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7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生活污水利用中水力负荷对污染物分布和草地净化效率的影响
1
作者 苏闯建 王大扬 +4 位作者 舒焱 于振江 陈志华 潘振东 林彰文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目的]探究草地消纳利用农村生活污水过程中污染物分布规律,为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的风险防控提供科学参考。[方法]考察草地消纳利用农村生活污水过程中水力负荷对土壤溶液和土壤污染物分布的影响,分析不同深度土壤溶液和土壤污染物... [目的]探究草地消纳利用农村生活污水过程中污染物分布规律,为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的风险防控提供科学参考。[方法]考察草地消纳利用农村生活污水过程中水力负荷对土壤溶液和土壤污染物分布的影响,分析不同深度土壤溶液和土壤污染物变化规律,并进一步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探讨水力负荷与土壤溶液和土壤污染物之间的关联性及影响程度。[结果](1)随着水力负荷由0.005 m^(3)/(m^(2)·d)逐渐增加至0.05 m^(3)/(m^(2)·d),草地中出现NH_(4)^(+)-N和NO_(3)^(-)-N富集现象,而且NO_(3)^(-)-N反硝化性能不佳是制约草地脱氮速率的限速步骤。(2)水力负荷与土壤NH_(4)^(+)-N含量之间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相关性系数高达0.94。[结论]草地消纳利用农村生活污水过程中应合理分配水力负荷,做好环境风险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 资源化利用 水力负荷 污染物分布
下载PDF
不同水力负荷对人工岸坡径流净化效果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陈晓华 吴少林 张徵晟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25年第2期80-84,共5页
在实验室内,建立两种人工岸坡,研究不同水力负荷对岸坡地表径流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不同水力负荷下,两种岸坡对径流中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均具有较高的净化效率(NH_(3)-N 85%以上、COD_(Mn)90%以上);随着水力负荷的不断增加,两... 在实验室内,建立两种人工岸坡,研究不同水力负荷对岸坡地表径流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不同水力负荷下,两种岸坡对径流中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均具有较高的净化效率(NH_(3)-N 85%以上、COD_(Mn)90%以上);随着水力负荷的不断增加,两种岸坡对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的净化效率均逐渐下降。其中,氨氮受水力负荷影响较大,净化效率下降明显;高锰酸盐指数净化效率则无明显差异,缓坡对氨氮的净化效率略高于陡坡。相比较而言,缓坡对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的净化效率比陡坡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负荷 岸坡 径流 净化效果
下载PDF
不同水力负荷对两种生态沟渠内沉水植物苦草净化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蔡敏 崔娜欣 +3 位作者 张旭 陈桂发 周丽 邹国燕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21-1631,共11页
利用农业灌排系统改造建设生态沟渠是治理农田面源污染的重要技术措施,水生植物、填料及水力负荷等是影响沟渠净化效率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以沉水植物苦草(Vallisneria natans)沟渠和沸石+苦草沟渠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水力负荷(HLR)下... 利用农业灌排系统改造建设生态沟渠是治理农田面源污染的重要技术措施,水生植物、填料及水力负荷等是影响沟渠净化效率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以沉水植物苦草(Vallisneria natans)沟渠和沸石+苦草沟渠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水力负荷(HLR)下两种沟渠对农田径流中氮磷污染物的净化效果差异,阐明了苦草对沟渠脱氮除磷的贡献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HLR下沟渠对水体氮和磷浓度去除率分别为47.7%~66.0%和57.5%~77.1%,随HLR升高而降低;氮和磷单位面积去除率为305.3~1009.2 mg·m^(-2)·d^(-1)和17.8~66.7 mg·m^(-2)·d^(-1),随HLR升高而升高。