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14篇文章
< 1 2 1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氮化镓外延专利技术现状与发展建议
1
作者 许鲜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72-74,共3页
氮化镓作为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的代表之一,在电力电子、微波通信、光伏逆变、照明等应用领域具有硅材料无法企及的优势,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文以氮化镓外延技术专利活动情况为研究目标,从专利申请趋势、专利地域分布、主要申请人和技术领... 氮化镓作为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的代表之一,在电力电子、微波通信、光伏逆变、照明等应用领域具有硅材料无法企及的优势,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文以氮化镓外延技术专利活动情况为研究目标,从专利申请趋势、专利地域分布、主要申请人和技术领域分布等角度进行对比分析,梳理专利技术现状,并对福建省氮化镓外延技术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镓 氮化镓外延 宽禁带半导体 专利分析 专利布局
下载PDF
垂直氮化镓沟槽栅极场效应管的优化设计
2
作者 杨华恺 刘新科 +2 位作者 姜梅 何仕杰 贺威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2024年第1期19-23,共5页
在传统的氮化镓沟槽栅极场效应管的基础上,通过引入AlGaN层,在异质结界面处形成二维电子气减小器件的导通电阻,并对漂移层的厚度和掺杂浓度进行讨论,使用TCAD软件对器件进行设计优化。最终优化后的漂移层厚度为6μm,掺杂浓度为5×10... 在传统的氮化镓沟槽栅极场效应管的基础上,通过引入AlGaN层,在异质结界面处形成二维电子气减小器件的导通电阻,并对漂移层的厚度和掺杂浓度进行讨论,使用TCAD软件对器件进行设计优化。最终优化后的漂移层厚度为6μm,掺杂浓度为5×10^(16)cm^(-3)。器件获得了较低的导通电阻R_(on)=0.47 mΩ·cm^(2),较高的击穿电压V_(BR)=2880 V和品质因子FOM=17.6 GW·cm^(-2)。结果显示出了沟槽栅极垂直氮化镓场效应管在高压大电流应用场景下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镓 沟槽栅极场效应晶体管 Baliga品质因子 击穿电压 导通电阻
原文传递
超声振动辅助抛光氮化镓分子动力学仿真分析
3
作者 夏广 朱睿 +3 位作者 王子睿 成锋 赵栋 王永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6-993,共8页
为了揭示超声振动辅助抛光(ultrasonic vibration-assisted polishing,UVAP)氮化镓(GaN)的微观机理,为优化超声参数实现GaN材料高效去除和改善表面质量提供指导意见。采用分子动力学(molecular dynamics,MD)模拟方法研究了超声振动条件... 为了揭示超声振动辅助抛光(ultrasonic vibration-assisted polishing,UVAP)氮化镓(GaN)的微观机理,为优化超声参数实现GaN材料高效去除和改善表面质量提供指导意见。采用分子动力学(molecular dynamics,MD)模拟方法研究了超声振动条件下单个磨粒在氮化镓(GaN)材料表面的划擦行为,并分析了超声振动周期和幅值对GaN材料去除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UVAP振动周期的增大,平均切向力不断减小,平均法向力先增大后减小,损伤层厚度先降低后逐渐趋于平缓。振动周期为40 ps时,去除原子数量为常规抛光的5.6倍,同时损伤层深度仅为15.85。而随着UVAP振幅的增加,平均切向力先减小后增大,平均法向力不断减小,划痕宽度和损伤层深度非线性增大。在振幅为8时,损伤层深度与常规抛光基本保持一致,且去除原子数量相比常规抛光提升了4.6倍。UVAP较常规抛光能够降低平均磨削力,增大划痕宽度,提升去除原子数量,具有优异的抛光效果。UVAP振动周期和振幅的增大均会增加划痕底部的位错类型。此外,位错总长度的大小主要受振幅的影响,而与振动周期基本无关。通过调控UVAP振动周期和振幅分别为40 ps和8,能够保证较好的表面质量和较高的材料去除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氮化镓抛光 超声振动 材料去除 位错 亚表层损伤
下载PDF
第三代半导体氮化镓材料单晶制备技术及应用前景
4
作者 朱曦 黎晓华 +9 位作者 贺威 李煜 朱德亮 曹培江 柳文军 姚蕾 韩舜 曾玉祥 吕有明 刘新科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49-51,75,共4页
