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司氯氨酮联合髂筋膜阻滞在髋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观察
1
作者 覃海芬 赵雨莹 廖梅苑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1期53-56,共4页
研究艾司氯氨酮+髂筋膜阻滞在髋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选取2022年6月—2022年12月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髋部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接受常规阿片类药物麻醉)和观察组(n=30,接受艾司氯氨酮麻醉)... 研究艾司氯氨酮+髂筋膜阻滞在髋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选取2022年6月—2022年12月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髋部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接受常规阿片类药物麻醉)和观察组(n=30,接受艾司氯氨酮麻醉),且两组均接受髂筋膜阻滞。比较各组髂筋膜阻滞不同时段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指标水平;升压药使用量;手术后不同时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研究发现,艾司氯氨酮能够较好地控制髂筋膜阻滞后髋部手术患者MAP、HR等重要生理指标,且艾司氯氨酮对于重要生理指标的控制时间更长,患者产生呼吸循环抑制的风险更低,升压药物用量被大幅减少,术后镇痛效果被显著延长,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氨酮 髂筋膜阻滞 髋部手术 去阿片化 血氧饱和度
下载PDF
不同剂量艾司氯氨酮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黄煌 罗宇 林学正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3年第3期210-213,共4页
目的研究剖宫产患者应用不同剂量艾司氯氨酮静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剖宫产术的108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一组和联合二组,各54例。联合一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联合0.2~0.5 mg/kg艾司氯氨酮静脉麻醉;... 目的研究剖宫产患者应用不同剂量艾司氯氨酮静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剖宫产术的108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一组和联合二组,各54例。联合一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联合0.2~0.5 mg/kg艾司氯氨酮静脉麻醉;联合二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联合0.6~1 mg/kg艾司氯氨酮静脉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情况,麻醉前(T1)、切皮前(T2)、胎儿娩出时(T3)和手术结束时(T4)麻醉深度指数(AI)和速度、耐痛阈(PTO)和压痛阈(PPT)差值;比较两组T2~T4期间躁动-镇静评分(RASS)和术前24 h和术后3 d认知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清醒时间、自主呼吸建立时间、拔管时间、1 min和5 min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24、0.36、2.80、0.13,P均>0.05);联合一组术后12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较联合二组低(t=6.56,P<0.05);T1时,两组A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5,P>0.05);T2~T4时,联合一组AI值均高于联合二组(t分别=5.60、5.45、6.22,P均<0.05);联合一组镇静深度和速度与联合二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3.00、1.26,P均>0.05);联合一组和联合二组T1和T4时PTO和PPT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1.02、1.56,P均>0.05);T2~T4时,联合一组的RASS评分均高于联合二组(t分别=15.26、11.26、13.26,P均<0.05);两组术前24 h、术后3 d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t分别=0.88、0.97,P均>0.05)。结论剖宫产患者应用艾司氯氨酮0.2~0.5 mg/kg静脉联合硬膜外麻醉安全性高,镇静、镇痛效果明显,对产妇和胎儿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氨酮 硬膜外麻醉 剖宫产 认知功能 麻醉深度指数
下载PDF
