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陕西1961—2010近50 a 22个站点的逐日气象数据为基础资料,计算其冬小麦生育期各旬需水量(ETi)以及作物缺水指数(CWDI),并根据农业干旱等级计算出研究区干旱频率,分析陕西冬小麦各生育期内干旱指数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陕西冬小麦...以陕西1961—2010近50 a 22个站点的逐日气象数据为基础资料,计算其冬小麦生育期各旬需水量(ETi)以及作物缺水指数(CWDI),并根据农业干旱等级计算出研究区干旱频率,分析陕西冬小麦各生育期内干旱指数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陕西冬小麦各生育期干旱频率为拔节抽穗期>灌浆成熟期>返青期>冬前生长期>越冬期;冬小麦重旱以上频率的空间分布由北向南逐渐减少;冬小麦干旱指数的年代际变化呈上升趋势,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干旱指数较高,1968年为突变年份。展开更多
为建立东北地区春玉米干旱灾变过程动态监测方法体系,跟踪反馈干旱时空特征和发展趋势,该文在采用作物水分亏缺指数CWDI(crop water deficit index)作为干旱监测指标的基础上,针对分区域和特定生育期内传统作物系数(Kc)值的固定化设置现...为建立东北地区春玉米干旱灾变过程动态监测方法体系,跟踪反馈干旱时空特征和发展趋势,该文在采用作物水分亏缺指数CWDI(crop water deficit index)作为干旱监测指标的基础上,针对分区域和特定生育期内传统作物系数(Kc)值的固定化设置现状,首先采用分段函数对作物系数(Kc)进行逐日估算,进而计算逐日CWDI;其次对干旱等级的临界阈值进行逐日估算,构建随春玉米发育进程变化的干旱等级动态划分标准。在此,该文以东北地区2018年春玉米干旱为例,基于逐日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降水、气压、风速、日照时数、相对湿度以及春玉米关键生育期数据等,分别计算了逐日和8 d合成的CWDI与改进CWDI,通过地面干旱调查数据对二者的监测结果进行检验,对其监测精度和空间连续性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利用改进CWDI对东北地区2018年春玉米干旱灾变过程进行动态监测,揭示了其时空特征及演变趋势。结果表明:1)基于改进CWDI的春玉米干旱监测结果与地面调查结果具有较高吻合度,整体判对率达到了75.7%,比CWDI监测的干旱判对率提高了8.1%;CWDI监测的干旱程度在不同行政区域交界处出现了明显突兀的变化,而改进CWDI则表现出良好的空间连续性,适用于春玉米干旱灾变过程动态监测之目的。2)2018年东北地区主要发生5月的春旱和7月下旬到8月中旬的伏旱,春旱从吉林西部开始发生并向西南方向不断扩展,消退方向与发展方向保持一致。伏旱从内蒙古东部、辽宁西部等地区向东部不断发展,之后由东、西两侧向中部不断消退。并且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内,均有一定程度的干旱发生。3)改进CWDI可以很好的反映出2018年5月22日前后大范围降水过程所引起的春旱面积减小、程度降低的过程,对降水因子敏感,可以实时表征逐日尺度降水增多引起的干旱强度变化。展开更多
【目的】研究云南省夏玉米不同生育期干旱变化规律,为该区夏玉米合理布局和防御生育期内阶段性干旱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云南省1960-2014年32个典型气象站点逐日气象资料,计算夏玉米生育期逐旬作物水分亏缺指数(crop water defici...【目的】研究云南省夏玉米不同生育期干旱变化规律,为该区夏玉米合理布局和防御生育期内阶段性干旱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云南省1960-2014年32个典型气象站点逐日气象资料,计算夏玉米生育期逐旬作物水分亏缺指数(crop water deficit index,CWDI),采用线性趋势和M-K检验分析了云南省不同地区夏玉米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探究了CWDI与夏玉米产量的关系。【结果】①云南省夏玉米初始生长期、快速生长期、生长中期、生长后期和全生育期平均干旱站次比分别为50.30%、12.36%、5.88%、6.00%和10.35%。②1960-2014年夏玉米初始生长期干旱站次比和CWDI均呈减小趋势,快速生长期、生长中期、生长后期和全生育期则均呈上升趋势,且快速生长期和生长中期干旱面积和强度上升幅度相对较大,上升趋势主要集中在滇西南。③云南省夏玉米各生育阶段不同等级干旱发生频率整体上表现出中部高四周低的分布特征,其中滇中干旱频率最高,滇西南最低;云南省夏玉米各生长阶段干旱强度上升幅度较大区域主要集中在滇西南和滇东北,上升幅度较小区域主要集中在滇中中西部和滇西北。④云南省夏玉米生长中期水分供需状况对夏玉米产量影响较大。【结论】一定幅度的干旱强度上升,有利于云南省西部夏玉米增产,尤其是滇西南地区;但会导致中东部夏玉米减产,尤其是滇东北。展开更多
