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抗菌活性及羰基氰氯苯腙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陶传敏 李小春 +4 位作者 吕晓菊 李萍 俞汝佳 高燕渝 陈慧莉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69-472,共4页
目的 了解氟喹诺酮类药物 (FQNs)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抗菌活性及羰基羟基氰氯苯腙(CCCP)对其抗菌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 ,同时测定CCCP对 FQNs的 MIC值的影响。结果  14 4株嗜麦芽... 目的 了解氟喹诺酮类药物 (FQNs)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抗菌活性及羰基羟基氰氯苯腙(CCCP)对其抗菌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 ,同时测定CCCP对 FQNs的 MIC值的影响。结果  14 4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多种常用抗生素呈现多重耐药 ,但对SMZ/ TMP、替卡西林 /克拉维酸以及 FQNs的耐药率较低 ,尤其是新型 FQNs具有很高的抗菌活性 ,其中抗菌活性由高到低依次是加替沙星、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主动外排泵抑制剂 CCCP在体外能增强 FQNs的抗菌活性 ,主动外排机制不仅存在于 FQNs耐药菌株 ,而且也存在于 FQNs敏感菌株 ,但是CCCP对 4种 FQNs耐药菌株的影响更大。结论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感染经验上可选用 SMZ/ TMP或 FQNs治疗 ,对于严重感染可采用 SMZ/ TMP和替卡西林 /克拉维酸联合或用新型 FQNs治疗。主动外排泵抑制剂在体外的确能降低 FQNs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 MIC,若能保证安全性 ,可望用于临床克服细菌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羟基氰氯苯腙 氟喹诺酮类药物
下载PDF
羰基氰氯苯腙调节非经典自噬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高瑛 刘亚军 +2 位作者 蔡欣然 刘培庆 李民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34-36,40,共4页
目的探讨可以调控羰基氰氯苯腙(carbonyl cyanide m-chlorophenylhydrazone,CCCP)诱导的不依赖自噬关键基因的非经典自噬的影响因素。方法分别将野生型细胞和自噬关键基因敲除/敲低的细胞(Atg5-KO MEF,FIP-200 KO MEF,ULK1-KO MEF,Becli... 目的探讨可以调控羰基氰氯苯腙(carbonyl cyanide m-chlorophenylhydrazone,CCCP)诱导的不依赖自噬关键基因的非经典自噬的影响因素。方法分别将野生型细胞和自噬关键基因敲除/敲低的细胞(Atg5-KO MEF,FIP-200 KO MEF,ULK1-KO MEF,Beclin 1-KO U251)用CCCP处理,观察GFP-LC3的分布聚集情况和LC3蛋白水平的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CCCP处理后LC3B mRNA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检测FIP200-KO MEF中CCCP处理时,水通道蛋白抑制剂对LC3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在Atg5-KO MEF细胞中,和对照组相比,CCCP处理组免疫荧光实验不能产生GFP-LC3自噬斑点,Western blot结果显示LC3-I型不能转变为LC3-II。而在ULK1-KO MEF,FIP200-KO MEF,及Beclin1-KD U251细胞中,CCCP处理组免疫荧光实验能产生GFP-LC3自噬斑点,同时LC3-I型也能转变为LC3-II型。但CCCP处理不影响LC3B的mRNA水平。CCCP诱导的非经典自噬能被水通道蛋白抑制剂所抑制。结论 CCCP诱导的非经典自噬需要自噬关键基因Atg5参与,但不需要Beclin 1,ULK1,FIP200的参与,不影响LC3B的转录调控。渗透压不平衡可以调节CCCP诱导的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渗透压不平衡 羰基氰氯苯腙 LC3 MEF
下载PDF
羰酰氰间氯苯腙对检测恩诺沙星药物残留的增敏研究
3
作者 黄晓蓉 郑晶 +2 位作者 陈彬 郑洁 嵇晓光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7-179,共3页
为了探讨羰酰氰间氯苯腙(CCCP)对恩诺沙星药物残留检测的影响,试验采用大肠杆菌ATCC 8739为测试菌,用琼脂平板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同法测定恩诺沙星应用CCCP增敏后对大肠杆菌MIC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CCCP后恩诺沙... 为了探讨羰酰氰间氯苯腙(CCCP)对恩诺沙星药物残留检测的影响,试验采用大肠杆菌ATCC 8739为测试菌,用琼脂平板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同法测定恩诺沙星应用CCCP增敏后对大肠杆菌MIC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CCCP后恩诺沙星对大肠杆菌的灵敏度由25μg/kg提高到10μg/kg。说明CCCP可有效增强恩诺沙星的抗菌活性,增大了恩诺沙星抑制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提高了恩诺沙星对大肠杆菌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诺沙星 大肠杆菌 羰酰氯苯(CCCP) 抗菌活性 增敏 检测
原文传递
羰酰氰间氯苯腙对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最低抑菌浓度的影响
4