氯氨酮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和Fas/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吴婧 吴焱森 赵长瑶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CAS 2006年第1期214-216,共3页
目的:探讨氯胺酮对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凋亡与Fas及Fas蛋白配体(FasLi-gand,FasL)表达的影响,并分析心肌组织病理学损伤程度。方法:以穿线结扎或松扎左冠状动脉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32只大鼠随机平均分成假手术... 目的:探讨氯胺酮对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凋亡与Fas及Fas蛋白配体(FasLi-gand,FasL)表达的影响,并分析心肌组织病理学损伤程度。方法:以穿线结扎或松扎左冠状动脉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32只大鼠随机平均分成假手术组(假手术4.5 h)、缺血再灌注组(缺血30min、再灌注4 h)、低剂量氯胺酮再灌注组(缺血30 min、再灌注4 h)及高剂量氯胺酮再灌注组(缺血30 min、再灌注4 h)。以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的变化,S-P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Fas与FasL蛋白水平变化,做病理组织切片检查心肌损伤情况。结果:心肌缺血再灌注前心肌细胞凋亡指数、Fas蛋白阳性染色指数与炎性细胞FasL蛋白阳性染色指数分别为4.25±2.04、1.06±0.25和0,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Fas蛋白阳性染色指数和炎性细胞FasL蛋白阳性染色指数分别为12.58±1.35,11.05±3.02和8.12±3.54,低剂量氯氨酮作用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及Fas蛋白阳性染色指数与炎性细胞FasL蛋白阳性染色指数分别为7.36±1.30,7.61±3.41和3.69±3.13;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组织呈大小不一的灶性坏死,坏死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氯胺酮作用后坏死减轻,低剂量氯胺酮作用更明显。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凋亡、Fas基因的蛋白与炎性细胞的FasL蛋白表达量均增加,氯氨酮可减少心肌凋亡,减少细胞Fas和FasL蛋白阳性表达,从而减轻心肌损伤,且低剂量氯氨酮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心肌细胞凋亡 氯氨酮 FAS蛋白 FASL蛋白
下载PDF
侧脑室注射谷氨酸、MK-801及氯氨酮对大鼠吗啡戒断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红伟 闫君宝 王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9-421,共3页
目的研究中枢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系统的功能变化与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的关系。方法建立吗啡依赖大鼠模型,纳洛酮催瘾后,分别侧脑室注射谷氨酸、MK-801、氯氨酮,观察其对大鼠戒断症状的影响。结果谷氨酸使大鼠咬牙、湿狗样抖... 目的研究中枢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系统的功能变化与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的关系。方法建立吗啡依赖大鼠模型,纳洛酮催瘾后,分别侧脑室注射谷氨酸、MK-801、氯氨酮,观察其对大鼠戒断症状的影响。结果谷氨酸使大鼠咬牙、湿狗样抖动、扭体、添阴茎、体重减轻等项体征的评分显著增高,而MK-801及氯氨酮则相反。结论中枢NMDA系统的功能变化可显著影响吗啡依赖大鼠的戒断症状。本研究为用非阿片类药物治疗阿片耐受和成瘾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MK-801 氯氨酮 吗啡戒断症状 大鼠
下载PDF
小剂量氯氨酮复合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在老年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梁仕伟 陈晔明 林春水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63-1664,共2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氨酮复合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应用于老年病人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并与单纯芬太尼进行比较。方法选择行胸腹部手术后老年(年龄≥65岁)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氯氨酮-芬太尼组(联合组):氯氨酮0.5mg/ml+芬太尼5.0...