文摘以陕西1961—2010近50 a 22个站点的逐日气象数据为基础资料,计算其冬小麦生育期各旬需水量(ETi)以及作物缺水指数(CWDI),并根据农业干旱等级计算出研究区干旱频率,分析陕西冬小麦各生育期内干旱指数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陕西冬小麦各生育期干旱频率为拔节抽穗期>灌浆成熟期>返青期>冬前生长期>越冬期;冬小麦重旱以上频率的空间分布由北向南逐渐减少;冬小麦干旱指数的年代际变化呈上升趋势,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干旱指数较高,1968年为突变年份。
文摘为建立东北地区春玉米干旱灾变过程动态监测方法体系,跟踪反馈干旱时空特征和发展趋势,该文在采用作物水分亏缺指数CWDI(crop water deficit index)作为干旱监测指标的基础上,针对分区域和特定生育期内传统作物系数(Kc)值的固定化设置现状,首先采用分段函数对作物系数(Kc)进行逐日估算,进而计算逐日CWDI;其次对干旱等级的临界阈值进行逐日估算,构建随春玉米发育进程变化的干旱等级动态划分标准。在此,该文以东北地区2018年春玉米干旱为例,基于逐日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降水、气压、风速、日照时数、相对湿度以及春玉米关键生育期数据等,分别计算了逐日和8 d合成的CWDI与改进CWDI,通过地面干旱调查数据对二者的监测结果进行检验,对其监测精度和空间连续性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利用改进CWDI对东北地区2018年春玉米干旱灾变过程进行动态监测,揭示了其时空特征及演变趋势。结果表明:1)基于改进CWDI的春玉米干旱监测结果与地面调查结果具有较高吻合度,整体判对率达到了75.7%,比CWDI监测的干旱判对率提高了8.1%;CWDI监测的干旱程度在不同行政区域交界处出现了明显突兀的变化,而改进CWDI则表现出良好的空间连续性,适用于春玉米干旱灾变过程动态监测之目的。2)2018年东北地区主要发生5月的春旱和7月下旬到8月中旬的伏旱,春旱从吉林西部开始发生并向西南方向不断扩展,消退方向与发展方向保持一致。伏旱从内蒙古东部、辽宁西部等地区向东部不断发展,之后由东、西两侧向中部不断消退。并且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内,均有一定程度的干旱发生。3)改进CWDI可以很好的反映出2018年5月22日前后大范围降水过程所引起的春旱面积减小、程度降低的过程,对降水因子敏感,可以实时表征逐日尺度降水增多引起的干旱强度变化。
文摘【目的】研究云南省夏玉米不同生育期干旱变化规律,为该区夏玉米合理布局和防御生育期内阶段性干旱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云南省1960-2014年32个典型气象站点逐日气象资料,计算夏玉米生育期逐旬作物水分亏缺指数(crop water deficit index,CWDI),采用线性趋势和M-K检验分析了云南省不同地区夏玉米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探究了CWDI与夏玉米产量的关系。【结果】①云南省夏玉米初始生长期、快速生长期、生长中期、生长后期和全生育期平均干旱站次比分别为50.30%、12.36%、5.88%、6.00%和10.35%。②1960-2014年夏玉米初始生长期干旱站次比和CWDI均呈减小趋势,快速生长期、生长中期、生长后期和全生育期则均呈上升趋势,且快速生长期和生长中期干旱面积和强度上升幅度相对较大,上升趋势主要集中在滇西南。③云南省夏玉米各生育阶段不同等级干旱发生频率整体上表现出中部高四周低的分布特征,其中滇中干旱频率最高,滇西南最低;云南省夏玉米各生长阶段干旱强度上升幅度较大区域主要集中在滇西南和滇东北,上升幅度较小区域主要集中在滇中中西部和滇西北。④云南省夏玉米生长中期水分供需状况对夏玉米产量影响较大。【结论】一定幅度的干旱强度上升,有利于云南省西部夏玉米增产,尤其是滇西南地区;但会导致中东部夏玉米减产,尤其是滇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