随着科技的发展,半导体材料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氮化镓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代表,具有宽禁带、介电系数小、高电子迁移率、高热导率和耐辐射的优点,广泛用于光电器件、微电子领域中。本文详细阐述了氮化镓一维纳米线、单晶衬底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半导体材料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氮化镓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代表,具有宽禁带、介电系数小、高电子迁移率、高热导率和耐辐射的优点,广泛用于光电器件、微电子领域中。本文详细阐述了氮化镓一维纳米线、单晶衬底的制备方法的原理及优缺点(如VLS法、HVPE法、氨热法等)、简述了在光电、射频、电子电力领域中的应用,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镓 一维纳米线 单晶衬底 光电器件 微电子
下载PDF
高调制带宽下的氮化镓Micro-LED LiFi光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
作者 王雅楠 刘枢 +3 位作者 刘圣广 刘曜恺 赵品皓 张宸菘 《电子制作》 2024年第8期22-25,97,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高调制带宽下的氮化Micro-LED LiFi光通信系统在高调制带宽下的技术应用,首先,阐述了高调制带宽下的氮化Micro-LED LiFi系统原理,分析了其基于微小发光二极管的高速光通信的可行性。接着,完善了系统硬件设计的选型与优化... 本研究旨在探究高调制带宽下的氮化Micro-LED LiFi光通信系统在高调制带宽下的技术应用,首先,阐述了高调制带宽下的氮化Micro-LED LiFi系统原理,分析了其基于微小发光二极管的高速光通信的可行性。接着,完善了系统硬件设计的选型与优化,在系统软件设计层面,采用了先进的信号处理和调制解调技术,实现了高速数据传输和低误码率。最后,完成了系统实现与测试,搭建了实验平台进行了性能评估。结果表明,通过优化硬件和软件设计,系统成功实现了高传输率,在不同距离和角度下进行了功能测试,验证了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为系统性能的进一步提升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调制带宽 氮化镓Micro-LED LiFi光通信系统
下载PDF
基于氮化镓的反激同步整流DC/DC变换器设计
6
作者 佟强 刘贺 曲璐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89,共9页
给出了一种适合低轨商用航天的中小功率DC/DC变换器的设计方法。该方法采用了反激同步整流拓扑和表贴器件,可以覆盖常见的航天用中小功率单路及多路输出DC/DC变换器需求,具备低成本、高性能、高可靠、可批量化生产的优点。为了进一步提... 给出了一种适合低轨商用航天的中小功率DC/DC变换器的设计方法。该方法采用了反激同步整流拓扑和表贴器件,可以覆盖常见的航天用中小功率单路及多路输出DC/DC变换器需求,具备低成本、高性能、高可靠、可批量化生产的优点。为了进一步提高转换效率和功率密度,还应用了氮化镓GaN(gallium nitride)功率开关。并且对不同工作条件下拓扑中主要功率器件的损耗进行了计算和对比分析。最后,以一款宽输入电压范围(23~47 V),输出5 V@30 W的电源变换器为例对所提方法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器 氮化镓 反激同步整流 商用航天
下载PDF
面向人体健康监测的氮化镓氨气气敏传感器性能分析
7
作者 张艺 陈毅 +2 位作者 李栋辉 韩丹 王磊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155-161,共7页
目的了解人体呼出气体的疾病标志物,实现人体呼出氨气的实时监测。方法采用水热法结合高温氮化制备得到多孔氮化镓(GaN)纳米椭球体,将其作为传感器膜涂敷于带有金电极的叉指电极表面,得到NH_(3)的室温快速检测传感器。利用X射线衍射仪... 目的了解人体呼出气体的疾病标志物,实现人体呼出氨气的实时监测。方法采用水热法结合高温氮化制备得到多孔氮化镓(GaN)纳米椭球体,将其作为传感器膜涂敷于带有金电极的叉指电极表面,得到NH_(3)的室温快速检测传感器。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比表面积测试等对所制备材料的组成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可见合成的GaN是具有大比表面积的多孔纳米结构。测试了传感器对NH_(3)的动态响应、选择性、重复性和稳定性等性能。结果室温条件下,传感器对100×10^(-6)NH_(3)的响应度(ΔG/G_(0))约为448%,且表现出快速的响应时间及恢复时间(分别为22 s和24 s)。此传感器对(1~200)×10^(-6)范围内的NH_(3)具有良好的线性响应,可以实现对NH_(3)的定量检测。GaN气敏传感器对NH_(3)的检出限可达178×10^(-9),可实现对微量NH_(3)的检测。此外,探究了GaN对NH_(3)响应的传感机制。结论该研究为面向人体健康监测的NH_(3)传感器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镓 氨气 气敏传感器 人体健康检测