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氨酮复合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应用于老年病人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并与单纯芬太尼进行比较。方法选择行胸腹部手术后老年(年龄≥65岁)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氯氨酮-芬太尼组(联合组):氯氨酮0.5mg/ml+芬太尼5.0μg/ml+咪唑安定50μg/ml;单纯芬太尼组:芬太尼7.5μg/ml+咪唑安定50μg/ml。各组镇痛泵中药物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0ml。观察各组患者术后镇痛48h内的静息镇痛评分、镇静评分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幻觉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用药总量及PCA量均相似(P>0.05)。两组术后各时段静息镇痛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组在各时段的镇静效果明显地优于单纯芬太尼组(P<0.05)。在术后镇痛48h内,联合组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芬太尼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幻觉发生。结论小剂量氯氨酮用于老年病人术后镇痛可明显减少芬太尼的剂量,并使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的发生率降低,而镇痛效果并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氨酮 芬太尼 静脉镇痛 老年人
下载PDF
氯氨酮和L-NAME抑制模拟高原低氧大鼠下丘脑NOS和生长抑素mRNA的表达 被引量:3
6
作者 阮怀珍 范晓棠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用高原低氧模型及原位杂交、NADPH d组织化学法 ,探讨氯氨酮和L NAME对急性高原低氧大鼠下丘脑一氧化氮合酶 (NOS)和生长抑素mRNA (SS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 ,急性高原低氧引起下丘脑NOS和SSmRNA过度表达 ,如先用NMDA受体拮抗剂氯... 用高原低氧模型及原位杂交、NADPH d组织化学法 ,探讨氯氨酮和L NAME对急性高原低氧大鼠下丘脑一氧化氮合酶 (NOS)和生长抑素mRNA (SS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 ,急性高原低氧引起下丘脑NOS和SSmRNA过度表达 ,如先用NMDA受体拮抗剂氯氨酮和NOS抑制剂L NAME预处理 ,NOS和SSmRNA的表达均明显被抑制。结果提示 ,NMDA受体参与了急性高原低氧引起的下丘脑NOS和SSmRNA的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MRNA NOS NMDA受体 缺氧 氯氨酮
下载PDF
氯氨酮通过抑制炎症因子表达保护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功能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宇 李耀 万永灵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438-2442,共5页
目的:探究氯氨酮对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免疫功能紊乱及Bax、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大鼠,CLP诱导建立脓毒症模型,并分为诱导模型组(CLP)、氯胺酮低浓度组(Ketamine 10 mg/kg)、氯胺酮中浓度组(Ketamine 20 mg/kg)和氯胺酮... 目的:探究氯氨酮对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免疫功能紊乱及Bax、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大鼠,CLP诱导建立脓毒症模型,并分为诱导模型组(CLP)、氯胺酮低浓度组(Ketamine 10 mg/kg)、氯胺酮中浓度组(Ketamine 20 mg/kg)和氯胺酮高浓度组(Ketamine 40 mg/kg);另设15只健康大鼠作为对照组(Control)。HE染色观察心脏的病理损伤;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心肌组织Caspase-3表达;ELISA检测外周血中相关炎症因子IL-6、TNF-α、IL-1β、IL-10和相关酶:CK-MB、Mb和CK的水平;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Bax、Bcl-2表达。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诱导模型组大鼠Mb、CK、CK-MB、IL-6、TNF-α、IL-1β、Caspase-3、Bax蛋白表达、Bax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IL-10、Bcl-2蛋白、Bcl-2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相较于诱导模型组,氯胺酮处理各组大鼠Mb、CK、CK-MB、IL-6、TNF-α、IL-1β、Caspase-3,Bax蛋白、Bax mRNA表达呈浓度依赖性降低(P<0.05),IL-10、Bcl-2蛋白、Bcl-2 mRNA表达浓度呈依赖性升高(P<0.05)。