作者 邹永胜 王旭 +5 位作者 黄永茂 游春芳 陈枫 钟利 向成玉 陈庄 《西部医学》 2012年第2期227-229,232,共4页
目的了解本地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对6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情况以及碳酰氰间氯苯腙(CCCP)对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最低抑菌浓度(MIC)的影响。方法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6种抗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性检测;PCR技术检测受试菌株携带acra... 目的了解本地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对6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情况以及碳酰氰间氯苯腙(CCCP)对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最低抑菌浓度(MIC)的影响。方法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6种抗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性检测;PCR技术检测受试菌株携带acra、acrb基因的情况;常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大肠埃希菌对两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MIC,并对比加入CCCP后MIC的变化。结果 71株大肠埃希菌对三类6种抗生素耐药结果中环丙沙星(CIP)耐药率最高52株(73.24%),氨曲南(ATM)最小30.99%,耐药模式以多药耐药为主(51.11%);外排泵基因acra,acrb在多重耐药菌中阳性率高达91.89%和81.03%;加入CCCP前后多重耐菌株和敏感株的MIC值的变化差值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地大肠埃希菌存在明显的多重耐药现象;外排泵基因acra和acrb是大肠埃希菌多药耐药的重要原因之一;主动外排泵抑制剂CCCP能够降低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多耐药大肠埃希菌的M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多重耐药 碳酰氯苯 抑菌浓度
下载PDF
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主动外排泵表型特征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陶传敏 吕晓菊 +4 位作者 李萍 李小春 俞汝佳 高燕渝 陈慧莉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81-384,共4页
目的 研究氟喹诺酮类药物(FQNS)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抗菌活性及氰氯苯腙(CCCP)对其主动外排泵表型特征的影响。方法 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FQNS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CCCP对FQNS的MIC值的影响。结果 111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FQNS... 目的 研究氟喹诺酮类药物(FQNS)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抗菌活性及氰氯苯腙(CCCP)对其主动外排泵表型特征的影响。方法 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FQNS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CCCP对FQNS的MIC值的影响。结果 111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FQNS耐药率较低,尤以新型FQNS抗菌活性较高,其中抗菌活性由高到低依次是加替沙星、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主动外排泵抑制剂CCCP在体外能增强FQNS抗菌活性,主动外排机制即存在于FQNS耐药菌株,也存在于FQNS敏感菌株。但是CCCP对4种FQNS耐药菌株影响更大。结论 主动外排泵抑制剂在体外能降低FQNS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MIC,若能保证安全性,可能成为临床克服细菌耐药性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耐药 氰氯苯腙 氟喹诺酮
下载PDF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外排泵和外膜孔蛋白表达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红玲 廖康 +2 位作者 陈亚岗 俞云松 李兰娟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414-418,共5页