HLR显著影响沟渠氮、磷净化效率(P<0.05),而沸石填料则影响较小(P>0.05)。与沟渠运行前相比,苦草的密度、叶长以及总生物量(干质量)分别增加5.9~7.0、1.8~2.3倍和4.0~5.0倍,低HLR下苦草生长更好。苦草叶片及根系的氮、磷和叶绿素含量与水体氮磷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苦草直接吸收去除氮和磷量分别为2674.4~3384.1mg·m^(-2)和579.6~673.9mg·m^(-2),对沟渠氮和磷去除的贡献分别为5.6%~19.9%和20.1%~65.0%,苦草吸收贡献率随HLR升高而降低,HLR是影响苦草直接吸收对沟渠氮、磷去除贡献的主要因素。综上,苦草沟渠可有效削减农田氮、磷流失,提高HLR虽然降低氮、磷浓度去除率,但能显著增加氮、磷截留量。沸石+苦草沟渠长期运行后,应及时更新沸石以保障沟渠内填料强化净化功能的发挥。因此,从浓度和通量两方面对生态沟渠净化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对于优化沟渠设计和运行管理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径流 生态沟渠 沉水植物 填料 水力负荷
下载PDF
改进型人工快渗系统处理村镇污水效能研究——水力负荷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启雅 王林 李咏梅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31-2439,共9页
在传统人工快速渗滤(CRI)系统的基础上,构建非饱水层、饱水层两段式改进型CRI系统,并以玉米芯作为饱水层的固体碳源,探究了水力负荷周期(3,6和12h)对村镇生活污水处理效能的影响,分析了其微生物机理.结果表明,改进型CRI系统的最佳水力... 在传统人工快速渗滤(CRI)系统的基础上,构建非饱水层、饱水层两段式改进型CRI系统,并以玉米芯作为饱水层的固体碳源,探究了水力负荷周期(3,6和12h)对村镇生活污水处理效能的影响,分析了其微生物机理.结果表明,改进型CRI系统的最佳水力负荷周期为6h,系统出水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氮和总磷平均浓度分别为5.40,0.91,5.59与0.47mg/L,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微生物分析结果表明,系统COD的去除与硝化作用发生在系统的非饱水层,Proteobacteria和Actinobacteria是有机物代谢主要的功能微生物,Nitrospirae是主要的硝化功能菌.饱水层的功能微生物Chloroflexi降解玉米芯为反硝化过程提供了充足的碳源,并且携带高丰度的反硝化关键功能基因促进了饱水层的反硝化过程.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为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实现村镇生活污水的提质增效提供依据,还可以为改进型CRI系统强化村镇生活污水的处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型人工快渗系统 水力负荷周期 村镇生活污水 宏基因组测序
下载PDF
水电水库水力负荷对生源要素同化效率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岳馨睿 肖晶 +1 位作者 李婉珠 王宝利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6-606,共11页
河流筑坝发电是目前最为显著的人为扰动河流事件,形成的水电水库阻断了河流连续体,改变了其中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但相关的影响机制还不完全清楚。为此,本研究以乌江11座水电水库为研究对象,季节性调查了水库及相应河流的... 河流筑坝发电是目前最为显著的人为扰动河流事件,形成的水电水库阻断了河流连续体,改变了其中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但相关的影响机制还不完全清楚。为此,本研究以乌江11座水电水库为研究对象,季节性调查了水库及相应河流的生源要素(CO_(2)、溶解态无机氮DIN、溶解态无机磷DIP和溶解态硅DSi)浓度及相关的理化因子,以了解河流水库化过程中生源要素浓度的变化过程及水动力条件的变化对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河流区CO_(2)、DIN、DIP和DSi浓度均高于水库区,水库区内各理化因子间的关联度显著高于河流区。研究水库对各种生源要素的同化效率表现出显著的时空差异;其中对CO_(2)和DSi的同化效率最高,季度均值分别为50%和40%。库区中各生源要素的同化效率和分层强度均与水力负荷显著负相关,表明水电水库的水动力条件是调控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强度的关键因素;滞留时间较长和较深的水电水库有利于浮游植物同化生源要素和促进其在剖面上的季节性分层。研究将加深对筑坝河流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认识,有助于水电水库管理措施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源要素 水电水库 水力负荷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乌江
