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分和氮源类型对小麦根际土壤酶活性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孙婉 刘素君 +5 位作者 冯健超 王朋涛 马冬云 谢迎新 卢红芳 王晨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583-2592,共10页
本研究以‘郑麦366’(强筋)和‘百农207’(中筋)两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在全生育期不灌水(W1)和拔节+抽穗灌两水(W2)条件下,研究了氯化铵(NT1)、硝酸钙(NT2)、尿素(NT3)和硝酸铵钙(NT4)4种氮源类型对小麦土壤供氮能力、产量和氮素... 本研究以‘郑麦366’(强筋)和‘百农207’(中筋)两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在全生育期不灌水(W1)和拔节+抽穗灌两水(W2)条件下,研究了氯化铵(NT1)、硝酸钙(NT2)、尿素(NT3)和硝酸铵钙(NT4)4种氮源类型对小麦土壤供氮能力、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为小麦高产高效生产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1)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开花期土壤中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呈下降趋势。在W2条件下,0~60 cm土层铵态氮、硝态氮含量,根际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低于相应W1条件下,其中强筋小麦郑麦366平均分别下降10.0%、13.3%、7.5%、2.8%和3.9%。2)两个小麦品种0~60 cm土层铵态氮含量均表现为在NT1和NT3处理下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硝态氮含量则在NT2和NT3处理下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与NT1和NT2处理相比,NT3和NT4提高了灌浆中、后期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3)两个小麦品种在NT3和NT4处理下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较高;其中在W2条件下,郑麦366在NT3和NT4处理下的产量较NT1处理分别增加14.9%和20.7%,NUE分别增加25.6%和13.9%。4)相关分析结果表明,0~20 cm土壤硝态氮含量、20~40 cm土壤铵态氮含量分别与小麦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呈显著正相关。两种水分条件下,施用尿素和硝酸铵钙均提高了灌浆中、后期根际土壤酶活性,有利于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源类型 灌水 土壤酶活性 氮素利用率 小麦产量
原文传递
氮源类型和水平对3株球状绿藻生长、油脂和花生四烯酸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孟鸽 黄罗冬 +1 位作者 高保燕 张成武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624-2638,共15页
【背景】缺刻叶球藻(Lobosphaera incisa Reisigl)是一种单细胞球状绿藻,是已知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含量最丰富的植物资源之一。然而目前其分类和命名仍然较为混乱。【目的】明确3株球状绿藻(SAG2468、SAG2043、H4301)的分... 【背景】缺刻叶球藻(Lobosphaera incisa Reisigl)是一种单细胞球状绿藻,是已知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含量最丰富的植物资源之一。然而目前其分类和命名仍然较为混乱。【目的】明确3株球状绿藻(SAG2468、SAG2043、H4301)的分类地位及在不同氮源(硝酸钠、尿素、碳酸氢铵、碳酸铵、硝酸铵、氯化铵和硫酸铵)和氮浓度(18mmol/L,3mmol/L)条件下油脂和AA积累的特性。【方法】通过分子系统学和形态观察的方法对3株球状绿藻进行分类界定;采用干重法、重量法和气相色谱分析的方法分别对其生物量、油脂含量、脂肪酸组成及AA含量进行测定。【结果】3株球状绿藻均隶属于叶球藻属(Lobosphaera),SAG2468原定名为缺刻缘绿藻(Parietochloris incisa),现修订为缺刻叶球藻(Lobosphaera incisa),与H4301为缺刻叶球藻的不同地理株系。SAG2043原定名为双隔蚁形藻(Myrmecia bisecta),现修订为双隔叶球藻(Lobosphaera bisecta)。3株微藻在高氮(18 mmol/L)和低氮(3 mmol/L)浓度的硝酸钠和尿素培养条件下均可良好生长,铵盐对藻细胞生长普遍有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显著。低氮胁迫能显著促进油脂和AA的积累(P<0.05),SAG2043在3 mmol/L硝酸钠条件下油脂和AA产率最高,分别为142.15mg/(L·d)和35.51mg/(L·d),明显高于另外2株微藻(P<0.05)。此时SAG2043对应获得的生物量为4.9 g/L,油脂含量为43.49%,AA含量高达干重的10.86%,占总脂肪酸含量的31.75%。【结论】SAG2043是一株更具AA开发潜力的微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状绿藻 叶球藻属 氮源类型和水平 总脂 花生四烯酸