原文传递
一种基于氮化镓功率器件和超级电容的台区融合终端电源系统设计
8
作者 马胜国 赵玉珂 +4 位作者 古展基 黄康生 陈文 曹才具 占兆武 《机电工程技术》 2024年第4期293-296,共4页
传统的配电终端电源系统由主电源模块和后备电源模块组成。主电源模块普遍采用基于硅基功率器件的开关电源,功率开关器件损耗较大,温升明显。后备电源采用电池组或者大电容组,面临寿命短、功率密度低、受温度影响的放电性能和受限制的... 传统的配电终端电源系统由主电源模块和后备电源模块组成。主电源模块普遍采用基于硅基功率器件的开关电源,功率开关器件损耗较大,温升明显。后备电源采用电池组或者大电容组,面临寿命短、功率密度低、受温度影响的放电性能和受限制的充放电电流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氮化镓功率器件和超级电容的台区融合终端电源系统,设计了包括主、后备电源的整体电路架构。在主电源侧,提出了适用于配电台区场景,基于氮化镓功率器件的功率开关管的额定电压电流的选型方法,基于Cascode级联型氮化镓功率器件的驱动电路设计方法;在后备电源侧,提出了后备电源工作电压、容量设计方法。最后,开发出一款基于上述关键技术的电源系统,并采用电能质量测试仪和数字录波器搭建试验环境,对电源系统进行输出稳定性、能效、主后备电源模块切换特性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电源系统在异常工况下,仍具有电压稳定输出和高转换效率特性,有一定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镓 功率器件 融合终端 配电台区 电源
下载PDF
专利视角下氮化镓产业链发展态势分析
9
作者 刘锐 王旭 程新华 《图书情报导刊》 2024年第3期67-77,共11页
氮化镓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是目前全球半导体行业研究的热点。基于incoPat专利数据库,从申请趋势、技术分布、主要申请人和地域分布多个维度,对氮化镓全产业链进行专利分析,厘清全球、我国及国内省市氮化镓产业链创新主体概况以及技术现状... 氮化镓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是目前全球半导体行业研究的热点。基于incoPat专利数据库,从申请趋势、技术分布、主要申请人和地域分布多个维度,对氮化镓全产业链进行专利分析,厘清全球、我国及国内省市氮化镓产业链创新主体概况以及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氮化镓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镓 产业链 专利 第三代半导体
下载PDF
氮化镓产业的新变局:新一轮功率半导体竞争要地
10
《变频器世界》 2024年第2期36-37,共2页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增加,市场对碳化硅的关注度逐渐提高,而与碳化硅同为宽禁带半导体的氮化镓也同样受到企业青睐。2024年1月,瑞萨电子收购估值约为3.5亿美元的全球氮化镓(GaN)功率半导体供应商Transphorm。在更早些时候,功率半导体...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增加,市场对碳化硅的关注度逐渐提高,而与碳化硅同为宽禁带半导体的氮化镓也同样受到企业青睐。2024年1月,瑞萨电子收购估值约为3.5亿美元的全球氮化镓(GaN)功率半导体供应商Transphorm。在更早些时候,功率半导体头部企业英飞凌斥资8.3亿美元收购氮化镓企业GaN Systems,企业的种种举措,搭建起了氮化镓新一轮的竞争要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半导体 半导体供应商 氮化镓 宽禁带半导体 新能源汽车 新变局 英飞凌 收购
下载PDF
基于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氮化镓的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11
作者 王亚伟 《无线互联科技》 2024年第4期40-42,共3页
