研究结果为氮化铝薄膜应用于LED散热系统提供了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铝薄膜 导热涂层 LED 散热
下载PDF
低温生长氮化铝薄膜栅介质电性的研究
13
作者 刘付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直流平面磁控溅射低温成膜,靶上发射的二次电子可得到正交电磁场的控制,减少高能粒子对器件表面的轰击,使膜中缺陷减少;有利于减少膜与基片间的界面态;还以较高的速率淀积薄膜,有利于大批量生产.至今对 AlN-Si 接触的界面和介电特性研... 直流平面磁控溅射低温成膜,靶上发射的二次电子可得到正交电磁场的控制,减少高能粒子对器件表面的轰击,使膜中缺陷减少;有利于减少膜与基片间的界面态;还以较高的速率淀积薄膜,有利于大批量生产.至今对 AlN-Si 接触的界面和介电特性研究报导不多,低温制膜的界面性能研究更少.本文用直流平面磁控溅射法在硅片上淀积AlN 制成 Al/AlN/Si 结构并对其进行电性测试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铝薄膜 介质 电性 溅射 薄膜
下载PDF
磁控反应溅射制备择优取向氮化铝薄膜 被引量:4
14
作者 邢涛 王波 +2 位作者 陈轶平 李国星 严辉 《物理实验》 2005年第12期11-14,共4页
以氮气为反应气体,采用磁控反应溅射方法制备了择优取向的氮化铝薄膜.通过XRD测试发现,靶基距、溅射气压影响薄膜的择优取向:大的靶基距及高的溅射气压利于(100)面择优取向,小的靶基距和低的溅射气压利于(002)面择优取向.通过对沉积速... 以氮气为反应气体,采用磁控反应溅射方法制备了择优取向的氮化铝薄膜.通过XRD测试发现,靶基距、溅射气压影响薄膜的择优取向:大的靶基距及高的溅射气压利于(100)面择优取向,小的靶基距和低的溅射气压利于(002)面择优取向.通过对沉积速率的分析发现,高的沉积速率利于(002)面择优取向,低的沉积速率利于(100)面择优取向.研究结果表明:沉积速率影响了核在衬底表面的生长方向,从而影响了各晶面的生长速度,最终决定薄膜的择优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铝薄膜 择优取向 溅射气压 沉积速率
下载PDF
气压对离子源增强磁控溅射制备氮化铝薄膜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鹏飞 陈俊芳 符斯列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7-143,共7页
目的制备性能优异的氮化铝薄膜。方法采用射频感应耦合离子源辅助直流磁控溅射的方法制备氮化铝薄膜,在不同的气压下,在Si(100)基片和普通玻璃上生长了不同晶面取向的氮化铝薄膜。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原子力... 目的制备性能优异的氮化铝薄膜。方法采用射频感应耦合离子源辅助直流磁控溅射的方法制备氮化铝薄膜,在不同的气压下,在Si(100)基片和普通玻璃上生长了不同晶面取向的氮化铝薄膜。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氮化铝薄膜的结构、晶面取向、表面形貌及薄膜表面粗糙度,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薄膜的透过率,并计算薄膜的禁带宽度。研究气压的大小对磁控溅射制备氮化铝薄膜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在各气压下,薄膜生长以(100)面取向为主。在0.7 Pa前,(100)面的衍射峰强度逐渐增强,0.7 Pa之后减弱。(002)面衍射峰强度在0.6 Pa之前较大,0.6 Pa之后变小。各气压下薄膜表面均方根粗糙度均小于3 nm,且随着气压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0.7 Pa时最大达到2.678 nm。各气压下所制备薄膜的透过率均大于60%,0.7 Pa时薄膜的禁带宽度为5.4 e V。结论较高气压有利于(100)晶面的生长,较低气压有利于(002)晶面的生长;(100)面衍射峰强度在0.7 Pa时达到最大;随气压的增大,薄膜表面粗糙度先增大后减小;所制备的薄膜为直接带隙半导体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压 磁控溅射 氮化铝薄膜 离子源 粗糙度 直接带隙
下载PDF
反应溅射法制备氮化铝薄膜及工作气压对其场发射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李松玲 王如志 +2 位作者 赵维 王波 严辉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92-797,共6页