原文传递
两种灌水条件下4种氮源对小麦籽粒淀粉含量及其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孙婉 高宏欢 +6 位作者 刘素君 杜晨阳 黄鑫 卢红芳 王晨阳 谢迎新 马冬云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43-1350,共8页
为明确不同水分条件下氮源类型对小麦籽粒淀粉含量及其特性的影响,以郑麦366(强筋)和百农207(中筋)两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在全生育期不灌水和灌拔节期+抽穗期2水条件下,研究了4种氮源(硝酸钙、硝酸铵钙、尿素和氯化铵)对小麦籽粒... 为明确不同水分条件下氮源类型对小麦籽粒淀粉含量及其特性的影响,以郑麦366(强筋)和百农207(中筋)两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在全生育期不灌水和灌拔节期+抽穗期2水条件下,研究了4种氮源(硝酸钙、硝酸铵钙、尿素和氯化铵)对小麦籽粒淀粉含量及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灌2水条件下,小麦籽粒总淀粉含量、淀粉糊化特性及小淀粉粒占比均高于不灌水处理。灌水和氮源类型对淀粉含量、糊化特性及淀粉粒度分布有交互作用。在不灌水条件下,施用尿素籽粒淀粉含量和支链淀粉含量较高。在灌2水条件下,百农207以硝酸钙处理的淀粉峰值粘度、小淀粉粒表面积和体积占比最高;而郑麦366淀粉峰值粘度和小淀粉粒数量则分别以施用硝酸钙和硝酸铵钙最高。郑麦366在两种水分条件下均以施用硝酸铵钙淀粉失水率最低。品种对水分和氮肥类型的响应存在差异,总体而言,灌2水条件下,施用硝酸钙有利于淀粉糊化特性的改善;不灌水条件下,施用尿素有利于淀粉含量和支/直比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水条件 氮源类型 淀粉特性 小麦
下载PDF
氮源对Nannochloropsis oculata生化组成、超微结构及生产的影响
4
作者 王鑫 王玉仙 +1 位作者 赵犇 杨海麟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7-102,共6页
为了提高眼点微拟球藻生物量及生产强度,比较了氯化铵、乙酸铵及硝酸钠三种氮源对其生理生化及生产的影响。结果显示:铵盐组胞内蛋白质质量分数高于硝酸钠组,叶绿素a质量分数结果相反;乙酸铵组总油质量分数最高,为13.5%;硝酸钠组总碳水... 为了提高眼点微拟球藻生物量及生产强度,比较了氯化铵、乙酸铵及硝酸钠三种氮源对其生理生化及生产的影响。结果显示:铵盐组胞内蛋白质质量分数高于硝酸钠组,叶绿素a质量分数结果相反;乙酸铵组总油质量分数最高,为13.5%;硝酸钠组总碳水化合物质量分数最高,为16.5%。硝酸钠组极性油/中性油比值及EPA相对含量最高,分别为5.9和26.6%。铵盐组藻细胞尺寸大于硝酸钠组;硝酸钠组叶绿体数量、相对体积、类囊体密度高于铵盐组;仅乙酸铵组胞内含有油体。乙酸铵组生物量及生产强度最大,分别为873 mg/L和25.3 mg/(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点微拟球藻 氮源类型 生化组成 细胞超微结构 油脂分析 生产强度
下载PDF
4种外生菌根真菌对氮源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郝龙飞 郝文颖 +2 位作者 王续富 刘欢 刘婷岩 《南方林业科学》 2020年第3期20-24,共5页
采用平板培养法对4种外生菌根真菌(ectomycorrhizal fungi,ECMF)最适氮源类型以及耐氮浓度开展了研究,旨在探讨氮沉降背景下ECMF对环境的适应性及其在自然生境中的多样性变化趋势。结果表明:4种ECMF仅彩色豆马勃(Pisolithus tinctorius,... 采用平板培养法对4种外生菌根真菌(ectomycorrhizal fungi,ECMF)最适氮源类型以及耐氮浓度开展了研究,旨在探讨氮沉降背景下ECMF对环境的适应性及其在自然生境中的多样性变化趋势。结果表明:4种ECMF仅彩色豆马勃(Pisolithus tinctorius,Pt)偏好NO3^-,其它菌根真菌均偏好NH4^+。在氮源类型筛选中,与CK处理相比,NO3-对浅黄根须腹菌(Rhizopogon luteolus,Rl)和粘盖牛肝菌(Sulillus bovinus,Sb)的菌丝生长无影响,对浅灰小牛肝菌(Boletinus grisellus,Bg)的菌丝生长的影响表现为抑制作用。在混合氮源中,Pt菌丝生长偏好低氮环境,其最适氮浓度阈值区在0.212~0.318 g·L^-1。在NH4+环境中,Rl菌丝生长偏好低氮环境,且随着氮浓度的升高菌丝生长受到抑制,菌丝生长最适氮浓度为0.027~0.080 g·L^-1;Sb菌丝生长最适氮浓度为0.106~0.318 g·L^-1;Bg菌丝生长偏好高氮环境,其最适氮源浓度在0.212~0.424 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生菌根真菌 氮源类型 氮浓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