微波功率器件在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对微波功率器件的研究起着关键作用。氮化镓作为宽禁带半导体的代表,具有介电常数小、载流子饱和速率高、热导率高等优良特性。文章通过对氮化镓外延材料进行深入的原... 微波功率器件在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对微波功率器件的研究起着关键作用。氮化镓作为宽禁带半导体的代表,具有介电常数小、载流子饱和速率高、热导率高等优良特性。文章通过对氮化镓外延材料进行深入的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分析,能够更精准地表征氮化镓外延材料,从而助力微波功率器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镓 原子力显微镜 表面形貌
下载PDF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氮化镓的拉曼光谱分析
12
作者 王亚伟 《无线互联科技》 2024年第3期72-74,共3页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中氮化镓是高频电子器件、大功率电子器件和微波功率器件制造领域的首选材料。为了实现高质量氮化镓材料的外延生长,并且精准表征氮化镓外延材料的特性,文章对氮化镓外延材料进行了深入的拉曼光谱分析。实验结果表明,...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中氮化镓是高频电子器件、大功率电子器件和微波功率器件制造领域的首选材料。为了实现高质量氮化镓材料的外延生长,并且精准表征氮化镓外延材料的特性,文章对氮化镓外延材料进行了深入的拉曼光谱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对氮化镓外延材料进行拉曼光谱分析时最佳扫描范围是100~1000 cm^(-1)、最佳曝光时间是5 s、最佳光孔直径为100μm,从而更精准地表征氮化镓外延材料,进而对微波功率器件的性能提升起到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 氮化镓 拉曼光谱
下载PDF
氮化镓固态功率放大器发展概述
13
作者 谢红星 路宏敏 +3 位作者 刘亮 任永达 李敏 张嘉海 《电子科技》 2023年第8期65-71,87,共8页
应用半导体技术的固态功率放大器具有体积小和稳定性高等优点,在很多微波应用中取代了传统的真空器件行波管。在所有类型半导体材料中,第三代半导体材料GaN(Gallium Nitride)因为具有宽禁带、高电子迁移率和高击穿电压等优势,被广泛应... 应用半导体技术的固态功率放大器具有体积小和稳定性高等优点,在很多微波应用中取代了传统的真空器件行波管。在所有类型半导体材料中,第三代半导体材料GaN(Gallium Nitride)因为具有宽禁带、高电子迁移率和高击穿电压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功率放大器。基于功率放大器的发展,文中阐述了固态功率放大器的发展历史,总结了GaN技术与其他半导体技术性能的比较,并着重介绍了应用GaN HEMT(GaN High Electron Mobility Transistor)技术的功率放大器。讨论了GaN HEMT功率放大器的各种类型,包括A类、B类、C类、D类和E类等,介绍了应用于GaN功率放大器的效率和线性度提高技术,包括Doherty功率放大器和包络跟踪技术,以及数字预失真技术等,并就相关技术做了总结和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镓 固态功率放大器 氮化镓功率放大器 氮化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 半导体技术 DOHERTY功率放大器 包络跟踪 数字预失真
下载PDF
多晶金刚石对硅基氮化镓材料的影响
14
作者 刘庆彬 蔚翠 +6 位作者 郭建超 马孟宇 何泽召 周闯杰 高学栋 余浩 冯志红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39-346,共8页
氮化镓(GaN)器件的自热问题是目前限制其性能的关键因素,在GaN材料上直接生长多晶金刚石改善器件的自热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多晶金刚石距离GaN器件工作有源区近,散热效率高,但多晶金刚石和GaN材料热失配可能会导致GaN电特性衰退.本文采... 氮化镓(GaN)器件的自热问题是目前限制其性能的关键因素,在GaN材料上直接生长多晶金刚石改善器件的自热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多晶金刚石距离GaN器件工作有源区近,散热效率高,但多晶金刚石和GaN材料热失配可能会导致GaN电特性衰退.本文采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在2 in (1 in=2.54 cm)Si基GaN材料上生长多晶金刚石.测试结果显示,多晶金刚石整体均匀一致,生长金刚石厚度为9—81 μm,随着多晶金刚石厚度的增大, GaN (002)衍射峰半高宽增量和电性能衰退逐渐增大.通过激光切割和酸法腐蚀,将Si基GaN材料从多晶金刚石上完整地剥离下来.测试结果表明:金刚石高温生长过程中,氢原子对氮化硅外延层缺陷位置有刻蚀作用形成孔洞区域,刻蚀深度可达本征GaN层;在降温过程,孔洞周围形成裂纹区域.剥离下来的Si基GaN材料拉曼特征峰峰位, XRD的(002)衍射峰半高宽以及电性能均恢复到本征状态,说明多晶金刚石与Si基GaN热失配产生应力,引起GaN晶格畸变,导致GaN材料电特性衰退,这种变化具有可恢复性,而非破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晶金刚石 氮化镓 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 电性能