原文传递
水力负荷对内循环生物脱氮装置脱氮效能影响及其机理
6
作者 郑毅凯 李甍 +3 位作者 孙佐梁 宋协法 李贤 董登攀 《渔业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2-94,共13页
循环水养殖系统(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s,RAS)中高溶氧浓度、低碳氮比等特点限制生物滤池反硝化性能,造成NO_(3)^(-)-N累积,危害养殖动物健康,给水产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带来挑战。本研究使用内循环生物脱氮装置对海水循环水养... 循环水养殖系统(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s,RAS)中高溶氧浓度、低碳氮比等特点限制生物滤池反硝化性能,造成NO_(3)^(-)-N累积,危害养殖动物健康,给水产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带来挑战。本研究使用内循环生物脱氮装置对海水循环水养殖尾水进行处理,探究了水力负荷(HLR)分别为1、2和3 m^(3)/(m^(2)·d)条件下装置中水质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在每阶段试验结束后取PCL和K3填料样本进行高通量测序,对其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功能基因预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装置稳定运行期间,HLR为2 m^(3)/(m^(2)·d)时,NO_(3)^(-)-N平均去除率最高,为67.31%±3.03%;NO_(3)^(-)-N去除负荷随HLR的升高而上升,在HLR为3 m^(3)/(m^(2)·d)时,达55.38±6.13 g·N/(m^(3)·d)。门水平上,PCL样本与K3样本中的优势菌群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属水平上,具有反硝化功能的红杆菌科未知属( unclassified_f__Rhodobacteraceae )和鲁杰氏菌属( Ruegeria )在PCL填料与K3填料生物膜中均占据主导,这2种微生物为影响装置脱氮效能的关键属水平微生物。功能基因预测结果表明,当HLR升高时,参与反硝化作用的硝酸盐还原酶(EC 1.7.99.4)、亚硝酸盐还原酶(EC 1.7.2.1)、一氧化氮还原酶(EC 1.7.2.5)和一氧化二氮还原酶(EC 1.7.2.4)的丰度升高。研究表明,生物脱氮装置可将HLR定为2 m^(3)/(m^(2)·d),并在装置中定植、培养红杆菌科未知属和鲁杰氏菌属这2种细菌。该研究成果可为实际生产中生物脱氮装置HLR的设计提供参考,为相关脱氮效能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负荷 生物脱氮装置 反硝化 微生物群落 循环水养殖 聚己内酯
下载PDF
人工快渗污水处理系统水力负荷周期的设计 被引量:15
7
作者 何江涛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U04期49-54,共6页
人工快渗(CRI系统)源自快速渗滤污水土地处理系统(RI系统),并沿用了其中的干湿交替工作方式,因此, 水力负荷周期同样也成为CRI系统的重要设计参数,也是系统设计的一大难点。目前CRI系统水力负荷周期的设计,不仅需要根据已有的经验,而且... 人工快渗(CRI系统)源自快速渗滤污水土地处理系统(RI系统),并沿用了其中的干湿交替工作方式,因此, 水力负荷周期同样也成为CRI系统的重要设计参数,也是系统设计的一大难点。目前CRI系统水力负荷周期的设计,不仅需要根据已有的经验,而且还要通过一段调试运行才能确定,设计过程中缺乏理论依据和设计原则。为此,笔者研究了CRI与RI系统两者之间的差异,充分考虑水力负荷周期调整对CRI系统运行的各方面影响,分别从防止NH4 N穿透和保证系统NH4 N充分硝化两个角度,提出了水力负荷周期中淹水时间和落干时间确定新方法,并通过松岗试验实例进行了初步验证,为今后CRI系统水力负荷周期的设计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和设计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负荷周期 人工快渗 穿透 水力负荷
下载PDF
不同水力负荷下凤眼莲去除氮、磷效果比较 被引量:27
8
作者 张志勇 常志州 +3 位作者 刘海琴 郑建初 陈留根 严少华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8-154,共7页