采用反应磁控溅射法在不同工作气压(0.5~2.0Pa)下沉积了一系列氮化铝(AlN)薄膜。研究发现,在保持其他工艺参数不变的条件下,工作气压对薄膜厚度的影响很小。场发射性能测试表明,在较低的工作气压(0.5Pa和0.7Pa)下制备的AlN薄膜具有一... 采用反应磁控溅射法在不同工作气压(0.5~2.0Pa)下沉积了一系列氮化铝(AlN)薄膜。研究发现,在保持其他工艺参数不变的条件下,工作气压对薄膜厚度的影响很小。场发射性能测试表明,在较低的工作气压(0.5Pa和0.7Pa)下制备的AlN薄膜具有一定的场发射性能。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像显示,在较高的工作气压(2.0Pa)下制备的薄膜易产生空位及微空洞等缺陷,使薄膜致密性下降。电子在薄膜中的输运因受到缺陷的散射而不能隧穿表面势垒进行发射。研究表明,为获得具有良好场发射性能的AlN薄膜,若采用反应磁控溅射法,应选取较低的工作气压;同时,对于薄膜型阴极,具有紧密晶粒结构及较小缺陷的薄膜可能具有更优异的场发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铝薄膜 场发射 工作气压 缺陷
下载PDF
Pr^(3+),Tm^(3+)共注入氮化铝薄膜的光谱特性
17
作者 阳明明 王晓丹 +3 位作者 曾雄辉 郭昀 张纪才 徐科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05-1309,共5页
采用离子注入的方法在氮化铝薄膜中实现Pr3+和Tm3+元素的单掺杂和共掺杂。以Raman光谱为主要表征手段,对离子注入过程中薄膜内部的应力变化进行研究;以阴极荧光为主要表征手段,对其低温和室温下的发光特性进行研究。Raman光谱的结果显示... 采用离子注入的方法在氮化铝薄膜中实现Pr3+和Tm3+元素的单掺杂和共掺杂。以Raman光谱为主要表征手段,对离子注入过程中薄膜内部的应力变化进行研究;以阴极荧光为主要表征手段,对其低温和室温下的发光特性进行研究。Raman光谱的结果显示,离子注入过程使得薄膜内部应力下降,而退火过程使得薄膜内部应力升高。阴极荧光光谱结果显示,Al N∶Pr3+主要跃迁峰位于528 nm;Al N∶Tm3+主要跃迁峰位位于467 nm;Al N∶Pr3+,Tm3+主要跃迁峰位位于528 nm和467 nm。Al N∶Tm3+的低温光谱显示,与1I6和1D2两个能态相关的跃迁峰相对强度会随着温度出现急剧变化,由此表明在Tm3+之间存在与温度相关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铝薄膜 Tm3+ Pr3+ 光谱特性
下载PDF
基于氮化铝薄膜的新型MEMS振动传感器
18
作者 陈丽洁 雷亚辉 +3 位作者 杨月 于洋 徐兴烨 龚李佳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20年第12期22-25,共4页
为验证氮化铝薄膜在传感器设计技术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以振动传感器为例开展氮化铝薄膜MEMS振动传感器设计与试验研究,通过在不同敏感位置设计制作不同的电极开展比对测试试验研究工作。在振动台上对设计有多种测试电极的芯片样品进行... 为验证氮化铝薄膜在传感器设计技术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以振动传感器为例开展氮化铝薄膜MEMS振动传感器设计与试验研究,通过在不同敏感位置设计制作不同的电极开展比对测试试验研究工作。在振动台上对设计有多种测试电极的芯片样品进行比对标定测试,验证了氮化铝薄膜MEMS振动传感器可以获得很好的灵敏度特性和频率响应特性;4个Y电极灵敏度响应一致性很好,并可分辨出不同应力分布区域灵敏度响应上的差别;4个X电极同样获得较好的灵敏度频率响应,但由于电极设计与Y电极存在差异,因此响应有所不同,X电极由于面积更小,分布电容的影响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铝薄膜 压电特性 振动传感器 灵敏度 频率响应
下载PDF
氮化铝薄膜对金属膜电阻器稳定性的影响
19
作者 易德兴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1991年第3期32-34,共3页
关键词 金属膜 电阻器 氮化铝薄膜 可靠性
下载PDF
氮化铝压电薄膜的晶面择优取向 被引量:9
20
作者 武海顺 许小红 +1 位作者 张富强 金志浩 《真空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42-446,共5页
采用直流磁控反应溅射方法 ,在Si(111)基片上成功地沉积了表面粗糙度小、组成均匀、以 (10 0 )面和 (0 0 2 )面择优取向的AlN薄膜 ,研究了溅射气压、溅射功率和靶基距对AlN薄膜结构及晶面取向的影响。结果表明 ,溅射气压低 ,靶基距短 ,... 采用直流磁控反应溅射方法 ,在Si(111)基片上成功地沉积了表面粗糙度小、组成均匀、以 (10 0 )面和 (0 0 2 )面择优取向的AlN薄膜 ,研究了溅射气压、溅射功率和靶基距对AlN薄膜结构及晶面取向的影响。结果表明 ,溅射气压低 ,靶基距短 ,有利于以 (0 0 2 )面择优取向 ;相反 ,溅射气压高 ,靶基距长 ,则对 (10 0 )面择优取向有利 ;溅射功率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晶面择优取向。并从Al—N化学键的形成以及溅射粒子平均自由程的角度探讨了AlN压电薄膜晶面择优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铝薄膜 择优取向 平均自由程 压电薄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