下载PDF
基于氮化镓的高频LLC变换器研究
15
作者 荣振帅 迟迎超 +2 位作者 孙战 王懿杰 徐殿国 《电气传动》 2023年第2期3-9,共7页
5G时代的到来对电源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变换器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密度以及快速动态响应。针对该问题,使用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器件氮化镓(GaN)晶体管,优化变压器结构,采用新型分数匝结构,通过DSP数字控制方法设计一款400 V转12 ... 5G时代的到来对电源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变换器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密度以及快速动态响应。针对该问题,使用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器件氮化镓(GaN)晶体管,优化变压器结构,采用新型分数匝结构,通过DSP数字控制方法设计一款400 V转12 V、输出功率为500 W的高效率、高功率密度LLC谐振变换器。通过理论分析高频状态下实际LLC电路参数影响,确定系统优化方向,并结合有限元仿真软件改进分数匝变压器结构,最后搭建实物平台验证理论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C谐振变换器 氮化镓 分数匝变压器 高效率与高功率密度
下载PDF
空位缺陷和原子掺杂对氮化镓热导率影响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16
作者 高志乐 王继芬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39-848,共10页
针对氮化镓(GaN)基电子器件散热的背景,基于非平衡分子动力学(NEMD)方法研究了空位缺陷和原子掺杂对GaN晶格热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空位缺陷和原子掺杂会造成GaN热导率的显著变化。当温度相同时,含空位缺陷的GaN热导率低于完整GaN的热... 针对氮化镓(GaN)基电子器件散热的背景,基于非平衡分子动力学(NEMD)方法研究了空位缺陷和原子掺杂对GaN晶格热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空位缺陷和原子掺杂会造成GaN热导率的显著变化。当温度相同时,含空位缺陷的GaN热导率低于完整GaN的热导率。在空位缺陷结构中,缺氮空位(VN)GaN的热导率低于缺镓空位(VGa)GaN的热导率。随着温度的上升,两种空位缺陷GaN的热导率都随着温度的上升而下降。在原子掺杂率为3.13%的GaN结构中,相同温度时,GaN结构掺杂铁(Fe)、镁(Mg)和硅(Si)的热导率较完整GaN热导率有所降低。在300 K至600 K范围内,掺杂同种原子的GaN热导率在300 K时最高。三种掺杂体系的GaN热导率都随着温度的上升而降低。该研究可为相关领域的GaN电子器件热管理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平衡分子动力学 氮化镓 空位缺陷 原子掺杂 热导率
下载PDF
二维氮化镓中空位缺陷研究
17
作者 王胜男 吕燕伍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81-288,共8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二维氮化镓(2D-GaN)平面和翘曲结构中电中性Ga空位(V_(Ga))和N空位(V_(N))的形成能、能带结构及电子态特性。采用杂化泛函方法,计算了含Ga空位的2D-GaN(2D-GaN-V_(Ga))和含N空位的2D-Ga...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二维氮化镓(2D-GaN)平面和翘曲结构中电中性Ga空位(V_(Ga))和N空位(V_(N))的形成能、能带结构及电子态特性。采用杂化泛函方法,计算了含Ga空位的2D-GaN(2D-GaN-V_(Ga))和含N空位的2D-GaN(2D-GaNV_(N))缺陷体系的电子结构。结果表明,在2D-GaN平面结构中,V_(N)缺陷形成能量低于V_(Ga)的能量,说明V_(N)缺陷更容易形成。在2D-GaN翘曲结构中,V_(Ga)缺陷形成能量低于V_(N)的能量,说明V_(Ga)缺陷更容易形成。在2D-GaN平面和翘曲两种体系结构中,V_(Ga)均为受主缺陷,V_(N)均为施主缺陷。研究结果对系统地理解2D-GaN及其缺陷模型的性质有重要意义,为发展基于2D-GaN的大功率器件、深紫外光电器件和光通信等领域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密度泛函理论 二维氮化镓(2D-GaN) 空位缺陷 电子结构