采用人工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水力负荷(0.14、0.20、0.33和1.00m3.m-2.d-1)对凤眼莲去除富营养化水体氮、磷效果的影响,试验期间进水TN、NH4+-N、NO3-N、TP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4.85、1.33、2.92和0.50mg.L-1。结果表明,凤眼莲净化系统对... 采用人工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水力负荷(0.14、0.20、0.33和1.00m3.m-2.d-1)对凤眼莲去除富营养化水体氮、磷效果的影响,试验期间进水TN、NH4+-N、NO3-N、TP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4.85、1.33、2.92和0.50mg.L-1。结果表明,凤眼莲净化系统对富营养化水体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低水力负荷(0.14、0.20m3.m-2.d-1)下,出水TN、NH4+-N和TP均达到了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Ⅳ类水质标准;当水力负荷提高到1.00m3.m-2.d-1后,出水TN、NH4+-N、NO3-N和TP质量浓度明显上升。4种水力负荷下,凤眼莲净化系统对TN和TP去除率分别为84.95%和80.65%、73.87%和73.04%、51.60%和64.05%、30.77%和47.79%,即随水力负荷的提高而降低;相应的TN、TP去除负荷分别为0.58和0.06、0.72和0.07、0.83和0.11、1.47和0.23g.m-2.d-1,即随水力负荷的提高而增加。综合考虑净化效果和污水处理能力,本试验条件下凤眼莲系统的水力负荷宜控制在0.33m3.m-2.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眼莲 富营养化水体 水力负荷 去除负荷
下载PDF
不同植物与水力负荷对人工湿地脱氮除磷的影响 被引量:43
9
作者 凌祯 杨具瑞 +2 位作者 于国荣 程浩亮 李君宁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815-1820,共6页
通过6种湿地植物的表流(SF)和潜流(SSF)人工湿地对比实验,分析了不同植物的SF和SSF人工湿地去除率随水力负荷(HL)变化的规律,得到了6种不同植物的SF和SSF人工湿地的最优HL、最优去除率.实验结果表明:6种植物的SF和SSF人工湿地对TP、TN... 通过6种湿地植物的表流(SF)和潜流(SSF)人工湿地对比实验,分析了不同植物的SF和SSF人工湿地去除率随水力负荷(HL)变化的规律,得到了6种不同植物的SF和SSF人工湿地的最优HL、最优去除率.实验结果表明:6种植物的SF和SSF人工湿地对TP、TN去除率随HL的增加而降低,且植物不同,去除率降低趋势不同,且SSF人工湿地去除率降低值比SF小.SF人工湿地TP、TN去除率比SSF低,且TP去除率比TN大.SF人工湿地中水葱对TP、TN去除率降低最大,水芹菜对TP去除率降低最小,美人蕉对TN去除率降低最小;SSF人工湿地中美人蕉对TP去除率降低最大,水芹菜最小对TP去除率降低最小.芦苇对TN去除率降低最大,水葫芦对TN去除率降低最小.6种植物SF人工湿地去除TP和TN的平均最优HL分别为0.53,0.47t/(m2 d);SSF人工湿地去除TP、TN平均最优HL分别为0.68,0.44t/(m2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水力负荷 湿地植物 脱氮除磷 污染物去除量
下载PDF
垂直流湿地处理低浓度生活污水的水力负荷 被引量:27
10
作者 龚琴红 田光明 +2 位作者 吴坚阳 丁晔 李文红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5-279,共5页
在5种水力负荷条件下,采用连续进水、间歇排水的运行方式,对2种垂直流湿地处理低浓度生活污水的去除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为0.085,0.106,0.141,0.212m3/(m2d)的条件下,多层填料(1#)湿地和双层填料(2#)湿地对CODCr和NH4+-... 在5种水力负荷条件下,采用连续进水、间歇排水的运行方式,对2种垂直流湿地处理低浓度生活污水的去除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为0.085,0.106,0.141,0.212m3/(m2d)的条件下,多层填料(1#)湿地和双层填料(2#)湿地对CODCr和NH4+-N的去除无明显差异,出水CODCr和NH4+-N浓度均低于30mg/L和5mg/L.两垂直流湿地CODCr净化负荷与有机污染负荷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n=4R2>0.98).垂直流湿地中氮的去除主要是依靠微生物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进水水质、水力负荷和温度等影响湿地系统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的进行,水力负荷为0.141m3/(m2d)时,总氮(TN)去除效率与有机污染负荷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流湿地 水力负荷 生活污水 硝化 反硝化
下载PDF
水力负荷及季节变化对人工湿地处理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39
11
作者 聂志丹 年跃刚 +2 位作者 李林锋 谢爱军 周炜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8-31,共4页