目的探讨我国临床分离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外排泵MexAB-OprM和外膜孔蛋白OprD2表达水平及其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我国15个省市28所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655株,琼脂稀释法测定该菌加入外... 目的探讨我国临床分离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外排泵MexAB-OprM和外膜孔蛋白OprD2表达水平及其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我国15个省市28所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655株,琼脂稀释法测定该菌加入外排泵抑制剂羟基氰氯苯腙(CCCP)前后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MIC;RT-PCR检测外排泵MexAB-OprM和孔蛋白OprD2的表达水平;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印迹(Western-blot)检测外膜孔蛋白OprD2。结果收集到的655株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敏感率分别为52.5%和59.2%,加入CCCP前后其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敏感率无明显变化;52.0%(51/98)美罗培南耐药株MexAB-OprM显著高表达(P<0.05),43.7%(59/135)亚胺培南耐药株OprD2显著低表达(P<0.05),14.8%(20/135)亚胺培南耐药株OprD2表达缺失;SDS-PAGE和Western-blot显示与标准菌株PAO1相比,OprD2表达水平减低菌株ZZ20显影减低,表达缺失菌株BJ1不显影。结论MexAB-OprM表达升高和OprD2表达降低甚至缺失是我国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耐药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外排泵 外膜孔蛋白 羟基氰氯苯腙 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主动外排系统与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彭少华 聂署萍 吴琼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65-968,共4页
目的探讨国内肺炎克雷伯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与主动外排系统的关系。方法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氰氯苯腙(CCCP)作用前后细菌对环丙沙星的蓄积,以明确肺炎克雷伯菌耐药与主动外排系统是否有关,分别以聚合酶链反应(PCR)、逆转录-聚合酶... 目的探讨国内肺炎克雷伯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与主动外排系统的关系。方法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氰氯苯腙(CCCP)作用前后细菌对环丙沙星的蓄积,以明确肺炎克雷伯菌耐药与主动外排系统是否有关,分别以聚合酶链反应(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主动外排基因acrA及其表达水平。结果耐药组细菌环丙沙星的聚积浓度明显低于敏感组,CCCP作用后其大幅提高,可达到敏感组的水平,RT-PCR发现耐药组acrA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敏感组。结论国内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氟喹诺酮的耐药与AcrAB-TolC外排系统有关,其外排作用能被CCCP抑制,为临床提供一种敏感的检测肺炎克雷伯菌主动外排系统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环丙沙星 氰氯苯腙 氟喹诺酮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程莉 谭婷婷 +1 位作者 魏红霞 张葵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9期1235-1238,共4页
目的探讨2014年该院收集的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者Vitek 2Compact全自动药敏分析系统初筛亚胺培南非敏感菌株,琼脂稀释法确证亚胺培南非敏感肺炎克雷伯菌;通过Carba NP确证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 目的探讨2014年该院收集的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者Vitek 2Compact全自动药敏分析系统初筛亚胺培南非敏感菌株,琼脂稀释法确证亚胺培南非敏感肺炎克雷伯菌;通过Carba NP确证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表型;通过PCR扩增及测序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质粒携带的AmpC基因在菌株中携带情况;外膜蛋白SDS-PAGE分析菌株外膜蛋白的改变;外排泵抑制剂羰酰氰氯苯腙(CCCP)抑制试验检测不产碳青霉烯酶基因的肺炎克雷伯菌中是否存在针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外排泵。结果琼脂稀释法验证30株为碳青霉烯非敏感菌株,其中19株为Carba NP表型试验阳性,其中18株产KPC-2,1株产NDM-1。11株Carba NP表型试验阴性的不产碳青霉烯酶基因的肺炎克雷伯菌的ESBLs、AmpC酶的携带率为blaCTX-M 72.7%,blaSHV 27.3%,blaTEM 72.7%,blaDHA 27.3%。SDS-PAGE结果显示编号2368、2875、3050的菌株OmpK36缺失,其余菌株未发现外膜蛋白缺失。CCCP存在时,11株不产碳青霉烯酶的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厄他培南的最小抑菌浓度值均明显降低。结论碳青霉烯酶产生,尤其是产KPC-2是该院CRKP的主要耐药机制,外排泵的高表达,外膜蛋白的缺失合并产AmpC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碳青霉烯酶基因 SDS-PAGE 羰酰氰氯苯腙抑制试验
下载PDF
非多重耐药及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外排泵及其表达
9
作者 刘泽世 呼瑞 +3 位作者 张毅 陈正立 耿燕 薛丽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15-820,共6页