结论:氯氨酮可通过调节大鼠心肌细胞内凋亡因子水平和免疫功能保护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且在一定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氯氨酮 心肌细胞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周围注射氯氨酮对皮下注射蜜蜂毒引起的猫脊髓广动力阈神经元长时程持续性放电增强的抑制效应(英文)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会莉 陈军 罗层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22-230,共9页
通过应用单细胞细胞外电生理记录 ,在乌拉坦 -氯醛糖合剂麻醉状态下 ,对在猫后爪局部注射单一剂量的氯氨酮对皮下注射蜜蜂毒引起的背角 WDR神经元放电增强的抑制作用进行了研究。在 WDR神经元周围感受野皮下注射蜜蜂毒可诱发出超过背景... 通过应用单细胞细胞外电生理记录 ,在乌拉坦 -氯醛糖合剂麻醉状态下 ,对在猫后爪局部注射单一剂量的氯氨酮对皮下注射蜜蜂毒引起的背角 WDR神经元放电增强的抑制作用进行了研究。在 WDR神经元周围感受野皮下注射蜜蜂毒可诱发出超过背景放电 1小时的单相持续性放电增强。在感受野中心蜜蜂毒注射部位用氯氨酮 ( 10 0 mmol/L,0 .1ml)局部预处理组 ( 3 .10± 0 .42放电数 /秒 ,n=5 )与盐水对照组 ( 7.61± 0 .17放电数 /秒 ,n=5 )相比对神经元的放电增强可大幅度地抑制 60 %。而且 ,用相同剂量的氯氨酮局部后处理组 ( 1.5 1± 0 .0 6放电数 /秒 ,n=5 )与盐水对照组 ( 7.76± 0 .15放电数 /秒 ,n=5 )相比 ,对神经元的放电增强可明显抑制 81%。不过 ,用相同剂量的氯氨酮在未经蜜蜂毒处理的对侧后爪相应区域皮下给药 ,对 WDR神经元放电增强不产生任何影响 ,提示局部注射氯氨酮的抑制效应并非是全身效应的结果。目前的结果提示 ,氯氨酮除了部分地通过阻断钠离子和电压敏感性钙通道的作用外 ,主要通过周围 NMDA受体发挥它的局部镇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氨酮 NMDA受体 蜜蜂毒 神经元放电增强 抑制
下载PDF
丙泊酚-氯氨酮复合麻醉在小儿中小疤痕修复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詹文林 崔华中 《现代医院》 2005年第8期38-38,共1页
目的观察丙泊酚与氯氨酮复合麻醉用于小儿中小疤痕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10例行四肢及躯干中小疤痕松解术患儿随机分成两组,A组氯氨酮-安定麻醉,B组氯氨酮-丙泊酚复合麻醉。观察两组手术过程中的麻醉效果及麻醉过程中患儿各项指标... 目的观察丙泊酚与氯氨酮复合麻醉用于小儿中小疤痕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10例行四肢及躯干中小疤痕松解术患儿随机分成两组,A组氯氨酮-安定麻醉,B组氯氨酮-丙泊酚复合麻醉。观察两组手术过程中的麻醉效果及麻醉过程中患儿各项指标的变化及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静脉麻醉后,A组MAP、HR升高显著(P<0.05),RR无明显变化。而B组MAP、HR无明显改变,RR下降明显(P<0.05),10min后下降幅度减弱。术中SpO2及PETCO2均在正常范围。术中、术后A组出现精神症状者11例,占20%,而B组出现3例,占5.5%。结论丙泊酚-氯氨酮复合麻醉用于小儿中小疤痕松解手术,可降低氯胺酮麻醉的心血管反应,减少氯胺酮麻醉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及精神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氯氨酮 复合麻醉 小儿 疤痕修复术 心血管反应
下载PDF
板党硒多糖与氯氨酮对小鼠低氧耐受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谭志鑫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44-945,948,共3页
目的探讨板党硒多糖对小鼠低氧耐受性和脑内氨基酸类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氯氨酮组、板党硒多糖组和氯氨酮加板党硒多糖组,分别用生理盐水、氯氨酮、板党硒多糖和氯氨酮加板党硒多糖处理后,建立小鼠... 目的探讨板党硒多糖对小鼠低氧耐受性和脑内氨基酸类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氯氨酮组、板党硒多糖组和氯氨酮加板党硒多糖组,分别用生理盐水、氯氨酮、板党硒多糖和氯氨酮加板党硒多糖处理后,建立小鼠急性重复低氧耐受模型,观察各组小鼠低氧耐受时间和脑组织中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γ-氨基丁酸(GABA)和甘氨酸(Gly)含量的变化。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板党硒多糖组小鼠各次低氧耐受时间明显延长(P<0.05),脑组织中Glu和Asp含量明显减少(P<0.05),GABA和Gly无明显变化;氯氨酮组小鼠各次低氧耐受时间明显延长(P<0.01),脑组织中氨基酸无明显变化;氯氨酮加板党硒多糖组小鼠各次低氧耐受时间明显延长(P<0.01),且明显长于氯氨酮组和板党硒多糖组,脑组织中Glu和Asp含量明显减少(P<0.05),GABA和Gly无明显变化。结论板党硒多糖和氯氨酮都能明显提高小鼠对低氧的耐受性,板党硒多糖还能使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Glu和Asp含量减少,但对抑制性氨基酸GABA和Gly的含量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氨酮 板党硒多糖 低氧耐受