研究了水力负荷及季节变化对人工湿地强化净化五里湖湖水处理效率的影响因素,试验时间从2004年8月3日-2006年1月15日。研究表明,随水力负荷的增加,垂直流、潜流和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的处理效率均呈下降趋势,尤以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 研究了水力负荷及季节变化对人工湿地强化净化五里湖湖水处理效率的影响因素,试验时间从2004年8月3日-2006年1月15日。研究表明,随水力负荷的增加,垂直流、潜流和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的处理效率均呈下降趋势,尤以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变化最为明显。对于五里湖水体,适宜的进水负荷为0.8m^3/(m^2·d)左右,此时垂直流、潜流人工湿地的TN和TP的去除效率均在50%以上。各人工湿地随季节的变化去除效率排序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TP的去除率随李节变化相对比较平稳,TN次之,NH3-N、CODMa变化较大,冬季去除率下降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垂直流潜流 自由表面流 富营养化水体 水力负荷 季节变化
下载PDF
水力负荷对处理海水和养殖废水的无纺布滤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张俊新 刘长发 +2 位作者 魏海峰 赵不凋 周小燕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23-326,共4页
采用水产养殖中最常用的生物滤池工艺,以无纺布为填料处理模拟海水养殖废水和牙鲆养殖废水。通过改变水力负荷,研究了水力负荷对滤器性能的影响,并比较了以沸石、煤渣和塑料短管为填料的试验结果。结果表明,以无纺布为填料的滤器处理模... 采用水产养殖中最常用的生物滤池工艺,以无纺布为填料处理模拟海水养殖废水和牙鲆养殖废水。通过改变水力负荷,研究了水力负荷对滤器性能的影响,并比较了以沸石、煤渣和塑料短管为填料的试验结果。结果表明,以无纺布为填料的滤器处理模拟海水养殖废水的氨氮容积负荷可达1.75g·m-3·h-1;亚硝酸盐负荷可达0.10g·m-3·h-1;处理牙鲆养殖废水时,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负荷分别达2.52和2.34g·m-3·h-1。增大水力负荷可提高滤器的硝化性能。本试验中,最佳水力负荷高于处理生活污水的普通生物滤池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 水产养殖废水 无纺布 水力负荷
下载PDF
垂直流人工湿地对尾水的净化效果及最佳水力负荷 被引量:15
13
作者 梁康 常军军 +2 位作者 王飞华 刘双元 梁威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4-123,共10页
以污水厂尾水为处理对象,研究垂直流人工湿地在4种水力负荷(125、250、375和500 mm/d)条件下的周年净化效果,结果表明:秋季时系统的总氮去除率最高,冬季则显著降低;温度为10℃、溶解氧浓度为1.1 mg/L是反硝化强度显著降低的关键拐点;总... 以污水厂尾水为处理对象,研究垂直流人工湿地在4种水力负荷(125、250、375和500 mm/d)条件下的周年净化效果,结果表明:秋季时系统的总氮去除率最高,冬季则显著降低;温度为10℃、溶解氧浓度为1.1 mg/L是反硝化强度显著降低的关键拐点;总磷在冬季较其他季节净化效果高;125 mm/d水力负荷下CODCr去除率显著高于其他水力负荷,冬季CODCr去除率显著降低,而其他水力负荷及季节下的去除效果没有显著差异;当湿地以高去除率为目标时,最佳水力负荷为125 mm/d;当湿地以地表水水环境质量Ⅴ类标准为目标时,最佳水力负荷为375 mm/d;当湿地以污染物去除量为目标时,最佳水力负荷为500 mm/d.综合推荐375 mm/d为最佳水力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流人工湿地 尾水 水力负荷 季节变化 净化效果
下载PDF
水力负荷对潜流湿地净化效果和氧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6
14
作者 王鹏 董仁杰 +2 位作者 吴树彪 刘平 庞昌乐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48-52,共5页
以芦苇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水力负荷(HLR)的变化对湿地净化效果和氧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HLR由454下降至91mm.d-1,湿地对NH4+-N、NO3--N、TN、TP、COD的净化能力分别提高了约约35、8、20、25和20个百分点。运行... 以芦苇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水力负荷(HLR)的变化对湿地净化效果和氧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HLR由454下降至91mm.d-1,湿地对NH4+-N、NO3--N、TN、TP、COD的净化能力分别提高了约约35、8、20、25和20个百分点。运行期间,湿地水体溶解氧(DO)在水平方向上从前至后呈下降趋势,在垂直方向上,水体DO上层要高于下层。随着HLR的降低,湿地水体DO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差异有缩小之势。同时湿地床层的DO含量随着HLR的下降呈现出升高态势,且湿地床上层的DO波动变化较明显。研究发现,湿地床的耗氧过程和复氧过程能同步协调进行,当污染物降解的耗氧速率大于湿地系统的复氧速率时,会出现湿地水体DO不升而降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 水力负荷 净水效果 溶解氧