原文传递
星载氮化镓固态功率放大器整机高可靠设计技术研究
18
作者 陈伟伟 陈炽 +4 位作者 罗聃 夏维娟 胡宽 殷康 杨飞 《空间电子技术》 2023年第5期17-23,共7页
为了满足星载应用对于固态功率放大器长寿命的应用需求,针对近年来研究较多的氮化镓(gallium nitride,GaN)固态功率放大器(solid state power amplifier,SSPA),阐述了器件存在的可靠性问题,提出了整机高可靠设计方法。首先,探讨了氮化... 为了满足星载应用对于固态功率放大器长寿命的应用需求,针对近年来研究较多的氮化镓(gallium nitride,GaN)固态功率放大器(solid state power amplifier,SSPA),阐述了器件存在的可靠性问题,提出了整机高可靠设计方法。首先,探讨了氮化镓器件的典型失效机理,给出了氮化镓器件在高场退化以及热退化方面的研究结果,分析了逆压电极化效应及热载流子效应引起器件退化的物理机制。其次,围绕降额设计、整机热设计以及电路稳定性设计,研究了如何针对氮化镓器件的特点实现星载固放的高可靠设计,并给出了典型的仿真及实验结果。最后,给出了典型的星载固态功率放大器空间环境模拟试验结果,产品在热真空试验、温循老炼以及高温老炼等试验过程中表现出了较高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为氮化镓固态功率放大器的上星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 固态功率放大器 氮化镓 可靠性
下载PDF
硅衬底氮化镓大失配应力调控方法研究
19
作者 王欢 田野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年第3期1-6,共6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宽禁带半导体——氮化镓(GaN)引起研究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受限于大尺寸、低位错密度的GaN单晶衬底难以制备且稀缺,GaN材料的制备通常采用异质外延法,相较于碳化硅(SiC)、蓝宝石等异质衬底,硅(Si)衬底Ga ...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宽禁带半导体——氮化镓(GaN)引起研究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受限于大尺寸、低位错密度的GaN单晶衬底难以制备且稀缺,GaN材料的制备通常采用异质外延法,相较于碳化硅(SiC)、蓝宝石等异质衬底,硅(Si)衬底Ga N材料具有更高的性价比,在功率转换和通讯方面受到广泛的关注。但是Si衬底上制备GaN单晶薄膜是典型的大失配异质外延,由此导致的高位错密和应力问题严重制约Si衬底GaN材料的性能及发展。该文从缓冲层技术、图形化衬底技术和柔性衬底技术3个方面,对硅衬底氮化镓大失配应力调控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优点与不足,在总结前人在以上3个方面取得进展的基础上,对硅衬底氮化镓大失配应力调控方法的发展做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基氮化镓 应力 缓冲层 图形化衬底 柔性衬底
下载PDF
基于氮化镓集成光电子芯片的单通道全双工可见光通信系统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泽锋 傅康 +1 位作者 王浩 王永进 《光通信技术》 2023年第1期40-45,共6页
为了应对新一代通信技术频谱危机,根据量子阱二极管发光谱和探测谱存在重叠区的物理现象,提出一种基于氮化镓集成光电子芯片的单通道全双工可见光通信系统。采用具有相同量子阱结构的一对蓝光、绿光氮化镓量子阱二极管器件,分别作为光... 为了应对新一代通信技术频谱危机,根据量子阱二极管发光谱和探测谱存在重叠区的物理现象,提出一种基于氮化镓集成光电子芯片的单通道全双工可见光通信系统。采用具有相同量子阱结构的一对蓝光、绿光氮化镓量子阱二极管器件,分别作为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器件集成TiO_(2)/SiO_(2)分布式布喇格反射镜(DBR),将入射光和发射光隔离,实现单通道全双工光通信。测试结果表明,该可见光通信系统通过集成氮化镓光电子芯片,节约了信道空间,对面向未来6G的可见光通信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双工可见光通信 多量子阱 分布式布喇格反射镜 单通道 氮化镓集成光电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