下载PDF
肌内注射氯氨酮咪达唑仑镇静技术在儿童牙科门诊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万阔 景泉 吴东辉 《医学研究通讯》 2005年第9期61-63,共3页
目的提出一种新的儿童牙科治疗镇静技术并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需要进行小的牙科门诊手术(舌系带延长术和小外伤缝合术)2~7岁的儿童37人采用镇静技术,给予氯氨酮(3mg/kg),咪达唑仑(0.05mg/kg)。必要时再给氯氨酮(1mg/kg)。... 目的提出一种新的儿童牙科治疗镇静技术并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需要进行小的牙科门诊手术(舌系带延长术和小外伤缝合术)2~7岁的儿童37人采用镇静技术,给予氯氨酮(3mg/kg),咪达唑仑(0.05mg/kg)。必要时再给氯氨酮(1mg/kg)。术中术后观察心率、血压,呼吸频率,氧饱和度并记录药物副作用和评价患儿的治疗依从性。结果32名患儿在第一次注射后即取得了较好的镇静满意度。另外5名患儿在进行第2次注射后也取得了成功。一般注射后5分钟药物开始起效,持续时间大约半个小时,结论肌内注射氯氨酮和咪达唑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儿童牙科镇静技术。这一技术因其效果良好和易于推广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氨酮 咪达唑仑 牙科治疗焦虑 儿童牙科 牙科门诊 肌内注射 手术中 镇静 药物副作用 舌系带延长术
下载PDF
亚麻醉剂量氯氨酮用于小儿骨科手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姜波 陆诚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8年第3期176-177,200,共3页
目的研究亚麻醉剂量氯氨酮作为小儿骨科手术硬膜外麻醉或神经阻滞辅助用药是否安全有效。方法60例行骨科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人,实验组手术开始辅以亚麻醉剂量氯氨酮(本实验均采用静脉首剂0.4 mg/kg,然后用微量泵以2.4 mg/k... 目的研究亚麻醉剂量氯氨酮作为小儿骨科手术硬膜外麻醉或神经阻滞辅助用药是否安全有效。方法60例行骨科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人,实验组手术开始辅以亚麻醉剂量氯氨酮(本实验均采用静脉首剂0.4 mg/kg,然后用微量泵以2.4 mg/kg.h的速度静脉维持),对照组不辅助任何措施。结果实验组患儿麻醉中安静未诉不适的有效率(90.00%)显著大于对照组(56.67%)。结论亚麻醉剂量氯氨酮作为小儿骨科手术硬膜外麻醉或神经阻滞辅助用药时,能安全有效地改善小儿的焦虑紧张情绪及增强小儿对手术操作、止血带等引起的不适的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醉剂量 氯氨酮 骨科手术 小儿
下载PDF
氯氨酮复合麻醉术后迟发性癫痫发作的抢救及护理1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邓立梅 《实用护理杂志(下半月)》 2003年第08B期65-65,共1页
关键词 氯氨酮 麻醉术 迟发性癫痫 护理 护士
下载PDF
小剂量氯氨酮和咪唑安定对减轻硬膜外腔穿刺痛和术后镇痛的效应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杰 《淮海医药》 2004年第6期450-452,共3页
目的 研究硬膜外腔穿刺前应用小剂量氯氨酮和咪唑安定 ,观察其镇静和有无预先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 0例择期行硬膜外腔麻醉 (复合全身麻醉 )的上腹部手术病人 ,随机分为两组 :氯氨酮和咪唑安定组 (TM组 ) 30例 ,手术前 1 5 mi... 目的 研究硬膜外腔穿刺前应用小剂量氯氨酮和咪唑安定 ,观察其镇静和有无预先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 0例择期行硬膜外腔麻醉 (复合全身麻醉 )的上腹部手术病人 ,随机分为两组 :氯氨酮和咪唑安定组 (TM组 ) 30例 ,手术前 1 5 min静脉给予氯氨酮 0 .3m g/ kg和咪唑安定 1 mg,用药 5 min后施行硬膜外腔穿刺 ,继之持续静脉输注氯按酮 3μg· kg- 1 · min- 1 和咪唑安定 0 .1μg· kg- 1 · min- 1 至手术结束前 1 5 min;对照组 (NS组 ) 30例静脉注射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患者术后均采用自控硬膜外镇痛 (PCEA) ,观察两组用药后 1 min、3min和 5 min时的镇静程度 (Ramsay分级评分 ) ,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和术后 3、6、1 2、2 4、4 8h随访 PCEA用量、视觉模拟镇痛评分 (VAS)及患者有无精神异常。结果 TM组术后 3h和 6 h PECA用量显著少于 NS组 ,VAS评分明显低于NS组 ,Ramsay氏评分明显高于 NS组 ,其它监测指标均在正常范围 ,两组未有精神异常发生。结论 硬膜外腔穿刺前 ,预先静脉注射小剂量氯氨酮和咪唑安定 ,可明显减轻硬膜外穿刺痛 ,提高术后早期 PCEA镇痛质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安定 氯氨酮 硬膜外腔 穿刺 小剂量 PCEA