目的 探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MDRAB)及非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non-multidrug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N-MDRAB)的外排泵表型、基因型和外排泵基因表达情况。方法 应用... 目的 探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MDRAB)及非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non-multidrug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N-MDRAB)的外排泵表型、基因型和外排泵基因表达情况。方法 应用K-B法将120株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分成MDRAB 96株和N-MDRAB 24株两组;参照Sylvia Valdezate方法检测鲍曼不动杆菌的外排泵表型,即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观察加入泵抑制剂羰基氰氯苯腙(CCCP)前后其MIC值的变化,筛选出加入泵抑制剂后MIC值比原值降低1/4倍或以上的菌株为AB外排泵表型阳性;PCR法扩增外排泵蛋白基因并测序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96株MDRAB对β-内酰胺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磺胺类、多黏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76.04%-92.71%、73.96%-97.92%、40.63%-42.71%、92.71%-98.96%、93.75%-98.96%、98.96%、79.17%、0。24株N-MDRAB对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类、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磺胺类、多黏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16.52%-20.43%、11.22%-15.65%、0、17.83%-18.26%、20.43%-23.39%、14.78%、19.57%、0。外排泵抑制检测结果显示,96株MDRAB有34株外排泵阳性,外排泵基因检测有33株adeB、32株adeR、33株adeS、33株adeJ、0株adeE和33株abeM,检出阳性率分别为97.06%、94.12%、97.06%、97.06%、0、97.06%;24株N-MDRAB未检测到外排泵阳性菌株,但外排泵基因检测有12株adeB、20株adeR、16株adeS、18株adeJ、0株adeE和16株abeM,检出阳性率分别为50%、83.33%、66.67%、75%、0、66.67%。对adeB、adeR、adeS、adeJ、abeM基因进行测序,经比对,所测序列与GenBank中序列同源性为100%。结论 外排泵基因广泛存在于MDRAB中,但在N-MDRAB中亦可以发现主动外排泵基因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多重耐药 外排泵 羰基氰氯苯腙 基因型 表型
下载PDF
耐药猪链球菌膜蛋白图谱分析及能量抑制剂对其敏感性的影响
10
作者 王丽平 陆承平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4-97,共4页
为证实国内临床分离的动物源链球菌菌株中是否存在与红霉素耐药性相关的主动外排机制,选取含有mefA基因和ermB基因和不含mefA/ermB基因的链球菌耐药菌株和青霉素、红霉素均敏感菌株,在能量抑制剂氰氯苯腙(CCCP)存在时,采用棋盘法分析红... 为证实国内临床分离的动物源链球菌菌株中是否存在与红霉素耐药性相关的主动外排机制,选取含有mefA基因和ermB基因和不含mefA/ermB基因的链球菌耐药菌株和青霉素、红霉素均敏感菌株,在能量抑制剂氰氯苯腙(CCCP)存在时,采用棋盘法分析红霉素、阿齐霉素、替米考星、青霉素对分离菌MIC的影响,并采用SDS-PAGE电泳分析分离株的膜蛋白图谱。结果显示:CCCP可对含有mefA基因的耐药菌株产生影响,可增强其对红霉素、阿齐霉素的敏感性,但不影响其对替米考星和青霉素的敏感性。含有ermB基因、不含mefA/ermB基因的耐药菌,对红霉素、阿齐霉素、替米考星和青霉素的敏感性不受CCCP的影响。菌株膜蛋白的SDS-PAGE电泳图谱显示,含有mefA基因的耐药菌株与其他菌株的膜蛋白图谱差异较大,其膜蛋白条带多而深浓,在45 000处有明显的条带,其他菌株无该条带,推测该蛋白可能是膜主动外排的相关蛋白。本试验结果佐证了在链球菌内存在与红霉素耐药相关的主动外排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 主动外排机制 氰氯苯腙 膜蛋白图谱 能量抑制剂
下载PDF
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抗菌活性及CCCP对其的影响
11
作者 陶传敏 吕晓菊 +4 位作者 李萍 李小春 俞汝佳 高燕渝 陈慧莉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3年第4期171-171,共1页
关键词 氟喹诺酮类药物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抗菌活性 CCCP 氰氯苯腙 抗菌药物 耐药性
下载PDF
四种外排泵抑制剂逆转阴沟肠杆菌耐药性效果比较 被引量:3
12
作者 温见翔 杨虹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4-65,共2页
目的比较四种外排泵抑制剂碳氰间氯苯腙(CCCP)、利血平﹑维拉帕米﹑奥美拉唑逆转阴沟肠杆菌耐药性的效果。方法收集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36株,采用E-test方法检测头孢曲松、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氨曲南对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再分别... 目的比较四种外排泵抑制剂碳氰间氯苯腙(CCCP)、利血平﹑维拉帕米﹑奥美拉唑逆转阴沟肠杆菌耐药性的效果。方法收集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36株,采用E-test方法检测头孢曲松、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氨曲南对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再分别检测加入CCCP、利血平﹑维拉帕米﹑奥美拉唑后菌株对抗菌药物的MIC,加入外排泵抑制剂后,MIC下降4倍或以上者判断为外排阳性。结果加入外排泵抑制剂后,筛选外排阳性株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CCCP 34.72%、利血平13.89%、奥美拉唑9.72%、维拉帕米5.56%;环丙沙星加入CCCP后外排阳性株数量最多,阳性率为58.33%。结论四种外排泵抑制剂均可不同程度地逆转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CCCP逆转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沟肠杆菌 氯苯 利血平 维拉帕米 奥美拉唑
