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桂林市会仙试区浅层地下水氮磷污染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张楠 代俊峰 +5 位作者 万祖鹏 谢晓琳 张振宇 潘林艳 韩俊磊 代俊鸽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84-490,共7页
为探究漓江流域水系发育区域浅层地下水氮磷污染特征,以漓江流域和柳江流域分水岭区域的会仙湿地试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浅层地下水水质连续监测月数据,使用单因子评价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氮磷污染评价,分析会仙... 为探究漓江流域水系发育区域浅层地下水氮磷污染特征,以漓江流域和柳江流域分水岭区域的会仙湿地试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浅层地下水水质连续监测月数据,使用单因子评价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氮磷污染评价,分析会仙试区地下水氮磷(TN、NO^(-)_(3)-N、NH_(3)-N、TP、PO^(3-)_(4))污染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月尺度地下水氮磷指标类别20.3%为Ⅰ—Ⅲ类,79.7%为Ⅳ—Ⅴ类;各监测井TN超标率为100%,TP、PO^(3-)_(4)和NH_(3)-N次之,超标监测井分别占37.5%、25%、25%,NO^(-)_(3)-N超标情况较少,超标监测井为12.5%;时间变化方面,氮磷浓度的均值和变差系数表现为丰水期>枯水期;降雨量与NO^(-)_(3)-N(r=0.398,p>0.05)、NH_(3)-N(r=0.486,p>0.05)和TP(r=0.517,p>0.05)浓度的相关关系不显著,降雨量与TN(r=0.597,p=0.04)和PO^(3-)_(4)(r=0.691,p=0.013)浓度表现为显著中等正相关关系;空间分布方面,TN和NO^(-)_(3)-N浓度高值分布于农田和居民区附近,NH_(3)-N浓度分布离散程度大,田边、居民区、河边均有高值出现,TP浓度高值区主要分布于地表河流和农田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污染评价 浅层地下水 时空特征 显著性 相关性 会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