下载PDF
小儿手术中使用氯氨酮、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本忠 《中国疗养医学》 2014年第7期606-607,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手术中使用氯氨酮、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80例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氯氨酮联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患儿采用氯氨酮、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并对两组患儿HR、MA... 目的探讨小儿手术中使用氯氨酮、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80例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氯氨酮联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患儿采用氯氨酮、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并对两组患儿HR、MAP、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R、MAP、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手术中使用氯氨酮、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可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患儿血流动力学较稳定,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手术 氯氨酮 丙泊酚 瑞芬太尼
下载PDF
氯氨酮对小白鼠全身麻醉的试验
16
作者 于龙政 张守发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05年第4期280-281,共2页
为筛选较理想的小白鼠全身麻醉药物,选健康成年小白鼠32只,随机分成4组,用氯氨酮进行全身麻醉,观测麻醉前后小白鼠的呼吸变化及其诱导期、麻醉期和苏醒时间.小白鼠腹腔注射氯氨酮1~1.5 mg/10 g体重,4~8 min可平稳进入麻醉状态,麻醉诱... 为筛选较理想的小白鼠全身麻醉药物,选健康成年小白鼠32只,随机分成4组,用氯氨酮进行全身麻醉,观测麻醉前后小白鼠的呼吸变化及其诱导期、麻醉期和苏醒时间.小白鼠腹腔注射氯氨酮1~1.5 mg/10 g体重,4~8 min可平稳进入麻醉状态,麻醉诱导快,小白鼠无呕吐、躁动等现象,呼吸次数变化不明显,可持续20~40 min.氯氨酮用于小白鼠的麻醉,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氨酮 小白鼠 麻醉
下载PDF
PCEA中加入氯氨酮减轻术后疼痛并降低止痛药物用量的体会
17
作者 何国宏 《锦州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手术后 疼痛 PCEA 氯氨酮 硬膜外镇痛 复合麻醉
下载PDF
术前应用长托宁和阿托品对小儿氯氨酮全麻心率的影响
18
作者 曹熙汉 《锦州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氯氨酮全麻 阿托品 长托宁 术前应用 心率 小儿 静脉注射 口腔分泌物
下载PDF
丙泊酚与氯氨酮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9
作者 解本刚 李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7Z期51-51,共1页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给药方法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镇静止痛作用及其不良影响。方法:选择无痛流产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Ⅰ组静注芬太尼1μg/kg。Ⅱ组静注芬太尼1μg/kg+氯氨酮0.5 mg/kg。观察术中镇静镇痛程度及记忆缺失、苏醒...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给药方法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镇静止痛作用及其不良影响。方法:选择无痛流产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Ⅰ组静注芬太尼1μg/kg。Ⅱ组静注芬太尼1μg/kg+氯氨酮0.5 mg/kg。观察术中镇静镇痛程度及记忆缺失、苏醒时间、术后恶心呕吐情况,UR、SBP、DBP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结果:Ⅰ组BP、SpO2下降比Ⅱ组显著(P<0.05)。两组镇静镇痛程度相仿,效果优良;Ⅱ组苏醒明显大于Ⅰ组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氯氨酮 无痛人工流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