下载PDF
水力负荷对垂直流人工湿地堵塞影响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熊佐芳 周云新 +2 位作者 冼萍 陈伟强 伍琪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4-36,44,共4页
采用基质孔隙率的变化和堵塞物的定量化分析方法研究了0.3、0.6、0.9、1.2 m.3m-.2d-1 4个水力负荷对垂直流人工湿地基质堵塞的影响,同时分析了人工湿地去除污染物的能力随运行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水力负荷对人工湿地基质堵塞有... 采用基质孔隙率的变化和堵塞物的定量化分析方法研究了0.3、0.6、0.9、1.2 m.3m-.2d-1 4个水力负荷对垂直流人工湿地基质堵塞的影响,同时分析了人工湿地去除污染物的能力随运行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水力负荷对人工湿地基质堵塞有较大影响,在水力负荷小于0.3 m3.m-2.d-1时不易发生堵塞;基质中累积物的含量随着基质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其中无机物的积累比有机物的积累高出4.5倍以上;基质的堵塞对COD的去除效果影响不明显,但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影响较大。随着基质堵塞程度的加剧,氨氮的去除率逐渐下降。应结合考虑基质堵塞和污染物去除效果2方面因素来选择垂直流人工湿地的水力负荷条件,以确保人工湿地持久稳定的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流人工湿地 堵塞 水力负荷 孔隙率
原文传递
水力负荷对3种滤料生物挂膜和溶解无机氮去除效果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王威 曲克明 +3 位作者 王海增 朱建新 崔正国 赵倩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6-71,共6页
以人工模拟海水养殖废水为处理对象,探讨了PE(聚乙烯)环、珊瑚石和PP(聚丙烯)方便面净水板3种生物滤料对氨氮的吸附性能,获得了动态吸附的穿透曲线。研究了3种滤料的生物挂膜情况以及挂膜成熟后在不同水力负荷下的净水效果。结果表明,... 以人工模拟海水养殖废水为处理对象,探讨了PE(聚乙烯)环、珊瑚石和PP(聚丙烯)方便面净水板3种生物滤料对氨氮的吸附性能,获得了动态吸附的穿透曲线。研究了3种滤料的生物挂膜情况以及挂膜成熟后在不同水力负荷下的净水效果。结果表明,珊瑚石滤料的挂膜成熟时间明显短于PE和PP材质的滤料,生物膜厚度与水流流速呈负相关。水力负荷对3种滤料生物滤器的净水效果有显著影响,当水力负荷为19~51 m3/(m2.h)时,生物滤器对TAN、TOC和NO2--N有较为理想的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生物挂膜 生物滤料 吸附 水力负荷
原文传递
水力负荷对蚯蚓生物滤池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杨健 杨键 +2 位作者 杨居川 陈巧燕 娄山杰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890-1896,共7页
通过分析不同水力负荷下蚯蚓生物滤池进出水水质以及蚯蚓生存状况,研究水力负荷对蚯蚓生物滤池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力负荷由2.0 m3/(m2.d)增大到6.0 m3/(m2.d)时,蚯蚓生物滤池出水各污染物浓度均缓慢增大,受水力负荷影响较小... 通过分析不同水力负荷下蚯蚓生物滤池进出水水质以及蚯蚓生存状况,研究水力负荷对蚯蚓生物滤池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力负荷由2.0 m3/(m2.d)增大到6.0 m3/(m2.d)时,蚯蚓生物滤池出水各污染物浓度均缓慢增大,受水力负荷影响较小.当水力负荷增大到6.7 m3/(m2.d)时,滤池出水COD、BOD5、SS、NH4+-N、TP浓度明显增大,出水TN浓度则呈下降趋势,蚯蚓出现严重不适现象.随着水力负荷增大,蚯蚓相对摄食能力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水力负荷为4.8 m3/(m2.d)时,蚯蚓相对摄食能力最大,有机物去除效果良好.滤池内蚯蚓平均重量、平均密度、单位面积蚯蚓生物量和水力负荷均呈极显著负相关.推荐蚯蚓生物滤池运行水力负荷4.8 m3/(m2.d),不宜超过6.7 m3/(m2.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生物滤池 蚯蚓 水力负荷 摄食能力
下载PDF
不同水力负荷渗滤液对植物土壤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如意 何品晶 +2 位作者 邵立明 袁莉 李国建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50-955,共6页