下载PDF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体外联合用药抗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从荣 潘月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37-40,共4页
目的评价体外联合用药对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MDRAB)的杀茵效果以及外排泵抑制剂对抗生素敏感性的恢复作用。方法使用肉汤倍比稀释法分别检测头孢哌酮/舒巴坦(SCF)、米诺环素(MH)、SCF与MH联合用药、碳酰氰间氯苯腙(CCCP)... 目的评价体外联合用药对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MDRAB)的杀茵效果以及外排泵抑制剂对抗生素敏感性的恢复作用。方法使用肉汤倍比稀释法分别检测头孢哌酮/舒巴坦(SCF)、米诺环素(MH)、SCF与MH联合用药、碳酰氰间氯苯腙(CCCP)与MH联合用药及CCCP与SCP联合用药对临床分离的24株MDIKAB最低抑菌浓度(MIC),并计算抑菌浓度指数(FIC)。结果SCF、MH单用MIC与联合使用MIC比较。单独用药均明显高于联合用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9,P〈0.01;t=1.68,P〈0.05;C=2.68,P〈0.01)oSCF和MH分别与CCCP联用时的MIC明显低于SCF与MH联用时的MI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1.76,P〈O.01;t=2.20,P〈0.01)。SCF与MH联合应用FIC指数O.o~0.5占50.00%,O.5~1.0占45.83%,1.0—2.0占4.17%。结论SCF与MH联合用药具有协同和相加作用;抗生素与外排泵抑制剂联用可降低抗生素MIC及用量,恢复其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头孢哌酮/舒巴坦 米诺环素 碳酰氯苯 最低抑菌浓度
下载PDF
外排泵抑制剂CCCP对不同耐药机制介导的沙门菌黏菌素耐药性的逆转作用
14
作者 崔小蝶 易开放 +4 位作者 杨影影 贺丹丹 吴华 苑丽 胡功政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4-129,共6页
为了寻求逆转细菌黏菌素耐药性的方法,探讨外排泵抑制剂氰氯苯腙(Carbonyl cyanide m-chlorophenylhydrazine,CCCP)对不同耐药机制的沙门菌黏菌素耐药性的逆转作用,采用PCR技术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对临床... 为了寻求逆转细菌黏菌素耐药性的方法,探讨外排泵抑制剂氰氯苯腙(Carbonyl cyanide m-chlorophenylhydrazine,CCCP)对不同耐药机制的沙门菌黏菌素耐药性的逆转作用,采用PCR技术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对临床分离的沙门菌进行鉴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黏菌素对沙门菌分离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 concentration,MIC),应用常规PCR技术和全基因组二代平台Illumina Hiseq X Ten测序技术对沙门菌黏菌素耐药机制进行分析,并分析了CCCP对不同耐药机制分离菌株黏菌素耐药性的逆转作用。结果表明,共分离鉴定出沙门菌32株,随机选择8株黏菌素耐药沙门菌为受试菌株,其中4株菌为mcr-1阳性菌株,4株为双组份信号转导系统PhoPQ和PmrAB相关基因突变菌株。8株沙门菌在加入CCCP后黏菌素MIC大幅度降低(MIC降低1/4096~1/256),CCCP对质粒介导和染色体双组份信号转导系统介导的沙门菌黏菌素耐药性均有逆转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菌素 氰氯苯腙 外排泵抑制剂 耐药性 逆转作用
下载PDF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主动外排系统adeA的分布 被引量:1
15
作者 尹文君 张秋桂 +1 位作者 刘双全 匡艳华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45-247,252,共4页
目的探讨主动外排系统adeA与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筛选鲍曼不动杆菌的主动外排基因adeA,应用琼脂稀释法检测主动外排抑制剂碳酰氰间氯苯腙(CCCP)联合抗菌药物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生长的影响。结果... 目的探讨主动外排系统adeA与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筛选鲍曼不动杆菌的主动外排基因adeA,应用琼脂稀释法检测主动外排抑制剂碳酰氰间氯苯腙(CCCP)联合抗菌药物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生长的影响。结果收集的60株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80.0%和81.7%,对其它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90%以上;60株临床分离株检测出adeA主动外排基因52株,检出率为86.7%;CCCP可减少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外排作用,增加抗生素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抑制率。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重要的多重耐药病原菌,adeA主动外排作用可能在本地区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主动外排系统 多重耐药 adeA 碳酰氯苯(CCCP)
下载PDF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株的主动外排泵编码基因检测及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邓思健 伍晓峰 +1 位作者 钟海波 彭双明 《新医学》 2011年第9期608-610,共3页
目的:探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主动外排泵及相关编码基因携带情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23株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情况,应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加入外排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利血平和氰氯苯腙)后环丙沙星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 目的:探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主动外排泵及相关编码基因携带情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23株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情况,应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加入外排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利血平和氰氯苯腙)后环丙沙星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检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外排表型,应用PCR和DNA测序技术检测主动外排泵的编码基因。结果:23株鲍曼不动杆菌中,对3种或以上抗菌药耐药有22株。22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经氰氯苯腙、奥美拉唑、利血平筛选,外排表型阳性16株(73%),PCR阳性16株(73%),其中11株为经氰氯苯腙筛选的阳性菌株,经测序分析,扩增片段证实为主动外排泵编码adeB基因。氰氯苯腙、奥美拉唑、利血平的筛选阳性率分别为73%(16/22)、18%(4/22)、9%(2/22)。结论:主动外排机制可能是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的重要原因,其基因型主要为AdeB型。氰氯苯腙、利血平和奥美拉唑对鲍曼不动杆菌主动外排泵均有抑制作用,氰氯苯腙更适合作为筛选鲍曼不动杆菌主动外排泵的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多重耐药 主动外排系统 氰氯苯腙
下载PDF
主动外排抑制剂对环丙沙星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彭湘明 谭学贤 刘少娟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9年第5期499-501,共3页
目的研究主动外排抑制剂对喹诺酮类药物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的影响,并了解本院主动外排介导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流行情况。方法应用琼脂稀释法检测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对4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同时分别检测在加入主动... 目的研究主动外排抑制剂对喹诺酮类药物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的影响,并了解本院主动外排介导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流行情况。方法应用琼脂稀释法检测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对4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同时分别检测在加入主动外排抑制剂利血平和碳酰氰间氯苯腙(CCCP)后,环丙沙星MIC的变化情况。结果利血平可减少菌体对环丙沙星的外排作用,降低环丙沙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而加入CCCP后金黄色葡萄球菌不生长。结论利血平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主动外排,降低耐药菌株的MIC,是一种好的主动外排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利血平 碳酰氯苯 主动外排
下载PDF
耐环丙沙星阴沟肠杆菌临床株泵出机制的探讨
18
作者 于树云 毕玲 葛庚芝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9年第4期646-648,652,共4页
目的:探讨耐环丙沙星阴沟肠杆菌临床株中是否存在主动泵出机制。方法: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5株耐环丙沙星阴沟肠杆菌及2株敏感菌细胞内环丙沙星的聚积动力,比较加入能量抑制剂碳酰氰间氯苯腙(CCCP)前后细菌细胞内环丙沙星稳态聚积量的... 目的:探讨耐环丙沙星阴沟肠杆菌临床株中是否存在主动泵出机制。方法: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5株耐环丙沙星阴沟肠杆菌及2株敏感菌细胞内环丙沙星的聚积动力,比较加入能量抑制剂碳酰氰间氯苯腙(CCCP)前后细菌细胞内环丙沙星稳态聚积量的变化。结果:5株耐环丙沙星阴沟肠杆菌临床株和2株敏感株对环丙沙星的摄取均在5min内达到稳态浓度,耐药菌株细胞内环丙沙星的稳态浓度低于敏感菌株(均P<0.05),加入CCCP后耐环丙沙星菌株细胞内的环丙沙星聚积浓度较未加CCCP时增加12%~46%(均P<0.05),敏感菌株加入CCCP前后环丙沙星聚积浓度无明显变化(均P>0.05)。测试菌株对环丙沙星的聚积浓度与MIC值间呈负相关。结论:耐环丙沙星阴沟肠杆菌临床株中可能存在对环丙沙星的主动泵出机制,该机制可能参与了阴沟肠杆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沟肠杆菌 环丙沙星 泵出机制 碳酰氯苯 耐药