以稳定产甲烷阶段垃圾层循环回灌处理后的渗滤液、轻壤土和百慕大草(Cynodon dactylon)为实验材料,比较了不同水力负荷渗滤液对植物,土壤系统的生态影响.结果表明,2.77~12.00mm·d^-1渗滤液灌溉组土壤的几种关键酶活性、... 以稳定产甲烷阶段垃圾层循环回灌处理后的渗滤液、轻壤土和百慕大草(Cynodon dactylon)为实验材料,比较了不同水力负荷渗滤液对植物,土壤系统的生态影响.结果表明,2.77~12.00mm·d^-1渗滤液灌溉组土壤的几种关键酶活性、呼吸作用强度、土壤微生物量、微生物商,叶绿素含量均较对照组高,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脯氨酸(Pro)含量较低;在渗滤液灌溉组间,6.46~10.15mm·d^-1渗滤液灌溉下百慕大草Pro含量下降显著,叶绿素含量明显提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MDA和H2O2含量较低,土壤酶活性显著提高、呼吸作用强度、微生物量和微生物商较大;而当渗滤液水力负荷过低(2.77~4.16mm·d^-1)或过高(12.00mm·d^-1)时百慕大草胁迫会加重、土壤生物活性下降.表明适量渗滤液灌溉可减缓环境对百慕大草的胁迫,提高土壤的生物活性,表现出对植物-土壤系统的生态正效应,其原因可能与不同水力负荷渗滤液灌溉改变了土壤的水分和理化性质.研究说明,通过控制渗滤液原液水力负荷,可望获得渗滤液灌溉对植物-土壤系统最佳的生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滤液 水力负荷 植物-土壤系统 生态效应
下载PDF
水力负荷和气温对生态滤池处理农户灰水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建军 席银 +3 位作者 廖再毅 卢少勇 刘耀兴 何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012-2018,共7页
在三峡库区一个农户家构建了一套处理单个农户灰水的生态滤池工艺,研究了水力负荷和气温对工艺系统运行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05~0.4 m3·m-2·d-1的变化范围内,随着水力负荷的逐渐升高,工艺系统对CODCr、NH+4-N、TN、浊度... 在三峡库区一个农户家构建了一套处理单个农户灰水的生态滤池工艺,研究了水力负荷和气温对工艺系统运行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05~0.4 m3·m-2·d-1的变化范围内,随着水力负荷的逐渐升高,工艺系统对CODCr、NH+4-N、TN、浊度(T)的去除率均呈现逐渐降低的整体变化趋势,而TP的去除率则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数据分析表明,生态滤池工艺的最佳运行水力负荷约为0.2 m3·m-2·d-1,在该水力负荷条件下,工艺系统对农户灰水中CODCr、TN、NH+4-N、TP和浊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5%、58%、72%、50%、80%。工艺系统对灰水中各污染物的去除率平均值均表现为夏季高于冬季,且其在冬季对各项指标的去除率仍然较高。在所监测的各项指标中,气温对CODCr指标的系统去除率影响相对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滤池 农户 灰水 水力负荷 气温 去除率
下载PDF
不同水力负荷下凤眼莲对富营养化水体氮磷去除的表观贡献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志勇 郑建初 +2 位作者 刘海琴 陈留根 严少华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88-294,共7页
采用人工模拟方法,研究比较了不同水力负荷条件下凤眼莲(E ichhornia crassipes)对富营养化水体氮、磷的吸收能力和去除作用。结果表明,当水力负荷为0.14~1.00 m3/(m2·d),进水总氮、总磷平均浓度分别为4.85 mg/L和0.50 mg/L时... 采用人工模拟方法,研究比较了不同水力负荷条件下凤眼莲(E ichhornia crassipes)对富营养化水体氮、磷的吸收能力和去除作用。结果表明,当水力负荷为0.14~1.00 m3/(m2·d),进水总氮、总磷平均浓度分别为4.85 mg/L和0.50 mg/L时,凤眼莲的生物量累积增加31.56~42.89 kg/m2,平均生物量增长率为0.27~0.38kg/(m2·d);凤眼莲组织中氮含量遵循地上部〉地下部的规律,而磷含量则表现为地上部〈地下部;整株的氮、磷平均含量分别在18.87~28.17 mg/g和4.20~6.69 mg/g。凤眼莲对氮、磷的吸收总量随水力负荷的提高而增加,分别为29.65~57.82 g/m2和6.53~13.51 g/m2。在低水力负荷[0.14~0.33 m3/(m2·d)]下,凤眼莲吸收对水体氮、磷去除起主要作用,表观贡献率分别为42.33%~46.44%和68.10%~95.26%;当水力负荷提高至1.00m3/(m2·d)时,凤眼莲吸收对水体氮、磷去除的表观贡献率分别降至34.29%和50.03%,但仍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眼莲 富营养化水体 水力负荷 氮磷吸收 去除贡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