下载PDF
主动外排在铜绿假单胞菌耐药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周明明 彭定辉 +4 位作者 周铁丽 李超 吴庆 陈栎江 吴莲凤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786-1789,共4页
目的观察外排泵抑制剂羰基氰氯苯腙(CCCP)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水平的影响,并扩增外排泵蛋白编码基因,以探讨细胞膜主动外排作用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的关系。方法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150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四环素、氯霉素、环丙沙星、庆大... 目的观察外排泵抑制剂羰基氰氯苯腙(CCCP)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水平的影响,并扩增外排泵蛋白编码基因,以探讨细胞膜主动外排作用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的关系。方法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150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四环素、氯霉素、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头孢噻肟、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观察在含5mg/LCCCP存在条件下MIC值的变化;用PCR法扩增外排泵编码基因oprM、mexB和mexR。结果150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有56.0%的菌株外排泵表型试验阳性,以四环素、氯霉素、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头孢噻肟、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作为底物,分别有17、6、12、29、35、18、31株菌在5mg/LCCCP的条件下MIC值降低≥4倍,其中有56.0%的菌株同时对>2种的药物有明显的外排作用;主动外排机制不仅存在耐药菌株,而且也存在于敏感菌株,但CCCP对耐药菌株的影响更大;oprM、mexB和mexR外排泵基因普遍存在于铜绿假单胞菌中。结论主动外排作用是铜绿假单胞菌多药耐药的重要原因之一,主动外排泵抑制剂在体外能降低多种抗菌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外排泵抑制剂在克服细菌的耐药性方面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外排泵 羰基氰氯苯腙 基因
原文传递
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性 被引量:12
20
作者 费静娴 吴莲凤 +5 位作者 彭定辉 屠鸿翔 周明明 李超 包其郁 周铁丽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58-1260,共3页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和耐药机制。方法选取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62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抗生素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 IC);PCR扩增分离株外膜蛋白基...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和耐药机制。方法选取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62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抗生素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 IC);PCR扩增分离株外膜蛋白基因OprD2和碳青霉烯酶基因VIM、IMP、SPM、KPC,对阳性产物测序确定基因亚型;羰基氰氯苯腙(CCCP)协同抑制试验检测膜外排机制。结果 162株分离菌株中,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7.0%和30.9%;60株耐亚胺培南和/或美罗培南菌株(简称耐药株)中,50株对2种抗生素均耐药,另10株仅对亚胺培南耐药;耐药株中有18株OprD2基因缺失,102株不耐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菌株(简称敏感株)中有20株OprD2基因缺失;耐药株中检出13株碳青霉烯酶阳性,其中5株产VIM型,8株产IMP型,敏感株中未检出VIM、IMP基因,所有菌株中未检出SPM-1、KPC基因;耐药株有48.3%外排泵表型试验阳性,以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作为底物的分别有19株和24株,敏感株有10.8%外排试验阳性。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严重,与外膜蛋白OprD2缺失、产碳青霉烯酶和主动外排共同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机制 碳青霉烯类 OPRD2 碳青霉烯酶 外排泵 羰基氰氯苯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